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读文指导
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
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
课前一句话
博学之
,
审问之
,
慎思之
,
明辨之
,
笃行之。
——《
中庸
》
古
诗词复习之殇:诗歌讲了一大堆,看到新诗干瞪眼。技巧教了一大堆,分数还是老样子。问题出在哪里?读不懂!想读懂,就要借助高效方法、理性逻辑和科学训练,让诗歌的语言在学生心中慢下来,让学生的头脑清晰地跟上诗歌语言的脚步。让学生会译诗,读懂诗!不懂,一切答题套路都没用!只有读懂诗,才可能答好题!一轮训练的首要任务:让学生会译诗,读懂诗!
对于
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应该增加解读诗歌的知识储备从而来解读古诗。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
在
考场上,究竟怎样才算读懂了一首诗歌呢?一是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把握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等基本内容;二是领会深层意思,即能看出写了什么意境
(
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
(
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
(
态度、观点
)
等。
一、由诗歌基本知识切入
懂
得
古
诗
的
基
本
特
点
和
章
法
结
构
古人
云:作诗无他端,只
“
情
”“
景
”
二字。我们读诗、赏诗也一样,只要抓住了
“
情
”“
景
”
,就等于抓住了
“
牛鼻子
”
。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部分;绝句的三、四两句
(
尤其是末句
)
,律诗的三、四两联
(
尤其是尾联
)
,词的下片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片之间的过渡
(
过片
)
。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情景
结合不仅要注意其顺序,更要注意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①
前后内容
(
即写景与抒情
)
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
②
前后内容
(
即写景与抒情
)
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明景衬暗情等。
(2)
中间两联对仗
对仗
,就是对偶,只在律诗中称
“
对仗
”
。对仗,从内容角度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
正对
”
是指上下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
“
反对
”
是指上下两句意义上互为对立。如高适《燕歌行》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就是把军中战士和将帅的两种生活放置在一起,构成反差,从而抒发忧愤之情。
“
串对
”
是指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亦称
“
流水对
”
或
“
走马对
”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两句说的是从四川出三峡而北上的行程,前后一贯,又有次序。分清对仗种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
另外
,根据律诗上下句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的形式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句的意思。
C
解析
该曲是白朴的《仙吕
·
寄生草
·
饮》,其主要内容是劝酒,没有写景。
①
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
②
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
③
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
解析
首先应该抓住问题的关键词,即
“
首句
”“
景物描写
”“
作用
”
。那么就自然想到已有的知识储备:
“
交代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
。而
“
作用
”
就要从内容、结构、手法角度切入思考,上面的
“
对号入座
”
的答案已经解决了
“
内容
”
问题,所以剩下只需整理
“
手法
”
与
“
结构
”
的答案,即
“
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
”
。根据这道例题,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启发:诗歌鉴赏有定法,又无定法。所有的答案总结都需要灵活掌握运用,切记简单机械地照搬。其实,诗歌的开头无论是情感表达切入,抑或是景物描写切入,它们的答案是有交叉的,并非完全独立的。
承上启下
。
“
意转迷
”
承上
“
宦情羁思共凄凄
”
句,
“
春半如秋
”
引出下两句
“
山城过雨百花尽
”“
榕叶满庭莺乱啼
”
,从而起到从
“
情
”
到
“
景
”
,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作用。
解析
第二句属于诗歌结构的
“
承
”
环节,我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应该立刻被唤醒,即
“
承上启下,过渡作用。通常来说,承上,承接上文内容;启下,为后文内容做铺垫。
”
其后,在全面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将相关的答案填充到上面的框架之中即可。也就是要说明
“
到底承接了上文什么内容
”“
为后文什么内容做了铺垫
”
。
①
点明因远望而生忧思,寒江寂寥,又倍增羁旅落寂之感;
②
此联情景相映,诗篇后四句的归隐之叹由此生发而出,是前四句写景过渡到后四句抒情的桥梁。
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解析
问题的关键词是
“
尾联
”
与
“
作用
”
,
“
淡烟乔木隔绵州
”
属于景物描写,自然让我们想到这样的答案:
“
以景结情,韵味无穷,引发读者无限联想。
”
另外,作用题要从
“
内容
”“
结构
”“
手法
”
考量。内容、结构是
“
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
”
,手法是
“
以景作结
”
。
卒
章显志
(
直抒胸臆
)
,表达诗歌主题:一举收复中原,还我河山。强调宋朝的深仇大恨,激励出征将士的斗志。
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
“
起
”
,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
“
承
”
。颈联为
“
转
”
,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
“
合
”
,即怎样收束全诗,作者写了两层意思: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又是一层。
雨
,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雨
。
春
,名词活用作动词,争春
。
重
,意动用法,以
……
为重。
正确
语序: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
汉阳树
”
和
“
鹦鹉洲
”
置于
“
历历
”“
萋萋
”
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诗人的目的是突出表现
“
历历
”“
萋萋
”
的特点。
小雨
(
如
)
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
(
时间
)
近黄昏。 小雨如丝一般,似乎是要将春天网住;落花满地,残叶堆积,时间已近黄昏。
在
明月下,在清风吹拂中,传来了鹊和蝉的鸣叫。
将军
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在
歧王宅里和崔九堂前,我们都经常相会。
①
交代了写作地点
(
野
)
;
②
表明了事件
(
歌
)
;
③
暗含了作者情感
。
①
交代了事件
(
题
……
后
)
;
②
表明了诗歌题材
(
题卷诗
)
;
③
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
醉
)
。
①
点明了写作的对象
(
精卫
)
;
②
交代了写作的内容;
③
暗含了作者情感。
壮志
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解析
结合平时对陆游的了解,从关键词入手,如
“
乾坤迮
”“
病
”“
日月遒
”“
百战铁衣
”
。
本
诗通过描写闺中怨情
(
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
)
,揭露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求过和平安宁生活的心愿。
因为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
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知
识
卡
片
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
“
避秦
”
来写
“
避元
”
;用
“
怕有渔郎来问津
”
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①
显性词语:悔 表达情感:将少妇让夫君长年征战求取功名的做法的悔恨和自责之情表达了出来。
②
隐性词语:忽 表达情感:将登楼时的兴冲冲到因柳色想起丈夫而生伤感的这种情绪的变化,传达得淋漓尽致。
D
解析
解答时,需先理解诗句内容,主要把握情感和手法,对各选项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仔细辨析一些细小差别,准确作答。
D
项,作者并未在结句中
“
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情感
”
,而是对边塞将士们的赞美,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绘像于麟阁,体现了将士们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D
答案
①
唐代,国力强盛,科举盛行。
②
野外,高歌。
③
李贺,有
“
诗鬼
”
之称,中唐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④
开头两句,表象地看是写仰天射鸿的高超射技。三、四句,是诗人在理想与现实极度矛盾的情况下排解郁结在心头的苦闷与悲愤的一种方式。五、六句,是诗人不甘沉沦的自勉。七、八句想象寒风过去春风拂柳的景象。
①
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
②
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B
解析
“
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
”
错,
“
屈穷
”
并不仅仅指生活贫穷,更偏重精神层面,指
“
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
。
解析
最后两句表面上是说寒冬过去将是春暖柳绿,转眼间条条柳枝好像轻烟笼罩;深层次上,
“
寒风
”
喻指不遇于时、政治失意的困境,
“
春柳
”
喻指希望和光明。诗人虽然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但始终怀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以美好的未来自我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