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慈利四中方嘉喜
2009.5.31
醉花阴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
,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
在女作家中可谓
“
空前绝后
”
,“
不徒俯视巾帼
,
直欲压倒须眉”
.
——
李清照
旷世才女
学习目标:
1
、结合作者及背景,鉴赏这首词独具特色的意境美。
2
、从炼字、炼句的角度,体会本词的语言美。
3
、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吟诵这首词。
李清照(
1084-
?),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被誉为
“婉约正宗”
。
李清照的生活以靖康之难为界形成鲜明对照。这一切都在其作品中打上深深的烙印。李清照
南渡前
作品多写闺情相思
;
南渡后
常有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
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
等多种表现手法
写细腻的感情变化。
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
有
《
漱玉词
》
。
走近李清照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和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
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
表现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
《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她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
《
声声慢
》
上片表现词人「
寻寻觅觅
」,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
:
「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
另一首有名的
《
永遇乐
》
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泪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
:
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
;
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朗诵体会
小组自由朗读,说说自己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词的内容
。
感情基调:
寂寞、忧郁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1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
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3
、
你认为上片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个字?
4
、
下片写了那些意象?试举两例写出与之相关的词句。
5
、
“莫道不销魂”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交流鉴赏
1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个消瘦的女子凄凉地站在窗口呆呆看着香炉内青烟一点点上升,变淡,直至无形。她站得累了,头仰得酸了,但头顶上的太阳却仍在原处徘徊不前。
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愁永昼”
——
天为什么永远都不黑呢,这是因为心情烦躁和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
愁什么呢?愁亲人久别,不知一切可好。愁不知何日才是归期,自己何时才能结束这种孤苦伶仃,独守空房的日子。
2
、
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寂寞无聊的词人独自面对重阳佳节,眼见天近黄昏,词人才勉强移步菊花之下,以酒消愁,结果连衣袖都沾满了菊花的香气。
这里有“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味道。“暗香”还有一个典故,所以它不仅仅指菊花的香气,还暗含了如此良辰美景却无人能共的哀怨之情
3
、
你认为上片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个字?
薄雾浓云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
4
、
下片写了那些意象?试举两例写出与之相关的词句。
一桌、一椅、一花、一酒、一人、一斜阳,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酒
西风
黄花
5
、
“莫道不销魂”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从“卷”中,我可以想象西风一定很大很猛,所以风中的菊花才会被吹得凋零,脱落。但菊花的“瘦”不是吹出来的,那它的“瘦”又从何而来?
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 “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
人与绿杨俱瘦
”(宋无名氏
《
如梦令
》
),“
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宋程垓
《
摊破江城子
》
),“
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秦观
《
水龙吟
》
)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烘云托月,藏而不露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
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
、请为本词起一个题目。
2
、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体会它有怎样
的
表达效果?
3
、按顺序“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句
,
语意应怎样表达?
4
、“花自飘零水自流”让你联想到什么?
5
、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
的
名句,试作简要赏析。
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诗词
?
1
、想象画面,鉴赏意境;
2
、从炼字炼句
的
角度,抓重点字句鉴赏词
的
语言美;
3
、鉴赏表达方式
总结提高
作业
展开想象,用你个性化
的
表达(如散文、现代诗歌等),把你对
《
醉花阴
》
这首词
的
理解描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