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语文专题训练 (七套)
备战 2021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 01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不识命题陷阱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无论作为文学意象,还是作为文化现象,鲲鹏都是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的象征,成为
特别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其实,鲲鹏诞生时,并没有这种诗意的内涵。众所周知,这
一意象出自《庄子·逍遥游》。然而,《逍遥游》中的鲲鹏并不能真正地自由翱翔,它之所以
能飞上九万里高空,乃因为“风斯在下”,依赖于外部条件——狂风,即庄子所说的“有所
待”。
②鲲鹏意象的内涵转换,始于魏晋。魏晋文人一面不能忘怀世俗,一面又要追求任诞逍
遥。这种深刻的内在矛盾,打破了心灵的平衡。只好通过将庄学世俗化的方式,寻求安顿身
心的法门。介于现实与自由之间翱翔飞举的大鹏,也就成为当时文人的心理寄托对象。通过
对鲲鹏的哲学内涵世俗化、意象内涵诗意化的转换,试图重构已被打破的心理平衡。
③哲学内涵的世俗化,始于郭象。其《庄子·逍遥游注》说:“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
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所有事物只要顺乎本性,称乎所
能,且又符合各自差异的本性(性分),就是一种逍遥,鲲鹏斥鹄在逍遥这一点上,没有差
别。庄子所言之“有待”,是溺于现实;“无待”,是超然物外,而在郭象的哲学中却获得了
统一。于是,本来“有待”的鲲鹏,也就成为“无待”的自由逍遥的象征了。
④意象内涵的诗意化,始于嵇康。其《卜疑集》说:“吕梁可以游,汤谷可以浴,方将
观大鹏于南溟,又何忧于人间之委曲?”文中“大鹏于南溟”是与“人间之委曲”相对立的
意象,在这里大鹏摆脱了“有待”羁缚,成为一种超越世俗的自由象征。后来,阮修创作了
文学史上第一篇《大鹏赞》:“苍苍大鹏,诞自北溟。假精灵鳞,神化以生。如云之翼,如山
之形。海运水击,扶摇上征。”借助鲲鹏意象,表达自由、高远、超然的人生襟怀和自由精
神,成为魏晋风度的一种诗意展示。
⑤到了唐代,鲲鹏形象发生了质的变化。李白创造的大鹏形象也成为盛唐气象的审美呈
现。如果说《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
溟水”,还保留着庄子鲲鹏意象的痕迹,那么他所创作的《大鹏赋》则彻底改造了《逍遥游》
中“有所待”的鲲鹏意象。“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何其雄健;
“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又是何等自由逍遥!在此,鲲鹏由“有所待”才能展翅高翔的
文学意象,转化为绝对自由、搏击万里的文学意象,创造出一个具有崭新内涵的审美意象。
自此之后,鲲鹏也就成为自由翱翔的象征了。
⑥鲲鹏意象内涵的转换,是文本接受的必然结果。“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
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是中国文本接受的一种独特方式。后代的大鹏意象,就庄子
《逍遥游》的本意来说,是“误读”;就文学创作来说,则是审美创造。鲲鹏意象的变化,
正是通过对原始文本意象的有意识的“误读”,在积极接受的过程中,创造出内涵全新的审
美意象,也因此使鲲鹏成为中国文学中最具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意象,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
精神、襟怀、理想的象征。
(摘编自刘运好《鲲鹏意象的“误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鲲鹏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因为具有诗意的内涵而成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B.鲲鹏意象的内涵转换始于魏晋时代以庄学世俗化的方式寻求安顿身心法门的文人。
C.鲲鹏在庄子笔下是“有所待”的文学意象,在李白笔下则是绝对自由的文学意象。
D.鲲鹏成为内涵全新的审美意象是在对原始文本意象的有意识“误读”下创造出来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时间顺序阐述了鲲鹏意象的起源、内涵转化、质的变化,到成为中国文学中最具
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意象。
B.文章的②③④段在论证结构上属于递进关系,其中③④段分别从世俗化和诗意化两个层
面论证鲲鹏意象的内涵转换。
C.文章第⑥段是对前面内容的一种因果分析,分析了鲲鹏意象是如何变化的,以及为什么
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D.文章大量运用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来证明历史上鲲鹏意象的内涵发生着变化,这样
更显得论证过程真实可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鲲鹏意象在《逍遥游》中能高飞九万里,但因为还要依赖外部条件——风,算不上真正
的自由翱翔。
B.阮修的《大鹏赞》和李白的《大鹏赋》两文中的大鹏意象分别是魏晋风度的诗意展示和
盛唐气象的审美呈现。
C.魏晋文人通过将鲲鹏意象进行内涵转化使之成为了当时文人的心理寄托对象,重构了已
被打破的心理平衡。
D.后代的大鹏意象与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意象在内涵上并不-致,从文学创作的角度
讲,这是一种审美创造。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拆还是不拆?这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以往推平村庄建设城市是常见做法,
而伴随着反思和乡村价值的再认识,这个问题有了新答案。比如河南孟州的产业聚集区,没
有拆掉莫沟村,而是引入乡建设计团队进行修复,在重塑村庄面貌的同时,让城市发展更有
质量。这样的案例启示我们,城市化并不是“毁村”运动。
城市化是一个综合性过程,其中土地是关键因素。纵观中国城市化进程,不论是早期政策
导向的人口聚集,还是改革开放中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繁荣带来人口激增,抑或是如今多元
的城镇化模式探索,解决土地问题都避免不了“征地—补偿—拆迁”的循环。轰鸣的推土机
铲平一个又一个村庄,鳞次栉比的高楼越来越密……据了解,近 10 年我国有 90 余万个自然
村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 80 到 100 个村庄在版图上被抹去。有的城市
决策者,以城市化的名义,毫无顾忌、毫不留情地把城郊众多肥沃的田地规划成楼盘,把许
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村庄夷为平地。当然拆迁的确让不少村民一夜暴富,但与此同时也出
现了土地利益纠纷、强拆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国城市化从高速推进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
的关卡。
拆字当头的确可以使城市短暂扩张,但损失的是城市长期发展的潜力和质量。“他山之
石,可以攻玉”,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各州就通过立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注重郊
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以风景如画的郊区环境吸引中产阶级居住,更形成了城乡一体、多
元互动的城市发展格局。不可否认,在中国的不少地方还存在热衷于大广场、大马路、大高
楼的城市化,这样易导致“钢铁建筑、水泥路面、千城一面”的出现。正因如此,河南孟州
把乡村打造成城市发展亮丽名片的做法,提醒我们因地制宜做好城市规划、突出特色做好产
业布局,乡村不仅不会成为城市化建设的“拦路虎”,更会为城市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价值不容忽视。这种价值不仅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
乡愁”的精神诉求,也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更是对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继承延
续。安徽徽州的乡村古宅曾被当地人视为“废物”,在城市化进程中被铲除不少,但随着对
传统文化价值的再发现,当地从“破坏”变成“守护”,通过引入艺术家修复改造、区域村
落的整体规划,让这些老宅子焕发了生机,使其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宝藏。在不断发展的城
市化浪潮中,乡村依然有着存在的意义,不论如何变化,不变的应当是对价值的坚守和对历
史的敬畏。
城市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并不对立,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
念,在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的同时,让乡村承载更多绿水青山和精神文化的期待,
我们就能以高质量发展托举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编自沈慎《城市化不是“毁村”运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往推平村庄建设城市的做法将被乡建设计团队修复重塑村庄面貌的做法取代。
B.近 10 年我国已有 90 余万个自然村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村庄消失的平均值将不断增加。
C.中国城市化要想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土地利益纠纷、强拆等一系列问题。
D.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地都以拆字当头,这使我们的城市发展失去了长期发展的潜力和质
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城镇化进程中推平村庄建设城市的常见做法,结合河南孟州的经验提出观点。
B.文章第三段提到河南孟州的经验,意在强调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及完善郊区基础设施的重
要性。
C.文章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城市规划、乡村保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D.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城市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我们对乡村价值有了新认识,但仍然无法改变乡村成为城市化建设的“拦路虎”的
现实。
B.安徽徽州对乡村古宅从“破坏”变成“守护”,是因为当地对传统文化价值有了再发现。
C.在城市化浪潮中,乡村依然有着存在的意义,这主要是由乡村的传统文化价值决定的。
D.如果能将城市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就有可能避免强拆文化乡村事件的发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作为士人的苏轼,为何要躬耕?倘若细究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因缘。
苏轼是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任黄州团练副使之职贬居黄州的。谪黄之初的经济状况,
何忠礼先生做过专门的研究。何先生说,检校官为非正式任命的加官,而检校尚书水部员外
郎实乃贬官的代名词。作为加官,是没有俸禄的,仅有一些额外收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
郎”这一虚衔没有现金收入,唯一福利就是可以得到一些官酒,喝完酒之后,卖掉酒囊可得
些许现金。至于团练副使是否有收入,历来众说纷纭。困境的另一方面来源于家庭成员众多。
苏轼到黄州后不久,一家老小在苏辙的护送下也来到黄州。其家庭人口数量,虽比不过富家
巨室,然有二十余口。正因为收入锐减,加之食口又多,“平生未尝作活计”的苏轼,在以
前阔绰的时候,“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今“禄廪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
不少念”。
苏轼内心一直存在着归隐躬耕的夙愿,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早在熙宁年间倅
杭时期,他就曾经萌生过此种念头。《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诗中有“欲求五
亩宅,洒扫乐清净”的表达。“五亩宅”即孟子笔下的“五亩之宅”,是古代农耕的一种理想
模式。苏轼当时希望能够得到五亩宅地,表明他归隐躬耕的愿望早就存在,绝非一时的心血
来潮。被贬黄州之后,苏轼的处境变得艰难,他试图借助陶渊明来宽慰自已,经常口诵手抄
渊明诗文。不过,陶渊明虽然归隐之后生活也较为艰难,但毕竟有自己的田产,而苏轼仅是
一员迁客。后来,好友马梦得深知他处境的艰难及内心的夙愿,出手相助,给他谋得一大片
荒地。苏轼苦盼的机会终于来临,他绝无推辞的理由。
苏轼所得之地,在离黄州府治东边不远的东坡。“东坡”这个名称,注定在苏轼的思想
深处要撞击出悠远的历史回音,因为苏轼的偶像白居易被贬忠州后,曾在东坡经营,且东坡
有文化美名。在古代士人中,苏轼极为仰慕陶渊明和白居易。若言志向及经历,苏轼更接近
白居易,而非陶渊明。白居易本有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因政治而遭贬。在被贬忠州前,他
已是声名远扬;被贬之后,能够随遇而安,抱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此而言,白居易非常契
合苏轼。在现实的操作层面上,学陶渊明难,学白乐天易。因为陶渊明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
在,而白居易要容易学得多,毕竟他更有人间烟火味。苏轼正是将白居易作为小目标、将陶
渊明作为大目标来对待的。苏公在黄州,正与白公在忠州相似。忠州东坡与黄州东坡,虽地
隔千里,但文化机缘一线牵。苏轼追慕白居易,向往其东坡生活,爱屋及乌,黄州的东坡,
也就成为他理想的栖居之所。文化机缘虽非苏轼躬耕东坡的决定性因素,倘若换成南坝西沟
北陂之类,处境艰难且长期有躬耕心愿的苏轼也会前往耕种,但是否能像在东坡躬耕这样干
劲十足、意兴盎然,还真得打个问号。因此,文化机缘给苏轼欣然前往东坡耕种,应该带来
了一定的精神加持。
(摘编自王兆鹏、陈朝鲜《论苏轼躬耕东坡的原因和意义》)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加官的团练副使没有现金收人,再加上食口众多,苏轼生存生活处境艰难。
B.通过躬耕手段来缓解饥寒之忧是曾经“阔绰”的苏轼被贬官黄州后的一个想法。
C.孟子农耕理想以及田园诗人陶洲明的归隐追求是苏轼躬耕夙愿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D.马梦得知道苏轼深受具有人间烟火味的白居易的影响,便把东坡之地赠予了苏轼。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为了论证苏轼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低下,借用何忠礼的相关研究加以佐证。
B.文章引用《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中诗句的目的是阐明苏轼早有归隐夙愿。
C.文章借用陶渊明与白居易的对比,阐明了苏轼的归隐躬耕有着特定文化因素的影响。
D.文章从苏轼的处境、追求以及与白居易的文化机缘等三个方面阐释其“躬耕”原因。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被贬黄州后处境艰难,但他随遇而安,田园耕读生活也让他获得了精神力量,变得
积极乐观。
B.苏轼将陶渊明作为大目标对待,所以说在苏轼心中,陶渊明比白居易地位更高。
C.在经世济民的追求与遭贬经历上,苏轼与白居易更接近,与陶渊明的距离稍远。
D.苏轼躬耕的地方叫“东坡”,和白居易曾经经营的地方同名,这促使他安心躬耕。
【答案】4.B 5.A 6.B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①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产业中创新力实现价值
转化、激励再生、产权明晰的前提。“互联网+”背景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
知识产权新问题,我们首先要厘清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②迅速发展的数字信息技术促生了文化产品创造、传播、交易等新经营形态,文化产业
链不断细化和延伸,产业类型错综交织,知识产权复杂化。例如基于 VR 和 AR 虚拟信息技术
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影视、娱乐、主题公园以及博物馆等艺术展馆已广泛应用,除了给消
费者提供沉浸互动式体验外,还在向社交应用、内容拓展、硬件开发等产业模式渗透和延伸,
未来发展空间更大。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激发了大众无限的创新热情,碎片化、分散化、
数量庞大是新业态下文化产品的创造态势。
③新业态激增,带来文化产品创造的聚集和离散,知识产权线索杂乱。文化产品创造聚
集表现为核心 IP 的强吸引力,这种核心 IP 具备可供持续挖掘的文化内涵和对固定消费群体
的吸引力,并且具有产业开发的无限潜力,需要知识产权提供“强保护”。文化产品创造离
散则表现为集群区域内文化创造的“去职业化”和“分散化”。传统集群区域内由特定创意
人才承担的工作转向大众化,形成“万众创新”的分散式创新态势,大量碎片化的创意成果
需要知识产权的“散保护”。文化产业聚集区域内既有核心 IP,又包括大量的小微创新成果,
知识产权保护线索怎能不杂乱?
④开放式创新仍存在跟风、模仿、抄袭等问题,且逐渐复杂化。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和
侵权制裁力度的加大,产业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规范已大为改善,但跟风、模仿和抄袭等
问题仍层出不穷。一方面,集群区域内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头羊效应”,
文化产品开发路径单一,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模仿、抄袭行为手段愈发“高明”,越来
越隐蔽和复杂。近年来自媒体平台中频发的“洗稿”行为就是利用了著作权只保护表达、不
保护思想的法律原则打擦边球,判断抄袭与否的复杂性给辨别和打击此类侵权行为带来极大
困扰。
⑤文化产业集群的融合创新使知识产权界限不清、知识财产流失等问题加剧。文化产业
集群发展从“联合”走向“融合”,文化企业主体横跨不同产业、行业进行跨界融合的趋势
越来越明显。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各种类型的跨界合作广泛开展,知识产权的各
类权属混杂其间,界限难辨。越是追求分散式、开放式创新,产权界限不清的问题也就越严
重,这里存在一种发展悖论:一方面,权利主体希望严守界限,任何人越权都需经权利主体
认可;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激烈竞争中需要迅速推陈出新,最大限度解除限制,释放创新
力——而这就会导致企业对自己所有的知识财产的掌控能力减弱,知识财产流失风险增加。
⑥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
业的良性发展。这些问题虽然杂乱纠结,但也绝非完全无法应对,只是仅靠企业自身是很难
解决的。只有政府加快出台更加严密细致的法律法规,同时利用近几年兴起的诸如具有可追
溯、不可篡改特点的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或许会有助于促进这一问题的早日妥善解决。
(摘编自乔瑜《“互联网+”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析》,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B.基于 VR 和 AR 虚拟信息技术的新业态已广泛应用,并向一些产业模式渗透和延伸。
C.新业态下文化产品呈现出分散化、碎片化的创造态势,需要知识产权提供“强保护”。
D.权利主体希望严守界限,产业创新却需要最大限度解除限制,这是一种发展悖论。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直接关系入手,鲜明地提出中心论
点。
B.文章釆用举例论证,论述了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产权变得复杂化。
C.文章在分析文化产品创造呈现出聚集和离散的特征时,釆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
D.文章逐层深入地论述了新时期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激发出“万众创新”的发展态势,出现了大量的小微创新成果。
B.文化产业聚集区域的“核心 IP”,具备可供持续挖掘的文化内涵并能吸引固定消费群体。
C.近年来的“洗稿”行为钻了法律空子,虽然违背知识产权保护法,却无法追究法律责任。
D.解决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集群良性发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赢得这次大考,要
求我们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放眼长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
重大疫情防控举措,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
话中,强调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入研究如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
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
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
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必须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强化制度
保障。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
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分级诊疗等制度建设,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
决策、防控协同机制。要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完
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
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探索
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要健全
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国家统一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
规范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公共卫生
法治保障。
这次疫情警醒我们必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野味产业”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
患,必须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从
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必须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
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制度意识转化为治理水平,才能充分释放制度威力。提
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谨慎和敏锐,既
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第一时间
提出意见和建议;必须提高制度执行力,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充
分发挥制度指引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维护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中华民族是一个
善于从灾难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民族。在经历了这场磨难之后,我们必将
变得更加坚强,继续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人民日报》文章《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有删减)
10.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胜利,我们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疫情防控阻击,还要从体制机
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
B.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要深入研究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包括疾病预防
控制体系在内的一系列相关制度体系等重大问题。
C.坚决取缔并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从源头上控制重
大公共卫生风险就可以完全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D.只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制度意识转化为治理水平,才能充分释放制度威力。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如何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鲜明
观点。
B.文章借助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放眼长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
大疫情防控举措,论证了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路径。
C.文章对现有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的优势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
证的思维。
D.文章在提出了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的问题后,紧扣加强制度建
设、强化制度保障和发挥制度优势等方面展开论述,层次清晰。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
实现公共卫生队伍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
B.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谨慎和敏
锐;必须提高制度执行力,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
C.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分级诊疗制度、疫情救治机制、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应
急物资保障体系、疫情防控法律体系,都属于强化制度保障的有效途径。
D.中华民族善于从灾难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经历了这场磨难之后,我
们已经变得更加坚强,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季羡林提到,“我国民族确属兄弟民族,具有共同的原始葫芦文化传统”。葫芦外形柔和圆润、
线条流畅,上下球体浑然天成,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
禄;大肚小肚,能容天下万物”,葫芦蕴含着多层次的吉祥文化,幸福、平安、和谐、多子
等。可以说,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实,不仅我国人民喜爱葫芦,“一带一路”的许多沿线国家人民都对葫芦与葫芦文化
有共同的情感基础。一般认为葫芦的原产地是非洲,我国人民与非洲人民均有源远流长的葫
芦种植历史。同时,历史文献表明,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
共识,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所记载的“须摩底呢,虎
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给予证实。
蒙古族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表明,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葫芦作为日用
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广泛喜爱。中亚的阿富汗人惯用葫芦做喜
庆场合用的化妆品容器和鼻烟壶。在以色列、土耳其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常见葫芦用作烟具
和装饰工艺品。甚至在美国、日本、南美洲诸国,均可见到葫芦文化的踪迹。
由此可见,葫芦文化可以成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纽带之一。众所周知,
尽管“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开放包容的,但沿线涉及许多个国家,且其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各国在政治体制、宗教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异,亟需共同的文化载体作
为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中国与其他各国在葫芦实体、葫芦工艺造型的爱好,以及葫芦文化内
涵的审美习惯等各方面均存在共识,这种依附在葫芦载体上的文化“共通性”非常宝贵。以
葫芦等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加强民间交流,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建立互信、
开展合作奠定基础。
中国有着悠久而成熟的传统葫芦文化。在中国,葫芦的种植历史和被作为图腾崇拜的历
史十分悠久。距今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葫芦种子,而《诗经·大雅·绵》
中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的诗句记载。不仅国内学者有大量的葫芦文化研究文献,而且
基于中国葫芦文化的影响力,国外的葫芦专家也非常重视研究中国的葫芦文化。如德国的吴
森吉著有《葫芦在中国文化上的用途》一文,日本的小南一郎、田分直一分别写出关于中国
葫芦神话的《壶中的宇宙》与《祭壶村——台湾民俗志》等文章。中国的传统葫芦文化已被
公认为世界葫芦文化中的瑰宝。另外,目前中国葫芦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以及人才方面均
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中国的葫芦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存量大,主要包括葫芦栽培、剪纸、
雕刻等领域的能工巧匠,以及设计师、画家、民俗学家、收藏家等葫芦文化方面的专家。中
国葫芦原料的质量与工艺造型技术享誉海外,其文化产品的营销基础较好。
(摘编自扈庆学《一带一路与葫芦文化》,《光明日报》2018 年 7 月 6 日)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葫芦”成为中国人向往美好生活的象征,这与它的谐音“福禄”的吉祥之意有关。
B.葫芦从外到里体现出“和”“同”“容”的理念,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C.葫芦源自非洲,作为日用品和吉祥工艺品,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广泛喜爱。
D.中国学者有大量的葫芦文化研究文献,德国、日本等国的专家也重视研究中国的葫芦文
化。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首句即提出了本段的论点,起到了承接首段的作用,通过采撷文学作品而用例证
法进行论证。
B.作者举出《罗摩衍那》和《金鹰》,或引用或概述,目的是印证中印两国人民对葫芦有
着“多子多孙”的共识。
C.第三段阐述民间交流引起了人们重视葫芦文化,导致葫芦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中具有“共通性”。
D.第四段援引文物和文献,证实中国有着悠久而成熟的传统葫芦文化,它已被公认为世界
葫芦文化中的瑰宝。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人们对葫芦的谐音和实际形态等认识来看,中华民族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中的事物怀
有热爱之情。
B.中国和一些国家在葫芦文化审美习惯上存在共识,这给人的启示是,只有求同存异,才
能促进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C.在中亚、阿拉伯等国有葫芦制作的一些工艺品,葫芦文化可以作为共同的文化载体成为
中外交流的桥梁。
D.目前中国葫芦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以及人才方面均有基础,下一步就是要提高葫芦的
产量和葫芦的质量。
备战 2021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 02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理解不清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罗马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塔西伦在《历史》一书中提到:“一旦皇帝成了人们增恨的
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都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在现代社会,当政府失去公信力
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种现象便被
称作“塔西伦陷阱”,它是当前我国社会公信度面临困境的侧面反映。自前社会的总体信任
下降,除了自媒体的特性及其传播特点等工具原因之外,“塔西伦陷阱”的形成还有着深刻
的社会原因。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信任具有“社会嵌入性”特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
文化传统等“社会背景”对社会信任的水平、内容和特点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一
个国家知地区的政府信任问题,必须在特定的行政生态环境(社会背景)下进行。随着经济体
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日益凸显,
社会矛盾逐渐显现。转型期的资源分配不当、利益分配不均使得部分民众心理失衡,产生“仇
富”的情绪。屡遭曝光的官员贪腐行为或官商勾结,更是刺痛着公众的敏感神经。
其次,从微观层面看,政府工作人员在作风、纪律、形象、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负面特
征容易引起不信任的发生。媒体上曝光的个别官员学历、履历造假,抽“天价烟”,戴“豪
华表”,都引发对政府工作人员执政能力、道德品行的拷问和质疑。此类事件在互联网上蔓
延开来,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政府对民众的利益诉求不作为或态度不当,加之少
数意图不轨者借助网络煽动群众,试图将群众与政府的矛盾扩大化,都导致政府滑入“塔伦
陷阱”。
最后,从公众心理角度看,影响政府信任的直接因素有两点:一是公众对于政府的公共
政策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二是公众对政府整体角色与运作的认知。而“政府信任度=对政府
的认知/公众期望”。公众期望的提高会致使其对政府满意度下降,从而产生对政府信任的不
利影向。自媒体时代,政府通过互联网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增进了二者之间的了解,提高
了公民时政府的认知度,但政府内部的一些不和谐声音也在通过自媒体散播出去,降低了公
众的期望直。党的十八大之后掀起一阵网络反腐热潮,“公民记者”对政府机构和行政官员
展开“全景监控”,网络舆论聚滴成浪,官员迫于压力快速辟谣,其态度的斩钉截铁反而更
惹怀疑。民众步步紧逼,挖掘出事件真相,最终权力部门对官员腐败行为进行查处与遏制。
由此可见,民众政府期望与认知的相对剥夺感、失落感成为其对政府产生不信任的最根本的
原因。
在社会转型期,“塔西伦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政府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
繁面对的挑战。政府工作人员应当转变观念,积极塑造自媒体时代的新形象,增强公众对政
府职能卤正面认知,维护政府公信力。首先,政府工作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道
德素养,时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本位的价值取向。只有时刻关注社情民生,刚正廉洁,才
能营造风清气正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地取信于民。其次,通过新媒体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和
话语形象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的问题。应掌握说话技巧,多进行脱稿训练,塑造自
己的诵话风络,尽量避免使用官话套话,塑造良好的话语形象。自媒体时代,政府面对危机
事件和公信力的新挑战时,第一时间把握话语权的主导地位便可引导舆论的走向。危机事件
来临时及时应对,平日注重形象维护,双管齐下必将有助于政府公信力的重塑。
(摘编自《公信力的缺失导致政府跌入“塔西忙陷阱”》)
1.下列所列的事项,属于“塔西伦陷阱”效应的一项是( )
A.放羊娃多次在沒有狼的时候喊“狼來了!教命啊!”,等到狼真来了,他的呼教设有奏效。
B.晚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盘剥百姓民不聊生,终致民怨沸腾、土崩瓦解。
C.武汉红会官微辟谣,网传“可凭介绍信去红会领取物资”说法不实,此举引发民众不满。
D.国家卫健委深切哀悼因发布华南海鲜市场疫情被训诫而后在工作中染病离世的李文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思路清晰,是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所问题一解决问题”的顺序结构全文。
B.文章主体使用了因果论证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塔西忙陷阱”形成的原因。
C.文章从工作人员的角度阐述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策略,提素养、树形象两不误。
D.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使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塔西伦陷阱”的形成的社
会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一定区域内如果经济资源分配得当、经济利益分配均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就会
有所提高。
B.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德能勤绩等方面表现出了某种负面特征,导致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度滑坡。
C.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与期望值密切相关,然而对政府期望值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对其信任
度的提升。
D.平时注重形象维护、取信于民,危急事件时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及时应对,有助于政府
公信力的重塑。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儒家哲学中,“中”的最基本含义是“标准”、“限度”的意思。由于“中庸”强调坚
持某个标准和限度,因而在社会激剧变动时期就有可能成为维护某种旧事物,调和矛盾,反
对变革的观点和方法,这是“中庸”思想局限性的一面。但是,“中庸”思想中也包含着任
何事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的思想。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句话,最具体地体现了“中庸之道”。仅就强调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点来说,其目的确实是要调和“文”与“质”。但是,这种调
和并不是对矛盾的简单地否定或抹杀,而是在意识到对立面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
化的前提下,在实践行为中保持矛盾的某种平衡,从而取得最好实践效果的办法。因此,在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出和坚持把握一定的“标准”或“限度”即用中或用和,作为实践行
为的准则,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客观需要。
但“用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相反,他们是把坚持一定的原则作为贯彻“和”的
前提。不讲原则的为和而和是不可行的,不用礼的原则加以节制的和也是不可行的。为此,
儒家严格区分“和”与“同”这两个概念。“和”是指不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之间的互相补
充与配合,而“同”则是指相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的彼此附和与合流。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互
配合,就能产生新的事物,而相同性质的事物放在一起,则不可能生出新事物。所以,孔子
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其次,“和”或“中”也包含有不
要陷于某一偏面,而应兼备两面或多面的意思。三国时的刘劭以“兼德”来解释“中庸”。
他说:“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人物志·九征》)他认为,仁、礼、信、义、智五种品德,
是各有所偏的,只有兼备此五德的人,才是最完美的,而“中庸”就是指的能兼备五德的品
德。同时,他还认为,“中庸”之德有防止人在行为方面的过分拘谨或放肆,以及指明人的
短处而弥补其不足等重要的作用。
“用中”或“用和”是反对无原则的为中而中与为和而和的,但是如果对坚持“用中”
和“用和”的原则作僵死的理解,而不懂得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变通,那么其结果同样是陷于
为中而中与为和而和的偏面。“用中”不仅需要有坚持原则的一面,而且也要有灵活变通的
一面。
(摘编自楼宇烈《用中和时中》)
1.下列对文中“中庸”一词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庸”有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等思想局限性,是因为中庸强调坚持某个限度。
B.“中庸”思想中也包含着任何事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的思想。
C.“中庸”也指兼备仁礼信义智五德,有防止人在行为方面过分拘谨或放肆等作用。
D.“中庸”具有辩证观,不仅需要有坚持原则的一面,而且也要有灵活变通的一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论述“中庸”思想时,主要采用了两两对比的方法,如优劣正反全偏等等方面。
B.全文在宏观整体上,从开头到结尾,三个自然段在思路上呈现着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C.作者在行文时,论据充分翔实。每提出一个观点后,都要引用儒家的原话并注明出处。
D.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用“其次”一词引领下文展开论述,体现了分条陈述的行文思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为了严格区分“和”与“同”这两个概念,才提出要把坚持一定的原则作为贯彻“和”
的前提。
B.在作者看来,如果坚持了一定的原则,并懂得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变通,才可能真正做
好“用和”。
C.孔子提倡“和”反对“同”,是因为相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之间可以互相补充配合并产
生新事物。
D.三国时的刘劭认为,要做到“兼德”,既需要兼有五种品德,还必须指明人的短处并弥
补其不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地开掘。
在李白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
“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
以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风清骨峻,则
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
澄清、净洁,虚空,均可曰“清”。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竞谁陈?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
珍。圣代复元古,垂依贵清真。”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指出了
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所谓“绮
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
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摩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
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
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
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还表
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请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谆真、精妙、传神。且看他所
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游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
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爱鹅,山间一道士说:“你为我写《道
德经》,当以群鹅相赠。”王欣然命笔,写讫欣然携鹅而去,这个小故事原载《晋书》。李白
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求清真,李白
决心付出毕生精力。他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绮丽,赞美群才“文
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紧接着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虽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
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观地存在着,它不加修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诗
文也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山水诗文更应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李白以下诗句申得
到启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蒙流涨清
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诵
之间,不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举、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
进行清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选自《大众日报》)
4.下列对于文中“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 集中地表现了李白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的追求。
B.“清”的含义极其丰赡,它主要指自然之清,也可指人物、事物之清,而且既含内容,
又含形式。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表现了自然之清,即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
D.“清”表现出李白对于“美”的开掘,对“清”的执着追求也能表现李白具有“品格之
清”。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指出了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坚决否定
“绮丽”风习。
B.建安以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所以李白才倡导恢复远
古朴实、清真的诗风。
C.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不同于六朝所染的“风习”,所以,李白的批判并不是针
对“诗风的美丽”。
D.李白所强调的“清真”,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积
极地影响了韩愈的古文运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某种程度上既表现了“潇酒、自由”的人物风神,又
表现了艺术作品“淳真、精妙”的特点。
B.李白对“清真”的理解跨越了古今悠远汉漠的时空,他用自己一生的大量创作来践行对
于“清真”的追求。
C.“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诗人应将自然美不加雕饰地呈现出来,如此才会有“清
光大来,清音暗生”的审美感受。
D.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
饰强加给大自然。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新乡贤文化:乡村治理的时代选择
张雯婧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等特点。新乡贤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乡土的守护者,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以“贤”作为乡贤文化的核心,科学阐释和积极培育当代新乡贤观念。我们所说的“新
乡贤”,不局限家世出身、籍贯居所。只要个人在人文、社会、科技等领域取得突出业绩,
愿意为农村、社区建设尽力的人,都可认定为新乡贤。在过去,由于地域信息的封闭性,一
个人要在乡里维持地方风习、推动地方公益事业,往往要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宗族势力才
行。而在今天,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信,凭借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名人效应、创意点子,
都可以吸引大量资源造福乡里,赢得乡里社区声望。意气风发的大学生“村官”,活力四射
的回乡创业青年,潜心创作的艺术家,还有退休回乡的干部、教师、工人等,只要能服务群
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起到引导示范作用,不论其身份官职、教育背景、年
资阅历,只要有德行有威望,且有热爱乡梓、护佑乡亲的赤子情怀,始终以德为先、敢于担
当,就都能成为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这种新观念,摆脱了封建等级制度及与其所
伴生的权力依附、人身依附与宗族依附,在平等、民主、法治的环境下,转变形成一股新的
乡贤文化力量。
重视新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发挥其在促进乡村治理中的引领功能。乡贤文
化植根乡土、贴近乡情,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内在力量。新乡贤大部分来自农村,
在大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之后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他们将自身的知识阅历、城市资源
带回乡村,成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同发展的“桥梁”。新乡贤的出现,弥补新农村建设的部
分资源不足,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传承优秀的
乡贤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乡情为纽带,以新乡贤为模本示范引领,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耕文明与时俱进、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正确认识新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发挥新乡贤文化在促进乡村治理中
的践行功能。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乡村治理人才流失、主体弱化、环境复杂化等问
题凸显,新乡贤及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强。乡贤文化对于今天的乡村治理仍具有
独特的人文道德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它是倡导文明乡风的精神力量、传承地域文化的方
向坐标,在乡村社会矛盾化解中起着“安全阀”的作用。鼓励推动乡贤治村,不是也不能寄
希望于把新乡贤打造成为乡村治理唯一的甚至决定性因素,而是要按照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
求,构建一个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乡贤文化”和“新乡贤文化”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贤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B.新乡贤文化与传统乡贤文化一样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等特点。
C.乡贤是指生活在本乡、造福本乡、深受本乡民众爱戴且有影响力的民间精英。
D.现代社会,只要个人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突出业绩,都可以成为新乡贤。
8.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章开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引出并强调了新乡贤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B.作者在全文用对比法阐释新乡贤文化和传统乡贤文化的区别,凸显其时代特征。
C.作者运用比喻论证如“助推器”“桥梁”“安全阀”,使说理更加形象明白。
D.文章在阐明新乡贤文化的内涵之后,从引领和践行两个角度分析其作用和价值。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因为交通通讯不便,乡贤需要定居本地才能起到维持地方风习等作用。
B.传统乡贤文化有强烈的等级和依附色彩,这与民主、平等的现代观念冲突。
C.城市化使乡村和城市间出现了裂痕,出身乡村的新乡贤可以弥合这种裂痕。
D.新乡贤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因素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中国医学有着诸多独特性质,其中之一是与乡土社会的关系密切。中国医学未能发展出
医院制度,在于它与西方医学的社会结构方式不同。中国医学的存在与发展,发生在医学与
乡土社会的共同体空间中,医学不是独立于乡土共同体空间之外的一个技术机构,而是与乡
土社会融为一体,并且作为融合性因素之一,在乡土社会共同体的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我们首先会注意到中国医学与乡土社会的密切关联。至少 19 世纪以前,在中国
江南城镇社会,医师大都具有乡土身份(外籍医师自然也有,但人数极少,至于游方郎中则
不在其列),有一些在外地学习医学的人,艺成后也会回到他所在的地方从事医学职业。医
学史上留名的医人,往往也都以“地望”称世。甚至中国医学中的大小流派,也往往以地方
命名,如吴医、浙医、淮医、常医,等等。这些皆可说明,医学在传统中国离不开乡土社会,
医人在乡土社会长期不变的活动,构成了中国医学传统中的乡土性特点。
进一步说,乡土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医学既是一种需求,也是共同体内部的责任约定。
当医学在乡土社会展开时,医学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施药治病,而要承担着这个共同体所有
成员的福祉之任。毋庸置疑,生于斯长于斯的医师,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他所从事的医
学,与其说是职业,不如说是这个共同体的个体分工,他以其专长服务于全体。但医师的身
份又另有其特殊性。在范围大约几十平方里、人口数千或近万的共同体区域中,医师通过他
的医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增加了他在乡土社会的权威性。我们看到有名望的医人,往往为
地方士绅团体中一员,或者受士绅信任,参与该区域共同体内部核心事务。医学在乡土社会
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它在共同体社会中的政治性能,而医师则在医学专业之外,成为一个不可
或缺的政治角色。
因此,还要延伸到医学在乡土社会共同体中的道德和伦理处境。为什么包括沈鲁珍在内
的众多医师,长期以来一再选择本土从业?这种偏好,或许有多种解释,但他们给出的最有
力的理由,则集中在两点:“事亲”与“活人”。这两点在许多著名医人的自述里屡屡被提起,
实在是有着深刻的道德伦理考量在内。“事亲”往往是他们从事医学的起点,而由身边亲人,
扩散到整个“乡党”组成的共同体,却是他们的志业。这个志业的目标是“活人”。作为中
国医学经久不变的思路,医师总是把“存活”他所在共同体男女老少的生命,当成他的责任
和使命。当年张仲景放弃太守官职,执意要回到南阳故郡,就是带着这样的道德责任。事实
上,“医圣”张仲景这种强烈的乡土情怀,作为道德影响力,在 19 世纪以前久传不衰。
显然,这种道德性的选择,不仅形成了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医学特殊性存在,更重要的
是它为乡土社会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道德价值标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乡土社会伦理生活的
建立。一般说来,医师在乡土社会广受尊崇,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作为医人,身上有一种持久
的道德人格魅力。这种魅力,经由他的医学实践,在乡土社会起着一定程度的凝合作用。对
共同体而言,德性高尚的医师,其感召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这也是“医道”之所以
获得乡土社会合法承认的深层基础之所在。
(节选自费振钟《乡土社会、共同体与医学》,有删改)
10.下列对“中国医学与乡土社会的密切关联”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医学不是独立于乡土共同体空间之外的,它的存在与发展不能脱离医学与乡土社会
的共同体空间。
B.中国医学在传统中离不开乡土社会,医人在乡土社会长期不变的活动,构成了中国医学
传统的乡土性。
C.中国医学在乡土社会共同体中,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施药治病,还将服务于“乡党”组成
的共同体当作责任。
D.中国医学支持乡土社会伦理生活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为乡土社会共同体提供重要的道德
价值标准的方式。
1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统中国医学在乡土社会共同体的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是乡土社会中最重
要的融合性因素。
B.中国古代江南城镇社会中的医师大都具有乡土身份,他们大都固守在自己所在的乡土从
事自己的医学职业。
C.乡土社会的医师以其医学专长服务于共同体,并通过医学活动方式来参与管理区域共同
体内部核心事务。
D.乡土社会的医师都有强烈的乡土情怀,他们从事医学的起点是“事亲”,而把“活人”
当作自己志业的目标。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医学发展出医院制度,而中国医学没有,这是因为中国医学的独特的社会结构方式,
即存在于乡土社会共同体之中。
B.中国医学传统有鲜明的乡土性特点,离不开乡土社会,这就是中国医学中的大小流派一
概以地方来命名的根本原因。
C.在乡土社会,医师往往能凭借着自己的医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来为自己赢得名望,获
得权威,跻身于地方的士绅团体。
D.在乡土社会,医师选择本土从业,更多是出于道德选择的原因。医师的医学实践,闪烁
着一种持久的道德人格魅力。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情与辞
朱光潜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
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
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
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
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
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
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
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情感无法直接表现于文字,都必借事、理、物烘托出来,这就是说,都必须化成思想。
行文的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最后要找
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它必有所本,自然就
是艺术所本。艺术根据自然,加以熔铸雕琢,选择安排,结果乃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艺术
之所以为艺术,全在“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情是自然,融情于思,达之于辞,才
是文学的艺术。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浑身都是情
感不能保障一个人成为文学家,犹如满山都是大理石不能保障那座山有雕刻,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作家如果信赖他的生糙的情感,让它“自然流露”,结果会像一个掘石匠而不能像一个
雕刻家。雕刻家的任务是给那块顽石一个完整的形式,一条有灵有肉的生命。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在沉静中加过一番
回味,情感才由主观的感触变成客观的观照对象,才能受思想的洗炼与润色,思想才能为依
稀隐约不易捉摸的情感造出一个完整的可捉摸的形式和生命。这个诗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一切
文学作品。
就大概说,文学作品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心里
感觉到口里也就说出十分,那是“情尽乎辞”;心里感觉到十分,口里只说出七八分,那是
“情溢乎辞”;心里只感觉到七八分,口里却说出十分,那是“辞溢乎情”。就常识说,情尽
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不过,“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
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不在陈述而在暗示,古人所
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
三。把所有的话都说尽了,读者的想象就没有发挥的机会,虽然“观止于此”,究竟“不过
尔尔”。拿绘画来打比,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色都尽量地和盘托
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
就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选择与安排之中能以有限寓无限,
抓住精要而排去糟糠。
(选自《谈美·谈文学》 有删改)
13.下列关于“情与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情”无法直接用“辞”来表现,不借助事、理、物是没有办法表现出来的,这意味着
“情”最终必须转化为思想。
B.“情”是一种自然状态,只要将其融合到思想之中,就是文学的艺术;“辞”是用来表达
思想情感的,它是思想情感的载体。
C.文学作品可以依据作者写出来的话是否完全把心里的感觉说尽,大体分为“情尽乎辞”
“情溢乎辞”“辞溢乎情”三种。
D.从常识上讲,情尽乎辞,也就是作者写出来的文字能把心里所有的感觉完全表现出来,
应该是文学的理想。
1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必须具有抒情性并表现某种心灵上的感触,这种感触可以是明
显的或微妙的,甚至可以是难以表达的。
B.艺术来源于自然,艺术根据自然,经过文学家的熔铸雕琢,选择安排,而不是无中生有
地胡乱创造,结果就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
C.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因此一个作家不能仅信
赖自己的生糙的情感,让情感“自然流露”。
D.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这句名言表达出来
的关于诗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一切文学作品。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的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缺少情致的文字,那就成为
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
B.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这是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
物,而情感又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
C.心里感觉到十分,口里只说出七八分,这种“情溢乎辞”的文学作品的意味更加深永,
还可让读者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
D.用绘画来比喻文学创作的高明之处在于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在表达某种感情时,文字越多
就越啰唆,而语言越简省就越生动有趣。
备战 2021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 03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不明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崇德观念发端较早,可追溯至史前神话时期。不过,较为自觉的
道德意识与思想则是在西周以后产生的。在《周书》《诗经》等相关典籍中,“德”字频频显
见。探究分析可知,重德思想在周代的政治、伦理、宗教等各个领域中均有体现,成为统治
阶层高度认可的政治管理理念。春秋战国以来,经过孔孟及其后学的进一步阐释与发扬,“德”
之思想深入人心,成为有道君子的人格特质,“崇徳立本”已然成为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
从两汉至近代,崇徳、重德思想更是成为经济、人才、教育等诸多领城的重要价值理念。历
史事实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崇德智慧是经久不衰、熠熠生辉的。
在中华传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先哲对“德”观念的自觉採讨是在天道与人道的互动中
展开的。古圣先贤对于“德”观念的认识与深讨经过了由“行”到“性”、由“外”至“内”
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人道、人德处于不断的升格过程中,与之相伴而来的,是人
之主体性、能动性、实践理性的不断觉醒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先哲认为人之“仁与义”之德足能与天道之“阴与阳”、地道之“柔
与刚”并列而论,但人之所为在于仿照天之“健”而“自不息”、效法地之“坤”而“厚德
载物”,在于“与天地合其德”。在中国先贤看来,上天有好生之德。因此,人与天地“合德”
的根本目的在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即通过尽己之性、成己之德而助天道之
生生不息、大化流行,并不是无限扩张人欲而征服自然。
先哲之所以强调人要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就是因为深信天、人之间是可以通过德”
来沟通的。这是盂子所讲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也是张载所讲的“因明
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其间虽有“敬德”“仁德”“诚德”“礼德”之侧重点的不同,
但先哲修德正已、敬天法道的宗旨是从未政变的。这种高度弘扬人德而又始终对天德葆有畏
之心的天人和谐思想,既是中华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独有特质,更是中华文化历经变故却
延续不衰的根源所在。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先哲探讨“德”观念的根本旨归在于治国安邦、平治
天下。《尚书・尧典》中说,尧帝明察洞达、谦逊宽和、光辉明亮,能够发扬美好的徳性,
从而和睦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邦。在这样一个施政序列中,在上位者的“克明復德”是
“亲九族”“平章百姓”的先决条件,其根本指向正在于治理国家、协和万邦。
(摘编自倪富静《崇德立本的重德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历史长河中,崇德观念在变化,崇德的价值理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B.虽然人们的所为在于与天地“合德”,但是人的道德思想与天地之道是可以并论。
C.由“行”“外”到“性”“内”的认识,体现了先贤们自觉探讨“德”观念的方式。
D.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人与天地“合德”的根本目的在于治理国家、协和万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崇德观念的发展历程。
B.文章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崇德立本的重德传统。
C.文章强调了修德正己的原因和崇德立本的宗旨,但并未明确具体做法。
D.文章以尧帝因美德平天下的事例,强调了上位者要“克明俊德”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崇德观念源于神话,在西周以后发展成为较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并成为中华文化
的典型特征。
B.守护绿水青山的过程,也是人们发挥自己天性,成全美德的过程,并由此实现了“与天
地参”的目标。
C.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诚信是天之道,追求诚信是人之道,所以人们要不断地提高自我、
发展自我。
D.作者认为孟子和张载关于“德”的表述虽然存在差异,但都体现了以修德来达到天、人
沟通的理念。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2018 年 2 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将面世,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据悉,英文版《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
屠龙记》)将以三部、九卷的形式陆续出版。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
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西方文学、
影视作品,传入我国后亦常被冠以“侠”的称号——《三个火枪手》变成《侠隐记》,《巴黎
圣母院》变成《钟楼驼侠》……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
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
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
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
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
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
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
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
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
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
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
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
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
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
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
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
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
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
目标,则《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
揭露得淋漓尽致了。
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
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
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
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
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
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
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认为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比如信守承诺、舍己救困、出生入死却不自我夸耀。
B.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是把双
刃剑。
C.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天山上的剑客是侠,而勇猛的聂政、慷慨的荆轲都不能算是
侠。
D.武侠小说里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的人并不是“侠”,江湖门派不是“豪侠”的聚集
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金庸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引出“侠”这一话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
感。
B.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角度展开论述,层次分明,有理有
据。
C.文章指出中国人有“侠”情,并选取外国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在我国有“侠”缘的情形进
行论证。
D.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渐弱与西方之侠风头正劲对比,流露出遗憾并揭示了写作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侠,既非身份,亦非职业;而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侠与
它们没有共同之处。
B.是否武艺高强,是否有“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梦想,是否要求付出与回报对等并不
是作者衡量侠的标准。
C.蝙蝠侠、蜘蛛侠等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让观众应接不暇,这类影片的冲击可能影响
中国武侠电影的市场份额。
D.人们希望善打败恶、正义主宰世界的美好愿望,是中外表现侠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能
互相交流的思想基础。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4-6 题。
①案桌类家具是中式家具里品种最多的一类,桌案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进程的一个
解读。人们常将桌、案、几并称,如明代张自烈《正字通.木部》中记载:“桌,呼几案曰桌。”
但严格来说,桌、案、几是不同器型的家具,它们在形制和用途上也有很大的差异。那么“桌”
与“案”的区别为何呢?颜师古注曰:“无足曰盘,有足曰案。”这里的“案”,带有四个足,
四足是缩进去的,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书案的“案”,形制上非常接近。而“桌” 与之在形制
上有本质的区别。
②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
块的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
③从历史演进来说,“桌”出现得较晚,“桌”最早写成卓越的“卓”,它是高起来的意
思。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就是超出别人,高高地立在那儿。“卓”字后来才把底下“十”
字变成了“木”字,写成了现在的“桌”字。
④桌与案从功能上讲,差距不是很大。在桌出现之前,古人吃饭喝水写字办事,都在“案”
上,南朝诗人鲍照有诗“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后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吃货”群体逐步崛起,桌这一家具功能就发生了分化,桌子慢慢变成实用性很强的家具,
而案则更多地具有了文化意义,甚至有的人家里直接把案作为摆设,把珍物直接陈列其上。
经过这种演变,桌和案的功能分化也体现在了文化和语言上。比如我们有条桌就有条案,有
画桌就有画案,有书桌就有书案,有炕桌就有炕案。但有饭桌就没有饭案。
⑤因为吃饭这件事虽然在生活中非常重要,但从精神层面上讲并不重要。过去古人从文
化上还比较鄙视吃。古人觉得天天去谈吃,层次太低了, 得谈点儿文化,谈点儿梅花、竹
子,才比较雅。所以,吃饭比较低,就在桌子上完成。
⑥中国人把家具分得清清楚楚,这正是我们文化的独特之处。跟“案”相关衍生出来的
词语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
况下与桌无关。
⑦而同样是案,也有很多形制。有一种叫食案,食案尺寸一般比小型的坐榻小。孟光对
梁鸿“举案齐眉”,举的就是食案。刘邦过赵,赵王张教“自持案进食,礼甚恭”,捧的也是
食案。
⑧还有一种叫作翘头案 ,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过去都是在寺院或祠堂
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街门里也用供案,这里的供案翘头非常高,非
常夸张。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给人一种暗示、警告。如今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
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如果法官搬一个小板凳坐那儿,估计犯人心
里就该想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了。用家具来传递给我们一种文化符号,这是案子的重要本意。
衍生出来的词语就有“案件”,原指案子上的文件;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
子”,没有人说“审桌子”。
⑨桌与案最重要的区别, 是精神层面的区别。中文的语言环境里,“案”是雅的、正式
的,“桌”则是俗的、家常的,案的等級比桌高。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
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拍案惊
奇是惊讶,拍桌子瞪眼是愤怒,它表达的情绪不一样,这是它的精神层面。赤壁之战前,孙
权向大臣们表示决战的信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从话语间可以想象出,孙权说这句话时,一定是在书房、前厅这类正式场所。
(选自马未都《说收藏之‘桌与案的区别’》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寺院或祠堂里、衙门里使用的案腿部都非常夸张,翘头都非常高。
B.在作者看来,“拍案而起”和“拍桌子砸板凳”这两种情绪是有高下之分的。
C.从形制上看,腿的位置缩进来--块的为桌,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案。
D.“桌”后来写成卓越的“卓” ,表示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
5.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形制、历史演进、功能及精神层面方面对“桌”与“案”进行了区分。
B.文章由外而内,讲到了桌与案精神层面的区别,这是二者最重要的区别。
C.文章借助孙权拔刀斫前奏案的例子,证明了案是雅的、正式的这一观点。
D.文章举法院法官坐的高靠背的椅子,与古时的食案给人的感受-致,都有威慑作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案与桌是后来才具有了文化意义的不同,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设计的。
B.在古人看来吃饭在精神上并不重要,因而不选择在代表雅的案上吃饭。
C.有的人家直接把案作为了摆设,桌就慢慢变成了实用性很强的家具。
D.因为案在精神层面上比桌高级,因而“伏案疾书”比“趴在桌上”的情绪高。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
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
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
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
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
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
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重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
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
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
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
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
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
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
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
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亦是核
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
不断的动力。
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
庭进步则社会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
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
(摘编自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
内心、精神、思想及其生活。
B.我国的家训文化在周代就已经产生,家训文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如团结族人、凝聚家庭
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
C.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意蕴丰富,在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均有其行为规范,它还
包括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倾向。
D.传统家训文化教育,讲求的不外乎是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榜样
示范与言传身教三方面结合。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举《女诫》《颜氏家训》《家范》家训代表著作之例,旨在论证家训文化早已有之。
B.文章论证了发掘家训文化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文化精神、弘扬家风的现实意义。
C.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证,有力地阐述了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D.文章阐述古代家训的劝导性功能和强制性作用,旨在论证古代家训强调礼与法并重。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
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
B.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一理念与古人讲
求以身示范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基本一致。
C.“三纲五常”强调君、父、夫分别为臣、子、妻的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
想,旨在以此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D.进一步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是使精
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前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它先于文字而存在。
现今世界仍有不少虽会说话却没有文字的原始民族,他们都有着并不十分简单的文化。人类
社会有文明与原始的区别,而没有有文化社会与没文化社会的区别。
人类的文化,正如人类自己,是运动的而非静止的,它随着人类的演化而演变,一旦人
类的体质,特别是发声器官发达到足以创造出语言——表达意识而多少有着固定形式的变化
的一套声音符号,且更进一步设计出来的文字——表示语言的一套有形的书写符号以后,人
类的文化趋向于急剧的发展。那些开化较早的民族的生活资料也就因此被记录、积累并或多
或少地流传下来,成为我们所谓的文献。而通常所谓的“历史时代”就是指文献以来的那个
时代。语言哲学自然要以历史时代人类的语言文字为其研究对象。
语言哲学有两个分科。其一,可称之为文献的语言学,或即文献学。这门学科大致相当
于我国素来所谓的文字学、训诂学、校刊学等。它是以文献的搜求、注释与校勘、版本的异
同及其年代的考订,文学的起源和流变,以及其他有关语文的问题为其研究对象的。这一学
科的发展在东西方虽然都可追溯到很早的时代。但真正走向系统的科学研究似乎是 17 世纪
以后的事了。语言哲学的另一分科即语言的语文学,或即语言学。这门学科大致虽然相当于
我国素来所谓的音韵学,但其范围更为广阔,而且目标也不相同。它是以全人类的古今各民
族的语言构造,即语言、语法为其研究对象的,从同一语言与不同语言的古今变异上加以研
究比较,从而定其类别,溯其系统。因此,这样的语言学又或名之为比较语文学,它是 19
世纪以来由西方学者惨淡经营建立起来的。
语言哲学与人类文化史研究的关系是显然的,而且是多方面的。首先,语言本身就是人
类文化的一部分素质。人类文化史没有语文演化史,便是不完整的文化史。其次,对于任何
一个民族文化史的研究,该族语文的研究显然属于必要的基础,不通晓该族的语文,该族文
化的研究必不能深入。又次,文献经语文学家整理、诠释、考订以后,即成为文化史上的可
靠史料。如殷代的卜辞、周金铭文、居延汉简之类,分别属于殷周汉代的重要原始资料。再
者,人类由于迁播和接触而促成民族间语文及文化上的融合,从而从某些语文的分布及借用
的情形上,就可以溯求毗邻的民族间的文化演变关系。最后,语文的意义可以因为时间的不
同而演变,而这种演变则可以反映出文化的演变,因此我们可以从语文上去推论古今某些民
族的文化如思想信仰及其文化素质的流变。刘知几《史通》曾论史家写近事不宜用古语,或
改夷言为汉语,以求文字之真,这正说明语文与文化史研究的密切关系。
(摘编自杨希枚《当代语言哲学与人类文化史的研究》)
10.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文化的一项是( )
A.贺兰山东麓有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描画了远古人类放牧、狩猎等生活场景,以及羊、
牛、马、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
B.山西朔县一座西汉中期墓中,发现一个鹅鱼彩绘铜灯,鹅口衔金鱼,鹅颈中部镶一盏油
灯,灯烟通过鹅颈进入装有清水的鹅腹被吸收。
C.云南贵州两省发现新生代地层中存在海相有孔虫化石,化石隶属砂盘虫和诺丁虫两种,
其地质年代为中新世,距今 500 万年左右。
D.考古学家在东北长白山区发现了一件旧石器时代石制手斧,经鉴定,这件手斧距今约有
5 万年,制作工艺精湛,器形优美。
1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今世界上仍有不少原始民族,只用语言交流沟通而没有文字记载,但是并不能据此认
定他们没有文化。
B.文化的发展给人类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以极大的推动,文献开始记载历史时代,并积累和
或多或少流传下来。
C.语言哲学虽以历史时代人类的语言文字为研究对象,但其分科的文献学和语言学具体研
究对象却不尽相同。
D.语言学既研究全人类古今各民族的语言构造,又从同一语言与不同语言的古今变异上研
究比较,追溯系统。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类的演化中,体质的发达是渐进的,发声器官发达创造出表达意识的一套声音符号
在先,表示语言的一套有形的书写符号在后。
B.文献的语言学和语言的语文学同属于语言哲学,前者发源于古代中国,后者则是 19 世
纪以来西方学者惨淡经营建立的。
C.毗邻民族间的文化演变应该源于民族之间由迁播、接触而促进的文化融合,其某些语文
的分布和借用就是这种融合的表现形式。
D.语言哲学与人类文化史研究关系密切,无论是殷代的卜辞、周金铭文、居延汉简这些重
要的原始资料还是刘知几的论述,均可为佐证。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
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
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
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
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
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
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
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
“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
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
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
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
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
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
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
-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
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
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
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
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
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
同体。
(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B.“以天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14.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
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备战 2021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 04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句子含义不清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工尺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乐谱之一。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发明了乐谱——意大利人发
明了五线谱,法国人发明了简谱,中国人发明了工尺谱、减字谱、律吕谱等。把转瞬即逝的
声音用一系列抽象符号记录下来,是一项看起来简单但构建过程却十分复杂的工程。为记录
声音,古代的中国人尝试了多种方式,寻找到多种途径,创造了多种乐谱。这些乐谱应当与
方块字、造纸术、印刷术一样,是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伟大创造。
千百年来音乐家一直在不断追求和完善乐谱这一用平面图形表达声音高低长短的符号
体系。古今中外,贯穿乐谱中的基本元素是数字。五线谱依据五条横线的高低,表示声音高
低。简谱以数字排序,表示声音高低。西方唱名法(do re mi fa so la si)来自一首赞美诗每个诗
句的第一个音节,这是外国乐谱的情况。中国人用汉字表达音高,历史上把乐谱符号称为“谱
字”。工尺谱字,是否也是数字呢?常见的“谱字”共计十个: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一
眼便知的数字有:一、四、五、六。其他符号,也同质同构,源于数字。
在 20 世纪西方乐谱大面积传播之前,工尺谱使用甚广,中国戏曲的主要记载方式就是
工尺谱。清乾隆六年(1741),由清庄王允禄编纂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共收录 4466
首曲谱,是记录戏曲音乐最丰富的资料集。清代“贮香主人”于 1821 年辑录的《小慧集》,
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来记录民歌的文献,其中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民间器乐
的主要记录形式也是工尺谱,大家熟悉的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山西笙管乐、冀中音乐会、
江南丝竹等,都是采用工尺谱记录。民间乐师依照师傅嫡传的墨本和父辈祖传的曲本,辗转
续抄,代代相传。工尺谱的流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不但宫廷、寺院传抄,
市井、乡村也传抄,而且民间抄本比宫廷藏本保存得更好,流传得更广。
20 世纪,传统文化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五线谱与简谱成为音乐传
播的主要形式,工尺谱被驱除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甚至连其名称也已退出大部分人的记忆。
21 世纪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人心。从 20 世纪初现代学堂明令禁用工尺谱,
到今天专业音乐院校学生跟着民间乐师咿咿呀呀地韵唱工尺谱,历史已经大翻转了!“西安
鼓乐”“福建南音”等古老乐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则说明人们对工
尺谱的态度已发生了逆转。
没有谱本,无以为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存在的声音也就不易传播。乐谱是
话语权之所在,代表了书写,代表了传统,代表了师承。于曲目,它是保存乐曲的传媒;于
乐器,则是按谱用字的依据;于乐师,则是代代相承的脉络;于乐社,则是凝聚维系组织的
象征。正如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所言,出版《中国工尺谱集成》,不仅对营造全社会注重收集
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作用,还将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
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张振涛《工尺谱:让传统音乐有“谱”可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尺谱与五线谱、简谱一样,都是看起来简单但构建过程很复杂的工程,这些乐谱都是
伟大的创造。
B.工尺谱同简谱一样,贯穿了数字这一基本元素,他们的十个谱字都是由数字和源于数字
的符号构成。
C.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的清代文献《小慧集》,是迄今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记录古
代歌曲的文献。
D.《中国工尺谱集成》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产生
了深远影响。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通过中西方乐谱的比较,详细论证了中西方乐谱符号的构成和来源。
B.文章指出工尺谱在中国古代社会使用甚广,并且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大量的例证。
C.文章最后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工尺谱对于传统音乐和文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D.文章介绍了工尺谱的“前世今生”,在介绍后呼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尺谱的流传,是中国的一个文化现象,民间乐师辗转续抄、代代相传的工尺谱,能为
音乐学家提供重要的历史信息。
B.20 世纪西方乐谱在我国大面积传播,工尺谱被驱逐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可见某些传统
文化曾受到不小的冲击和影响。
C.21 世纪以来,曾经被明令禁用的工尺谱,不但不再被视为“落后”的事物,反而被视为
古老文化的象征和文化的品牌。
D.工尺谱的流传意义重大,如果没有工尺谱,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的一些古老乐种就不易传播了。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传统儒家君子观在当代的传承与实践
张舜清
传统儒家君子观在中国古代具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力。在当代,儒家君子观在培育理想
人格、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美好人生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传承和实践儒家君子观,首先需要我们明确何谓儒家的“君子”,这是我们在当
代传承和实践这种观念的基本前提。
首先,从词源学的角度看,君子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位者”,即指统治阶级的成员。
其次,经孔子转化后,君子的“位”的意义大大降低,而主要成为一个侧重人的德性的概念,
所谓“或称君子者何?道德之称也”。最后,在儒家这里,完美的君子形象还必须具有智慧
和审美的特征。一个欠缺智识、外表邋遢之人,任其德性多高,在儒家这里都难以称为君子。
所谓“君子博学深谋”“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总体来说,儒家的君子是一个兼具“位”“德”“智”“美”等多种属性的复合概念,它
涉及对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道德水准、智慧水平、心理素质等全方位的评价。这正如荀子所
说:“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不过,从历史实践的角度来看,儒家的君子主
要是一个德性概念,即侧重以道德水准界定何为真正的君子。而儒家所谓“德”,从其根本
来说,乃是一种“生”德,所谓“天地之大德日生”。而民生问题,则构成“生”的首要问
题。因此,在儒家这里,一个人是否能够体悟上天创生万物之德,是否能够仁民爱物、关心
民生,肯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构成儒家评判君子的一个基本标准。
对待传统文化,正确的做法是,“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
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也是我们在传承和实践儒家君子
观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当代传承和实践儒家君子观,要把儒家君子观的基本精神与人类的未来要求和发展趋
势相结合。儒家的君子观从根本上说是要人类对自身的生命特性有一种精神自觉,明确人类
自身存在的义务,从而以正确的方式建构人类自身、谋求人类的未来。它的基本精神是对“义”
的坚守,“君子喻于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在儒家这里,它
集中表现为人在维护天地宇宙生态系统和谐运行的道义担当上。“君子之道,天之道也”,而
“天道之大在生物”,故“君子协进生物之功,可以配天。”
在当代传承和实践儒家君子观,要继承和弘扬儒家君子观蕴含的积极因素,对其进行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作为一种历史
悠久且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观念,儒家的君子观蕴含着十分深刻的促使人向上向善的道德
理念、追求完美人格的教化思想和仁者爱人、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因而科学对待儒家君子
观,应当对儒家君子观中蕴含的这些积极因素给予充分肯定,并努力将这些积极因素自觉融
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如此儒家君子理念才能在当代重新焕发活力。
(选自《光明日报》,2019 年 12 月 23 日,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君子观当今在诸多方面之所以仍会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因其在古代有影响力。
B.儒家眼中的君子可是在位者也可是非在位者,但都必须具备德智美等多种属性。
C.今天,传承实践儒家君子观所坚持的基本原则与对待传统文化的做法是相同的。
D.当代文化建设如自觉融进儒家君子观的积极因素,儒家君子理念就会重显活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紧扣标题提出的论题,从多个方面简要指出儒家君子观在当今有着现实意义。
B.文章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逻辑顺序,分三个阶段来论述了“君子”一词的演变过程。
C.文章有多处引用,既彰显了儒家君子观的内容,又增加了论述的说服力与权威性。
D.文章末段论述了在当今传承实践儒家君子观的方法后明确指出了传承实践的好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的指代原本比较狭窄,在经过孔子及后世儒家的转化后,才由最初的单一概念
转化成复合概念。
B.儒家对君子的评价标准是全方位,但从某种特定角度看,更侧重于对“德”的要求,即
对道德水准的要求。
C.2019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深潜三十年,为国铸重器,他符合儒家评判
君子的基本标准。
D.儒家君子观注重对“义”的自觉坚守,懂得应该把其基本精神与人类的未来要求和发展
趋势相结合的道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不仅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基本物质
保障,而且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环境。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
因此,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中华文化强调人伦之道,重视家庭成
员之间的和谐,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
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妇俭等,这些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家庭关系
和家庭模式、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礼记》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所谓“肥”,即健康、和谐、融
洽之意。在我国先贤看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责任,所有
角色互相配合才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当然,家庭之中难免会有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协
调得好,大家都心情舒畅,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发家致富,培养子女健康成长,这就是“家
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之一是孝道。“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道的基本
内容是父慈子孝,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得到普遍奉行。由孝道形成的浓烈家
族亲情,对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
父母之怀”,把“孝”的准则诉诸报恩的情理。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懂得报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备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立爱自亲始”“孝弟也
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从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始,再推广到报师长提携之恩、朋友知遇之
恩、国家培养之恩等。亲情之爱犹如投进湖面的石子,荡开的层层涟漪由近及远。传统的孝
道还要求子孙继承祖辈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事业,弘扬祖辈的进取精神和坚韧品格。这是
家族乃至民族发展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家庭关系的另外一个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是夫妇之道。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对
待夫妇关系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历史上,男尊女卑的现
象在汉唐时并不明显,宋明以后问题才越来越严重,这当然是需要批判的。但即便在封建社
会,也有许多忠于爱情、富不易妻的真君子。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没有稳定、和谐的夫妇关
系,就不可能有稳定、和谐的家庭。对传统夫妇之道进行合理扬弃,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也具有重要意义。
(选自郭齐家《家和万事兴》,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庭为人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和重要的精神生活环境,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幸福。
B.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只要大家都担负起这些责任,就能使家庭和谐。
C.传统的孝强调从孝顺父母开始,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最终达到报效祖国的高度。
D.男尊女卑的现象不是自古有之,而是经过了历史的演变,汉唐时开始出现、宋明时最严
重。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总论家庭和睦的重要性,然后列举家庭和睦的表现,从而论证家和万事兴。
B.文章在论证父慈子孝时,从父慈对子孝的作用切入,强调父慈是子孝的前提。
C.文章论证孝道对家庭关系的重要作用时,使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手法。
D.文章最后一段在论证传统夫妇之道时,注重辩证论证,提出要进行合理扬弃。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谐对维护家庭关系和家庭模式、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B.如果一个家庭充满矛盾且不协调,一家人不能同心协力发家致富,家庭就不会幸福。
C.一代代人继承祖辈的志向和高洁品格并积极进取,是家族、民族发展兴旺的重要基础。
D.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而传统的夫妇之道则是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国学这个词古已有之,先秦典籍《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这样一段话:“掌国学之政,
以教国子小舞。”《礼记》中也有“国有学”的词句。在晚清之前,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国学
概念,是指国家设立的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之类。在整个古代,国学一词的含义,大致上
也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一种学问,而这种看法其实产生于西学东渐、
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就是清末民初的时候。从此,“国学”一词被赋予了新义,意思就是
指中国固有的学问,也就是传统的学术研究。其实,在 20 世纪初的时候,这个词的用法也
是有差别的。有时,人们又用“国学”一词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如章太炎曾写
过一篇《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这就是国粹学。当时社会上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国故学
讨论集》。在这本书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通用的。
20 世纪初期以来,国学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终不至于消失,并且发展到
今天又重新“热”了起来,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确实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是当代文化、学术建构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近现代以来人们屡屡提到
国学,这也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方面的难题并没有
得到很好的解决。
事实已经证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如果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实际上是激活中国固有
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我们可以从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中得到证明。然而只有立足于民
族的优秀文化本位,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既不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能保持一
种强劲的生命力。而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所以从广
义上来讲,国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途径;而从狭义上来讲,国
学所从事的正是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整理、研究工作,其甄别、诠释、评价之功,无不有利
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当然,我们在这样说的时候,在思想上又必须要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因为复古作
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在中国古代是一直存在的,即使在近代,它也以各种形式顽强地
存在着。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重视中国传统的文化、国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利用
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我们是在发展、创新这个前提下来谈论和倡扬国学的,国学的弘扬与
文化复古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价值心态。
当前社会上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
存在对传统文化、国学庸俗化的炒作和伪劣包装的现象。这个现象应该说不是正当意义上的
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而是主要以谋利为目的的一种行为。这也是国学普及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一个问题。
(选自《文化的传承与担当:重建社会理性与价值》,有删节)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有时还可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在章太炎的《国故学讨论集》里,
国粹学和国故学是可以通用的概念。
B.无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来讲,国学都有很积极的意义,所以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
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
C.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证明,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这一点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意义。
D.国学的弘扬与文化复古主义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价值心态,重视国学是为了
更好地汲取、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论述“国学”一词含义的演变,引用《周礼•春官•乐师》中的话是引证,列
举章太炎的《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是例证。
B.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应该注意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来激活中国固有文化,汉代尤其是唐代
的大开放就是典型例证。
C.文章第四段论证弘扬国学必须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的观点,主要在摆事实,运用的
是事实论证。
D.文章从“国学”的含义谈起,接着指出国学热的现实,进而论述弘扬国学应该注意的三
方面的问题,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发展曲折,但又重新“热”起来,既能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生命力顽强,
又能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仍然有很多难题。
B.我们的文化若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强劲的生命力,只能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
位,进而吸收外来文化。
C.复古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文化情结,其生命力非常顽强,我们谈论和倡扬国学需要在发
展、创新这个前提下来进行。
D.国学普及过程中,炒作国学等谋利行为只是表层问题,我们更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在思想
上与文化复古主义划清界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孔子与崇尚天籁的道家和主张非乐的墨家相比是资深的高雅音乐爱好者,歌唱是作为春
秋文化的代表的孔子日常生活的常态,即使困厄如在陈绝粮,孔子也依然弦歌不绝。音乐不
仅是他情感的宣泄,还意味着一种信念和坚守。作为歌者的孔子,常常借音乐表达他内心的
情怀。音乐使孔子用感性的方式认知世界,用审美的方式思考人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思想。
孔子对周礼的倾心追慕和深入钻研,使他对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歌诗、
鼓琴、击磬,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深厚的品德学养,使得三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发展成果能够在
他那里得以升华。
礼崩乐坏之所谓乐坏,一方面表现为周代典章制度中用以昭示“以仪辨等”的用乐秩序
的混乱;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贵族群体审美倾向的转移,即厌古乐而喜新乐。二者的实质,都
是乐与礼的分离,即雅乐精神的失落,孔子适逢这段文化裂变期的时空中心,对行将失落的
周代雅乐进行修复、改造和传播,是他必须面对的、不容回避的文化使命。
孔子的正乐是对《诗》的乐章和音律的规范整理,使之符合周礼对雅乐的要求,也是对
乐器使用制度的维护,乐音和乐器在孔子那里,不仅是供人欣赏、上下和合的表演艺术,也
是载礼之器、行礼之仪,因此孔子正乐的实质在于为乱世正礼,一提到正礼,总会有人把它
与简单机械的复古联系起来,仿佛孔子总在想以一己之力,紧紧握住历史前进的车轮,使其
倒返到西周时代。其实不然。孔子对抱残守缺、泥古不化也是持批评态度的。孔子生活的春
秋末期,一方面礼崩乐坏,另一方面复兴礼制的呼声四起,特别是理性主义、辩证思想的集
中出现,为春秋士人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和超越提供了历史依据。
在孔子看来,揖让周旋、羽龠钟鼓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非内在的文化精神,礼乐的
精神实质不是强加于人的外在规定,而是主体在践习礼乐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人格提升和审
美愉悦,礼是知行合一的个人践履,乐是行有所得的内在愉悦。由此而来,乐不再仅仅是礼
之用,而是发展成为礼的内在精神。因而,孔子复礼必重正乐,两者同样不可或缺。
孔子是第一个指出音乐美学功能的人,他说,如果没有音乐,礼的仪式就会显得质朴无
文。孔子所说的文,是包含了审美的,没有文,也就没有审美,没有音乐参与的礼是素的,
是不文的,也就是不美的。美是音乐非常重要的文化功能,所以无论是评价《武》乐的尽美,
还是《韶》乐的尽善尽美,美始终是孔子关注音乐的重要视角。乐之于礼的功能,是礼在形
态世界中美的呈现。
(摘编自赵玉敏《孔子与音乐》)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好高雅音乐和深厚的品德修养使孔子升华了三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发展成果。
B.孔子的正乐是提倡雅乐精神,让当时的音乐秩序回到《诗》的乐章和音律中。
C.对待音乐孔子强调了音乐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并指出精神决定音乐形式。
D.孔子始终关注音乐蕴含的审美特质,表现了孔子对音乐文化功能的高度重视。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使用对比手法解说孔子是资深雅乐爱好者,并举例证明孔子是一位歌者。
B.文中从两个维度分析乐坏表现,接着总括乐坏的本质并论证孔子的文化使命。
C.在论证正礼时,文章先列举周代典章制度的损坏,然后分析正礼的重要意义。
D.在论证礼与乐的关系时,文章先分析音乐的审美功能然后分析乐的文化功能。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在陈绝粮而弦歌不绝说明他与道家和墨家对音乐作用的看法有本质不同。
B.雅乐精神的失落表现在礼乐的分离上,孔子认为礼乐只注重哪个方面都不对。
C.正礼与机械复古不是同一概念,孔子正礼但也对泥古不化的做法持反对意见。
D.孔子评价《武》《韶》是从音乐美学角度出发,强词二者音乐审美上的完美。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①历史上的万里长城首先是一道军事防线,它的城墙、关隘、堡寨、敌台,见证了刀光
剑影与炮火连天的岁月;同时,长城地处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带,因此又成
为一条经济、民族、文化的分界线。
②提起万里长城,人们往往最容易联想到秦长城,因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深入人心。
然而,战国时期的燕国以及秦代的长城主要在今内蒙古与河北等地,格局并不大。隋文帝开
皇初年,幽州总管周摇整修长城,保护边民免遭突厥侵犯。继隋而起的唐朝无需仰仗长城作
为军事屏障,只有少量的建设或沿用。辽、金、元、清各朝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长城以北本来就是他们的发祥之地和战略后方,其间只有明朝需要依赖长城防线。从明初到
嘉靖年间,形成了号称“九边”或“九镇”的长城防御体系。北京地区在蓟州镇及宣府镇辖
下,今天能够看到的长城,绝大多数是明代所筑。
③居庸关、古北口等关隘在交通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它们成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
地。东汉时期的鲜卑,十六国前燕的慕容皝,金朝的完颜阿骨打,蒙古的札八儿,明末的李
自成,都曾通过强攻或奇袭居庸关取得战争胜利。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在加
强训练、严明军纪的同时,创建空心敌台、增立车营、改进战法,戍边十六年“边备修饬,
蓟门宴然。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是长城军事文化创造者的杰出代表。
④处于农牧交错带的长城,在和平时期成为南北各民族广泛交往、密切融合的纽带。西
汉时期,“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昔日严密扼守的关口成为相互往还的通道,
原本为戍守御敌修建的城堡要塞,后来有许多发展为村镇城邑。经济文化的密切交流,促进
了民族之间的彼此融合。
⑤“一统华夷”历来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各族统治者共同追求的远大理想,燕山与长
城在古代往往被视为北方“夷汉”或“华夷”之间的民族区域分界线,但文化上的彼此认同
比有形的疆界更重要。如契丹在古北口为北宋名将杨业修建杨无敌庙,体现了长城内外民族
推崇忠勇之士的共同心理。
⑥长城是我国古代农耕和游牧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见证,它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农
业文明的发展。长城沿线发生的多次战争表明,长城是不能轻易逾越的屏障。随着清朝定都
北京,广袤的蒙古高原、辽阔的东北平原与中原大地在政治上连成一体,长城的军事功能逐
渐衰退、文化象征意义不断丰富。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与中华民族威武不屈、敢于抗击一切
来犯之敌的精神高度契合,在抵御日本等外来侵略的近现代时期尤其如此。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城虽然在各个朝代的地理位置不同,但它在各个朝代都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B.长城以南是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带,以北则是游牧文化带,二者实在是难以融合。
C.长城关口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都会严加看守,这阻碍了长城外各民族的交流。
D.长城所处地理位置首先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地位,而其文化意义是后来不断丰富的。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指出中心论点,然后再从长城的军事功能与文化意义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证。
B.文章按照朝代的先后历史顺序来论证长城军事功能,脉络清晰,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
C.鲜卑等通过夺取关隘来获得胜利的大量史实证明了关隘在交通和军事上有重要地位。
D.契丹在古北口为北宋杨业修建杨无敌庙宇,说明了其具有“一统华夷”的远大理想。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朝对长城的建设很重视,建立了长城防御体系,其成就可以说是超过了历朝历代。
B.戚继光创建了空心敌台,增立车营,改进了战法,在他任期内的数十年边疆都无战事。
C.燕山、长城在古代被视作夷汉民族区域分界线,但这没有阻碍夷汉拥有共同的文化认识。
D.长城所体现的威武不屈、敢于抗击来犯之敌的民族精神在中华近现代历史中尤为突出。
备战 2021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 05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不明中心论点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
同。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俱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
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传统规
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束缚拘限,是一种还
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
恰是对新的社会规范、美学标准的 确定和建立,其艺术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
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如果说,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
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
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杜诗、颜字, 加上韩愈的文章,却不止领了数
百年的风骚,它们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树立了 楷模,形成为正统。这
如同魏晋时期曹植的诗、二王的字以及由汉赋变来的骈文,成为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
作为正统,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一样。曹、王、骈体、人物画与杜诗、颜字、古文、山水画
是中国封建社会在文艺领域内的两种显然有异的审美风尚、艺术趣味和正统规范。
这些实际产生在盛中唐之交的艺术典范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
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
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但又保留了前者那种
磅礴的气概和情势,只是加上了一种形式上的严密约束和严格规范。……但是要注意的是,
这种规范斟酌并不是齐梁时代那种四声八韵的外在形式的追求,纯形式的苛求是六朝门阀士
族的文艺末流。这里则是与内容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规范。这种形式的规范要求恰好是思想、
政治要求的艺术表现,它基本是在继六朝 隋唐佛道相对优势之后,儒家又将重占上风再定
一尊的预告。杜、颜、韩都是儒家思想的崇奉者或提倡者。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
淳”忠君爱国的伦理政治观点,韩愈的“博爱之谓仁,行 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
道”的半哲理式的儒家信念,颜真卿的“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六一题跋》)的
卓越人格,都表明这些艺术巨匠们所创建树立的美学规范是兼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在内的。跟
魏晋六朝以来与神仙佛学观念关系密切,并常以之作为哲理基础的前期封建艺术不同,以杜、
颜、韩为开路先锋的后期封建艺术是以儒家学说为其哲理基础的。尽管这种学说不断 逐渐
失去其实际支配力量;但终封建后世,它总是与上述美学规范纠缠在一起,并作为这种规范
的道义伦理要求而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后代文人总强调要用儒家的忠君爱国之类的伦常道德
来品赏、评论、解释杜、颜、韩的缘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的艺术特征是内容承载不住形式,是天才抒发。
B.杜诗、颜字和韩文作为正统,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和统一,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
C.曹植的诗、二王的字及骈文与神仙佛学观念关系密切,是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
D.后期封建艺术因为注重形式,所以强调用儒家的伦常道德来品赏、评论杜、颜、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对比论证,阐明了盛唐之音的美学意义和前后期封建社会不同的正统规范。
B.文章阐明了杜甫颜真卿等与六朝门阀士族在形式规范上不同的要求,论证条理清晰。
C.文章着重论证了以杜诗、颜字和古文等为代表的艺术典范的特征,及其深远的影响。
D.文章第二段中以杜甫和韩愈的诗文为例,目的是论证其美学规范必须要有哲理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李白、张旭等人的“破旧”,就不会有杜甫、颜真卿等人的“立新”。
B.李白与杜甫在才华上并无高下之分,但李白无可仿效,杜甫却有法可学。
C.以杜诗、颜字和古文为代表的艺术典范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严整的规范。
D.尽管儒家学说的力量不断弱化,但它始终与后期封建艺术的美学规范相伴。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蓝诗玲认为,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关乎中国现代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怎样回应一个同时
需要民族意识和超民族意识的时代?她的看法是,只要民族国家仍然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凭借,
民族本位的思维就会压倒国际主义的思维。此种说法未免画地为牢,事实上,至少在诺贝尔
文学奖的问题上,民族本位与国际主义一直保留相互成就的可能性。
以中国为例,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一直在互动之中,将中国与西方截然两分已
经价值不大。前面说到汪曾祺,重要的不是诺贝尔奖是否有能力领会汪曾祺文学语言的古典
韵味,而是它如何评估汪曾祺熔铸古今中西的创造性。汪曾祺并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士大夫,
他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以其独到的才情与智慧,为当代中国小说闯出一条新路。而且,
汪曾祺并非只是在语言上用力,其语言的背后是中国人独特的人情之美,而这种美又并非一
味的诗意,而是在“极左”语言的灰烬中抢救出来的一种灵明,是温润如玉却潜藏着丝丝裂
纹的优雅,是从洞明世事的悲悯中释放出的生气。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评估,
那就需要更恰当的奖项来承担这一使命。但无论如何,问题不能被简化为要民族性还是要世
界性的问题,既不能偏激地认为中国文学不需要在意来自他国的奖项,也不能简单地搬用西
方现代主义的行话作为文学的评价标准。
就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来说,立足传统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恰相反,诺贝尔奖所代表
的卓越性标准之所以能够为某一民族国家严肃的文学人所尊重,是因为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益
的刺激,用来疗治民族与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诺贝尔文学奖的诱惑如此强大,这诱惑不仅
来自于奖金,更来自于从“国民作家”一步跃进为“世界文豪”的无上荣光。鲁迅当然明了
这种诱惑,所以他在拒绝诺贝尔奖提名的信中把话说得十分严厉,他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
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
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在鲁迅
看来,中国作家认为自己不配,比认为自己足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更好。这似乎缺乏文化自
信,其实却是从中国文学的主体精神出发。倘若我们不是埋头做自己的事,而是一直将“中
国人离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多远”当作最大的问题,对诺贝尔奖孜孜以求,这个奖的存在就会
成为破坏民族文学发展生态的因素。
对于鲁迅的这一告诫,中国文学人一直心有戚戚,不过时至今日,情况又有所不同。一
则,在后殖民的语境中,第三世界国家似乎应当放下“国民性批判”的包袱,何况,中国人
对于诺贝尔奖的渴望未必就超过其他国家,我们不必责己太过;二则,中国正处于全面、高
速的发展时期,完全应该在未来获得更多国际奖项,以彰显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鲁迅自有低
调的理由,那时的中国整体地被西方无视,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莫言的获奖或许预示一个辉
煌时代的开始。而更进一步的想法也许是:将来是否有可能出现更适合于中国文学且有能力
与诺贝尔文学奖抗衡的国际奖项?是否有可能出现以中国城市为首都的新的文学世界共和
国?我们的关键诉求,其实是让各类文学奖百花齐放,它们不是复制诺贝尔奖,也不是以地
区垄断者的身份进行竞争,而是共同应对当今世界多向度、多层次的中心与边缘的矛盾。使
不同地区的作家追逐单一奖项,必然会使原本参差多态的文学世界共和国呈现出极不对称的
供求关系,使缺乏相关文化资本的国家产生强烈的匮乏感,从而导致对新殖民主义秩序的强
化。
让文学创作立足于地方经验,立足于特定时空中人们的欢乐、苦难与抗争,这是我们对
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让文学不仅仅关心地方,亦能自然而然地关心远方和他人,同样是我
们对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而要使这类期待成为可能,首先是要在具体的命运共同体的内部
以及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找到富有文学生产力的沟通方式,使具体的“我们”能够通过文学
不断扩大自身。这既是作家和文学研究者的使命,也是国际性文学奖的责任。
(摘编自汤拥华、朱国华《诺贝尔时代的终结与文学世界共和国的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揭示了民族本位思维与国际主义思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B.如果诺贝尔奖对汪曾祺的创作性没有能力进行评估,那么中国不需要诺贝尔奖。
C.鲁迅拒绝诺贝尔奖提名,是因为担心助长国人虚荣心,不利于民族文学的发展。
D.真正找到了富有文学生产力的沟通方式的国际文学奖,无须考虑作家的民族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中国诺贝尔情结中出现的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
B.文章在论证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处于互动中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C.文章对鲁迅拒绝诺贝尔奖的观点既有肯定,又有新时代下的思考,彰显辩证的态度。
D.文章对新的文学世界共和国的设想,证明了多极化文学评奖系统会战胜单一奖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既有可能从民族本位发展出一种新的国际主义,又可以通过
积极的国际主义重新定义民族本位。
B.鲁迅低调地拒绝诺贝尔奖提名和莫言欣然获奖,这种变化背后透露着这样的信息:中国
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在不断提高。
C.诺贝尔奖所代表的卓越性标准可以用来刺激、疗治民族和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所以获
诺贝尔奖越多的民族越谦逊。
D.倘若未来在主要大洲上都有诺贝尔奖级别的国际文学奖,可能会对某一文化在全球的霸
权地位产生一定制衡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
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
文化自信。
大量的各类历史文物遗存,启示我们去认识敦煌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在相当长的历史
时期内,佛教在古代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佛教文化的昌盛,不仅体现在中
国大乘佛教的各个主要思想宗派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传译、抄写佛经以及开窟造像、举行法
会等正统的宗教活动的频繁和规模,也体现在敦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岁时节庆和娱乐活
动中所反映的几乎无时、无处不在的佛教文化印迹。同时,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
也以它所特有的根深蒂固的多神崇拜的思想方法存在于古代敦煌。另外,其他外来宗教如祆
教、摩尼教、景教和伊斯兰教等,也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圈内畅行其道。敦煌文化这一现象的
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和睦相处。
敦煌文献中还有大量非汉语文献,许多是已经消失的“死语言”,如回鹘文、于阗文和
粟特文等。这些文献对于相关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其与汉文文献以
及多种宗教的共处、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开放和包容并蓄。在这样文
化基础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文化昌盛的因果逻辑,对于
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
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
的俗文学作品。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显然是指敦煌特有的俗文学,它鲜活、明快,具
有浓郁的宗教、生活气息。鸿篇巨制《维摩诘经讲经文》,已经孕育了后代章回体白话小说
的雏形。
敦煌的文学艺术体现着兼收并蓄、自信创新的恢弘气度。敦煌壁画题材极为丰富,壁画
绘制积极汲取相应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于线条和色彩的腾转挪移中紧扣时代脉搏,
深涵经义意蕴,致使画作美不胜收。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中原画家作品大都失传的今天,
敦煌壁画就成为我们认识中古时代中国绘画史的重要依据。在南北朝时期,传自西域的画法
逐渐被中国的画家所吸收,画史记载北齐画家曹仲达画人物衣纹稠叠如出水之状,被称为“曹
衣出水”。南朝张僧繇曾采用“凹凸法”在南京一乘寺绘制壁画。曹、张的画法正是传自印
度和西域的画法,在敦煌早期壁画中十分流行。其中展现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
和文化自信,为我们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支撑。
(摘编自樊锦诗《保护传承敦煌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佛教在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敦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深受影响。
B.敦煌文献中的大量非汉语文献,因为属于“死语言”,对于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很大。
C.“敦煌文学”中的俗文学包括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等多种体裁,极具研究价值。
D.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和张僧繇的“凹凸法”,都属于那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
5.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述结构,具体分析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财富。
B.文章以习总书记讲话开篇,同时作为全文的中心观点,既高屋建瓴又提纲挈领。
C.文章第四段举出《维摩诘经讲经文》,旨在论证敦煌文学的兼收并蓄自信创新。
D.文章基于“古为今用”的逻辑前提,重点论述了敦煌文物遗存、文献等三方面。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敦煌,各种宗教都大体和睦相处,表现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包容并蓄。
B.敦煌曲子词属于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作品没有关系。
C.因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中原画家作品大都失传,敦煌壁画更显珍贵。
D.我们进行今天的文化建设,应该认真总结发扬古代敦煌的经验,扩大国际文化交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
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
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
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
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
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
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
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
“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
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岀入法。始当求所
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
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
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
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
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
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
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
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虛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
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
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
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
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
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
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
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
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
“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 2018 年 11 月 26 日《光明日报》)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
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
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
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
相对应的。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
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
色彩。
C.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
理有据。
D.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的作用。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
的意义。
B.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
读书人。
C.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
得倡导。
D.文罩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
度来对待。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能将文化观念加以固化表达和传播的,主要是文明的经典。直接创造文化观念的是劳动。
劳动是动态的过程,并不能固定下来,也难以持久流传。文字诞生之前的文明进步缓慢,其
中一个原因就是先进的、独特的观念难以保存,从而无法长时间、远距离地传播,进而造成
文明难以累积式地发展。道金斯就指出,通常的文化模因,像流行歌曲,“只能在短期内迅
猛地扩散,但不能持久”,而那些“可以流传几千年历久不衰”的文化模因,“通常是由于见
诸文字记载的东西拥有巨大的潜在永久性”。这就表明,文字出现之后,经验被记载下来了。
事实上,这些被记载下来的经验,不断被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验证,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经
验记载被淘汰和遗忘,取得好效果的经验记载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在这一过
程中,其中一些记载成为经典。有学者认为,所谓文明,无非是“平行于生物基因,可以代
代相传的一个信息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包括口耳相传的经验,从经验提炼而来的格言和
谚语,以及从这些东西中升华而来的经典。例如,远古时期,还在森林里生活的人类先祖不
得不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有意无意进入毒蛇的领地。对毒蛇的提防和恐惧经过口耳相传,最后
进入经典之中,蛇由此成为一个非常负面的形象。经典教化和生理反应一起,持续地强化着
这一形象。卡尔维诺由此指出:“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
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尤其需
要强调的是,经典跟普通的经验以及从经验中升华而来的格言、谚语不同,后者“最多被视
为一些世俗智慧,对人亦缺少说服力和约束力”,而经典则是具有“规范性的论说”,具有“表
述上的普遍性”和力量上的“权威性”,是“文化的基本内核”。我们的底层文化观念,就表
达在我们文化的经典当中。
在今天,我们不可能像自然物一样直接地跟世界打交道,我们的任何观察、任何活动,
都渗透着来自我们经典的文化观念。哪怕是站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的高处远眺,山川、河
流、植被……我们所见到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名字,它们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任何一个名
字,都是一个分类,或者是某个分类中的一个元素,它们所在的分类是基于与人类生活的相
关性而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断言:“自然界不过是观念的异在的形式。”毫不夸张地说,通过
塑造我们的底层文化观念,经典间接决定了我们的行动,从而决定着我们的生活面貌。著名
文化学者孙隆基就主张,人的活动,虽然首先受到人的生物本能的影响,但主要由来自于体
外的“良知系统”“支配”,而这个良知系统,则随着文化而变化。传统中国人的良知系统,
主要由儒家和道家的经典塑造。儒家文化经典的深远影响,让我们将家庭置于特别重要的地
位。基督教及其经典的影响,造成了西方人“超家族的集团组织”,“总是过着集团而斗争的
生活”。正如《大观念》一书的出版者指出的,“蚂蚁不必有观念而活,因为它生命的全过程
是确定不变的。但人类有选择的自由、且总有按照观念进行选择的自由”。因此,我们必须
追问这些观念,否则“我们就生如蚂蚁而不是人类”。
(摘编自苏德超《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虽然创造了文化观念,但是由于缺乏固化表达的功能,所以不能造成文明以积累的
方式发展。
B.经过不断的验证之后,那些取得好的效果的经验记载,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得到完善,才
可能成为经典。
C.格言、谚语,虽然也能体现一些世俗智慧,但它不具备经典所独有的“规范性的论说”
这一文化的基本内核。
D.经典总会对人们的行动有间接的决定作用,从而也决定着人们的生活面貌。这种说法其
实并不夸张。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从文化观念的角度论述了文字诞生前文明发展的特点,进而阐释了经典的形成
机理。
B.文章旁征博引,引用马克思、卡尔维诺等名家学者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论证效力,也
丰富了文章内涵。
C.文章运用比喻论证,用生物基因、毒蛇、蚂蚁等具体可感的事物,来阐抽象的释经典与
人类行动的关系。
D.文章列举儒家文化经典与基督教经典对中西方的各自影响,举例证明支配人的良知系统
是随着文化而变化的。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着道金斯的观点,流行歌曲最早是出现在文字之前的,只能在短期内快速地扩散,所
以成为不了经典。
B.毒蛇的形象之所以负面,是因为人类先祖对它的恐惧和提防,后来进入经典并可能被持
续地强化。
C.原始森林中的白桦树和东北虎,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了,因为它们渗透着人类经典
的文化观念。
D.人类生命的全过程是并不是一成不变,因为人类有按照观念进行选择的自由,必须要追
问这些观念。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①奇幻电影是基于现实世界对超自然的人、神、妖共存的多维时空的重构,是对虚幻异
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它往往利用数字技术以夸张、变形、寓言或传奇等方式,表现超真实
世界的拟态载体,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②奇幻电影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目前奇幻电影大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
位,杂糅了神魔、玄幻、武侠、动作等类型元素,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资源完成阐释现实世
界的意旨。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人类共同的记忆载体,凝结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使人类从中
能够探寻到共同的情感。相当一部分奇幻电影选择了以民间传说、神魔故事作为文学叙事的
母题,以多元化的视角去反观人性,借助不同世界的生灵重构超越自然的多维时空。如《捉
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奇幻电影将人、神、妖等不同世界的生灵放置在共生共存的空
间中,试图唤起现代人心灵回归并实现精神层面的救赎。
③作为本土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电影类型,奇幻电影同时需要在传统经典故事文本基础
上重新传达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进行反思,以追求人类共同的、
永恒的价值。《庄子》中说:“齐谐者,志怪者也。”神怪故事的主题往往是诡异事件及妖鬼
与人类的互动。中国观众对神怪故事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接受基础,《聊斋志异》《西游记》
《山海经》《搜神记》等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往往被其他文艺样式取材改编,同样给奇幻
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空间。
④奇幻电影对于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其实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调整故事设置与
矛盾冲突进而凸显电影的戏剧性。在人物刻画与塑造,场景的渲染与设置等方面需要更加生
动,而往往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无疑会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就目前奇幻电影“西游
系列”的改编而言,在重构“西游”经典奇幻世界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
视觉效果,借助数字技术创造出较为恢宏的场面。然而,这些经过改编的奇幻电影,却在某
种程度上割裂了原著的内在叙事性,形式大于内容的视觉奇观场景难以掩盖故事情节的缝隙
与空洞,让观众感受不到要传达的核心精髓,无法塑造经典文本中那样生动的艺术形象。由
此,奇幻电影对于经典文本的改编,需要在满足观众精神诉求与娱乐消费中,寻求主流价值
与电影市场之间的共赢,力争在接受性和整合性等向度上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引导观
众在世俗生活中实现精神的自我疗愈与自我救赎。
⑤奇幻电影需要新的思维模式推动整体叙事转型。以人工智能等重要科技成果为标志,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也引起了保护自然和人类的生存警醒。奇幻电影《流浪地球》
改编的巨大成功,为中国电影工业及硬科幻文化产品带来发展的新趋势。该部电影设置了科
幻的时空概念等科学范畴的命题,在充满科技特性与工业基因的叙事话语中,穿插了营救地
球过程中战友合作、牺牲以及父子祖孙之间的亲情等人文元素,与年轻一代观众的生活相接
近,被称为国产电影中的现象级作品。
⑥同时,奇幻电影需要将科技思维与中国哲学思想进行融合,借助数字化手法与超自然
影像来传递古老的东方智慧,重新建构新的宇宙观、天下观、价值观与和谐思维、一体思维
等理念,较好地实现民族性、现代性与世界性之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处理好价值引领与
审美情趣、艺术性与娱乐性等之间的关系,成为新的国产电影市场的生长点。
(摘编自李娟《奇幻电影中的文学叙事资源》)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奇幻电影是对虚幻空间的想象性建构,折射生命的木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B.奇幻电影通常将人、神、妖等放置在同一个空间中,试图实现现代人精神层面的救赎。
C.奇幻电影通过传达传统经典故事中原有的心理情感来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的反思。
D.奇幻电影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实现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对中国观众而言比较容易接受。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证奇幻电影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故事时举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例子。
B.第③段作者提出了奇幻电影也可以将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作为新的叙事空间的观点。
C.第①段以“西游系列”的改编为例,论证了奇幻电影必须在主流价值与市场之间寻求共
赢。
D.第⑥段总结全文,着重指出处理好价值引领与审美情趣应成为奇幻电影市场新的生长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传说、神魔故事采用多元化视角反观人生,因而常成为奇幻电影的文学叙事母题。
B.在对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时,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可以增加奇幻电影对观众的吸引
力。
C.奇幻电影“西游系列”只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故事情节毫无内在叙事性。
D.《流浪地球》的成功,表明将科技思维与中国哲学思想进行融合才是奇幻电影未来的发
展方向。
备战 2021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 06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忽视论据使用过程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
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
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
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
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
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
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
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
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
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
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
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
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
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
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
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
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
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
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
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
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
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
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
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
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
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
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 年 11 月 8 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所有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全不讲究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围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
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
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
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模式,材料详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绝对优
于西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完全由自然环
境决定。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
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
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
世为重。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
“软实力”是指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武力威胁、武力报复
以及经济制裁。国家实力有许多表现,“软实力”并不表明软弱。“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一
种形式,必须把“软实力”纳入到国家战略中。
“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政策。一个国家的政策在别
国眼里看起来合法合理,那么该国的“软实力”就会得到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
有吸引力,那么其他国家就会追随;一个国家能够用自己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塑造世界秩序,
它的行为在其他国家眼里就更具有合法性,它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和制度力量来规范世界
秩序,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和经济制裁。
在我国,我们谈的“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的,
是指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的因素。当然,软与硬都
是相对的,很难做出绝对的划分。就拿文化来说,虽然一般将一国的文化看成是“软实力”
的一部分,但是文化产业也是国际贸易和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文化
里面有经济,经济里面也有文化,很难机械地把它们分割开来。其实,“硬实力”和“软实
力”是互补的。每个国家都需要两种实力,使用得当,二者相得益彰。中国人经常说“以德
服人”,实际上就是指赢得人家的心,而不是单纯使用蛮力。中国人也说“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也表明重视软实力。
目前有人认为,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是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确实,在国际
舞台上,中国独树一帜的发展道路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中国
的“软实力”还不强。在国际市场中,中国有竞争力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文化
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有增大趋势。
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发挥政府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增加公共投
入,大力加强文化事业发展。要重点扶持重要新闻媒体、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
化项目和艺术院团,保护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大力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
部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保障对公
益文化事业的基本投入。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站在全球和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国有经营文化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一批能够站在时
代前列、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文化企业家和文化企业集团;推进制播分离和影视动漫产业,
改革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对出版产业和出版事业实行分类管理,经过努力,把我国的文化事
业和文化产业打造成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必须重视“软实力”。
当前,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
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
(摘编自丁元竹《“软实力”产生于文化吸引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形式,是指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文化
则是最重要的“软实力”。
B.我国所谓“软实力”是指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威慑力
的因素,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的。
C.中国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在国际舞台上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已成为中国“软实
力”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D.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实现国家“软实力”
的提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文化“软实力”展开论述,指出了我国“软实力”的现状,并就如何提升“软
实力”提出建议。
B.文章提出“软实力”和“硬实力”两个概念,分析了二者关系。认为两者既相区别,又
是相对的,具有互补性。
C.文章认为每个国家都需要两种实力,要得当使用,使二者相得益彰,并用“以德服人”
等理论论据,论证了“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D.文化“软实力”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本文立论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一个国家的政策和行为在别的国家眼里合法合理,文化和价值体系对别的国家有吸
引力,就表明这个国家具有很强的“软实力”。
B.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已经具有较大竞争力,但是“软实力”还不强,
因此,必须把提升“软实力”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心。
C.既立足国内,又站在全球和战略的高度,多途径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扭转我国文
化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增大的趋势。
D.在世界秩序进行重新布局的历史时期,只有充分认识“软实力”的意义,才能在全球化
过程中抓住国家发展的机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
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
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人不仅凭借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
的创造和积累,而且,在根本上,人最终也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因此,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不仅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且,
真正自由的勞动将构成人的第一需要。日常生活的延续离不开劳动,美好生活的实现更有赖
于勤勉而高效的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精湛的技艺,积极的合作都特别重要。在这个意义
上,劳动不仅创造财富,而且造就美德。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之所以需要引起、调整和控制这种过程,在根本上,
是因为人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的生活资料,满足自身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要求。然
而,如果劳动者缺少基本的技艺,那么他们的劳动就无法实现“物质变换”这个目标,如果
劳动者的技艺不够精湛或有效,那么,随着人们所需生活资料越来越多,社会将越来越可能
出现普遍的困乏。如果劳动者的技艺不够丰富或广泛,那么,社会成员所期待的美好生活也
就无法实现。
因此,劳动需要技艺。亚里士多德说,“技艺”就是劳动或制作这类活动的美德。一旦
某人作为劳动者而开始行动,他就必须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好的劳动”,即技艺精湛的
劳动。而且,也只有当他真正展示出高超、精湛的技艺,使得劳动富有成效,他才能配称为
卓越或优秀的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当然需要认真地钻研、反复地练习,探索有效
的途径,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
人类的劳动具有社会性,它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劳动。随着劳动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社
会的劳动发展,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开始发生,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协作开始运行,越来越
庞大的社会工程开始出现。对于任何单个的劳动者而言,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
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面对这样的客观状况,正如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的那样,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
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相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作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
节意义。此时,如果他不选择积极的合作,不与他人保持团结,不积极参与既有的分工与协
作,不愿作出相应的奉献和适当的牺牲,那么,他就既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实现
自己的劳动目标,也不能充分获得他人的社会承认,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所以,从根本上讲,现实的劳动要求使得劳动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团结和社会
凝聚的必要性,使得他们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在广泛而深度的
社会联系下,不仅劳动者个体之间,而且劳动者个体与群体之间都将在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
上更加一致。相应的,他们也就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
品质。
(摘编自李义天《劳动造就美德》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生活资料来满足自身生活要求,故需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
间物质变换过程。
B.劳动者在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技艺精湛的劳动的同时,也是在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
益求精的美德品质。
C.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劳动者只有与他人团结协作,作出一定的奉献牺牲,才可能实现
自己的劳动目标。
D.在现实的劳动要求驱使下,劳动者自觉参与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从而形成友
善、互助等美德。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总书记的论述,揭示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从劳动者自身的技艺、劳动者与他人的合作两个方面对观点进行论证。
C.文章采用总—分一总式结构,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D.文章多处引述名人的言论或观点,不仅丰富了内容,也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不仅是人满足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手段,也是实现人之为人自由本质的途径。
B.高超、精湛的技艺不仅是实现“物质变换”的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一种美德。
C.随着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单个的劳动者已经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
D.涂尔干指出,劳动者将会越来越依赖社会和他人,成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节。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房屋是房屋,园林是园林。没有园林的只能算是房屋,没有房屋的只能够是荒野。房屋
加上园林才是完整的建筑。故此,较小型的房屋附设庭院,大型的园林附设房屋。传统中国
知识分子在官场俗务之余,都会向挂在墙上的水墨山川投以向往的一瞥。这种寄托看似无足
轻重,却被视为知识分子达到“完整人格”的基本条件。
在条件未成熟时,“寄托”会投射在住屋的方丈庭院里,明、清两代就有不少名士对处
理小庭院(小至天井)的心得大作文章;一旦有足够的经济条件者,例必大造园林。无论建
造房屋的目的如何,园林的要求都大致相同,就是在现实的目的之外,创造一个令身心舒放
的境界。
君子慎其独也。“独”是在非公开的场合,往往就是自己在家的时候。于是大家的“家”
就带着培养“君子”的严谨和克制的气氛。长期居住在行必有据的礼仪之所得君子,身心未
必可以平衡,幸而有园林。儒家思想落实在严谨规整的合院式建筑布局里,老庄强调的生命
则弥漫在园林中。
中国历史绵延漫长,园林之嬗变,皆有迹可寻。传说中黄帝有个百兽都来饮甘冽泉水的
玄囿(前 27 世纪)(《穆天子传》),很明显,有皇室就有皇家园囿。囿,园有垣也。一日禽
兽有囿。圃,种菜曰圃。园,所以种果也。苑,所以养禽兽也。信史(有文字记载)开始,
整个商代值得一记得可不是园林,而是纣王的“肉林”和“酒也”。所以一般园林故事大都
从英明有为的周文王开始(前 12 世纪),他营造的灵囿是人类第一个可以开放给百姓捉雉猎
兔的野生公园。与民同乐的时间很短暂,四分五裂的春秋时代,各国都忙于兴建高台,高观
重楼,望敌方,望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园囿用来狩猎野兽,操练骑射大于游玩欣赏。
魏晋南北朝,战争和佛道思想一起兴盛,南朝烟雨楼台中,寺寺园林。“登山临下,幽
然深远——岩岩清峙,壁立千仞”,“朗朗如日月之入怀——谡谡如劲松下风”。写崇山峻岭,
却是形容人的风采,园林景致开始与内在品格相应。这个不稳定的时代,清高的知识分子大
多远离是非地,隐逸山居,参禅读书,开田园诗、山水画和山居园林的先河。东晋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那种与世无争的况味便成为了私家园林的新意象。
魏晋的隐逸田园之所以能避过盛唐富贵的色彩,主要归功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王维,这位开山水画南宗的天才诗人,将诗情画意一并写入自己的园林辋川别业里。古代圈
地成园那种“且占它一片好江山”的大手笔,到这个时候终于完全洗脱“游牧的记忆”,上
升至境由心造的诗意之路。中国古代建筑出现前所未有的高峰,而后世所谓的园林艺术(并
非自然艺术),亦在这个时候真正开始。
元、明两代,文人画走到巅峰,上接王维,中国园林已被诗书画熏陶了超过一千年。沈
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的作品每被视为造园的蓝图。崇山峻岭与人的内在品格相应,宋、
明著名画家笔下的苍雄山势和一草一木,都成为园林里假山花石造型的蓝本。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园林故事,中国园林最大的特色并不在于源远流长,而是在于文人
与园林结下的不解之缘。凿石引泉,编竹为篱,画家、诗人、思想家、政府高官以至帝王都
介入工匠建设,正是传统中国读书人的本色。
“凡士人皆懂造园”,造园者非要有一番见识不可。
(摘自赵广超《中国园林的文人气》,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房屋附设庭院,园林附设房屋,房屋与园林的相反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了完整的建筑。
B.明清不少名士在条件成熟时,例必大造园林,是想创造一个令身心舒放的境界,想要达
到身心的平衡。
C.有皇室就有皇家园囿。黄帝有百兽都来饮甘冽泉水的玄囿,纣王有“肉林”和“酒池”,
周文王有灵囿。春秋时代,园囿用来狩猎野兽,操练骑射。
D.魏晋南北朝是个不稳定的时代,清高的知识分子们远离是非地,隐逸山居,参禅读书,
开启了田园诗、山水画和山居园林的先河。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房屋加上园林才是完整的建筑入手,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园林与文人的关系。
B.文章通过文人对水墨山川的向往,阐明了文人对儒道两家不同思想指向、人格指向的追
求。
C.文中引用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例子,意在证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景致开
始与文人的内在品格相应。
D.文章最后一段以“‘凡士人皆懂造园’,造园者非要有一番见识不可”收束全文,其中的
“一番见识”暗指本文所说的涵养千年的“文人气”。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知识分子所谓“完整人格”的基本条件,是指既要有严谨克制,行必有据的君子之
规,又要有寄情山水,身心平衡的生命之态。
B.纵观中国园林之嬗变,园林的文人气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渐熏染的过程,直到唐朝的王
维将园林上升为“境由心造”的诗意之路,中国的园林艺术才算真正开始。
C.中国园林在长达一千年的诗书画的熏陶中,至元、明两代达到巅峰,当时许多著名画家
的作品都成园林造型的蓝本。
D.文章阐述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与园林的不解之缘,点明文人介入园林建设,正是传统中
国读书人的本色。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人工智能+教育”正在引起教育的一场革命。它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教育的环境、教
育的方式、教育管理的模式、师生关系等等。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
当前教育工作者遇到的重要挑战。
“人工智能+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改变教学方式,要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教师
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帮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设计科学的、合适的学习方
案。人工智能、大数据,还可以作为教师的有力助手。大数据可以帮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
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助教师批改作业,替代教师一些机械式的劳动,减轻教师
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接触沟通。
《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报告提出,有研究预测,2021 年之
前数字教育市场将每年增长 5%;2017-2021 年,人工智能市场将增长 50%。虽然教育领域人
工智能公共政策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一领域很可能在未来 10 年呈指数增长。在这
种情况下,我们能否适应由私人市场推动的技术变革速度?教育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
学习成果?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数据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该报告表示,解决这些问题
的最佳方法是从一个全面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人工智能在知识、创新、商业和新法规的
复杂生态系统中工作,国家政策应能够同时处理多个问题,以产生解决方案和法规,并创建
或支持创新生态系统,将人工智能的机会带入教育领域。正如报告中所说,“双教师模式”
包括教师和虚拟教学助理,“助理”可接管教师的日常任务,使他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对学
生的指导和一对一的交流。
总之,“人工智能+教育”正在使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但是教育
的本质不会变,教育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不会变。
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就是说,
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了生存能力,使他能过上有尊严而幸福的生活。
“提高人的生命价值”是说,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了他为社会服务的品德和能力,使他
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和教师不会消失。《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继 1972 年发布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96 年发布报告《学习:内
在的财富》后,于 2015 年发布的又一纲领性文件,旨在向各国重申人文主义教育观,倡导
“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的愿景。正如《反思教育》中所说的,学校是人生走出家庭、走
向社会的第一个公共场所,是人生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进入学校不仅学知识,重要的是要
学做人,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有学者认为,未来学校要变为学习中心。但学习中心如果没
有教师的话,那只能说是自学,不是教育。教育必须具备学生和教师两个主要要素。
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技术永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
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
儿童的成长需要有思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的指导、帮
助。人只能由人来培养,不可能由机器来培养。技术替代不了老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
教师永远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奉献祖国的
引路人。
((顾明远《“人工智能+”正引起一场教育革命》))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功能。
B.以前的教学方式一直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要进行相应调整。
C.如果没有出现“人工智能+教育”,就意味着教育的本质在未来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发生变
化。
D.科技无论怎样发达,都不可能替代教师对学生精神品格的教育,人不可能由机器来培养。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由人工智能的优势谈到教育的本质,逐步推进,层次清晰,论证有理有据。
B.文章进行辩证分析,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人工智能+教育”在未来教育中的利与弊。
C.文章第三段运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人工智能在未来教育领域中可能会快速增长。
D.为了论述教育的本质,作者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继发布的一系列文件报告的主要内
容来佐证。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 有着很大的技术优势,在未来教学中将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B.虽然社会在不断进步,技术手段在不断改变,但是教育的目的不会改变,教师培养人才
的职责也不会改变。
C.通过学校教育,一个人可以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以及为社会服务的品德和能力。
D.教师将来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教育”中的大数据来解决自己教学以及生活中的许多困
难。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网络创作需要自律,也要有他律。这种他律,以文艺传统、政策法规、消费市场这三种
因素影响最大。其中,文艺传统的他律是对网络创作的内在规约,政策法规是对行为主体的
外在规制,而消费市场则构成新媒体文艺创作的商业驱动。
传统的规约力量是潜在的,柔性的,也是巨大的,深远的。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学艺
术传统无时不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浸透在网络创作、传播、欣赏、交易的各环节中,对
文艺的评判、价值和传播力构成影响。中外文艺传统积淀数千年,已经形成公认的评判尺度
和经验。譬如,大凡是文学艺术,不管是网络的还是传统的,都应该是一种人文性的审美行
为,其所表现的都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网络创作绝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是一种
蕴含特定价值的意义赋予,并且,只要还属于精神产品,都会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应该引导
人们向善、求真、审美,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性情。新媒体改变的只是文艺载体、
表现方式、传播方式和欣赏习惯,不是要改变文艺的这些本质和功能。《择天记》《斗破苍穹》
《完美世界》等众多热门小说展现的玄幻世界,建构出浩大磅礴的神魔或修炼谱系,均可在
传统神话中找到源头。《大江东去》《浩荡》《网络英雄传》《大国重工》《明月度关山》等现
实题材网络小说受到众多网友追捧,在它们身上也不难发现自古代“国风”到“五四”新文
学传统中切入时代、关注现实的人文精神的影子,是传统的“他律”作用于网络作家“自律”
结出的艺术果实。
政策法规的制约力量是直接的、刚性的,并且是强制性的,其效果立竿见影。我国网络
文艺发展迅速,但品位不高、抄袭模仿、粗制滥造和片面追求点击率等不良倾向依然不同程
度存在,网络侵权事件也屡见不鲜。《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文件
的出台,以及连续多年开展的“剑网”“净网”等行动,一些涉黄、涉黑、涉暴的网络作品
被清理,还有一些不合规范的作品由网站平台主动下架。法律法规对网络文艺的“他律”举
措,对于约束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版权,打击网络空间的违法行为,促进整
个行业健康长远发展,起到了“除尘”和导航的双重作用。
另外,较之于传统文艺创作,消费市场的他律性对网络创作的约束作用显得更为直接。
消费市场的约束力会对网络创作形成倒逼作用,迫使网络文艺生产一方面提升作品质量,力
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打造精品力作;另一方面,要了解市场需求,尊重消费
者的选择,让消费市场的他律性约束成为创作的驱动力。在网媒时代,一个作品的影响力,
如收视率、点击量,一个创作者的社交平台影响力,如粉丝量、贴吧热度,以及该创作者与
作品的综合影响力,如推荐量、评论量等,均是衡量文艺创作市场号召力的硬指标,它们无
时不在推动或制约着创作,形成一种无时不在的他律性驱动机制。
(节选自欧阳友权《网络文艺创作的自律与他律》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创作的他律因素共有三种,三种因素从不同的侧面对网络创作起着不同的作用。
B.网络文学艺术是一种人文性审美行为,属于精神产品,引导人们向善、求真、审美。
C.相比较而言,消费市场对网络创作的约束作用要比政策法规对其的制约力量更直接。
D.涉黄、涉黑、涉暴等不合规范网络作品被清理下架,体现相关政策法规的他律作用。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从文艺传统、政策法规、消费市场三方面来论述网络创作的他律。
B.文章在论述网络创作的文艺传统这一他律因素时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颇具说服力。
C.文章没有平均用力,着重论述了文艺传统这一他律因素,因为该因素所起的作用更大。
D.文章在论述网络创作的三个他律因素时,都采用了先概述特点后展开分析的方法行文。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艺术传统能浸透在网络创作、传播等环节,对文艺的评判、价值和传播力构成影响,
这是因为它独特的规约力量。
B.《择天记》《大江东去》都受到传统规约力量的影响,前者能在传统神话中找到源头,后
者能彰显传统的关注现实的人文精神。
C.某些网络作品中存在恶俗、庸俗或情色、暴力、迷信等有害内容,我们对其能采用的他
律方法只有文中所说的政策法规这一种。
D.网媒时代,作品影响力、创作者社交平台影响力、创作者与作品综合影响力,形成一种
消费市场对网络创作的他律性驱动机制。
备战 2021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 07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推断题抓不住关键词句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词似诗,便“非本色”。这是陈师道对东坡词的评价。因为词作为一种新文体,它的文
化属性主要还是在于它的庶族文化特性,即平民文化属性,更多是表现与再现个体私人生活
和个体内宇宙细腻情肠。在气质与风调上,苏轼一部分词不具备这种词的特性,线条粗放,
境界疏阔,本质上更接近于诗。
我们检点苏词,可发现苏轼的“似诗”之作有三个特征。一是在价值取向层面,苏词符
合主流文化价值取向。传统儒学特别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在内容上要求作品能够体现家国
怀抱及政治使命感。苏轼将这一诗教要求迁移至词的创作,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
子·密州出猎》等便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二是在审美意义层面,苏词强调作品的阳刚之气,
也就是男性美。中国古代诗歌体现出阳刚与阴柔两大审美系统的对立与调和,主流文化往往
强调阳刚之气和豪杰之风。苏轼一向反对阴柔艳冶之词,尽管他也有大量婉约词作,但主要
词风,表现出对阳刚之美的偏爱执着。三是在表现方式上,苏词以直抒怀抱为主,既少用比
兴,又不像柳永那样铺叙形容,而是议论的成分较多,没有词的曲尽其意的婉转韵味。
苏轼词的“士大夫化”,是其词“似诗”的重要因素。苏轼的人生观、思想意志、行为
举止和生活态度,都体现了典型的士大夫人格。他从本质上是瞧不起柳永的,也不屑与柳永
为伍。他对柳永的不认同,实质上是对世俗与平民文化的不认同。尽管他也肯定柳永有雅词,
“不减唐人高处”,但正是他这种对于柳永词中“雅”趣的肯定,暴露出其不满意柳永之“俗”
的本质。苏轼的士大夫人格,决定了他“词似诗”的文学创作态度和价值取向。所以王灼在
批评那种认为苏词“似诗”乃“句读不算之诗”的观点时,很气愤地说这种观点是中了“柳
永野狐涎之毒”。这实际上从另一角度证明东坡词与柳永词疆界分明,是典型的士大夫词,
因而得到士大夫正统批评家的肯定。
(摘编自沈家庄《苏轼“词似诗”新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部分词作不具备词的平民文化属性,线条粗放、境界疏阔,其本质与诗相同。
B.苏轼《念奴娇·赤璧怀古》在内容上体现了家国怀抱,符合当时主流文化价值取向。
C.苏轼偏爱阳刚之美,一向反对创作阴柔艳冶之词,他的词作都体现了他的这一主张。
D.苏轼对柳永雅词“不减唐人高处”的否定性评价,反映了他对柳词本质的不认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引述陈师道对苏词的评价,引出了对苏词“似诗”这一现象的思考。
B.文章第二段从价值取向、审美意义、表现方式等方面,阐释了苏词“似诗”的特征。
C.文章第三段论证了苏词之所以“似诗”,主要是受苏轼典型士大夫人格因素的影响。
D.文章先提出苏词“似诗”现象,再阐释了苏词“似诗”的特征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词拓宽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作的风格,得到了古代士大夫正统批评家的肯定。
B.苏词多有体现家国怀抱之作,符合传统诗教要求,可见儒学对苏轼创作影响很大。
C.苏轼因为瞧不起柳永,对柳永不认同,所以对世俗与平民文化也持不认同的态度。
D.苏词士大夫文化属性与柳词平民文化属性的不同,是二人词作疆界分明的主要原因。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
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
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有些文
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庶人”之
故没有记载。
《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
示成年。成年礼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冠
者。加冠当日,主人要在庙堂准备礼器、酒筵,并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仪式开始,由
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念不同的祝辞。
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再出见乡邻与尊长。此时主人
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礼。在
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
到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
社会事物的资格。
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礼记·曲
礼上》云“女子许嫁,笄而字”。许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命字。女
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
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
合,使其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而男子冠礼的某些仪式则随着社会结构
改变和历史变迁发生了重大变异。
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易服和命字。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
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从此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而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视为
不敬。
成年礼对于个人、家族和国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于个人,成年礼是个体生命历程中
的特殊时刻,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是入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于
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味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分担者和
利益分配者。于国家,接纳一个能分得田地的成熟的新的社会成员以后,也多了一个各种赋税
和杂役的承担者。可见,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因而在人类社会中
至今犹存。
1.下列对文中“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年礼最初以考验为目的,到周代转变成一种以强调社会责任和赋予权利为目的的仪式。
B.成年礼是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
C.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命字,取字之后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D.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对于所在的家族和国家也有特定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对男子成年礼相当重视,会在男子二十岁生日时安排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这些仪
式还会随社会历史的改变而改变。
B.主人在仪式前要准备礼器酒筵,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然后招待客人,给每位客人赠
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礼仪。
C.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与许嫁同时举行,跟男子的冠礼相比,仪式简略稳
定得多,主要是结发戴簪及命字。
D.男子加冠取字、女子举行笄礼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是男子成年的身体标识,
也是女子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礼中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代表着长辈对冠者的不同祝愿,也使其感受成年的诸
多权利和责任。
B.人们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发式来判断他是否具备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
社会事务的资格。
C.古代,所有女子在完成笄礼后就都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她们从此足不出户,一心一意于
闺中等待出嫁。
D.一个人成年之后,既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 当今
社会依然如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
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
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
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
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
氏。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
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
公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
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
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
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
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
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
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
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
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
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⑤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
民”、“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
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
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
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
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
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
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
转而变为追求富贵。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周游列国,谋政于诸侯,完全是因为天下有垂死欲生之民,而孔孟
又怀抱起死回生之力,希望借此行道。
B.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士人出仕是为了兼善天下的理想,士人和史书中记载的隐士、
逸民都希望或者说曾希望通过做官来实践这一公共理想。
C.因为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由做官是为了“养民”“爱
民”异化为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
D.士人的“功名”观念转变,是指士人从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转变
为将天下国家之事委命于自己。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段从文化源头说起,指出“仕”与“隐”分歧的根本是“人”“我”之别,引出文
章讨论重点“士人为何必须出仕”。
B.③④段从原始儒家的观点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并强调士人阶级对国家体
系的依附不完全是为了个人利益。
C.⑤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士人做官目的、士人依附国家体系的
性质、官员为官意识与习气的转变。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对士人出仕和公共理想异化
的原因进行了多方探寻。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始儒家的看法中,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想,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
择。
B.原始儒家所推崇的士人,常常怀抱“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和“仁者不忧”的精神境界。
C.如果想要纠正官僚寄生意识、重塑士人公共理想,就应该转变官员为官的意识、习气。
D.按照原始儒家的论断,范仲淹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仁者不忧”,是抱有淑世理想的士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
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
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
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
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
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
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
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
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
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
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
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
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
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
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激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
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
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
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
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
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
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
的许多门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
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
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
害,道并行而不悖”,《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
(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最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B.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
C.在笔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
D.结尾提及《礼记》、《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B.文章具体阐述文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整。
C.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
D.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自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能认清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走好自己的文化道路。
B.汉字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其主要因素是形声字占绝大部分。
C.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平衡等特点。
D.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的个性和特点为前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在人类历史中,文明间的交流、碰撞历来都是各种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文化变迁的重要原
因。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作为双向的东西方文化交
流过程,相辅相成,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互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就“中学西传”形成的规模效应而言,学界的普遍认识是,其源头在于明末入华的西方
耶稣会士,以利玛窦 1582 年抵达澳门为肇端,以 1687 年法国五位“国王的数学家”抵华为
分水岭,直至被称为“最后的耶稣会士”的钱德明 1793 年在北京去世,总共持续了 211 年。
通过“中学西传”活动,中国文化对欧洲社会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有观点认为,欧洲启
蒙运动实际上就是欧洲的思想界借中国文化对自己文化的一次更大规模的改造。
就“中学西传”涉及面而言,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儒释道精神,乃至中医文化和农耕
文明,中国文化对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通过书信往来和
译介中国典籍等方式,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如早期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金尼阁、
殷铎泽等完成了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的翻译,卫匡国、曾德昭和冯秉正完成了中国史书的编
译,而柏应理 1687 年在巴黎刊印了由他和殷铎泽等编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系欧洲文化
首次系统全面地接触到儒学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又如,经由来华耶稣会
士传到欧洲的“中学西传”成果还促成了法国重农主义思想的兴起,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
(1694—1774)提出了“农民穷则国穷”这样寓意深远的格言,认为农业人口的就业增长和
农业繁荣将刺激贸易和工业。魁奈主张的“以农为本”思想,正是来源于儒家的重农思想。
他的重农主义社会实际上是以中国为蓝本的,因为中国的社会制度通过来华传教士发回国内
的书信介绍,在欧洲大陆被广泛传诵,尤其是中国朝廷的亲农政策无疑为重农主义者提供了
思想材料和有力论据。
进一步做好“中学西传”的研究,我们必须有学术批评的视角,必须在多元文化交融互
鉴的观照之下,打破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因为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显然存在着“以西方之心度
世界之腹”的明显局限。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西方对中国文化常会误读、曲解甚至污蔑。对
此,中国学者就更有必要坚定文化自信,掌握话语权,以此打破西方的文化霸权。
无论是对于中外文化交流、中外人文交流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学西传”研究都具
有强烈的时代内涵。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今后推进“中学西传”研究,应该在
积极吸收历史上“中学西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赋予“中学西传”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
提升全球治理能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
国方案。
(节选自王银泉《挖掘“中学西传”研究的时代内涵》,2018 年 12 月 19 日《光明日报》)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是有助于推动文化发展,促进文化变迁的;“西学东渐”和“中
学西传”也是如此。
B.学界普遍认为,“中学西传”源于明末入华的西方耶稣会士,从利玛窦抵澳到钱德明去
世,共持续了 211 年。
C.柏应理等编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使欧洲人首次接触到儒学文化,魁奈的“以农为本”
思想也源于儒家。
D.由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存在明显局限,因而研究“中学西传”须运用学术批评视角,坚
持多元文化交融互鉴。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揭示“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对于人类文明的重
大意义。
B.文章从形成的规模效应和涉及面两个方面,论述“中学西传”对欧洲思想文化产生的重
要影响。
C.文章第三段通过列举大量具体实例,有力地论证了中国文化对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是全
方位的。
D.文章不仅指明进一步做好“中学西传”研究的方法,还具体阐释了“中学西传”新的时
代内涵。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是反向的文化交流过程;相对而言,后者的涉及面更广,
影响更大。
B.“中学西传”活动对欧洲社会影响深远,以至有人认为,它直接导致了欧洲大规模的启
蒙运动。
C.西方对中国文化越是误读、曲解甚至污蔑,中国学者就越要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话
语权。
D.只要积极吸收历史上的成功经验,赋予“中学西传”新的时代内涵,就能推进“中学西
传”研究。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小城镇建设须注重文化要素
陆邵明
相比于大城市,小城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亲近自然以及地方特色鲜明等优势。
特别是小城镇的地方文化,对于游子来说具有一种吸引人心的磁力。有学者认为:后工业化
时代,城镇的生产重心不再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超越形态和功能的非物质文化,更趋向
精神性的东西。这样的精神依然留存于那些没有完全进入现代化、商业化阶段的小镇。我国
当前的小城镇建设虽然不能简单地按照后工业化时代的逻辑进行,但未雨绸缪,将文化要素
融入小城镇的总体布局、建筑风貌、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发展与社区建设之中,依然是一个
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将文化要素融入小城镇建设,首先应遵循文化资源保存原则。小城镇大都有自己独特的
地理风貌、自然禀赋与文化资源。推动小城镇发展,应充分挖掘其原有的物质文化基因,如
总体风貌、街道肌理、历史建筑、文化景观等,让小城镇的地方独特性凸显出来。一方面,
应保存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构建好小城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
的方向感和曾经拥有的年代感。另一方面,应保存好有代表性的住宅、不同时期的典型建筑
(如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如集市、庙会等),定位好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记忆
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
实施政策法规,通过技术指引和规则进行管控,如哪些区域是文化资源保护核心区,哪些区
域是协调区,哪些区域需要调整、改造、优化等。
将文化要素融入小城镇建设,还应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特别是做好非物质文化资源
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百姓日常生活中积极健康的传统技艺与传统礼仪。可以在新老街
区为传统技艺发展、传统礼仪展示提供多样化的场所支撑,通过相关活动活化一些非物质文
化遗产,唤醒故乡记忆,传承地方文化精神,发挥其凝聚人心、增进友谊、熏陶青少年等功
能作用。二是通过研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土特产品和传统技艺,让传统产业的老树长
出新枝。当前,江浙一带的酿造、丝绸、制笔、陶艺等传统企业已经在主动谋划如何创新发
展,一些承载传统技艺的文化产品成为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角,成为小城镇创新发展、
转型升级的引擎。
形成有文化特色、有地域特色、可识别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我
们应尊重当地实际,循序渐进、远近结合、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贪大求快。在模式选择上,
可以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
(节选自《人民日报》)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若重视了小城镇的地方文化,那么小城镇对于游子来说将更具有一种吸引人心的磁力。
B.更趋向精神性的东西是后工业化时代小城镇的生产重心,必须在建设中完好保存。
C.小城镇建设中超越形态和功能的非物质文化生产,是留存精神性的地方文化的方式。
D.将文化要素融入小城镇建设之中,依然是我国当前小城镇建设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文化要素的融入论证了小城镇建设遵循文化资源保存的原则和合理开发的方法
途径。
B.文章将小城镇发展模式分为有文化特色和有地域特色、可识别的两个维度,并强调要结
合自身实际。
C.文章采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相结合,提出形成注重文化要素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不能
盲目贪大求快。
D.第三段从两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论证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并做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
利用的观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遵循文化资源保存原则来发展小城镇,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来支持。
B.对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就可能将文化要素融入到小城镇建设之中。
C.江浙一带将文化要素融入小城镇建设传,发觉优秀统技艺与传统礼仪对谋划值得借鉴。
D.某些承载传统技艺的文化产品可成为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角和发展升级的新引擎。
本专题由名校联盟团队编辑, 讲解版在名校联盟题库。
如何获得讲解版(答案)?
1.微信 15994236334 联系,付费 10 元,告知 QQ,推送有详细解读的讲解版。
2.成为名校联盟题库付费会员进题库,题库有海量名校试题资源,并不断添加新资源。
欲成为名校联盟题库会员,请微信 15994236334 联系。
怎样成为名校联盟题库会员?
亲,名校联盟为您提供各科名校试题、专题、PPT 等海量教学资源,并不断更新添加新
资源。一次家教钱,助您轻松取得好成绩。
一年期会员会费 150,两年期会员会费 270,三年期会员会费 370,五年期会员会费 490。每
增加一科加一百。
题库会员每上传一套题库没有的新题(含正确详细答案)可延长会员期限半月。
题库会员每推荐一个新会员可延长会员期限半年。
批量购买本联盟书籍(1,中考作文过关训练。2,中考语文过关训练。3,同题佳作选)的
可据购买量延长会员期限。
各科试题库如下(含试题及答案,付费会员才能进题库哦)
小 学 语 文 试 题 库 QQ327033475 小 学 数 学 试 题 库 QQ521954226 小 学 英 语 试 题 库
QQ652273977
初 中 语 文 试 题 库 QQ471909279 初 中 英 语 试 题 库 QQ187819463 初 中 数 学 试 题 库
QQ627913121
初 中 物 理 试 题 库 QQ369754766 初 中 化 学 试 题 库 QQ372185116 初 中 政 治 试 题 库
QQ294874838
高 中 语 文 试 题 库 QQ650815377 高 中 英 语 试 题 库 QQ494462092 高 中 数 学 试 题 库
QQ464953042
高 中 物 理 试 题 库 QQ312118496 高 中 化 学 试 题 库 QQ174673528 高 中 生 物 试 题 库
QQ289443257
高 中 地 理 试 题 库 QQ414778704 高 中 历 史 试 题 库 QQ140031291 高 中 政 治 试 题 库
QQ628116457
注:每个题库为一科,从小学到高中,总共十六科。题库有海量名校试题资源,并不断
更新添加,还会提供中高考信息。
除初中语文题库外,其他题库近期半价。进题库如不满意,当天内可退费。欲成为题库
会员者请微信 15994236334 联系。
另外,名校联盟有《初中语文过关训练》《中考作文过关训练》和《中学同题佳作选》
三本书籍出售,助您快速提高语文成绩。有需要者请微信 15994236334
向您推荐三本最系统、最全面、最实用语文资料。每本约
480 页 A4 纸大书,每本定价 79 元,批购打折。购书微信
15994236334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