实录:修水二中 李燕琴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一:教师导入
世界总会有痛苦的感情,在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河里漂流,我们今天就要去聆听一段忧伤的吟唱,那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一声叹息,是一朵忧郁的苦痛的花朵。
二:诵读,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我不说一起读,因为诗歌需要我们静思默想,一起读容易禁锢自己的头脑,使头脑一片空白,有句成语:异口同声,说的就是这种情形。但自由读可让大脑更有思想、更有情感。(张老师风趣的解说了自由读的理由,真正能做到了体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目的,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恰到好处运用成语让学生无意之中积累、复习使用语言词汇,一举多得,这就是名师的潜移默化)
生:自由大声朗读、老师也即兴诵读(在老师的大声朗读的感染中,学生赛读似的,一个比一个读得洪亮。)
师:有谁能背出来?.....我就能背出来,(学生非常钦佩)老师抑扬顿挫背诵。问:哪个学生有自信上来把老师打败?
一男生自告奋勇背(学生自发鼓掌)
师:这是一首高中的诗,给初中生读,有点难度,但老师相信你们能行,我布置一个任务:
读完这首诗是不是觉得这首诗很好理解?(学生纷纷点头)那老师要考考你们,这首诗实际上没有题目,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给它命个题目吧。为什么命这个题目?先独立思考,后来发现孩子面有难色,就商量着问:可以商量,要几分钟?一分钟?
(1) 一男生:“望乡”
(2) 师评:请坐,说得好。宁静优雅的江南水乡,是能让人静静地抚平伤口的地方,是可以让人远离纷争的港湾。故乡是一支难忘的歌!这里写什么,它的尽头是什么?切合诗的意思,有诗人的思维特质(老师的讲评语言风趣幽默,诗意般的语言,唤醒学生的想像,激励学生的诗梦。以后,这个学生就可能从此爱上诗,造就一个诗人。这就是张老师的人格魅力)
(3) 一女生:“离人”
(4) 师评:请坐,好。有诗人说:“离人无语月无声”你对诗歌的主要形象进行了概括,精炼!还有哪些同学有不同的见解?我希望有多种多样的名字。
(5) 又一男生:“伤芙蓉”
(6) 师评:我知道你想把两项内容融合在一起,诗歌内心表达的伤痛、意像。同学们知道芙蓉的别名吗?
(7) 生:荷花,莲花
(8) 师:对,我们知道芙蓉的别名有荷花、莲花,等你读高中时还会知道它还有菡萏、芙蕖的别名。(激发学生对高一级学校的向往之情)正因为它特别,所以有很多名字,中国文化有非常多写花的诗,“桃花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女儿花,只有女孩才有这么水灵,有灵气的植物来形容。今天,我很自豪,也有一种花夸我们男的,谐音”夫容“那个人的容貌。(学生相视而笑)芙蓉,莲花,也在我们九江留下一个有很深文化印痕的人——(学生齐声说:“周敦颐”)莲花代表哪种人?生说:“君子”。
(9) 师说:“对,也可形容女子,这么美的花当然应该用来形容女子,多了一种女子的特质,丰富的情感,多情。是爱情之花,君子之花。刚才这位同学不舍得这种意象及情感,‘伤芙蓉’我没听过,放到网上,会成为流行语。
(10)还有?一女生说:“寄情芙蓉”。
(11)师评:从感情基调感受诗歌的写作手法,借芙蓉寄托自己的满腔心事,你很懂诗中女子的芳心,感情细腻。(生笑)还有其他题目?勇敢的已站出来啦,我要让怯弱的勇敢起来。
(12)一男生:“离怅。”
(13)师评:离别,实写;惆怅,意会,有国画的写意。自创,字典里没有,精神可嘉。这首诗很难说其中一句话,某个词很妙,很难说,要从整首诗品味这首诗的特点。
(14)一女生:忧思
师评:词典里有,我能懂,忧思:忧思如春水,如小草,它漫无边际、无了无休地弥漫。在整首诗中,你抓得准。你的题目是点睛之笔!(许多同学纷纷举手)
(15)生:思泪。师:不错,思念的泪水,怅然的独立。又创造了一个词,词典会越来越厚噢。(含蓄地指出语言要规范)
(16)生:思情 。
(17)师:也很不错。你们给这首诗取了这么多的题目,无名诗人会感谢你们。
三、品读诗歌
师:这是一首忧伤的诗,我们再来读一读。
出现了这么多的题目,也就表明同学们对这首诗有如此多重的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理解?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用怎样的办法把这件事说得清清楚楚,前后不矛盾呢?要弄清楚这一点,有一个办法,就是对诗歌抒情主人公进行假设,这就是一个多重视角的问题。
(出示幻灯片)
一重视角:怨妇的忧思
师:如果抒情主人公是一位多情的女子,我们怎么来讲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写提纲,写这个故事。(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声讨论。)
师:大声讨论,没关系,把后面的叔叔阿姨当稻草。
走到一个个孩子跟前,看他们的内容,边评价:这个写了两句话。这个写得很长,一位女子在池塘边采莲花,在干什么?想送谁?很重要,不知道送谁?很难过?你这几个词意思都懂?不一定要写得很好,只要回答好老师的问题。你们是喜欢举手还是点将?学生各说纷纭。
老师说:我喜欢自由,愿给你们选择的自由。好,有举手的。
一男生学生展示:春天……夏天,漫步在江旁。纤细的双手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此时的湖岸泽畔,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
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秋天……冬天,想起一起堆雪人的情景默然无语。(这个地方听不清学生的,我根据教案猜的)
师:一起堆雪人,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后来分别,天各一方,想起来,泪流满面。想象丰富,给点掌声。
一女生:一位多情的女子在涉江郊游,采下很多芙蓉,不知送给谁?遥望远方,心愿难平,(学生停下来了,老师马上鼓励:这个词用得好,不要不自信,学生受到鼓舞,继续发言)回望故乡,长路漫漫,忧伤难平。但这位多情的女子却不知如何是好。如果两个彼此相爱的人此生难以相逢,她就真的忧伤,终老此生,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销魂。(老师及时表扬:你会用“黯然”一词了)
师:与那位男孩相比,各有特色,引用诗词,很典雅,恰当,很好。刚才发言时要点将的自由发言了,要自由的却要点将了,劳动了半天,进入角色,老师给你们自由地选择。说明大家理解了,没走题,预习得好,没有从这个角度提一下,那个角度提一下,扯清了。师总结: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时候,在美丽的江南,画船轻摇,江水碧绿,这个地方正盛行一个非常有名的游戏(学生说:“采莲游戏”),少女们嘻嘻哈哈摇着小船,在莲池里玩,采着莲游戏,这个生活场景放在诗歌史里泡开来,就不是简单的一个采莲动作了,而是古代男女寻觅幸福生活的画面。在古代诗歌里,莲是莲的谐音,怜爱的怜,不是可怜,是爱怜的意思。正在游戏,一位淑女,她也去采莲,衣裾飘飘,一个人独自离开大家,发现最称心如意的一朵莲花,采到一朵莲花,心情非常高兴。突然,她眼前一亮,手捏芙蓉,怅然的遥望着蓝天,一眼望去,只有厚厚的烟云,只有千山万水,她一个人不高兴,这时,她发现一位形容憔悴的男子踽踽独行,登上山头回望着她,仿佛在眺望着故乡,在眺望着我这采莲女,最后这个幻觉消失,只剩下漫漫烟云,只剩下无穷无尽的山水,只剩下旁人,别人的欢乐不是她的,别人在欢乐,别人在嬉戏,她不由得发出一声长叹,唉,我们这一对同心却永远分离的夫妇,看来只有带着对彼此的思念,忧伤到老了!所以,同学们从这个视角看,去解决一个问题,到底谁在采,谁在望?就不会从一个视角出发,遇到一个问题,一会儿采,一会儿望。
(出示幻灯片)
二重视角:游子的思恋
假如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漂游在外男子,简称“游子”,我们怎么来讲这个故事?
师鼓励学生:同学们才华横溢,很快就写出了有才华的文字,当然写不出也不要紧。
一女生:游子踏过江水,采上一朵莲花,想要送给谁?想要送给远在故乡的爱妻,还是回想起远在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远无边无际,飘流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刻骨铭心,满怀忧伤。
师:你的理解很有道理,很好。你第一个发言,等下和同学一起探讨。
一男生:一个年轻的游子在异地小河边的绿洲上,摘了一朵洁白的莲花,他把美丽的花朵指向远方,深深地、哀伤地叹了一口气,轻轻地对花儿问道:“我想送花的人在哪呢?”后来一片花瓣从他背后飘走了,他回头望着花儿飘走的方向说:“那应该是我的家乡了。”
师:想象很丰富,可能同学们不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认为一定是游子采花。还是我介绍一下写作背景吧:
背景介绍
同学们都记得《出师表》吧?里面有一句诸葛亮说的话,是关于后汉的,怎么说的?(学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这句话说的就是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
关于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同学们还知道哪些?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动荡不安,瘟疫也多次发作,据说东汉末年的瘟疫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死亡两千多万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黄巢的黄巾军起义,社会极其腐败,“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在这样一个极其恶劣的社会里,一个底层的人若要生存将会多么无奈?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又会怎样的举步维艰?而如果是一位内心充满诗意的书生又会怎样的焦虑?
如果我们把这一层背景加上去,诗歌在爱情的苦痛背后还有一层什么样的色调呢?
这颗疲于奔波的心又怎能不对那美好的江南无限怀想?在这种背景下,想妻子,妻子想他,情之深,思之切。从对方开始写起,这种写法从诗经开始就有,我们把它叫“悬想”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末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 注释 ]
[1]本诗由女子在采集卷耳的劳动中想起了他远行在外的丈夫开始,想像她丈夫在外经历险阻的各种情况。第一章实写,二、三、四章是想像的情况,虚实结合,颇像现代电影的镜头切换。
[2]采采:采了又采。卷耳:苍耳,一种草本植物,嫩苗可食,苍耳子可入药。盈:满。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
[3]怀:怀想。寘:同“置”,放。周行(háng):大道。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现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4]陟:登。崔嵬:高山。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虺隤(huǐtuí):疾病的通称。
[5]姑:姑且。酌:斟酒。金罍(léi):罍,一种像壶的盛酒器,金罍,青铜做的罍。维:发语词,无实义。永怀:长相思。
[6]玄黄: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
[7]兕觥(sìgōng):觥,兽角做的饮酒器,兕觥,用犀牛角做的觥。
[8]砠(jū):石山。瘏(tú):病。
[9]痡(pū):病。云:语助词,无实义。吁:忧伤而叹。
老师结合在上面两首诗,让学生明白从游子的角度,用悬想的方法想象:在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中,仿佛有心灵感应似的,一个拈花沉思的采莲女在等待,还顾望归乡的远方的丈夫在踽踽独行。(从背景介绍到这里,这些是笔者综合的)因此刚才两位同学说游子采莲送人是没有根据的。前面我们都是从内容和感情上展开的,我们还可以从更深层,象征的角度来联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道理呢?
出示幻灯片
三重视角:人生的寓言
生:远方的东西总是好的。
师:还有没有?
师:因为时间关系,就不让同学展示了,老师就越俎代庖:有一个故事,传说一个孩子听说太阳升起的地方有巍峨的宫殿,金碧辉煌、金玉满地,他就不停地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奔跑。他跑过了沙漠,跑过了绿洲、草原,经历了春夏秋冬,经历了酸甜苦辣,但是总也找不到他憧憬的地方,找不到光芒四射的地方,他跑啊跑啊,慢慢地他长大了,长成了一位健壮的青年,他终于明白,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实是在心中。我们这首诗中的江南,芙蓉,这些象征着人世温情美好的东西,由于时空的阻绝,往往只能遥望,或者最后只能空自叹息!故乡,那盛满温情的地方,有软玉温香的迷醉,有红襟翠袖的温馨。空间的无限辽阔终于导致了时间的无尽悠长,千万个日子的等待,时空的渺远让两颗紧相融合的心无限地拉伸,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啊!它是一种祈求,一种盼望,祈求社会的安宁,盼望家室的团圆。
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宿命吧!爱情是如此,事业是如此,理想是如此,人生莫不如此!彼岸、远方,永远是一张可以描绘最美图画的白纸!距离的美,朦胧而温馨,就如月亮上的神话传说。远方的召唤,虽然带给我们忧伤,但会给我们无处皈依的心灵一丝希望,让我们这些精神的流浪者看到家园的亮光。是啊,我们都是精神流浪者,我们都是异乡人!因为远方的召唤,我们不断地抛弃尘俗的包袱;因为彼岸的温馨,我们眼里总是涌动着多情的泪水;因为距离的吸引,我们不断地接近完美的人,成为立体的能够直立行走的人!让我们更有力量。
(在学生强烈要求下,老师兴致勃勃的学同事唱罗忠镕乐谱《涉江采芙蓉》
录后记:
我因为去井冈山参加“国培”,已半个月没给学生上课,就忍痛割舍,没去参加这次在星子举办的九江市中语年会,在网上和瑞昌黄上更校长聊上次在井冈山听黄上庚校长和张青云老师的讲座赢得学员们的赞赏时,他又告诉我,说年会上张青云老师又亲自上示范课,而且上得非常精彩。我听了,后悔死了没抓住这次机会现场学习张老师的讲课艺术,因为他上次的讲座就是《用语言的魅力擦亮我们的课堂》。这样好的机会竟和我擦肩而过,我当然很遗憾。就试着问黄校长给张老师录像了没有。没想到,黄校长很自豪地说录了,我当时兴奋极了。当场就请黄校长传给我。黄校长还想让我找个实习生做课堂实录,以便大家共享。我听了,迫不及待地说:“我自己做,我正好反复学习张教授的精华。”一口气看完录像,特别激动。又向张教授要了教案。他率先垂范,专家的专业引领,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化底蕴、高屋建瓴的哲思赢得我们的敬佩!他的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动着我。
这是一堂有效的课堂。张
老师用诙谐,幽默,既口语化,又有诗意般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征服了学生,震撼了教师,原来上课可以用语言的魅力擦亮我们的课堂。运用启发式多重视角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他的激情激励下,班上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发言,原本要老师点将的学生纷纷举手,抢着发言。和我们平时沉闷的课堂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呀。自由读、竞读,师生竞背,品读,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得来全不费功夫。学生懂的不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诗中主人公是谁?他身上有什么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潜力都挖掘出来了。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让学生读写结合,畅所欲言。同时,教师本身的机智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商量的口吻,精彩典雅的书面语言,引经据典,脱口而出的诗词夹杂着口语,方言,成语有时故意用自我解嘲的笑话适当点染,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沐浴阳光,嗅着书香,快乐学习。让我感觉到身为教师的对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情感价值方面的引领的责任之重。用叶澜教授的标准看;这堂课确实是(1)有意义的课——扎实的课,,他通过具体语言切入课文,不概念化。⑵有效率的课——充实的课 多角度品读,听说读写并重。⑶有生成性的课——丰实的课 课堂的充实丰富均以语言习得为目的。(4)常态下的课——平实的课 没有丝毫表演的成分,每个老师都可仿效,是真正的示范课。⑸有待完善的课——真实的课 (上课时间的安排还要紧凑些则更好。)
想到此时,我觉得张老师就像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似一团火。他默默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挥洒汗水,在中学语文教研中引领我们朝着更加实效更加专业更加科学的道路迈进。让新课标理念为方向的语文课堂光芒闪烁,以改革弄潮儿的姿态奋进的名师意气风发,让我们获取改革为养料呵护的正摇曳生姿教研成果。回归语文的本质,构建高效而充满魅力的语文园地,让语文课成为孩子们充满幸福感的倾心向往的学科,让语文教师成为充满幸福感自得自足的职业。(李燕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