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小语新教材(二上)教学设计 (1)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本小语新教材(二上)教学设计 (1)

ID:579902

大小:225.5 KB

页数:183页

时间:2021-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 1 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 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 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 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 2 齐读课题:第 33 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 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 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 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 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 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 形的认识。 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 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 识。如—— 3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 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阐述自己的特征) 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4、指导写“披”字 5、采用分角色朗读、帯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 (1)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 “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 (2)指导朗读不同的语气: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鲤鱼妈妈的温 和乌龟的慢吞吞青蛙的慈祥和疼爱 (3)引导质疑:为什么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 也有个大嘴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 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 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 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 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 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 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 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 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 成了青蛙。 课堂练习: 4 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 了,渐渐的,()已经不见了,变成了()。 六、资料汇报,知识拓展。 1、青蛙:两栖动物,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颜 色因环境而不同,通常为绿色,有灰斑。趾间有薄膜相连,生活在水 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幼体叫蝌蚪, 主要吃田间的害虫,对农业有益。又称田鸡。 2、青蛙的本领可大啦!一天可以吃七十多只害虫,一年可以消 灭一万五千多只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可要爱护关心它。 3、青蛙的家族可大啦。有成员三千多种。有绿衣青蛙,生活在 水中,兄弟有很多,他们有的是穿红衣服,有的穿黑衣服,有的生活 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树上…… 3、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农民伯伯亲切地称之 为“护谷神”。为了让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安全些,我们作为他 的朋友,应该用心去爱护关心他。同学们,你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 (环保教育) 4、师总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应 该保护青蛙。 5、填空后总结: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是 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 活动 4【练习】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 5 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 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读最后一段。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第 2 课《我是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冲、池、浮、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 变化形成的。 3.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 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游戏开课,激趣入文 (一)聊天引出谜语。说说猜谜的方法。总结:要看完整个谜面。如 果看到一半猜到答案,可以从下文去寻找证据,不急着说。 (二)师生一起猜两则谜语。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答案,随着 谜面的逐行出示,排除错误答案,得到正确的谜底。 谜语一、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 都从天上来 6 谜语二、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飕飕,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 庄稼都害怕。 (三)方法总结:遇到用“我”开头介绍自己的谜语,猜谜的时候, 我们可以把答案代入到谜面中念一念,以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四)师生“雪花”这个答案代入到第一则谜语的四行字中,逐行验 证。 【设计意图猜谜是二年级孩子喜欢的一个游戏,用游戏导入,可以拉 近师生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本课既是科学童话,同时 是一则谜语。学生没有学过猜谜的方法,拿到 30 课,不知道从何入 手。以两则简短的谜语入手,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猜谜方法,这方法可 以迁移到课文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一)出示整篇课文,迁移猜谜的方法。 1.今天学习的《我是什么》也是一则谜语,只不过它的谜面比较长。 看到这么长谜面不用害怕,刚才我们是逐行猜,现在我们可以逐段猜 测。 2.逐段出示课文,让学生逐步排除错误答案,最终得出“水”这个 答案。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虽然读过课文,但不一定能猜对答案,孩子们更 多的是根据其中的一句话、一段话猜测出“鱼、海啸、海浪”等答案。 如果学生整篇课文漫无目的地找,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件难事。所 以教师和学生一起逐段排除,那就好比教师牵着孩子的手,慢慢地翻 7 过一座小山,学生很安全,很安静地学习着,而这一种猜谜方法无疑 会迁移到孩子以后的猜谜活动中。】 三、针对不足,精讲多练 (一)创设情境,快乐学习 1.我们已经猜出谜语了,水宝宝出现了。现在的水宝宝还在池子里, 它很想去小溪里散步(出现小溪的画面),你们能帮帮它吗? 2.出示水宝宝接到的难题卡: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3.激发学生接受挑战的信心。 (二)词语练习: 1.老师检查预习的时候发现,同学们读词语的时候是唱读,谁能像老 师一样领着大家把整个词连起来读? 老师示范一个词语“池子” 学生领读“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2.出示: 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 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检查学生能否整个词连起来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 教师引述:水宝宝脾气温和的时候,它会……水宝宝脾气暴躁的时候, 它会…… 因为水宝宝会帮人们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 因为水宝宝会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 8 (三)句子练习: 1.出示长句子,学生齐读。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 唱歌,开大会。 2.观察句子,水有什么变化?(从安静到喧闹从小到大) 3.教师出示形象的句子 师:孩子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水宝宝慢慢变大,速度慢慢变 快? 4.学生自己试读、个别展示读、全班齐读。 我 在池子里睡觉, 在小溪里散步, 在江河里奔跑, 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四)段落练习 1.出示第四自然段,请学生朗读。 2.指出不足:能读通顺,但是没有读出水性格的对比。 3.出示改变后的第四段 有时候我很温和, 有时候我很暴躁。 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9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 让我 光做好事, 不做坏事。 4.说说发现(温和和暴躁一一对应起来写,字数一一对应,很有节 奏感) 5.学生读温和的部分,教师读暴躁的部分。 6.教师小结:朗读的时候,如果能把事物的变化,把事物完全不同的 特点,用声音表现出来,你就是出色的朗读家啦! 【设计意图通过“让水宝宝前进“这样一个情境营造,引导学生快乐 地进行下面三个板块的学习。在童话的环境中学习童话,这能让孩子 快乐学习。第一学段,字词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如果面面俱到,不 仅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少。在课前检查预习的时候,发现学生的问 题,然后到课堂里进行专项练习,目标明确,时间保证,学生能明显 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项本领需要老师的指导,教 师范读对模仿性极强的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这是最好的示范。】 四、整体感知形态变化 (一)继续营造如童话般的学习环境: 1.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现在水宝宝已经从池子里跳到小溪里了,这都 是小朋友的功劳啊!掌声表扬一下自己吧! 2.还愿意送水宝宝去江河吗?(出示:江河的图片) 3.出示水宝宝接到的“一级难题卡”要求: 10 读读一、二自然段,圈一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二)朗读一、二自然段,圈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三)选择老师给出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 4.小结:小朋友真厉害,用这两种句式清楚地告诉大家水变成了什么。 5.看看水宝宝有没有变化。(动画出示水宝宝从小溪进入江河的画面) 【设计意图水宝宝第一次前进,孩子们花的时间很多。而这个板块短 小、轻松,学生很快就能完成。有张有弛,孩子们才不会疲劳。】 五、简单学习一二两段 (一)营造氛围 1.水宝宝即将到达大海啦,孩子们我们一起帮助水宝宝解决最后的困 难好吗? 2.出示水宝宝接到的“超级难题卡”要求: 水是怎么变成云的? 云碰到冷风会变成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着第一自然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第一次感受从水变到云。师边说边板贴“水”“汽”“云”三张小卡 片黑板上只点两三点 师:一点两点小点儿够了吗?重点感受“无数” 3.第二次感受从水变到云。水弟弟也想变,谁来帮它变一变。一个学 生上台贴,其他学生下面讲。 师:小点儿分开可以吗?重点感受“连城一片” 11 4.第三次感受从水变到云。水妹妹也来啦,谁来帮它变一变。师:想 帮水宝宝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说水变化的过程,说得越整齐,水宝宝变 到空气中小点点就越多,我们一起整齐地来变一变好吗? 学生齐说,老师板贴。 5.联系生活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这些云有时候穿着白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白云 有时候穿着黑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乌云。 早上的太阳照着云朵,云朵红彤彤的(出示图片),那就是——朝霞 晚上的太阳映着云朵,云朵红艳艳的(出示图片),那就是——晚霞。 (三)学习第二段 1.(播放“风声”)云娃娃在空中散步碰到了谁?引出第二段。 2.云娃娃碰到这些冷风会变成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把刚才摆在 黑板上的三张写着“云”的卡片反过来,三张卡片分别变成“雨”“雹 子”“雪” 3.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引述:水珠水珠你叫什么名字? 小硬球小硬球你叫什么名字? 小花朵小花朵你叫什么名字? 作者用这种写法,把雹子、雪花的样子写得多生动呀! 4.摆卡片,感受“落、打、飘”用词的准确。 师:这些“雨”“雹子”“雪”,他们如果一起落下来的时候,位置各 不相同哦,教师把“雨”“雹子”“雪”,三张卡片摆成中、低、高三 个位置。(因为打的速度最快,飘的速度最慢) 12 5.想象画面,体会“落、打、飘”用词的精妙 师:老师读到“落”的时候仿佛看到小水珠撑着降落伞从天而降。你 读到“打”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呢?读到“飘”的时候又看到什么了呢? 6.三个动词、三个比喻把水各不相同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吧。这次沈老师要闭上眼睛喽。 7.亲爱的同学们,因为你们完成了“超级难题卡”,现在水宝宝已经 在大海里唱歌跳舞开大会了。不过现在水宝宝一变,又变到了汉字中,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设计意图第一自然段中,从水变为云,如果让孩子重复读会很乏味。 通过摆卡片、画简笔画的方式,学生能清楚地感受到水变化的经过。 但是了解变化经过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我通过三次摆卡片,让 学生从不熟悉到有点熟悉到完全知道,学生通过动手摆摆、嘴巴说说, 不知不觉中练习了对课文语言的复述。第二自然段,三个比喻的生动, 三个动词的精准如果拎出来讨论无疑是乏味的。把“雨”“雹子”“雪”, 三张卡片摆成中、低、高三个位置,学生通过说明理由,无疑自己会 告诉自己,作者用词真准确呀。】 六、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一)出示“冲、池、浮、黑”四个字 (二)发现水宝宝在不同的偏旁里。 (三)出示教师事先拍下的学生练习的字 1.今天老师发现每一个同学都把“冲”字写得很好,老师就不教了。 2.比较学生写的“黑”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横斜了。 13 教师指导“四点底”写的时候的注意点“一左加三右两大包两小” 3.比较学生写的“浮”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弯钩倾 斜了。 4.比较学生写的“池”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竖弯钩 不够圆润。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体指导。 师:如果能够把老师今天指出来的三个地方写好,就得优秀。如果还 能观察到其他细节,老师会打两个优秀。 第 3 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 12 个生字及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写 4 个生字,认 识多音字“为、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读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 1)“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14 3)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 要。 4)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 2、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 )的云海 ( )的山峰 ( )的画家 ( )的风景 ( )的岩石 ( ) 的雄鸡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 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请你边听边想,想想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 “——”标出。 按提示回答:(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____、______和 ______。 2、自由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 4、做找朋友的游戏:同桌互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5、扩词练习【小组让学生扩词,其他学生跟读】 四、随文检查生字: 15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wéi)家。 牛马有脚, 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旅 lǚ 组词:旅行 2、出示:蒲、降、娃、纷 (认读出示拼音) 蒲:图片、组词蒲公英。 降落伞:图片组词。 娃:音节、组词。 纷: 音节、组词。 出示句子: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3、出图:带刺的苍耳 苍、洼、啪、炸、蹦(出示音节认读、组词) 出示句子: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它让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出示: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 4、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说一说这.... 类的词语) 5、读生字歌谣。 小小蒲公英娃呀,乘者降落伞飞呀,纷纷旅行到山洼呀。 小小苍耳 娃哟,带刺铠甲穿呀,挂住皮毛跑山洼呀。 小小豌豆荚呀,啪的炸开蹦跳离开哟。小朋友们细观察,探究植物奥 秘呀。 16 6、考考你。 降 蹦 苍 纷 洼 娃 蒲 啪 旅 炸 察 识 “洼、娃”比较异同, 编字谜说说和圭字相关的汉字。 “有女就是娃,有水成坑洼,有手把画挂,有口是好哇,有虫变青蛙, 有人是最佳。” 7、我会正确地、流利地读课文。 (单独读、合作读、小组读等)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4)看植物名称读出相对应段落。 五、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 4 个生字,是哪四个字呢? 2、指名读,组词。 3、自由“读帖”,说说你的发现。已—己,字形相近,提示编儿歌区 别。 4、师范写“识”这个字,学生仿写,练写这四个字。师生评价。 六、总结: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 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七、课后检测: 完成小状元 p5:1、4、6 板书设计: 17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苍耳 豌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会写 6 个 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 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 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蒲公英 旅行 娃娃 纷纷 苍耳 山洼 炸开 蹦跳 观察 降落伞 就得 知识 乘着 带刺 铠甲 豌豆 不信 豆荚 已经 如果 准备 好办法 啪的一声 四海为家 许许多多 2、导入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感悟: 18 1、学习课文第 1 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 (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 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四 海为家: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 (3)指导感情朗读。 (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 法? 2、学习课文第 2 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释疑。 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为什么离开妈妈? 结合理解重点词语:降落伞 观察实物,问: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纷纷: 实物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 序地随风飞去。)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准备:用准备说一句话。这里为什么说“准备”?(种子的毛茸茸小 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 (3)乘着风:投影出示“乘”的三个意思:读一读,选择正确答案。 (画√) a)搭坐公共交通工具。b)表示利用条件。C)登,由低处到高处。d) 19 进行乘法运算 (4)填空练习。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5)小结: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板书:降落伞,风吹。 (5)指导感情朗读。 (6)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 3、学习课文第 3 节。 (1)用学习第 2 节的方法自学第 3 节。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人一组 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古代士兵身 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学生观察实物,手触感觉它 的坚硬。 (3)填空练习。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并板书: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带刺的铠甲、 动物带) 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 4 节。 (1)自学后做填空练习。 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让孩子( ),豆荚炸开,孩子( )离 开妈妈。 (2)提问板书: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板书(豆荚、太阳晒)。 (3)指导感情朗读。 20 ( )豆荚炸开,孩子们( )离开妈妈。 ①读原句: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②填空后再读一读。 ③比 较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④读第 4 节。 5、小结 2、3、4 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 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利用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6、背诵课文。(1)指导背诵的方法。 (2)择段背诵。 (3)同桌 比背。 7.学习第 5 节。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齐读第 5 节,背诵下来。 (3)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 三、总结: 学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大自然还有 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 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四、课后检测:完成小状元 P5:2、3、7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风 苍耳──动物 豌豆──太阳 21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 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 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 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 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2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 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23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 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24 4、进行全班评比。 口语交际一:有趣的动物 【魔力话题】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你 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那可是一个充满奥秘,有趣的王国。比如:鹦 鹉会说话;萤火虫会发光;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今天,让我们走 进动物世界,去了解、探究、发现动物们那些绝技和有趣的地方。我 们今天的话题是:有趣的动物。 【思维爆破】 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交际魔方】 模仿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发现动物的特点。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动物(实物、视频),发现动物的某特 殊本领与奥秘,以及有趣的地方。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说它 有趣的地方。 二、说说动物的外形+有趣的地方。 三、观察、发现、小组讨论,说说动物外形+有趣的地方。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25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 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 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蓝鲸。(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 26 米,重 达 120 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 33.58 米,重 239 吨。) 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 8 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 5 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 2.5 米,最重可达 155 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柯利鸟(体长 1 米多,体重约 18 千克,生活 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 2~3 米) 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 2~3 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 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26 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嘴长 24 厘米,宽 9 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最高能达 17000 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蛋最大的鸟:鸵鸟(宽 8 公分,重量可达 1.5 公斤。蛋壳纵径 长约 15~16 厘米,横径长约 11~13 厘米) 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 时候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 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 点: 27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 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第三课时 一、我爱阅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 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28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二、快乐读书吧。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29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识字 1《场景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9 个生字, 会写“沙、海”两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重点: 1、认识“海、鸥”等 9 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 物。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 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30 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2)谁会读?指名读。 (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 记的? (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4、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最大的 愿望是什么呀? 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 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 (2)谁愿意来读? (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范读) (4)请同桌一起读。 31 (5)起读。 (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课间操《火车开了》。 四、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 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识字 2《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3、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文本中“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①比较“菩提”与“棕榈”的抗争精神。 ②通过探究整合学生在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熟知本 文的形神、情理、虚实。 教学过程 32 一、作者简介 林德(1962-1996),本名林耀德,生于台北市城中区,原籍福 建厦门,先祖侨居于缅甸仰光市。先后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 高级中学、私立天主教辅仁大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1977 年开始创 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 类创作三十余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 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三十余 项。 二、补充资料 林德散文的都市思维(章妮) 林德充分正视都市,而且还刻意倡导和创作了为都市谱写身世的 “都市散文”。他认为“整部人类文明史无疑将发展中的箭头指向都 市化的路径……现代都市终究是我们生活所面对的现实”。都市的一 切表征——铁轨、大厦表面的铜面减光玻璃、升降机、熔焊面罩等都 可以入文。生活在都市的诗人应该“紧紧抓住时代的咽喉”,“以人的 自觉与都市化的思考,去前瞻和关切未来”(《都市中的诗人》)。诗人 的“自觉”不仅使他意识到“这一切正是文明的本身在说话”(《靓容》), 还使他清醒地看到都市中繁荣靓容里的难以解决的“文明苦果”—— 罪恶、噪音和污染等。在书写都市各种表征的同时,他显示了对它们 的理解。因为他把都市与田园、乡村、城镇同看做“人类改造地球不 同程度的现象”,认为“在农业步入工商业化纪元之后,那一望无际 的单一作物栽培只有在温度和色泽上与沙漠有所区别,这种残酷的重 33 复和单调本质又何异于都市中一式的水泥窝巢”(《都市中的诗人》)。 它们是都市的必然之物。都市与文明勾连在一起时,已经不再是具体 的、传统意义上的都市,它隐喻的是文明状况和文明进程。故而,他 “心灵精神家园”层面上的乡愁并没有指向温煦的田园和乡村,而是 直指都市文明。在虚构和想象中书写都市符征——洗衣机、果汁机、 冷气机、电视机等,他全力展示的是人被自己创造的文化和各种类象 包围起来,人的主体性不得不退让给物的世界。“拥有电话机的房间 是阳性的,而没有电话机的房间自然是阴性的;拥有主机的房间是主 人,拥有分机的房间则是奴仆”,都市文明的符征以其硬度和质感划 分了人类文化的结构,规定了人的位置,以其“冷漠性表征出现代社 会意识形态的冷漠性”。他的都市思维不仅关照显在的符征,更多地 是对深层都市文明内涵的发掘。《宠物 K》以短小的篇幅,讲述“我” 饲养的一只宠物——乌龟 K 在水中忍饥养自己的宠物——两只孑孓。 “在这种连弄臣都不再可靠的世纪,人类饥渴的性灵益加需要宠物来 弥补情绪上的失落”,人饲养宠物,无名的宠物也有自己的宠物。人 就是宠物,宠物就是人。K 的被拘束、无名性以及性灵的失落也是现 代都市人的精神境况。从日常生活经验到都市现象,再到对都市文明 内涵与机制的探讨,林德在散文中实践着他自己的提倡:“要表现人 类在‘广义都市’下的生活情感,表现现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后的 思考方式、行为模式;他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多变性。” 林德散文的形构融合诗与小说,并有浓厚的科幻意味。他创作时, 不再像上一代诗人那样有意识地在写诗歌或散文,而只是在经营一个 34 作品。因而,他的散文突破了文类界限,形式的选择成为一种策略, 原来在散文处于附属地位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成为他散文的重要元素。 内含在正文意念深处的意识状态与思考痕迹构成他散文的“隐藏作 者”。林德在《传统之轴与前卫之轮——半世纪的台湾散文面目》里 指出:“小说的虚构、诗的跳跃、戏剧的张力无不可以渗入散文创作 思维,使得散文的文类框限和‘刻板印象’得以解除魔咒。” 三、导入新课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在她的笔下创设了两个浪漫的形象---- 橡树与木棉,它们作为人间真情的代表深入人心;道家学派的先哲庄 子也提到了一棵树,在它的寓言中,凤凰非此树不栖息,它就是梧桐, 梧桐既是庄子对滚滚尘世的追求。那么,作家林德笔下的那些树,又 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四、展示课件 让学生辨别不同的树的图片(捕捉课文细节), 设疑:你最喜欢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树? 五、品读全文,理解课文 1、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在课文中都谈到了哪些树?重点说 到得有哪几种? 提示:菩提树、圣诞树、棕榈、桑、松 重点:菩提树、圣诞树、棕榈 2、寻找文中关于菩提树的描写并思考:菩提树在本文中有什么 35 特点?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提示: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 这桑科乔木缓缓飘落下无数艳丽的花朵,继续灌溉着大地,一面 柔和覆盖在一个青年的双肩上 菩提树高雅的气质,的确隐喻着觉者一生 关联佛教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静穆安详,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种敬仰之情(作者态度) 补充: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 多 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 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 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 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 7 天 7 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 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 则定之为国树。 3、圣诞树是什么宗教的象征?在文中,作者认为它渗透了什么 主题? 提示:基督教救赎 补充:圣诞节只是基督徒庆祝其信仰的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 圣诞节的庆祝与基督教同时产生,被推测始于西元 1 世纪。教会开始 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 在公元 138 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 36 诞节则在公元 336 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 日期各异。直到公元 440 年,才由罗马教廷定 12 月 25 日为圣诞节。 公元 1607 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 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 12 月 25 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 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4、棕榈在作者笔下体现了什么品质? 提示:倔强忍耐 5、棕榈树和回民之间有哪些共通性? 提示: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性格正和生存期间的回民 吻合 6、作者对圣诞树和棕榈树的态度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 提示:圣诞树:现代商业文化的一种仪式改变了其原初的含义, 对此作者表示了深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批判——依附于殖民主义。 棕榈树: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生存顽强坚韧引起了作者 的感佩同情。 桑属于民间朴实清严。 松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化身。 六、合作探究 同样是面对苦难,同样是去抗争,你怎样去看待菩提树和棕榈树 的抗争呢?(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你的学习小组的伙伴们交换看 法,最后推选出一个代表谈谈你们的见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做一个深度的思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阐 37 释的不同的文化,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树”所代表的精神内涵。 预设答案: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 心境,不同的心境就有不同的表现……东方宗教“觉者”是安详的; 伊斯兰是倔强、故我的…… 点析:学生很容易分别找出菩提和棕榈的各自个性,引导学生把 两者对比分析是提高学生整合分析能力的关键。要让他们尝试从课文 字里行间把握情感。 七、小结 本文中这些树各有其精神内在,菩提的坚忍,桑树的清朴都值得 让我们去反思。希望此生,同学们都会长参天大树,一半在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中飞扬,活着的时候能给人带来阴凉,即使倒下了也能成为 世界栋梁! 八、作业 请尝试从你熟悉的树(比如松树、柳树、杨树……)中任选一样 或者两样,描绘它的形象,阐述它的精神意义,以“我愿化作——树” 写一个 200—300 字的片段。 识字 3《拍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拍、靠、蚕、插、根、棍、把、掰、苞、鸣、闯、匹” 12 个生字,会写“拍、合、豆、谷、蚕、匹”6 个生字。学习新部首 38 “提手旁、人字头、虫字旁、三框儿”。 2.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 歌。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4.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 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5.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重点: 掌握生字,能读准 12 个新字,会写 6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 朗读儿歌。 难点: 了解生字的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造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 1.听儿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 请听歌曲,一边听一边想: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2.播放《幸福拍手歌》。 3.生回答:这首歌名叫《幸福拍手歌》。 39 4.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拍手歌》这首儿歌。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反复拼读。 师:同学们,老师已经布置你们圈出课文中会认和会写的字,你 们都做好了吗?(出示课件:课文生字。) 师:请同学们合作读生字,看看你们同桌都会读了没有?如果你 的同桌读不准或读不对,请你帮他纠正,好吗? 生:汇报读字情况,教师纠正。 3.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儿歌里面 去了,它们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一起 读儿歌,互相正音。 4.检查读文情况。 5.再次学习生字。 (1)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又跑出来和我们见面了,大家还认识吗? (出示课件:带拼音的会写字。) (2)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3)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 a.领读。 b.小组读。 40 c.开火车读。 6.认清字形。 (1)请学生观察字形,想办法识记字形。 (2)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7.理解字义。 联系儿歌、图片和动作,理解“掰苞谷、闯进、把门闩”这几个 生字词。 8.生字开花:看谁组的词最多。 师:同学们真能干,会组很多词! 9.开火车读词语。并能用所组的词语说一句话。 师:谁能用你喜欢的词语来说一句话呢? 例:谷,稻谷:妈妈去田里收稻谷。三、指导书写。 1.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生:我用加一加,例如:扌+白=拍;天+虫=蚕。 生:我用顺口溜,例如:一人一口便是“合”。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拍、蚕、匹。 (1)师:出示这几个字的笔画顺序。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3)学生描红,书写。 4.展示学生作业并点评。 41 5.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生字课件),学生齐读。 2.齐读儿歌一遍。 二、细读课文。 1.引导学生接力读课文。 (1)师生接力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老 师读前一句,同学们读后一句。 例如:老师读:你拍一,我拍一, 学生读:人靠大树好休息。 (2)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 (3)全班同学拍手齐读。 2.小组比赛读。 (1)指名 2 或 3 个小组读儿歌,看哪一组读得好。 (2)师生点评。 3.读完了儿歌,聪明的你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生字有一部分由偏旁和独体字组合而成。 例:拍→扌+白=拍。 生:有些是由两个独体字组合而成。 例:蚕→天+虫。 42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添上“扌”后的字,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拍:要用手,所以加上提手旁。 4.教师进行补充:利用字理教学学习“拍”“谷”字。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5.教师小结。 6.拓展说字。 师: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扌”旁的字? 7.玩“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例如:一生:上面是“合”,下面是“手”,这个字是…… 另一生:我知道这个字是拿。 三、指导编儿歌。 1.齐读儿歌。 2.学生小组交流编儿歌。 3.教师范读新编儿歌。 4.学生汇报。 5.师生评议。 6.师小结。 四、学生谈学习收获。 五、板书设计。 识字 4 拍手歌 天+虫=蚕 扌+白=拍 43 部编 2017 秋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 3《拍手歌》教学 设计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拍、靠”等 12 个生字,会写“拍、合”等 6 个生字。 2.能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的过程中识记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一个人靠在大树上。 2.出示“休”,引导理解:一个人靠着大树,就是“休”。 3.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 首《拍手歌》,看看儿歌中有哪些有趣的汉字吧!(板书课题)二、初 读感知,自主识字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播放《拍手歌》乐曲,让学生跟着欢快的音乐节奏朗读儿歌。 2.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请同学帮助或 向老师请教。 3.同桌或四人一组互相认读,正音。 44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5.做游戏:摘苹果。巩固识记。1.认一认,连一连。 蚕chā 插pǐ 苞chuǎnɡ 闯bāo 匹cán三、小组合作,整体感悟 1.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并且识记了课文中的生字,大家的 表现都很棒。可是,这些生字宝宝有个小小的要求,它们想和大家一 起读一读儿歌,你们愿意吗?(愿意) 2.自由读儿歌,同桌互读。(一人一句) 3.指名读。(加上动作表演) 4.全班齐读。2.加一加,学生字。 天+虫= 扌+白= 匚+儿=四、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口头扩词。 2.师:课文读熟了,生字会认了,我们还要——(引答)会写。 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些生字。 3.教师范写,学生认真看,仔细观察老师的书写笔顺。 4.学生自由书写,教师组间巡视,个别指导。 5.展评书写,奖励五角星。3.填一填。 45 “匹”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组词为 ( )。 识字 4《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 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 4 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春、夏、秋、冬” 4 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教学过程: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四季歌》。激发情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 46 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 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 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 一、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 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 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 自学的生字。 (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一 拼,记字形:禾加火; 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 来,请出小老师!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 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 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 轮回。 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 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 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47 生听课文录音。 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 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 1.跟录音读课文。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 来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 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 3.比赛读。(2 小组)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 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 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 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 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 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 48 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6.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 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 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 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 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 (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 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 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 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请你读一读: 5、游戏:拍手歌 五、总结: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 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 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 49 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 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 4.《曹冲称象》 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认读本课的 13 个生字,学写 8 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50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 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 约早在 1800 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 7 岁的孩子, 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 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 齐读。 (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 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51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 段?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三)自学检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 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52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 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 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 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 听了官 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 2、3 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 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 话) 53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 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3).用上“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 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 (4). 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 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 力) 4.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五)课后检测 54 1. 作业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赶到( ),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 )。再把 大象( ),往船上( ),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 石头搬下来( )。( )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读一读,比一比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A)曹操听了摇摇头。(B)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C)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六)反思促学 1.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55 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5《红马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 10 个生字,会认 9 个生字(其中待为多音字)。结合上下文 或运用 工具书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 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4、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 大胆想 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56 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 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1-3 自然段,学习生字:故、事、级、粉、板 教 学过程: 一 、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红马的故事》谁来读一读课题?点读、齐读 板书课题,学习生字“故、事”书写,事的笔画。 二、 预习交流(15 分钟) 师: 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都读了几遍课文了,也都认读了字词了, 那老师再给你一个时间大家再去把课文读一读,准备准备,我们来交 流一下我们的预习收获。老师想听你们读课文,听你们怎么教大家字 词。(预习准备:我会认会写,自己学习字词,在家勾画勾画,你要 嘱咐大家哪些字音、哪些字形,教一教大家。我会读会说,提问:为 57 什么同学们都喜欢美术课啊?老师的画妙在哪里啊?规定课文读几 遍,读熟,读流畅,最后一遍读给家长听) 5 你们想嘱咐同学们什么字需要注意什么啊? 我想提醒大家(学生读字) 教师强调重难点 1、 这篇课文大家都预习了,都读了几遍,你们读懂了什么啊?你预 习有读这篇课文时,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自 由讲) 学生提的问题,老师拢一拢。 什么收获,可以跟我们讲一讲 吗?(学生自由讲) 三、 学习课文第 1-3 自然段 师: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喜欢上美术课呢?老师的画画得很妙,画得非 常好,那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第 1-3 自然段。 2、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 师:老师的画画得怎么妙?为什么我们都这么喜欢上她的课?他的画 到底画得有多好啊?大家先自学,先去找一找关键的词句。学生寻找 圈画, 3、 58 4、 小组交流: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上美术课啊?老师的画画得有 多妙全班交流,小组自由起来说。 啊?妙在哪里啊?小组里面读一 读,说一说,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句子。 师:你们本小组还有没有人补充啊?你们都说得这么好,小组里有没 有人愿意读一读啊?其它组有没有为他们补充的啊?其它组有没有 也想读一读的啊?(评: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其他组也要加油啊!) 最佳状态:小组全体汇报,我们觉得老师的画画得非常的妙,我们是 这样讨论的,我先读一读“一头浸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 只苍蝇”老师竟然把尾巴上的苍蝇都画出来了,我们觉得???.,我现 在想请某某同学来读一读。乙:我觉得还有一个地方也很妙???(平 时要加大训练,如果有孩子结结巴巴,师就可以说:你们小组还有谁 来为他补充补充的?帮一帮他) 5、 呈现学生说的句群(课件出示) “一头侵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 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师:哎呀,这真是画得妙啊,谁来读一读啊? 59 学生读时,教师推波助澜:哎呀,这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怎么会 画到尾巴上的苍蝇去了呢,观察的多仔细啊!看这百合每一朵都有每 一朵的姿态啊!各个时期的百合花的样子都画出来了,完全盛开了, 还将要盛开,还有的都已经要谢了。 6、 比较句子(课件出示,改后的句子) (一只在水里洗澡的牛;花瓶里有三朵百合花) 师:同学们读一读,如果句子这样写,你觉得他精彩吗?你觉得老师 画得妙吗?(学生回答)哦,那还是因为他这样写,写出了细节,观 察的仔细,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样,生活中本是如此啊,本来他们 就是这个样子的,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作者这样写就 写出了他的妙,老师是这样画的,作者是这样写的,老师画得真妙啊。 7、 学生想象回答 师:如果你就是这个故事里的学生,你看到了这么妙的画,你想对老 师说什么呢?(学生自由说)作者和你们一样发出这样的感概(课件出 示:他画得真妙啊!)学生点读“他画得真妙啊!”(读出赞叹的语气) 8、 进行总分教学(出示第 2 自然段 3、4 句) 60 “他画得真妙啊!”这一句总的写了老师画得真妙,下面就分别的写 了怎么妙,来我们一起读这一句,男同学读画牛的句子,女同学读画 百合花的句子,看有没有同学能发现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是一种什么 结构?(学生回答)我们三年级开始就要越来越多的学到这样的段落 结构,它叫总分结构,先总的讲一句我们可以叫它“总起句”也可以 叫它“中心句”,下面就分别的说,分两个方面说也好,分三个方面 说也好,就是为了围绕着“他画得真妙”写出它说怎么妙,要具体的 写了,我们把它叫做“总分结构”,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再来体 会一下。 9、 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师:说到这个总分结构啊,“花瓶里有??.~聪明的孩子肯定已经发现 了这也是什么写法啊?(先总起后分说) 10、冒号的教学 师:你看这个总起句,它要起个头,它要引出下文,它就用上了什么 标点啊?对,冒号,冒号就是引起下文,来我们一起读这一句“我瓶 61 里有?..” 教师可以引读“一朵~一朵~一朵~ ”。我们把这样的写法叫做?总分 结构。那说到冒号的用法,说到总分的结构,文中还有一处,也是写 老师画的很妙的,你找到了吗? 11、第三自然段教学(课件出示) 7 课件出现“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 了 师:引读“老师还画漫画。画~(女生读)画~(男生读)画~(大家 一 起读) 师:椅子会走路吗?看来老师画画有个什么特点啊?(想怎么画就怎 么 画,高兴怎么画就怎么画,非常自由的画,很有想象力,怎么好玩怎 么 画) 62 12、小结 师:怪不得同学们喜欢上这位美术老师的课了,因为他的画画得?妙! 四、学生作业 1、总分仿写:下课十分钟真热闹:有的??.,有的??..,有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4—14 自然段,学习生字:尾、标、帮、补、 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六课《红马的故事》谁来读读课题? 点读,齐读。 师: 生字词还记得吗?我们来复习复习吧 课件出示“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63 二、 回顾上节课内容 师: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 1-3 自然段,知道同学们喜欢上美术课是 因为(课件出示“第二三段的内容”)老师的画画得?妙!我们再一 起读读课文第二三段体会老师画画得妙。能读就读,能背就背。 师:看着老师的画大家都兴奋极了,吵着,嚷着?(课件出示,学生 读):“老师画,老师画!” 三、 学习 4-6 自然段 1.师:欣赏完老师的画,现在该学生画了。请同学们读读 4-6 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这么喜欢上这位美术老师的课呢? 把你觉得是原因的地方划出来,然后到小组里跟同学们一起去讨论讨 论,一起读一读,说到哪里你就读给大家听。 2、全班交流 预设:因为老师让我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让我们用眼睛看?. 师:你们说的真好啊,还有其他小组有补充的吗?老师让同学们高兴 画什么就画什么,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呢?(鼓励学生自由创 64 新)老师不但画得妙,还是个大胆创新鼓励学生自由画画的好老师啊! 哪个小组想来读一读,老师和我们的对话? (加上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3、分角色朗读,男生女生读,师生读,读出语气的不同。(同桌读) 师: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跟我一起读,我来读学生的话,谁来当我的老 师? 咱们来看看这段对话的写法,也有学问呢!有提示语在话前的, 有提示语在话中,还有提示语在话后,甚至有没有提示语直接说话这 都是对话的写作手法,写好对话可是写好习作的首要条件哦! 师:看这里也有小冒号呢!除了上节课我们说的提示下文,这里还用 在了说 话的时候,引出说话人要说的话。咱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好吗?注 意提示 语和小冒号的位置哦! 4、 小结 65 师:怪不得我们都喜欢上美术课,原来是老师让我们自由画,自由多 宝贵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高兴 画什么就画什么、用脑筋想用眼睛看) 师:通过学习 4-6 自然段,我们梳理出,大家喜欢上美术课的原因: 老师给我们自由(课件出示)板书:自由的画 四、 学习 7-14 自然段(红马) 1、 师:同学们开始自由画画啦,两匹红马就此诞生了,老师想请一 个女 生一起来来读读第 7 自然段。(女生齐读第 7 段) 2、 师:老师画得牛,我却画马,这说明什么?(我喜欢画画,我在 想画 什么就画什么)我也开始自由画画啦,开始自己的创作啦。 3、 师:同学们开始画画了,老师又在干嘛呢?老师想请男生一起来 读读 66 第 8 段。(男生齐读第 8 段) 4、 师:“巡逻”什么意思啊?巡逻一般都用在警察和士兵身上,这 儿的 巡逻说明老师真得是像警察一样严厉的监督同学们吗?(老师对学生 的关心)你还从哪些词语看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一面笑一面点头, 帮学生补上一两笔)在老师的关心下,同学们继续大胆创作,我的两 匹红马。 已经完成了,这时老师走到了她的身边。 5、 小组学习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 7-13 自然段边读边想:我画的是全身通红 的红马,哪里有这种红马呢?可是老师为什么要说很好很好呢?把你 的想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吧。板书:画得好 6、 全班交流 学生回答,找读说读。(我在自由的画画,我在想象中画画,我在创 新的画) 67 师:“我”觉得自己画得是两个怪物,可老师怎么一眼就看出这是马 呢?(学生回答)说明老师很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画的画了如指 掌。 师:我为什么要画红马呢?因为?你们跑完步了会不会也全身发热, 小脸通红呢?难怪我要画红马了,原来是这样啊。 师:老师给同学自由画画得空间,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大胆想象,多 么和谐的课堂啊!哪个小组老读读老师与学生的对话? 7、 小结 师:哦,原来老师说就是要这样画,这样画就是指的:自由的画、高 兴怎么画,就怎么画,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大胆的创新。板书:创 新的画 师:为什么我们喜欢上老师的课呢?老师不断的鼓励我们,不断的夸 赞我们,欣赏我们,所以我们喜欢上老师的课。 五、思维拓展 68 如果你是这个小朋友,你想画什么颜色的马呢?(学生自由说,说出 原因)评:你也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你也是高兴怎么画就怎么画, 你也有你的创意,你的胆子也挺大的,你真有想象力,老师就是鼓励 你们的这种精神。 六、思维拓展 你还想画什么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有意思的画啊? 评:你的想象真大胆,你这个也很有创意你真是自由的画,老师就是 喜欢你们这样有创新精神。 七、大胆想象,有创新精神,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得学习画画。认真书 写,新学生字,也可以帮你们更好的学习语文哦! 学习生字“帮”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6.《一封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 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69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以免 亲人担忧的道理。 2、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 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 35 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70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 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 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 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 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哪些自然 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71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 2 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 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 重点句 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 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 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 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 72 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 7 到 14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 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 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 (2)重点句子 1“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这 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 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3)重点句子 2“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感受到了 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 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 点?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73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第二 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请拿出本子,拿起手 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 一写。 第 7 课《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 8 个生字,会读文中 11 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4 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懂得关爱父母,并了解文中部分词语。 课前准备: 课件、奖励评价志、磁带、二类字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总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 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 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舒缓、轻重、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在走动中有感情地涌读课 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体现及文本本身的文化价值,为学生营 造一种恬静,亲切的氛围,在这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 习惯。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既是一个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的过程,又是一个 鼓励学生质疑的过程。在这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暂不作回答,鼓 励学生读课文时只要用心,就会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板书课题,初步渗透汉字的内涵。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注重看老师写“睡”字,左边是“目” 右边是“垂”。 75 三、分层读课文,在阅读中识字。 1、初读课文,自我识字。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铅笔把生字朋友轻轻地圈起 来,再用课前提到那些方法认一认,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没拼音的查 一查,问一问,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音都读对,每个句子都读通。 (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2、练读长句,认读生词。 (点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和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文时,会有结合上下文的意思猜读生字的 现象,教师在这里有意识将生字从一个大的语境过渡到小的语境,逐 步增加难度。 师:课文里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3、在语境中渗透识字方法。 师:你知道妈妈是怎样哄自己的宝宝睡觉的吗?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而谈,体会妈妈哄宝宝的温柔,点击课 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师:(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后)睡得好熟好熟,还可以怎么说。 (由第二自然段引出问题:“妈妈为什么在哄我午睡时自己先睡 着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累了、乏了”)、“乏”字怎么写,老 师不记得了。谁能帮帮我? 师:原来给熟悉的字“之”加上一笔,就是“乏”了,我们今后 76 可以用这种给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 师:我们能给“乏”字加上一个偏旁,使它变成一个新字吗? (在学生加偏旁的同时,请他们做出与这个汉字相应的动作,从 而使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汉字的偏旁不同,代表的意思就不同。)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演示“加一加”的方法,把认识字形与理 解字义,生发情感有机融合。 4、在品读生情中,理解运用词语。 师:老师这里有五个“词语苹果”,分别是、慈祥、红润、均匀、 深沉、美丽。 如果请你选一个送给妈妈的话,你会选哪一个?认真读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到你是这个“词语苹果”的原因。 (学生先自读课文,再与同桌小伙伴交流,最后进入集体讨论) 师:老师在写这个“慈”字的时候,想起了首诗,“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的缝,意恐还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现在你知道“慈”为什么是心字底了吗? 师:课文是怎么写妈妈的慈祥的?哪里看出妈妈慈祥了! 师:那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呢?请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出示古诗《游子吟》,让学生感受 “慈祥”一词的内涵,又通过对“慈”字心字底的理解,赋行了汉字 的深厚的人文情感,并通过“读”传达出来。 四、游戏:汉字魔术。 教师依次出示一组汉字 77 第一组:闭、闻、问、闪、间 (教师指读生字时:“门”字框不变,不更换里面的部件) 教师相机提问:为什么“问”字里面是“口”?“闪”字里面是 “人”?“间”字里面是“日”?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相继出现下面五组汉字) 第二组:润一评、第三组:热、熟;第四组:哄、吸,第五组: 各、页、额,第六组:乏、说、眨 (以上每组形声字出孔时,形旁不变,只换声旁) 【设计意图】本环节辅以形象直观的动画课件,对学生形成强烈 的感官刺激,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汉字的形体之美,激发学生学 习取得兴趣。 四、细读课文,感情交融 读完了课文,你觉得妈妈对孩子怎样?(妈妈很爱孩子)孩子对 妈妈怎么样?(孩子也很爱妈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妈妈爱孩子, 孩子爱妈妈,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把课文里反映妈妈爱孩子,孩 子爱妈妈的句子找出来,画上记号(可以小组讨论) 1、妈妈爱孩子 (1)像我睡着时妈妈看着我一样 (说明妈妈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就连睡觉都陪在我身边) (2)妈妈的嘴巴,眼角都在挂着笑意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 妈妈的嘴巴,眼角都挂着笑意,为什么小作者会想像成是在给我 唱催眠的歌谣?(肯定是妈妈经常给‘我’唱催眠曲哄我入睡) 78 你的妈妈给你唱过催眠的歌谣吗?(生:小黄狗) 指导朗读:谁愿意在读一下这句话,注意要读出妈妈那种亲切, 温柔的爱(要显得很亲切,很温暖) (3)妈妈的嘴巴,眼角都挂着笑容好像又想好了一个故事。 为什么从嘴巴,眼角挂着笑意,想到想好了一个故事。(肯定是 妈妈经常给我讲故教育和启迪) 指导朗读• (4)她干了好多活儿?干什么了(日夜为我操劳) 小结:你的妈妈也一定很爱你,你能说说吗? 自由发言,老师我读了一首儿歌,我觉得我的妈妈很像儿歌中的 妈妈,我想读给大家听。 2、孩子爱妈妈 (1)像我睡着时妈妈看着我一样,我也看着妈妈 说明了孩子已经开始懂事,懂得了回报,学会了像妈妈爱护自己 一样关爱妈妈。 (2)她真该好好的睡一觉了 这是一个真心爱妈妈的孩子发自内心的感慨,反映了孩子对妈妈 深深的爱 指导朗读:边读边回忆自己的妈妈是多么爱自己,多么辛苦。 五、图文结合,感情升华 1、下面我们看课文的插图,你能描述图上的情景吗?(妈妈搂 着孩子睡着了,可孩子却睁着眼睛(充满爱意)地看着妈妈,一本大 79 开的书反扣在被子上,似乎妈妈刚刚给孩子讲完一个好听的故事)。 2、老师也试着给这幅画的内容,编了一首儿歌,同学们想听吗? 母为子千辛万苦操碎了心 子对母知恩图报感激不尽 母盼子健康、快乐有出息 子祝母幸福、平安永美丽 3 你能给插图起个名字吗?(母子情深,妈妈的怀抱真温暖,我 爱妈妈,妈妈,您辛苦了) 六、课外延伸,表述真情 1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几张妈妈照片或者画几幅关于妈妈的 画,下面谁愿意拿出照片或图画,说说自己的妈妈。 2 出示小诗:《妈妈,您睡吧》 【设计意图】出示课件:一首诗《妈妈,您睡吧》配以舒缓音乐, 教师有意将本课所学生字放在一首小诗中,检验学生对生字掌握情况 的同时,也是在回归本课的主题,那就是亲情与爱。 3、小结 是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 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快乐成长,妈妈的爱像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 心田,夏天,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雨天,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当 我们生病的时候,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水,当我们进步的时候,妈妈 的爱是甜甜的吻,阎维文的一首《母亲》唱得好,“你躺在病床上每 人为你掉眼泪,你高兴时有人为你乐开花。”下面,还是让我们一起 80 欣赏母亲的歌。 七、课下作业 1、讲到这里,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妈妈说,让我们发自肺 腑地对妈妈说一句你最想说给妈妈的话。 2、把这些话写在纸条上,回家后悄悄放在妈妈能看到的地方。 板书设计: 真美丽 妈妈睡了好慈祥 好累 【设计意图】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亮点”进行板 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起到引领 作用。同时,随机板书也作为一种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进学 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语文园地三 我爱做手工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做手工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 力。 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 2、说的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大致 情况说清楚。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普通话准确、流利,有一定 81 的感情,达到口语训练和别人交流的目的。 3、听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 想了解的情况,大胆地向说话的人提出问题。 4、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2、揭示口语交际的内容:做手工。 二、准备玩具。 1、请准备了材料的孩子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材料。 2、请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做做自己喜欢的玩具。 3、在做玩具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认识所用的材料,记住步骤。并想 想做的时候是否遇到了困难,以及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三、分小组交流。 1、以 4 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要求有: (1)你喜欢或制作的玩具是什么? (2)它是什么样子的? (3)它好在哪里? (4)如果是自己做的,那么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遇 82 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5)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2、各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老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四、各小组请部分同学汇报。 1、请部分同学汇报交流。 2、老师和同学注意倾听。特别是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条理、完整、 通顺地表达。 3、其他同学倾听。让其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五、把你刚才交流的内容试着写下来。 1、学生动手写。 2、老师巡视指导。 六、成果展示。 1、请完成的孩子自己读一读,看看自己写得是否通顺。 2、请部分写得好的孩子到讲台上朗读,老师注意相机引导写得不够 通顺和不太好的句子,并让其他同学学着修改修改。 3、请同学们再一次修改自己的作品。 七、总结。 语文园地三教案 教学目标: 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 83 词、句。 2、让学生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 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字、词、句卡片。 课时分配:一课时 第 1 课时 一、展示引入。 1、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积累认识的字、词、句都有哪些? 2、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课内外认识的字、词、句。 二、展示台 1、课件展示: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2、请孩子们好好读读,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 84 3、你还搜集了同类的其他词语吗?请同学们补充。 4、出示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词语: 含苞欲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第 8 课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 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 教具准备:PPT课件,古诗新唱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 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 了这样一幅画。 (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 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 生交流。 85 3、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 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 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远 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 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 学生动脑想办法。 4、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 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学生齐读“鹳雀楼”。 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 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 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 到远处的风景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 生(齐):登到最顶层! 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8、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 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 86 楼》(板书课题) (利用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教师以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 容:“鹳雀楼、高山、夕阳、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 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使学生对作者、 诗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三、指导朗读古诗。 1、 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 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在一年级就已经背过。) 2、请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3、 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4、 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5、 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6、 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 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学 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画面。) 四、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 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3、读一读前两句来。 87 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 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 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6、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 五、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 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 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第 8 课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的意思,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气势。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背诵古诗,结合诗的内容展开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 生字、新词卡片;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这首古诗是哪位诗人写的?(李白。)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 诗人。他的诗歌气势豪放,想象奇特大胆,语言清新自然,被称为“诗仙”, 和杜甫并称为“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2.借助拼音读古诗。要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88 3.集体认读生字:炉烟挂流尺疑银 4.交流记字的方法。 5.集体反馈。 (1)挂:右半部分是由两个“土”组成的。(2)流:右半部分不要少写 “丶”。 6.再读古诗,读准字音。 三精读古诗,体会意境 1.先听老师读古诗,然后说一说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庐山 瀑布。) 2.数一数这首古诗共有几句。(4 句。) 3.质疑、解疑,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1)庐山: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山峰。它的形状尖而圆, 峰上烟云缭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而得名。 (3)生:产生。(4)紫烟:紫色的烟雾。 (5)挂前川:指瀑布好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川,河流。 4.说一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太阳照耀着香炉峰,升腾起紫色的烟 雾,远看瀑布就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湍急的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 飞泻下来,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而降。) 5.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看到了什么?(香炉峰、瀑布。) 6.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什么?(疑是银河落九天。) 7.观看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89 四课后延伸拓展 1.展开想象,把想到的画面说一说。 2.推荐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建议学生背诵。 1.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谈谈 对李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面很丰富,不仅背了不少李白的诗,还知道 他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他的诗想象丰富,诗中常会出现凡间 没有的奇景。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 格豪放洒脱,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 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 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第 9 课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读“区、尤、其”等 14 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 8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 丽。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 90 比喻的描写手法。 4.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 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 比喻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 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黄山的视频介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黄山奇石的 照片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 91 【教学过程】 激情生趣,初始黄山 视频展示 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介绍的视频。(其中有黄山奇石) 2.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感受。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课前通过大家搜集的资料,我们已经知道黄山是我 国著名的风景区,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 石。 二.揭示课题 1.师生一起板书。 2.全班美美地读读课题。 3.释义“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怪、神 奇) 三.教师小结 一个课题就吸引了我们全班的眼神,那么课文又介绍了哪些 奇石呢?哪些奇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紧去文中看看吧! 初读课文,感知黄山 一.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词可以 多读几遍。 2.用“______”划出文中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92 二.生字学习 出示生词: 1.齐读,教师相机正音。 2.教师打乱生字卡片,小火车读。 3.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的字? 1.自由读。 2.小老师领读,教师相机正音。 3.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字的? 4.读读原句:你能找出原文中的句子读读吗?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一共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归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 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1)指名读。 2)提醒笔画“尤”、“其”:这两个字的哪些笔画需要相互提醒? (提醒“尤”字没有撇) 3)书写生字“尤”、“其”: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齐读。 四.教师小结是啊,多么秀丽神奇的怪石啊,那么作者又是怎 么描写这些石头的呢?让我们继续跟课文进行交流。 93 细品课文,欣赏奇石 细品要求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 2 至第 5 自然段。 2.边读边想:如果我们全班都去了黄山,你会在哪块石头前面 给自己留影。 一.观摩黄山奇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 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腾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1.齐读,说一说这句话哪里写得最有 趣? 2.释义双引号:出示双引号的有关作 用解释,说一说这两处的双引号分别有什么作用。(第一处表 示特殊含义,第二处表示特定称谓) 3.表演读:学一学猴子的样子,上台表演。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 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1.同桌之间相互读读。 2.情景表演:一生表演游客,一生当仙人,想象仙人会说些什 么? 3.读出感叹号:能用你的朗读声读出感叹号的语气 吗? 94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 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1.学习“比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手法) 2.出示课文插图,男女生赛读。 二.想象黄山奇石 1.学习比喻和拟人写法:这么美的奇石,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 法刻画出来的? 2.学习谋篇布局: 出示三处黄山奇石的句子,进行对比: 如果把这三个句子都放在每一 段的第一句话,这样好吗?为什么? 就说“仙桃石”吧。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3.仿写奇石:选择“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 的一种进行仿写。 三.教师小结是啊,作者独具匠心的写法,让我们不仅看到了 奇石的千姿百态,也让我们在欣赏中看到了语文独特的语言。 拓展延伸,回首奇石 当当导游 现在如果你是导游,看到这些美丽的奇石,你会怎么跟游客 介绍呢? 95 一.谈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 二.教师小结。 10《日月潭》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 9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积累“茂盛、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 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交流。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如 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 96 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 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 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 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 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 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 样?) 二、初步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 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 伙伴是怎么读的。 三、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 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 记住的?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 ──竞猜 四、读议。 97 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 有困难?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 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五、交流。 (一)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______________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 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 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 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 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 98 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 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 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六、作业设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看图背诵─ ─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2、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3、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卡片: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朗读。 1、指导读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 “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 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 月潭的朦胧之美。 99 2、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阅读并思考。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 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 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许许多多”) 3、配乐朗读全文。 五、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 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 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第 12 课《坐井观天》 学习目标 1 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 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10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 词语,识字“沿际”。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研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第二次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 的原因。 初步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教学重点: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前两次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小”。 教学准备:板画水井贴图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集体背诵《识字四》。 2 导入新课《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 1 一读读通课文,把读不通顺的句子读 3---5 遍。 2 二读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3 三读边读边想,《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三次对话,随文识字 (一)反馈:《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和()争论() 101 2.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3.反馈出示课文 4.5 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的观点是(), 小鸟的观点是()。 (二)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观点为什么截然相反呢?学习课 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 置。 2 理解“井沿”,识字“沿” 小鸟落下的这个位置就是“井沿”,看来“井沿”就是——井 边,“沿”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边”。 (教师手指桌沿)那么这是?----桌沿 学生给“沿”组词。 3.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运用。 给“落”换词。 想想为什么课文没有用“停”等词呢? (三)教师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 起因。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读好“一百 多里”。 (四)研读第二次对 102 话,争论的要点 1.理解小鸟的观点 1)理解“无边无际” 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但是它都没有看到天的尽头,这就是 课文里的哪个词?(无边无际)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也无边无际? 2)天如此无边无际,怪不得……. 教师出示课文第 3 自然段,集体读,再次回顾。 教师出示课文第 5 自然段,指名读,想想小鸟会()地说。 评价读中感受小鸟的自信、诚恳…… 2.理解青蛙的观点。 1)理解“大话”:“大话”是什么话?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 大话? 2)青蛙问小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它其 实想说的的是:(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3)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感受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感受 “!”和“?”的变化。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4)听了青蛙的话,你心里一定有了问题了。(预设:青蛙怎么 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呢?) 5)探究青蛙的观点的形成原因 103 问得好。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呢(教师可启发学生想办法获得青蛙的“体验”。或者自己引导 A 抬头看看教室的天花板,你看到了方方正正的一大片,但 是再把纸卷成筒状看看天花板?你又看到了什么?) B 再观察一下课本插图中青蛙所处的位置,用你自己的话说 一说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的视线被厚厚的井壁 挡住了…….)。 6)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青蛙的话,读好“!”和“?” 3.分角色朗读第一、二次对话。 四.写字:沿抬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流利、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发挥想象续遍故事。 3 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第三次对话,理解青蛙和 小鸟各自“笑”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词卡 教学过程: 一、识字,复习导入 1、读生字卡片: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 104 识字:信给信组词,了解“信”的意思。再用字理识字法观 察信字的部件构造,记住“信”字,比如说:要“言”而有信;比如 说“信”就是把要说的话,把语言写到纸上,传递给别人…… 2.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 2.3.4.5 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 他俩笑的含义一样吗? 2)同桌分角色朗读,讨论一下小鸟和青蛙各自在笑什么。 3)反馈: 预设:青蛙笑小鸟错了,自己是对的……小鸟笑青蛙过于自 信,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青蛙觉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 了解天的大小,不会弄错的,小鸟居然和他争论,实在可笑……小鸟 笑青蛙确实弄错了,还自以为是…….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关注生生评价。 三、提炼“坐井观天”的寓意 引:课文学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到底是谁弄错了? (1)青蛙错在哪里? 预设:错在自己呆在井底,不跳出来看看,就相信自己的眼 睛,以为天就井口那么小……错在不听别人的劝告,自以为是…….. (2)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观 察天……坐在井里看天…… 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同时它也在批评一类人, 105 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什么样的人呢? (…….批评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回顾: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3)拓展 出示课堂小练笔: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终于跳出了井口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4)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 预设:我明白了不能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 的…….我懂得了要多学知识才能见识广…… 小结: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千万别 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 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四、写字。 第 13 课 寒号鸟 教学内容: 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 是邻居。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 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第 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 106 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从“寒 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 死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四部分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好逸恶劳,得 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最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范例讲故事,学生回家也把故事变成自己的话 讲给父母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 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 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方法: 引导理解法、读书指导法、示范演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07 一、趣味导课 1.揭题。(教师出示第 1 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主人 公“寒号鸟”。(教师出示第 2 张有寒号鸟样子的幻灯片)并介绍:传 说这种鸟经常在冬天的晚上不断地号叫,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 声音,所以人们叫它“寒号鸟”。(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寒号鸟的样子, 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 2.教师布置自学要求: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 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 写错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 ()的,寒号鸟是()的。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语: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按照阅读提示读书学习很认真, 这时候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学习的情况。 (1)开火车朗读课文。(同学们听后互评并纠正) (2)(教师出示第 3 张有词语的幻灯片)指名学生读一读词 语:石崖、垒巢、懒惰、寒冬、吵闹、厉害、悲哀、腊月、狮子、寒 108 号鸟、伸伸腰、缝隙、大雪纷飞、得过且过、冻得打哆嗦。(学生读 词语后互相交流评点) (3)学生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 羽写成“束”。)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a.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b.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 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 是最主要的。(教师出示第 4 张第一自然段句子的幻灯片)指导学生 有表情地读句子体会意思: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冬 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 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冬天快要到来的自然环境。(学生理 论,互评) (3)齐读第 1 自然段。 2、学习 2~5 自然段。 a.默读 2~4 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 一一”划出)b.检查(教师出示第 5 张幻灯片)抓“太阳暖和,正 好睡觉”体会寒号鸟懒惰。 109 c.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 崖缝里对喜鹊说:“„„”。 d.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教师出示第 5 张幻灯片后半部分 内容指导学习) (2)喜鹊怎么劝告?(喜鹊第一次劝告:寒号鸟,别睡觉,大 好晴天,赶快垒巢。教师结合喜鹊劝告的话语指导读→评点→范读→ 自读→齐读) (3)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寒号鸟说:“傻喜鹊,不要 吵,太阳暖和,正好睡觉。”)(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 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4)教师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喜鹊是怎样再次劝告寒号鸟的? 现在天气(),你看我(),你却(),() e.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喜鹊劝告寒号鸟,寒号鸟不听劝 告的语句。(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f.教师引导学生读第 5 自然段体会交流。 3、学习 6~8 自然段。 a.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 入理解课文。b.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教师出示第 6 张幻 灯片)讨论交流: (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2)谁怎么劝告?(喜鹊第二次劝告寒号鸟:“趁天晴,快 110 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3)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寒号鸟说:“傻喜 鹊,真啰嗦,太阳暖和,得过且过。”) (4)想象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的结果会怎样? c.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d.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 练)教师点拨要点:①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 鸟说:“„„”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②结合理解“得过且过”,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③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 “漫山遍野”等词,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 哀号时的样子,你想对寒号鸟说一些什么?指导读好语句:寒号鸟悲 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寒号鸟最 后的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教师出 示第 7 张前面的幻灯片的内容朗读) f.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后明白的道理用明日歌展示:明日复 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凡事适时做,明日不 待我。万事待明日,明日能几何?只有努力做,才不负日月。(教师 出示第 8 张幻灯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第 9 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故事 一:第二天喜鹊在枝头邻居寒号鸟,却发现邻居已经在严寒的夜晚冻 死了,喜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喜鹊的话里可以用上如果、 111 假如等词。) 2、(教师出示第 10 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讲解故事二:如果寒 号鸟接受了喜鹊的第二次劝告,在那个晴天垒巢了,结果又会怎么样 呢? 五、续讲故事: 1、(教师出示第 11--16 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 象编故事范例:传说五台山上有一种鸟,人们叫它“寒号鸟”。寒号 鸟长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它到处卖弄自己的羽毛,看到别人干活,反 而嘲笑。 好多好心的鸟儿提醒它说:“快垒个窝吧!不然冬天来了,怎么 过呀!”寒号鸟说:“冬天还早呢,着什么急!” 冬天眨眼就要到了。鸟儿们晚上躲在自己暖和的窝里,而寒 号鸟却在寒风里,冻得发抖。它在山脚下找了一条缝,就把这条缝当 做自己的窝。旁边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喜鹊。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找回来一 些枯枝、棉絮,给它的窝添加铺盖,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 玩,玩累了就睡觉。 晚上,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石 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 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风停了,太阳很暖和。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 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112 晚上又来临了,寒号鸟又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啰 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鸟儿们奇怪寒号鸟 怎么不发出叫声呢?原来,寒号鸟早就被冻死了! 六、布置作业: (教师出示第 17 张幻灯片)布置课外作业:1、回家把故事 讲给父母听!2、向父母说出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你在以后的学 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第 14 课 我要的是葫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 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 序,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从而受到事物之间是有 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 3、(1)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情感。 113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 一篇文章。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 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 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 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葫 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第三幅图画的是邻 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第四幅图 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共 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变化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可笑的故事。 教学方法 本堂课教师用“复习导入——朗读感悟——归纳概括——拓 展应用——生成创新”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内容,充分利用百 度搜索,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理解 文本,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把课 堂还给学生,在学生在自己的“地盘”做主,学有所得,乐在其中。 这样不仅构建了师生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 能力,语文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教学要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114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生字宝宝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可不要让生字宝宝失望哦!下面老师就来检查检查 大家生字掌握的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葫芦、哇、藤、邻居、蚜虫、奇怪、盯着、 自言自语。开火车朗读。同学们字词的掌握情况非常好,葫芦宝宝也 很开心。(教师用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信心,使他们信心和激情满满。) 2.师:那么,谁能用书中的话说说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样的? 细长的葫芦藤上有什么呢?花谢以后,又会怎样呢?那个人 怎么做的? 生: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多雪白的小花。花 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 要去看几次。 师相机板书: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看, 老师手中就有个小葫芦。(出示实物葫芦。)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 喜欢它吗? 生:喜欢。 115 师:那么我们就用喜欢的语气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吧! 生:齐读第一段。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 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多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 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发现你们真的很喜欢这些小葫芦。 同学们,小葫芦这么可爱,种葫芦的人特别喜欢它们,可最后他得到 小葫芦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接着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最后一段,同学们,种葫芦的 人每天都会看好几次葫芦,可是他到底得到了葫芦吗?你是从哪看出 来的?(出示多媒体) 生:种葫芦的人没得到小葫芦,因为我看见小葫芦落了一地。 生:我从最后一段发现种葫芦的人没得到葫芦,没过几天,叶 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满满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是啊,种葫芦的人并没有得到小葫芦,你从哪些词能明显 的看出来呢?(板书:虫更多了,变黄,都落了) 2.师:哪一幅图画出了这段内容呢? 生:64 页的第四段,教师出示课件。 3.师:齐读第四自然段,你看到可爱的小葫芦落了会想些什 么?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感到很可惜,很惋惜。 生:我感到小葫芦很可怜,很心疼它。 116 师:那我们就试着读出心疼、可惜。 师:指名读,指导朗读。愿意一起来尝试读吗?注意把你的 心情读出来。对比 63 页的插图,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出示课件) 百度图片搜索: 生:愿意,齐读: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 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长得那么好的小葫芦怎么就会落了 呢?是什么导致它落呢?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他在想些什 么? 4.师:是啊,那么好的葫芦怎么就会都落了呢?请同学们带着 这个问题轻声读文 2.3 自然段,边读边想,可以动手圈画,在书中找 到答案。 5.指导朗读: 生: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 虫子怕什么!我从这句话能看出种葫芦的人根本就不管叶子上的蚜 虫。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他毫不在乎,也不怕。 师: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 虫子不可怕。体会不同语气。 学生个别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师: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子,他只在乎葫芦。他是怎 么说的? 117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 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他希望葫芦快点长。 师:你具体从哪感受到他希望葫芦长得快些? 生: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是啊,他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虫子了,他只希望葫芦长得 大些,快些。再齐读他说的话。 师:你还从哪感受到他只在乎葫芦呢? 生:我从盯这个字能看出他在乎葫芦。 师:请同学做个盯的神情,齐读这段。 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呢?自己练习说一说,然后说给同 桌听。 生:自言自语就是自己对自己说话。 理解“自言自语”,百度搜索: 师:种葫芦的人是这么急切的得到葫芦,同桌互相读读,体 会感情。 师:邻居看到叶子上的蚜虫,他是怎样对种葫芦的人说的? 种葫芦的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生: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 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 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118 师:邻居是怎样劝种葫芦的人的?邻居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邻居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 治吧!”邻居很着急。(板书:生了蚜虫) 师:同学们,你们着急吗? 生:着急。 师:那好,请大家试着用着急的语气读读邻居的话。 生:自由练读。 师:种葫芦的人此时怎样? 生: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师: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他的意思是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板书:不用治) 师:你认为哪句更好些?为什么呢?体会语气不同。 生:我认为第一句更好些,能体现出种葫芦的人很惊讶,加 强了语气。而第二句只有肯定的语气,语气不够强烈。 师:是啊,那我们就小组练读种葫芦的人说话的语气,体会 体会。 师: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了呢? 生:首先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 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归纳概括 种葫芦的人并没有得到可爱的葫芦,此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呢?如果第二年种葫芦,看到蚜虫他会怎样做呢? 119 生:他会想:如果我好好照顾小葫芦就好了,它就不会落了, 我要是听邻居的劝告就好了。如果第二年种葫芦,再看到蚜虫我一定 会马上处理的。 指导书写:重点:(1)“言”第一个横顿笔,第三笔横中线。 (2)“哇、挂”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 成的。 拓展应用 ()的小花()的葫芦藤 ()的小草()的雪花 生成创新 (1)同学们,你能画出长大后的葫芦吗?回家的时候把它画 好,我们来评评谁画的好。 (2)同学们课下可以进行百度搜索:百度视频《葫芦娃》, 很有趣哦!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的性格特征。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交流、讨论,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 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120 一、谈话导入 1、说神话故事 师: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盘古开 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 请学生讲其中三个神话故事 师: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人真是女娲造的吗?(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千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 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 150 亿年前发生 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 温度也相应下降,当温度下降到几千度时,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 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地球就是 由星云凝结成的。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2、导入课题 师: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 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精卫填海、夸 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通过这些 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 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当然,他们不仅停留于想象上,他们还付诸了行动。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禹治水。 板书课题:大禹治水 121 二、教学过程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师:请同学们看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对了,“大禹”是人名,“水” 指的是“洪水”,也就是大禹治理洪水。 那在现实生活中,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课件播放 图片) 对,正因为洪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所以人们才要去治理它。那 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一课。 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师: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师结合资料讲述故事) 故事: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我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 代。那时,生产能力很低下,生活条件很艰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 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横流, 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活着的人们 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 请各部落首领共商治水大事。尧对大家说:“水灾无情,请大家考虑 一下,派谁去治水?”大家公推鲧去办理。尧不赞成,说:“他很任 性,可能办不成大事。”但是,首领们坚持让鲧去试一试。按照当时 122 部落的习惯,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与大家意见不相符,首领要听从大 家的意见。尧只好采纳大家的建议,勉强同意鲧去治水。鲧到治水的 地方以后,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 堵塞漏洞的办法。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搞了个象围墙似的小土城围了 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是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 土墙,结果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闹得更凶了。鲧治水九年,劳民 伤财,一事无成,并没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随后, 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大禹领命之后,首先寻找了以前治水失 败的教训,接着就带领契、弃等人和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 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 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 情作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获得了成功。 大禹指挥人们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 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他公而忘私,据说大禹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 进去。第一次他路过家门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劝他进去看 一看,照顾一下,他怕影响治水,没有进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 见了父亲,非常高兴,要大禹到家里看一看,他还是没有进去。他把 整个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的事业中了,至今,人们还流传着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 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 123 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师:大禹治水是造福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 大的贡献。从大禹治水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吗?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①禹的父亲采取什么方法治水?(堵塞)结果怎样?(“失败”、“九 年而不利”)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疏导)结果怎样?(获得成功)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②禹在外治水 13 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才获得成功。如果他 半途而废,治水能成功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吗? ③当时洪涝灾害非常严重,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这个角 度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交流调查情况。 师: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 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洪工程与水库防洪 等,通过这些工程手段以扩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 减免洪水灾害;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内容有洪水预报、洪水警报、 洪泛区管理、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或河道管理)、超标准洪水防御 措施等,通过这些非工程的措施,可以避开、预防洪水侵袭,更好地 发挥防洪工程的效益,以减轻洪灾损失。) (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指导语:通过调查,你们认你们认为可以 124 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课件播放图片) 4、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了,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向大禹学 习,并把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做一个人人称赞 的“小大禹”。 16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体会 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对革命先辈的 敬爱之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同志、队伍、会师”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1.重点学习课文第 3 自然段,理解第 3 自然段的内容。 125 2.知道朱德同志让人在扁担上写“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原因。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朱德的扁担 1928 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①。[句导 读: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 人。[句导读:“不远”点明了当时敌人随时都会进犯井冈山。]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朱德带领队伍与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上出产②的粮食不多。红军常常③要抽一些人到山下的 茅坪去挑粮。[句导读:“常常”表明去茅坪挑粮的次数多。]从井冈山 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④,非常难走。[句导读:“五六十里” 说明挑粮的路远,“山高路陡”说明路难走。]可是每次挑粮谁都争着 去。[句导读:“每次”“谁”说明总是这样,从不例外,表现了红军战士 们不畏艰苦的革命精神。]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写红军常常要到茅坪去挑粮。虽然山高路 126 远,但每次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句导读:“也”表明了朱 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⑤,挑着满满的一担 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二年级语文上 8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二年级 语文上 8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句导读:写朱德同志的穿戴和他挑粮 的情形。]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⑥怎样跟敌人打仗。[句导读:写出 了朱德同志的辛苦。]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⑦藏了起来。[句 导读:因为大家心疼朱德同志,怕他太劳累,所以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还让人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 个字。[句导读:“不料……又……还……”点明了朱德同志敢于吃苦、 敢于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大家见了,越发敬爱⑧朱德同志,不好 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句导读:“越发”写出了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 志了。] 第三部分(第 3 自然段):写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起去挑粮,并在扁 担上写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 字 词 导 读 ☜ ①会师: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 127 ②出产:本文指人工生产。 ③常常:经常 ④山高路陡(dǒu):形容地势险要,行走困难。 ⑤斗笠(lì):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 制成。 ⑥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例句)爱迪生经过不断 研究,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电灯。 ⑦担 ⑧敬爱:尊敬热爱。(例句)她是一位值得我们敬爱的老师。 1.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同志、队伍、会师”等词语。 2.学习课文第 1、2 自然段。 带有扁担图的卡片;生字卡片;朱德同志带领的红军队伍与毛主席 的部队会师时的图片资料。 128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文题目 1.出示扁担图。 (1)教学“扁”“担”,并用“担”做扩词练习。 (2)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2.扁担上写着什么呢?(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1)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 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 的爱戴。 (2)教学“德”。字形指导:朱德爷爷一心为人民,我们记住右下半部 是“一心”。 3.这是一根“朱德的扁担”。(揭题并板书) 4.朱德爷爷为什么要让人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呢? 129 二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汇报,老师点评。 三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1.对照拼音,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标出来。标出自 然段的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二年级语文上 8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教案。 (1)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朱德扁担同志一支队伍井冈山出产草鞋斗笠打仗 (2)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学生汇报。 3.认读词语。 4.指导学生书写。 130 (1)按照生字的间架结构分类 (2)重点指导“扁、担”的书写。 (3)学生各自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分组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四学习第 1、2 自然段 1.默读第 1 自然段,想想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 (1)播放课件(会师时的图片),简介背景: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 五百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 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 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 年 4 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 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看,他们多么高兴啊!(看图) (2)什么叫会师?(两支部队会合在一起) 3.轻声读第 2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部队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 131 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去挑粮有什么困难? (1)看填空,回答以上问题。 ①(),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 ②从井冈山上到茅坪,路很远,有(),(),非常难走。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山高路陡”? (3)教师小结:红军会师后,面临着吃粮的困难,经常需要抽出一些人 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 常难走,山下还有敌人,这种危险和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4)大家为什么都争着去挑粮?(引发学生讨论) 4.朗读第 1、2 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字词作业 1.本文叙述的故事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学生只有了解了当时 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讲课前教师要简单介绍这方面的内 132 容。学生对于不常见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可着眼于扁担 的特别之处,进而引导学生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朱德同志以身作 则的革命精神。 2.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提倡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活用 语文。上课时,教师应努力寻找文本与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真实的 场景中进行读、写的训练。 1.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感人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 身作则、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 情。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第 3 自然段。 词语卡片;朱德和红军战士们共同挑粮的图片;歌谣投影二年级语 文上 8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二年级语文上 8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词语。 2.课文第 1、2 自然段讲了什么? 133 3.填空练习,训练学生有顺序地表达。 (1)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所以()。 (2)虽然山路又远又险,可是( )。 4.检查朗读,纠正学生的读音。 二学习课文第 3 自然段,体会朱德的高尚品质 1.(出示图片)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 (1)走在最前面的是谁?谁能看图用“一块儿”说一句话? (2)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的?谁能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2.学习前两句。 (1)朱德爷爷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了,工作又忙,可他也跟战士们(一块 儿挑粮),而且穿戴和战士们(一样),挑的粮食也跟战士们一样(满满的),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134 (2)指导学生用敬佩的语气读第 3 自然段的前两句话。(强调“一块 儿”“满满的”) 3.朱德同志为什么让人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呢? (1)轻声读后面的课文,画出答案。 (2)谁能用上这些词,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心疼藏又找来写上) (3)“不料”可以换成什么词?(没想到)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不料”的语气。 (5)口头填空: 大家见了,心里想:()。从此,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 4.是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当 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投影出示,一齐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135 5.有感情地朗读第 3 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总结课文。 2.总结填空。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朱德带领部队和毛泽东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 朱德和战士们一块儿( )的事,赞颂了朱德爷爷()的高尚品质。我们()。 1.由于低年级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 是很强,因此需要教师针对性地指导,如朱德同志为什么让人在扁担上 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读课文,更有利于深 入地理解课文。 2.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为说话提供了材料和内容,课堂训练为 说话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充分利用教材,还要善 于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大舞台,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给多音字组词。 136 斗 难 2.比一比,再组词二年级语文上 8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教案。 3.语文趣味练习。 (四)面(八)方+(一)心(二)用=(五 )光(十)色 (百)家争鸣×(十)万火急=(千)载难逢 4.战士们开始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一名人名言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 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 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 ——歌德 137 二走近伟人 朱德(1886~1976),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 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 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55 年被授予中 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在参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实现农业、 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作了巨大的努力。主要 著作编入《朱德选集》。 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会认 l 2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 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 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 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 1 961 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会令人 “难忘”? 138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傣历年的资料 教学方法:谈话导入、合作交流、朗读感悟 课时划分: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傣历年是我们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热闹最隆重的节 日你们参加过“泼水节”吗?如果你参加过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感受好 吗?让学生讲述。 今天,我们要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它与平时同学们所参加 的泼水节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l、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本文的生字。 2、指名读。 3、互读互听互相纠正读音。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l、出示要求认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2、指名读。 3、互读正音。 四、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 1961 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 忘的泼水节? 139 2、学生讨论交流 3、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 ①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②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③理解“四面八方”。 ④指导朗读。 4、指导看图、理解第 4 自然段 ①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挂图) 谁来说说总理今天打扮得怎样?总理脸上的神情怎样? ②让学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③结合图,说说除了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 ④师:傣族人民因为能和敬爱的总理一起过节而笑容满面, 现在也请你笑容满面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5、体会第五自然段 ①分角色扮演,老师扮演总理,同学们扮演傣族人民一起泼 水祝福。 ②启发想象 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 ③正因为 1961 年泼水节是和总理一起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感 到那年泼水节是“幸福”、“难忘’’的。 140 ④有感情朗读 6—8 自然段。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要求写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读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找出要求写的生字。 2、指名出示要求写的生字。 3、指名读生字。 二、复习 1、用开火车形式读要求认识的生字。 2、同桌互相说说 1961 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让学生记住字形。 2、介绍记字方法。 3、用生字组词,并理解字义。 4、写字。 ①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②重点进行范写指导。 ③学生书写老师巡回辅导。 四、课外延伸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情,哪位 141 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风情? 2,学生介绍。 3、老师补充。 如彝族“火把节”、基诺族“ ”、哈伲族“嘎汤帕节”, 五、作业布置: 积累本课好词佳句。 六、本课小结: 七、板书设计: 18 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 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 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 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 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 142 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 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 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 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 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 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 进行个别指导。初读,思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 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切实抓住这一训 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 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 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 143 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 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 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 真高啊, 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 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感觉,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 进入意境。】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 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144 【让学生做动作,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已近,体会诗 人想象力很丰富,构思的巧妙。】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 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 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 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师: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教师: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 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 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 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145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 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 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 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 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现在同 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 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这里,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意在使学生懂得表 清朗读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代作者说话,要读出作者内心的感 情。】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 般方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18 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146 《敕勒歌》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 《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 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 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 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 先秦歌谣,共一百卷。***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 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 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 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 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147 5、汇报朗读:找 3 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 哪里看到的? 从诗中看到了什么?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 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 茂盛牛羊怎么样? 肥壮板书: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 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 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 得更好。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茫茫静 (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动 (茂盛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 148 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 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辽阔无边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 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 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 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当堂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 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 查两遍 六、作业: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基于原诗、合理想象、注意抒情) 歌曲欣赏中结束本课。 第 19 课 雾在哪里 149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 10 个生字;正确书 写“暗、街”等 7 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 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 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 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 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 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 教学课时划分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50 1、 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 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 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 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 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 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 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 6 自然段的 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 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 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 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 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 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 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 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 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 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 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151 2、 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 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 指导写字 1、 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 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 动笔临写。 五、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 很多东西。 六、 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七、 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 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 藏起了 八、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 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 文。 二、 朗读感悟第 2~5 自然段 1、自由读第 2~5 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152 出示:淘气的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 2、学习第 2 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 师 引 读 课 文 , 相 机 指 导 “ 无 论 还 是 都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 同桌互读课文第 3 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 4、5 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 “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 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 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 藏了起 来,无论 还是 都 。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街、躲、该、散”4 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 需要注意什么。共同点:“街”是左右结构,其他三个都是左右结构, 左右部件紧密穿插。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 153 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七、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 雾在哪里 淘气 顽皮 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八、课后反思 第 20 课 风 一、 设计理念: 本课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 着的风。一开课,就通过有关风的景色唤起学生生活感受;以风娃娃 为情景激发学生读风、表演风、找风、画风,从而体会风的调皮、可 爱。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 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 12 个生字,能按笔顺 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 8 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小诗。 3、在读风中体会风的调皮、可爱,在找风中唤起该生生活 感受,在画风写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54 三、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四、教学难点:体会风的顽皮可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习惯。 五、教学准备:能感知风的风景图片或相关课件 六、教学时间:1—2 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引出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高兴吗? (高兴)可是,我刚进教室时,它却一溜烟儿跑不见了。我们大家一 起去找找它吧! 出示课件(或几幅能展现风景色图片)师述:瞧,它正和旗 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 得东歪歪、西斜斜。(风吹雨丝斜的图)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 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风车转动图) 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题:风)读题。 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顽皮、 可爱,确立这篇课文的朗读的基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它,那我们就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 好好地读读课文,好好地和它交朋友。 2、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呢!老师想问问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 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好?(拼读音节、问问同桌、请教老师、查 155 查字典等) 3、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这些生 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有)那就赶快 读读它们把!(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 4、同桌相互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 5、开火车指名读、齐读。 6、生字娃娃,要为难你们。瞧,它们的拼音帽子不见了,你 们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大家先自己小声地试一试, 读一读。 (抢读、齐读) 7、风娃娃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戏。 大家愿意吗?指名上台读生字。(师先背着该生指定一个生字,告诉 其他孩子,风娃娃就躲在这个字后,再让这个学生来读、来找。)大 家用手势来表示它的对错。 8、引导学生用“知道”说话。 (1) 问那才上台做游戏的同学,你从同学的手势中知道了 什么?(引导该生用“知道”说话) (2) 看到老师高兴的样子,你知道了什么?(进一步引导 说话) (3) 你还能用“知道”来说说话吗? (三)朗读课文、体会风的特点 1、现在,老师最想“知道”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课文读通 156 顺了。齐读课文。 2、风娃娃已经躲在课文里了,可是它说要十分细心的小朋友 才找得到它,你们有信心吗?听师读课文,小朋友拿笔勾出从哪些地 方找出了风娃娃?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3、同桌交流、指名说说。(重点抓住每一节的最后两行,引 导该生先说后读) ① 理解“树叶颤动”这一节。 先让学生自己谈体会。 师:假如我们的小手就是树叶,风来了,你会怎样做?(生 手摆动,即引导理解这样就是颤动。)风走了,又怎样?孩子们,你 有什么感受?(知道风来了树叶会动,风有趣)这风真有意思,那该 怎样读好这节呢? 练习朗读本节。先生自由读,再指读评价,齐读。 ②理解“树木点头”这一节。 你还从哪里找到风娃娃?生谈自己的体会。 现在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就是小树林,师边用手势做风的动 作,边叙述:呼呼,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你们现在该怎样 做?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风要大些了)如生答不出。师进 一步引导:风娃娃跟刚才比起,有什么不一样?分男、女同学比赛读 这一节,男同学读时女生表演,然后反之。 ③理解“河水起波”这一节。 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风娃娃?生指名说、读,并让生像刚 157 才一样,边做动作边说。师故作神秘状问:你和风娃娃在干什么?(引 导理解:“游戏”就是指风来了,并为后面写诗打下语言基础) 多可爱的风娃娃,让我们美美读读这节,留住它。(齐读,再 分组读,评价。) (学习这三节的顺序,以学生自由汇报的顺序为主) 4、孩子们,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开开心心来 读读全课吧! 5、还要和风娃娃玩一次吗?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 背全课! (四)拓展训练 咦!怎么风娃娃又藏起来了?它说这次你们要更细心的才能 找到它了。不过,它告诉了几个找它的方法:(课件或小黑板) ● 如果你喜欢写,就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 睡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要说我和你了。 但是___________ 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__________ 。 ● 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我藏在哪?(画 在书后 2 题中) ● 如果你喜欢读,你就《风》这古诗。读完后,你一定会有 更多收获。 风 158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五)记忆、书写生字 1、今天这些生字宝宝也变顽皮了,说你们不赶快记住它们, 它们也来藏起来了。读读要记住的 8 个生字,谁想到最巧的方法来记 住它们? 2、生记忆一个,就练习书写一个。 书写时强调:“正、用”: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 “走”的笔顺是:一十土走。 “没、时、说”注意左窄右宽。 3、欣赏、并向别人展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 板书: 树叶 颤动 20、风 林木 点头 来了 河水 越波 21 雪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瓜、衣、来”三个字;认识 1 个偏旁“孑”;知道“香”是多义词;“又”字连用可表示两种情况同 159 时存在。 2、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 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 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懂得当别人有困 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难点:通过:“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 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 云之间的变化过程。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现象,对于刚刚一年级的孩 子来说,理解起来是极有难度的。所以教师要通过演示课件“雪化成 水、水蒸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 具体化,自然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教具 多媒体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60 1、感悟雪孩子善良的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喜欢这个在别人遇到困难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雪孩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孩子的善良 和勇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画。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看课件首页:“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 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雪人、雪娃娃……) (2)“谁认识这个字(孩)?”“你是怎么认识的?” 2、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动画朗读):学生边看图边听配乐朗读边 思考:你们见过雪孩子吗?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 (2)看书,想想有几副图,每副图上画了什么?图文对照, 练读图旁的句子,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通过课件,创设情景:大雪无边,快乐无限!学生 仿佛置身于雪的世界里。听,雪孩子和小白兔在唱歌,看,他们玩得 多快乐!动情地朗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把学生带入丰富的 想象和亲身体验中,从而渲染了与词句相对应的气氛,使学生主动了 解和欣赏了语言所描写的事物,体验了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然后通过 161 再次地自由练读,使学生对全篇课文有个宏观的把握:知道本课有 8 个自然段并配有 8 幅插图。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 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求同思维能力。 (3)想办法弄懂画横线字的读音。 (4)学生小组交流不认识字的读音。 3、合作学习,认记生字 你学会了什么字?用什么方法学会的?课件展示知识树 学习全文生字。(归纳出低年级孩子识字的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 学、问爸爸、问妈妈、查语文书后面的生字表,还可以进行猜读,如 果以后学会了查字典,还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等。) 4、初读课文,思考感悟 (1)、从小组中各选一名代表朗读课文。学生评价,老师 正音。 (2)、全班齐读课文。想想说说: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 白兔,结果怎样?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什么?你想对小白兔说什么? (3)、小白兔还会回来吗?课件展示最后一副图。(不要求 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 5、拓展练习,巩固生字 (1)、读句子识记生字:孩子,你要知道,玩火可不好。 万一火烧起来,往往会带来可怕的结果。 (2)、播放课件读读说说,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6、指导写字 162 课件出示生字表,逐个讲解写字的要点注意事项:写好 “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在学生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 指导两个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上撇中部, “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并与它相接,与“左撇”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自“横”中间起 笔,向左下撇出。“竖提”从“撇”的中上部起笔,转折处低于撇尾, 第五笔“短撇”,从横收笔处下方起笔,方向与长撇一致,最后“捺” 低于长撇并相接,向右伸展与撇对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雪孩子善良的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喜欢这个在别人遇到困难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雪孩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孩子的善良 和勇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9 课《雪孩子》,板题并读题。 163 2、指课题雪孩子,问:想知道这个雪孩子是哪来的吗?引 导学生去小白兔家看看。 3、小白兔在路上放了一些词语,他想请会读的小朋友和它 一起玩。(再次播放课件知识树,复习生字词语) 二、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来到小白兔家,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插图(1),借 助课件插图的直观形象,使文字叙述的雪后美丽景色变成了真实可触 的东西。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更为深刻。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并感受这美景。 (2)这么美的景色快读给你的同桌听。 (3)老师也想读一读这美景。 (4)齐读,用你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出这美景。 三、细读,提出问题,尝试合作解疑 过度: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想更多的了解课文就赶快 打开语文书。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如有问题,在 书中圈画,准备提出。 2、质疑,梳理(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2-7 自然段各写 了什么?雪孩子哪里去了?雪孩子还会回来吗?……板书有价值的 问题) 3、指名分段朗读,思考提出的问题。 164 4、研究你最感兴趣的问题?组内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精读,自读自悟,,尝试解决问题 (一)、读中感悟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的快乐。 1、指读 2、3 自然段,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 怎样的雪孩子? 播放课件插图(2),感受雪孩子的美丽。 2、你喜欢雪孩子吗?小白兔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播放课件插图(3)图文对照,使学生能深刻体会雪 孩子给小白兔带来的快乐。 3、指导朗读。你能用朗读把雪孩子的可爱和小白兔的开 心读出来吗? (1)自己读。 (2)同桌互读。同桌读的好你夸夸他,如果有困难你 帮帮他。 (3)指名读。 (4)引读。 (二)读中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过渡语:多么漂亮、可爱的雪孩子,可是他却不见了, 发生了什么事? 1、自读 4—7 自然段,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发 生了什么事。 播放小白兔动画选段,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看着 165 动画片,体会“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所描述的意境,体会雪孩子崇 高的品质,体会小白兔的快乐与忧伤。真实的感受到雪孩子是多么可 爱,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 小兔子,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达到更好地突破本文的重难点 之效果 2、指名读,边读边猜: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了心里怎 样想?小白兔看到雪孩子为了救自己而化了,心里怎样想? 3、多么善良、多么勇敢的雪孩子,讨论:你觉得要读出什 么样的语气,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高兴的语气、伤心的语气…… 学生各抒己见)指名朗读并评价。其他小朋友呢,你们同意谁的意见? (生再次朗读,全班仿读、齐读) 4、小组选择喜欢的形式读展示,评价。 5、总结:刚才小朋友们分别是站在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角度 上来理解的,所以你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现在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感 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过渡语:善良、勇敢的雪孩子哪里去了呢?为什么会变成一 朵白云? 1、齐读第 8 自然段。展示课件演示蒸发(1),想想,文中 的哪个词是说这种现象呢?”(“飞”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这部分内容 注意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2、孩子会回来吗? (展示课件演示蒸发(2)。演示“雪化成水、水蒸发到 166 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重难点的理解:知道了在一定 温度下雪遇热会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就成了云。以培养孩子触类旁 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3、指导朗读。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 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 样的语气呢? (1)、讨论、自由读。 (2)、小组选择喜欢的形式读 (3)、展示,评价。 五、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随着音乐美美地读全文吧。 2、你喜欢雪孩子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3、课件播放想想说说:这么可爱、善良、勇敢的雪孩子, 我真希望他能再回来。“雪孩子回来以后,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 意的表达。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和语言概括能力。 六、作业 课件展示。 22 狐假虎威 167 教学要求: 1、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10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 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 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生字卡、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识字、写字。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 端正、匀称。 重点:识字、写字。 一、竟猜谜语,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 168 (1)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 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老虎) (2)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猫儿黄,昼伏夜出捕肉 吃,毛皮好做女士装。(狐狸)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 读 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 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文 本中的关键“人物”。告诉“假”的读音,但不告知理由,引导学生 自己探究,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的意思的 能力。】 二、配乐朗读听感结合。(学生轻轻地打开书一边听录音,一 边看书。) 【设计意图:听配乐朗读,一是起示范作用,二是培养学 生边听边想的学习习惯。】 三、阅读课文识记字词。 师:“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不 想自己读一读?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带出 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字词。 169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 拼音多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 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 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 mēng,不读 méng., 齐读。 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 车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狐假虎威、茂密、扑过去、半 信半疑、猴子、野猪、梅花鹿、害怕、威风胆子吓跑寻找爪子借着、 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 (3)生字组成的词语会不会读?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 (4)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 多不简单哪!自己夸夸自己吧!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识字,语言环境中识字,重 复再现中识字,遵循学生的识字规律及年龄特点。识字后,自我夸奖 又使学生有了成就感,更鼓励了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3、读通课文。 (1)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 话前面画上“”,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 170 读。 (2)指名汇报练读的效果。 (3)采用老师范读、学生示范、个别练习等多种形式练 习朗读,直到把课文难读的句子读通为止。 (4)小结:大家真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都读通顺了, 太棒了! 4、再读课文。 (1)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读,要求把它读 流利,等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 (2)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读课文。 (3)各自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后,指名分小节朗读全 文。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把朗读时间还给学生,从难句的读通再 到段落的读顺,最后是流利的朗读全文,这样分层次教学为学生通畅 的阅读全文铺设了梯度、降低了难度,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阅读 文章的方法。】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3、进行书写指导: 注意:”狐”的右边不是“爪”、猴的中间没有竖,威 171 字中间不要忘了写一横。指导书写“虎、茂、威、假、鹿”。 4、学生进行区别、临摹。(注意书写姿势及字的美观)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识字方式,引导学生个性化识 字,在观察交流中让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及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的示范 指导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和寓意。 重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难点:揭示寓意。 一、回顾课文、复习巩固。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拼音。 朝(zháo cháo)霞朝(zháo cháo)南 森(sēn shēn )林深(sēn shēn )处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出示练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狐狸是一 只()的狐狸,老虎是一只()的老虎。那谁厉害呢?指名读第一自 172 然段。 (2)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 是老虎厉害,说说你的意见。(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 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 是很厉害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朗读重点词、关键词,体会 “虎之威”】 2、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 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我们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各自轻声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狐 狸讲了几次话?(三次)应该怎么读? (2)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同桌练 习分角色朗读,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 (3)学生练读。指名读。(如果学生读得好,提问他为 什么要这样读?如果读得不足,则引导学生对“骨碌碌、”“扯着嗓子”、 “老虎一愣”进行理解。第一句话扯着嗓子是想掩饰它内心的恐惧, 用气势来吓唬老虎,第二句话讲老虎不敢吃的理由:我是老天爷派来 管理你们百兽的……第三句话讲狐狸故作镇静:你不怕,那你就吃吧。 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把老虎镇住、蒙住、骗住。) 出示练习:孩子们,你们看狐狸真是一只()的狐 173 狸!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4)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发挥你的想象,想一 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5)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6)讨论后回答。回答后学生联系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抓住狐狸的语言,为学生搭建自主阅 读的平台,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自读自悟,以读代讲,想象狐狸 说话时的心理、语气,从而体会出“狐之猾”】 3、学习六、七、八自然段。明白“谁之威” (1)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意。 (2)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默读六、七、八自然段想一 想:狐狸、老虎和其他野兽的表情怎样?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板书: “狐:摇头摆尾神气活现”“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 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 们表演得对不对? 通过导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 什么?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 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4)纳闷什么意思?(因为疑惑而发闷)野猪、小鹿、 174 兔子为什么纳闷?它们纳闷的原因是: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 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摇头摆 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为什么它们撒腿就跑?读“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 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 (6)体会老虎、狐狸和野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出示练习:事实上狐狸是借着()的威风把百兽 吓跑的,所以“狐假虎威”的意思是说()“假”的意思是()。随机 板书“假”“威”的意思。 (7)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 把百兽吓跑的?(狐狸走在老虎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 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百 兽是看见老虎才跑的。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 的)。 【设计意图:插图与文本内容相结合,直观地了解 了此时狐狸与老虎神态,而同学们的即兴表演,更使学生深入地理解 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的意 思,同时也更加透彻地明白了到底是谁最威风的,对于理解“狐假虎 威”的意思可谓是水到渠成。】 三、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 175 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生活中,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 词语比喻一种人,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 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你想对这样的人说什么?我们要不要做这 样的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3《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 18 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 8 个生字。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3、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4、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激发兴趣 1.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 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是什么?(狡猾) 出示:高洪波写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组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 《狐狸分奶酪》、《狐狸和马》、《狐狸孵蛋》、《瞎眼狐清窝》。 176 二、走进故事 感悟道理 1、我们先来学习《狐狸分奶酪》 (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指导朗读 2、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3、让我们采用刚才的阅读方法继续阅读后三篇(小组合作学习完 成题单) 4、简单汇报: (1)狐狸和马——聪明的狐狸 (2)狐狸孵蛋——善良的狐狸 (3)《瞎眼狐清窝》——慈爱的狐狸 三、走出故事总结特点 1、《狐狸和马》、《狐狸孵蛋》这两篇文章是什么类型的文章(童话) 2、童话的特点: (1)拟人化描写 (2)想象丰富 (3)有趣有理 3、学生齐读高洪波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四、总结收获 布置小练笔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篇篇关于狐狸的故事,感受了狐狸 177 可爱、善良、聪明和慈爱。这些故事一部分来自民间流传的,一部 分是作家创作的,但这些故事都来源于生活,假如你想写一个狐狸,你 笔下的狐狸有是怎样一只狐狸呢?下课后,自己编一个关于狐狸的故 事》,老师期待着…… 五、推荐阅读 拓展提升 《中国童话大师经典丛书》 板书设计 故事中的狐狸 狡猾 聪明 善良 慈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二、检查学习生字。 1、认真读一读课文,圈画出课后生字和新词,在组内互相检查。 2、小组展示学习。 3、全班交流。 三、学习词语 开始起始始终方便便利便于 四、指导书写 178 1、仔细观察课后生字,找出难写的生字。 2、指名说说难写的生字。 3、练习组词。 4、教师示范。 5、学生练习。 五、作业 1、生字词语抄写。 2、完成练习册。 24、《狐狸养鸡(一)》教学设计 25、《狐狸养鸡(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特 冠”等 19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吵 嚷 冲 扇 ”的 读音;会写“挤 挨”等 8 个生字。 2. 学会不出声地读课文,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把课文读通 顺,读流利。 3. 抓住狐狸的矛盾心理,体会狐狸善良的一面。 【教学重难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音; 学会默读课文,了解狐狸也有善良的一面。 【教学准备:】 179 PPT 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特 冠”等 19 个生字,会写“挤 挨”等 4 个生字。 2 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他们的读音,再说说你是怎么 猜出来的。 3 能不出声地读课文,说说狐狸吃了这些鸡吗?这是只 怎样的狐狸? 教学过程 一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 指两名同学分别讲一讲《狐狸分奶酪》《狐狸养鸡一》的故事。 2 教师导语:狡猾的狐狸在养鸡的过程中,和小鸡日夜相处,慢慢 变得善良了,但是狐狸天生爱吃鸡,那他到低有没有吃掉这些鸡呢?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狐狸养鸡二》。 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自由读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 出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②遇到不认识的字,试着猜一猜它们的读 音。 2 同桌,前后桌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3 多种方式识记生字,读准多音字“吵 嚷 冲 扇”的读音。 (1) 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2) 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生字,如: 180 中----冲 间---简 票---漂 少---吵 爪---抓 贝---败 诗---特 很---恨 船---般 (3)出示含多音字的词语,强调读音 吵吵嚷嚷 冲着 扑扇 4 开火车认读词语 特别 冠子 漂亮 训练 抓到 冲着 凶相 另一番 扑扇 一般 一圈 即使 简直 吵吵嚷嚷 气急败坏 (1) 指名读,教师正音。 (2) 齐读 (3) 开火车读 (4) 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 试着不出声地读课文,找出文中不认识的字,猜猜他们的读音, 再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6 读了课文,想一想:天生爱吃鸡的狐狸,最后吃了这只鸡吗?这 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7 过渡语:这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研究,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课文。 三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 挤 挨 败 凶 ,观察生字,说说他们在 田字格里的占位及结构。 2 教师示范书写,生观察,跟着书写。 3 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181 4 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写“坡 另”等 4 个生字。 2 默读课文,说说狐狸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下不了口”呢? 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3 综合本单元的课文,说说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 出示上节课的词语,认一认。 2 小组比赛读。 3 想一想,上节课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解决?(狐狸吃了这些鸡吗? 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二 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 过渡语:狐狸最终并没有吃这些鸡,而是在一个黑漆漆的夜晚, 偷偷地溜走了,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 2 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儿看出这是只善良的狐狸?找出相关 句子。 (一) 狐狸矛盾显善良 出示句子: ① 这时,狐狸有点儿恨这群鸡了:傻瓜,干嘛不逃掉?他突然想 了个主意,训练这群鸡,把他们训练的像鸟一样。如果到时候,他们 182 不能像鸟一样飞翔,我抓到他们,可就别怪我狐狸无情了。 ② 狐狸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望着一天天肥壮起来的鸡,心里矛盾 极了。他真想告诉鸡们,自己是一只狐狸,天生爱吃鸡。他非常非常 想吃掉他们,只是怎么也说不出口,即使说了,恐怕鸡们也不相信。 不是自己叫他们学飞的吗?干脆趁天黑咬死他们,吃掉他们。可是一 到夜里,看着鸡们挤在自己身边,安安静静地睡着,他无论如何也下 不了口。 1 反复读这些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 小组内交流学习。 3 指名说一说。 4 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体会狐狸矛盾的心理。 5 过渡语:我们从狐狸矛盾的心理和狐狸的行动中感受到了这是一 只善良的狐狸,你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狐狸是善良的?(提示:请 大家观察观察小鸡) (二) 小鸡表现显善良 1 指名说一说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狐狸的善良。 2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自由交流。 3 出示句子: ① 只是夜晚,鸡们还是挨挨挤挤卧在狐狸身旁。 ② 可是鸡们吵吵嚷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就不飞, 就不飞,就不飞!” ③ 这些鸡还是第一次看到狐狸的凶相,以为狐狸真的生气了,他 183 们只好乖乖地练习。 ④ 鸡们飞了一圈后都落到了狐狸身旁,争先恐后地向狐狸描绘飞 翔的感觉。有只鸡还对狐狸说:”你也飞吧,可好玩了。” ⑤ 一群鸡在四处寻找,叽叽喳喳地叫着,寻找一只狐狸。 4 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5 小结:这些鸡在和狐狸一起生活中,渐渐把狐狸当朋友,当妈妈 一样信任依耐,说明狐狸也像朋友,像妈妈一样对待这些鸡们,也可 以让我们感受到狐狸是善良的。 三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学了本单元的课文,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总结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很多动物并不 是天生的狡猾凶残,通过后天的环境改变,和睦相处也可能产生很好 的感情的。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只要人 人都有一份爱心,多一些关爱,相信世界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的! 3 还有许多与狐狸有关的故事,请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 四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1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 坡 另 诉 信 ,观察生字,说说他们在 田字格里的占位及结构。 2 教师示范书写,生观察,跟着书写。 3 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4 展示评价。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