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
内容
2
名句名篇默写
《逍遥游》《锦瑟》《天净沙·秋思》《过零丁洋》
古代文化常识
科举制度——考试、学生
易错易混成语
两义成语(二)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逍遥游(5年3考)
庄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015年高考全国Ⅱ卷)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①起而飞,抢②榆枋而止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014年高考全国Ⅱ卷)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④。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⑤,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⑦誉之而不加劝,举世⑦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注】 ①决:快速的样子,苏教版教材中为“決”。②抢:触,碰,粤教版教材中为“枪”。③而止:苏教、鲁人版教材中无“而止”。④此大年也:苏教版教材中无“此大年也”。⑤泰山:苏教、鲁人、粤教版教材中为“太山”。⑥斥:粤教版教材中为“斥”。⑦举世:此句中两个“举世”,在苏教、鲁人、粤教版教材中为“举世而”。
6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水与舟的关系,推出风与翼的关系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4)《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6)《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鸟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7)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8)《逍遥游》中用“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9)《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10)《逍遥游》中作者写斥飞到最高点又回到地面的两句是:“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锦瑟(5年1考)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6
(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锦瑟》作者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的句子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天净沙·秋思(5年0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
(1)《天净沙·秋思》中,描绘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悲苦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九种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旅图,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作者运用了白描手法,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
4.过零丁洋(5年1考)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
【本篇情景式默写集锦】
(1)《过零丁洋》中,表达作者不畏生死、誓将舍身报国的精神留于史册、传扬于后世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过零丁洋》中,借助自然景物的飘零来表达大好河山被分裂和诗人自身的悲惨遭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当时形势险恶,自己境况孤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5)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二、古代文化常识
科举制度——考试、学生
(一)考试
【童试】 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科举时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府试】 府试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科举考试程序中,“童试”的其中一关。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府试通过后就可参加院试。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院】 古代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贡,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的意思。贡院最早始于唐朝。现存有江南贡院、北京贡院、定州贡院、川北道贡院等遗址,其中南京江南贡院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最为出名。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6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二)学生
【监生】 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贡士】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进的丈人胡屠户也立即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进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三、易错易混成语
两义成语(二)
【不三不四】 ①不正派。②不像样子。
例:本来还不错的文章,让你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的不三不四了。
【垂涎三尺】 ①形容嘴馋。③形容特别羡慕,渴望得到。
例:我看到人家新买的摩托车,便垂涎三尺,恨不得自己也有一辆。
【万紫千红】 ①指百花盛开,色彩艳丽。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或事业繁荣兴旺。
【登峰造极】 ①比喻水平达到最高。②比喻做坏事猖狂到极点。
例: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当时已经登峰造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例:这些人到处招摇撞骗,手段之卑劣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
【非同小可】 ①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轻视。②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海阔天空】 ①形容大自然的广阔。②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粉墨登场】 ①化妆上台演戏。②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讽刺意)。
【不赞一词】 ①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②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误例: 我对任何邪教组织的言论不赞一词。
【洋洋洒洒】 ①形容文章或说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②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6
例: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
例: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无所不至】 ①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例:旺儿的那小子虽然年轻,在外头吃酒赌钱,无所不至。
【按部就班】 ①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②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穷形尽相】 ①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②指丑态毕露。
例: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
深刻。
例:以达赖为首的一部分人为了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暴动骚乱,造谣诽谤,媚欧哈美,假装慈祥,穷形尽相,令人不齿。
【暗送秋波】 ①指暗中眉目传情。②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病入膏肓】 ①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②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入木三分】 ①形容书法刚劲有力。②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沙里淘金】 ①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精华。②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奇文共赏】 ①指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②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谦谦君子】 ①指谦虚谨慎,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②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
【如虎添翼】 ①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②凶恶的得到援助更加凶恶。
例:你的到来,让我们有如虎添翼之感,我们的力量更强大了。
例:某黑帮团伙在几个劳改释放人员加入之后,如虎添翼,更加嚣张。
【绵里藏针】 ①比喻柔中有刚。②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