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进温暖的家门
短新闻两篇
《
别了,“不列颠尼亚”
》
从
1841
年
1
月
26
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
1997
年
7
月
1
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
156
年
5
个月零
4
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获第
8
届
“
中国新闻奖
”
消息类一等奖
篇一
篇二
标题创意
1
、旧题新用 意味深长;
2
、句式倒装,重在突出、强调;
3
、寓虚境于实境,匠心独运,了无痕迹。
回归、雪耻
告别
实境
虚境
构思创意
借鉴价值:
极强的实录性
一、清晰的可视性
二、生动的可听性
三、清新强烈的动态感
四、对比强烈的色彩感
描述现实场景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增加作品的厚重感。
香港回家了
1997
、
6
、
30
、
16
时
39
分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撤离港督府
1997
、
6
、
30
、
16
时
39
分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撤离港督府
驻港先头部队
1997
、
6
、
30
、
21
时经皇岗口岸进入香港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在交接仪式上高高飘扬的国旗和区旗
一、清晰的可视性
题 解
表面意思是告别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不列颠尼亚”号,实际意思是暗指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了,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
第一场景:
4
点
30
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 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三自然段)
彭定康和女儿离开总督府
第二场景:
6
时
15
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五自然段)
彭定康接过降下的旗帜
手捧刚刚降下的英国国旗,彭定康神情黯然
第三场景:
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八自然段)
第四场景:
7
月
1
日零点
40
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
“
不列颠尼亚
”
号离开香港。
(第十自然段)
典型场景
第一场景
6
月
30
日
,
下午
4
:
30
,本任港督降下港督旗
第二场景
晚上
6
:
15
,军营广场降英国国旗
第三场景
子夜时分
,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降英国旗
升中国旗
第四场景
7
月
1
日
, 00
:
40,“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象征英国殖民者结束在香港的统治,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
游轮与邻近大厦上的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日落仪式”的背景
7
月
1
日凌晨,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喜迎香港回归祖国
环境音响
二、生动的可听性
(
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
旗落
雨声
讲话声
乐曲声
三、清新强烈的动态感
背景与现场对比
米字旗插上港岛
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又从海上去
四、对比强烈的色彩感
画面色彩交错 色彩明快
黑色
“
劳斯莱斯
”
广场上灯光渐
暗
绿
树丛
白色
建筑 南海的
夜幕
巨幅紫荆
花
图案 五星
红
旗
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通过描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四个场景,出色地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
“
不列颠尼亚
”
号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主题。
祝您愉快
短新闻两篇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默读课文来感悟该新闻写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
新闻的特点是
及时性、真实性
,
即
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那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
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等可以看出。
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
并且还获得了
普利策新闻大奖
}
理解标题
约瑟夫
·
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时从家中出走,想从军,因视力差、身体弱而被拒绝。后被美国军队招募,成为一名骑兵。1867年加入美国籍。1868年当了德文
《
西部邮报
》
记者。
普利策奖
:
由美国著名记者约瑟夫
·
普利策创立,主要分为新闻奖和文化艺术奖。普利策生前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奖励新闻界、文学界、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该奖自
1917
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
普利策
:“
社会是航行在大海上的一艘大船,记者就是那船头的了望者。他要为社会负责,要为社会守望,发现大船在行进过程中的暗礁险滩,及其运行中的各种毛病,及时地向船长报告,确保大船的安全,保护每一个船员的生命与财产。”
这句话的意思使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
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
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写作特点
:
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这是本文的一个
写作特点
,是这篇新闻不同于其他相同题材的新闻的地方。
请同学们找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语言的客观性描述几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第
7
段:“默默地迈着步子,很快地望上一眼
——
步履不由得慢了”第
9
段:”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 ,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 第
10
段:“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叫不出来
……”
第
14
段“她跪了下来”第
18
段“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
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
最可怕的景象
”“
像一场噩梦
”?
景象固然美好,却
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
。
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
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
探究性学习:⑴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①
毒气室是残害生命的地方
(
即生命结束的地方
)
②
雏菊花有着鲜活的生命
,
充满着生机。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
讽刺
,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许是一种
控诉
,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奥斯维辛到处充满罪恶,这里已经丧失了人性、丧失了善良,作为世间的主宰者上帝在此无处容身;
祷告者作祷告是向上帝忏悔自己所犯下的罪孽,而德国法西斯刽子手已经丧失人性,他们是不可能去忏悔的;
或者是人在祈求帮助时会想到作祷告,无辜的人们已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但是没有人能解救他们,甚至是上帝。
⑵
怎样理解“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与平常我们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同?
拓展延伸
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零度写作”),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记者参与程度
定义
作品
旁观者(零度写作)
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惨杂个人情感
无
作为参与者
直接描写所见所闻
《
别了,“不列颠尼亚”
》
纯主观性
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当成主要内容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颁奖词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作业
(二选一)
⑴
.
“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
同学们,你们说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
写一篇小作文)
⑵
我们不能忘记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留给犹太人民的创伤,更不能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请以
“
南京大屠杀
”
为背景,仿写一篇
《
南京没有什么新闻
》
的小作文。
被日军集体屠杀的市民尸体
日军把一个手脚被捆、眼睛被蒙的中国人当作练刺杀的“活靶”。
被日军集体屠杀后丢弃在长江边的中国人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