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蜀道难》
1、本诗的主旨句是 , 。
2、诗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
3、诗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4、诗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高与天齐,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 。
5、诗中表明历史悠久,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的句子是 , 。
6、李白在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
7、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8、李白在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9、李白在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困危之状如在眼前是 ,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1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 。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 ”。
13.《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感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以动物难过蜀道来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 , ”。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5、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秋兴八首(其一)》
1、 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 , ”。
2、 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 , ”。
3、 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 , ”。
4、 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
“ , ”。
9 / 9
《咏怀古迹(其三)》
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 ”。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 , ”。
3、 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
“ , ”。
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 , ”。
《登 高》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 ,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一)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 , 。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 ”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9 / 9
4.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________________。门前冷落鞍马稀,_________________”,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_____ _____,_________ _ __。 ”
5.《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二)
6.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 ______,______ ___。
10.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 。
11.《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 ”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 ”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其中既用“ ”、“ ”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 ”、“ ”概括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内心情感。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三)
12. 《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 , 。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
, 。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 , 。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 , 。
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 。
13. 《琵琶行》一诗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表现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其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了乐声冷涩的特点句子是:
9 / 9
,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 , 。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四)
14.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 ,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 , ”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 , ”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15. 文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 ”。
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______________ __。”
17.《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 ” 。
18.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五)
19. 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0.《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________ ________、 ___ 、 、 、 。
21.《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侧面描写。
22.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 ”。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六)
23. 白居易另有绝句《夜筝》,其中“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是《琵琶行》“ , 。
“ , 。”一节诗句的化用。
9 / 9
24.某皇帝在一次殿试中要求殿试者先念错一句唐诗,再用第二句唐诗补救。第一位考生思索片刻,念道:“人面菜花相映红,桃花净尽菜花开。”(第一句错念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第二句出自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皇上赞许。第二位考生的两句诗更绝:“少小离家老二回, 。”(第一句错念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第二句出自白居易《琵琶行》)龙颜大悦。
25.苏轼《前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其中“泣孤舟之嫠妇”化用了《琵琶行》中的四句:“ , 。 , 。”
26.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锦 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2.《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
, 。
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
4.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 , ”。
5.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 , ”。
6.“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 , ”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7.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借物发端,以埋怨的口吻引发华年之思的两句是:“ , 。”
《马嵬》
1、 《马嵬》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 , ”。
2、 从对比角度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句子 , ”
3、 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
“ , ”。
《寡人之于国也》
1、梁惠王的疑问是:“ , ” 孟子则强调:“ ”。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 ”。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初步措施:①“ , ”。(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②“ , ”(渔业方面的)
9 / 9
;③“ , ”(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④“ , , ”(纺织方面的);⑤“ , , ”(牧业方面的);⑥“ , , , ”。(农业生产粮食方面的);⑦“ , , ”。(兴办教育)。前面的1——6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措施 ,7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
3、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结果是 。
4、孟子在最后一段以“ ”。说明君王的正确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5、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 ”(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 “ ”(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6、在《寡人之于国也》中“ ”归罪于年成不好与“ ”归罪于武器的比喻,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孟子借此要强调要除暴虐,那么才会出现“天下之民至焉”的大好局面。
7、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 ”。
《劝 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印证了这句话。
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劝学》中的“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和“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连用几个比喻,说明凭借外物可以弥补不足,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
6、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7、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____ 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作者也用涓涓细流汇大海
9 / 9
来说明积累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1、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也”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____________,____ _____”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师说》理解性默写(一)
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 ,
, 。
3. 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这样的: , ,
, 。
4.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 , 。
5.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并与那些教孩童的老师进行对比,以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 , 。
6.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 , ?
7.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广泛学习,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的语句是: 。 。
8、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师说》理解性默写(二)
9、《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 ,______ ____ 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10.《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1. 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12.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
9 / 9
1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 __ ,_______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师说》理解性默写(三)
13. 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 , ,
, ”,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 , ”。
15.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 , 。”
16.《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
17.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 ”。
18.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 , 。”
19.“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一致。
《过秦论》
1、 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 , , , ”。
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 , , , ”。
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
“ , , , , ”。
4、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
“ , , ”。
5、贾谊用“ , , , ”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6、《六国论》中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请分别默写出课文《阿房宫赋》《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句子:《过秦论》“ ”。
《阿房宫赋》“ , 。 , 。”
7、《过秦论》中陈涉与九国有多处对比:⑴地位出身:陈涉“ , , ”与九国“君主”;⑵军队数量:陈涉“ ”与九国“ ”; ⑶军队素质:陈涉“ ”与九国“名将统率”;⑷武器装备:陈涉“ ”与九国“ ”;⑸才能:陈涉“ ”与九国人才“深谋远虑”。
9 / 9
8、庞大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思考。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尖锐地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9、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贾谊《过秦论》明言秦亡原因的警策语是“ ” 。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 , ”。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警策语是“ , ”。诸葛亮《出师表》的警策语是“ , , 。
, , ”。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