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考点:探究主旨意蕴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考点:探究主旨意蕴

ID:579466

大小:555.7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探究小说的主旨意蕴 一、真题速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锄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 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 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 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 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 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 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 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 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 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 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 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 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 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 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 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 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 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 DS文库系统:https://wenku.docswf.com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714091542 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 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 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 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 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 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 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 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 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 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 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 进行分析。(8 分) 答: 【答案】 六安爷层面(4 分):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 特征;(2 分)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 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2 分) 小说主旨层面(4 分):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2 分)②随着传统的 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精神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关键语句对小说的人物及主题的理解。作答时应抓住“不是锄地”“是过瘾”等词语,体 会六安爷的内心世界,他是在抓住最后的机会与土地告别,读来令人唏嘘,也表现了他对农村传统生 活方式的守护。从中不难看出小说的主题,即现代科技对农村产生的冲击,引发作者的思考。 二、考纲解读 “探究”层级涵盖了三个考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 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所谓“意蕴”,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 DS文库系统:https://wenku.docswf.com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714091542 感情等多种内容。“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大群体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下、在历史文 化的积淀过程中所形成的典型心理特点。“人文精神”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 价值、命运的关切、追求和维护。“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就是要求考生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 氛围、细节描写、语言特色等角度,从意义、价值、审美等层面,对小说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进行发掘。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本考点要求探讨的两个对象密切相关,前者要求通过对作品内容 的理解,探讨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后者要求通过对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意蕴的理解,探讨作者的 创作目的。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一种自主性的阅读体 验。此考点考查特别强调“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要求考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 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知识梳理 主题意蕴的探究是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探究,探究的内容多是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 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它不要求直接概括主题,而是挖掘主题的丰富性(或深刻性)。小说的思想、情感意蕴都 是附着在小说的具体形象上的,探究时特别要抓住小说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析情感意蕴即可。 【方法指津】如何把握小说主旨? 1.抓标题 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等,往往隐含着小说的主旨。 2.抓情节 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 抓住矛盾冲突就可挖掘小说揭示的主旨。 3.抓人物形象 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 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把握其典型性格及其生成的历史,即可窥见作品的主题。 4.抓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不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主要是为展 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 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具体需要“一分一抓”: ①分析环境的特点。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旨内涵。 ②抓背景介绍。思考故事发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 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从而达到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的目的。 DS文库系统:https://wenku.docswf.com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714091542 5.抓作者的思想倾向 具体就是:①抓住文本里不同的人、事、物,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感态度;②抓住小说中 流露作者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来把握。 【注意事项】 解答探究主题意蕴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认真审题,明确“范围”“对象”“内容”,找到提示性词语,揣摩命题意图; ②熟记关于主题的相关知识,能通过情节、环境、人物、题目和考题迅速判断出小说主题; ③结合题干的提示性词语和答题角度,得出观点,并且用文本内容分析论证; ④组织答案要规范,分条作答,有针对性,语言简练,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易错提醒】 把握不准主旨,理解不透意蕴。读不透文本,检索加工重要信息不到位,就把握不准小说的主旨或意 蕴。 三、考点精讲 【2018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 小哥儿俩 凌叔华 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 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 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 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 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 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 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 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 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 “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非常沉重迟缓。 “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 DS文库系统:https://wenku.docswf.com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714091542 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 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 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 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 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 “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 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才……” 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 干的小眼。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 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 仇,跳着出去。 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 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 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 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他蹓达 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 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 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 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 “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 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 眼睛转也不转一下。 “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 会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 猫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 (有删改) 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解析】 小说中作者的情感往往隐藏在故事和人物背后,需要读者调动个人的情绪和感觉,透过字里行间去揣摩 和把握。主要看作者关注什么,选取什么内容;突出什么,在哪方面着墨较多,描写了哪些细节等。标题“小 哥儿俩”,轻松快乐,暗含作者对童真童趣的喜爱。文中对大乖二乖的动作、语言等描写细致逼真,二人可爱 DS文库系统:https://wenku.docswf.com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714091542 的形象在读者眼前活灵活现,这表现了作者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作者对“妈”的着墨虽然不多,但都是在关 键处,如“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大乖二乖的快乐成长与母亲的关爱是分不开的,这些反映 了作者对母爱的颂扬。文中爸爸、叔叔、妈、厨子,大家都是善良和蔼的,他们共同为孩子创造了快乐温馨 的成长环境。通篇来看,作者对家庭琐事的叙述流露着脉脉的温情,这表达了作者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和 对善良人性的礼赞。将上述内容分类梳理、整合,得出答案。 【答案】 对童真童趣的欣赏;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对母爱的颂扬;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对善良人性的礼赞。 四、考点精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面 包 沃尔夫冈·博歇尔特①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 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 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 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 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 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 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见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真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 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她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 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DS文库系统:https://wenku.docswf.com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714091542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 子。“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这肯定是檐槽 之故。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人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当她躺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刚才 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随后是寂静无声。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地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 发觉,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梦乡了。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说着离开了餐桌。“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 好。” 她注意到,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他没有抬头。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他对着盘子在说。 “够了。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你吃吧,吃吧!” 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包智星译) 【注】①沃尔夫冈·博歇尔特: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说《面包》写的是二战后人 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DS文库系统:https://wenku.docswf.com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714091542 【思维轨迹】理解这篇小说,一定不能忽略故事发生的背景。文本后面的注解告诉我们,这篇小说“写 的是二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由此切入,小说就容易解读。生活困苦,物资匮乏,丈夫是忍不 住饥饿才去偷拿面包的,而妻子却没有责备丈夫,反而把自己的面包拿出一片来给丈夫。这是一种什么精 神?相互理解,难中依存,相濡以沫,充满爱怜,这篇小说要告诉读者的不正是这样一个主题吗?至于分 析,则要回到文本中,通过故事情节甚至一些细节来具体剖析。 【参考答案】主题: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宽容、尊重,并无私奉献, 才能度过困境。 【解析】①在深夜的厨房,结婚三十九年的夫妻突然都发现对方“老了”,表现出相互之间的爱怜之 情。②丈夫偷吃面包后撒谎,是不想增加妻子的精神负担。③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本可当场“揭露”, 但为了维护丈夫的尊严而替丈夫圆谎。④第二天晚餐,妻子善意撒谎,多分给丈夫一片面包,进一步传达 了对 丈夫的爱。丈夫深感愧疚。 (二)【2019·大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限 期 拆 迁 袁省梅 土尘轰隆隆呼啸着来了,又呼啸着跑了。 婆婆坐在尘雾里,坐在修鞋箱子后,一动不动。 土尘小下去时,工程队的胖子队长奓①着浑圆的胳膊,踩着砖块瓦砾,粗短的腿一跳一跳的,像个孩子般 蹦跳着来了。胖子叫婆婆让开,推土机、挖掘机可不长眼,砖头、水泥疙瘩可不长眼,伤了您,我可赔不起。 婆婆伸出三个手指,说,三天,缓上三天等不上我的八哥,我保准离开。 胖子说,十天前,您就说缓三天。要是活儿不催得紧,就是缓上三十天三百天,我也一点意见没有,谁家没 个难心事。 婆婆指着她身后的房子,说,八哥认得房子还有这墙上的画,我老了,八哥再见我,她肯定不认得了。婆婆 说着,脸上就滚下两行泪,黄灰的脸上犁开了般黑湿了两道。婆婆说,她就是从这条街上走丢的,你再缓我三 天,说不定她就回来了,她要是回来了,看不见这墙上的画,又会走丢的。婆婆扭头给胖子看身后墙上的画。 是一幅小孩子的手印画。 婆婆说,是八哥的手印。八哥小时候发烧给烧坏了,没法上学,可你看她这手印画,像是一个脑子不好的 孩子画的吗?八哥印下这手印画后,就高兴得不得了,天天都要在这画前玩,晚上睡觉了,还要光着脚出来看 一遍,就担心谁把她的画给偷走。 DS文库系统:https://wenku.docswf.com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714091542 胖子不看那画,也不听她说,急得嚷,那您不让拆了?不能因为您一家,影响了大家啊。 胖子跟婆婆说话,却把脸扭向站在推土机、铲车旁边的人。都是这个街上的人。很明显,胖子的话是说 给婆婆的,也是说给他们听的。那些人果然急了。怎么会不急呢?楼房还在纸上,房子已经拆了,他们在外租 房子住。人们叽叽喳喳地吵嚷比树上的鸟儿还要欢实,话语里全是不满和气愤。人们都认为,婆婆的孙女都 丢了五年了,一时半刻的哪能回来?婆婆挡住不让拆,就是故意想多要点钱。有的说,啥钱啊,就是想多要一套 房子。 婆婆听见了,脸变得青紫黄黑,双手紧紧地抓握着平车的横杆,忽地站起,想去跟那些人理论,又想起她 要是离开了,没准胖子就会叫推土机推倒房子,又忽地坐下,双手在车杆上攥了又攥,好像那铁的车杆是毛巾, 她要拧出水来。 邻居老张来了。老张说,你不能这么自私,大家在外面租房借房住,拖家带口的,锅碗瓢盆的,容易?都不 容易,照我说,你把鞋摊摆到街口,等八哥,也能挣俩钱,照我说,街口的生意肯定比你在这好。 婆婆说不是这么回事,你记得吧,八哥就喜欢这幅画,画要是没了,八哥就是回来了,该有多伤心。婆婆恳 求老张去给胖子说说宽限几天,婆婆说,没准这几天,我的八哥就回来了。 婆婆说,你还记得吧,那天,我就趴在箱子上打个盹,就一眨眼的工夫啊,睁开眼八哥就不见了。 老张说我知道,问题是你再不让开,人家就给你常年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打电话,叫他们回来做你的工 作。 婆婆听老张说叫她儿子儿媳回来,她一下就软了。八哥丢了后,她一直不敢给儿子儿媳说。他们打电话 问八哥,她就说睡觉了,或者是,出去玩了。现在,要是儿子儿媳回来,她咋说呢?婆婆扑在墙上,把头抵在手印 上,号啕大哭,我的八哥啊。婆婆哭着说,我来拆吧。 机器的轰鸣声没了。 人们吵吵嚷嚷的声音没了。 只有尘埃还在乱纷纷地跳出一团黑白灰黄的雾,腾腾地滚着,飘升,散开……看上去也喧嚣,也嘈杂。 婆婆先是顺着手印用她的修鞋刀子划开一条缝,然后,一只手塞在墙皮下,一只手按在墙皮上,墙皮下的 手往上掀,墙皮上的手紧紧地跟着按,她小心地揭下一片手印,放在修鞋箱子上,又小心翼翼地顺着手印划缝, 然后,一只手塞在墙皮下,一只手按在墙皮上,小心地揭下一片手印,放在箱子上。婆婆揭着墙上的手印,就像 她抱着八哥,给八哥喂奶,给八哥洗澡,仔细,认真,缓慢而忧伤。 老张站在一边担心地看着婆婆,叫她小心点,不要伤了手。 胖子不耐烦了,说你这样子到啥时候才能弄完啊?他又对一旁的人说,她有个傻孙女,她也跟着傻了吧。 人们哗地大笑,笑声肆意,嘹亮,没心没肺。 DS文库系统:https://wenku.docswf.com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714091542 老张的脸黑了,他捡起一块瓦片,指着胖子,你再说一句,你再说一句老子放你的血。 老张在废墟上捡来一本杂志,走到婆婆身边,把书打开,两手捧着,说,放这里吧。 婆婆忧伤地看了一眼老张,看了一眼他手里的书,眼圈红了。 婆婆小心地揭下一片小手印,放到老张手上的书里;揭下一片小手印,放到老张手上的书里。婆婆的动作 轻柔,缓慢,就像是从床上抱起一个婴儿。刚出生的八哥,那么小,那么小。粉粉嫩嫩的一团,眼睛却很大。 那些红的绿的小手印,就像一枚枚书签,安静地整齐地夹在了书里。 【注】①奓:张开。 小说借“拆迁房子”这事件,反映了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①在城镇建设中,拆迁工作存在突出问题;②时下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③针对弱势群体的社 会救助问题。分析略。(共 6 分,每点 3 分,答出两点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关键语句对小说的情节及主题的理解。解答此题,一定要通读全文,结合小说背景,以 及人物等进行综合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斫 琴 心 语 田金发 十五岁那年暑假,父亲让我学习斫琴。 一开始,父亲不让我动手,也不教也不讲,只是不住地使唤我搬木坯,打扫刨花和锯末,简直把我这个刚 考上高中的学生当成了长工,气得我一直嘟囔:不干了!可是想想父亲许诺的回报——一台我梦寐以求的学 习机,又把所有的气恼压回去。 一周后,父亲带我回老家。我第一次见到这两棵梧桐树。 父亲取出古琴,对着大树弹起来。曲罢,父亲问我听出了什么,我摇摇头,父亲点点头。 “学贵乎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父亲看着梧桐树继续说:“那年我刚学艺,师傅外出。附近邻 居过来借刨花引火,我随手拿了块旧木头塞给他。没想到竟然犯了大错。” “为啥?”我问。 “斫琴用的木头并不是越名贵越好。”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讲起了斫琴。“比如红木就不宜制琴, 因为密度高,共鸣少,音色容易发死。最好是老杉木或是梧桐木,年轮通顺,密度均匀。这样做出来的琴,声音 松透,音色也好。” DS文库系统:https://wenku.docswf.com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714091542 讲到这里,父亲停顿了下,颤抖着说:“那块木料,那块木料,是师傅的师傅留给他最珍贵的念想啊!” 父亲闭着眼睛,满脸泪水。停了好久,才继续说道:“那块木料,师傅保存了很多年,每天看一眼,琢磨如 何下手,做一张最好的古琴。没想到我却有眼不识金镶玉,把它当柴火烧了。” “那后来呢?”我担心地问。 “我师傅气得整整病了一个月。我生怕师傅把我赶走。谁知他再也没提此事。” 我替父亲长长地叹了口气。 父亲看我一眼继续说:“直到好多年后我准备出师才对我说:丢了木头事儿小,丢了心人就毁了。记住: 万物不可轻侮。做琴如此,做人亦如此。” 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话也就随风而逝。 随后的日子里,我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本想着幸福的人生就这样走下去,谁知工作单位经营不善 解散了。 经历了一系列生存挫折后,我又找到父亲开始学斫琴,不为别的,仅是为了养家糊口。 父亲对我更严格了。 “有的材料要先在水里泡半年,定型需要一到两年。” “灰胎要刮五六层,每一层胎刮完以后都要等干透之后才能打磨找平上漆。” “斫琴要刀到手到,心到眼到。” …… 父亲一遍遍地说,我一遍遍地改。我慢慢发现自己并不只是为了生计而斫琴,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斫琴, 它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也许是因为对古琴有了更深的理解,听着父亲 的话也感觉格外有道理。父亲见我听话,反而唠叨少了。 那次我见完客户回来,根据客户需求规划出图纸拿给父亲过目。当时他正在吃饭,见我拿来图纸立刻停 下给我指点。这个怎么铲,那个怎么刨,连比划带说,唯恐不详细。母亲端过来午饭,他赶紧递给我一碗。我 让他先吃再讲,他说我讲完再吃。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人,想起第一次学琴时父亲对我的吆喝,再到如今父亲的平易近人,我突然笑了。 有一年,我独自回了趟老家。 两棵梧桐树越发粗壮,像两个巨人,笑看云淡风轻。 三天后,我伐下了其中一棵,带回作坊。第一斧子下去梧桐发出的声音,仿佛惊动了什么似的。我有强烈 的预感,父亲的意愿成了! 板材晾了一年后,我开始斫琴。此后又两年,我独自待在一个山脚下的作坊里,用这棵梧桐剖成的十张板 DS文库系统:https://wenku.docswf.com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714091542 子做面板做了十种琴。挖槽腹、用梓木斫底板、披漆胎、罩面漆……两年时间,除了春天的风、冬天的雪, 除了夏天的泉流和秋天的大雁,没人知道我在这里。我自己坐在石头上,于夕阳余晖中看挂在墙上的尚未完 工的琴坯。没人跟我说话,但我能真切地听到万物说话的声音,每一声都真实而纯正。 父亲五十六岁生日那天,我把他带到琴房。十张琴一字排列,整整齐齐。父亲看了看琴,又看了看我,随 手拿起一张弹起来。 琴声淡淡,朴实清新。恍惚中我似乎听到斧凿丁丁,桨声欸乃。似乎看到,青山绿水中,渔樵问答。渔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樵曰:“余之志在山林也。” 而此时,青树绿荫里,一位老者正曲罢收琴,问小子曰:“薄木丝弦,其音何谐?”小子曰:“琴为心声,人 琴合一。” “心语”是指发自内心的人生的感悟,本文作者的“斫琴心语”或直接或隐晦,请结合作品,概括作者抒 发了哪些“心语”。(6 分) 【答案】万物不可轻侮,不能以外表评判人和事物的价值。做人不能丢了初心,要坚守理想,找到自己的位置。 多接触某一事物,才能对它产生兴趣,进而热爱它。成功、成才需要时间,要学会耐心等待。做事要专注,要 耐得住寂寞。挫折并不可怕,经历可以使人成长。 (答一点给两分,其他答案只要来源文本,且有概括抽象,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小说中作者的情感往往隐藏在故事和人物背后,需要读者调动个人的情绪和感觉,透过字里行间去 揣摩和把握。主要看作者关注什么,选取什么内容;突出什么,在哪方面着墨较多,描写了哪些细节等。 DS文库系统:https://wenku.docswf.com 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群:714091542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