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
一、快乐填空(16分)
1.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 。
2.宪法具有最高的 、 、 。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年,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4.“一府一委两院”,其中一府是指 ,一委是指 ,两院是指 。
5. 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我国 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6.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 意志的集中体现。
7.必须加强对权力的 ,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 的意愿。
二、择优选择(21分)
1.年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
A.14 B.16 C.18
2.以下关于身份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身份代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
B.警察可以随意查验居民身份证
C.要注意避免身份证上的个人信息泄露
3.关于载人深潜技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首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B.“蛟龙号”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记录
C.载人深潜技术对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意义重大
4.以下关于未成年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B.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法律
C.未成年人犯法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5.以下关于国家机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B.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国家机构指中央国家机关
6.关于参政议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
B.小学生不用参政议政
C.不是人大代表,也可以参政议政
7.关于公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B.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C.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三、慧眼识错(21分)
1.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经常性谩骂和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都属于家庭暴力。( )
2.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 )
3.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属于国家机构。( )
4.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 )
7.《儿童权利公约》是第一部专门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公约。( )
四、牵线搭桥(1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生活中的场景
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 区政府投入资金做公共绿化
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 李明的妈妈向税务部门缴纳
有财产不受侵犯 个人所得税
第二十六条 国家保护和改
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 张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 李某家在拆迁时,屋内的合法财
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产被损坏,县政府予以赔偿
五、智慧问答(12分)
1.法律有什么作用?(6分)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监督权力运行?(6分)
六、情景再现(16分)
1.2016年,我国共摸底排查出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你有什么关心,帮助留守儿童的建议?(8分)
2.材料①:同学小刚和小明在放学后堵住我,向我要钱。
材料②:同学小林把我的书包扔在地上,还推我。
有时,校园里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读了以上材料,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8分)
七、课外拓展(2分)
管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曾经在《管子·任法》里说过“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请谈你的理解。
答案
一、快乐填空
1.宪法日
2.法律效力 法律权威 法律地位
3.五 县级
4.人民政府 监察委员会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5.直接 县、乡
6.宪法 人民
7.监督 人民
二、择优选择
1.B 2.B 3.A 4.C 5.C 6.B 7.B
三、慧眼识错
1.√2.√3.×4.√5.√6.√7.√
四、牵线搭桥
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张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李某家在拆迁时,屋内的合法财产被损坏,县政府予以赔偿
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区政府投入资金做公共绿化
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李明的妈妈向税务部缴纳个人所得税
五、智慧问答
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错。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2.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等媒体进行监督。
六、情景再现
1.可能面临生活缺少照料、学习缺乏引导、心事无人诉说等问题。
建议略。
2.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寻求老师、父母等的帮助。情节严重的可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七、课外拓展
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