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加入VIP免费下载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ID:580003

大小:876.47 KB

页数:255页

时间:2021-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 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 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w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1. 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 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教科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 横向联系,使各板块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 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 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 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单元各部分内容环 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2. 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教科书形成“精读” “略读” “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 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 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外 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 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大部分单元的“交 流平台”,都聚焦学习方法,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 用的方法,总结出一些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进 —步的认识。‎ 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 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 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地迁移 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4. 突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教科书着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论是练习活动的设计,还是语文园地的内容安 排,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突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比如, 关于词语的练习活动,关注词语表达的情感色彩,但又不只是关注相关的语文知识,而是 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词语、运用词语,提高学生对词语的把 握能力。‎ 教科书还努力加强阅读和表达的联系,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运用于自 我表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编写说明 9‎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二、教科书主要内容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 8个单元,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 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万物有灵” “民间故事” “爱国情怀” “舐犊情深” “自然之 趣” “读书明智”。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二单元“提高阅读的速度”是一个阅读策略单 元,是围绕阅读策略的学习编排的;第五单元“说明性文章”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 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1.阅读。‎ ‎(1 )精选文质兼美的课文。‎ 在每个单元中,都精选程度适宜、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 发展,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养成良好品质。‎ 精读课文,一般从朗读理解、积累运用、拓展实践等维度进行课后题的设计,着眼于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言积累和运用,启迪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部分课文后安 排了以下栏目:“阅读链接”,提供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相似的短小篇章或片段,由 课文自然延伸,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扩大阅读视野;“资料袋”,提供补充材料 等方面的阅读资料;“小练笔”,提供练习机会,引导学生由读学写;“选做”设计更为丰 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课题旁有星号的是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指向“粗知 文章大意”的教学目标。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安排写字,不设 课后题,而是在文前安排“学习提示”,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学习建 议。略读课文承担的另一个功能,是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如《我的“长生 果”》的学习提示“说说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体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2)编排阅读策略单元,集中学习“提高阅读的速度”策略。‎ 教科书第二单元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为主线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这种单元类 型,不以双线结构的方法来编排,而是完全以阅读策略为主线进行编排。‎ 这个单元的编排体例不同于其他单元。安排四篇课文,将文前的“学习提示”与课后 题相结合,展示了提高阅读速度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策略。四篇课文题材、体 裁各异,旨在告诉学生,无论阅读何种类型的文章,都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学习提示” 提出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课后题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过程中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回顾自己 的阅读过程。四篇课文任务分工不同,如,《搭石》一课训练的是“集中注意力、不要回 读”,《将相和》训练的是“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什么比猎豹 的速度更快》训练的是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冀中的地道战》训练的是带 着问题读从而提高速度的方法。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这些方法,通过记下阅读时 间,检测阅读效果,从而体会提高阅读速度的好处。这样的设计,外化了个体阅读的思考 编写说明 9‎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过程,启发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要反思阅读过程,并且在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 不断丰富阅读经验,更好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实践。‎ 单元的“交流平台”还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对阅读方法进行梳理总结, 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提炼学习方法。“词句段运用”还引导学生通过及时概括语句意思 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导读、助读、练习系统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单元形 成一个系统,逐渐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这些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阅读方法,达到一定的 默读速度。‎ ‎(3)安排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安排文言文《少年中国说(节选)》和《古人谈读书》,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 习文言文的兴趣。对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教科书做了准确定位,并通过课后题体现岀 对五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学习文言文,初步感知带有议论性的文言文,体会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 ‎2.习作。‎ 教科书重视表达,同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强习作 教学。‎ (1) 编排专门的习作单元。‎ 第五单元“说明性文章”是专门的习作单元,是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编排的单元。 整个单元以“说明性文章”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说 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同时搜集资料,尝试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 介绍清楚。‎ 这个单元的体例与普通单元有所不同,先安排两篇精读课文,然后是“交流平台”和 “初试身手”,之后是两篇习作例文,最后是单元习作。其中,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定位 与其他单元不同,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每课的课后题都突出体现了这一 特点。“交流平台”以精读课文为例,提炼岀本单元的阅读要点:总结、提炼说明文的特 点与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紧接着,就是“初试身手”,让学生趁热打铁,一是试着 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二是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 写成说明性文字,为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打下基础。然后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均配 有旁批,在典型的地方加以批注,分别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体会说明性文章的写法。‎ 通过这几个板块,形成习作单元的完整结构:“导语”点明语文要素(习作要 求)——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一“初试身手”初 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习作例文”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单元“习作”呈现本单 元的学习成果。‎ (2) 每个单元中的习作编排。‎ 教科书针对第三学段课程标准的内容,在习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如,要求 分段表述,写完整的篇章。‎ 每个单元中的习作,精选话题内容,着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培植表达自信。话题 的情境创设力求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话可写,乐写愿写。除了引导学生写景叙 事外,还引导学生写观点类文章,以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满足学生表达自我的需要。如 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鼓励学生向他人推荐一本好书,并将推荐的理由写具体,‎ 编写说明 9‎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使习作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工具,激发起学生主动习作的内在动机。‎ 在每个习作中,加强习作指导,降低习作难度。为了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 “怎 么写”的问题,教科书根据不同话题的不同特点,对学生的习作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 导。比如,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通过举例的方式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思考自 己的心爱之物究竟是什么;再让学生“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 成为你的心爱之物”,让学生围绕几个问题构思,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写完 后再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和同学分享。教科书采用多种 形式指导学生完成习作,这些指导性的内容不只适用于完成某次习作,其中也蕴含着完成 某类习作的方法路径。‎ (1) 随机安排课后“小练笔”。‎ 教科书在某些课后灵活地安排“小练笔”,促进读写结合,由读学写。如,结合课文 《落花生》,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为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作铺垫;根 据课文《猎人海力布》,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落实 单元习作要求,为缩写故事作铺垫;联系课文《慈母情深》,写写自己类似的“鼻子一酸” 的生活经历,培养学生随时随处提笔写作、记录生活的好习惯。‎ ‎3. 口语吏际。‎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交际话题各有侧重,既有侧重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特别是当众表达能力的独白类话题,如“讲民间故事”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也有侧重 培养学生交流讨论能力的对话类话题,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会选择恰当的材 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看法,如“父母之爱”。教科书充分关照各种类型的交际 话题,从不同角度推动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发展。‎ 教科书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关注交际目标的达成,着力培养学生的角 色意识、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如,“制定班级公约”中要求学生“发言时要控制时间”, 让学生学会遵守交际规则;“父母之爱”中建议学生“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 予积极回应”,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礼貌待人。通过一系列的目标达成,使学生学会遵 守交际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品质,让学生勇于交际、乐于交际。‎ 4. 语文园地。‎ 全册教科书除了第五单元没有安排语文园地,一共安排了 7个语文园地,围绕每个单 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 语文园地设置了以下栏目。‎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梳理、 总结,大多通过与学习伙伴交流与读写例话的方式,将语文要素具体化,呈现期望学生通 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掌握的方法、养成的习惯或形成的观念,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将无意识的行为变成有意识的行为,主动运用于今后的语文实践。‎ ‎“词句段运用”延续中年级的设计理念,并体现高年级的学段特点,安排系列语言实 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编写说明 9‎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书写提示”要求书写行款整齐,并引导学生欣赏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日积月累”集中安排古诗、俗语、名言警句等传统文化经典内容。‎ 4. 快乐读书吧。‎ 延续中年级的编排体例,以“快乐读书吧”带动学生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 本册结合“民间故事”单元,推荐学生阅读民间故事。“快乐读书吧”设计两个内容板块: “你读过吗” “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推荐书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 选择空间。‎ 在“快乐读书吧”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方法提示:“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 和重复的段落,这是为了在讲述中方便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 “民间故事寄托着人 们朴素的愿望……”。通过这样的方法指引,使学生在阅读民间故事时读得更深入、更投 入,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5. 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 教科书后附有“识字表”“写字表” “词语表”。“识字表”列出了本册要求会认的字, 其中蓝色的字是多音字(指之前学过这个字,此次出现作为多音字学习);“写字表”列出 了本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列出了本册精读课文要求会写的词语。‎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写字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800个左右,其中2020个会写。‎ 2. 认识常用汉字200个,会写常用汉字220个。‎ 3.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4. 能用毛笔字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5.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 阅读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 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 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 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6.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的用法。‎ 编写说明 9‎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 诗文。‎ 2. 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 习作 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 3.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 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 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四) 口语交际 1. 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 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使用教科书,要树立整体的观念,关注教科书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树立方法意 识,将方法指导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1. 识字写字。‎ 高年级依然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教学,应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 力。教学时,以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为主,教师再适当引导。一些生字较多的课文,教 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难字、容易出错的字,要用恰当的方法加 以点拨。‎ 写字教学,应在指导学生写规范、端正、整洁的基础上,还要求行款整齐,书写美 观,并且有一定的速度。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且鼓励学生勤于练字。可以举 办与书写有关的活动,比如硬笔、毛笔的书法展,让学生展示自己书写作品,在活动中感 受汉字书写之美,进一步激发书写的兴趣。‎ 本册教科书的多音字数量较大,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多音字的 方法,形成分辨多音字读音的能力,在阅读时遇到多音字能借助字义推断字音。‎ 本册阅读策略单元的识字写字教学,应有别于常规单元,以确保学习方法的整体性和 流畅性。在本单元中,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正是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障碍,是本 单元学生要自己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初读课文的环节,教师要提醒学生遇到不懂的 编写说明 9‎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词语,不必停留太久,不要反复回读。在学生完成阅读方法的学习交流之后,再进行识字 写字的学习。‎ 1. 阅读。‎ 阅读教学,要通盘考虑课文的教育价值,兼顾几方面目标的实现:一是体现本单元的 重点目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二是体现本课特点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基于文本的特殊 性,挖掘有教学价值的学习内容;三是落实学段的常规性目标,完成本学段每篇课文都 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每篇课文的课后题确定教学 内容。‎ 本册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更加含蓄、深刻。教学时,应留出充分时 间让学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用完整、通顺的句子复述课文,以检测学 生把握内容的情况。不能只让学生关注某些词句、段落,避免阅读的“碎片化”。‎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主旨,要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充分地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 己的感受和看法,再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总结。教学情感表达细腻、丰富的课文时,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的场景、人物、细节,从中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要避免对 课文的解读“标签化”,脱离文本。‎ 从高年级开始,要求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如本册中“初步了解课 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主要是为了 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给学生习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教学时,要避免讲得过深过细,不要 加重学生的认知负担。‎ 要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文言文等不同类型课文的目标定位,避免拔高要求。略读课文 的教学主要提倡学生能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自主阅读,迁移本单元中学得的方法,以学生交 流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文言文的教学,可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相关资料来理解课文的大 意,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来体味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阅读策略单元中的课文和习作单元中的课文,各有用途,应避免定式思维,用好课 文,指向核心目标的达成。教学阅读策略单元时,要让学生先明确学习提示的要求,明白 记录阅读时间的意义,了解本课介绍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能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尝试运 用。并且要鼓励学生交流阅读体会,真实地汇报自己的阅读情况,和同学一起讨论提高阅 读速度的方法,体会到提高阅读速度的好处,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去。 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教学应重点指向表达方法,让学生体会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学习基 本的说明方法,了解它的语言风格等。习作例文可作为指导学生“初试身手”或“习作” 的范例,但注意不要限制学生的习作,防止学生机械的模仿。‎ 要重视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课程化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快乐读书吧”,做好关 于民间故事书的导读,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并定期组织阅读交流会,解决学生在 阅读过程中的问题,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也学习到一定的阅读方法,能 有一定的阅读收获。‎ ‎3.习作。‎ 准确把握习作的目标要求,使高年级的习作与中年级的习作自然衔接,平稳过渡。习 编写说明 9‎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作的要求从“写清楚”,到“写具体”。要让学生进一步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 交流,因此,习作要写岀感情真实,并且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每次习作话题,设定适当 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尽力避免定位不准、 拔高要求的问题。‎ 习作教学要继续重视引导学生习作修改,并且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教科书在很多 习作中,都提示学生写后进行修改,并且能参考同学提出的修改建议。教学时要安排学生 习作后自我修改和与他人互换修改的环节,保持良好的修改习作的习惯。‎ 要强化习作的交际功能,使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教科书对写后交 流的提示,体现了书面表达的交际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对象意识,引导学生 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感受习作的乐趣,体验与人进行书面交流的成就感,彰显在习作后 交流中提升习作能力的理念,避免习作前的过度指导束缚学生的灵性。提倡从学生的习作 成品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习作的具体指导放在学生习作之后,引导学 生作后充分交流,在与同伴、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读者反馈 获知如何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得更具体。‎ 另外,要特别重视习作单元的教学,准确把握习作单元的编排意图,紧紧围绕培养学 生的习作能力这条主线开展教学。找准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习作例文的定位,对单元中 的“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等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说明文习作单元, 能不怕写说明文,喜欢写说明文,体会到说明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 口语交际。‎ 要依据不同的口语交际类型,设计符合交际话题的情境,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倾听、 表达或应对能力。多给学生创造当众表达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成段表达,避免对生活场 景的简单重复。‎ 要重视交际方法、策略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完成真实交际任务的同时,实践交际方 法,学习运用交际技巧和交际策略。通过不同交际话题、不同交际情境,使学生有机会面 对不同场合(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面对不同交际对象(多人、一人),学习在不同 情境下实现交际目标,发展口头表达能力,不断增强交际的勇气和自信心。‎ 在本册口语交际中,除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自己意见,还注重培养学 生的对象意识,要求学生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话题 和情境,让学生参与、展示、4顷听、思考和交流,体会交际过程中既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 法又能尊重对方的方法。‎ 除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还要重视日常教学中无处不在的口语交际活动,关注学生日 常生活中的交际品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如,可以利用 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述,让所有学生都有表达机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 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口语交际课中的学习成果。‎ ‎■ 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 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教学的参考用书,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把握教科书特 编写说明 9‎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点,领会编写意图,明确教学要求,并提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建议。需要强调的是,本书 中的教学建议、教学设计、课时安排等,只是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的基本依据,仅供 教师教学时参考。教师要结合当时、当地、本人、本班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 计,安排教学进程。‎ 本书按照教科书的编排体例,在每组前面编排一个单元说明,介绍每组的主要内容及 其内在联系,对教师理解每组内容和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有所帮助。‎ 每课一般包括“教材解析” “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等内容,有的还编排了 “教学设 计举例” “教学资源”。‎ ‎“教材解析”,对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等进行解析,为教师解读文本提供借鉴。‎ ‎“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通过本课学习期望达成的学习结果。‎ ‎“教学建议”,对如何实施教学提出建议,重点提示理解运用、识字写字等方面的教学 建议。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建议不是流程式的建议,不意味着教学的先 后顺序。教师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建议”中提示的要点,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符合本班学 生实际的教学流程。‎ 编写说明 9‎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资源”,主要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参考资料,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其中有的内 容可以直接用于教学,有的内容只供教师阅读,不必告诉学生。‎ ‎“教学设计举例”,是教学设计的案例,有时提供完整的教学设计,有时提供某一课时 的教学设计。为了体现教学设计的多样化,有的教学设计体现了 “教学建议”里的思路, 有的则与“教学建议”中提供的思路不尽相同。‎ 为了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本册教科书配有多种辅助教材。除教师教学用书以 外,还配有写字教材、教学挂图、投影片、录音带、CD、同步阅读《水墨菱塘》、《快乐 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同步解析与测评》、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 等,供教师和学生选用。‎ 教师在使用本册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来信或发电 子邮件至 jcfk@pep.com.cn。‎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19年7月 目录 1‎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1白鹭 3‎ 2落花生 8‎ 3桂花雨 12‎ 4*珍珠鸟 16‎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20‎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23‎ ◎语文园地 26‎ 第二单元 29‎ 5搭石 32‎ 6将相和 37‎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43‎ 8冀中的地道战 46‎ ‎◎习作:“漫画”老师 57‎ ◎语文园地 60‎ 第三单元 64‎ 9猎人海力布 68‎ 10牛郎织女(一) 73‎ 11*牛郎织女(二) 78‎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82‎ 目录 1‎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习作:缩写故事 ‎85‎ 语文园地 ‎89‎ ‎◎快乐读书吧 ‎92‎ 第四单元 ‎97‎ ‎12古诗三首 ‎100‎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106‎ ‎14圆明园的毁灭 ‎111‎ ‎15*小岛 ‎116‎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120‎ 语文园地 ‎123‎ 第五单元 ‎127‎ ‎16太阳 ‎130‎ ‎17松鼠 ‎133‎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137‎ 习作例文与习作 ‎140‎ 第六单元 ‎144‎ ‎18慈母情深 ‎146‎ ‎19父爱之舟 ‎167‎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71‎ ‎◎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174‎ 习作:我想对您说 ‎177‎ ‎◎语文园地 ‎180‎ 第七单元 ‎184‎ ‎21古诗词三首 ‎186‎ ‎22四季之美 ‎191‎ 目录 1‎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3鸟的天堂 196‎ 24*月迹 200‎ ‎◎习作: 即景 203‎ ◎语文园地 212‎ 第八单元 216‎ 25古人谈读书 218‎ 26忆读书 222‎ 27*我的“长生果” 228‎ ‎◎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231‎ ‎◎习作:推荐一本书 234‎ ◎语文园地 237‎ I 附录 240‎ ‎ ‎ ◎识字音序表 240‎ ◎写字音序表 242‎ ◎《同步解析与测评》听力材料 244‎ 目录 3‎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读 课文《珍珠鸟》。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白鹭》通 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 发了作者“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 怀旧之情倾注其中;《珍珠鸟》通过对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的描述,展现了 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把情感寄托在 描述的事物中,是文章表达情感的常见方法。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引导学生品味表现事物特 点的语句,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本单元 课文描述的不同事物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 的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 物”,重在引导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写岀自己的喜爱之情。这是在把内容写清楚的基础上 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学生习作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本单元时需要注意,学生刚刚升入五年级,处于由中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在 阅读和表达目标上不要拔高要求。‎ 第一,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并从课文学习中受到启发,发现事物的特征与抒发的感情之间的关联。教学时不宜提太高 要求,不要硬性灌输“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等概念,也不要让学生刻意区分某篇文章 是“借物抒情”还是“托物言志”。‎ 第二,让学生“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重在引导学生能叙述清楚事物与相 关事件,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不要求大段地写感受或发表议论。要提示学生平时注意留心 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表达对身边事物的情感,为习作积累素材和经验。‎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丫 教学要点 ,‎ 课文 白鹭 ‎2‎ 1. 认识24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9个字,会 写26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白鹭》。‎ 3.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4.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5. 体会、积累蕴含作者感情的句子。‎ 6. 能仿照课文,写出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落花生 ‎2‎ 桂花雨 ‎2‎ 珍珠鸟 ‎]〜2‎ 口语 交际 制定班 级公约 ‎1‎ 1. 学会合理控制发言时间。‎ 2. 能尊重不同见解,梳理总结大家的意见,制定出 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 习作 我的心 爱之物 ‎2‎ 1. 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 己的喜爱之情。‎ 2, 乐于分享习作。‎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2‎ 1. 总结交流本单元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 结合具体语境,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 作用。‎ 3. 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4. 背诵《蝉》。‎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合计 ‎12 〜13‎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白鹭 教材解析 第一单元 3‎ 第一单元 3‎ ‎《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 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白鹭》行文简洁,结构严谨,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 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鹭的美。这一 部分又可以分为:第一层(第2〜5自然段)从颜色、身段写白鹭的外形之美;第二层(第 6〜8自然段)借助“水田钓鱼” “枝头独立” “空中低飞”三幅画面,写白鹭在不同场景中 的美;第三部分(第9〜11自然段)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写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 的赞叹。‎ 课文语言凝练,句句含情,白鹭形象之美和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跃然纸上。‎ 白鹭之美,在于它“一切都很适宜”。如,第3自然段将白鹭同白鹤、朱鹭和苍鹭 对比,突出白鹭身段的精致玲珑;第5自然段,作者先是描述了白鹭蓑毛、身型、长喙、 脚,又将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对绝代佳人的描写“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 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地用到白鹭身上,排比式的短语,整 齐匀称,突出了白鹭“色素”和“身段”的适宜。‎ 白鹭之美,在于它在不同场景中展现出的美。如,看见清水田中的白鹭觅食捕鱼,作 者凭借丰富的联想,用拟人的写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一个“钓”字用得极其形 象传神,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作者把整个清水田想 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和谐自然,韵 味十足。‎ 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的白鹭淡然脱俗。喜欢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这也是白鹭的一 种生活习性。作者运用拟人和对比的写法,表现了白鹭的优雅矜持。“人们说它是在望哨, 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肯定句后面紧接着加上一个疑问句,引人遐想。‎ 低飞在黄昏的空中的白鹭灵动而富有生命力。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这本是乡村偶 见的情景,在作者眼里却是清澄的形象化,突出了画面清纯美丽的特点。黄昏的空中,白 鹭低飞的画面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美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了,生活在这样的 环境中是一种享受,因此说这“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第一单元 3‎ 课文插图采用中国水墨画风格,图文相得益彰,意蕴隽永,再现了白鹭钓鱼时的闲 适、闲立时的悠然、飞行时的空灵,展现了白鹭如诗如画的美。插图与课文描绘的意境极 为吻合,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鹭之美。‎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 15个词语。‎ 2. 能想象并说岀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 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 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课前可以让学生查找白鹭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白鹭。‎ 教学过程:‎ 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难度,初 读课文时,可让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整体感知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 美。可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说说自己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以此为 主线展开学习。最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需要注意的是,这篇课文语言凝练含蓄,有些语句比较抽象,如“一首韵在骨子里的 散文诗”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等。教学时不要让学生逐字逐句分析, 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白鹭的美精致小巧、如诗如画;课文中有一些词语不易理 解,如“蓑毛、镜匣”等,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片或者联系上下文了解大意。‎ 一、理解运用 初读课文时,先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本课的字词比较生涩,可以根据学情,让 学生重点认读一些生字词,如“嗜好”;读通课文之后,让学生找岀课文中直接赞美白鹭 的语句,即“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了 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1. 借助关键语句,感受白鹭外形美。‎ 学习第2〜5自然段时,要让学生整体感知白鹭的外形特点——色素搭配及身段大小都 很适宜。可以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岀白鹭外形美的,交流体 会。如,学习第3自然段时,提示学生关注白鹤“太大而嫌生硬”、朱鹭和苍鹭“大了一 些” “太不寻常了”,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岀了白鹭身段美;学习第5自然段时,提示 学生关注“雪白、铁色、青色”等词语,想象画面,感受白鹭颜色的美;学习“增之一分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 话说出这句话的大意,从而体会白鹭“适宜”的程度无可挑剔,感受白鹭的外形之美。‎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背诵积累。可以让学生个别读,说 说想象到的画面,借助画面尝试背诵。‎ 1. 想象画面,感受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 课文第6〜8自然段描摹了三个不同场景中白鹭的美。教学时可让学生想象画面,交流 感受。提醒学生注意,不仅要关注作者描述的景物,还可以借助想象丰富画面,如清水田 中白鹭的倒影、小树绝顶白鹭的神态、夕阳映射下白鹭飞翔的姿态……感受白鹭在不同场 景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自由朗读,说说自己脑 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在小组内谈谈感受,用简洁的语言为每幅画起名字。‎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看谁起的名字既合理,又符合课文描述的意境。小组汇报时,让 学生说说这样起名字的理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的画面。如,给第一幅画起名 字时,学生可能会由白鹭“钓鱼”展开想象:一只白鹭站在水田里,不急不躁,静静地 等鱼儿过来,像一个有经验的渔翁,悠然地在水中“垂钓”,所以给画面起名“白鹭垂钓 图”。给第二幅画起名字时,学生可能会由“望哨”展开想象:白鹭或许在期待远方的风 景,或许在思念久别的朋友,或许在等待觅食的同伴……所以给画面起名“白鹭瞭望图”。 给第三幅画起名字时,学生可能会由“白鹭的低飞”展开想象:黄昏的空中,白鹭翩翩起 舞,清纯美丽,宛若仙子,所以,给画面起名“白鹭起舞图”。‎ 学生的每一种想象都是有价值的,所起的名字言之有理即可。在想象画面的同时,要 引导学生思考: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这些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为什么在 作者笔下却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美 的独特感受。‎ 指导学生练习背诵时,可以提醒学生关注第6~8自然段都按照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白鹭在做什么来写的,句与句之间联结紧密、自然、清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背诵打 基础。‎ 2. 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让学生朗读第9~11自然段,说说在别人和作者眼中,白鹭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 解:作者先否定别人认为白鹭“美中不足”的观点,紧接着又进一步否定自己觉得“白鹭 是一首优美的歌”的观点,强调“白鹭是一首诗”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注意读好这三个自 然段的语气。最后一段中,读出强调、肯定的语气,突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让学生试着带这种感受朗读全文。朗读前,让学生先交流课文每一部分怎么读。比如 一开始娓娓道来介绍白鹭,读到第5自然段的长句子时,要读得连贯而有气势。读白鹭在 不同场景中展现的美时,总体要读得轻柔缓慢,符合课文描述的意境。最后一部分则情感 要强烈一些,突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4, 梳理思路,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背诵时,教师可让学生回读整篇课文,借助画面练习背诵相关段落,还可让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学生通过列结构图的形式建立起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梳理课文整体思路,为背诵整篇 课文打基础,落实课后第三题的要求。‎ 二、识字写字 学生进入五年级,已经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时,可以提示学生借助识字学习 经验自主识字,如査字典、联系上下文猜读、借助熟字识字等。对生僻的、不容易读准确 的字,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都是形声字,可以按照形声字构字规律来识记生字。“鹭”是鸟 类的一科,常见的有课文中所写的白鹭、朱鹭、苍鹭等;“匣”是装东西的较小的方形器 具,有盖儿。这两个字都可以借助图片或联系生活来识记。“嵌”本义是山谷深的样子, 现指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上面的凹处。可以借助课文中的句子或联系生活如“戒指 上嵌着钻石”来理解和识记。“嗜”是“特别爱好”的意思,可通过组词“嗜酒、嗜学” 等来识记。“嫌”可以通过熟字换偏旁来识记,如“谦” “歉” “赚”等。‎ 从五年级开始,课文中要求会写的例字,是直接写在方格中的。没有田字格定位,要 提醒学生注意在写字前先目测一下方格的中心点,再观察字的结构和笔画,根据字的特点 确定起笔位置,安排间架结构。‎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鹤、嫌、框、哨、韵”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鹤、韵”要写 得宽窄相当,注意“鹤”字第三笔是长撇;“哨”字中“肖”上面的部分不要写成“小”; “嫌、框”要写得左窄右宽,"框”写时要注意右边的笔顺先写横,再写“王”,最后写竖 折;“匣”是三包围结构,注意先写横,再写里面的“甲”,最后写竖折。“宜、嵌、恩” 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其中“恩”要写得上窄下宽,上面是“因”,不要写成“田”,注意 框内的“大”末笔捺变点。‎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嵌 上部“山”要写的扁小一些,“甘”上面的横要向左探出去,“欠”的捺一定 要舒展,注意“甘”中间是一横,不要写成两横。‎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嫌 注意左部“女”的撇点和右部“兼”的撇形成避让。‎ ‎★《登徒子好色赋》片段。‎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 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 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关于“忽”和“分”。‎ ‎“忽”和“分”是古代计量单位,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 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课文中的“分、忽”强调极其微小,小到 极致。‎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落花生 ‎ i: 教材解析 ‎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受到的教育。课 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着重写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 节时“议花生”的情景,由花生的特点道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 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耐人寻味的道理,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 价值观。‎ 课文内容简洁,脉络清晰,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共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 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种花生、收花生;第二部分(第2 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 写过收获节时一家人一起尝花生、议花生,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详写了父亲和我们的 对话,父亲对于花生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悟出了做人的道 理。‎ 课文中父亲的话给了作者很多启示。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 人,也是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 城台南。战争失败之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他公务繁忙,很少 参与家事活动,所以第3自然段中说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从课文的叙述中,可以 看出作者和哥哥姐姐都很尊敬父亲,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 课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通过选取落花生这一平凡事物,围绕全家聚会这件小事展开 叙述,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以小见大,引人深思;内容安排 详略得当,略写种花生和收花生,主要篇幅写了父亲与子女之间的对话,没有雕琢和修 饰,通俗易懂,父亲和孩子们的一问一答,亲切自然,平易质朴。‎ 课文插图清淡质朴。画面展现的是在朦胧的月光下,低矮的花生丛中,一家人聚在茅 亭中过收获节的情景。令人感觉到一家人言欢惬意、温馨和美的生活情趣,有助于学生理 解课文内容。‎ ‎ ‎ ‎ ‎ 教学目标 1. 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9个字,会写 “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借助落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 3.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教学准备:课前,可以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和有关常 识。‎ 教学过程:‎ 课上,学生先初读课文,思考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 容;再读课文重点段落(第3~15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认识落花生的特点, 明白父亲借助落花生所讲的做人的道理,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最 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后第三题,由事物的特点联想身边人,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一、理解运用 本课篇幅比较简短,内容明晰,可以让学生先读正确,读通顺,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 部分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出课文主要内容(种花生、收花生、尝花 生、议花生),大致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道理。‎ 1. 初步了解花生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父亲和孩子们关于花生的对话。教学时,让学生先说说花生具有 哪些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从“我们”的议论中可以看出,花生“味道很美”“可以榨 油” “价钱便宜”;从“父亲”的话语中可以看岀,花生“果实埋在地里” “矮矮地长在地 上”“不好看” “很有用”。初步了解花生的这些特点之后,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根据 个人兴趣选择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教学时要注意,人物语言前面没有出现角色说话时 的心情、神态、动作等提示语。可引导学生联系第1自然段“种花生”的过程,读出大家 分享成果的喜悦,再揣摩父亲说话的语气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读岀父亲的语重心长, 在读中体会大家对花生的喜爱。‎ 2. 研读重点语段,理解作者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第一次议花生的内容时,先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父亲所说的几种事物不同的特 点: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是“鲜红嫩绿” “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花生的特点是“埋在 地里” “矮矮地长在地上”。然后,让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引导学生理解:父亲把 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 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它朴实无华,默默 无闻,不计较名利。‎ 教学第二次议花生的内容时,学生可能会质疑:做人一定要像花生才好吗?像桃子、 石榴、苹果不也很好?可以先让学生把花生的特点,特别是爸爸所指岀的最可贵的那一点 理解到位,然后再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父亲并没有否定桃子、石榴、苹果等使人倾心 的水果,而是对比突出花生因为默默无闻而不容易被发现(必须挖出来才知道),让学生 第一单元 9‎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思考和认识到,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容易被那些光鲜的人或者事物所吸引,但那些默默无闻 的人更令人敬佩。父亲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教学过程中,要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本义,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把握分寸,对学生进 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教学时,还可组织学生交流“我”的感悟,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人要做有用的 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看对他人和社会有 没有好处及贡献。‎ 1. 体会课文借落花生抒发感悟的方法,尝试小练笔。‎ 在充分交流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借助落花生讲出自己 的感悟,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让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到,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不空 洞说教,可以使要表达的感情有依附,生动形象,容易引发读者共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和感染力。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提示学生说清楚所写之物的特点,找到它与人的品质的相 似之处,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亩”可以联系数学中“亩”和“平方米”的单位换算,步 测感受“半亩”的面积;也可以根据教室的面积,估算半亩大约是几个教室,体会后园中 种花生的空地的大小。“吩”可以结合课文中“吩咐” 一词的意思帮助记忆。“矮”可联系 生活识记。“榨”可通过组词“榨油、榨果汁、榨菜”等来理解和记忆。‎ ‎“便”在这里读“pidn”,文中“便宜” 一词表示价钱低。‎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播、浇、榨、矮”都要写得左窄右宽。“播”的右上方是撇 加“米”字,注意不要写成“采字头+木”。“浇”右边的“尧”右上角不要加上点。“吩、 咐”书写时注意口字旁要写小,且位置偏上。“亩、慕”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慕” 时注意下面不是“小”,比“小”多一点。‎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第一单元 9‎ 中间的“〜”要写得宽扁,上下两部分写窄,“口”写得扁小一些。‎ 左部“矢”最后一笔变成点和右下部“女”的撇形成避让。‎ ‎ ©教学资源 ‎ ‎★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1941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笔名落华生。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1922‎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回国后在燕京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前后 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作品。‎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3桂花雨 ‎ 教材解析 ‎ ‎《桂花雨》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 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作者童年的快乐和思乡 思亲之情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了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一句 “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直接点出了桂花的突出特点,说明了桂花在自己心中的重要 地位。‎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有关的记忆,主要写了作者与母亲 和乡亲们一起摇桂花的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和乡情。如,“至少前后十几家 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中的两个“浸” 字,韵味悠长,把无形的花香写得可感可触。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 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已不受四季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再如,写 “摇花乐”的情景时,“使劲地摇” “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展现了又香又美的桂花,像雨一 样纷纷扬扬落在人们身上的唯美画面,渲染了摇桂花时的热烈气氛,表达了作者的兴奋、 喜悦之情。一句“好香的雨呀!”纯朴自然,桂花的香气呼之欲出,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 情溢于言表。‎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了作者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时时想起故 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这部分中,以母亲的话引起的乡情作结,点明了 主题:月是故乡明,桂花当然是故乡的最香、最好,那阵阵摇落的桂花雨寄托的是作者浓 浓的思乡情愁和她对童年欢乐生活的深切怀念。‎ 本文插图描绘的是“摇花乐”的情景。一棵老树,一个竹匾,一树浓密的叶子,一簇 簇小巧精致的桂花,还有纷扬的“桂花雨”中摇花的慈母和欢呼的稚童,将故乡老院子里 “摇花乐”的情景形象地再现到读者面前,有助于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童年 生活的快乐、美好。‎ 教学目标 ‎ 1. 认识“夢、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 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3. 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 ©教学建议 ‎ 教学本课时,可先让学生说说桂花给作者来了哪些美好回忆,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然 后以“桂花”为线索,结合具体语句,通过朗读感悟、想象画面等多种形式,体会桂花给 作者带来的快乐;最后品读母亲说的话和结尾部分,体会文中的思乡之情,初步了解作者 借助“桂花”抒发感情的方法。‎ 一、理解运用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初读感受和印象最深的段落,再让学生根据时间、地 点和人物等要素找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美好回忆,进一步梳理课文内容:儿时在故乡与父 亲赏花,独爱桂花的香气;故乡院子里,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感受摇花的乐趣;迁居杭 州,给母亲带桂花,忆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桂花雨。‎ 1. 借助具体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了解课文大意后,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表现作者对桂花喜爱之情的语句,在旁 边批注自己的体会,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借助具体语句,体 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在交流第一部分内容时,注意在第2自然段中,第四至六句话组成了一个表示转折关 系的句群,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误认为作者喜欢桂花,是因为喜欢桂花树笨笨的样子、 满树的叶子、小不易见的花。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这组句子,抓住“可是” 一 词,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这更加突出桂花的 香气,写出了作者独爱桂花的原因,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在交流第二部分内容时,学生可能会关注“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 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桂花盛开时,香气都飘到了哪里。让学生交流后理解:桂花 的香气能飘满整个村子,还可能更远,从而感受桂花的香气无处不在,已沁入小村的角角 落落和每个人心中,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学生可能会从“使劲地摇”“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感受到作者摇桂花的快乐。教学时, 可先让学生自读,想象画面,说说当时是什么情景。如,大人摇孩子喊,桂花飘落,纷纷 扬扬,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沾在人们的头发上,飘到肩上,落入怀中……再让学生采 用合作朗读、表演等方式,进一步感受摇桂花的欢乐气氛,体会摇桂花给作者童年带来的 快乐,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第一单元13‎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生还可能会从“加在茶叶里泡茶” “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 里”感受到桂花香甜了人们的生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内容,再让 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找出课文中体现“全年” 的相关内容,如,第3自然段的“桂花一开”,第4自然段的“桂花盛开”,第6自然段的 “摇落以后”和“过年时”这样的词语,从中感受到桂花香气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 季。还可找出描写村子情况的内容,如,“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胡家老爷爷” “毛家老 婆婆”,还有大人孩子一起摇桂花的情景……这些都可以说明“浸在桂花香”里的不仅是 “我” 一家,而是“整个村子”。作者用“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对桂花的喜 爱和怀念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 1. 结合相关资料,体会桂花中蕴含的思乡之情。‎ 在交流第三部分内容时,单单读母亲的话,学生可能不易读懂,可结合课后第三题, 先让学生读一读“阅读链接”,相机补充有关琦君经历的资料:琦君和母亲原先住在浙江 温州的瞿溪,家里有个大院子,种满了桂花。十二岁迁居杭州。杭州有个叫“满觉珑”的 地方,种满了桂花,香气浓郁。琦君1949年离开家乡,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一个60多岁 的老人了,一直没有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 了解背景后,让学生围绕“难道杭州的桂花真的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吗”展开 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母亲比的不是香味的浓与淡,而是感情的深与浅,在母亲看来,桂 花是家乡的代名词,闻着他乡桂花的香气,思念着的却是故乡和亲人。‎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结尾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 “摇花乐”和“桂花雨”呢?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思 乡怀旧之情,把这样的情感寄托在充满回忆的童年事物中,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2. 朗读感悟,进一步体会作者借助桂花表达的情感。‎ 课后第一题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教学时可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再说说喜欢读这部分的原因和为什么这么读。教师适时指导朗读,加 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桂花香是作者喜爱桂花的情感源头。朗读相关句段时,要让学生体会桂花香沁人心 脾、香甜生活的美好感受,语气轻柔、节奏舒缓,总体要读出喜爱之情。如,第2自然段 要读出对桂花香气“太迷人了”的欣赏和赞美;读到第4自然段“香飘十里” “至少” “十 几家” “没有不”等词语时,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重语气,感受桂花香气的悠远和浓郁, 读出沉醉和向往;读第6自然段时,要放慢语速,尤其是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 的香气里”时,要引导学生想象桂花香无时、无处不在。‎ 第一单元13‎ ‎“摇花乐”是作者怀念童年生活的情感聚焦点。朗读第5自然段时,要提醒学生注意 摇花前和摇花时作者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想象摇花前“我”的心情如何,跟母亲说话时 会用怎样的语气。试着读出“我”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语速稍快;读摇桂花的情景 时,可启发学生想象作者日盼夜盼,终于把摇桂花这一刻盼来了是什么心情,人们摇桂花 时是怎样的场景。‎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读第7~8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体会母亲内心的感受,读出怀念之情。‎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都是形声字。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理 解字义。比如,读到“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算”时,可以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识 记“夢”字。“夢”是用竹子编的器具,大多方底圆口,制作比较细致,用来盛粮食或淘 米等。识记“杭”字时,可结合“杭州” 一词。‎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懂、糕、饼、浸、缠、捡”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 窄右宽。“浸”字右上是“日‘,中间横笔右端不出头。写“糕”字时注意,“米”末笔捺 改点。书写“捡”字时,注意右部是“佥”,中间有一横,不要漏掉。“兰、夢、婆、茶” 都是上下结构,“夢”是易错字,注意和“萝卜”的“萝”进行区分,不要写成“草字 头”。“茶”字最后两笔都是点。‎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缠 左部“纟”的起笔和“广”上面的“、”齐平;右边“广”字旁的“丿”要撇 到“纟”的下面。‎ 浸 右部的“m”和“又”要写得稍扁,‎ 中间的“〜"要写得稍宽,盖住下面的 ‎“又”,整体紧凑。‎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4*珍珠鸟 ‎ ■ (§)教材解析 ‎ ‎《珍珠鸟》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过程,表现了 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意,表达了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受。‎ 课文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共14个自然段,以雏鸟降生为节点,可分两个部分。第 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为刚来家的一对珍珠鸟精心布置了一个幽静安全的住 处;第二部分(第5~14自然段)写小珍珠鸟与“我”由疏远到亲近的情感变化过程。‎ 课文结构紧凑、线索清晰。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是文章叙事的线索,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小珍珠鸟每靠近一步都和作者的举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下表 所示:‎ ‎“我”的表现 小珍珠鸟的表现 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 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我不去伤害它 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 我不动声色地写……我用手抚一抚它细 腻的绒毛 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友好地啄 两下我的手指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 ‎ ‎ ‎ 最后,文章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束全文,正如作者所说,是笔尖的 自然流泻。‎ 课文语言生动,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把“我”与珍珠鸟的情感交融描绘得 微妙细腻,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体现在字里行间。‎ 一开始,珍珠鸟怕作者时,作者对珍珠鸟是“不惊动”的关爱。三个月时间,作者却 “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不是不想看,而是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之情细微到极致:知道 它们怕人,所以“连添食加水时”也不“惊动它们”,却能在绿蔓里边发出“尖细而又娇 嫩”的鸣叫时立刻猜到是有了雏儿。处处体现了作者对珍珠鸟细腻又深切的关爱。不仅如 此,作者还精心为刚出世的小珍珠鸟画了一幅憨态可掬的肖像画:“红嘴红脚,灰蓝色的 毛,,,,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从色彩到形体,作者把小珍珠鸟写得细致逼真、活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灵活现,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后来,珍珠鸟对作者日渐亲近时,作者对珍珠鸟是“纵容”的关爱。小珍珠鸟的胆子 越来越大:它敢“蹦到我的杯子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甚至“友好地啄两下我的 手指”……小珍珠鸟与作者逗趣的画面栩栩如生。作者更是十分看重这份人与鸟之间的情 意,面对珍珠鸟的亲近,他只是“微微一笑” “不动声色地写”……尽量不惊动小鸟,“默 默地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是一份多么珍贵的情意啊!‎ 渐渐地,珍珠鸟对作者完全信赖时,作者对珍珠鸟是“宠溺”的关爱。小珍珠鸟经过 多次试探后,完全放下心,“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从中可以看出小珍珠鸟对作者的亲 昵之情,是信赖,更是依赖。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关爱更是真切感人,“我手中的笔不觉停 T,生怕惊跑它”,可以想象此时作者望着肩头熟睡的小珍珠鸟,就像望着自己可爱的小 儿女。作者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了珍珠鸟,与鸟建立了真挚的友谊,营造出了人和动物和谐 相处的美好境界。‎ 课文结尾点明了本文的立意。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却趴 在主人的肩上熟睡。不是因为它改变了天性,而是因为作者对它的真情去除了它的戒防之 心。作者笔尖流泻下的虽然只是一时的感受,但对我们却启发很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 也应彼此信赖。在细写了 “我”与珍珠鸟的交往过程、亲昵关系后,故事本已结束,但由 于情意凝聚,所以流泻出这样的感受,水到渠成,感人至深。‎ 课文插图,如蓬松的球儿似的珍珠鸟,可爱、俏皮。它淡定安然地立于作者的茶杯之 上,与书桌上的稿纸、笔墨等浑然一体,人与鸟的相亲相爱之情跃然图上,有助于让学生 体会信赖所创造出的美好境界。‎ 教学目标 ‎ 1. 认识“蔓、幽”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 2.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3. 能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珍珠鸟》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方法,围绕“阅 读提示”分组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把握内容、理清线索、体会情感。‎ 第一单元 17‎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结合“学习提示”的第一个问题开展学习活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提示学生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逐渐”,关注时 间和小珍珠鸟活动地点的变化,体会“我”得到珍珠鸟信赖的过程。小组讨论交流。小组 汇报时,学生可能会重点描述珍珠鸟的具体行为表现,比如:起先,小珍珠鸟在笼子四周 活动;这样久了,在窗户框上站一会儿;渐渐地,落在我的书桌上;有一天,落在我的肩 头睡着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随着时间的推移,珍珠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 大,和作者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亲昵,从而体会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2. 结合“学习提示”的第二个问题开展学习活动,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由结合小组学习,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自己的学习感受,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小 组内交流作者和小珍珠鸟的哪些行为表现最能打动自己;然后选一两处读给同学听,并说 说自己的感受。交流时,提示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如,相互配合朗读作者和珍 珠鸟相应的表现,产生切身的情感体验,感受珍珠鸟与作者之间逐渐亲近的过程,体会人 与鸟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可以让学生通过默读、勾画批注的方式,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教学时,提 示学生关注作者和小珍珠鸟表现的细节描写,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小珍珠鸟的情意。 学生可能很容易勾画出一些描写小珍珠鸟可爱的语句,如,第6自然段写小珍珠鸟外形可 爱的语句,第7自然段写小珍珠鸟活泼好动的语句,第12自然段写小珍珠鸟睡熟后憨态可 掬的语句。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心体会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或句子,感受作者蕴含在字里 行间的情感。如,“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一句“真好”,可见作者对珍珠鸟的爱 惜。再如,“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文中作者先后三次称呼小珍珠鸟儿“小家伙”, 就像父亲称呼自己的小儿女,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对关键语句的理 解,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浓郁的感情融注到 对事物的描写之中的。‎ 也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或写写作者和小珍珠鸟之间还可能会发生什么美好的事 情。在交流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3. 自主学习生字词。‎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以学生自主识字为主,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完成,课上进行交 流、指导。教学中以阅读为主线,识字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中。‎ ‎“蔓、雏、柜、陪、眸”都是形声字。“蔓”在本文中和“慢”读音相同,多用于合 成词,如“蔓草、枝蔓”等。“雏”的意思是“幼小的鸟”,可以结合“雏鸟、雏鸡、雏 燕”等词语记忆。“睑”和“眸”都是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睑”指“眼睑;眼皮”, “眸”本指瞳仁,泛指眼睛。‎ ‎“待”是多音字,可结合语境,引导学生了解读“曲”时为“停留”之意。‎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资源 ‎★作者简介。‎ 冯骥才,生于1942年,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中篇小说集 《铺花的歧路》《斗寒图》,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正义的感召》等。他的作品选取素材 的角度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百味。‎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 制定班级公约 ‎ 教材解析 : ‎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制定班级公约”,引导学生关注班级中当下存在的突出问题, 表达个人观点,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在交际过程中达成共识,形成大家共同认可 和遵守的班级公约。‎ 教材的第一部分,引出交际话题,简要说明什么是班级公约及制定班级公约的重要 性,唤起学生对建设美好班级的向往,激发学生制定公约的兴趣。‎ 教材的第二部分,用三个清晰的步骤提示本次口语交际的思路:第一步是提出班级建 设的目标。让学生广泛提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从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进行归类总 结,据此讨论班级建设目标,筛选、确定本次口语交际要解决的班级突出问题。第二步分 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让学生针对班级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表见解。在交际过程 中,能够梳理意见,去除不合理的和重复的意见,达成共识。第三步是全班表决,形成公 约。引导学生对各小组意见进一步筛选、梳理和汇总,使公约内容被大家认可和遵守。这 三个步骤既是对学生“制定班级公约”步骤和方法的具体指导,也是教材对口语交际要求 的落实。‎ 教材第三部分是实施班级公约,发挥口语交际的实际价值,促进学生自觉遵守。‎ 小贴士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提出讨论的注意事项:一是“发言时要控制 时间”,要求学生发言要有时间意识,能对班级存在的突岀问题和同学提出的见解,简明 扼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讨论后要作小结,既总结大家的共同意见,也说明不同意 见”,要求学生在组内或全班讨论后共同梳理、汇总形成的公约内容,尊重不同意见,团 结合作,文明沟通。‎ ‎ ‎ ‎ ‎ ‎ 答! ©教学目标 > ‎ 1. 学会合理控制发言时间。‎ 2. 能尊重不同见解,梳理、总结大家的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制定班级公约”是一次具有较强目的性的实用性口语交际活动,交际中要充分调动 学生已有的经验展开学习,结合班级实际,讨论、制定具体可行的公约。‎ 一、 初次讨论,确定班级建设目标,发言时注意简洁明了 课前,可以让学生留意近期班级内岀现的突出问题。课上交流时,首先引导学生讨论 本班的目标。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在本班和其他班级拍摄到的美好场景,如同学向老师主动 问好、上课认真听讲、放学站队整齐有序,让学生谈谈感受,激起对建设美好班级的向 往。然后,让学生思考班级现状和理想的班级状况的差异,广泛地提岀目前班内存在的问 题,认识制定班级公约的重要性。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将发现的问题从学习、纪律、卫生 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类。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随手丢废纸。最后,针对提出的问题, 组织全班讨论班级想要达到的目标,如学习认真、干净整洁、文明守纪等。‎ 确定班级建设目标后,全班交流,确定本次口语交际要讨论解决的班级突出问题。教 师要注意让学生从班内的诸多问题中筛选出普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是发生在 个别学生身上的问题可以个别解决,教师要提醒学生公约应该立足于解决班内普遍存在的 问题。交流时,还要提示学生注意合并相似的问题,删除不合理的问题,保留几个重要的 问题,使讨论公约内容时更有针对性,其余的问题可留待一段时间后调整班级公约时再 解决。‎ 在全班交流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交际要求:发言要有时间意识,只交流自己认为比较 重要的问题,表达观点简洁明了,注意控制时间,语速适中,把内容说清楚。如果自己想 提的问题和之前同学说的问题类似,不再重复说。听的同学注意力要集中,听清楚要点, 如有不同看法,要耐心听同学说完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理由要充分,态度要诚恳,语 气要平和,对事不对人。在交际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适时提醒和点拨。‎ 二、 小组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发言时注意文明有序 针对筛选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方法,每人在纸条上写出两三条自己认为比较 重要的公约内容,以便小组讨论公约时意见更集中,更有效。写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 顾二年级学习制定《图书借阅公约》时了解到的有关公约语言的特点和要求,提示公约内 容要短小精悍、具体可行。如“课间不嬉戏,不追逐,不打闹”……‎ 分组讨论时,首先,在组长组织下确定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然后,小组成员轮流发 言,其他成员认真倾听,记住要点,逐条表决;最后,小组成员共同梳理、汇总大家的发 言内容,记录相关信息,形成小组意见。‎ 为保证分组讨论顺利进行,教师要在小组讨论前明确要求:‎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一是发言时,注意控制时间。简洁地说清楚班内出现的什么问题,解决方法是什么。 如有和别人相同或类似的观点,不重复说,组长注意把控讨论时间。‎ 二是讨论时,大家要认真彳顷听,把握要点,对发言内容逐条表决。当与同学观点不同 时,耐心等同学说完后,再说明理由。‎ 三是形成小组意见时,如果出现经反复商议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现象,要发扬民 主,尊重不同意见,请小组记录员把问题和建议记录下来,在全班交流时说明,结合其他 小组和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删除或搁置,处理方式要让提议者能够接受。‎ 三、全班表决,形成公约,发言时尊重不同见解 全班交流时,各小组轮流发言。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结果,既要总 结大家的共同意见,也把不同意见提请全班讨论表决,其他组员可以适时补充。‎ 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如果出现小组意见不被其他组认同 的现象,要提示各小组成员认真聆听不同意见,在他人发言结束后,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 见解,尽量达成一致,如果不能达成,可以搁置保留。发言内容有与之前小组相同或类似 的情况,不要重复展示。同时,教师也可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协商,始终以欣赏、鼓励的态 度,从各个方面肯定学生交流的内容,增强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激发交际兴趣,提高交际 能力。‎ 最后,师生共同梳理、汇总各小组意见,形成班级公约。‎ 公约制定好后,张贴在教室里,提醒学生自觉遵守。在公约落实过程中,教师也可和 学生约定一些监督措施。注意措施要具体可行,让大家易于接受。如,在操场上画几个小 圈圈当岗亭,监督大家下课时不要追跑打闹……‎ 班级公约实施一段时间后,根据履行情况,可适时进行调整。在调整班级公约的过程 中,进一步巩固交际方法,激发交际兴趣,提升交际能力。‎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习作 我的心爱之物 ‎ ©教材解析 ‎ 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让学生写一件心爱之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材第一部分以本单元课文中所写之物“桂花” “珍珠鸟”引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心爱之物,如何表达情感的。接着,教材列举了 日常生活中一系列事物,如植物类、玩具类、生活用品类、工艺品……帮助学生拓宽选材 思路。每一种素材前面都有与之相关的事件提示,如“绿毛龟”前面是“养了三年的”, “旱冰鞋”前面是“爸爸奖励的”……引导学生叙事时要说清楚事物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 原因。与选材提示相对应,教材还呈现了四幅充满童趣的插图,帮助学生勾连生活,建立 起习作素材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交流和习作的兴趣。‎ 教材第二部分是层层递进的四个问题,环环相扣,提示学生怎么把心爱之物写具体。 “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旨在指导学生选材;“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通 过回忆或现场观察,借助之前习得的观察方法,抓住心爱之物的特点,描述清楚“心爱之 物”的样子;“你是怎么得到的”,提示学生关注回忆过程中与“心爱之物”有关的时间、 地点、人物和事件,尤其是印象深刻的情节;“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是对心爱缘 由的说明,是在状物和叙事基础上的情感升华,让学生表达喜爱之情。‎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习作的具体要求:写出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这与本单元课文 紧密相关,进一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借鉴课文的写法,写清楚心爱之物的样子或与事物 相关的事件,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时,力求图文并茂,使内容活泼生动,赏心悦目。还 可与同学互相评价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 ‎ ‎ ‎ ‎ 教学目标* ‎ 1. 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2, 乐于分享习作。‎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I 教学建议 ‎ 习作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和要求,从自己喜欢的东西中 选出钟爱的一件,跟家人或朋友说说喜爱它的原因,也可以建议学生将心爱之物的照片贴 在本子上,为习作积累素材。习作时,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鼓励学生迁移本单元 学习到的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习作后,要组织学生围绕习作目标互评修改,分 享习作。‎ 一、 设置情境,打开学生思路,完成习作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心爱之物或照片带到课堂上来,组织学生召开“我 的心爱之物”分享交流会,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首先,让几个学生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讲之前,简单提示学生介绍清楚自己的心爱 之物是什么以及喜欢它的原因,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比如先说什么,后说 什么,注意细节等。要放手让学生自由讲述,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说岀心中的故事,唤 醒回忆,表达真实情感。‎ 每个学生讲述完之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说说体会和感受。可以说说哪个地方给自己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可以说说哪些地方没有听明白,让讲述的同学进一步补充完善。教 师也可以作为其中一员,及时引导叙述要点。如,在交流心爱之物的样子时,可以提示学 生说清楚事物的突出特点,不必面面俱到;在交流和心爱之物相关的故事时,鼓励学生说 清楚来龙去脉,注意讲出当时的细节,表达真实的情感。‎ 在学生了解大体表达思路和要点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一步交流,当堂完成 习作。‎ 二、 展示习作例文,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 可以先展示学生写心爱之物的片段。让学生先读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如果是写得特 别精彩的片段,可以让学生说说哪个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以便在习作过程中学习借 鉴;如果是问题比较典型的片段,就让学生对读不明白的地方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让作者 解释答疑,及时帮助其改进。还可相机出示本单元课文中描述事物样子的片段,如让学生 回忆《珍珠鸟》中描写小珍珠鸟外貌的内容,思考作家是如何写出事物特点的,进一步体 会写法。教师适时点拨,强调:写心爱之物的样子时要突出某方面的特点,一般性的特点 可以简说或不说,要详说可爱之处,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还可以展示学生“和心爱之物有关的故事”片段。让学生先读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交流时,可围绕“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个事物? ” “你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喜爱之情了吗? ” 展开讨论;还可出示本单元课文中描述事件过程的精彩片段,如《桂花雨》中“摇桂花” 的内容,让学生回忆作家是如何把事件写得生动具体,是如何表达内心情感的,进一步体 会写法。教师适时点拨,强调:讲述与心爱之物相关的故事时,要注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象的人物的具体表现说清楚。‎ 最后,还要提醒学生注意把内容写清楚,简单表达这个事物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 因,抒发内心的情感。不要求大段抒情或议论。‎ 在进行了典型习作片段的互评交流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并 尝试通过相互点评,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分享展示习作 分享习作时,可以将学生作文本放在班级图书角借阅,也可以把习作贴在教室墙壁的 展板上,让大家欣赏并留言。鼓励学生阅读后将自己的评析写在感兴趣的习作后面。评析 内容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如,内容写得是否清楚具体,是否感受到作者的喜爱之情,有 哪些打动自己的语句以及被打动的原因,也可以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还可鼓励学生将习作分享给家人、朋友,帮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一单元 25‎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点明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梳理 和总结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的方法。‎ ‎“词句段的运用”安排了两道题目。第一题的三个句子都是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某种事 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如何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第二题编排了三组 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上下文语 境来理解。让学生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遣词造句,练习运用。‎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咏物诗《蝉》。这首诗的大意是:蝉垂下像帽 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持续不断的蝉鸣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响亮的蝉鸣之所以传得远,正是因为它在高处,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诗歌借助对蝉声 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远的品行和志趣的赞赏。‎ ‎ ‘ 8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 交流平台 能结合阅读体验, 梳理总结本单元课文 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 情的方法。‎ 1. 让学生先读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自己在学习 本单元课文时还有哪些发现,进一步加深对课文表达方法的理 解。如,《白鹭》蕴含着作者对白鹭的美的欣赏和赞美,《珍珠 鸟》蕴含着人与鸟之间的情意,使人感受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 好的境界。‎ 2. 让学生说说对实际生活中某些事物的感受,进一步加 深对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认识。如,从树叶飘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落的现象可能会产生“叶落归根” “奉献一生” “自由快乐”等 感受。‎ 词句段运用 能从示例中受到 启发,初步了解对比的 写法在描写事物时的 作用。‎ 1. 能结合不同语 境,比较同一词语表达 的不同意思。‎ 2. 能从读迁移到 写,根据同一词语的不 同意思恰当地在不同 语境中运用。‎ 1. 让学生自由读读这组句子,思考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 有什么相似之处。‎ 2. 学生先和同桌说说自己发现的三个句子的特点,然后 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梳理句子共同的特点。如,这三 个句子都是先写事物本身的特点: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白鹭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瓜架别致生动。然 后再写与它相比较的事物的特点: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挂 在枝头;朱鹭和苍鹭体型稍大;石狮子、旗杆没有生机。从而 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句子都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所描写事物的特 点。‎ 3. 将以上句子中对比的部分去掉,让学生读读,说说表 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体会对比的写法在描写事物时的作用。‎ 4. 拓展交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仿照上面的句子,练 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生活中某种事物的特点,如白杨、蜡 烛……‎ 1. 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1) 让学生先自读含有“开辟”的句子,结合生活实际说 说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或用这个词语说出类似的句子。全班 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第一个含有“开辟”的句子的意思:这地本是荒着的,荒 草丛生,不能长任何东西的,要种花生就必须要让它在原有的 基础上改变,所以,“开辟”在这里有“开垦”的意思。‎ 第二个含有“开辟”的句子的意思:人工智能在人类的历 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崭新的事物,它是开创新的领域,所以“开 辟”在这里有“开创、建立”的意思。‎ (2) 师生按刚才的方法交流:“姿态”在第一个句子中是 “姿势,样子”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中是“态度,气度”的 意思。‎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练习将同一词语放在不同语境中说话。‎ 指导学生将“温和”放在“形容气候”的句子中说话时,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对“气候温和”的理解,即气候不冷不热; 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什么地方或者什么季节气候比较 温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练习用“温和”说话。‎ 指导学生将“温和”放在“形容性格”的句子中说话时, 可以让学生先说说对“性格温和”的理解,即性格不严厉,不 粗暴,使人感到亲切;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谁让你感 受到性格比较温和?让学生练习用“温和”说话。‎ 2. 拓展交流。鼓励学生练习将同一词语放在不同的句子 中说话,如“简单”“精神” “便宜”等,体会词语在不同语境 中的意思。‎ 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27‎ 第一单元27‎ 背诵《蝉》。‎ 1.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自读古诗,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正音,提醒学生注意 “缕” “藉”等字的读音。‎ 2. 粗知诗意。‎ 学生可以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然后交流读懂了什 么,并提岀有疑问的地方,教师相机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垂缕”在本文中指的是蝉的触须,因为古人结在颔下 的帽带下垂部分叫“缕”,跟蝉头部伸出的触须很像;“流响” 指的是蝉连续不断的鸣叫声;“藉”就是凭借的意思。‎ 3. 指导背诵。‎ 大体了解诗意后,指导学生背诵。可以借助课文插图,从 蝉的形象——“垂缕”,习性——“饮秋露”,声音——“流 响”三个方面,背诵前两句的内容。‎ 可提示学生后两句是阐发诗人高洁的志向,抓住“高” 字,背诵后两句内容。‎ 第一单元2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是现代社会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也是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学生进入高年级,课内外阅 读量逐渐增加,阅读材料的种类不断丰富,掌握并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对于增加阅 读量,扩大知识面尤为重要。安排本单元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 法,并自觉运用到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题材各不相同。《搭石》描写了一幅幅与搭石有关的乡村画面,呈 现出淳朴美好的乡情和民风;《将相和》讲述战国时期廉颇、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由 “不和”到“和”的过程;《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通过比较等方法介绍了多种事物的运 动速度;《冀中的地道战》介绍冀中军民如何利用地道战粉碎敌人的“扫荡”。‎ 围绕“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教材作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 介绍相应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落实教学目标。每篇课文均编排学 习提示,与课后练习相照应,介绍提高阅读速度的具体方法。在中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做 到不出声、不指读的基础上,《搭石》作为本单元开篇,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时“集中注意 力”的阅读习惯,学习不回读的阅读方法,这是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基础和起点;《将相 和》学习扩大视域的方法,引导学生尽可能连词成句地读文章;《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段落特点,抓住关键语句迅速把握课文内容;《冀中的地道战》主要引 导学生带着问题读,做积极的阅读者,并且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语文 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本单元学习的相关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词句段运用”还提 示学生在阅读时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整个单元为学生提高阅读速 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导和实践运用的机会。‎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中年级写人的习作重在引导 学生抓住特征把人物的某一方面写清楚。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重在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 例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提高阅读速度”不等同于“快速阅读”。本单元重在关注和指导学生的阅读 过程,强化学生阅读时的“速度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提升阅读速度的一般方法,以 提高阅读效率。要避免把本单元理解为“快速阅读方法训练”单元,更不能把阅读课上成 “速读方法“的机械训练课。‎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要把握好“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提高阅读速度”不 是一味地求快,它与阅读理解的要求是同步的。没有同步的理解,再快的阅读速度都没有 意义。本单元编选的课文都要求精读,既要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也要达成理解内容 的目标。“提高阅读速度”的意识要贯穿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还是深入研读课文,阅读都要讲求速度。‎ 第三,要不断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行为。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快有慢,理解能力有 高有低,要注意创造机会引导学生相互分享阅读经验。一方面有助于互相借鉴,取长补 短,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检测自己的阅读效果,找出不足,进而有意识地运用提高阅读 速度的方法。本单元课文不建议安排预习,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录自己的阅读 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与之前的阅读速度进行对照,体验阅读速度提升的成就感。‎ 第四,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加强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运用。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不 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有了方法、策略就能运用自如,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不断练 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不仅要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落实,也要在以后的课内外阅读中不断 实践。可以使用与教材配套的《同步阅读》进行阅读拓展,也可以使用“快乐读书吧”中 推荐书籍进行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阅读中,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方法提高阅读速 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课文 搭石 ‎2‎ 1. 认识30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42个字,会 写57个词语。‎ 2, 学习“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连词成句地 读”“抓住关键词句” “带着问题读”等提高阅读 速度的方法和习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 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 通过印象深刻的画面或具体的事例感受人物的特 点和品质O 将相和 ‎2~3‎ 什么比猎豹 的速度更快 ‎2‎ 冀中的 地道战 ‎2‎ 习作 ‎"漫画" 老师 ‎2‎ 1.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描 写自己的老师。‎ 2. 能够评价、修改同学和自己的习作。‎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续表 ‎「分类V内容▼课时▼ 教学要点 1‎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1〜2‎ 1. 总结归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 能用简要的语句概括几句话或者一段话的意思。‎ 3. 能用具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 4. 背诵关于“惜时”的名句。‎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合计 ‎11 〜13‎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5搭石 ‎《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 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 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全文按照“介绍搭石一摆放搭石一走搭石一赞美搭石”的顺序展开,可以分为三个 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家乡的生活环境谈起,介绍了什么是搭石。第二部分 (第2~4自然段)具体写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第2自然段写乡亲们摆搭石的场 景;第3自然段描绘了乡亲们走搭石的美好画面;第4自然段选取典型事例,描写了乡亲 们走搭石时互相礼让、尊老爱幼的情景。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点明主旨,揭示搭石承 载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课文语言质朴生动,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处处体现着 乡亲们美好淳朴的情感。秋凉在即,乡亲们在小溪中摆搭石;“出工、收工、赶集、访 友” “来来去去”看得出搭石在家乡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如果某处没摆搭石,人们会谴 责那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会主动调整搭石,反映出乡亲们的淳朴善良、与人为 善。一行人走搭石协调有序,两人面对面走搭石会互相礼让,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体 现岀乡亲们和睦友善的美好情感。这一幕幕情景清晰、生动,呈现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乡 村生活画面。‎ 本课作为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阅读习惯。学 习提示有两点要求,一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提示学生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提高速度, 同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用于对自己阅读效果的检测。二是“集中注意力”和“遇到不 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集中注意力”是最基本的阅读习惯,指的是阅读的时 候不分心,不走神,能够抵抗来自周边环境和自己内心的干扰;“不要回读”是提高阅读 速度的基本策略。“回读”指的是目光重新扫视前面读过的文字。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往 往会回读,回读的次数越多,阅读速度也就越慢。因此,本课是从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和习 惯入手,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遇到不影响内容理解的词语,不要停留太久,不要回读。‎ 课后第一题有三方面要求:一是回应学习提示中“记下所用时间”,二是检测自己在 一定阅读时间内能了解到多少课文内容,三是交流阅读体会。两位学习伙伴提示了重要的 阅读方法。其中,“汛期”是很多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紧走搭石慢过桥”是学生不易理解 的句子,在这些地方学生容易岀现回读,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形式提出建议,提示大家在哪 些地方可以尽量不要回读。‎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课后第二题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借助回忆印象深刻的画面,了解课文主要内 容;借助对词句的品读,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目 标,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课文插图给学生展示了 “搭石”的样子。搭石连接着河流的两岸,方便人们的生活出 行。画面中虽然没有出现人物,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1. 认识“汛、谴”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 “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的精神。‎ ‎ 教学建议| ‎ 教学时,要恰当地处理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和“理解内容”之间的关系,围 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内容”两个重点目标完成教学。首先,让学生用较快速度默 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然后,再细读课文,把握主旨,并借 助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都要把“提高阅读速度” 的指导和运用贯穿始终,并注意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方法。‎ 1. 明确阅读要求,强化“提高阅读速度”的意识。‎ 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交流:平时阅读时有没有关注自己的阅读速度?提 高阅读速度有什么好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一谈,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 期待。‎ 出示本课的学习提示,明确阅读要求。如果有的学生提前读过课文,可以要求学生尝 试比原来读得更快一些。在计时阅读课文之前,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记下所用的时间,是指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的时间,而不是目光扫过文字的 时间。要在确定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记下所用时间。防止有的学生过分追求速度,目光扫 一遍文字就记录时间,而忽略了理解课文。‎ (2) 集中注意力阅读,要让自己尽可能地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一边读一边理解 ‎ 第二单元29‎ 课文内容,排除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1)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不要停留太久,不要反复地回读,从而提高 阅读速度。‎ 课堂上不建议采取竞赛的方式强化速度意识,告诉学生不要一味求快,或者看到别人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比自己读得快而感到紧张,导致分散注意力。要提醒学生真实记录阅读情况,以便在本单 元的学习中发现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要尽可能营造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不要配音乐,阅读过程 中不随便插话。‎ 1. 记录阅读时间,检测阅读效果。‎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提供全班同学都看得见的计时钟表,方便学生完成阅读后立 即记录时间。‎ 可以让学生在记录时间后,完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题目,以检测阅读效果。如,让学 生写一写课文大概写了什么内容,或者教师出一些简单的判断题、选择题或问答题,检测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程度。检测的题目不要太多太难,做题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五分 钟。这些题目最好在阅读完成后再出示给学生。在做题期间,要求学生不能再回读课文, 以检测在一定阅读时间内的实际阅读效果。‎ 本课共600余字,学生学习程度不同,完成阅读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每个学生阅读 的时间长短不一,教师要提醒先完成阅读任务和检测题目的学生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周围 的同学。等全班所有学生都完成阅读和检测题目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2. 了解阅读效果,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学生交流的内容:一是关于课文内容的交流,二是关于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交流。‎ 无论学生阅读的情况如何,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如实地交流阅读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课 堂观察到的情况,请不同阅读时长的学生汇报完成题目的情况,分享阅读收获。通过交 流,学生会发现:有的同学可能读得快,但理解不够准确;有的同学读得慢,但理解更准 确一些;有的同学读得又快理解得又准确;有的同学读得较慢,理解还不太准确。汇报阅 读情况,能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不能忽略理解一味追求阅 读速度,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阅读速度。‎ 通过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发现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课理解的难点,再进 行针对性的指导。结合学生的阅读体会,重点指导如何集中注意力,理解什么是“不要 回读”。‎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集中注意力”阅读的体验:阅读什么书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体 验?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也可以谈谈,在阅读时有哪些因素会让自己分散注意力?应该 如何避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集中注意力阅读”是一种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专注的阅读 状态。‎ 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阅读时是否有回读现象。可以交流:阅读的时间较长,是 否因为经常回读?在本课的哪些地方回读了?是因为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不得不回读,还 是因为不理解某些词句而回读?找到问题的根源,要有意识地去克服回读现象。如,遇到 不认识的字词、难理解的句子容易停留太久或者回读,如果不影响理解就要继续往下读; 如果是因为不理解而回读,可以有意识地克服,并且联系上下文来帮助理解。如,“汛期” 一词不理解,结合下文的“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就很容易明白“汛期”的意思了。‎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借助朗读想象画面,理解课文主旨。‎ 让学生运用“集中注意力” “不要回读”的经验和方法,再读课文,更准确地把握课 文内容。‎ 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 石”,围绕“搭石”作者写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要求学生能用完整、通畅的句子 来回答问题。‎ 在学生概括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还应该让学生头脑中想象出鲜活的画面,在小 组或全班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有哪些,要求结合具体语句说,避免泛泛而谈。如, 学生谈到“摆放搭石”时,要具体说出“秋凉(时令)” “平整方正(石材要求)” “二尺左 右(间距)” “横着摆上一排(搭石的样子)”……这样,以便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画面, 明白当地人摆搭石的用心。‎ 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朗读把自己感受到的画面表达出来。指导朗读时可以注意以下几 点:一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中美的画面和情感。二是注意文章中标点符号的运 用,长短句的结合,力求读得自然流畅,富有节奏。如,朗读第3自然段“每当上工、下 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时,第一句结尾用感叹号表达作者对走搭石的感慨,朗读时重 音可以放在“协调有序”上;“前面抬脚” “后面紧跟”读得语气连贯、自然;读“嗒嗒的 声音……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时,读出欢快的节奏。‎ 文章借“搭石”表现乡亲们互助友善的精神品质,写得自然含蓄,不着痕迹。可以结 合文章的结尾,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 美好的情感”?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乡亲们的情感?学生通过朗读,对文章的主旨已经 有所了解和感悟,但是要把前面感受到的画面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还需要带着问题再 次阅读课文,找到相关的描述,转化成支撑自己感受的依据。‎ 2. 识字写字。‎ 本课的识字写字教学,要凸显“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阅读策略。识字写字的学 习,如果学生像以往那样“见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注音多读几遍”,势必会使阅读的速度慢 下来,因此在初读课文的环节,教师要提醒学生借助具体语境猜读意思即可,不必反复回 读,可以在后边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熟悉并记住这些生字的读音。‎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要提醒学生“绰”不要误读为“zhu6”。教学“汛、谴、 惰,,等字可借助偏旁或结合词语识记、理解,借助“湼,理解“汛”与水有关,意思是河 流定期的涨水,如“汛期”;“谴”是责备、申斥的意思,可以结合词语“谴责”来理解,‎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惰”是懒的意思,可结合词语“懒惰”理解。‎ 多音字“间”读“jidn”时是隔开、不连接的意思,如“间隔、间断、间接”等。课 文中“二尺左右的间隔”,指的是每隔二尺左右,放一块搭石。‎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懒、衡”三部分要写得匀称,中间部分的最后一笔为了避让 右边,都要变成点。左右结构的字,可以归类练习书写。书写“鞋”时,右边“圭”是两 个“土”字,书写时左右大体等宽。“汛、访、挽、稳”等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写“访” 时,要再次强调“方”的笔顺为“点,横,横折钩,撇”。书写“隔”字时,注意右部 “鬲”字下面是一横,不能写成两横。‎ 教学资源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作者简介。‎ 刘章,生于1939年,河北省兴隆县人。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 协会,著有诗集《燕山春》《南国行》《北山恋》等。‎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6将相和 ‎ % ©教材解析 ‎ ‎《将相和》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以秦赵两 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 “海池会面” “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 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三个故事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叙写,每个小故事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联系紧密。前 两个故事中蔺相如屡次立功,职位超过了老将廉颇,引起了廉颇的不满,才有了第三个故 事。将、相由“不和”到“和”,表现了他们二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情怀。‎ 课文借助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写蔺相如与秦王的斗争时,“完璧归赵”中 的“撞柱”和“海池会面”中的“同归于尽”是最能体现蔺相如凛然气势的两个场景。在 欲“撞柱”前,蔺相如怒发冲冠,揭穿了秦王的险恶用心,并表明自己义无反顾的立场, 使得秦王理屈词穷又不敢动怒。在欲与秦王“同归于尽”时,蔺相如也是先礼后兵,一再 请求均遭到拒绝后,才使出“同归于尽”的有效威胁 “距离只有五步远!”蔺相如在 ‎ 关键时刻的语言,句句掷地有声,透出令人生畏的巨大威力,也表现出他面对强秦不畏生 死的勇气。‎ 与直接面对秦王挑衅相比,在与廉颇的冲突中,蔺相如选择了退让一一“不上 朝”“把车往回赶”,与前两个故事中的勇敢判若两人;与手下人的对话,直接表明态度, 也正是这种国家利益为重的做法感动了廉颇。课文对廉颇的刻画较蔺相如而言着墨较少, 但廉颇作为一员武将的形象也显得十分鲜明: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 边境则不敢妄动;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怨 气;他勇于改过,一员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其精神令人敬佩。‎ 本课主要学习用“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学习提示点明了本课的学 习重点“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课后第二题是对这种方法的具体 运用。两位学习伙伴分别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情况,一位同学一眼看到一个词语,另一位一 眼看到了一句话,通过对比,说明“连词成句”地阅读就是能扩大视域,能一眼看到多个 词语甚至一句话。‎ 本课的另一项教学任务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课后第三题要求借助 小标题的提示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第四题通过交流对蔺相如、廉颇的看法,把握人物形 象。这两个练习意在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单元 37‎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本课根据提高阅读速度的任务要求安排了一道选做题,引导学生借助卡片练习一眼 阅读词语和句子,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如何扩大视域,逐渐改变逐字阅读的不良 习惯。‎ ‎ •(:教学目标 I ‎ 1. 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削”的读音,会写“召、臣” 等12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5个词语。‎ 2. 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3.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 “渾池会面” “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 4. 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教学建议 在继续练习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的基础上,本课重点学习如何“连词成句地读”。 在初读课文之前,可以先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然后运用学到的方法默读课文、感知课文 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把握人物形象。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阅读目标, 反复进行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理解课文内容和提高阅读速度的练习同步进行。‎ 1. 指导“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 在阅读课文之前,先出示学习提示,让学生知道本课要学习的方法一“连词成句地 读”。也可以结合课后选做题,先让学生做游戏,体会如何扩大视域。‎ 到词语或者句子,不要一个字一个字 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卡片,根据选做题的提示做一些练习;也可以利用多媒体, 闪现一些词语和句子,从易到难地呈现,让学生快地读。因为词语或句子出现的时间 很短(最好不要超过一秒钟),学生不得不尽量一眼就看清楚词语或句子,从而体验到 “连词成句地读”就是一眼扫过去,要尽可能多地看 地读。‎ 2. 实践“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记录阅读时间,检测阅读效果。‎ 与《搭石》一课的学习类似,计时阅读前,为学生准备好计时工具。强调记录的时 间,是指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的时间,而不是目光扫过文字的时间。要在确定理解课 文内容后,再记下所用时间。本课共1600余字,注意关注学生阅读时间上的差异。‎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检测学生阅读效果时,不宜让学生写出整个故事的内容,难度太 大。可以出一些简单的问答题、判断题或选择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具体内容的把握。这些 ‎ 第二单元 37‎ 题目应在阅读完成后再出示给学生。在做题期间,不能再回读课文,以检测在一定阅读时 间下的实际阅读效果。‎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检测题目示例如下:‎ ‎(1)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2) 蔺相如采用什么方法使得“完璧归赵”?‎ ‎(3) “滝池会面”中廉颇有没有去滝池?‎ ‎(4) “负荆请罪”之前蔺相如和廉颇有直接冲突吗?‎ 再如:‎ ‎(1) (将相和》的故事发生在:‎ A.春秋B.战国C.秦朝 ‎(2) 滝池会上,蔺相如要求秦王:‎ A.击缶B.鼓瑟 C.唱歌 ‎(3)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这句话是:‎ A.蔺相如对廉颇说的 B.蔺相如对手下人说的 C.蔺相如对赵王说的 1. 了解阅读效果,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全班学生都完成了阅读检测题目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可以结合课后第 一题和第二题,让学生如实地汇报阅读情况,交流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使用的提高阅 读速度的方法。‎ ‎(1) 遇到不懂的词语暂时忽略,不要回读。如,不明白“浦池、缶、瑟”等词语的具 体意思,但是能够猜出表示的是地名、乐器的名字,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就不用管它 们,继续读下去,这样就能提高阅读的速度。‎ ‎(2) 连词成句地读,尽可能扩大视域。如,读“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一句 时,能一眼看到一整句话就比看到“我愿意” “带着和氏璧” “到秦国去”要快得多。再 如,读“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 一句时,如果按照逗号的间隔拆开 来读,就比较慢,如果眼睛直接扫过一整句话,就快多了。‎ ‎(3) 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思考,阅读与理解同步进行。如,读到“如果秦王真的拿 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 来” 一句时,就知道蔺相如已经做好了应付秦王的两手准备。‎ 2. 再读课文,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出关键问题,如,将相之间是怎样由 “不和”到“和”的?故事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记录阅读时间,并 提醒学生继续有意识用学过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交流阅读体会时,可以结合课后第三题,要求学生以三个故事为线索,抓住关键情 节,说一说每个故事里“将” “相”分别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和”,又是怎样由 “不和”到“和”的。如,可以用图表的形式画出主要情节图、人物表现图等,说的时候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海池会 了廉颇的不满。后来廉颇认识到自己 完璧归赵 带璧换城;知道 秦无诚意,送璧回赵。 立功,官至上大夫。‎ 滝池会面 负荆请罪 以死相拼,让秦王为 赵王击缶,维护国家尊 严。又立功,官拜上卿。‎ 避免与廉颇见面, 回车退避。与手下陈 说利害。‎ 带兵至边境,做好抵 御秦兵准备。‎ 居功自傲一/负 荆请罪。‎ 国家利益为重 要简洁、清楚,尤其要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面”上的功劳,被封了官,位居廉颇之上,所以引起 的狭隘,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和蔺相如才重归于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以下情节 图仅供参考。‎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1. 细读故事,体会人物形象。‎ 在熟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第四题,借助具体事例说一说对蔺相如、廉颇的 印象。可以采用限时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前期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熟 知了故事情节,此时更需提醒学生默读课文时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要“连词成句 地读”,尽量扩大阅读的视域。‎ 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根据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感知人物 形象,把握人物特点。‎ 文章的对话很多,学生很容易抓住其中的某一点谈一些零散的体会,教师要有意识地 引导学生统览全篇,画岀语言描写的相关语句,以体会语言为切入点,结合人物说话时的 交流对象、所面临的局势、语气、神态、动作等综合分析,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对人物的 看法,从而体会人物内心,把握人物形象。要避免泛泛而谈,避免简单地给人物“贴标 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 (1) 如果学生关注到了蔺相如与赵王、秦王的对话,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蔺相如 与两者交流时不同的语言表现,比较说话的语气、态度有什么不同。如,“完璧归赵”的 故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赵王犹豫不决时,蔺相如“想了一会儿”,之后用“如果…… 如果……”说出自己的打算——可见他的勇敢是建立在充分思考后谨慎行事的基础上。面 对毫无诚意的秦王,先是不动声色,略施小计把璧拿回自己手里,之后“怒发冲冠”不惜 以“我的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威慑秦王,送璧回国后面对秦王,又用一个假 设句“如果……”暗示秦王主动权还在秦王手里——可见蔺相如的有勇有谋。‎ (1) 如果学生关注到蔺相如与手下人的对话,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廉颇与别人的对 话,体会二者在称呼、语气等方面的不同。要让学生体会出:廉颇嘴里的“我廉颇” “他 蔺相如”与蔺相如口中的“廉将军”形成鲜明对照 个居功自傲,一个谦卑礼让。从 语气上看,廉颇的语言简短直接,咄咄逼人,可见其狭隘又率真的一面;蔺相如平心静 气,晓之以理,充分显示其国家利益为重的胸襟抱负。‎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描写,画出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的动作和第三个故事中 廉颇的动作的语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教师最后点拨引领,让学生通过体会蔺相如的 一 “撞” 一 “拼”,廉颇的一 “脱” 一 “背”,感受到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3) 要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会 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可以让学生借助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借 助关键语句谈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还可以结合课外读到的相关资料补充对人物的看法。‎ 1. 识字写字。‎ 本课的识字写字教学,要凸显“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阅读策略,在学生初读课文 的环节,教师要提醒学生对于暂时不认识但是不影响理解课文意思的字词,可以略过,不 必反复回读,可以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熟悉并记住这些生字的读音。‎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较多,根据学情以及汉字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忆。 “蔺”不要读成后鼻音,“诺”不要读成“rub”。“璧”与形近字“壁”作比较,理解“璧” 是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所以是“玉字底”。“袍”与“抱”比较, “袍”是中国传统服装的一种,指直腰、过膝大衣,所以是“衣字旁”。“廉”与“谦、兼” 作比较,三个字读音不同,强调读字不能只读半边。本课的大部分生字可以结合词语记 忆。如,“抵御”两字都有“抵挡”之意;“推辞”两个字都有“躲避,推托”之意;“侮 辱,,两个字都有“使羞耻”之意。学习“擅”字时,可结合“擅长”理解,区分“擅长” 与“善于”,两个词都指在某方面有特长,但是“擅长”不能写成“善长”。‎ 掌握本课“强、划、削”三个多音字的读音,一是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中识记,二是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读音组成词语加深理解。“强”有三个读音 “qidng” "qidng” "jidng”,作“硬要,迫使”讲时,读“qidng”,课文中“强逼”的意 思是“强迫威逼”。“划”要强调这里读“hub”,是“分开”或“打算”的意思,在课文 ,,划归,,一词中是“分开”的意思。也可引导学生用另外一个音"hud”组词,如“划船、 划算”等。“削”作“减少;减弱”讲时,读“xu。”,可结合本课的词语“削弱”认读、 理解。‎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可以分类指导。“臣、典、拒”重点指导笔顺。“臣”的笔顺: 横,竖,横折,横,竖,竖折;书写“典”字时,提醒学生注意上部的笔顺:竖,横折,横,‎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荆”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 的撇要长,下面的“口”要扁 “罪”上面的“皿”要写得扁 竖,竖,横。书写“拒”字时,注意最后一笔是竖折。“诺、 成上下结构。“召、宫、罪”为上下结构,“召”上边“刀” 一些,撇要盖住“口”。“宫”字下部两个“口”上小下大, 一点,不要太大。‎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介绍事物运动速度的说明文。课文从人们最熟悉的 自身奔跑速度开始介绍,到鸵鸟、猎豹、游隼三种动物的速度,接着谈到天空中的飞机、 太空中的火箭、流星体的速度,最后说到光速。课文在写法上具有独特之处:一是题目 设问,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二是段落的表达方式相似,运用准确的数据,借助比较说 明,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一种事物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脉络清晰,语言简练 明了。‎ 本课在学习提示提出“借助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课 后第一题回应学习提示中“记下所用时间”的相关要求,并且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交流阅读体会。两位学习伙伴分别从两个方面提示本课所学方法:一是发现本课特殊 的篇章结构,每一自然段在表达上有相似的特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二是抓住每一自然 段的关键词句,帮助快速了解自然段的意思,从而把握主要内容。第二题和第三题指向课 文内容的理解。其中第二题列出本课介绍过的事物,让学生按照事物运动速度从快到慢的 顺序填写序号。第三题是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并和同学 讨论,鼓励学生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探索。‎ 本课配有三幅插图,分别提示了不同事物的速度快慢。其中第一幅图展示了空旷的原 野上,人、鸵鸟、猎豹在飞奔,三种事物的前后位置直观地反映出其速度的快慢。第二幅 图是辽阔的天空中,从左至右依次为:游隼、飞机、火箭,第三幅图是太空中的流星体, 以及星星发出的光,它们的前后位置也反映出事物速度的快慢。‎ 教学目标 1. 认识“鸵、赢”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冠”,会写“冠、俯”等10个字,会写 “猎豹、冠军”等12个词语。‎ 2. 能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了解主要内容。‎ 3. 能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学建议 课文篇幅较短,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中提出的“借助关键词句”的方法,自主 阅读,试着提高阅读的速度,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之后交流阅读情况和所用的方法,‎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结合课文的特点,能体会到如何借助关键词语、关注文章结构特点等方法来提高阅读速 度。最后针对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 1. 记录阅读时间,检测阅读效果。‎ 学生有了前两课提高阅读速度的学习经验,而且在中年级已经学习和实践过借助关键 词句把握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根据学习提示的要求,结合学过的方法,默读课 文,记录阅读时间。本课共700余字,学生阅读时间大约2〜5分钟。学生完成阅读后,可 以利用课后第二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2. 交流阅读体会,了解如何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 交流阅读体会,可以请阅读速度快、理解准确的学生分享阅读经验。可以谈带着题目 提出的问题读,还可以谈关注课文篇章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如何抓住关键词句,也可以谈之 前两课学到的方法在这节课上的运用。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真实的阅读体验谈,不要空泛 地说方法。‎ 注意结合课后第一题两个学习伙伴的建议,引导学生讨论本课的学习重点。可以让 学生谈一谈,是否发现了文章的结构特点,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语。如,学生可能会说读 到第3自然段时,就发现了课文的结构特点,能意识到每一段介绍的事物就是本段的关键 词,一边读一边思考,梳理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信息:“鸵鸟比人跑得快” “猎豹比鸵鸟 快”……让全班学生借助这一方法再读一次课文,体会这样阅读是不是能提高阅读的速 度,同时更快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分享阅读收获。‎ 课文中涉及的一些事物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难免会有一些不懂的内容,或者 某些内容激发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可以结合课后第三题, 引导学生就不懂的问题或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 教师要善于分辨学生所提问题背后的价值所在,有效引导。‎ 如果学生提出:还有没有比光速更快的事物?——说明学生已经对文章所写内容产生 兴趣,想要继续了解。‎ 如果学生提出:什么是鹰隼?什么是流星体? —— 明学生生活常识有限,对文中的 一些事物不熟悉。‎ 如果学生提出:明明课文从人奔跑的速度开始写,题目为什么问“什么比猎豹的速度 更快”? 一~明学生关注到了课文的写法。‎ 如果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说“宇宙中最快的东西居然可以轻易地拿在手上”? —— 说明学生未能读懂课文,没有发现这句话与“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 束光柱”之间的联系。‎ 在学生大胆提问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自己的问题能否 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如果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鼓励学生谈一谈是如何解决的,与大家分享 带着问题阅读带给自己的阅读收获;对于未能解决的问题,如“鹰隼是一种什么动物? ”,‎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除了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也要让学生体会到,阅读中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语,不一定 要停下,如果不影响文章的整体理解,完全可以不去管它。对于那些对课文涉及的科学现 象产生兴趣的同学,要鼓励他们课后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开展探究活动。‎ 1. 识字写字。‎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在初读课文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有的字不认识、不会 读,不一定影响理解,不必停下来认读,也不要回读,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记忆生字。比 如“隼”,读到“游隼”的时候,可能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动物,也不知道“隼”字怎么 读,但只要借助句中的“俯冲”体会到这是一种鸟的名字,就可以了。‎ 学习“赢”字时,让学生观察字形,回忆二年级学过的《“贝”的故事》,理解带 “贝”的字大多与货币有关,“赢”字有获利的意思,可以把“赢”字拆为“亡、口、月、 贝、凡”进行记忆。“瀚”为形声字,意为“广大”,可结合词语“浩瀚”来记。“鸵”字 可结合“鸵鸟” 一词记忆。多音字“冠”读作“gudn”时,是动词“居第一位”或“把 帽子戴在头上”的意思,文中的“冠军” 一词取第一个义项。‎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冠、枚、置”重点指导写正确。写“冠”字时要注意部首是 “1‘,不要写成“宀”;写“枚”时注意不要把“攵”写成“夂”。“置”上边的“皿”要 写得扁一些,下面是“直”,里面是三横,要写得紧凑一些,末笔横要写得长一些。“俯、 喷、枚”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喷”字左边的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 右边“贲”要写得紧凑一些,中间的草字头要写得扁而宽。“冠、箭、筒、置”都是上下 结构,其中“箭、筒”都是竹字头的字,“箭”中间的长横要写得平正、稍长,“筒”字下 面的“同”要写得方正。‎ ‎8冀中的地道战 ‎ ,W ( 教材解析 1 ‎ 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一种作战 方式。《冀中的地道战》分别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地道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 何对付和防御敌人的“扫荡”、地道里的人如何了解地面的情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歌 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背景。第 二部分(第3~7自然段)重点介绍地道如何保护群众、抗击敌人、防御破坏和传递敌情信 息。第3自然段先总体介绍,作者用“奇迹” 一词形容地道战,可见地道的构造巧妙,作 用非凡。第4~7自然段,作者依据地道的不同式样和结构,分别介绍了地道如何保护人民 生活生产、如何对付敌人、如何防御敌人的破坏以及如何了解地面敌情信息等,体现了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它设计周密、易守能攻、富有创造性的特点。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总结全文,再次用 “惊人的奇迹”对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独特作用进行高度评价。整篇文章由浅入深,娓 娓道来,语言平实却引人入胜。‎ 本文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习提示提出“带着问题”读课文的要求。要求学生边 读边思考,做一个积极的阅读者,从而更快地关注到关键信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由 此提高阅读速度。‎ 课后第一题,通过两个学习伙伴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阅读过程中积极主 动地提出问题,体会带着问题读文章提高阅读速度的好处。课后第二题,旨在引导学生把 握文章内容和主旨。地道战成功的关键首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能够发挥 智慧,创造新的斗争方式。其次是地道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设计精巧,易守难攻。更 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民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力量,这是智 慧的源泉。‎ 第二单元29‎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目标 ‎ 1. 认识“侵、略”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任”,会写“侵、略”等10个字,会写 “侵略、修筑”等14个词语。‎ 2. 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 教学建议 ‎ 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既要让学生学习、运用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而提高阅读速 度的方法,更要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准确、快速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 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读了题目后产生了哪些疑问,最想了解哪些内容,之后带 着自己的疑问,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的方法,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并初步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次深入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以及各部分 说明的具体内容,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分享交流阅读所得。最后引导学生就地道战 取胜的原因展开交流讨论,感受中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 斗志。‎ 1. 带着问题阅读,记录阅读时间,检测阅读效果。‎ 由于不了解时代背景,多数学生可能对“冀中的地道战”比较陌生,在阅读过程中可 能会产生各种问题。如,“地道是什么样的? ” “为什么要在地道里作战?” “在地道里究 竟如何打仗? ”“冀中在哪里? ”在计时阅读开始之前,提醒学生根据学习提示的要求,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要求学生完成阅读后,先记录阅读时间,再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然后 完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检测题。本课共1200余字,学生阅读时间大约4〜10分钟。检测题 目示例如下:‎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 (2) 地道里面光线不好,比较昏暗。‎ (3) 地道的出口开在隐蔽的地方,旁边堆满荆棘。‎ (4) 人在地道里不能了解上面的情况。‎ 检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初读课文后对内容的把握程度,避免因为追求提高阅读速度 而忽略了阅读理解。‎ 2. 根据阅读中产生的问题,交流阅读体会。‎ 在学生大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交流,说一说初读的时候产生了什么问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题,对阅读有什么影响。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看到题目产生了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阅 读有没有提高阅读的速度。之后再说一说在阅读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带着这 些问题阅读有没有促进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过“提问”的策略,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提出有关内容理解、 文章主旨、写法等多角度的问题。有些学生的疑问可能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 “地道是什么样的?什么是地道战?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在地道里又是怎么打仗的? ” 有些问题可能有助于把握课文的主旨,如,“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冀中的地道战? ”可以引 导学生讨论:哪些问题有助于更快地关注到课文的关键信息,更快地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 旨。交流时,鼓励学生说出阅读时思考的问题,如,阅读第4自然段时,有的学生读到第 一句“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时,可能会想:“地道都有哪些样式? ”接着往后读,发 现这一段并不只写了地道的样式,主要写了地道的构造是如何适应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需 求的。这种带着问题积极主动的阅读,更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师生共同把 涉及内容理解、主旨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如,“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 “人 们在地道里怎么生活”“人们在地道里怎么对付敌人” “人们在地道里如何防御敌人的攻 击” “人们在地道里怎么了解地面上的情况” “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以便学生 带着问题,再次深入阅读课文。‎ 可提示学生:阅读过程中,有些问题可能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能需要经过思 考才能明白,还有些问题可能并不能在课文中找到明确答案,但是并不影响理解整篇课 文,如“冀中在哪里? ”对于这些问题,就可以暂时忽略,以后再查阅资料寻求答案。‎ 1. 小组合作介绍地道战,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对课文所写的背景不十分熟悉,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地名、术语,增加了理解上的 难度。在初读课文、交流方法之后,还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并且结合相关资 料,理解课文内容。‎ 在细读课文的过程中,除了带着问题阅读之外,学生可能会用到其他提高阅读速度的 方法,女口,抓关键词语、连词成句地读、及时概括句子的意思、暂时忽略不懂的词语等,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交流分享时说出自己是釆用哪些方法快速读懂课文的,鼓励学生综合运 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试着对地道战进行介绍,不懂的地方课下查资料。之后进 行全班汇报,其他学生认真听,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在介绍、提问、交流中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学生介绍的时候,教师相机进行指导。如:‎ ‎(1)围绕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地道战”展开交流。目的在于把握第1~2自然段的内 容,了解地道战产生的历史背景。这部分内容写得较为简略,教学时,教师可以补充相关 背景资料,结合“大扫荡” 一词了解地道战产生的历史背景:1942到1944年,日本帝国主 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国华北敌后根据地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 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粉碎 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新斗争方式,采用地道战,狠狠地打击了 敌人。‎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 围绕问题“地道是什么样的” “人们在地道里怎么生活” “人们在地道里是如何攻 击敌人的” “人们在地道里如何防御敌人的” “人们怎么知道地面上的情况的”展开交流, 重点学习第3~7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在学生交流分享时,要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是采用什 么方法读懂每一段内容的。‎ 引导学生发现,第3自然段是对地道战作用的总体介绍,概括写出地道的构造和作 用。交流第4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抓住关键词语”的方式了解地道的构造之 奇。如,借助“地道” “大洞” “小洞” “气孔”几个关键词了解地道的构造。也可以借助 概括语句主要意思的方式理解地道的特点。例如“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 “上面种庄 稼”——隐秘性强;“四尺多高” “距离地面三四尺” “从气孔还能漏下光线来”——较为 舒适;关于大洞、小洞的介绍——功能齐全。这一段主要写地道的保障功能,能提供群众 足够的生活空间。还可以让学生釆用画示意图的方式理解本段内容。‎ 交流学习第5自然段,了解地道如何对付想要进入地道的敌人。这一段依然可以借助 抓关键词语读懂内容。抓住“堆满荆棘”的“出口”,“出口”旁的“陷阱”,用于“警 戒”的坚固的洞,用于诱敌的“迷惑洞”,有地雷等待敌人的“死道”,一夫当关,万夫 莫开的“孑口”设置,从而了解这一段主要写地道在抗击敌人方面的作用。‎ 交流学习第6自然段,了解地道如何防御敌人的破坏。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关键词,采 用清晰简洁的图示方式来把握内容,从而了解这一段依然在写地道构造的巧妙。如,火 攻一土和沙;毒气一放吊板挡住;水攻一通枯井暗沟。‎ 交流学习第7自然段,了解在地道里传递信息的奇特方式。本段开头设问,引导学生 学习带着问题阅读,快速、准确地抓住“无线电” “有线电”等关键词,把握主要内容。‎ 1. 讨论交流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 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重点理解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 迹” 一句的含义。也可以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讨论“地道战取 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会很容易理解地道战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地 道结构巧妙,易守难攻,所以能够有效地保护群众,抗击敌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 考: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能够展现出无穷无尽的智慧?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背景 理解,中国人民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所以才会激发起无穷的智慧和力 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抗击敌人的勇气和斗志也是地道战成功的关键。要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有理有据、完整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想法。‎ 2. 拓展延伸。‎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电影《地道战》,对地道战的背景以及地道的结构、 特点和作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6, 识字写字。‎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本课需要认读的生字中,“侵、略、丘、陷、拐”要求又认又写。单独要求认识的只 有“垒、搁、岔”三个生字,结合具体的语境,在词语或句子中认读即可。‎ 多音字“任”在本课出现在“任丘” 一词中,读“rGn”。任丘是地名,在河北省。可 提醒学生,“任”字作姓氏时,也读“r0n”,不能读成四声。‎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均为常用字,可以在课文学习结束后集中指导书写。“侵、略、妨、 陷、拐”为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同为上下结构的“筑、党、蔽”书写时上窄下 宽,尤其注意“党”字的前三笔“竖,点,撇”(小字头),不能写成“点,点,撇”。 “堡”则上宽下窄。指导“妨”字书写时可以回顾《搭石》一课中的“访”字;“蔽”字左 下部分的笔顺容易错,应为:点、撇、竖、横折钩、竖、撇、点,注意右边的“攵”不要 写成“夂”,不要写成左右结构。“陷”字右边上面是“〃',下面是“臼”,注意写“臼” 时,先写左边,后写右边,最后封口。‎ ‎ (§)教学设计举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 内容。‎ 教学过程:‎ 一、明确阅读要求,提示“带着问题读”的方法 1. 提示学生运用“带着问题读”的方法。‎ (1) 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 问?把问题简要记下来,可以带着问题读课文。‎ 预设:‎ ① 冀中在哪里?‎ ② 地道是什么样的?‎ ③ 在地道里究竟如何打仗?‎ (2) 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更多问题,可以 带着新的问题读课文。‎ 第二单元 49‎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提醒注意事项,让学生阅读后记录问题。‎ ‎(1 )要在确定自己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记下所用时间。‎ (2) 记录阅读时间后,要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 问题。‎ (3) 写完问题后,再完成检测题。检测题在完成阅读后才 可以看,完成检测题时不可回读课文。‎ 二、 记录阅读时间和问题,检测阅读效果 1.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记录阅读时间。‎ (1) 利用多媒体设备,投影一个计时秒表,方便学生阅读 完成后立刻得知阅读时间。‎ (2) 巡视、观察学生阅读情况,检查是否按要求记录时间 和问题,再完成检测题。‎ 2. 出示检测题,检查学生阅读效果。‎ 检测题示例:‎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创造了新的斗争 方式 地道战。‎ (2) 地道里面光线不好,比较昏暗。‎ (3) 地道的出口开在隐蔽的地方,旁边堆满荆棘。‎ (4) 人在地道里不能了解上面的情况。‎ 三、 交流阅读体会,说说在阅读时提出了什么问题 1. 让阅读时长不同的学生汇报阅读情况,说一说阅读过 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检测题的完成情况。‎ 预设:‎ (1) 课文里有很多我不理解的词语和看不明白的地方,比 如什么是大扫荡? “孑口”指什么? “任丘”在哪里?但是这 些词语不影响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时候我会选择暂时忽 略,做到了不回读。‎ (2) 读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我 就知道这个自然段肯定要具体说怎么了解地面上的情况。‎ 记录自己在阅 读过程中产生的问 题,是关键的教学 步骤。注意不要让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记录问题,以免影 响阅读速度。让学 生完成阅读、记录 时间后,再回忆自 己阅读过程中产生 的问题并写下来, 为“带着什么问题 读文章可以提高阅 读速度”的交流作 准备。‎ 2, 引导学生说说阅读之前带着哪些问题阅读的,是否在 阅读中找到了答案。‎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预设:‎ (1) 我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是地道战” “为什么要进行地 道战”,读完课文,我找到了答案。‎ (2) 我想知道“地道是什么样的”,读到第4自然段“地 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我以为后面要讲各式各样的地道。接 着往后读,发现除了写地道的式样外,重点还写了人们在地道 里的生活情况。带着问题阅读,一边读一边产生新的思考,加 深了我对文章的理解。‎ 1. 总结: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问题,有 些问题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暂时忽略;有些问题涉及课 文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带着这样的问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做个积极的阅读者。‎ 四、梳理主要问题,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并初步梳理:刚才大家 带着问题阅读,有些问题可能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能 需要经过思考才能明白,也可能在阅读中产生了新的问题。同 学们把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阅读中产生的新问题在小 组中进行梳理,筛选出对于理解课文最有价值的问题。‎ 明确要求:‎ (1) 在小组内提出问题,请一名同学进行记录。也可以把 问题写在即时贴上,提醒学生每张即时贴只记录一个问题,便 于归纳和梳理。‎ (2) 小组讨论,归类梳理问题。‎ 提醒学生可以回顾四年级学过的梳理问题的方法,从有 关内容理解、主旨把握、写作方法、受到的启示等方面进行 梳理。‎ 预设:‎ ① 和课文内容有关的:地道战发生在什么时间?为什么要 进行地道战?什么是地道战?地道是什么样的?在地道里是怎 么打仗的?‎ ② 和课文的主旨有关的: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地道战?地 道战在抗战历史上的意义有哪些?为什么利用地道可以打败 敌人?‎ 作为本单元最 后一篇课文,教学时 不但要让学生学会 运用“带着问题,用 较快的速度默读课 文”的方法,还要复 习巩固前边所学到 的阅读方法。让学生 回顾读书过程,重点 学习“带着问题读课 文”,感受高质量阅 读的好处。‎ ③ 文章写法方面的: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地道战的?‎ 2. 筛选出对于理解课文和把握主旨最有价值的问题。‎ ‎(1 )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课文 的内容和主旨?结合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请筛选出你认为最 有价值的几个问题。‎ ‎(2)引导学生带着筛选出来的问题,再次快速默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分配小组任务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小结:你对课文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呢?下节课,我们将 分成“地道战资料组” “地道中生活和生产组” “地道战战斗 组”“地道战防御组” “地道战通讯联络组”几个小组,分别介 绍相关内容。请同学们自由结组,查阅资料或认真阅读课文, 研究课文每一部分具体内容,准备下节课分享。‎ ‎(教学设计由河北省石家庄市教科所王运编写,选自温儒敏、陈先云主编的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有改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侵、略”等8个生字,会写“侵、略”等10个 生字,会写“侵略、修筑”等14个词语。‎ 2, 深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 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教学过程:‎ 一、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深入把握课文内容 1. 小组交流。对本组准备分享的内容进行最后梳理,确 定分享的形式、人员分工。‎ 2. 小组汇报。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根据课文内容,按 照“地道战资料组” “地道中生活和生产组” “地道战战斗 组” “地道战防御组” “地道战通讯联络组”的顺序来进行分 享。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进行提问或补充。‎ ‎(1) “地道战资料组”分享,介绍地道战的背景。‎ 预设:‎ ① 结合地图,我了解了 “冀中平原”地处河北省中部,河 流纵横,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因为特殊的战略地位,成为抗 日战争时期敌我双方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 ② 结合查阅的资料,我们知道了 “大扫荡”是日本侵略军 为了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 行了疯狂的扫荡,扫荡中实施所谓的“烬灭作战”,其实就是 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具体讲就是不问男女老 幼,把人全部杀死;所有房屋一律烧毁;所有粮食不能搬走 的,一律烧毁或下毒。‎ ③ 结合图片,理解了 “封锁沟” “封锁墙” “碉堡”等词语 的意思。‎ 教师相机指导认读生字“侵、略、垒”。‎ ‎(2) “地道中生活和生产组”分享,了解地道构造之奇。 (第4自然段)‎ 预设:我来给大家说说地道是什么样的吧。地道的上面是 庄稼地或者街道。地道距离地面有三四尺,地道内部有四尺 高,大概一点三米,如果我在地道里,几乎可以直着身子走路 了。地道由一个“大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洞”和“小洞”组成,能住人,也能住 牲口……最重要的是里面有“气孔”,人在里面,不会感到憋 闷……我们小组还画了 “地道构造示意图”,大家看,这是大 洞,小洞,气孔……‎ ‎(3) “地道战战斗组”分享,了解地道战如何打击敌人。 (第5自然段)‎ 预设:我们组想告诉大家,地道的出口可以用两个词来 形容,一是隐蔽,二是安全。大家看(出示示意图)出口旁 堆满荆棘,旁边还有“陷坑”;更重要的,这里还有“迷惑 洞”……地道里还有“孑口”,就是只容得下一人爬过去的关 ET ‎ 学生分享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认读词语“陷坑” “拐 弯,,“岔道,,等。‎ ‎(4) “地道战防御组”分享,了解地道如何防御敌人的破 坏。(第6自然段)‎ 预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想要破坏我们的地道,那可 不容易。对付火攻我们有土和沙;对付毒气我们有严严实实的 吊板;对付水攻有枯井和暗沟 ‎ ‎(5) “地道通讯联络组”分享,了解地道里信息传递的奇 妙方式。(第7自然段)‎ 预设:“无线电”大家都听说过,地面发现敌情常用;地 道里可是有更巧妙的“有线电”,我们来给大家表演一下有趣 的“有线电”传播消息……‎ 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提问、评价。‎ 1. 讨论交流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原因。‎ (1) 引导学生思考: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 地道战这种作战方式打击了敌人,作者两次写到这是个奇迹,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奇迹”的?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到底是 什么?‎ (2) 全班交流。‎ 预设:‎ ① 冀中人民特别勇敢、特别智慧,面对敌人的“扫荡”积 极想办法。‎ ② 地道设计的精巧、合理,让敌人根本想不到,他们对地 道中的情况一无所知,摸不着头脑,我们对地面的情况了如指 掌,设计巧妙也是胜利的原因。‎ ③ 我认为从日本侵华战争,到日军在冀中地区的大扫荡, 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敌人的毒辣,他们所作所为令人发指,我们 也看到了面对日军,人民群众所表现出的坚持和无惧。‎ 2.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冀中的地道战》,感受 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的 顽强斗志和无穷智慧。‎ 二、学习生字、词语 1. 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关注生字。‎ 2. 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相机指导:‎ (1) 在阅读中结合具体语境,在词语或句子中先认读、再 书写。‎ (2) 多音字“任”在本课出现在“任丘” 一词中,读 “r6n”,“任丘”是个地名,在河北省。提醒学生,“任”字作 姓氏时,也读"ren",不能读成四声。‎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检测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将本课词语,尤其是带有生字的词语分为三至五个词语一 组,用多媒体出示,比一比,看谁能一眼看完幻灯片上的所有 内容。‎ A.‎ 侵略 修筑 堡垒 搁置 陷阱 B.‎ 拐弯 金道 妨碍 隐蔽 迷惑 C.‎ 木棒 领导 不计其数 打击无穷无尽 三、 学习写字 1.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把字写好的方法。‎ 2. 重点指导笔画较为复杂或易错生字的书写。‎ (1) ‎**侵、略、妨、陷、拐”等为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 右宽。“陷”字右边上面是“夕’部,下面是“臼”。注意写 “臼”时,先写左边,后写右边,最后封口。注意“臼”的笔 顺:第一笔是短撇,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左边的短横,第四 笔是横折,第五笔是右边的短横,第六笔是下面的长横。‎ (2) ‎“筑、党、蔽”为上下结构,书写时上窄下宽。“党” 字的前三笔“竖,点,撇”(小字头),不能写成“点,点, 撇。“蔽”字左下部分的笔顺容易错,应为点、撇、竖、横折 钩、竖、撇、点,右边的“攵”不要写成“夂”。‎ ‎(3 )可以通过书写词语加强记忆。如“侵略”“修筑”等。‎ 四、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1. 抄写“侵略、修筑”等14个词语。‎ 2, 选做:观看电影《地道战》。‎ ‎(教学设计由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小学韩亚伟编写,选自温儒敏、陈先云主编的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有改动)‎ 第二单元 55‎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习作 ‎“漫画”老师 ‎ 教材解析 ‎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本单元安排的是一次写人的习作,习作话题为“漫画”老师。此话题限定了选材范 围:熟悉的老师形象。“老师”前冠以“漫画”二字,凸显了习作要求——用语言文字突 岀老师的特点,把老师的形象写得鲜活、有趣,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喜欢写,有 内容可写。‎ 教材第一部分激发习作兴趣,明确习作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漫画引入,意在说明本次 写作的重点是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写一位喜欢的老师,像漫画表现人物一样,要突 出老师某一方面的突岀特点。之后列举三位有鲜明特点的老师形象,涉及“穿着、语言、 表情、行动、教学风格、师生关系”等多方面特点,引发学生展开联想,打开习作思路, 提示选材的角度。‎ 教材第二部分提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一一用文字给可爱的老师“画像”,特别强调 选择一两件事例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这是这次习作的重点。与中年级习作要求相 比,五年级要求“写出特点”,既要写出人物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别之处,还要 结合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0‎ 教材第三部分强调完成习作后的分享交流。本次习作的对象是自己熟悉的老师,请老 师参与习作的评价,既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又能让学生明确习作的实际交流价值。‎ 三幅漫画式插图,与创设情境的文字部分相对应,分别是语文老师、体育老师和数学 老师的漫画形象。‎ ‎ 教学目标 ‎ 1. 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用一两件具体事例描写自己的老师。‎ 2. 能够评价、修改同学和自己的习作。‎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为“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本单元教学之初,可以要求学 生有意识地观察、记录喜欢的老师的言行、举止。习作课上,选择一位印象最为深刻的老 师作为描写对象,选择具体事例突出这位老师的特点。‎ 一、 漫画引入,明确习作内容 漫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漫画《三毛流浪记》中“三 毛”的形象引入,感受“三毛”的形象与名字之间的关系,体会漫画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 描绘生活的特点,之后切入本次习作的主题:写一个自己熟悉的老师,突岀老师某一方面 或几方面的显著特点。还可以利用教材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漫画中的几位老师,想 到了这些老师什么特点。以“漫画”引人 强调本次习作意在写出人物的“特点”。‎ 二、 启发联想,确定写作对象 教材中列举了一些有特点的老师形象,“爱穿裙子”“说话像连珠炮”“整天笑眯 眯”“走路一阵风”……根据教材的提示,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生活中哪位 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老师有哪些显著特点?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 学生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人或事往往会忽略其显著特点,可以引导学生一起交流,当 一位同学说出老师的某一特点时,大家一起交流、补充,说一说老师的哪些语言、动作、 神态或事件能够凸显这个特点,让老师的形象更加鲜明。‎ 三、 选择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特点 学生已经练习过抓住特点描写人物,了解到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 的特点描写人物。要特别提醒学生,这次习作,是要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人物性格,如同本 单元《将相和》一课,借助三个具体事例突出了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点,要抓住老师在 教学、与同学相处等方面的事例表现老师一两个方面的特征。教学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指导:‎ 1. 选择恰当材料“画”出老师特点。‎ 确定写作对象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先说说打算写出老师哪一方面的特点。然后筛 选出印象最为深刻的、最能体现老师特点的材料。写作之前,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说说打 算写的人物和事件。对于学生在选择材料时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纠正、弓I导。如,有 位同学想写《“运动达人”周老师》,选取的事例却是周老师很胖,暑假里,周老师决定减 肥,他每天跑步、游泳终于成功减肥的实例。面对这样的选材,教师要提醒学生,这个事 例不足以说明周老师是“运动达人”,只能说明周老师“有毅力”或“说到做到”。‎ 2. 通过细节把人物“画”具体、生动。‎ 引导学生回忆并借鉴《将相和》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可借助语言、动作、心理、神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也可以结合平时的观察日记进行交流、评析,体会如何生动、具 体地刻画老师特点。‎ 1. 要特别提醒学生,本次习作的目的是写一位自己喜欢的老师,强调要把老师写得 “可爱又有趣”,避免有些学生可能抓住老师的某一特点,“丑化”老师。但是,也不能限 定学生只写“关心同学” “敬业爱岗”等优秀老师形象,要鼓励学生写自己最喜欢的个性 鲜明的老师,表达真情实感。‎ 四、师生分享习作,强化交流沟通 习作完成以后,可以隐去老师姓名,把文章读给老师、同学听,请大家猜猜是哪位老 师;还可以邀请被描写的老师参加习作交流环节,根据老师、同学的反馈和建议修改、完 善习作。也可以将全班学生的习作编辑成文集,作为教师节献给老师们的礼物。‎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围绕“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以学习伙伴交流的方式总结、归纳本单元 课文学习中涉及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大致归纳了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方法的梳理, 强调“集中注意力” “不回读” “连词成句地读”“带着问题读” “暂时忽略不懂的词语”等 阅读习惯和方法。二是强调“读”与“想”结合,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并重。三是强调方 法的应用,要在不断练习中提高阅读速度,增强理解力。‎ ‎“词句段运用”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指向培养学生对于语句的概括能力。题目要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段话的主 要意思,题后的“泡泡”提示学生,阅读的时候,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可以帮助提高阅读 的速度。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尝试做到阅读与理解同步。用第一句作 为例句,明确概括的要求一述要准确、简洁。‎ 第二部分提供成语,要求用具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提供了 “左右为难”和“奋不 顾身”两则范例,呈现的词语与描述的具体情景一一对应。第一句用语言描写表现赵王 海池会面前“左右为难”的心理;第二句用动作、神态表现杨靖宇“奋不顾身”的牺牲精 神。让学生仿照范例,尝试用具体情景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 ‎“日积月累”呈现了关于“时间”的名句,选自四位不同时代的名人诗词,激励学生 珍惜时光。‎ 交流平台 总结归纳提高阅 读速度的方法。‎ ‎ 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 ‎(1)交流平台中提示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分别在本单 元课文学习中出现过,有的出现在课文前的“导读”中,有的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出现在课后练习中。可以让学生梳理一下本单元所学的提高阅 读速度的方法。‎ ‎(2 )放手让学生交流,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说一说本单 元学习中尝试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新方法,还有哪些方面用得 不够好;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独特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 感受,如,如何做到集中注意力,专注阅读的。‎ ‎(3)提醒学生了解了这些方法不等于就能够提高阅读速 度,要在今后的课内外阅读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才能不 断地提高阅读的速度。还可以告诉学生小学阶段的要求:默读 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鼓励学生平时尝试练习,争取 达标。‎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词句段运用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能用简要的语句 概括几句话或者一段 话的意思。‎ 能用具体情景表 现成语的意思。‎ 1. 用好第一句的“例子”,让学生明白题目的要求和意 图。引导学生自读第一个例句,说一说括号外的句子与括号内 句子的关系。明白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对于提高阅读速度大 有帮助。‎ 2, 利用第二、三两个句子,练习提炼语句的主要意思。 教师提醒学生尽可能用比较短的时间完成任务。对于学生写出 的答案,要重点考察是否能够准确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比如 “光的速度是惊人的” “光的速度比流星体还快”;“地道的式 样多种多样,连在一起” “地道样式众多,互相连通”等,不 要强求答案表述的一致性。‎ 1. 阅读前两个例句,让学生说一说两个成语与所描述的 具体情景的关系,从而感悟到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词语概 括,也可以借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把事件或场景描述得 更具体、生动。‎ 2. 引导学生把“喋喋不休”和“悠然自得”的情景表现 岀来。引导学生先思考,你见过“喋喋不休”的场景吗?当时 都有谁在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些什么?你自己有过“悠然自 得”的体验吗?见过别人“悠然自得”的样子吗?把当时的神 态、动作、心情等描写出来,注意写岀事情发生时的具体情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景,句子中不要出现这个成语。‎ 日积月累 1. 可以将这个练习放在习作之前,作为小练笔,练习用 一段情景表现人物当时的心情、态度。还可以拓展活动,让学 生说任意一个成语,然后其他同学口头仿照例子进行表达。‎ 第二单元61‎ 第二单元61‎ 背诵关于“惜时” 的名句。‎ 1. 学生自读名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名句的意思,体会 这些名句表达的共同主题——珍惜时间。对于疑难之处教师要 加以点拨,如,简单介绍名句的作者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 的贡献,重点解读“寸阴” “盛年”“等闲”等学生不理解的 词语。‎ 寸阴:阴,日影。寸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指极短的 时间。‎ 盛年:壮年。‎ 莫等闲:等闲,无端、平白地;莫等闲指的是不要无端 (浪费时间)。‎ 2.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加深对名句的理解。所选名句的原 文有些涉及特定的历史背景,比如毛泽东的《满江红•和郭沫 若同志》,让学生了解所选名句就可以,不必拓展过多,也不 必拔高要求,避免冲淡对选读名句所表达主题的理解。‎ 3. 背诵这些名句,思考可能在什么情况下用到这些名句,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查阅这些名句的出处。‎ ‎★ “日积月累”的相关资料。‎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出自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勖学》。大意是:不要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要忽视一分一秒的工夫。‎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岀自晋代陶渊明的《杂诗》。 大意是:人的青壮年时期倏忽即过,再也不会重来,就像一天中不会有两个早晨,应该趁 年富力强及时努力,岁月流逝,它是不会停下来等待任何一个人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岳飞的词《满江红》。大意是:人生年 第二单元61‎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少时,不要把大好青春等闲虚度,等到年纪大了,才后悔年轻时没有抓紧时间做有意义 的事。‎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出自毛泽东的《满江 红•和郭沫若同志》。大意是:人世间的多少事都是匆匆而过,日月星辰不断运转,光阴 催人老。相对于人类短暂的生命而言,一万年太久远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人物简介。‎ 杨靖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 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 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 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 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 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 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岀 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 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 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6年 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 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 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军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 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濛江县 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 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2月23 0,在吉林濛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 三道歲子与敌遭遇,经过激战,壮烈牺牲。‎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有改动)‎ 第二单元 #‎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 了解和学习民间故事,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本单元选编了《猎人海力 布》和《牛郎织女》两个民间故事,根据篇幅和教学需要,《牛郎织女》分成了两部分。 《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一)》为精读课文,《牛郎织女(二)》为略读课文。这两个 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故事情节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 色彩,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是在中年级“详细复 述” “简要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旨在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 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在《猎人海力布》 《牛郎织女(一)》的课后题、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中都有相关的练习,“交流平 台”梳理总结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口语交际安排了 “讲民间故事”的活动,旨 在将学到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摘录、删减、 改写、概括等方法简要地介绍故事,完成《猎人海力布》或其他民间故事的缩写。教材在 《猎人海力布》的课后题、《牛郎织女(二)》的学习提示中都提出了概括内容的要求,为 缩写故事作铺垫。‎ 本单元还安排了 “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中国民间故事以及欧洲、非洲等地的 民间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乐趣。‎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准确把握创造性复述的要求。创造性复述要以理解故事内容为基础,要尊重故 事的基本内容与价值取向。要引导学生找到“创造”的生发点,如,在叙述简略的地方为 故事增加情节,丰富故事细节。教学的重点是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丰富故事内容。‎ 第二,准确把握缩写的尺度。缩写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一个人阅读能力、概括 能力、分析能力的综合体现。缩写的前提是尊重原意,强调以理解故事内容,提取主要信 息为基础,保持原文的中心意思不变,保持故事情节的相对完整,保持人物原有特点。缩 写后的文章要做到前后连贯,过渡自然。缩写后篇幅的长短要依据交流的对象、交流的时 间等具体情境确定。‎ 第三,加强整合,灵活调整单元内各板块的内容。如,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可以提前, 在进入本单元就开启读书之旅,为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作准备。进行《牛郎织女》课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后第二题时,可以与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相结合,给学生练习创造性复述提供 指导。‎ 第四,充分利用本单元课后练习活动化设计,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时,要为学生 营造听故事、讲故事、做故事图画书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表演、创编故事的兴趣。讲课 时,切忌带着学生一句句分析文本,而是要让学生多表达,多展示,多体验。也可以采用 整合单元教学的思路,将本单元的教学组织成一个有关民间故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具体方案见《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二)》)。‎ 第五,本单元选取的这两个民间故事,篇幅较长,情节也比较曲折,适合运用阅读策 略单元学过的方法,一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预测故事的发展,了解故事的主要 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如果学生有兴趣,还可以让他们交流对民间故事这一文体的认识。 如,民间故事年代久远,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习俗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寄托着人们朴素美好的愿望;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多为普通劳动者,故事的情节、事物和部 分人物大多具有神奇的力量,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情在故事中都有可能发生;民间故事 一般具有口语化的表达特点,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便于人们口耳相传。‎ 丄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一)‎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猎人海力布 ‎2‎ 1. 认识2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5个字,会 写32个词语。‎ 2.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 能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讲故事;能丰富情节,把 简略的地方讲具体。‎ 4. 能根据需要,简要介绍故事。‎ 牛郎织女 ‎(-)‎ ‎2‎ 牛郎织女 ‎(二)‎ ‎2‎ 口语 交际 讲民间故事 ‎]〜2‎ 1. 讲故事,能适当丰富故事里的细节。‎ 2. 能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讲故事。‎ 习作 缩写故事 ‎2‎ 1. 学习缩写故事的一般方法。‎ 2. 能缩写民间故事,做到内容完整、情节连贯、语 句通顺。‎ 第三单元 #‎ 续表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续表 分类, 内容 T课时■ 教学要点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1‎ 交流、总结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 1. 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2. 能结合示例,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日积月累 背诵古诗《乞巧》。‎ 快乐读 书吧 从前有座山 机动 1. 能产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以及欧洲、非洲等地民 间故事的兴趣。‎ 2. 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3. 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 外阅读的成果。‎ 合计 ‎10〜11‎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二)]‎ 活动 名称 活动内容 课时 活动要点 备注 第三单元#‎ 续表 阅 读 民 间 故 事 1. 整体阅读《猎人海力 布》《牛郎织女》。‎ 2. 阅读“快乐读书吧” 推荐的民间故事。‎ 3. 学习本单元生字词。‎ 采取课内外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民间 故事阅读活动。课 下阅读每天3 0分 钟,课上交流故事 内容,推进阅读, 确保阅读量。‎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 读课文,把握故事 主要内容。‎ 认识24个生字,读 准1个多音字,会 写25个字,会写32 个词语。‎ 能产生阅读中国民 间故事以及欧洲、 非洲等地民间故事 的兴趣。‎ 初步了解民间故事 的特点。‎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续表 名称 ‎▼ Y 活动内容 课时 活动要点 ‎▼ ■‎ 备注 讲 民 间 故 事 1. 学习《猎人海力布》, 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 们的口吻来讲故事。‎ 2. 学习《牛郎织女》, 发挥想象,把简略的 情节说具体。‎ 3. 学习语文园地中“交 流平台”和“词句段 运用"的内容。‎ 4. 组织民间故事会,运 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 造性复述。‎ ‎4〜5‎ 1. 阅读、搜集民间故 事,选择其中一个 故事练习讲述。‎ 2. 能以故事中人物的 口吻讲故事。‎ 3. 能丰富故事情节,把 简略的地方讲具体。‎ 4. 能丰富故事细节, 配上适当动作和表 情等方法讲故事。‎ 5. 交流、总结创造性地 复述故事的方法。‎ 故事会的时间可以 灵活掌握。‎ 推 荐 民 间 故 事 1. 学习缩写的方法,缩 写《猎人海力布》或 其他民间故事。‎ 2. 介绍“海力布”石头 的来历。‎ 3. 设计《牛郎织女》的 连环画,并配上相应 文字。‎ 4. 推荐民间故事。‎ 5. 交流分享与民间故事 有关的诗文等。‎ ‎3‎ 1, 能提取故事的主要 信息,用摘录、删 减、改写、概括等 方式缩写故事,能 做到事件完整、情 节连贯。‎ 2, 根据需要简要介绍 故事,能用多种方 式推荐自己喜欢的 故事。‎ 3, 能感受阅读民间故 事的快乐,乐于与 大家分享课外阅读 的成果。‎ 4, 背诵古诗《乞巧》。‎ 合计 ‎10 〜12‎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9猎人海力布 ‎ :教材解析 ‎ ‎《猎人海力布》讲了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拯救乡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的故事, 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课文主要讲了两个小故事。第1自然段引出故事,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第2~6自然 段,主要讲述热心助人的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得到一块可以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第7自 然段至结尾,主要讲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说出实情,打破了使用宝石的禁忌,结果自己变 成了一块石头,人们世世代代纪念他。‎ 本文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凸显了民间故事的特点。‎ 一是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充满想象力。如,被救助的小白蛇会报恩;宝石含在嘴里 能听懂动物的语言;带头的鸟儿可以提前预警;海力布为拯救乡亲变成大石头……这些 神奇的想象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得到宝石能听懂动物说话,就能得到更多的猎 物” “依靠英雄的神力来避免洪水的灾难”等情节充满了浪漫的幻想色彩,体现了民众质 朴美好的愿望。‎ 二是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课文的两个小故事环环相扣:第一个故事讲述海 力布救助小白蛇得到宝石而获得神力以及使用宝石的禁忌,为第二个故事的发展埋下伏 笔:海力布得到宝石后,会发生什么事?面临抉择时,会作何选择?……这一个个悬念, 层层推进,最后宝石的威力得到验证,海力布牺牲自己,保全乡亲的大爱形象逐渐凸显。 这扣人心弦的情节也是民间故事得以不断传颂的原因之一。‎ 三是故事塑造了一个为百姓敢于牺牲自己的英雄形象——海力布。他是一个救助弱小 的好心人,能够在危急关头救下被老鹰捉住的小白蛇;他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愿意无私 地把猎物分享给大家;他是一位舍己为人的英雄,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大山崩塌、洪水 来袭的消息告诉乡亲。海力布身上,展现的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是传承此类民间故 事的现实意义。‎ ‎ ‎ ‎ ‎ ‎ J, 教学目标 ‎ 1. 认识“酬、誓”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会写“猎物、尊敬” 等18个词语。‎ 2.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岀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 3. 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 4. 能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 教学建议 ‎ 本课建议紧扣读故事、创造性复述故事、缩写故事的要点展开教学。教学时可以先默 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抓住故事关键情节和线索,练习转变角色创造性地复述故 事。在这个过程中,既感受民间故事的传奇,也加深对人物品质的体会。最后通过小练 笔,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为单元习作作准备。‎ 一、理解运用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可结合课后第一题,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 件事,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快速、全面地把握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说说海力布“救白蛇得 到宝石”和“救乡亲变作石头”这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说说故事之间是如何推进的。引 导学生发现:前一个故事埋下的伏笔,在后一个故事的发展中一步步地呈现出来。‎ 2. 练习详细复述故事,熟悉故事情节。‎ 首先,可以请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复述课文的方法,如,可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 故事内容,按顺序复述,不遗漏重要情节;遇到人物的对话,可以从直接引语转化为间接 引语。‎ 接着结合已经梳理出的两个故事“海力布救白蛇得到宝石”和“海力布救乡亲变作石 头”,组织学生讨论:一是哪些关键信息不能遗漏?教师可相机板书情节(猎人海力布热 心助人一救白蛇得到宝石一使用宝石的禁忌一海力布听到灾难将临的消息一劝乡亲搬家一 救乡亲变作石头),给学生讲述作简要提示。二是人物的对话怎么转述?师生讨论后,明 确转述不是简单地改变人称,更应整合对话内容,提取核心信息。如小白蛇感谢海力布救 命之恩时说的两段话,如果提取核心信息,可以作如下改动:‎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原文 改为转述 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小白蛇说,她是龙王的女儿,她 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海力布。海力布 要什么珍宝都可以,如果不喜欢珍 宝,可以要龙王含在嘴里的宝石。只 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 动物说的话。但是动物说什么话,只 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就会 变成一块石头。‎ ‎“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 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 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 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 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 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 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 块石头。”‎ 在此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在记忆、讲述的过程中,进一步熟 悉故事内容,为创造性复述作准备。‎ 1. 变换角色,尝试创造性复述故事。‎ 海力布无法劝说乡亲离开,说出实情后变成石头是故事的重点。为了让学生丰富讲故 事的经验,学习创造性复述,可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变换角色,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 口吻来讲故事。‎ 可以先引导学生理清海力布劝说乡亲的两个过程——从“劝搬家”到“说实情”。再 指导学生转换角色,分别站在海力布和乡亲们的角度展开想象,体会面对洪水即将侵袭, 海力布和乡亲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先让学生自选一个角度练习,然后集中展示,教师 相机点拨。‎ 如,学生以海力布的口吻劝说乡亲们时,如果只能原文复述,不能具体展开,教师可 以抓住海力布“劝搬家”时的三个词进行引导:在“急忙、焦急、急得掉下了眼泪”背 后,海力布究竟怎么想的?作为知情人,你就是海力布,你打算怎样劝说不知情的乡亲 们?看到乡亲们不愿离开,你的想法、语言还可能有什么具体的变化?最后你是怎么决定 说出实情的。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再如,学生以乡亲们的口吻讲述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忽然听到要搬家,要离开世 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会怎么想,怎么说?听到海力布说出实情,忽然看到他变成石头,又 会有怎样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再以乡亲们的口吻讲述故事、丰富体验。让学生充分交 流、讨论、展示,体会创造性讲民间故事的乐趣。‎ 2. 明确故事要点,练习缩写。‎ 可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面对充满好奇的游客,给“海力布”这块石头写介绍,既 需要精练语言,又要交代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让游客在驻足游览时,能迅速了解“海力 布”石头的来历。‎ 其次,可以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确定要说清楚哪些要点。‎ 第三单元69‎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开头要交代清楚海力布是一位“猎人”,他“热心帮助别人”,为下文希望得到听懂 动物语言的宝石提供了合理的解释。(2)要围绕主人公海力布,讲清两个主要情节:救白 蛇得到宝石;听到消息力劝百姓,说出实情变成石头。(3)还要交代清楚宝石的秘密,它 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至少把握两点:一是宝石在使用上有特别的秘密:①要含在 嘴里才有效;②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③动物说什么话不可告诉别人,否则自己会变成 石头。这些秘密都呈现在第一个故事“海力布救小白蛇”中。二是宝石的秘密为后续故事 设置了悬念,埋下了伏笔——海力布因为有宝石,才听到了山洪的消息,而他为救乡亲只 好说出消息,打破了使用宝石的禁忌,变成了石头。所以,缩写故事时抓住关键线索—— 宝石,也就抓住了故事的主要脉络。‎ 然后,让学生试着缩写一小段,小组交流,看缩写的时候,概括了哪些内容,省略了 哪些内容,教师相机指导。也可引入本单元习作中的缩写片段,与原文比较获得启发,让 学生明白:具体描写的部分可概括,对话部分可改写。‎ 1. 拓展延伸,练习讲好故事。‎ 在讲述重点情节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整地讲述故事,为口语交际 作准备。讲述前,可以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故事讲好。如:‎ 怎么讲好开头?可以像本文一样娓娓道来,慢慢把听众带到故事中去;也可以先讲结 局,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期待。‎ 怎么讲好具有画面感的镜头?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如,白蛇遇险,海力布 射箭搭救,抓住“抬头一看、搭箭开弓、对准一射”这些画面,用肢体动作辅助来表现 人物。‎ 怎么讲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当时情境,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再现 人物说话的样子。如,讲述被救者小白蛇时,想象她死里逃生,非常激动的样子,所以话 语较多,语速略快;讲述施救者海力布时,他施恩不图报,内心平静,所以话语不多,语 调平缓。‎ 可以分小组练习,争取生生有实践机会。然后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赏评。评价标准是 “谁的故事讲得生动、吸引人”。‎ 二、识字写字 本单元阅读教学,可以承接上一单元“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阅读策略要求,学生 初读课文环节遇到生字,教师要提醒学生借助具体语境猜读意思即可,不要回读。识字、 写字教学可以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集中进行。‎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酬”读“ch6u”不要读成“yOu”或“zh6u”。可以让学生 通过分析发现生字的读音、字义与字形之间的联系。如“誓=折+言” “发誓”表示决心依 照说的话实行;“谎=1 +荒”,“谎话”是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誓”与“谎”都与言语 有关,所以两个字都带有言字旁。“牺牲” 一词,古代指祭祀用牲畜的统称,所以是牛字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旁,现指为正义献出自己生命或舍弃权利、利益。‎ 本课要求会写的11个字中,“酬”的左部“酉”不要少一横;“焦”上部“隹”是四 横不是“住”;“谎”字,右部中间的“亡”不要多一点、下边的“川”不要少一竖;“延” 字被包围的部分不是“壬”,末笔是“竖折”。‎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酬 右面的“州”字注意竖撇、竖、竖三个笔画之间的间距相等,中间竖较短,右 面的竖最长。‎ 上面的“折”字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言”字长一些。“言”字横画较多,‎ 注意横画间距离要小一些,第一横最长,其他横较短。‎ 延 书写时注意笔顺,先写里面部分,再写建字旁。建字旁由两笔写成,横折折撇 上边收缩,捺笔伸展。‎ ‎ 教学资源 ‎ ‎★选文说明。‎ 猎人海力布的故事在我国北方一带,特别是内蒙古一带广为流传。课文选自民俗学家 贾芝、孙剑冰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选》(作家出版社,1958年)。编者在这本书的前言 写道:“读者可以看到,在我们祖国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故事传说 是何等地丰富多彩!……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斗争和理想,在民间传说故事 里面有着生动的反映。……只有在人民当权的今天,中国各族劳动人民自己的优秀作品, 才能够集合在一起和广大读者见面。这是近年来我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政策和民 族政策的照耀下所获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民间故事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凝聚着民间文 学工作者的心血。‎ ‎10牛郎织女(一)‎ ‎ ©教材解析 ‎ ‎《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故事在西周末年就产生了。到了汉朝, 故事情节逐步丰富和完善,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了。当时,由于织布机的发 明、应用和耕牛、铁犁的推广,农业、手工业获得空前的发展,人们向往男耕女织、自给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自足的生活,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牛郎织女》 的故事情节不断丰富和完善,经过大众千百年一代又一代智慧的打磨,这个故事所蕴含的 社会功能、文化价值与达到的艺术水准,都堪称民间故事的经典,成为我国传统的民间文 学创作的代表作,千百年来,流传不绝。‎ 故事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组 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下一儿一女。可是,他们却被王母娘娘用一道天河相隔拆散,从 此天各一方。最终,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牛郎织女(一)》是 故事的前半部分。虽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以牛郎的成长经历“童年一成人一成家”展 开情节。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了牛郎凄苦的身世;第3~8自然段讲述了牛郎和老牛相依 为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第9自然段到课文结尾,讲述了牛郎得到老牛相助,与织女相 识的经过,此部分插叙介绍了织女在天宫的生活情况。‎ 课文情节曲折动人,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课文做了重点 叙述。牛郎善待老牛,无论寒暑吃、喝、住,都细心照看。他把老牛当作亲人,常常把看 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老牛仿佛也有了默契……这部分讲述,为下文老牛变身会说话 的神牛,道破“仙女下凡”的天机,成就牛郎织女的奇缘埋下了伏笔。牛郎和织女相识的 过程也是一波三折,首先是老牛忽然会说话,并且给牛郎泄露天机。然后是牛郎按照老 牛的话,捡起了粉红色的纱衣,和织女相识。而织女逃离天庭,想追求自由,多玩了一会 儿,才遇到忠厚老实的牛郎。一切机缘巧合让牛郎织女有机会互诉衷肠,互相吸引,最终 结为夫妻。‎ 课文语言通俗、浅显易懂,直接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习俗观念以及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如,牛郎童年时遭哥嫂的虐待;牛郎和织女心心相印,虽然贫寒,却男耕女 织、儿女绕膝,非常温馨。故事还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憎观,如,课文中对牛郎、织女、 老牛、喜鹊的赞扬,对牛郎哥嫂、王母娘娘的贬斥。‎ 课文中一些不可思议的地方为故事增色不少。故事中的老牛,会说人话,还会预知未 来,在它的指点下,牛郎才得以和织女美满结合。织女能织一手好彩锦,那彩锦就是王母 娘娘用以“装饰天空”的灿烂云霞……这些离奇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突显了民间故事的 浪漫主义的色彩,是古代劳动人民用以表现自己情感、愿望的重要手段。‎ 课文有两幅插图,分别呈现出牛郎童年时与老牛相依为命、成年后经老牛指点与织女 相识两个重要的场景,有助于学生图文结合,想象画面,感受故事的生动与神奇。‎ ‎ ‎ ‎ II©教学目标 ‎ 1. 认识“嫂、恳”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落”,会写“郎、爹”等14个字,会 写“嫂子、剩饭”等14个词语。‎ 2.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 展开想象,能把课文中写得简略的地方讲具体,并演一演。‎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教学时,先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以课文两处生动的情节“牛郎与老牛相 处”和“牛郎与织女相识”为例练习讲故事,揣摩如何把情节讲具体;接着选择故事中有 想象空间的地方,如,牛郎如何与老牛聊天,仙女们如何逃离天庭,练习把简略的内容说 具体;最后可以组织讨论故事中不可思议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文学的特点。‎ 一、理解运用 1.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情节。‎ 运用上一单元学过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阅读课文。《牛郎织女(一)》约2200余字, 多数学生大约需要7〜10分钟读完。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继续阅读《牛郎织女(二)》。‎ 引导学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本文是以牛郎的成长经历为线索 的,可以围绕牛郎“童年一成人一成家”的过程,用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小组合 作梳理故事的脉络。以下示例仅供参考:‎ 童年:身世凄苦,与老牛相依为命。‎ 成人:被赶出家门,依旧细心照看老牛。‎ 成家:得老牛相助,与织女相识。‎ 2. 以课文为例,学习把情节讲具体。‎ 课文在讲述牛郎细心照看老牛、与织女相识等情节时,写得详细、生动,可以组织学 生先练习讲述这些情节,学习如何把一个简单的情节说具体。‎ 第三单元73‎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牛郎细心照看老牛的情节,可以围绕“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练习复述故事。 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感受作者是怎样把牛郎和老牛亲密相处写具体的,接 着练习复述,最后展示评价。评价要点是:讲清了哪些细节?如,讲清了牛郎对老牛吃 的、喝的、住的,以及冬天、夏天的精心照顾;讲清了老牛能听懂牛郎哼的曲儿、说的心 里话、讲的见闻等事例;讲出了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的亲密与默契。通过展示、评价,进 而引导学生体会到: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丰富的细节才能把故事讲具体、讲生动。‎ (2) 练习讲述牛郎和织女相见相识的情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故事接龙的方式 讲故事。教师可板书简要的情节作为提示:老牛开口道破天机一牛郎翻山过林来到湖边见 到仙女一牛郎拿走纱衣留下织女一两人相见互诉衷肠一经过长谈织女同意结婚一他们回到 牛郎的草屋。每个学生讲述一部分,感受生动感人的细节。要求讲述时不仅要讲清故事的 来龙去脉,而且把当时看到什么、说了什么、怎么做的讲具体。‎ 1. 选择故事中有想象空间的地方,练习创造性复述。‎ ‎(1)梳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以课文重点情节的具体讲述为基础,结合“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第二题提供 的范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例如,“词句段运用”中,“狼指责小羊把水弄脏了,小羊说自己在下游,不可能弄脏 上游的水。” 一句,改编后变成了对话形式,狼的凶狠,小羊的懦弱,就一目了然了。通 过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到,可以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把故事讲生动、讲 有趣。‎ 再如,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师生继续交流、总结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如,可以 细致描绘人物形象,也可以模仿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 )找出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建议结合课后第二题,师生先共同讨论:课文中哪些情节适合展开想象,把内容讲具 体、讲生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帮助学生梳理,如:‎ 哥哥嫂子想独占父亲留下的房产。一■也们俩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有时候跟他商量一些事——他们会说些什 么?商量哪些事?‎ 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一1 也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姑娘穿上衣裳,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一边跟牛郎谈话。——他们俩都说了些 什么?‎ 织女下凡的消息,老牛是怎么知道的?——关于老牛的身份有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3) 合理展开想象,把故事中简略的地方讲具体。‎ 教师要指导具体的方法,帮助学生创造性复述故事。有时,可以用不断追问的方式, 补充具体事例,丰富细节。如,讲述“牛郎常常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告诉老牛”,可 以不断追问:这天牛郎在哪放牛?联系前边课文,最近他又受了哥嫂的哪些虐待?他会如 何和老牛表白?……引导学生对故事情境想得更多、更细。‎ 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当时的情形,讲好事情的起伏。比如,“仙女们商量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可以调动类似的生活经历,如和同学商量“秘密行动”,想 象织女提出这个大胆的想法时,大家可能的反应,想象当时众织女的神情、动作;也可能 会有胆小的仙女提出反对意见,她会说什么?其他仙女又怎么回应?最后又会怎样?引导 学生复述时,把情节的波折、事情的起伏表现出来。‎ 也可以把描述变成对话。如,讲述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形。引导学生:看到牛郎拿 着自己的衣裳,织女可能会感到吃惊,会说什么?牛郎会如何诚恳地说明情况?织女听后 可能又惊又喜,会说什么?牛郎如何把自己的情形说清楚?善良的织女又同情又爱惜,会 说什么?整个过程可以用对话展开,适当加入人物神态、动作的提示语,来表现人物的 特点。‎ 还可以结合课文的插图或相关连环画,或不同版本的《牛郎织女》故事,启发学生打 开创编故事的思路。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点从创编的内容和细节上展开评价。如,想象 的内容是否合理,讲述时动作、语气是否符合人物身份和当时的场景。‎ 1. 交流不可思议的情节,体会民间文学想象奇特的特点。‎ 这一部分教学可以和创造性复述故事结合起来,比如,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老牛怎么 忽然会说话;也可以放在“快乐读书吧”的交流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再体会和 总结民间故事的特点。‎ 可以组织学生交流:故事中哪些地方不可思议?如,老牛突然会说话了,它知道织女 何时会下凡;王母娘娘用织女绣的彩锦装饰天空……多数学生可能提前阅读了《牛郎织女 (二)》,也可以充分交流。如,神奇的牛皮可以带着牛郎上天;王母娘娘用一道玉簪就划 出了一道波涛汹涌的银河;夫妻两人变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成群的喜鹊可以 搭起一座鹊桥……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在此基础上,说说民间故事的特点:神奇、浪漫的幻想,故事充满悬念等,课下鼓励 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其他的民间故事中不可思议的情节,和同学交流。‎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罕”的本音读“hdn”,在词语“稀罕”中要读成轻声; “筛”是一种可以把细东西漏下去、粗东西留下的有孔器具,组词“筛子、筛选”,注意不 要读成平舌音;本课形声字较多,要注意让学生发现生字的读音、字义与声旁、形旁的联 系。如,“嫂”是女字旁;古代的筛子是竹子编的,“筛”是竹字头;“梭”本义是织机的 构件——“梭子”,两头尖中间粗,像枣核形,是木质的,所以是木字旁,“梭”还比喻不 断地来往,如“穿梭”;“瞌”可以组词“打瞌睡”,是困倦思睡,眼睛睁不开的意思,所 以“瞌”是目字旁;“拘”本义是拘留、限制,所以“拘”是提手旁,“无拘无束”就是自 由自在,没有限制;“歹”本义指死人残骨,故从“歹”的字与死有关,如“死、殁”,现 引申为“不好、坏”,如“残”。‎ 多音字“落”,表示“丢下,遗漏”的意思时读Id,可借助“丢三落四”“落了一个 字”等短语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较多,要注意下面字的正确书写。“郎”的左面不要写成“良”; “妻”‎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的竖画,上下都要出头。“嫂、辈”应提醒学生注意笔顺,“嫂”字的右部“臼”笔 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辈”上部“非”的笔顺是竖、横、横、横、竖、横、 横、横。‎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郎 左部是良字的变形,避让右耳刀旁。写右部的耳刀旁时,位置稍微靠下,最后 一;笔竖稍长。‎ 爹 上部的父字头要写扁一些,宽一些,撇捺要舒展。注意下部的“多”上边的 “夕”比较窄小,下边的“夕”比较宽大。‎ 嫂 左部女字旁第一笔是撇点,撇长,点短;第二笔撇与第一笔中的撇平行,与点 相交;第三笔横变提。右部的“叟”左右对称,关键一笔是上面的竖,从右上 正中穿过,下面出头。‎ 歹 第一笔横要长;第二笔短撇,从横的中间位置起笔;第三笔横撇,横短撇长; 第四笔点的位置很关键,从撇尖的末端起笔比较美观。‎ 妻 上部横画之间等距,下边“女”字末笔横要写长。‎ ‎ 蠶(§)教学资源 ‎ ‎★牛郎织女传说相关诗文。‎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牛郎织女(二)‎ ‎ 每教材解析 ‎ 本课是《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讲牛郎织女在王母娘娘的干预下,被天河 隔开,从此天各一方,但牛郎织女不忍离别,隔河相望化作星辰。王母娘娘拗不过他们, 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 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本课以织女活动为主线进行叙述。第1~2自然段讲了牛郎织女婚后自由、幸福的生 活,同时交代了老牛的死和临终嘱托,为下文牛郎披牛皮飞上天空埋下了伏笔;第3~5自 然段讲述了王母娘娘无情地把织女抓走,并划一道天河将两人隔开;第6~8自然段是整个 故事的结局,讲由于织女的极力抗争,终于得到王母娘娘的允许,每年七月七日与牛郎在 鹊桥相会。‎ 在内容上,上一课和本课连起来是一个完整故事,但两段故事却各有侧重。上一课以 牛郎的成长经历为主展开情节,织女在天宫的生活情况作为插叙。本课以织女的经历“婚 后生活一被王母抓走一极力抗争”为主展开,王母娘娘酒醒后的情况作为插叙。‎ 课文有不少内容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如,王母娘娘凭借一根玉簪就能划出一条波涛滚 滚的天河,牛郎披着牛皮能够担着儿女升天救亲人,七夕喜鹊能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搭桥让 牛郎和织女见面等,鲜明地体现了民间文学的特点。‎ 课文根据情节发展安排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插图,展示了故事结局。 ‎ ‎ ‎ ‎ 教学目标 |, ‎ 1. 认识“俭、皇”等10个生字。‎ 2.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 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能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第三单元77‎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0)教学建议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抓住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为习作“缩写故事”作铺垫。可依照学 习提示组织学习活动,先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联系上一篇课 文,抓住整个《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交流讨论如何给《牛郎织女》绘制连环画, 并通过给连环画配文的形式,练习缩写故事。‎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先让学生默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是怎么发展的、结局如何,提示可 以抓住故事叙述中的一些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语,如“从此、再说天上、从此以后”“人 间、天上”来把握事件的发展,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梳理故事的脉络。最终梳理出:婚 后幸福生活一织女被王母抓走,牛郎织女天河两隔一t月七鹊桥相会。‎ 2. 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牛郎织女》连环画的基本内容。‎ ‎(1 )梳理、确定故事的主要情节。‎ ‎-读了《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一课的情节,梳理出完整的故事情 节。课堂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学生直接梳理出了主要情节,如,“身世凄苦一用心照看老牛一得老牛相助, 喜结良缘一男耕女织,幸福生活一织女被抓,天河两隔一初心不改,七夕相会”。可以组 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其他情节为何没有列入?‎ 另一种是,学生梳理岀了故事的完整情节,包含次要情节。如:“身世凄苦一用心照 看老牛一哥嫂霸占家业,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一得老牛相助一遇见织女,互诉衷肠一男耕 女织,幸福生活一王母惩罚其他仙女,天兵天将到人间寻访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一王母 划天河,夫妻两隔一初心不改,七夕相会”。‎ 遇到此情况,教师要结合学习提示,提岀活动任务:如果给《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 连环画,故事的哪些情节不能忽略?哪些可以忽略?进而发现,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其他次要的人物、情节,如“哥嫂霸占家业”“王母惩罚其他仙 女” “天兵天将到人间寻访”等情节可以忽略。‎ ‎(2)示范引导,师生合作构图,完成文字创作。‎ 以“男耕女织,幸福生活”这个情节的创作为例,可以请学生结合本课第1自然段描 写的场景,讨论画面上可能会出现哪些景物。如,小河旁,大树下,一间茅草房,牛郎和 老牛在远处耕田,织女在家纺织,两个孩子在院子里幸福地玩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 再次阅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删减文字,概括出主要内容:“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 织,幸福美满,不久,他们有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很幸福。”‎ ‎(3)自由创作连环画,概括故事内容。‎ 在示例的基础上,由扶到放,让学生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其他情节的连环画构图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与创作。具体要求:一是列出每幅画面的场景、人物、事件;二是为画面配文,语言简洁 概括。分组完成后,小组展示,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穿插指导。最后各小组完善自己的连环 画创作。以下内容可参考:‎ 情节一:牛郎凄苦的身世——‎ 画面:四面透风的牛棚,身穿破衣的牛郎蜷着身子在干草上已经睡着,老牛静静地站 在他身边,温和地看着他。‎ 文字:古时候,有个可怜的孩子,爹妈都死了,哥哥嫂子待他不好。他白天放牛,晚 上就和牛睡在一起,那头牛跟他形影不离,人们管他叫牛郎。‎ 情节二:牛郎用心照看老牛——‎ 画面:在一棵茂盛的大树下,牛郎正细心地给老牛刷身子,老牛眯着眼睛很享受的样 子。四周是草坡,嫩草茵茵。‎ 文字: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他总是给牛吃嫩草,喝干净的水,把它刷得干干净净 的。他还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告诉老牛,老牛呢,仿佛都能听懂。‎ 情节三:牛郎得老牛相助,与织女喜结良缘一一 画面①:在简陋的茅草屋里,一边是桌凳,草铺,一边是老牛,老牛嘴巴张开,对面 的牛郎高兴地听着。‎ 文字:有一天,老牛真会说话了!老牛告诉牛郎,明天会有仙女在湖里洗澡。只要拿 走那件粉红色的纱衣,那位仙女就是牛郎的妻子。牛郎高兴极了。‎ 画面②:远处的湖面波纹荡漾,在湖边草地上,织女羞涩地侧脸站着,牛郎站在她的 身边说话。‎ 文字:牛郎按照老牛的指点来到湖边,找到了那件粉红色的纱衣,与姑娘相识了。牛 郎把自己的情形告诉了姑娘。从姑娘那里知道她是天上的织女,渴望自由来到人间。他们 决定生活在起O 情节四:男耕女织,幸福生活——‎ 画面:夜晚,明月朗照,两个孩子依偎在织女怀里,听她讲天上的故事,牛郎在不远 处,细心地给老牛刷洗身子。‎ 文字: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晚上得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 们讲些天上的故事。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情节五:织女被抓,天河两隔——‎ 画面:一道天河将画面隔为两部分,右上是王母和两个侍卫,一侍卫手拿兵器威武站 立,另一侍卫怒目押着织女,织女侧身望向远处的牛郎和一对儿女;左下是身披牛皮的牛 郎,肩挑一对儿女,被大河拦住。‎ 文字:织女被王母发现,强行带她回到天上,牛郎披着牛皮,挑着一对儿女去追。谁 料王母拔下玉簪划出一条天河,将牛郎隔在了天河的另一边。‎ 情节六:初心不改,七夕相会 ‎ 画面:一条天河,波涛汹涌。天河上边,成群的喜鹊搭起一座拱桥,牛郎、织女在桥 上会面。‎ 文字:织女虽受了惩罚,可是她初心不改。王母只好答应,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准许她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和牛郎会面。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为牛郎、织女搭起一座鹊桥,让他们 夫妻相会。‎ 课后,可以请有绘画天赋的学生,合作完成连环画,在班级图书角分组展示,此任务 不做硬性要求。‎ 1. 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可结合生字特点和课文语境进行针对性指导。“俭、偎、筐、 拗”都是形声字,可借助学过的熟字“俭一检一捡” “偎一喂” “筐一框” “拗一幼” “礁一 焦”等方法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衰、珊”是翘舌音,“衰”有力量减退、衰落之意,文 中指老牛年迈体衰,精力不济。“皇”的本义是灯火辉煌,文中“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 伟豪华。“珊瑚礁”是指由珊瑚堆积成的礁石。“拗”是固执的意思,文中“王母娘娘也拗 不过她”,可以感受到织女不肯低头的倔强性格。‎ 本文可列岀以下词语加以巩固,如,俭一节俭、勤俭;偎一偎依、依偎;衰一衰弱、 兴衰、衰亡;拗一执拗;礁一礁石、暗礁。‎ ‎★选文说明。‎ 牛郎和织女在先秦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代表,最开始是神话人物,先秦时期就有关于 他们婚姻关系的记载。到了汉代,又有了牛郎织女农历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说法。古籍中 所记载的牛郎织女故事,多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与此同时,老百姓又把这个古老的神话,与自己日常口头讲述的某些民间故事结合 在一起,形成了另一个版本的牛郎织女故事。叶圣陶在口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整理改 写《牛郎织女》故事,使之适合中小学生阅读。他既尊重故事的基本情节模式,又将文字 尽量规范化,并且加入现代意识,如,织女厌恶天庭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渴望自由,渴 望人间真正的爱情和生活。在叶圣陶笔下,织女又有了追求自由、反抗桎梏的现代女性的 特点。‎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 讲民间故事 ‎ 教材解析 ‎ 在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民间故事的基础上,本次口语交际安排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民 间故事,重点是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教材第一部分旨在唤醒学生的记忆,明确交流话题。引导语由课内的两个故事导入, 引导学生交流其他的民间故事。此要求与本单元“快乐读书吧”阅读民间故事的读书活动 前后照应,可以前期先安排阅读民间故事,为交际活动提供素材。‎ 教材第二部分是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怎么把故事讲生动,讲得有吸引力。教材列举了 两种方法,一是可以丰富故事的细节,添加人物的对话,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二是讲故 事时可以配上动作、表情,增加故事的可感性。‎ 教材第三部分提示讲故事的方式和评价建议。“和同学轮流讲故事”旨在让每一个学 生都得到锻炼,“看看谁讲得故事生动、吸引人”,则是明确了本次交际活动的评价要求。‎ ‎“小贴士”明确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本套教材口语交际进行过多次“讲 故事”练习,从低年级“听故事,讲故事” “看图讲故事”,到三年级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 容讲、讲清楚了解的信息,再到四年级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使讲述更生动,要求 不断提高。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创造性的讲故事,是讲故事能力又一次提升。交际重 点一是要“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二是“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丰富故事的细 节”意味着要打开思路,从人物的身份、性格等方面想开去,设计与之相吻合的情节,使 讲述更生动。“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是在四上“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基础上 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体态语的加入,让人身临其境,使所讲故事取得好的效果。‎ ‎ 教学目标 ‎ 1. 讲故事,能适当丰富故事里的细节。‎ 2. 能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讲故事。‎ 第三单元 81‎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经过本单元“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的实践,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方法。本次口语交际 “创造性地讲民间故事”,旨在尊重原著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适当 创作,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可以按照“充分阅读一U造讲述——互动评价”的 思路进行教学。‎ 一、 提前阅读,作好讲故事的准备 在学习本单元《猎人海力布》之后,建议将“快乐读书吧”提前,引导学生阅读中国 民间故事,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民间故事。除阅读整本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 搜集民间故事,或者听别人讲讲当地的民间故事,进一步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教师也要提前布置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相关事宜:一是 要求学生在众多民间故事中,选定一个感兴趣的,作好讲故事准备。要求内容积极健康, 如,孟姜女哭长城,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仙过海。二是记住故事内容。可以运 用学过的方法,如,梳理主要情节、抓住人物线索、借助图示,将故事内容梳理清楚,再 把故事中有趣的部分多读几遍,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试讲。可以自己讲给自己 听,也可以讲给家人、伙伴听,根据大家的建议进一步改进。‎ 二、 回顾创造性地讲故事的方法 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创造性地讲故事”的实践活动,也可以阅读语文园地“交流平 台”和词句段运用中的方法提示,教师相机引导、归纳。重点提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 变换角色,转换为故事中的角色去讲述,适当加上动作、表情,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 觉;二是增加合理的情节,丰富故事中的细节。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具体描述人物形 象等。‎ 梳理方法之后,师生可以讨论,可以在哪些地方适合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 1. 在故事比较简略的地方展开追问和想象:可能会有怎样的情节,当时故事中的人物会 怎样说、怎样做。2.在描述人物的想法时,可以试着把它变成内心独白的语言;描述人 物之间的交流,可以把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3.在介绍人物形象时,可以细致描绘人 物的外形、穿着等。4.在情节比较紧张或轻松时,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去表现等。 围绕这些方法,请学生思考怎么把自己准备的故事讲得有创意。‎ 三、 分小组轮流讲故事 首先,按照学习小组,上报故事内容,根据内容适当调整组员,将不是讲同一个故事 的同学分在一组,一般以三至四人小组为宜。‎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其次,提示小组讲故事的具体要求:‎ 1. 轮流讲故事,每人讲故事的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左右,长故事可节选片段。‎ 2. 每人讲故事后,都要请组员从以下角度作出评价:哪讲得生动,哪还须改进?猜 猜丰富了哪些细节,有什么疑问,最后请讲故事的人揭秘。大家可以针对他创造性发挥的 部分作出评价。‎ 3. 小组轮讲后,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准备在全班做展示。最佳创意故事的评价标准 为:丰富故事情节和关键细节了吗?动作、表情丰富,贴合故事情境吗?‎ 四、 全班分享民间故事 小组推荐代表依次上台轮讲,可以让每个小组先说说为什么推荐这个同学上台,以强 化这次讲故事的重点。其次,请被选出者分别展示。这里要充分发挥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 两者的作用。自我评价时,讲故事的人要针对自己有没有创造性讲述,在哪里做了细节的 丰富,向大家介绍;同学互相评价时,从讲故事的人表达是否生动、吸引人的角度来评 价。以下情况可参考:‎ 对于只是复述原故事的情况,缺少创造性的发挥——可通过提问、提示等启发引导, 帮助学生丰富情节,并让学生再次尝试讲述。‎ 出现非口语化的“书本腔”——可通过示范,帮学生找到用自己话讲故事的感觉。‎ 五、 课外延伸,生活拓展 由于课堂的时间限制,讲民间故事的活动可延伸到课外,甚至根据学生需要组织多 次。如,组织不同形式的故事会:和低年级手拉手的故事会;有家长参加的故事会;自由 结组的小故事会;家庭故事会;把自己讲故事的录音、录像上传到网络,开辟的“空中故 事会”。再如,组织不同主题内容的故事会:风景名胜民间故事会、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会、 当地民间故事会。‎ 平时的语文课也可以安排课前5分钟讲故事活动,交流民间故事阅读成果,推动课外 阅读,使创造性讲故事活动成为学生喜欢的语文活动。‎ 8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习作 缩写故事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缩写故事”,引导学生把较长的故事缩写成简短的故事,掌握缩 写的基本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教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缩写及其基本方法。缩写故事就是把较长的故事简要地介绍 给别人。教材列举了缩写的基本方法,一是摘录、删减,在保持原意不变的前提下,分析 删、留的内容,突出原文要点;二是概括、改写,可以长句缩为短句,几句合并一句,描 写改成概述,使表达更简练。‎ 教材第二部分是结合《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的缩写示例,具体介绍了如何摘 录、删减、概括、改写。如,删去了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这种常见的套话,说明缩写故事要尽量删去无关紧要的语言,直奔故事核心内容;删去了 “海力布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事例,因为前一句已经说明“他热心帮助 别人”,此处删去具体事例,不影响原意;概括了 “解救小白蛇的过程”,说明次要的事 件不必详细展开,可以概括介绍;把小白蛇与海力布的对话改写成了简要的叙述,把“宝 石的秘密”交代得非常清楚,说明缩写要保留原文的主要情节,因为宝石是推动故事发展 的重要线索,所以缩写需要突出重点。这段示例与上一段的缩写方法形成印证,进一步说 明缩写的方法。‎ 教材第三部分指岀本次缩写的具体要求以及评价标准,明确缩写后的故事要符合故事 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的基本要求。‎ ‎ ©教学目标 ‎ 1. 学习缩写故事的一般方法。‎ 2. 能缩写民间故事,做到内容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一、 了解缩写的意义,明确缩写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民间故事。教学伊始,可以通过阅读影视 作品介绍、旅游景点简介、整本书的内容概要等,引导学生了解缩写的意义。让学生明白 如果想介绍给别人的内容比较长,就需要缩写。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提示,明确本次习 作的缩写要求。‎ 二、 结合范例,明确缩写故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指导学生缩写时,可结合教材《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的缩写示例,组织学生与 原文对照阅读,在尊重原作、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体会“摘录” “删减” “概括” “改写” 该如何操作。读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悟。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缩写的要求 和方法。‎ 如,比较原文的第1〜2自然段和缩写后的文字:‎ 原文 改后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 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 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 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 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比较后,学生会发现:缩写后的文字摘录了有关海力布的职业、姓名、人品等主要信 息,而对故事流传地域、海力布如何热心助人的具体事例进行了删减。进而明确:缩写故 事时,主人公的基本情况等重要信息不可遗漏,可以通过摘录重点词的方法直接提取,不 必具体陈述。‎ 再如,比较第3自然段原文和缩写后的文字:‎ 原文 改后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 上有呼救声。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 白蛇正从他头上方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 鹰抓住了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 白蛇。‎ 老鹰射去。步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85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引导学生体会:缩写的文字概括了海力布救小白蛇的事件,对于怎么救的细致描写, 只用“救下”二字一笔带过。进而明确:缩写时,可遵循“保留主干,删除枝叶”的原 则,关键情节适当概括,过程不必详细展开。‎ 又如,比较第4自然段原文和缩写后的文字:‎ 原文 改后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 去吧! ”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 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 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 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 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 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 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他问小白蛇:‎ ‎“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 ”小白蛇说:“真的。但是 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 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 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 蛇说她家有许多珍宝可以送给海力布。 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 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 物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 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 块石头。‎ 引导学生体会:原文通过大段的人物对话来讲述故事,缩写进行了摘录和删减,对话 改写成了叙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和学生讨论,缩写为何把“宝石的秘密”交代得如 此清楚?进而明确:因为宝石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所以缩写时,要保留主要情 节,确保故事完整、情节连贯。‎ 通过以上细致对照,教师可提示学生缩写一篇文章的具体做法:第一,要整体把握原 文内容,理清思路和结构;第二,围绕中心把握主要事件和材料,删去文中的次要人物、 次要内容;第三,缩写语言,把具体的叙述、描写及对话进行概括,改成简洁的语句;第 四,要看衔接是否自然,首尾是否贯通。‎ 三、 缩写故事 学生明确了如何缩写之后,可按照教材要求,尝试缩写《猎人海力布》的其他段落, 也可以缩写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学生在课文学习时已经做过“海力布”石头的简介,建 议本次习作选择其他民间故事作为缩写内容。‎ 四、 评改与交流 完成习作后,要组织学生对缩写后的故事进行语言加工。要求学生自己读一读习作, 看看是否做到了故事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也可以把缩写的故事读给小组同学听,‎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看别人能否听明白,是否抓住了原意,做到了前后连贯,文从字顺。在此基础上,小组再 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展示。‎ ‎《猎人海力布》缩写示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小白蛇 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说她家有许多珍宝可 以送给海力布。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 各种动物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 石头。‎ 海力布到了龙宫,老龙王要重谢他。海力布不要其他珍宝,只要了龙王嘴里的那颗宝 石作纪念。海力布临走时,小白蛇再三叮嘱他,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能对别人说。 否则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从此以 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到一群鸟的议论,知道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 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海力布大吃一惊,急忙跑回家让乡亲们赶快搬家。可是乡亲们 不明缘由,都不愿意搬家。海力布知道,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就不会相信自己 的话。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于是,海力布就把事情的经过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 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和悲痛。他们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老携 幼,赶着牛羊,搬离了村子。半夜里,果然大山崩塌,洪水淹没了他们的村子。‎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 ‎ ‎ ‎ ‎ ‎ (§)教材解析 ‎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先点明创造性复述是把故事生动、形象地讲给别人的交际需求,同时梳 理和介绍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如,转变角色讲故事、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 的情节、变换顺序讲故事。‎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引导学生感受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在表达 效果上的差别,俗语通俗、活泼,成语凝练、文雅。第二题以《狼和小羊》为例,引导学 生了解如何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并运用这样的方法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具体。‎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林杰的一首古诗《乞巧》,诗文对民间农历七月初七乞巧 节(也称七夕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大意是:七夕的夜晚,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想象着 天河两边的牛郎织女,终于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 针),穿过的红线该有几万条吧!‎ ‎ © 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 交流平台 能交流、总结创造 1.这个板块的教学可以安排在口语交际之前,引导学生 运用梳理和总结的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开展民间故事会的 活动。‎ 1.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自主默 读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注意要点,用笔勾画关键语句,梳理创造 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2.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交流在创造性复述故事中的心 第三单元 89‎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得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猎人海力布》中用海力布或乡亲 们的口吻进行讲述,变换角色讲述是否就是简单的人称变换, 把“他”变成“我”?《牛郎织女》中增加情节或细节时遇到 的困难是什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神态,增加哪些 动作,人物的语言应该怎样表现?‎ 1. 运用体会到的这些方法,为讲民间故事作准备。‎ 词句段运用 体会意思相近的 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 达效果 能结合示例,把牛 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 得更具体。‎ 日积月累 背诵《乞巧》。‎ 可以先组织学生自读这些俗语和成语,明确每一组词语的 意思都是相近的。接着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用其中一组说句 子或讲个小故事,在练习中体会两组词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 明确“鼻子都气歪了、一个巴掌拍不响”等俗语多用于口语, 语言通俗、活泼;“气急败坏、孤掌难鸣”等成语则多用于书 面,表达比较凝练、文雅。‎ 1. 本练习进一步提示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可以与 《牛郎织女(一)》教学相结合,在随文的语言实践中习得创造 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2. 教学时,可以先比较示例中的两个片段,找到不一样 地方,体会如何把简略的地方说具体。如,增加狼的动作和它 具体的心理活动;补充狼的神态和小羊说话的样子;补充狼和 小羊说话的内容与语气提示语。‎ 3. 运用第二个片段中把故事讲具体的方法,展开想象, 说说牛郎织女第一次相见,给对方各自留下怎样的印象,他们 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怎么做,以及牛郎织女当时的动作、 语言、心理活动,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具体。‎ 1. 学生自主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把词句读通顺。‎ 诗中难懂的地方,学生可以査阅工具书或教师给予适当的 引导。如,“乞巧”指的是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七夕,相传这 ‎ 第三单元 89‎ 一天女孩子会在庭院里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所以这一天被称作 “乞巧节”。“碧霄”指的是青天。‎ 1.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熟读、背诵《乞巧》。‎ 1. 如果学生学有余力,可引导他们积累与民间故事、传 统节日有关的其他古诗。‎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快乐读书吧 ‎ I 教材解析 ‎ 本册“快乐读书吧”以“从前有座山”为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民间故事 一般单篇篇幅较长,这是在四年级神话和科普类汇编作品的阅读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 导语把《从前有座山》这个类似于语言游戏的“讲不完的故事”作为引子,一方面提 示了民间故事的口头性的根本特点,另一方面是唤起学生更多的关于民间故事的记忆,激 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通过列举中外民间故事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 故事,如田螺姑娘、徐文长、列那狐、松迪亚塔,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本册“快乐读书 吧”栏目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并未给岀具体的推荐书目,只是提示了学生可以去阅读中 国、欧洲、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这是因为民间故事类的汇编作品非常丰富,这样编排 使教师能够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选取篇幅、难度适合的文本进行推荐和教学。‎ ‎“小贴士”点明了本次“快乐读书吧”的阅读要素。这两个要素提示的都是民间故事 的文体特点,如情节内部的反复、固定的故事类型、相似的主人公和结局,而非具体的读 书方法。这是因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民众集体的口头艺术,不同于作家用书面文学所作的 创造性表达。因此在阅读时应多注重感受它的整体特点,以及它背后反映的民众传统心 理,而不要去细致地分析文字表述。‎ 教材中的插图是非洲大地上的人们讲唱故事的情景,用优美的图画,再一次让学生直 观地认识到,民间故事是民众在闲暇娱乐时讲述的,它反映了人们最朴素的愿望和心理 状态。‎ ‎ " 教学目标 ‎ 1. 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民间故事,了解 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 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对五年级学生来说,读懂民间故事的内容和主题是没有太大难度的,主要难点在于要 在一个学期之内,用合适的速度完成多个长篇故事的阅读,并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要完 成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任务,教师可以重点抓以下几个环节。‎ 一、组织导读活动 1. 提供阅读保障。‎ 要保证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让学生有书读,可以一人读一本,也可以几个人 读一本。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借书,让学生在班内以小组为单位轮流阅读,保证 每位学生都能享受阅读的快乐。‎ 2. 激发阅读兴趣。‎ 民间故事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利用动画片和影视作品激趣。‎ 很多民间故事都有十分成功的动画改编,如《田螺姑娘》《拔萝卜》《宝莲灯》,还有 一些民间故事被拍成了真人电影,如《刘三姐》《梁山伯与祝英台》《美女与野兽》。教师 可以在课上放映这些作品的精彩片段,再给学生看相应的民间故事,对比阅读,吸引学生 自主阅读其他民间故事。‎ ‎(2)利用课外活动激趣。‎ 民间故事是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形成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搜集周围的人讲的民间 故事,做成整理记录卡,再带到课上来交流。当学生讲完自己收集的故事后,教师可以引 导其看书中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的故事。‎ 整理记录卡 故事题目: ‎ 讲述人: ‎ 故事内容: ‎ 3. 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初次阅读。‎ 在激发阅读兴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书名和目录,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一本书阅 读。本次“快乐读书吧”推荐了中国、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教师可以让选择阅 读同一个地区故事的学生组成阅读小组。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分 享和交流,让阅读、分享与交流成为一种习惯。‎ 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要干预,也不要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可以让学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生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时间和收获,以便在进行策略单元和民间故事单元的教学时,配合 使用。‎ 记录表示例:‎ 篇目 阅读时间(分钟)‎ 阅读收获 ‎《白娘子》‎ ‎《刘三姐》‎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的传说》‎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龙牙颗颗钉满天》‎ ‎《幸福鸟》‎ ‎《长发妹》‎ ‎(选自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田螺姑娘 中国民间故事精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 二、激励学生持续阅读 在学生阅读完自主选择的第一本书后,教师可以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布置阅读任务。 然后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重读自己读过的第一本书,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读完另外几 本书。‎ 在指导学生阅读民间故事时,教师要对教材中两个小贴士提示的内容进行重点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民间故事情节模式化的特征。‎ 教师可以用欧洲民间故事举例,提示学生,不论是欧洲哪个地区的故事,一个故事的 内部常常有重复的情节,故事与故事之间也常常有相似的结局。‎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可怜的老商人,看到小女儿来到了他的枕头旁,一高兴,病情开始慢慢 地好转。贝琳达不分昼夜地照顾着父亲,但一次洗手时,她把戒指摘下来放 在小桌子上,就再也找不到了。她焦急地到处寻找,恳求两个姐姐还给她, 当她找回戒指的时候,上面的宝石,除了一个角,已经全黑了。‎ 我发现,戒指被两个姐姐偷走 的情节已经出现了两次。‎ Oo 第三单元95‎ C A 我还发现,《贝琳达与丑妖怪》和《小拇指》的结局都是 大团圆的。贝琳达解除了丑妖怪身上的诅咒,让他变回了年轻 的国王,两个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小拇指经历了许多危险 后,回到了家人的身边 第三单元95‎ ‎(选自曹文轩、陈先云主编,《聪明的牧羊人 欧洲民间故事精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 2. 指导学生注意民间故事主人公的特征。‎ 教师一方面可以和教材的民间故事单元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民间故事的主人公都具 有相似的性格特征,如牛郎和海力布都很勤劳、善良,其他中国民间故事的主人公也多是 如此;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提示学生,民间故事中出现的动物也都有固定的形象,很少 发生改变。如,在非洲民间故事中,狮子傲慢,大象粗暴,豺狼狡诈,蜘蛛贪婪,野兔机 敏,乌龟聪慧。《蜘蛛与大饥荒》《蜘蛛与老妇人》《蜘蛛与驼峰人》三篇都刻画了蜘蛛的 贪婪。‎ 三、组织读书交流活动 学生读完推荐的书目,完成了阅读任务后,可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下活动形式供 参考。‎ 1. 读书卡交流展示。‎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为比较难懂或篇幅较长的民间故事绘制读书卡,学生们根据卡片上 的提示,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说说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怎样的一种文化观念。读书卡可 以用表格的形式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还可以画一个情节推进图,也可以按照时 间顺序写出主人公的行动轨迹。示例如下:‎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出生 七岁 少年 HE ‎=^>预言 X / Z >‎ 从这里我知道松迪亚 ‎=> 塔是个有志气的人。-‎ ‎\ /‎ ‎(选自曹文轩、陈先云主编,《曼丁之狮 非洲民间故事精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 1. 举办班级故事会。‎ 将喜欢同一本书的学生分为一组,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讲故事。故事会准备前夕,教 师可以提示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可以用故事里人物的口吻讲, 可以在原来故事里简略的地方“添油加醋”,还可以续编故事,让故事变得更生动、鲜活。‎ 2. 表演课本剧。‎ 全班同学自由组合,选择最喜爱的一个故事,创编课本剧。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组内 成员要先对选择的故事达成一致的意见,再进行改编和创作;然后分配角色,准备好服装 和道具;最后要多排练,排练的时候可以请老师来提意见。‎ 3. 举办读书研讨会。‎ 民间故事背后,往往是一个地区人们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比较 阅读,说说不同地区的故事的相同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共性;不同点又是什么,这 背后会有什么原因。还可以让学生提前查找资料,看看哪些民间故事流传得最广,被改编 成其他形式的作品的次数最多,说说他们最喜欢哪一次的改编,理由是什么。‎ 四、拓展阅读 除了教科书中和上述提到的故事,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如,中 国的《一幅壮锦》《鲁班学艺》《马头琴》,欧洲的《参天树》《爱父亲如盐》《尼伯龙根之 歌》,非洲的《桑巴•加纳》《加西尔的科拉琴》《鼓手与鳄鱼》。‎ 第三单元95‎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 《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 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 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 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古诗《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引导学生结合注 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少年中国说(节选)》引导学生结合 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意思,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 杰出人物故事,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圆明园的毁灭》通过查阅资料,引导学生深入 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感受作者的痛惜之情;《小岛》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了解我 国边防守岛部队的生活,感受海防战士的爱国情怀。‎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习作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用列提纲的方式,先进行整体构思再习作。和中年级相比,高年级习 作内容更加丰富,而学生把握篇章的能力还比较弱,列提纲有助于学生梳理习作内容,理 清习作思路,表达更加有条理。‎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的需要有目的地查找资料,运用资料要讲究时机,使用资 料要有针对性,用在学生学习需要的地方。如,理解有困惑需要解决处、课文简略需要扩 充处、情感体验需要加深处。要避免喧宾夺主,不能因为使用资料导致学生对课文的关注 减少。‎ 第二,本单元的课文都富有思想教育意义,要把思想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的学习 中,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体会、说感受,避免空洞的道德说教,避免脱离文本空谈情感 体验。‎ 第三,本单元的课文感情充沛,适合学生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蕴含的 思想感情,也是本单元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鲜明的主题思 想、把握课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不要过分关注朗读的技巧。‎ 第四,列提纲是本次习作的一个新要求。学习列提纲,要引导学生先进行整体的规 划。如,习作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内容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顺序怎样安排,开头 和结尾写什么。列岀提纲后,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改。列提纲和修改提纲的过程,就是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理清思路、组织材料、进一步明确自己要表达的主旨的过程。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 力,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这样的习惯。‎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课时Y 教学要点 课文 古诗三首 ‎2〜3‎ 1. 认识3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 写24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和《少年 中国说(节选)》。默写《示儿》。‎ 3.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了解诗句的大意,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4. 结合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课文表达 的思想感情。‎ 5.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句子 的含义。‎ 6. 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 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7. 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和平宣言》 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 8. 能以《小岛》中将军的口吻讲述故事。‎ 少年中国说 ‎(节选)‎ ‎2‎ 圆明园 的毁灭 ‎2‎ 小岛 ‎1‎ 习作 二十年后 的家乡 ‎2‎ 1. 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2. 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 具体。‎ 3. 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9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续表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2‎ 1. 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方面的作用。‎ 2. 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 词句段运用 1.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能恰当运用。‎ 2. 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书写提示 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 日积月累 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合计 ‎10-12‎ 第四单元 #‎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2古诗三首 ‎ ;RS教材解析I ‎ 本课由宋代陆游的《示儿》、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和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三首古诗组成,这些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示儿》是诗人陆游八十五岁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前两句突出一个“悲”字, “死去元知万事空”的意思是说“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但” 字使意思一转,指出唯有一事不空,那就是“不见九州同”。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 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以万事之空来衬托一事的不能忘怀,遗憾、悲愤之情袭 扰着临死前的诗人。后两句由悲愤转为激昂,“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 并未绝望;“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诗人把看到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表达了 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题临安邸》是诗人林升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首句中“山、楼”两个叠 词的运用,让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重重叠叠的青山,仿佛出现在眼前,给人以美好的感 受。但是,面对国家大好河山被金人践踏,南宋官员却不思收复故土,诗人不由反问道: “西湖歌舞几时休? ”愤怒之情跃然纸上。“暖风熏得游人醉”中,“暖风” 一语双关,在 诗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的淫靡之风;“游人”在这里不是指一般游客,而是特 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句中,“汴州” 曾是北宋的都城,人口众多,商业繁华,后被金侵占。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赵构登上皇 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全诗讽刺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 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苟且偷安。‎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年( 1839)写的一组诗,共315首,教材选的 是其中一首。诗的大意是: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 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前两 句用了两个比喻,“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万马齐喑”比喻在腐 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前 两句表明诗人期盼一场急风惊雷,打破在清朝统治下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诗的 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是传诵的名句。作者曾在诗末自注:“过镇 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万数,道士乞撰青词。”诗人借“道士乞撰青词”之 机,借题发挥,奉劝老天爷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地降下大批有用之才,挽救垂危的 国家。全诗用“九州” “风雷” “万马” “天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公”等恢宏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诗人期待着 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 热情。‎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有连绵的群山,水平如镜的湖水,湖中小船悠悠, 岸上楼阁一座连一座,达官贵人纵情声乐,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第二幅插图,高山耸 立,气势磅礴,意境深远。两幅插图都营造了和诗歌相对应的意境,可作为学生理解诗句 的参考。‎ ‎ 牴教学目标歩 ‎ 1. 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3.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 ©教学建议导 ‎ 教学时,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可引导学生关注三首古诗的题目,说说从题目中 了解到哪些信息,再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知道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理解诗歌的 内容。接着引导学生细读古诗,通过借助注释和相关背景资料,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 的情怀。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积累,默写《示儿》。‎ 三首古诗中,《示儿》和《题临安邸》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表达的情感相近。教学 时,或把这两首古诗放在一起教学,或根据这两首古诗时代背景的先后顺序,先教《题临 安邸》,后教《示儿》。‎ 一、理解运用 1.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初始,可以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什么疑 问。如,《示儿》一诗的题目点明了这首诗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父亲 为什么给儿子写诗?写了什么?《题临安邸》的题目点明了写诗的地点,引导学生思考: 临安是什么地方,作者为何要在那里写诗?《己亥杂诗》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时间, 引导学生思考: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作者如此的感慨?要引导学生把从诗题中获取的 信息和理解古诗联系起来,通过读懂诗歌的题目,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理解诗歌大 意。除了题目,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生活的朝代,这也是重要的信息。‎ 由于时代隔阂,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一开始会停留在字面上,对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感体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会不深。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之后,借助注释、结合相关的背景资料等 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如,教学《示儿》和《题临安邸》时,教师可以给学 生提供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以及诗人的生平等相关资料。教学《己亥杂诗》时,可以结合 当时的社会现实,让学生了解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对人才不但不重用反而进行摧残,社 会矛盾加深等现状,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注意教师提供的资料不要太繁复,篇幅 不宜过多。‎ 如果布置学生课前自己搜集资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示搜集资料的方向,并提醒学生 注意资料的准确性,还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资料汇报和交流的时间。要注意资料使用的 恰当时机,可以是在理解整首诗之前,出示背景及诗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结合资料说说 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对诗人情怀的感受。也可以是在学习诗歌关键词句时使用资料,比 如,《示儿》一诗,体会“但悲”的意思,可以结合北宋灭亡的资料交流,引导学生思考 诗人临终前放不下的究竟是什么事、为何而悲。教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这两句诗,一方面引导学生与前两句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思考:诗人明明知道死后万 事皆空,还要让儿子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另一方面,可以结合 陆游的生平资料,让学生深入感受陆游强烈的爱国之情。‎ ‎《题临安邸》一诗,教学“西湖歌舞几时休” 一句,可以让学生结合南宋偏安的资料, 了解达官贵人在这里不是商讨恢复中原的大计,而是天天寻欢作乐,理解作者愤怒质问 的原因。教学后两句时,教师可以出示汴州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到汴州是北宋时期的都 城,非常繁华。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南宋权贵们为什么把杭州当作了汴州?作者对达官贵 人“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现实持什么态度?进而引导学生体会“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 “醉”,不仅仅是指游人陶醉在西湖山水的美景中,也是“醉酒”的“醉”,也是“醉生梦 死”的“醉”。北宋灭亡,中原沦陷,南宋的王公贵族们不是卧薪尝胆,渴望收复中原, 却在这里醉生梦死,难怪作者要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教学《己亥杂诗》一诗,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注释和查找的资料说说自己对古诗前两句 的理解,想象“万马齐喑”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种局面“可哀”。 接着追问:此处的“风雷”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雷吗,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 作者想改革现状的强烈愿望。‎ 1. 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丰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怀的体会。‎ 教学《示儿》时,前两句诗比较直白,结合注释学生可以粗知大意。教师可引导学生 围绕“万事空”进行思考,为后面理解“但悲”的事情作好铺垫。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创 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想象,如陆游写这首诗时的状态、神情、心理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 与诗人产生共鸣,理解他对祖国执着、深沉、热烈、真挚的爱,对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的 殷切期望。‎ 教学《题临安邸》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或辅以图片,结合“山外山” “楼 外楼”想象画面:美丽的西子湖畔,青山连青山,高楼接高楼,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围 绕后两句想象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们的所作所为,引导学生理 解:诗人是触景伤情,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 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 教学《己亥杂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两句诗中提供的意象,想象风雷欲来、一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切生气勃勃的山河壮景,而在这充满生机的场景中,马儿却低着头不敢鸣叫,从而体会诗 人内心的愤懑。后两句诗可以想象诗人与天公对话的场景,体会诗人的气魄。‎ 1. 指导朗读,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始终。‎ 初读古诗,先让学生自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经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已有了读好 古诗的经验,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练习读好三首古诗的停顿。‎ 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感情基调,入情入境地朗读。三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略有不同,要 让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并读出来。如,《示儿》中陆游“但悲不 见九州同”的沉郁和对收复河山的渴望;《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悲愤和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己亥杂诗》中诗人对“万马齐喑”的痛心疾首和对社会变革的热烈 期盼。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想象画面等方法,寻找和诗人的共鸣,读岀诗 歌的情感和音韵美。‎ 最后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背诵,如,《示儿》中的“空、悲、 北定、家祭”;《题临安邸》中的“山、楼、歌舞、熏、醉、直把”;《己亥杂诗》中的 “九州、万马、劝、降”。‎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可以结合诗歌具体语境来理解。“乃”在古诗或文言文中可作 人称代词,在诗中结合语境可理解为“你们的”。“熏”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 想想什么东西会觉得“熏人”,再结合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理解诗人用“熏”字来 说明当时不思救国却纸醉金迷的风气之浓烈。“亥”可以联系学生积累过的关于“天干地 支”的知识,知道己亥年是猪年。“恃”可结合注释理解词语,再通过“恃强凌弱”等词 语加强识记。“擞”可结合“精神抖擞” 一词,理解为“振奋”的意思。‎ 本课要求会写8个字,“杭、恃、拘”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祭、 熏”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祭”字左上部分不是“夕”,不要少写一点,右上部分不 要写成“撇、撇、捺”;“熏”字上半部分不要写成“重”。“哀、乃”容易与“衰、及” 混淆,书写时要注意辨析。“乃”字书写时还要注意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 是撇。‎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祭 左上部分的横撇要舒展,右上部分的捺也要舒展,下部“示”字的两横要适当 收缩,避让上边的横撇和捺。‎ 熏 上半部分横画较多,其中第二笔横最长,与下半部分的四点底宽度相当,整个 字中间只有一笔竖,不要写成“千、黑”两部分。‎ 杭 左边“木”字最后一笔捺变点,避让右部“亢”的一撇,“木”和“亢”的两 横,基本持平。‎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亥 注意两撇的长度,第一个撇稍微长一些,第二个撇稍微短一些。‎ 哀 下部的撇注意从“口”的左侧起笔,而不是从“口”的中间起笔,最后一笔捺 从撇的顶部起笔,撇捺要写舒展,宽度超过第二笔的横。‎ ‎★北宋时期的汴京。‎ 北宋天禧五年(1021 )初,开封(汴京)城内已有常住户近十万户,加上城外市区 居民户、驻军及家属户,至少也在五万户以上,另有宫廷人口和大量流动人口,估计约有 百万人口,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北宋末年京城商业繁华,……许多街道商店清晨五更便开始营业,直至半夜方歇,而 一些饮食店甚至通宵营业。‎ ‎(选自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有改动)‎ ‎★北宋灭亡。‎ 同年(北宋宣和六年)十月,金太宗下诏侵宋。……(金国)东路军继续自燕京南 下,越过保州(今河北保定)进攻中山府(今河北定州)……,同年十二月,消息传到开 封,徽宗随即任命太子赵桓为开封牧,企图以太子赵桓为监国名义守城,自己则向南逃 窜。……同月下旬,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是为钦宗。……‎ 靖康元年(1126)正月,东路金军渡过黄河南下,攻至开封城下……闰十一月下旬, (宋军)大败,开封城遂为金军占领。靖康二年(1127)二月,金俘徽宗、钦宗。三月下 旬,金军押送徽宗一行北上,四月初又押送钦宗一行北上,先后两次将皇室直系宗族及 后、妃等四百七十多人全部押送回金,北宋灭亡。‎ ‎(选自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有改动)‎ ‎★南宋偏安。‎ 建炎元年(1127 )五月,赵构即帝位于应天府,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经历了 “富平之战”,金虽战胜但金军主力留驻西北,南宋得以立足江南。‎ ‎(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岳飞被杀害后,秦桧独相擅权终生,迫害 抗金派,任用奸佞,贿赂公行。秦桧死后高宗仍实行降金求和国策。‎ ‎(选自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有改动) ★陆游。‎ 陆游幼年时正当金人南侵,长期过着逃难生活,在家里又受到很多的爱国教育,早就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树立了抗战复国的思想。……公元1163年,替张浚(南宋的抗金名将)策划北伐,不幸 北伐失败,被罢免了官职。公元1170年,到四川去参加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军队,在国防 最前线活动过一个时期。这次军队生活,大大地丰富了他的诗歌的内容。……因为他始终 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招致了当权派的忌恨,最后连地方官也丢了。‎ ‎(选自《宋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代的政治控制。‎ 清廷以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地位入主中原,……面对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地广人众,维 持满族统治的取向深刻地影响了其权利布局,……构成了前代所无的促进政治高压的因 素。……屡兴文字大狱更是这种高压的戏剧性表现。‎ 在这样的历史格局里,清廷集权中枢、垂直控制空前地严厉,汉族士大夫的政治活动 受到压制。‎ ‎(选自彭明、程款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 1840-194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有改动)‎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 = 教材解析 ‎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当时八国联 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 “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 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在国内,一些昏職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 理” “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 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 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全文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课文节选了其中 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 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课文第1自然段阐明了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第2自然段运用了象征等手 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感情饱满地赞颂了少年中国“与 天不老”,讴歌了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通过层层阐述,说明了 “少年中国”和“中国 少年”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课文的突出特点是感情炽热,感情的抒发首先依托于整齐的句式。课文第1自然段从 “智、富、强”到“独立、自由、进步”,再到“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句式整齐中富有 变化,层层递进,推动情感,读来铿锵有力,振聋发聯,中国少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 而生。课文第2自然段均为四字句,逢双句押韵,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明快,使人意气风 发,豪情满怀,充满了对少年中国的美好希冀。‎ 感情的抒发还依托于排比、象征、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第1自然段八句排比,一 气呵成,论述了强国富民的责任全在中华少年。第2自然段运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少年 中国的光辉前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意思是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象征着 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意思是黄河潜藏的水流爆发出来,势不可 挡,浩浩荡荡,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发展无可限量;“潜龙腾渊,鳞爪飞扬”意思是潜龙从 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象征着少年中国突然崛起;“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意思是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鹰隼 试翼,风尘吸张”意思是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冲天气 势;“奇花初胎,茜茜皇皇”意思是奇花刚开始孕育舊蕾,华美瑰丽,富丽堂皇,象征着 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干将发删,有作其芒”意思是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 芒,象征着少年中国奋发有为;“天戴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其苍,地履其黄”意思是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 象征着少年中国顶天立地。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 福,以及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两个感叹句用了对偶的修辞,增强了感染力, 读后使人心潮澎湃。‎ 课文插图上方是日出东方,云海奔腾,下方是江河奔涌,激流澎湃。天地雄浑一体, 呈现出一幅气象宏伟、波澜壮阔的壮丽景象。插图与选文内容相得益彰,有利于学生在朗 读第2自然段时想象画面,体会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 ‎ ""教学目标 ‎ 1. 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4. 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教学建议 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读课文,让他们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朗读中完成识 字。其次要让学生借助注释和资料大致理解文意,梳理各段的主要内容,勾画出赞美少年 中国的事物,结合插图和想象体会其象征义,理清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在朗读、 背诵中体会情感。最后査找资料,了解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并制作手抄报。‎ 一、理解运用 本文生僻字较多,文意不易理解。教学之初,可以让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将课文 读正确,不添字,不落字。然后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理解文意。在学生交 流的基础上,教师梳理、归整,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大致内容:先写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 在于中华少年,接着写少年中国的光辉前景,最后赞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 在读正确、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可引领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1. 结合注释和资料,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本课理解文意是一个难点,教学时,教师要针对每个自然段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 文内容。‎ 第1自然段,文意浅白,易于理解且广为传诵。教学时不必字斟句酌,可着重引导学 生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发现本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且较固定,意思逐层 递进。可以用以读代讲的方法理解文意,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是一个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什么样的中国?进而明确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 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 国少年,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晚清政府昏庸腐朽,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巧取豪夺等背景资 料,深入理解梁启超为什么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中国的前程如何?文中没有进行写实的描绘,而是在第2自然段通过象征的手 法,以“红日、河流、乳虎”等事物表现了少年中国未来的光辉前景。体会事物的象征 义,理解这些事物和少年中国的关系是教学上的难点,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它们之间的关 联,从而体会少年中国光辉灿烂的前程。教学时,可以结合课后第二题的第一小题,先让 学生勾画出本段中用来赞美少年中国的事物,再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这些事物的象 征义。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些事物举例说明,开启学生思路,如理解“乳虎啸谷,百兽震 惶”,可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小老虎在山谷中仰天长啸,其他猛兽胆战心惊;再引导学 生理解“乳虎”象征少年中国,“百兽”象征帝国主义列强,从而体会“乳虎啸谷,百兽 震惶”象征的是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四字一句、逢双押韵的语言表 现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描绘少年中国的美好前程?从而体会 到这有助于作者表达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 探究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以结合课后 第二题的第二小题,让学生联系全文合作探究: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教 师要做好点拨引领,既要让学生明白中国少年承担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少年强才能中 国强;还要让学生理解强大富庶的中国为中国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强所 以少年强。也可以启发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少年强则中国强,如,周恩来在少年时期就立下 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强大富庶的 中国在他们成长中起到的作用。经过充分讨论,明确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相辅相成的 关系。‎ 1. 在朗读、背诵中体会情感。‎ 本文感情充沛,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情怀,对读者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读来使人心潮 澎湃,豪情万丈。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表达效果,一方面源自积极进取的内容和情感, 另一方面得益于整齐的句式和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样内容、语言俱佳的经典 文章对于学生语感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学中结合课后第一题,引导学 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之初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读流利,引导学生结合文意和 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第1自然段,建议学生借助“少年……则国……”这 个句式读好句子的停顿和节奏,在读好短句的基础上读好长句子“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 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关键字词和短语要读得重一些,如“智、富、强、 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整段朗读时语调可逐渐拔高,读出气势。第 2自然段四字为一句,逢双句押韵,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 象画面,读出少年中国的朝气蓬勃。第3自然段,既赞颂少年中国,又讴歌中国少年,作 者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要读得高亢,充满力量。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了解作者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写作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体会情感。‎ 1. 借助资料,了解在实现强国梦想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教学时可以结合课后第三题,引导学生查 找资料,了解为了实现强国梦,中国百年来在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杰岀代表的典型事迹。为 了便于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实现强国梦想杰出人物事迹表”。让学生 以此为主题,小组合作做一份手抄报,在班级墙报进行展示。‎ 实现强国梦想杰出人物事迹表 姓名 事迹 邓稼先 袁隆平 孔繁森 ‎ ‎ 2. 集体朗诵课文。‎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结合选做题,通过集体朗诵课文,进一步感受课文中所表达 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除了采用全班朗诵、小组朗诵、男女生朗诵等常用 的方法外,还要大胆创新集体朗诵的形式,如,领诵与合诵结合、配乐朗诵、在情境中朗 诵,还可以将课文编排成特色鲜明的集体诵读节目进行表演。‎ 本文意蕴丰厚,情感充沛,读来铿锵有力,集体朗诵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朗诵时要 靠内心的真情流露,要在领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努力引起共鸣,而不要单纯地靠朗读技 巧,不要拿腔捏调。‎ 二、识字写字 本文要求识记的生字大多出现在第2自然段,教学时可先以词组的方式出现,让学生 反复读,再整段读,反复识记,以求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的目的。“泻、鳞、惶、胎” 为形声字,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掌握字音,理解字义。如,“泻”,其中 三点水表义,“写”表声,指液体很快地流出。“惶”是竖心旁,说明这个字和心情有关, 表示惊惶。‎ 还可以将识字与理解句意结合起来。如,“惶”表示惊惶,“百兽震惶”便是百兽感到 惊惶害怕。“哉”是平舌音,一般在文言文中做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履”字生活 中不常见,可以出示一些词语帮助识记,如“如履、薄冰、如履平地”,通过这些常见的词 语,帮助学生理解“履”在这里指踩和踏的意思。‎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泻、潜、试、胎、疆”为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试” ‎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不要多写一撇,“潜”右上部第一个“夫”字的最后一笔捺变点。“疆”字左半部分的 “土”不要丢掉,“土”的最后一笔变成提。‎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皇 书写时注意横画之间的间距要均衡。‎ 履 书写“尸”时,右半部分不宜写得太长,长撇向左下伸展,给“復”留足空间。‎ 疆 左半部分中的“土”不超出“弓”字,右半部分中间的横最长,其次是下横, 上横最短。‎ 第四单元109‎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4圆明园的毁灭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灿 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文结构清晰,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阐明圆明园的毁 灭是中国以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介绍圆明 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文物,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丽。第三部分(第5自然 段)讲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 课文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辉煌 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更能触动读者的痛心。第1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 是中国以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课文的最后一句“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 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相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第2~4自然段详细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最后一个自然段用 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课文内容前后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 一毁,富有张力。‎ 课文语言简洁,准确,富有变化。第1自然段用关联词“是……也是……”和“不可 估量”写出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奠定了本文的基调。第2自然段短短三句 话,就介绍清楚了圆明园的位置和组成,让读者从宏观上了解了圆明园。第3自然段作者 运用了对举的方式,介绍圆明园中各式各样的建筑,使圆明园丰富的建筑和景观展现在读 者面前。第4自然段用一个过渡句“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进一步写了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照应了文章开头作者痛心疾首的评价:圆明园 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第5自然段“侵入、闯进、凡是、统统、掠走”等词语, 准确地写出了英法联军的野蛮与暴力,呈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命运。结尾句“我国这一园 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中的“就这样”三个字带有作者 强烈的情感,表现了作者的痛心、愤怒和不可置信。‎ 课文插图是圆明园大水法的遗址。大水法是当年园内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位于 长春园北部,是中西营造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插图中大水法遗址中屹立的几个大理石石 柱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化的滔天罪行。‎ 第四单元111‎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 量”等24个词语。‎ 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 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3.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4. 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情 感的相似之处。‎ ‎ 教学建议气 ‎ 课前,可布置学生围绕圆明园的布局、建筑、收藏的文物等方面搜集有关文字、图 片、音像等资料,教师也可紧扣课文内容,适当准备一些材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上,先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基 调;再根据每个自然段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资料,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然 后引领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带着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 借助阅读链接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在此基础上再读课 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一、理解运用 教学之初,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概括每个自然段 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通过讨论、交流,梳理出课文三个方 面的内容: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圆明园毁灭的经过。从 而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基本结构。‎ 1. 运用资料,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课文第2〜4自然段,介绍 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运用资 料和理解、感悟、朗读结合起来,围绕课文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关键 词句,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从而明白作者从众星拱月 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文物的珍贵这三个方面,来再现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教学第2自然段,理解“众星拱月” 一词是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出示圆明园的平面 图等相关资料,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让学生根据图片介绍三园的大 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分辨哪是“月”,哪是“星”,进而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了解圆明园布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感受圆明园布局的宏伟。‎ 第3自然段的“中外风景名胜” “幻想的境界”概括说明了圆明园的建筑及景观。教 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段话的表达特点,让学生明白园内的景观分为哪几类,从 而体会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含义。圆明园的瑰丽毕竟已成为 过去,单凭读文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形象比较困难,教学时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 运用资料,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感受圆明园建筑包容中外,仿佛幻想的境界。有条件 的,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具 体,并说一说。可以让学生模仿第3自然段对举的方式来介绍圆明园的建筑,体会这样介 绍的好处,以此来感受圆明园建筑的多、美、奇等特征。要注意唤起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 活体验,促进学生的感悟和理解。‎ 教学第4自然段,在学生围绕圆明园内的历史文物全班交流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资料 来介绍具体的文物,如,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的兽首、各个朝代艺术价值很高的具体书画 等,从而深入体会“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句话,以及这些文物被 毁坏和掠夺后的“不可估量的损失”。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结合课后第三题的第一小题, 引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上自” “下至”不但写出了所藏文物历史悠久,朝 代众多,还写出了文物的数量、品种丰富,强调了它的价值之高和收藏不易,说明了其在 世界上的地位。‎ 1. 品味语言,了解毁灭的过程,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结合课后第三题的第二小题,让学生注意并思考表示时间的词语给读者带来的感受, 了解侵略者如何破坏圆明园,以及破坏力度之大、之快,从而体会到作者内心之痛。如, 从10月6日到10月18 0,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破坏时间长达十几天,10月18日和19 H, 竟然连着两天在园内放火;“三天”说明这把大火时间之久,破坏力之大——圆明园化为 一片灰烬。理解内容后,可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烧毁?结合资料让学 生了解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无能。也可以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片,直观感受侵略者的野 蛮与残暴,进一步加深理解,升华情感,把这种痛惜、愤怒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岀来。‎ 接着组织学生结合课后第二题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强烈的对比:如此庞大的、壮观 的,拥有无数珍宝的圆明园竟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毁于侵略者之手,激发对祖国灿烂 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注意朗读指导的层次性,把朗读和理解、感悟融合在一起。‎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重视朗读的指 导。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初步体会课文的痛惜之情。然后借助资料,加深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后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如,第2自然段结合示意图等资料深入了解圆明 园的布局后,在朗读中感受布局的宏伟;第3自然段借助资料充分了解圆明园建筑、景观 的宏伟壮观、诗情画意后,再富有节奏地朗读,通过声音轻重、快慢对比,展现圆明园的 丰富建筑和景观。‎ 在理解全文后,引导学生整体读。课文先写损失,再写辉煌,最后写毁灭,作者的心 情是不断变化的,朗读时,要体现出这种变化,在朗读中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学时可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以结合课后第一题。第1自然可以读得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以体现沉痛的心情。朗读 第2〜4自然段时应体现欣赏、自豪、赞叹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缓,娓娓道来。 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时应体现痛惜、愤怒之情,语速稍 慢,声调可提高,“闯进、凡是、统统、任意”等关键词可以读重音。‎ 4. 结合阅读链接进行拓展阅读,加强单元整合。‎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诗中写 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一大连)这七个地方,都是 当时中国被西方列强割据的土地。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 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母 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和平宣言》描述了南京大屠杀之前南京的自然风光与优美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又 追述了日本军国主义对南京进行狂轰滥炸、烧杀抢掠和大屠杀的战争罪行,表达了全国人 民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与哀思。2014年12月13 B ,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祭日的公祭仪式上,77名中学生齐声诵读的《和平宣言》,发出了南京对和平的呼唤。这 里节选了前面的一部分。‎ ‎“阅读链接”中的内容,可以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读一读,结合查找的资料谈谈对 《七子之歌(节选)》中的两首诗和《和平宣言(节选)》的理解,继续培养学生结合资料 理解文章,体会情感的能力。接着把阅读链接的内容与课文表达的感情相比较,体会相似 之处:一方面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以及对祖国统一、和平的呼唤,另一方面表达了对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憎恶。建议在借助资料理解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 拓展阅读《七子之歌》另外的五首诗和《和平宣言》其余内容。也可以在学完课文最后 一个自然段时,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引入“阅读链接”,引导学生明白侵略者不但抢掠、毁 坏我们的文物,还要掠夺我们的土地,屠杀我们的人民,加深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 理解。‎ 结合阅读链接,整合本单元课文,加强朗读,加深理解,升华情感。比如,学完阅 读链接的内容后,再读《圆明园的毁灭》,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学完《圆明园的毁灭》, 再读《少年中国说(节选)》,感受梁启超的百年强国梦。‎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殿、澜、烬”是前鼻音;“煌、珑、陵、宏、奉”是后 鼻音,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也可采用形近字辨析的方式记忆字形,如“珑一笼一 拢” “陵一凌” “烬一尽” “剔一踢”等,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识字。“澜”偏旁三点 水与水有关,可以组词“力挽狂澜” “推波助澜”帮助识记。‎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居多,可以归类指导。“估、拱、辉、煌、陵、 境、统、销”要写得左窄右宽。“毁”字易写错,“臼”字里面是两横,书写时要注意笔画 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臼”字的笔顺,左下部“工”的末笔横变提。‎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拱 ‎“扌”的提的落笔要与右部的“共”互相穿插、避让。‎ 殿 左右宽窄相当,顶部和底部左右齐平。“共”字的最后一笔的点与右下部的 “又”穿插避让,“又”的捺脚收笔超出上部。‎ 览 上面扁,下面的“见”长,最后一笔竖弯钩的钩部要超出上部。‎ 宏 注意“厶”的位置,与上面不相交。‎ 唐 被包围部分要写得紧且稍靠右,上面的“聿”要写宽些,中间的横要出头,下 面"口"要写扁些。‎ 奉 上部三横间距相等,长短不同,撇和捺不要相交,要舒展地覆盖下面。下部两 横,上短下长。‎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5*小岛 课文写的是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一个小岛视察的故事,展现我国海防前哨守岛部队的 生活。将军在视察小岛时,意外地发现了守岛战士居然在寸草难生的小岛上种了一块中国 地图形状的菜地,吃晚饭时,战士们特意为将军准备了一盘小白菜,将军舍不得吃,专门 将菜倒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分享。故事表现了驻守在小岛的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守岛的 精神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共有37个自然段。第一部分(第1〜19自然段)讲了将军来到小岛视察,惊奇地 发现战士们在寸草难生的小岛上种了许多小白菜,于是产生了在守岛部队中推广种菜方 法的念头。第二部分(第20-35自然段)讲了晚饭时,战士们特意为将军准备了一盘小白 菜,将军舍不得吃,专门将小白菜倒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享用。第三部分(第36〜37自然 段)讲了清晨将军离开时,向着太阳,向着绿色菜地,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课文以将军的视角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将军上岛不久就发现了菜地,“不由得一 愣”,“真怀疑自己是在做梦”,足以说明小岛上能种菜这件事对将军产生的强烈冲击,从 侧面也说明在小岛上种菜的难度很大,但这样的困难竟然被守岛的战士们克服了。将军本 来立下规矩,要求不在岛上吃住,却临时改变主意,要在岛上吃住一晚,而且面对秘书的 劝阻和队长的犹豫,将军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战士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可见将军所做 的一切,都想着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想着更深入地了解战士们的生活,想着调研和推广种 菜法子,因为这一切和部队的战斗力,和祖国的边防息息相关。‎ 当将军发现自己的晚饭有一盘蔬菜时,非常生气,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战士们有蔬菜 吃吗”,将军不想因为自己的到来,给守岛战士们带来负担。当面对队长的解释,当看到 整片菜地如同中国地图形状时,将军“心里一阵沉吟”,“鼻子有些发酸”,他心里更深刻 地理解到战士们宁愿从家乡背土种菜,也不愿从就近的海岛上取土的良苦用心,背后是对 祖国、对乡土诚挚的热爱,更感动于战士们面对艰苦的条件不仅毫无怨言,还把将军视为 长辈,想让将军吃上蔬菜。将军只想把这盘菜跟战士们共同分享。他第一时间拿起菜去饭 堂看战士们,称呼战士们为“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将军对战士们的怜爱,是出于一位长 辈对孩子最真切地关爱。将军见战士们不愿意接受他夹的菜,就把菜倒到菜汤中,为他们 盛菜汤。他看到不少战士们红了眼眶,自己内心更加激动,却不知道说什么好,把对战士 的爱都凝聚在这一勺勺的菜汤中。‎ 当将军离开小岛时,“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礼。”这个军礼,是将军对战士们深深的敬意,是将军对守岛战士艰苦奋斗的精神、乐观 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怀的敬意。‎ 课文配有插图。第一幅上方是辽阔无垠的蓝天,几只海鸥展翅翱翔;下方是广阔雄浑 的大海。第二幅是在红日照耀下的礁石堆成的小岛,岛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将军乘快艇 离开小岛时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插图与课文内容十分贴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体会 人物的思想感情。‎ ‎ 0教学目标 ‎ 1. 认识“瞒、域”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哼”。‎ 2. 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3. 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 ‎ ‎ 豪;◎教学建议 ‎ 教学前,可以提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守岛部队”的资料。资料也可以由教师提供, 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结合学习提示自主阅读课文,梳理将军在海岛上的经 历,并且能结合资料体会课文的主旨。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梳理主 要情节;接着借助梳理出来的内容,以将军的口吻讲述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最后引 导学生结合搜集整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海防战士的生活,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内涵。‎ 1. 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梳理故事主要情节。‎ 为了指导学生讲好故事,初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试着 从将军的角度,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讨论交流,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成三个部分:“发现菜地” (第1〜19自然段)、“分菜同享”(第20〜35自然段)和“将军敬礼”(第36-37自然段)。 经过小组交流,让学生试着用完整、清楚的句子来简要讲述课文内容。如,“发现菜地” 部分可以简要讲述为:将军发现小岛上竟然能种菜,非常惊讶,而且知道菜地的土和种菜 的种子是战士们从家乡背来的。虽然受到秘书的劝阻,但将军坚持要留在岛上吃住一晚, 目的是了解和推广种菜的方法,提升整个守岛部队的战斗力。“分菜同享”部分可以简要 讲述为:将军知道自己晚饭有一盘菜时非常生气,质问队长“战士们有蔬菜吃吗”。听了 队长的解释,看到菜地像中国地图,将军受到很大触动,他想把菜分给战士们。但战士们 不肯接受,将军最后把菜倒进汤中,亲自给战士们舀菜汤,心底里为战士们所感动。‎ 2.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军的心理历程。‎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生在民间故事单元已经学过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讲故事的方法,可以在这节课继续 实践运用。为了指导学生讲好故事,教师可以从重要情节中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 用角色代入的方法揣摩将军的心理活动,并以将军的口吻讲述出来,为讲故事打好基础。‎ 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之前梳理的主要情节,揣摩将军在遇到岛上这些事情时心 里在想什么。也可以设置一些情境,供学生选择,启发思考探究。以下问题仅供参考。‎ (1) 当发现菜地时,将军不由得一愣,他在想……‎ (2) 当将军决定要留下来吃晚饭,他在想……‎ (3) 当看到炊事员端来一盘菜,将军在想……‎ (4) 当将军看到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时,他在想……‎ (5) 当将军听到队长的解释,将军鼻子发酸,他在想……‎ (6) 当将军给战士们舀菜汤时,鼻子又开始发酸,他在想……‎ (7) 离岛时将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他在想……‎ 如果学生还是无法较好的以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 上下文,通过将军的动作、神态揣摩将军的心理活动,完成讲述。如,看到“炊事员端来 一个盘子,将军一看,脸色马上变了。那是一盘小白菜。”这个情节时,可以启发学生联 系上下文揣摩将军的心理活动:一盘小白菜,在其他地方可能并不稀奇,可是在这个寸草 难生的小岛上,却如珍珠般珍贵。这可是战士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种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小白 菜啊!战士们常年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好多战士因此牙龈都溃烂了。我怎么能够吃得下去 呢?队长真是太不像话了,居然用战士们用心血种植出的小白菜款待我,我必须严厉地斥 责他。‎ 1. 互助合作,用将军的口吻讲好故事。‎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本课学习提示的要求,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讲故 事。讲故事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故事内容,为学生讲述故事作好铺垫。根据学生 学习的情况,可以适当降低讲故事的难度,让学生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选择故事某一个 部分来讲。小组互讲之后,进行全班讲故事展示。‎ 教师要指导学生讲好故事。一是要指导学生给人物配上相应的动作和神态。如,当秘 书问,晚上岛上吃什么时,“将军白了他一眼”,讲故事的过程中配上文中传神的神态描 写,会为表现人物的形象增色不少。二是要指导学生抓关键词,揣摩人物语气,将故事讲 得绘声绘色。如,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 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要引导学 生理解“哽”的含义,联系上下文体会“哽”的原因,以此来揣摩将军此时说话的语调、 节奏、语气。‎ 引导学生倾听、评价其他同学讲的故事时,要关注两点:是否用将军的口吻讲述,人 称应为第一人称;是否加上了必要的动作、神态,并且符合将军的身份和故事情节的发 展。如果学生的展示不够理想,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环节进行讲故事示范,然后让学生 试着学讲故事的其他环节。‎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结合资料,了解海防战士的生活,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渠道了解新时代的奋斗者王继才、海军南海舰队 南沙守备部队原气象工程师李永强等表现我国海防战士生活风貌的相关材料,从而了解守 岛部队的生活。‎ 课上让学生在讲故事之后,结合自己査到的资料,说一说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是怎样 的,并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把课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将军的举 动,饱含着对战士们的无限感激和深深的敬意,使故事的结尾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理解本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岛恶劣的生存环境,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关爱长者 的言行,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怀等方面综合考虑。‎ 2. 随文识字,读准字音。‎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可以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时候,根据学情随机指 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把生 字的字音读正确了。“域、艇、喉、咙、搅”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进行 识记。“舀”是会意字,可以根据会意造字法的特点识记理解:表示伸手从石臼里掏东西。 多音字“哼”,在本课读“hng”,表示不满意或不相信,在教学时不用专门教学生拼读, 可结合日常发音的经验或者教师直接范读。‎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 教材解析 ‎ 本次习作的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体验出发,想象二十年 后家乡的样子,规划未来家乡发展的蓝图。‎ 第一部分明确交代了本次习作的任务。教材首先从家乡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入手,创 设了穿越时空的习作情境,激发学生对家乡展开大胆想象的愿望。‎ 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一是大胆想象。教材提示了展开想象的角度,旨在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为“写什么”拓展思路;二是强调通过列提纲,引领思路,梳理素 材,辅助成文。习作前先列提纲,习作时就不会遗漏素材,有助于表达有条理,能把文章 写得清楚明白。教材提供了一个习作提纲的范例,包括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四个部 分,中间部分内容的列举,提示学生列习作提纲时,可以分段来写,把想到的例子写在后 面,用关键词或简单的句子写出大意。教材还提示了习作提纲和习作之间要紧密联系,即 按照自己编写的习作提纲进行习作,习作时分段叙述,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第三部分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及修改的建议。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能按编写的提纲,分 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其中,列提纲是新的学习要求,要重点落实。写完后提示学 生互换习作,既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又要在别人的建议中修改自己的习作。在同伴互助 中提高习作的评价和修改能力。‎ ‎ ‎ ‎ F " 教学目标 ) ‎ 1. 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2. 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 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 备教学建议I ‎ 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搜集当前科技日新月异变化的资料,感受科技带给人类的变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对家乡的环境面貌、生活状况等有感性的认识,围绕“巨 变” 一词,为习作积累素材。‎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明确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受认知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影响,小学生对家乡现实状况可能关注不够,对 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也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展开想象,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去激发学生想象 的思路。如,教师可以展示自己家乡二十年前的照片,说说现在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家乡 变化之大的感慨;还可以引领学生用角色代入的方式想象,跨越时空来到二十年后,你会 以什么身份生活在家乡或回到家乡,让学生融入角色,相互交流。‎ 接着引导学生审题,明确本次习作要注意的两点:一是要注意“家乡” 一词,想象的 场景或事件要和“家乡”有关;二是要注意“二十年后”这个时间,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会 有哪些发展和变化。‎ 二、 打开习作思路,根据要求大胆想象 师生可以共同展示、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科技日新月异变化的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科 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并谈谈这些改变带给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畅想二十 年后的家乡巨变。可以围绕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交流:你对家 乡有哪些美好的祝愿,最想看到家乡哪方面的变化,为什么希望它有变化,你希望它会发 生怎样的改变等。如,谈到家乡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时,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随着新型建 筑材料的岀现,地下建筑、海底建筑成为可能,届时城市的各种设施将建在地下,地面上 布满绿色,供人们休闲娱乐等。‎ 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开拓想象的思路。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梳 理想象的内容,如空气质量、环境卫生、校园设施、交通工具、通信方式。结合学生的发 言及本次习作要求,相机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编写习作提纲作铺垫。‎ 三、 借助习作提纲范例,学习编写习作提纲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编写的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对于小学五 年级的学生来说,习作前列提纲、把家乡的变化写具体,这是把文章写清楚明白的有效 途径。‎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提纲范例,范例提示了提纲包含的大致内容、各 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接着结合范例,从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等方面构思自己的习作 提纲。编写时,教师要提示学生不要着急写,第一步,在头脑中构思:确定习作中心,选 择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怎样一步一步安排这些材料;第二步,把构思好的材料按照文章 结构和段落进行排列,列出提纲;第三步,修改提纲。提醒学生每一段都要围绕一个意思 写,各段合起来表达全文的中心。‎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初次学习编写习作提纲,有的学生可能写得过于简略或过于详细,针对编写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问题,建议教师让学生完成提纲编写后在小组内交流,同学间相互提修改建议。‎ 四、组织交流分享,修改习作 完成习作后,要引导学生交换习作,相互欣赏。围绕本次习作的要求,相互提出修改 建议。发现学生的优秀习作片段进行交流,如,抓住学生习作表达的条理性进行肯定,抓 住大胆、丰富的想象进行赏析,抓住生动、准确的语句进行表扬。对于习作中出现的共 性问题,教师要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指导。如,重点部分如果写得不具体,可以引导学生 增添新的内容。叙述的内容如果比较杂糅,可以引导学生用分段叙述的方式,让内容更加 清晰。‎ 除对习作的交流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交流并归纳列提纲对习作的帮助。如,提纲 列好了,心里就有数,写起来会感到思路通畅;可以避免东一句西一句,杂乱无章,或者 写来写去,不着边际;还可以防止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岀;不会遗漏想到的素材,便于修 改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先列提纲再作文有助于提高习作能力,培养学生习作前列 提纲的意识,并不断练习,逐渐养成好习惯。‎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借助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以及通过朗 读表达课文的感情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搜集整理资料的作用和价值,了 解有感情朗读的方法,提升有感情朗读的能力,促进对课文所蕴含情感的体会。‎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旨在让学生体会、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 学会正确运用;第二题旨在通过体会顿号的用法,能正确使用顿号。‎ ‎“书写提示”编排了书写古诗的两种不同行款。《示儿》为横向书写,从左到右,《登 鹳雀楼》为竖向书写,从右到左,并点明了古诗书写的格式要求,还点明了单个字书写时 的注意事项,旨在引导学生书写时考虑整体性,注意行款整齐,提高书写质量。‎ ‎“日积月累”编排了十六个成语,分成两组。第一组主要表现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二 组主要表现国破家亡的境况。‎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 能总结使用资 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 情感的作用。‎ 2. 能围绕如何通 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 感展开交流0‎ 交流平台 1.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交流本单元的学习收 获,谈谈自己是如何使用资料的,使用资料对理解课文的作 用。再结合交流平台的第1〜2自然段,进一步加深对资料的使 用作用的认识。‎ 2.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是如何通过朗读课文来表现课文的 情感的,朗读时有什么好方法。‎ 引导学生要能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如,《圆明园的 毁灭》表达的是痛惜之情,《少年中国说(节选)》表达的是壮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志豪情,这样才能读出课文蕴含的感情。还可以通过调整语 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感情。如,读《圆明园的毁灭》 第1自然段,可以读得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以体现沉痛的 心情。而读《少年中国说(节选)》第1自然段,语调高一点, 读岀节奏,才更有气势。‎ 3, 可以选择一些片段供学生朗读展示,让学生把交流总 结到的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在实践中进一步运用。‎ 词句段运用 能辨别词语的感 情色彩并恰当运用。‎ 1. 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再结合已有的积累或借助词 典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2. 引导学生发现并交流每组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 和不同之处。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意思相近的一组词语蕴含的 感情色彩不同,有的词语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喜爱的情 感,如举世闻名、兴高采烈、足智多谋、呕心沥血;有的词语 含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的情感,如臭名远扬、得意忘 形、诡计多端、处心积虑。‎ 3. 结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举例说说这些词语可 以用在什么地方,进一步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如果学生有困 难,教师可以举例子启发学生思路,女口,《三国演义》中的诸 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有草船借 箭、空城计、火烧赤壁。再如,狐狸诡计多端,用甜言蜜语骗 走了乌鸦叼着的肉。‎ 4. 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成语写一段话。交流汇报时,教师 要重点关注词语的感情色彩运用是否准确。‎ 体会顿号的用法, 并能正确使用。‎ 1. 让学生先默读前两组语段,然后把顿号圈画出来,想 一想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使用顿号。‎ 2. 引领学生交流顿号的用法:顿号表示句中停顿,一般 而言,并列词语之间,不需要较长的停顿则用顿号。‎ 3. 根据顿号的用法,学生给第三段语段加标点。‎ 健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 颜色的健子满院子飞。‎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学生汇报,教师检查,如果运用不理想,可以补充材 料加强练习。如:‎ (1)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 趟儿 书写提示 (2) 秋天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山葡萄 说也说不完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了解古诗硬笔书 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 确书写。‎ 日积月累 1. 让学生自主观察两组书写内容的不同格式及布局,并 阅读古诗右侧的“书写提示”。‎ 引导学生交流观察发现:横向书写古诗时,从左到右,逐 行排列,落款在右下角;竖向书写古诗时,从上到下,从右到 左,逐列排开,落款在左下角。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上下、 左右文字对齐,字距、行距要适当、匀称。提示学生书写时既 要关注行款整齐,又要关注单字的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还要注意提高书写速度,一词连写,不要看一笔写一笔。‎ 2. 学生练习书写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书写 习惯,巡视学生的书写状况,发现共性的问题。对于共性问题 教师要进行反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书写规范、整洁的作品 要给予展示表扬。‎ 3. 根据反馈,让学生再次书写两首古诗。书写时,提示 学生可以仿照示例,把诗人名字写在诗的最后,也可以在诗题 下方或旁边写诗人名字,在诗的最后写书写人的名字。‎ 4. 有条件的班级,可以举办古诗书写比赛,将优秀作品 在班级张贴。‎ 第四单元 125‎ 第四单元 125‎ 背诵与国家兴衰 有关的成语。‎ 1. 先让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正确。‎ 2. 再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工具书、互助互学 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 3. 在读正确和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 组成语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象。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 情地朗读这些成语,在读中积累。‎ 4. 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结合每篇课 文的内容和时代背景,用上其中的成语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 受,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如,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国泰民 安、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但我们不能忘记英 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的掠夺、毁坏、放火的罪恶行径,要牢记我 们国家曾经遭受外国侵略者入侵的屈辱历史,发奋图强,让我 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第四单元 125‎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写说明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中 年级就学过《蟋蟀的住宅》《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课文,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阅读科普 读物、说明书等。本单元让学生集中学习不同类型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其特点,并尝试写 一篇说明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围绕这一要 素,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主要让学生体会说明性文章的不同类型,了解基本的说明方 法,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太阳》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 比较等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太阳;《松鼠》语言活泼,描述生动,作者抓住松鼠的 主要特点,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的外形、习性等。两篇课文的课后题都与习作要求紧密联 系,为单元习作作准备。《太阳》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松鼠》 课后题让学生梳理相关信息,并且关注说明文不同的表达特点。‎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说明性文章的作用和它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说明性文章能 帮助读者认识事物,获取知识;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将抽象复杂的事物介绍得通俗易 懂;要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表达时都要 做到准确、清楚,有条理。‎ ‎“初试身手”第一题以电视塔为例,引导学生选择身边的事物,有意识地进行观察或 搜集资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抓住特征介绍事物;第二题让学生将散文《白鹭》的部分 段落改写成说明性文章,介绍清楚白鹭的外形特征,再与原文作比较,体会说明性文章的 特点。‎ ‎“习作例文”提供了介绍事物和介绍制作流程两种不同的说明性文章。《鲸》运用多种 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形象地介绍了鲸的特点;《风向袋的制作》完整、有条理地介绍 了风向袋的制作方法与流程。两篇习作例文通过批注和课后题,弓I导学生学习如何恰当地 使用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表达。‎ 本单元最后安排习作“介绍一种事物”,让学生“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 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是对本单元学习的综合运用,旨在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性文章与现 实生活联系紧密。习作和之后的分享交流,能让学生感受到练写说明性文章的好处。‎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并能 在习作中运用。对此不宜要求过高,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说明方法的概念,更不要作为知 识点去考查学生。‎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要根据习作教学的需要,灵活处理各板块的内容。如,可以在学习完精读课文 《太阳》并初步了解说明方法后,结合“初试身手”第一题,选择身边的事物,尝试运用 说明方法进行介绍。也可以提前布置单元习作,让学生先确定好要介绍的对象,列好习作 提纲,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在进行“初试身手”第一题时,可针对所选事物的某个特征 进行练笔,结合习作例文进行修改,进而完成单元习作。‎ 第三,本单元“初试身手”的练笔和单元习作,都要在学生观察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 进行。在单元学习之初,可以提前布置观察和资料搜集等任务。要引导学生做好资料的搜 集、梳理和筛选工作,注意恰当使用资料,要确保资料的准确,提醒学生写作时不能大段 照抄资料。‎ 第四,要针对学生的练笔及单元习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可以借助“初试 身手”的练笔,及时发现学生习作的问题,利用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进行指导,引导学生 关注说明性文章的特点,能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避免学生习作时写成记 叙文。习作完成后,引导学生关注是否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是否使用恰当的说明方 法,是否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是否能让读者产生兴趣等方面内容,让习作指导有针 对性。‎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厂分类▼ 内容 ▼课时、‎ 厂 教学要点 、‎ 课文 太阳 ‎2‎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20个字,会写22个词语。‎ 2.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分条记录获取 的信息。‎ 3. 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基本的说明方 法,能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4. 能初步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松鼠 ‎2‎ 127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续表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6太阳 课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它与人类之间有着非常 密切的关系。‎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太阳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三个方面介绍 了太阳。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介绍了太阳与动植物生长、能源形成、自然气候变 化、预防和治疗疾病等方面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正因为太阳距离地球远、体 积大、温度高,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 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句子承上启下,将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课文从第4自然段开始写太阳和地球的密切关系,其中第4自然段讲两个主要信息: 太阳影响地球上动植物的生长,从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太阳还影响煤炭的形成。第5〜6自 然段主要讲太阳对气候的影响。第7自然段主要讲人类可以利用太阳光来杀菌,从而预防 和治疗疾病。第8自然段用概括性的语言对这一部分进行总结。这样,太阳和地球的关系 非常密切就让人信服了。课文结尾所说“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 世界”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本文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如,“太阳离我们有 一亿五千万千米远”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数字具体说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十分 遥远。“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 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的 说明方法,用地球与太阳相比较,突出了太阳的体积大,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用步行和 坐飞机到太阳上去的时间作比较,让人很容易感受太阳距离地球的遥远。这些说明方法的 使用,使抽象复杂的知识通俗易懂,突出了太阳的特点。‎ 课文配有一幅太阳的实拍图,便于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太阳。‎ ‎@‎ 教学目标 ‎ 1. 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 度”等9‎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个词语。‎ 1. 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2. 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的好处。‎ ‎ 教学建议 ‎ 教学本课时,可让学生先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结合课后第一题,思考课文围绕太 阳写了哪些内容。然后让学生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习第1〜3自然段,在了解太阳特点的同 时,体会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最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4〜7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和自 己的生活、阅读经验,交流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1. 默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对太阳的了解,交流与太阳有关的知识或故事,激发学 生了解太阳的兴趣。再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课文的叙述层次非常清楚,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围绕课文写了太阳哪些方面的内 容展开交流,理清课文的基本结构:第1〜3自然段是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第4〜8自然段 是说明太阳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通过“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 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句子自然连接起来。在此基础上,提示学生可以通过之 前学过的作批注等方式,将每段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再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梳理出 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在文中找到课后第二题中的例句,说一 说作者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可以采用换一换、比一比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使用说明 方法的好处。‎ 教学第1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把“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改成“很远很远”,把 “三千五百年”改成“很多很多年”,通过对比,体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准确、具体地写 出太阳与地球距离远的特点。‎ 教学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比较“一百三十万个”与“一个”,也可利用图片、视频 等资料,直观对比太阳与其他星球的大小,从而体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能够让人具体地感 受太阳大的特点。‎ 教学第3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本段第二句只保留“太阳的温度很 高”,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作者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将 太阳温度高的特点说清楚的好处。根据学情,教师也可以补充开水的温度、钢铁的熔点 (一千五百摄氏度左右)等资料,让学生在比较中具体直观感知。‎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体会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围绕“为什么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一问题展开交流, 从课文中提取出与这个问题有关的信息。引导学生阅读时,抓住其中所说的事物,及时概 括内容,并思考它们和太阳的关系是什么。‎ 教学第4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植物” “动物” “吃的” “穿的” “煤炭”等关键词 来把握本段内容,了解这一段主要讲了太阳对动植物、对人类生活、对人类的资源等方面 的影响。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出具体事例,简单说一说自己对课文中谈到的这些内容 的理解。如果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或经验,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注意 补充材料要通俗易懂,不宜过难。‎ 教学第5〜6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两段内容都在讲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可以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我是什么》,理解太阳对雨雪的形成的影响;让学生结合生 活经验,理解太阳对风的形成的影响。‎ 教学第7自然段时,联系日常生活中“晒被子”等常见的现象,初步了解太阳的杀 菌作用。‎ 最后,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相关书籍资料,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和太阳有 着密切的关系,谈谈对“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继续激发学生了解太阳的兴趣,从而感受说明性文章的作用。‎ 2. 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要提醒学生注意“摄”应读“sh。”,不要错读成“nib, 可以结合“摄氏度” 一词帮助读准字音。“殖、炭”可以通过形近字辨析帮助识记,如, “殖一值” “炭一碳”。“疗”可以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或者结合生活经验,通过组词“医疗、 治疗、疗效”等帮助识记。‎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摄、殖、粮”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提醒学生 “摄”中右下部的第一个“又”的捺要变成点;“殖”右半部分里面是三横;写“粮”时, 左边的“米”末笔捺变点,避让右部“良”。“炭、杀、菌”为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下 部分的比例,“炭”的最后一捺要写得舒展,“菌”字中“禾”的末笔捺变点。“区”要注 意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 ‎17松鼠 ‎ ( 教材解析 ‎ 课文抓住松鼠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高超的搭窝技巧等方面进 行细致而生动的介绍,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第1自然段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动物,乖巧、驯良,讨人喜欢。接着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相等方面介绍松鼠的外形特点。第2自然段介绍了 松鼠的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并且白天休息,夜晚才出来活动。第 3自然段侧重表现它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从“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时的反应 来表现它的机警,从它蹦跳的动作表现它的敏捷,从它喜欢秋存冬粮来表现它的聪明。第 4自然段介绍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及窝口的特点来表现它的聪明能干。第5 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换毛时间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松鼠为 什么讨人喜欢。‎ 课文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它以准确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 段,在表达方法、语言风格方面与《太阳》有很大的不同。从表达方法来看,《太阳》主 要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本文主要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写松鼠吃 东西,“像人们用手一样”;写松鼠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如, 描述松鼠外形时,用了 “玲珑的小面孔”“帽缨形的美丽尾巴” “直竖着身子”等,让我们 不用看图也能想象出松鼠小巧可爱的模样。描述松鼠习性时,对松鼠警觉性强、储存粮食 等内容的描写,读起来让人对松鼠顿生喜爱之情。‎ 课文用词准确,表达有序。如,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条理清 楚地介绍了它搭窝的过程;用“搬、放、编扎、挤紧、踏平”写松鼠搭窝时的动作,其聪 明、勤快、灵巧的形象跃然眼前。‎ 文中配有插图,直观地展示了松鼠乖巧、可爱的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教学目标 ‎ 1. 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字,会写“松鼠、乖巧”等 13个词语。‎ 2, 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3. 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 ^^)教学建议 ‎ 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并初步感受松鼠的特点。然后默读课文,再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梳理出有关松鼠的信息并分条记录,完成课后第一题。朗读课文,借 助具体语句感知本课活泼有趣的语言风格,完成课后第二题。‎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松鼠特点。‎ 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圈出文中的新词和不理解的地 方,小组交流,尝试解决。在进行字词学习时,如果学生不太熟悉“榛子、苔蘇”等词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图片或实物帮助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每段的意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让学生初步 了解课文是从外形特点、活动范围和规律、行为特点、搭窝、其他习性等方面来介绍松 鼠的。‎ 1. 提取、梳理信息并分条记录。‎ 课文介绍松鼠的信息较多较杂,梳理信息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可以以小组合 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作者大概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所 得对信息进行分类,不要求统一。引导学生除了用之前分段梳理的方法,还可以更细致 地分条整理,如,松鼠的外形,从“面容、眼睛、四肢、尾巴、进食动作”等几个方面 梳理。‎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师生共同提炼出关键词语,思考:文章介绍松鼠的信息这么多, 怎样能让读者一目了然呢?鼓励学生采用列提纲、画图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分条呈现。再 小组交流,进一步完善提取的信息,做到信息准确,没有缺漏。最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展 示,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力求小组梳理的信息准确、清楚、完整,总结梳 理信息的经验。‎ 以下分条列举有关松鼠的信息仅供参考。‎ (1) 外形特点:漂亮、乖巧、驯良;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 快;有帽缨形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会直竖着身子坐着,吃东西用前爪往嘴里送。‎ (2) 活动范围和规律:经常在高处活动;白天休息,晚上活动。‎ (3) 行为特点:警觉,动作敏捷;秋天贮藏冬天的食物。‎ (4) 搭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干净、暖和、舒适、安全;搭窝很有技巧,窝口朝 上,并且有个圆锥形的盖。‎ (5) 其他习性: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过了冬会换毛;用爪子和牙齿梳理毛发。‎ 2. 通过对比,感受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首先,可以结合课后第二题中的第一个例句,找出课文中描写松鼠外形的句子,引导 学生对比读一读,思考:例句和课文在介绍松鼠外形时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有什 么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通过交流,体会例句是从松鼠的体形、身长、尾长、体重四个 方面介绍松鼠的外形,采用客观严谨的数据,用词准确,让人觉得简洁明晰;课文是从面 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等方面来介绍松鼠的外形的,突出了松鼠的特点,语言形象 生动,让人觉得活泼有趣,能激发阅读兴趣。‎ 让学生继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体会第二、三个例句与课文相应内容在表达上的不 同。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是否能说出从例句和课文相应内容中读到了什么不同 信息,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如,第二个例句在松鼠搭窝的地点、所用的材料以及窝的大 小等方面提供明确简洁的信息,而课文的第4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松鼠搭窝的过程,表现 了松鼠的聪明、能干。第三个例句提供了松鼠换毛的季节、产仔等信息,而课文第5自然 段还谈到松鼠毛发的颜色以及松鼠如何梳理毛发,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松鼠爱干净的生活 习惯。‎ 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日常阅读的文章中,像说明书、食谱,包括我们列出的信 息图表,都能提供准确、清楚的信息,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得知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可以像《太阳》一样平实,也可以像《松鼠》一样活泼,还可以像《中国大百科全书》里 的内容一样简洁明了。‎ 1. 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驯”引导学生结合文中“驯良” 一词,理解“驯”有“善 良、温顺”的意思。“蘇”结合文中“苔蘇” 一词帮助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歇、锥”可 以与其他形近字作比较帮助识记,如,“歇”与“渴、喝”,“锥”与“椎、堆”进行字形 辨析。‎ 本课有几个见面字“缨、翘、蛰、敞、褐”,可能会影响学生理解课文。“帽缨 形” “褐色”可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蛰”字可以让学生根据“蛰伏不动” 一词, 联系上下文猜测意思。“翘、敞”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或者生活经验理解字义。‎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可集中指导。“玲、珑、滑、拾、狭、梳” 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玲、珑”提醒学生要处理好穿插避让的关系,最后一笔的点不 要漏掉。“歇”提醒左下角是“匂”。“鼠”字笔画较多,注意笔顺,强调第二笔为短竖, 第三笔为短横。“秀、窝”是上下结构,“秀”下面的“乃”字要写得小一些;“窝”字下 部是“内”字,不要写成“肉”。“勉”是半包围结构,注意第七笔竖弯钩要宽,能托起上 面的“力”。‎ ‎ "(§)教学资源 ‎ ‎★作者简介。‎ 布封(1707-1788),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 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了巨著《自然史》。‎ ‎★选文说明。‎ ‎《松鼠》一文,最早见于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布封文钞》,由任典翻译。 后于1963年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当时的教科书编者 根据原文译本作了改写。现版本为统编语文教科书编写组根据习作单元的学习目标,并 结合多年来教学反馈的意见再改写。‎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交流平台”以读写例话的形式梳理、总结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第1自然段结合两 篇精读课文,点明说明性文章的作用;第2自然段以介绍太阳温度高的句子为例,说明运 用说明方法可以将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第3自然段结合作者对松鼠尾巴的细 致描述,点明了可以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介绍;第4自然段提示学生说明性文章有多 种语言风格,并且强调写说明性文章要做到准确、清楚,有条理。‎ ‎“初试身手”安排了两次练笔。第一次练笔让学生试着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身边的 事物,把它的特征说清楚。教材中配有一幅电视塔的示意图和介绍电视塔的相关语句,提 示学生介绍事物特征时,可以用上不同的说明方法。第二次练笔让学生借助搜集的相关资 料,把散文《白鹭》中描写白鹭外形的内容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体会散文与说明性文章的 不同,进一步了解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为单元习作作准备。‎ ‎ 教学目标 ‎ ‎1 .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1. 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2. 试着将散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 ‎ 教学建议 ‎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的教学,可以根据习作教学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交流平 台”可以在两篇精读课文教学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说明性文章的感受,也可以在“初 试身手”之后,结合小练笔的经验,交流习作中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如何使用 恰当的说明方法让介绍更加通俗易懂等,为单元习作作准备。“初试身手”第一题可以安 排在学习《太阳》之后练习使用说明方法,也可以先布置单元习作,让学生根据自己要写 的内容进行练笔;第二题可以在学习《松鼠》之后,从内容和语言表达的角度,让学生较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为充分地体会说明性文章的特点,避免把单元习作写成记叙、抒情为主的文章。‎ 1. ‎“交流平台”教学建议。‎ 可以让学生先说说本单元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引导学生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作用、 说明方法以及语言风格等内容,再借助“交流平台”进行补充和完善。不要把“交流平 台”当作阅读材料,只是让学生读一读。‎ 谈说明性文章的作用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容易被学生忽视的说明文类型,如食物制 作流程、购票说明、物品宣传单,引导学生认识说明文的不同类型,体会说明文的实用 性。如果学生已经完成了 “初试身手”的第二题,则可以让学生对比其他类型的文章说一 说,如,和本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作对比,引导学生发现:记叙性、抒情性的文章重在讲述 事情的前因后果,或重在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说明性文章则主要给读者提供准确、清 楚的信息,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关于说明方法,可以让学生结合学过的课文,选择具体的例子,谈谈使用说明方法的 好处。如,四年级下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中,“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 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 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写岀纳米 的小,懂得恰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如果已经完成了 “初试身手”的第一题,可以 结合自己写作的经验,谈谈如何恰当使用说明方法,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列数字 要如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作比较的时候,通常拿大家比较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来对比。‎ 谈写说明性文章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时,不仅可以联系《松鼠》一课,也可 以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如《赵州桥》《蟋蟀的住宅》,体会作者如何写清楚事物的特点。 还可以联系学生在“初试身手”中的习作片段,谈一谈自己用什么方法写出事物的特点, 是否写清楚、写具体。‎ 关于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通过《松鼠》课后第二题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 感受,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示学生,说明性文章以说清楚、说明白为核心目标,无论 采用什么语言风格,都是可以的。‎ 2. ‎“初试身手”教学建议。‎ 在进入“初试身手”教学之前,可以提前让学生了解单元习作的任务和要求,引导学 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好要介绍的事物,并开始细致观察要写的事物,搜集相关资料, 作好习作前的准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筛选 出有用的资料。‎ 本次“初试身手”中的两次练笔,不必要求学生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只须尝试围绕事 物的某种特征写一两段话即可。‎ 教学第一题时,学生可以选择身边熟悉的事物练写,也可以根据自己习作要介绍的内 容列好提纲,选择要说明的某种特征进行练写。注意提醒学生要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 事物的特征。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出示的示意图并阅读示例,明白这段话中同时使用了列 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电视塔的外形特点介绍得更清楚。在学生练笔时,‎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要提醒学生练习的片段要符合说明性文章的基本要求,不能变成简单罗列数字或者写比喻 句的练习。‎ 写完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借鉴课文和习作例文进 行修改,如,列数字的时候,数据是否准确;作比较的时候,是否突出了事物的特点;打 比方的时候,是否让人更加清楚明了;举例子的时候,所举的例子是否通俗易懂。‎ 第二题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练笔,充分体会说明性文章和叙事抒情性文章在表达上 的不同,进一步体会说明性文章的特点。‎ (1) 回顾旧知,明确改写要求。‎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回忆散文《白鹭》,阅读第2〜5自然段,交流如何改写成说明性 文字。可以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要写出与白鹭外形相关的具体资料信息;要改变语言 风格,把含蓄抒情的语言变成表达准确清晰的语言;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白鹭的外形 说清楚等。‎ (2) 筛选资料,尝试改写。‎ 因白鹭在部分地区不常见,对学生来说可能也比较陌生,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提供与白鹭相关的说明材料,供学生改写时选择使用,降低学生练笔的难度。教师可以让 学生先根据材料试着写一小段,再小组交流和全班展示,讨论课文中的句子可以怎么改, 可以使用哪些资料、哪些说明方法等。学生根据讨论总结的经验,再进行修改。‎ ‎(3 )交流体会《白鹭》改写前后的不同。‎ 通过交流,发现《白鹭》改写前后的不同:前者重在抒发作者对事物的思想情感,后 者主要介绍事物客观的特征;前者语言优美、抒情,后者语言准确、清晰;前者多运用修 辞,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后者一般会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不用要求学生进行特别严谨 的对比,能够大体知道两者的区别即可。‎ 第五单元141‎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习作例文与习作 ‎ 教材解析 ‎ 本单元编排了《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分别介绍了鲸的特点和风向袋 的制作方法及流程。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要求学生细致观察一种事物,并搜集相关 资料,进一步了解事物特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的主要特点介绍清楚。‎ ‎《鲸》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教 材中的四处批注分别从用词准确、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分类介绍、形象描写等角 度,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写说明性文章,并尝试借鉴和运用。课后题引导学生对照批 注和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制 作步骤。文中三处批注指向各不相同,第一处提示学生介绍流程时先介绍准备工作,流 程说明要完整,不要有缺漏。第二处提示学生运用序数词能更有条理地写好步骤、流 程。第三处提示学生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课后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怎样把制作过程介绍 清楚。‎ 本次单元习作的任务是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单元习作第一部分以表格的形式给学生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拓宽选材的思路,并提岀明确的习作任务。表格的第一栏,提示学 生可以从动物、植物、物品、美食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内容想开去。表格中的题目引导学生 在选取说明对象时,可以选如菊花、灯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如扫地机器人等新奇、 有趣的事物,或者是生活中不常见的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火星的秘密;还可以选择对 某类事物的某一个部位进行介绍,如动物的尾巴;也可以是介绍某一种事物的制作或使用 方法,如涮羊肉、怎样泡酸菜、溜溜球的玩法;甚至可以模拟事物的口吻来介绍,如袋鼠 的自述、种子的旅行。‎ 第二部分从写之前、写之时、写之后三方面提岀了具体的习作建议。写说明文之前, 要做好观察、搜集好资料,对事物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对要介绍的内容列提纲。这是对之 前学习到的观察方法、搜集资料的要点以及列提纲等的综合运用。结合说明性文章的特 点,教材从内容、方法和篇章布局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其中“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 法”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习作完成后,建议学生要进行交流分享,把他人对所介绍的事物 产生兴趣、获得相关知识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说明性文章在生活中的 作用和价值。‎ ‎ ' 教学目标 ‎ 1. 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2. 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 教学建议 ‎ 习作例文的教学,应根据单元习作的需要,把重点放在学习、模仿例文某一点或某一 方面的写法上,不宜对字词、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方面做过多要求,避免以精读或略读 课文的方式来教学。‎ 教学时,可以把习作例文安排在习作前,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揣摩写作的方法;也可以 安排在“初试身手” “习作”的讲评中,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 习作的教学,可以在“初试身手”之前先布置习作任务,让学生确定习作对象和内 容,拟写习作提纲,方便学生提前进行观察或搜集资料,同时把“初试身手”的练笔和单 元习作有效地结合起来。‎ 1. 确定习作对象,提前积累习作素材。‎ 可以引导学生从兴趣、生活等方面入手,进行说明对象的筛选、确立;针对说明对 象,有意识地进行观察活动或搜集相关资料,为完成习作奠定基础。‎ 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并明确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的内容与要求,在小组内交流 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再进行全班交流。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可能存在打不开思路的 现象,多选择常见的动物、植物等作为介绍对象。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表格,围绕 “如何选择介绍对象”的问题进行讨论。可能多数学生会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菊花、 猫、楼房、汽车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表格中“恐龙、火星的秘密”这些题目,让学 生明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比较新奇的事物,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对于表格中的“袋 鼠的自述、我的美食地图、种子的旅行”等内容,有些学生会认为不适合写成说明性文 章,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只要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恰当运用说明 方法、分段介绍清楚等,就是符合要求的说明性文章,而且这么写还会让读者觉得耳目一 新。还有一些学生会对“泡酸菜、涮羊肉”等题目感兴趣,可以引导学生从食物的制作过 程、食物的吃法等角度来写。让学生明白,习作对象的选择可以是多角度的,习作的内容 可以丰富多样,语言可以平实,也可以写得生动活泼。‎ 确定了习作对象后,就要布置学生进行习作前的准备。教师可以在“初试身手”之 前,就引导学生根据本次习作的任务和要求,开始观察和搜集资料。‎ 2. 拟写习作提纲,做好观察和资料的筛选。‎ 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所选事物进行交流,说说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也可以让学生列出 习作提纲,分段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如,在习作前帮助学生设计“习作意向单”,交流 自己打算介绍什么事物,要拟什么题目,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使用什么说明方法,需要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进行哪些观察和搜集哪些相关资料。‎ 习作意向单示例:‎ 准备用的题目:‎ 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 准备使用的说明方法 需要进行哪些观察和搜集哪些资料 引导学生回忆中年级学过的观察记录和搜集资料的方法,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进行 观察和资料搜集。可能会出现学生搜集的资料针对性不强、不准确的问题,可让学生结合 确定的提纲,对资料作出进一步的筛选、梳理,或者通过书籍等正规岀版物再次查阅相关 资料,确保资料的准确。‎ 1. 用好习作例文,尝试自主习作。‎ 教师可在习作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习作例文,结合课后题和批注,在说明方法的恰 当运用、语言的准确严谨及内容结构等方面有所借鉴。也可以在单元习作后,针对学生习 作中出现的问题,借鉴例文的写法,帮助学生修改完善习作。‎ 对学生习作的指导,《鲸》和《风向袋的制作》各有侧重点。《鲸》通过多种说明方法 的恰当运用介绍了鲸的相关特点。《风向袋的制作》按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事物的制作过 程。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习作例文旁边的批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例文中恰当的 内容作例子进行教学。如,学生的习作如果是介绍“恐龙、菊花、灯”等事物,可以参考 习作例文《鲸》或精读课文《太阳》;介绍“怎样泡酸菜、风筝的制作”等流程性说明文, 可以参考《风向袋的制作》。‎ 最后,让学生尝试习作,注意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习作时间,尽量课内完成。‎ 2. 根据要求,评改习作并分享交流。‎ 学生写作后,结合习作要求,师生共同制作习作评价表,明确评价标准。教师可以先 让学生简单自评,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和推荐。‎ 习作评价表示例:‎ 习作题目:‎ 评价要求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小组推荐指数★‎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能抓住事物特点 能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能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教师可以选取学生习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既有佳作,也有典型问题的片段,为学 生提供针对性的范例和修改建议。习作讲评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谁介绍的事物感 兴趣,推荐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展示小组的推荐作品,全班点评。再提供一些有典型问题 的例子,让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修改,讨论后,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 学生的习作可能会岀现“不能恰当运用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的问题。教师 可以先出示学生的习作片段,引导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发现问题,交流如何修改。可借助 习作例文《鲸》的两处批注“'近四十吨重’’约十丿k米长’,用词非常准确。” “通过作比 较、列数字,鲸的庞大就具体可感了”进行具体指导。让学生阅读批注相对应的第1自然 段,并换掉带有说明方法的词语或句子,如,换成“我国发现过一头特别重的鲸,特别 长”,引导学生与课文内容作对比,交流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再结合自己的习作内容, 有针对性地修改。‎ 如果学生介绍制作过程不够有条理,可以《风向袋的制作》为例,让学生交流批注的 内容,弄清楚介绍事物制作过程要注意的问题:可以用表示次序的词语,且这些步骤不可 遗漏、不能调换,主要信息要介绍完整,等。‎ 习作完成后,可以建议学生进行分享展示,如,开展“产品展示会” “物品推销 会” “我来教你学制作”等实践活动,把自己所写的事物介绍给别人,让别人对自己介绍 的事物产生兴趣,并获得相关知识,切实感受说明性文章的作用。‎ 第六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略读课 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些课文有的写了无私的母爱,有的写了深沉的父爱, 还有的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 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本单元的课文对 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 景、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慈母情深》 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父爱之舟》让学生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说出作者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 求学生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是在鼓励学生大胆 发表自己感受和看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注意表达的内 容和方式。“用恰当的语言”要求学生有对象意识,和父母沟通时尊重父母,表达时注意 使用恰当的措辞、语气等。‎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准确把握单元语文要素。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品读作者描写的场景、 细节,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进行整体感知,能够联系多个场景、细 节来体会人物情感,不要仅抓住只言片语进行细碎的分析,更不要让学生机械地判断哪些 是场景描写、哪些是细节描写。‎ 第二,本单元的教学要注重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教学时,要注意唤醒学生自己的生 活经验,引导他们发现和感受生活小事中蕴含的父母之爱,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感情,感 受舐犊情深。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时,能够联系生活中的类似经历,表达出自己的真情 实感。‎ 第三,要注意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前后关联。课文教学与课后小练笔、语文园地中的 “词句段运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都有联系,如,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场景描写 时,可以结合“词句段运用”第二题进行教学;课后“小练笔”的内容可以作为口语交际 和习作的素材;口语交际中谈对父母之爱的看法,也可以作为习作的素材。‎ 第五单元14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慈母情深 ‎2〜3‎ 1. 认识3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 写37个词语。‎ 2. 默读课文,能通过课文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 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 3. 理解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 语的表达效果。‎ 4.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5. 了解巴德父母对同一首诗不同评价的原因,能联 系生活实际,说出对两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父爱之舟 ‎2‎ ‎“精彩极 了”和“糟 糕透了”‎ ‎1‎ 口语 交际 父母之爱 ‎1‎ 1. 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2. 能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习作 我想对您说 ‎2‎ 给父母写一封信,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2‎ 1. 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 2. 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 3. 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4. 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5. 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句。‎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合计 ‎10〜11‎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8慈母情深 ‎ 教材解析 ‎ 课文讲述了 “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买《青年近 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 “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课文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缘由。“我”想买一本一元多钱的 书,但家境贫寒,愿望难以实现。可是对于书的强烈渴望还是让“我”走进了母亲工作的 小厂。‎ 课文第二部分(第6〜34自然段)写出了向母亲要钱的经过。在小工厂里,“我”看到 了母亲劳苦的工作状态,但是当“我”提出要买一本书的时候,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钱给 了我。‎ 这一部分包括“进工厂找母亲”(第6〜19自然段)和“母亲给钱买书”(第20〜34自 然段)两个场景。在进工厂找母亲的过程中,作者对母亲工作的场景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厂房内环境非常恶劣:潮湿阴暗、闷热嘈杂、拥挤狭窄。这些描写与下文中的细节相照 应,如,人物之间对话需要呐喊才能听到彼此,“我”要穿过一排排缝纫机才能走到在角 落里工作的母亲面前,工人们白天也要用灯泡照明才能工作,工作时要凑到缝纫机板上才 能看见。而“我”不敢相信自己的母亲所处的环境如此恶劣,工作如此辛劳,内心极度地 震惊和不安。“母亲给钱买书”的场景中,母子之间、母亲和工友之间对话的场景以及其 中的细节也体现出慈母情深。母子之间的对话非常短促,一方面是因为环境的嘈杂以及 母亲工作的紧迫,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向母亲要钱时内心充满了愧疚,几乎说不出话 来。在“我”嗫嚅着说出想要买书的时候,母亲的行为与工友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工 友的话中不仅有对母亲的劝阻,还有对“我”要钱买书的指责,而母亲的回答却充满了对 “我”读书的认可和支持。揉得皱皱的毛票、龟裂的手指说明钱攒了很久和来之不易,母 亲宁愿劳苦、宁愿贫穷,也要让孩子读书,可见母亲的胸襟和远见。而此时的“我”才发现 母亲的瘦弱,才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责任,要照顾母亲的想法已经远远胜过买书的渴望。‎ 课文第三部分(第35~38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我”拿到钱没有买书,却给 母亲买了水果罐头。但母亲又给我凑足钱买了书。此时作者买书,不再是简单地出于对读 书的渴望,更是出于对为人子的责任和对母亲的感恩。‎ 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对母亲转过身来时的描写,将一连 串动作分解、细化,像慢镜头一样出现、聚焦,虽然是短短的一瞬,画面却十分清晰、刻 骨铭心,表达了 “我”看到劳碌的母亲转过身来时的惊讶、酸楚。同样,母亲给“我”钱 之后的几个动作,连续使用了几个“立刻”,表明母亲工作时的动作快、节奏快,写出了 母亲不辞劳苦、争分夺秒工作的状态。第7自然段出现的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七八十个女 人、七八十只灯泡,“七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八十”这个词语的反复使用,勾勒出小工厂极端拥挤、闷热嘈杂 的环境。‎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逼仄的屋子里缝纫机、人、货物一个挨一个;母亲弯曲着极其瘦 弱的脊背,头凑到缝纫机板上,神情专注;“我”发现母亲后,一脸的惊讶和痛苦,直观 形象地再现了 “我”在工厂找母亲的场景。‎ ‎ ©教学目标 ‎ 1. 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等12个字,会 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 2.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3.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 ‎ ‎ ‎ ‎ (§)教学建议 ‎ 课文展现的是母亲在极端贫困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对孩子读书无私的支持和爱,这是学 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借助“我”的视角,感受到 这份母爱的特别之处以及“我”在其中的成长。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认读、理解字 词的基础上,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层次,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然后找到印象深刻的场 景、细节细细品味,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母爱和“我”情感的变化。最后结合自己的生 活写一写“鼻子一酸”的经历。教学时应该以学生阅读交流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 况进行引导。‎ ‎—、理解运用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时,可以提示学生依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文章层次,让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最后试着整合三个部分的内容再说一说,整体把握 课文的主要内容。‎ 1. 了解“我”的家境以及对书的强烈渴望。‎ 在教学第一部分时,学生能通过“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在自己对自己的怂恿之下” 等语句感受“我”对《青年近卫军》的渴望,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 “我”渴望买书背后更深层次的情感,那就是由于家庭贫困,“我”想买书又舍不得买书的 纠结。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向母亲要钱买书是很正常的事,文中的“我”为什么纠结不安 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可以让学生结合母亲的收入,明白书价相当于母亲两天的工资,买一本小说意味着 “我” 一家四口人两天的口粮没有了,感受到在这个连收音机都被卖了换生活费的家庭里, 一元多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可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第二自然段:“母亲还从来没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不是因为母亲吝啬不舍得给,而是家里实在太穷;“我也从来没 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可见“我”对家庭贫困的现实是知道的,是很懂事的。但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买书的渴望还是让“我”实在忍不住去找母亲要钱,从中可以感受到 “我”渴望买书的程度。‎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矛盾的内心和买书的强烈渴望。‎ 1. 品味感触最深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教学时,可以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在感受 最深的地方作批注。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说一说最触动自己的场景、细节有哪些。为了方 便教学,在全班交流时,可以要求学生围绕“在工厂找母亲” “母亲给钱买书”这两个大 的场景具体说。‎ ‎(1 )在工厂找母亲的场景。‎ 这部分有两个学习重点,一是体会工作环境的恶劣,一是体会“我”在工厂中找到母 亲时的心情。‎ 体会小工厂的环境,可以引导学生从厂房的狭小、噪声、闷热等方面去想象。如,体 会空间的狭小时,可以将“不足二百平米”与生活中熟悉的封闭空间(如小型会议室、室 内篮球场)作对比,将这个抽象的数字具体化,想象在这样小的厂房内挤着七八十台破缝 纫机、七八十个女人、堆积着如山的货物,体会厂房的逼仄。再如,有些学生可能对“缝 纫机”发出的声音比较陌生,教师可以用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缝纫机转 动的声音大、嘈杂,从而体会“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岀的噪声震耳欲聋”。‎ 让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工厂,“我”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让学生 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第6〜19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再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第16〜19自然段,想象“我”从发现母亲到最终确认是自己母亲 的场景。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弓I导学生关注其中的细节,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① 第16自然段中“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这句话为 什么不说“看见我的母亲弯曲着瘦弱的脊背,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② 为什么要重复连写两声“妈一一”?想象“我”喊母亲的时候,语气会是什么 样的?‎ ③ 结合第16〜19自然段,说说“我”看到工作中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反复出现“我 的母亲”,你感受到“我”怎样的心情?‎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一起品读、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体会 到:一是“我”在狭小嘈杂、周遭阴暗而唯有灯泡刺眼的环境中寻找母亲,因此要不断 地辨认。课文详细地描述“我”的所见所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工作环境的恶劣。二是 “我”的心情也在随着自己发现母亲而变化,从一开始看见时的不敢相信,到辨认后的震 惊、心疼母亲,让读者感受到母亲的艰辛和“我”内心的复杂感受。教学这部分时,注意 不要只把第19自然段单独呈现出来,让学生脱离上下文说感受或朗读。‎ ‎(2 )母亲给钱买书的场景。‎ 学生交流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向母亲要钱” “工友责问”两组对话 和“母亲掏钱” “母亲立刻投入工作”两处细节。‎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在交流“我向母亲要钱”的对话中,可以提出问题:“这组对话中,母子之间一问一 答特别简短,给你什么感受?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内心。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问 话干脆利落,从而体会到母亲在工作环境中十分紧张忙碌的状态;也理解到“我”的回答 中,省略号表示说话吞吞吐吐,感受到“我”内心对“要钱”这件事的十分迟疑和懊悔。 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加深体会。‎ 学习工友和母亲对话的内容时,引导学生通过对话的内容和标点符号来体会人物不同 的内心想法和说话语气,比如让学生从女工友的话中理解到母亲养儿女的不易,读出女工 友抱怨责备的语气;从母亲的回答中体会到她对孩子无私的爱以及对读书无条件的支持。‎ ‎“母亲掏钱” “母亲立刻投入工作”两处细节都是描写母亲的动作,可以让学生想象情 境,谈谈自己的体会,理解母亲挣钱的不易;也试着从“我”的角度,想想“我”看到母 亲这样的行为,内心会有怎样的触动。接着结合第33〜34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我”拿到钱时会“鼻子一酸”?‎ 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假如自己就是文中的儿子,看到母亲工作的场景、听到母 亲和工友的对话、拿到母亲给的揉得皱皱的毛票,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让学生走进人物 内心,体会“我”第一次发现母亲的瘦小,其实是对母亲的心疼;“我”觉得自己“应该 是一个大人了”,意味着“我”买书的强烈渴望已经变成了照顾母亲的责任感。‎ 1. 体会结尾的意味深长,联系生活进行课后小练笔。‎ 学习课文结尾部分,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 “我”为什么要给母 亲买一听水果罐头?( 2 )如何理解“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 自己还是为母亲”这句话的意思?‎ 第一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回答,能够结合前文言之成理即可。第二个问题比较有难 度,可以分解成两个小问题:“为什么没有权利用那钱为母亲买任何别的东西? ”“为什么 没有权利用那钱为自己买任何别的东西? ”引导学生体会到:前者是因为钱确实来之不 易,已经为给母亲买水果罐头受到责备,不能再乱买其他东西了;后者是因为不能再违背 母亲对我的期望和支持,“我”买书不再单纯是对读书的渴望,更是对母亲的感恩和责任。 进而明白课文结尾处所强调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对“我”有了更多的意义,省略号表示 意味深长,难以言尽。‎ 最后结合课后小练笔,提示学生回顾生活中令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可以打开学 生的思路:这件事情可以是自己与父母、师长、朋友之间发生的,“鼻子一酸”可以是感 动的、委屈的、难过的……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运用课文中通过场景、细节表达情感的方 法。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和评价。可以挑选出与父母有关的小练笔,作为之后口语交际或习 作时的参考素材。‎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的生字中,“纫”的读音注意不要与“忍”字的读音混淆。“权”可以结合 “权利、主权、使用权”等词语进一步读准字音。‎ ‎“龟”是多音字,本课中读“jUn”,可以在词语“龟裂”中读准字音,建议结合课文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语境随文了解字义,理解“龟裂”是“皮肤因干燥而开裂”的意思。‎ 本课要求写的字中,教师要注意提醒或范写易错的笔画和部件。如,“抑”右面是 “卬”,而不是“卯”;“忍”上面不要受以前认识的“粱”字的影响而多写一点;“酸”字 左部是“酉”而不是“西”;“颓”字左下“几”的“横折弯钩”变成“横折提”,避让右 边的部分。‎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碌 左部“石”所有的“横”要写得短一些,右部“录”中三横之间的距离要一 致,注意“米”不要写成“水”。‎ 噪 左部的“口”位置偏上,右上部“品”三个口要写得上宽下窄,“木”字的 “横”要写长,从左部“口”下方起笔,托住上面的“品”。‎ 脊 注意“脊”上部的笔顺,先写四点,再写撇捺,撇捺要写得舒展,下部“月” 的第一笔撇要改成竖。‎ ‎ 教学资源 ‎ 梁晓声,小说家,出生于1949年,1968年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1977年毕业 于复旦大学,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工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 《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 I。教学设计举例 ‎ A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 写“辞、抑”等12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 2.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了解时代背景。‎ 教学准备:‎ 1. 学生预习单。‎ ‎《慈母情深》预习单示例:‎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读读 准确、通顺地读课文。‎ 写写 认读课后生字,骈 卜把方格里的字端端正正地写在下面 O 最想提醒读音的字是 ,我打算带着大家读一读。‎ 最想带着大家写一写的字是 ,我会提醒大家注 意 Q 查查 ‎“一元多钱”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能买到什么,或 者能做什么?‎ 学学 用多种方法学习词语:‎ (1) 用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 收音机、棉胶鞋帮、缝纫机、毛票。‎ (2) 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 失魂落魄、怂恿、压抑、颓败、龟裂。‎ 1. 教学课件。‎ 2. 梁晓声作品集《母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1. 教师导入。‎ 2. 引导学生对照《预习单》,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二、 全班交流生字新词 1. 让学生说一说最想提醒大家读准字音的生字新词,全 班讨论识字方法和注意事项。‎ 预设:‎ (1) ‎“颓”的韵母是“ui”,“惫”的韵母是“ei”,读的时 候要注意区分。‎ (2) ‎"龟”是多音字,在"龟裂” 一词中读“jUn”,这个 词是“皮肤因干燥而开裂”的意思。当“龟”表示“乌龟”的 意思时,读"guT" o (3) 可以结合形近字来认读、记忆生字。例如“魄”容 易和“魂”混淆,可以对比区分,帮助记忆;“褐”可以和 “渴” “喝”等字对比,分别组词,帮助记忆。‎ (4) ‎“抑”是压制的意思,可以联系词语“压抑”来理解。‎ (5) ‎“惫” “褐” “纫”等字,可以借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 2. 组织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字,教师指导学生关注易错 字的书写。‎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预设:‎ (1) 写“脊”字时要注意笔顺,上部分要先写两边,再写 中间,“撇、捺”要写得舒展,“点、提、撇、点”写在竖中线 两边,下半部分“月”的第一笔要写成竖。‎ (2)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构字部件,如“抑”右面是 “卬”,不要写成“卯”;“酸”字左面是“酉”,不要写成 “西”。‎ (3) 写“颓”字时,左下“几”的“横折弯钩”要变成 “横折提”,避让右边的部分。‎ (4) ‎“碌、噪、哇、权”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注意左 窄右宽。“碌”字的右半部分“录”中的三横之间距离要保持 一致,右下角不要写成“水”。“噪”字右边的“品”中,三 个“口”要上宽下窄,“木”字的“横”要托住“品”。‎ 三、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 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课文讲了 “我”向母亲要钱买书的事。‎ 3.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课文段落多、内容长,如果要 给课文划分层次,你觉得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讲了什么 内容?‎ 预设:可以分成三部分。第1〜5自然段讲的是为什么要 钱,在什么情况下要钱;第6〜34自然段讲的是向母亲要钱的 经过;第35〜38自然段讲“我”最终拥有了想要的书。‎ 4. 追问:为什么会这样给课文划分层次?你的根据是 什么?‎ 预设:是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来划分的。‎ 5. 再次引导学生概括文意:划分层次之后,你现在会怎 么概括课文的内容?能不能说得更充分?‎ 预设:家境贫寒的“我”非常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就到母亲工作的厂房向她要钱。辛苦忙碌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把 钱给了 “我”,“我”买到了书。‎ 6.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可以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 果来给课文划分层次,进而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 学习第1〜5自然段 1.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买书的经验,并结合《预习单》中 “查查”的学习任务,说一说:为什么作者买一本一块五的书, 要钱时会那么犹豫、不忍心?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 来的?‎ 如果学生无法完成査时代背景的任务,老师可以适当给出 相关资料,让学生阅读后谈体会。例如出示梁晓声作品集《母 亲》片段:‎ 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当年,父亲远在 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母亲是临时工,在一个街道小厂上 班。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 息地离开家,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左右。母亲加班,我们 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 月27元的工资。一元五角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要买本一元五角钱的书就是最大的奢侈了。即使是这样,每次 我要钱买书,母亲都很大方,从不让我难堪!至今我都珍藏着 我的第一本课外书《青年近卫军》。‎ 预设:‎ (1) 从“从来没有” “一次给过” “一次要过”这些地方看 出,这一元多钱对于“我”家来说是一笔“巨款”。一元多钱 在当时是一家人几天的生活费。而“我”是个懂事的孩子,从 没有问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2) 从“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 们吃进了肚子里” 一句中看出,“我”家竟然把收音机都卖了 换食物,而且还是个“破”收音机,可见“我”家当时很穷, 连吃饱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没有买书的闲钱。‎ (3) 从“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看出母亲为了支撑 起这个家辛苦地工作着。第29自然段中还写到母亲从衣兜里 掏出的是“一卷皱皱的毛票”,也可以看出母亲挣钱、攒钱的 不易。‎ (4) 通过“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能看出“我”非常想拥 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所以“我”才鼓起勇气向母亲要钱买书。‎ 1. 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结合生活经验和时代背景,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段有感情地读给别人听。‎ 2. 抄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2.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梳理“场景”‎ 1. 提问: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 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 “慈母情深”?在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 2. 小组交流阅读感受:最触动你的场景、细节有哪些? 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场景:初到厂房一寻找母亲一向母亲要 钱一母亲塞钱给“我”。教师相机板书。‎ 二、品读“初到厂房”‎ 1. 引导学生思考:默读第6〜9自然段,想想“我”看到、 听到、感受到了什么? “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读了这几 段,你又有怎样的体会?‎ 2. 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可以从厂房的狭小、嘈杂、闷热等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工 厂环境的恶劣。提示学生可以想象画面,或是结合生活经验, 设身处地地想象厂房的环境。例如,可以把“不足二百平米” 的空间换成学生熟悉的礼堂、篮球场来想象,或是播放音频 材料,让学生真切地体会缝纫机的声音到底有多大,等等。‎ 1. 全班汇报交流。小组选取代表,谈一谈阅读感受,以 及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种感受的。‎ 预设:‎ (1) ‎“我”看到了厂房的空间很低矮,而且墙壁都是潮湿 的,感觉到压抑。对比教室的大小,我想象了一下“不足二百 平米”的地方放着“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实在是太挤了。‎ (2) ‎“我”感受到了厂房的闷热。联系生活实际,在夏天 最热的时候,窗户不能开,那个年代更别提空调了,还有那么 多人和东西挤在一起,每个人头顶还挂着发热的灯泡,怪不 得“我”觉得“犹如身在蒸笼”。可见母亲工作的环境是多 么差。阿!‎ (3) 母亲工作的厂房特别吵。我是从“震耳欲聋”这个词 感受到的,同时,结合下文说话要“大声嚷”,可见厂房里面 噪声特别大。‎ (4) ‎“我”知道母亲挣钱不易,可没想到她竟然是在这样 的环境中工作的,“我”非常震惊。‎ 2. 教师总结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 边读边想象场景、抓关键词语等方法,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和 细节中流露出的“慈母情深”。‎ 三、小组合作,体会其他场景和细节 1. 布置学习任务:小组选择一个场景学习,想一想“我” 看到、听到了什么,心情如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小组选择场景后,教师要注意是否每个场景都有至 少一个小组选择,避免出现遗漏。‎ 2. 引导学生迁移上一环节中总结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3. 全班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 “寻找母亲”的场景。‎ 汇报交流时,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体会“我” 的心情,如:‎ ① 为什么要重复连写两声“妈——”?想象“我”喊母亲 的时候,语气会是什么样的?‎ ② 第16自然段中“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 凑到缝纫机板上”这句话为什么不说“看见我的母亲弯曲着瘦 弱的脊背,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③ 结合第16〜19自然段,说说“我”看到工作中的母亲是 什么样子的?反复出现“我的母亲”,你感受到“我”怎样的 心情?‎ 预设:‎ ① 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看见的和感受到的,让我们真实 地感受到了母亲工作有多么辛苦。‎ ② ‎“我”重复两声“妈——”的呼唤,语气中应该是带有 疑惑的。因为在那么拥挤、嘈杂的环境里,人人还戴着口罩, “我”很难一下子找到哪个是自己的母亲,所以一开始喊“妈” 的时候没有那么确定。‎ ③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这几个分开的动作描写,让我从中感受到母亲长时间俯身工 作,身体已经麻木僵硬的状态。“我”当时的心情是震惊的、 心疼的。‎ ① 结合“头凑到缝纫机板上”的“凑”这个动词,我更能 体会下丈写到的“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重点点拨:‎ ① 作者写“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 机板上”,而不是“看见我的母亲弯曲着瘦弱的脊背,头凑到 缝纫机板上”,是因为在阴暗、狭小、嘈杂的厂房中,刺眼的 灯泡下,要不断地辨认才能确认到底哪个人是自己的母亲,而 不是一眼就能看出。‎ ② 反复出现的三个“我的母亲”,表现出“我”的心情随 着发现母亲而变化:从一开始看见时不敢相信母亲竟然如此瘦 弱、疲惫,到辨认后的震惊、心疼母亲,让读者感受到母亲的 艰辛和“我”内心的复杂感受。‎ ‎(2)“向母亲要钱”的场景。‎ ① 让讨论这一场景的小组选出代表,分角色朗读“我”与 母亲的对话。‎ ② 追问:母子之间一问一答特别简短,读完你有什么感 受?为什么?‎ 预设:‎ 母亲的问话干脆利落,能看出母亲工作十分紧张忙碌的状 态;“我”的回答中有省略号,表示说话是吞吞吐吐的。‎ 对辛苦工作的母亲的心疼让“我”不忍心要钱,但想买书 的冲动又使“我”说出了口,看得出“我”内心对“要钱”这 件事是有迟疑和懊悔的。‎ ③ 让学生谈谈对母亲掏钱、数钱的样子的体会。‎ 预设:‎ ‎“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说明母亲兜里都是零钱,是一点 一点攒下来的。联系“龟裂”这个词的意思,能想象母亲的工 作有多艰辛,攒下这一卷毛票有多不容易。这时“我”的心情 是愧疚的。‎ ‎(3 )母亲塞钱给“我”的场景。‎ ① 让讨论这一场景的小组分角色表演“我”、母亲和女 工,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再说说自己的感 受。教师可提示学生通过对话的内容和标点符号来体会人物不 同的内心想法,读出他们说话的语气。‎ 预设:‎ 女工的抱怨和责备,让“我”进一步感受到母亲养育儿女 的不易,这时“我”的内心是愧疚不安的。‎ 母亲不顾女工的劝阻把钱给我,从“塞”这个字能看出 母亲是毫不犹豫的。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她还是这么支持 “我”读书,“我”感到了母亲无私的爱。‎ ② 追问:“我”看到母亲把钱塞给我后,“立刻又坐了下 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 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内心会有怎样的触动? 反复出现四个“立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四个“立刻”,写母亲丝毫不停地投入了工作,体现出一 种紧张感,和前面毫不犹豫地给我买书的钱对比,更能显出母 亲挣钱养家的不容易。作者这样写,能看出他对母亲是格外心 疼的。‎ ① 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是什么令“我”鼻子一酸?‎ 预设:‎ 对母亲的愧疚令“我”鼻子一酸。向母亲要钱时,“我” 发现瘦弱疲惫的母亲竟在那样辛苦忙碌地工作,挣钱这么不容 易,还毫不犹豫地、无私地供“我”看书,于是“我”鼻子一酸。‎ 对母亲的心疼令“我”鼻子一酸。经过这件事,“我”觉 得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要关心母亲,帮助母亲。‎ 1. 组织全班带着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结尾部分 1. 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给母亲买一听水果罐头? 预设:因为“我”看到母亲这么辛苦地工作,还给我买书 的钱,心里既心疼又愧疚,想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对母亲的关 心和感恩。‎ 2. 小组讨论:怎样理解“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 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这句话的意思?‎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问题转化成:‎ ① 为什么没有权利用那钱为母亲买任何别的东西?‎ ② 为什么没有权利用那钱为自己买任何别的东西?‎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① 家里的钱来之不易,“我”已经为给母亲买水果罐头受 到责备,不能再乱买其他东西了。‎ ② 不能再违背母亲对我的期望和支持,“我”买书不再单 纯是对读书的渴望,更是对母亲的感恩和责任。‎ 3. 教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课文结尾处的“第 一本长篇小说”对“我”有了更加深刻丰富的意义。最后的省 略号,表示意味深长,难以言尽。‎ 五、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 1. 提问: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吗?‎ 预设:多种原因的“鼻子一酸”:感动的、委屈的、痛苦 的、难过的、后悔的、幸福的 ‎ 2. 明确练笔的要求:用一段话写写自己“鼻子一酸”的 生活经历,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 学生尝试练笔。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试着运用课文中学 到的通过场景、细节表达情感的方法。‎ 4. 全班交流评价。‎ (1) 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典型习作,选择两三篇较好的展示。‎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如果学生在小练笔中能通过描 写场景、细节来表达真情,或者用反复出现的词语来表达强烈 的情感,评价时应表扬学生,并鼓励其他学生学习。‎ 六、 布置作业 修改小练笔,并读给别人听。‎ ‎(教学设计由河南省济源市济读路学校张小娟编写,选自温儒敏、陈先云主编的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教学设计与指导》,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有改动)‎ B案 教学思路说明:‎ 借“拍电影”活动创设情境,以“梳理可拍的场景一小组 讨论怎么拍一班级交流展示”为思路展开教学,让学生更积 极主动地学习课文。“班级交流展示”环节中的“导演说戏”, 能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内容与情感,“演员演戏” “观众评戏”则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场 景、细节描写中体会慈母情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 写“辞、抑”等12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 2. 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借“拍电影”活动交流印象 深刻的场景和细节。‎ 教学准备。‎ 1. 学生预习单 ‎《慈母情深》预习单示例:‎ (1) 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 认读课后生字,并把方格里的字端端正正地写在 下面。‎ 最想提醒读音的字是 ,最想带着大家写一写 的字是 O (3) 用多种方法学习词语:‎ ① 用请教大人、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 收音机、棉胶鞋帮、缝纫机、毛票。‎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① 用査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 失魂落魄:怂恿、压抑、颓败、龟裂。‎ (1) 读了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请你写一写:‎ (2) 如果你是导演,把《慈母情深》拍成一部电影, 你会拍什么,怎样拍?‎ 我想拍的场景 我打算突出怎样的细节 其他需要补充的 1. 教学课件。‎ 2. 电视节目《朗读者》中釆访梁晓声的视频片段。‎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预习情况,把握主要内容 一、导入新课,交流预习情况 1. 导入新课。‎ 2.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1) 让学生自主认读生字新词。‎ (2) 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重点指导易错字词。‎ (3) 引导学生交流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 的回答梳理出主要问题,提示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一两个问题进 入后面的学习活动。‎ 预设:‎ ① 母亲的深情表现在哪里?‎ ② 题目是“慈母情深”,文中为什么没有一句直接赞颂母 亲的话?‎ ③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地写“我的母亲” “立刻”?‎ ④ 为什么母亲把钱给“我”后,“我”没有直接买书,而 是买了一听罐头?为什么母亲凑钱给“我”后,“我”认为没 有权利再买其他东西?这些与“慈母情深”有什么关系?‎ 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 提问:在交流预习情况的同时,我们又一次熟悉了课 文。你能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提示学生可以先给课文划分层次,再概括文意。‎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总结。‎ 预设:家境贫寒的“我”非常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就到母亲工作的厂房要钱。辛苦忙碌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钱给 了 “我”,“我”买到了书。‎ 活动二:梳理可拍的场景,明确活动要求 ‎_、观察课文插图,激发活动兴趣 1. 提问: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你从图上看出了什么?‎ 预设:‎ (1)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角落,看见母亲埋头 工作的画面。‎ (2) 看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拥挤,看到了母亲是怎样低头 俯身工作的,看到“我”那疑惑、震惊的表情。‎ 2. 小结:好文章不但能给人画面感,更能给人镜头感。 读着课文,一幕幕场景出现在脑海,一个个人物就在我们眼前 动起来了。‎ 二、 梳理可拍的场景 1. 提问:如果你要把《慈母情深》拍成一部电影,会选 择哪些场景?想突出哪些细节?‎ 2. 引导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场景。‎ 预设:‎ ‎(1) 我会拍主人公非常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又考虑 到家境困难而心情矛盾的样子。‎ ‎(2) 我想拍母亲工作的厂房。‎ ‎(3) 我会拍主人公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母亲身边的场景。‎ ‎(4) 我会拍母亲、女工、主人公三人的对话,母亲把钱塞 给主人公,主人公攥着钱跑出去的场景。‎ 三、 明确活动要求,组织小组讨论 1. 学生根据想要拍的场景,自由结成活动小组。‎ 2. 引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结合自己选择的场景,说 说怎样拍才能让观众感受到“慈母情深”呢?拍的过程中要注 意些什么?‎ 3.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归纳要点。‎ 预设:‎ ‎(1) 要根据课文内容拍,不能随意发挥。‎ ‎(2) 拍某个场景之前,要先认真读课文,再想想用怎样的 镜头拍最好。比如,拍“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去寻找母亲 时,可以让镜头追着“我”走;拍“我”走到母亲身边,看到 她辛苦工作时,可以重点拍“我”的表情,还可以把镜头放慢 些,拍母亲辛勤工作的样子。‎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3) 可以通过镜头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这样 观众就能更直观地体会人物的心情了。‎ ‎(4) 要把细节呈现出来,才能让观众对“慈母情深”体会 得更深刻。‎ ‎(5) 可以适当加入旁白。‎ 1. 教师提出小组活动要求。‎ (1) 熟读课文,仔细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 感情。‎ (2) 小组围绕选定的场景,课下交流如何拍摄。例如先想 好如何布景,打算采用什么样的镜头,再商量拍摄中要突出哪 些细节。‎ (3) 表演汇报分为“导演说戏” “演员演戏” “观众评戏” 三个环节:首先,“导演”要向同学介绍你们组拍的内容及拍 摄体会;其次,小组集体表演;最后由观众进行提问、点评。‎ 四、布置作业 1. 抄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 2. 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设计镜头、语言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借“拍电影”活动体会场景、细节描写中 的“慈母情深”。‎ 2.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 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过程:‎ 活动一:展示小组“拍电影”成果 一、按课文写作顺序,各小组汇报 1. 拍摄第1〜5自然段的小组汇报。‎ 预设:‎ ‎(1 )导演说戏:我们组拍的是主人公特别想要《青年近卫 军》的场景。我们从这个片段里,体会到“我”家的贫困,体 会到母亲挣钱养家的艰难,还体会到“我”太想要书便怂恿自 己去问母亲要钱时的矛盾心情。‎ (2) 演员演戏:一名学生用旁白说明“我”想书想得睡不 着,另一名学生表演“我”自言自语怂恿自己去向母亲要钱的 情景。‎ (3) 观众评戏:主人公的情绪特别饱满,从演员的表情和 台词中,特别鲜明地感受到他特别想要这本书,心情又特别地 矛盾。‎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拍摄第6〜9自然段的小组汇报。‎ 预设:‎ ‎(1 )导演说戏:我们组拍的是母亲工作的厂房。从这个 场景中,我们体会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挣钱的不易和 “我”的震惊。‎ ‎(2) 演员演戏: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用表 情、动作、声音表现环境的恶劣。‎ ‎(3) 观众评戏:从他们的朗读和表演中,我感到母亲每天 都是在这样阴暗潮湿、闷热嘈杂的环境中工作的。母亲这样辛 苦,都是为了儿女。‎ 2. 拍摄第10~19自然段的小组汇报。‎ 预设:‎ ‎(1) 导演说戏:我们组拍的是主人公走近母亲的场景。从 中我们体会到母亲的辛苦、疲惫,体会到“我”从震惊到心疼 的心情。尤其是文中的三个“我的母亲”,这个细节我们准备 用旁白的形式体现,突出感情的变化。‎ ‎(2) 演员演戏:两名学生分别演老头和“我”,其他学生 作旁白,有感情地朗读第16、19自然段。‎ ‎(3) 观众评戏:他们的表演,让我仿佛看到了瘦弱的母亲 是怎样辛苦地工作。在读19自然段时,他们读得很慢,并把 三个“我的母亲”重读,我从中听出了儿子的震惊和心疼。‎ 3. 拍摄第20〜34自然段的小组汇报。‎ 预设:‎ ‎(1) 导演说戏:我们组拍的是母亲给主人公钱的场景。从 中我们体会到母亲无论多难都支持“我”读书,体会到母亲的 忙碌,体会到“我”内心的愧疚,以及经历了这件事之后的成 长。为了呈现出细节,我们制作了一些道具,像一卷皱皱的毛 票,来实际表演母亲是怎么掏钱、数钱的;第33自然段的四 个“立刻”,我们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呈现。‎ ‎(2) 演员演戏:三名学生分别演母亲、女工和“我”,一 名学生作旁白,读第33、34自然段。‎ ‎“拍电影”的活 动设计,能在尊重 学生阅读体验的基 础上充分调动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细 化为具体的环节, 是为了指导学生立 足课文、立足语言 学习进行活动,避 免表演成为无源之 水,最终实现理解 课文的目的。‎ ‎(3) 观众评戏:他们表演得非常细致,比如从“我”说话 时吞吞吐吐的样子,能看出“我”的心情确实特别矛盾;母亲 数皱皱的毛票的样子,和母亲立刻重新进入工作的样子,很好 地表现出了母亲的辛苦忙碌;而母亲不顾女工的劝阻,把钱塞 给“我”,这个动作演得很到位,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母爱的 伟大。‎ 二、观看视频,深入理解 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播放《朗读者》中釆访梁晓声的视 频片段,让学生再次体会母亲宁可吃苦受累,也无怨无悔地支 持“我”读书的伟大与无私。‎ 活动二:体会“鼻子一酸”,交流结尾的含义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_、说说对“鼻子一酸“的体会 1. 提问:联系上下文,结合刚才各组拍的“电影”,说说 为什么“我”拿到钱时会“鼻子一酸”?‎ 2.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1) “我”因为愧疚、难过而“鼻子一酸”。“我”是个很 懂事的孩子,知道家庭条件困难,知道母亲工作很辛苦。但 是,当“我”第一次走进母亲工作的厂房时,还是被那恶劣的 工作环境、忙碌劳累的母亲震撼了。母亲用龟裂的手指把皱皱 的毛票塞给“我”后,又立刻开始工作。“我”觉得自己应该 是一个大人了,应该帮母亲做点什么了,可什么都没做,还因 看闲书向母亲要钱,“我”心里又愧疚又难过,所以鼻子一酸, 跑了出去。‎ ‎(2) “我”因为心疼母亲而“鼻子一酸”。“我”家很穷, 连破收音机都卖了换吃的。母亲在街道小厂上班,挣钱养家。 “我”去问母亲要买书的钱,却惊讶地发现母亲在那样恶劣的 环境中工作,那么忙碌,那么疲惫。但是,母亲不顾女工劝 阻,把皱皱的毛票塞给了 “我”。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 自己长大了,应该要学会心疼、体谅母亲了。‎ ‎(3) “我”因为感动而“鼻子一酸”。“我”特别想要一本 《青年近卫军》,但是家庭条件特别差,所以问母亲要钱时, “我”心里非常矛盾。当母亲毫不犹豫地把辛苦挣来的钱塞给 “我”时,我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 二、交流课文结尾的含义(详见A案)‎ 活动三:小练笔 一、 明确练笔的要求 1. 引导学生回忆“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 2. 全班交流相关经历及原因。‎ 提示:有关“鼻子一酸”的原因,学生可能会说到生活中 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令自己感动的、兴奋的、委屈的、悲伤 的、后悔的、愧疚的……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教师都应当予 以肯定。‎ 3. 明确要求:请用一段话写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 经历。‎ 二、 学生进行小练笔 三、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相机点评。‎ 教师点评时注意:如果部分学生能够用上场景、细节描 写,或者用反复出现的词语增强表达效果,教师应及时鼓励。 没有用到这些表达手法的同学,也不要给予负面评价,可鼓 励、引导他们继续揣摩、修改自己的练笔。‎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9父爱之舟 ‎ " 教材解析 j ‎ ‎《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的父亲已经去世,对他深深的思念只能依托于 梦中相见。课文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 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课文开篇就是一句说了一半的话,“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梦中的经历究竟让自己怎 么了,作者并没有明说,而是紧接着说“我刚刚梦醒! ”,可见作者是梦中惊醒的。读完 全文到结尾"……醒来,枕边一片湿。”才知道梦中回忆父亲的点点滴滴让作者泪流满面, 悲伤至极,梦中惊醒,因此开头说了一半的话,可能是因为思念故去的父亲而哽咽,无法 说全。‎ 作者首先描写的,是自己跟着父亲卖茧子,之后父亲又给自己买枇杷的场景。这些茧 子是父母年复一年半夜起来喂蚕所得,足见生活的艰辛。即便这样,父亲还是愿意把辛苦 赚来的钱买水果给儿子吃。第一个场景就勾勒出父亲辛劳的身影和对孩子无私的爱,这样 慈爱的父亲的形象贯穿全文。‎ 接着,作者提到了 “小渔船”,提到了父亲为了节省,摇船送我报考和上学,也提到 了第一次住旅店的场景。在最便宜的小客栈里,看到“我”被臭虫咬了浑身的大红疙瘩, 平时节省到极点的父亲还是要为“我”换一个好一点儿的房间,可见父亲对儿子的疼爱。‎ 逛庙会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一处场景。作者把庙会绘成了一幅极富地方特色的风俗 画,看的、吃的、玩的应有尽有。这样盛大的庙会和父子的清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庙会 是那样的热闹,而拮据的我们却在偏僻的地方吃随身带来的“凉粽子”。尽管没钱,父亲 还是给“我”买了一碗热豆腐脑;买不起玩具,父亲就自己给“我”做一个万花筒。虽然 贫困的家境限制了父亲所能给孩子提供的物质条件,但他给孩子的爱却丝毫没有减少。‎ 前面的回忆主要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下面的几个场景则主要围绕父亲支持我读书而 展开。每逢大雨大雪天,父亲都背“我”上学;即使变卖东西,也要如期给“我”缴上各 种费用;送到学校还要为我铺床;即使忙碌了一天,还在熬夜摇橹,让“我”能在小舱里 安稳地睡觉;即使在偶尔的小憩中,也要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父亲对儿子殷切的 期望和无微不至的爱都蕴含在一个个场景和细节之中,令作者记忆深刻,永难磨灭,并且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父亲的爱和思念愈加浓厚,即使多年以后,父亲仍频来入梦。‎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课文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我”宁愿被臭虫咬,也不愿换房间;一碗豆 腐脑也要和父亲分享;父亲做的玩具“我”视若珍宝;拿到家里变卖东西凑够的学费,又 感动又愧疚;父亲要“我”念好书,“我”就从不缺课、不逃学,考试从未落过榜等,可 见儿子的懂事。父慈子孝,父子温情蕴含在字里行间。‎ 课文以“父爱之舟”为题,是因为父亲总是借用姑爹的小渔船送“我”离开家乡去报 考和上学,这只小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期望和深沉的爱,是人生之舟,希望之舟,爱 之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也承载着作者对父亲的思念感怀。‎ 本文的语言平白如话。作者将父亲对自己的爱以及对父亲的怀念融于字里行间,缓缓 叙述,饱含深情,感人至深。‎ 课文有两幅插图,都是作者吴冠中本人的作品。第一幅画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致:小 桥、流水、小船、白墙黛瓦的民居,作者用简单的色彩,描绘了家乡的风光。第二幅画 的是江面上有几只小渔船,有的近在眼前,有的驶向远方,呈现岀作者对小渔船独有的 情感。‎ ‎ 教学目标 ‎ 1. 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字,会写“渔船、报考”等 19个词语。‎ 2. 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 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 ‎ 教学本课时,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可结合课后第一题, 找出作者梦中出现的场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同时,关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谈谈初读 感受,整体感知全文伤感的基调。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 景,理解题目以及部分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一、理解运用 课文生字较多,篇幅较长,可让学生初读课文后,说一说初步感受,整体感知课文的 情感基调。课文中一些词语由于年代较远或者地域的影响,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可 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如,可以出示“泥灶” “乌篷船” “摇橹”这些事物的图 片;可以出示“初小” “高小”等词语的资料,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此基础上,借助课后第一题,让学生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找出作者梦中的场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个场景的大意。教学时可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可能 会出现对“场景”把握不准的情况,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发现除了第7〜8自然段意思连接紧 密,为一个场景外,其他每一段为一个场景,并且每个场景都是紧紧围绕“父爱”来写 的。二是让学生说场景大意时,要求能用完整、通畅的句子表述,不要强求学生用特别简 短的词语概括。‎ 1. 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 在学生找到文中描写了哪些场景之后,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体会父 爱,一边默读,一边批注。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交流。‎ 可以让学生按照场景呈现的顺序,依次谈感受,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汇报,从自己最感 动的场景入手,教师相机点拨,提示学生关注容易忽略的场景和细节,最后再让学生自主 梳理和总结。‎ (1) 以某一个场景为例引导品读、交流。‎ 教师可以先以一个场景为例,引导学生品读、交流。如,第6自然段中父亲给作者凑 学费、铺床的场景。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巣稻、卖猪,为作者东奔西走凑学费的情景, 感受父亲竭尽全力支持作者读书的不易。在体会作者品尝到的“新滋味”时,结合课后 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作者,拿着家里衆稻、卖猪凑来的学费,看到父亲为自己 铺床,会怎样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感受作者五味杂陈的内心活动: 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对家庭境况的担忧、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等,然后带着这些理解 和感受朗读课文。最后,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方法,如,边读边想象画面,结合生活经验 思考,提示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主阅读,感受其他场景中的父爱,再汇报交流,教师根 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指导。‎ (2) 交流其他印象深刻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 全班交流时,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其他学生认真听并且补充,最 后再引导学生关注忽视的场景、细节。‎ 学生可能会比较关注第三个场景——逛庙会,能够初步感受到庙会的热闹与父子的俭 省。可以让学生先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想象盛大热闹的庙会和父子俩“吃凉粽子” “吃热 豆腐脑”以及回家后父亲给我“糊了一个万花筒”的情景。接着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 从父亲或者作者的角度来讲述这一个自然段发生的事情。通过“以角色的口吻讲故事”的 方式感受字里行间的父子之情,避免过于理性或细碎的分析。提醒学生可以加入适当的人 物心理活动,体会“我”逛庙会时对吃和玩的恋恋不舍但又不忍心叫父亲买的心情,要和 父亲分享“热豆腐脑”的想法以及收到“万花筒”的快乐;同时也从父亲的角度体会父亲 对我的疼爱、理解和精心的付出。‎ 再如,课文第一个场景由于用墨较少,学生很容易忽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默读第2 自然段,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的父爱。学生可能体会到这里的父爱表现在父亲辛苦赚了钱 给作者买枇杷吃。可以利用课文中的留白(两个“省略号”),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丰富场 景。如,说一说作者半夜梦醒,看到父母半夜起来忙碌,会是什么样子?会想什么?当父 亲给作者买枇杷吃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对话?让学生通过想象和交流,体会这段话中 蕴含的父爱。‎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理解课题和部分语句的含义。‎ 学生在感受到整篇文章所表现的浓浓的父爱之后,结合课后第三题,深入理解课题的 含义。可以让学生关注“小渔船”在文中出现几次,父亲在渔船上为作者做了些什么。引 导学生发现作者报考和上学总是离不开小渔船,父亲在小渔船上摇橹、做饭、缝补棉被, 这一切都是为了省吃俭用供我上学。这也是父亲对作者的支持和期望。父亲和小渔船的形 象在作者记忆中融为一体,永难磨灭,因此作者才会以“父爱之舟”为题。‎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全文进行思考:对父亲的付出,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结合 课后第二题第二小题的提问,理解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父亲难忘的爱和深切的怀念。‎ 二、识字写字 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中,形声字可以利用其构字规律进行识记。如,“榜=木+ 旁” “嘲=口+朝”。“兼”是会意字,像一只手同时抓住了两棵禾苗,现多引申为“合并” 之义。还可以将生字随文识记,或者和需要掌握的词语结合着识记,如“恍恍惚惚、出 嫁、陪嫁、启迪”。“冤枉”课文中标注的是字的本音,在读词语的时候,后一个字要读成 轻声,文中“枇杷”的读音也是如此。‎ 本课要写的字中,笔画撇较多,可集中指导。“疼、糖、枕”在书写时注意“丿”的 穿插与避让;“考、暑、煮”在书写时“老字头”的“丿”是长撇,下面的部件要写在 “土”字的正下方;“暑”提醒学生要和“署”分辨清楚,上面是“曰”;“考”不要多写 —横。‎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席 下部“巾”中的“门"的宽度相当于“广”的横笔,末笔竖与“广”的点笔垂 直对齐。‎ 陪 右下部“口”的顶部宽度和“立”的短横相当。‎ 毕 下部“十”字的横要长,托住上面的“比”。‎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巴德(课文中的“巴迪”是父母对巴德的昵称) 童年时期写了第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给予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截然不同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在他的成长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从评价中感悟到父母给予的 爱。课文以巴德父母的两个极端的评价为题,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个部分。第一部 分(第1〜14自然段)“我”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母亲说“精彩极了”夸奖我,父亲却说 “糟糕透了”打击我。第二部分(第15〜17自然段)几年以后,“我”认可了父亲对那首诗 的评价;成年后,“我”理解了父母两种评价中包含的爱,以及这不同的评价对“我”产 生的深远影响。‎ 课文第一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父母对同一首诗的不同态度,以及作者情感的变 化。母亲念完诗,一次又一次地拥抱“我”,不断赞扬,认为“精彩极了”。父亲的表现 却截然相反,把诗扔回原处,认为“糟糕透了”。母亲看重的是只有七八岁的孩子居然写 了一首诗,应该肯定和鼓励;父亲更看重诗的质量,他严厉的批评是想对“我”进行必要 的提醒,担心“我”骄傲。母亲和父亲对这首诗的不同评价使“我”的情感发生了很大变 化。得到母亲的表扬后,“我”兴奋、激动,迫不及待想得到父亲的肯定和赞赏。“七点。 七点一刻。七点半。”只有半小时的时间,作者分三句话来写,可见“我”等得很焦急, 可是父亲毫不客气的批评和“我”的心理期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令“我”难以接受, “我”扑到床上失声痛哭。从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从得意、 焦急到最后失望难过的情感变化。‎ 课文第二部分写出了后来“我”的经历和认识。有了母亲的鼓励,我一直在写作,有 了父亲的批评,我努力学着修改。随着年龄的增长、成绩的取得,“我”越来越认识到无 论批评还是表扬,都是父母对“我”的爱。仅有表扬容易让人自满和浮夸,仅有批评容易 让人颓丧和自卑,父母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对“我”的成长起到了巨大作用,让 “我”逐步走向成功。‎ 课文的插图再现了课文中父母争吵的场景:父亲和母亲在为那首诗争吵,“我”眼含 泪水冲出饭厅。‎ ‎ 教学目标 ‎ 1. 认识“誉、励”等7个生字。‎ 2. 默读课文,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不同评价的原因。‎ 3. 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巴德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 ‎ ‎ ‎ ‎ (§)教学建议 ‎ 可以先引导学生发现题目的特别之处,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再让学生明确学习任 务,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完成学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 ‎1 .借助学习提示,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有着不同评价的原因以及这些评价带给“我”的 不同感受。‎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围绕学习提示的第一个问题设计学习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交 流,互相补充。‎ 学习单示例如下:‎ 看法 理由 带给''我"的感受 母亲 父亲 ‎(2 ) 了解巴德长大后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让学生思考并交流学习提示中的第二个问题,明白巴德成年后对这两种评价有了更深 刻的认识。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巴德长大后取得成绩的语句,体会父母 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的重要影响。还可以设计“采访作家巴德”的活动,让学生说一 说:假如自己就是创作了几十部作品的巴德,作为国际知名的编剧和作家,回想父母对自 己不同方式的爱,想说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巴德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激。‎ ‎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巴德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围绕这一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部分学生可能会表示对这两种爱的 方式的认同,但缺乏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谈看法:一是对巴德 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要客观分析。如,母亲的鼓励给了巴德信心,但是过度的表扬与赞美会 使人迷失方向;父亲的警告能够督促巴德做得更好,但是严厉的呵斥也可能让人丧失自 信。二是能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见解。如,由于爸爸的不断鼓励才让自己的钢琴弹得越来 越好,可见鼓励能使人进步;考了满分有点骄傲自满,幸亏有妈妈的批评和提醒才没有退 步,可见批评让自己警醒和上进。学生可根据生活实际发表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把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和口语交际或习作课结合起来。‎ 1. 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本课有7个生字,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借助语境自主识记,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 提醒学生:“誉”要和“誉”区分开,“祥”是“衫’字旁,和“详”区分开,还可以组词 “誉写、荣誉” “吉祥、详细”进行分辨。“篇”字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可以 告诉学生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古人把竹简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篇”,因此 “篇”的偏旁是竹字头。‎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 父母之爱 ‎ 8 教材解析p ‎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父母之爱”,与本单元主题联系紧密。通过对父母不同的爱 的方式发表看法,提高学生围绕观点选取材料的能力和讨论时的应对能力,同时通过本次 口语交际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父母之爱,以便更好地和父母相处。‎ 教材以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引入话题,呈现了三位父母对孩子爱的不同 方式:李刚的爸爸在看到儿子成绩不好时会批评,对李刚提出严格的要求,但之后会和李 刚表明:因为“爱”才严格要求;王小雅的妈妈对女儿无微不至地照顾,但也让王小雅的 自理能力变差;陈敏的爸爸以陪伴的方式表达对儿子的爱,为他安排丰富的课余生活。这 些方式在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容易有感而发。‎ 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是不仅能够评价事例中父母的做法,客观地看待父母之爱,还能 够从自身出发,谈谈自己遇到类似经历时的做法。“小贴士”明确提出了这次口语交际的 学习重点:“说”的要求是不仅能够围绕话题“父母之爱”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能够用恰 当的材料来支持。“听”的要求是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要求学 生做到讨论时能够认真倾听、思考和应对。如果想法接近,可以先表示认同,以微笑、点 头、眼神赞许等方式回应,再继续补充;如果观点不同,也要尊重对方,友好回应,不明 白的地方及时提问,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 ‎ 教学目标| ‎ 1. 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2. 能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第六单元167‎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本次口语交际要指导学生提前搜集资料,为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材料支持观点作准 备。在落实交际要点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自己所说的观点是否针对所选的事例,选择的例 子能否支持自己的观点。在听别人的发言时,能否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并能针对别人 的观点进行回应。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 一、 课前搜集材料,为口语交际作准备 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先了解教材中的三个事例,根据自己初步的想法和感受,搜集材 料。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明晰自己的想法并形成观点的过程。然后根据观点选择恰 当的材料,为口语交际作准备。‎ 学生搜集的材料可能有的冗长混乱、不分主次,也有的来源比较单一,教师要提醒学 生对材料进行筛选整理与概括,围绕观点把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挑选出来,还要提醒学生注 意从多方面搜集材料:可以是自己类似的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的人和事,或者是从电视、 书籍等看到、听到的材料等。‎ 二、 针对事例,交流看法,在交际情境中落实交际要点 1. 明确交际要求,小组内尝试交流。‎ 先让学生根据教材中“小贴士”的提示,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然后围绕三位父 母的做法,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小组交流:你怎么看待以上父母的做法?生活中遇 到类似的经历时,你是怎么做的?在此过程中,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的初步理解大胆交流,教师巡回跟进,了解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汇报交流,师生在讨论中落实交际要点。‎ 小组交流后,可以采取推荐的方式,让学生上台交流。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能 从“听”和“说”两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及时给予指导,落实交际要点。‎ 在落实“说”的交际要点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只说观点和自己的感受,没 有用材料来支持;所选材料和表达的观点不一致;忽略自己遇到类似事情的做法。要提醒 学生注意:一是发表观点时用上搜集的材料,所选材料要和自己的观点一致,具有说服 力。二是提醒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遇到这种情况时的做法。教师要根据学生交 流中说出的一些做法,及时给予回应或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和父母相处。‎ 在落实“听”的交际要点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同学是否认真倾听,积极回应,尊重别 人。引导学生说出“听”的交际要点的具体表现:如,观点一致或者相近时,可以用“我 赞同某某的观点,我找到的材料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对于某某的看法,我也是这样 认为的……” “某某的观点我很认同,我还搜集了这样的材料……”等方式来表达,然后 ‎ 第六单元175‎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补充。观点有分歧,也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可以用“对于某某的 观点,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某某的观点我能够理解,但是……” “某某是不是想说 这样一个观点……我的看法和你的不太一样……”等方式表达,态度真诚,语气要平和, 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同时让学生明白,尊重别人、积极回应不仅体现在语言上, 还应体现在神态和动作等方面。‎ 三、分组交流,巩固交际要点,提高应对能力 在学生进一步明确了 “听”和“说”的具体要求后,小组内交流,并互相评价。小组 长要当好主持人,安排好发言顺序,做到组内人人发言。建议教师自制评价表,从观点明 确、材料恰当、尊重别人的观点、积极回应四个方面,采用星级评价的方式对交流情况进 行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在交际中的表现和同学的建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交际情况进行 评价和指导,然后通过随机挑选的方式,选取几名同学组成小组上台交流展示,其他同学 可以从落实交际要点和遇到类似经历时的实际做法两方面进行互动、评价。‎ 本次口语交际中,学生交流的内容可能会出现不理解父母的情况。如,爸爸总是对自 己很严厉,以至于看到他就紧张;自己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妈妈总是不放心。针对 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尝试理解父母的爱,在对父母爱的方式有意见 时,要积极主动,采用合适的方式及时与父母沟通交流。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让学 生把自己的想法和认为有价值的建议记下来,为后面的习作积累素材。‎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习作 我想对您说 ‎ 教材解析 ‎ 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我想对您说”,与单元主题以及口语交际的内容紧密关联,贴 近生活,让学生以写信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促进学生更好地 和父母沟通、相处。‎ 教材第一部分以和父母交流为切入点,提出了本次习作的任务,让学生敞开心扉,写 下想对父母说的话。‎ 教材第二部分提示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如,回忆和父母之间难忘 的事,用叙事或抒情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爱;针对一些事情或者父母一些不好的习惯,谈 看法、提建议,把想法和理由说清楚。不同角度的提示,为学生的习作打开思路。‎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一是选材的要求,要挑出学生自己最想说的内 容来写,目的是让学生出于真情实意,有话可写。二是表达的要求,要考虑阅读的对象是 父母,要做到尊重父母、真诚沟通,注意语言、语气恰当,可以根据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交 流习惯,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三是提出关于寄送信件的建议,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用多 种形式与父母沟通。‎ ‎ ©教学目标 ‎ 给父母写一封信,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 (§)教学建议 ‎ 教学本次习作时,教师要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回忆和父母之间的往事。根据学生选定 的习作内容,指导他们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习作后,把信件交给父母,和他们进行沟 通,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一、 创设情境,打开思路,选择最想对父母说的内容 首先,创设情境,引入话题。可以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的父母之爱以及口语交际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中讨论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讲自己和父母之间感动的、开心的、难过的事情。注意引导 学生表达的内容一定要多样化,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激发真情实感。学生可能多会谈到父 母对自己默默奉献或者批评自己等事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和父母做某项活动的经 历,如,做饭、读书、岀游,或者看起来很平常却触动到自己的一些生活片断,如,父母 谈起对自己未来的想法,感慨时光匆匆。‎ 其次,根据教材的提示,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给父母写这封信的用意:是想表达自己的 爱,是想对某件事情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还是想给父母提建议,或者其他的内容。让学 生根据自己习作的意愿,回忆和父母相处的事情,选好材料。可以提示学生把想写的事情 用词语的形式写下来,如“送伞、玩手机、戒烟、辅导作业、旅行”等,从中选择一两个 最想说的来写。‎ 二、 针对习作内容,指导写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回忆和父母之间难忘的事 时,可以提醒学生关注当时的场景,捕捉最能触动人的地方,把难忘的事情写清楚、具 体,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在发表不同的看法时,要让学生把看法说明白,把理由说清 楚,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看法,让父母能够理解和接受。给父母提建议 时,提醒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用合适的语言和语气说清楚父母的某些 不合适的行为,情真意切地说岀自己的感受,并说明理由,让父母接纳自己的建议。有需 要的话,可以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材料出示相关例文,给予示范。‎ 习作之前,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写信的格式,在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以强调。‎ 三、 对照习作要求,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完成后,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文章,根据习作要求自主修改。学生可能会出现语 气生硬、语言不恰当、看法和理由说不明白等问题。如,“感谢的话我就不再说了,那就 这样吧。” “妈妈,你凭什么拿我的手机?不知道我要查资料吗?我恨你!” “爸爸,你必 须戒烟!否则,就不要再跟我说话了。”针对类似的说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修改:对父母 的感谢要真诚地说出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爱;表达请求的时候,要站在父母的立场上 理解对方,注意表达的方式,把诉求说明白,用商量的语气让人接受。提建议也要讲究技 巧,如,针对爸爸抽烟的习惯提建议时,可以描述抽烟的事实,讲清抽烟的危害,谈谈自 己的感受。‎ 四、 鼓励学生把信件交给父母,并做好家校联系,发挥信件的作用 修改完后,让学生誉写下来,要提醒学生做到书写规范、整洁。可以把信装在信封里 送给爸爸妈妈,也可以放到父母的房间。如果父母这段时间不在身边,还可以邮寄或用电 子邮件的方式传递。‎ 建议本次习作之前,做好家校联系,让家长事先了解习作的内容,对孩子给自己说的 心里话,尤其是提出的看法或建议,要认真对待。习作之后,教师要提醒父母及时以谈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心、写回信等方式与孩子沟通,真诚交流,促进亲子之间更好地相处。‎ 第六单元183‎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 ‎ :I 教材解析 ‎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围绕本单元课文中描写的场景、细节,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梳理和总结 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更好 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 3项内容。‎ 第一题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不同形式结尾的特点。这三篇文章的结尾都有照应 开头或者题目的特点,但是又各不相同:《慈母情深》的结尾不仅交代了事情的结果,还 蕴含了作者对母亲难以言尽的感情;《桂花雨》的结尾揭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 留恋以及浓厚的思乡之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深化了主题,展现了作 者成年后对父母两种不同评价方式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题让学生阅读《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中两个场景描写,想象画面,进一步体 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第一段话描写了母亲工作的场景,体现了环境的恶劣,衬托 出母亲的辛劳,挣钱的不易,为情节发展营造氛围。第二段话描写了 “我”和父亲逛庙会 的场景,庙会的热闹和物质的丰富衬托了父亲和“我”的困窘,为下文父亲给“我”买热 豆腐脑和做万花筒作铺垫,也表达了 “我”迷恋庙会上玩的和吃的,却不忍心叫父亲买的 心情。‎ 第三题出示的两个片段,都是主人公在成长中有所触动的新的认识和感受。“我”和 母亲长期在一起,却是第一次感受到母亲的瘦小,明白了自己的责任;看到父亲的背影, “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滋味。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回想自己成长中类似的“第一 次”,把当时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事情,可能是第一次遇到,也可能 是熟悉的事情但这一次却有了新的感受。‎ ‎“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古代圣贤提倡勤俭节约的名句,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其中 蕴含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 ‎ ‎ 交流平台 ‎ ‎ 通过交流,总结 “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的方法。‎ 1. 引导学生先回顾本单元课文中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 细节,交流当时阅读的方法和感受,如,通过朗读、想象、结 合生活经验代入角色。‎ 2. 让学生联系自己课外阅读时的经验,谈一谈通过品读 场景、细节,自己体验到的独特的感受。‎ 3.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 总结、体会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的好处。‎ 词句段运用 ‎ ‎ 能联系课文,体会 不同结尾的特点。‎ 想象画面,能体会 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 作用。‎ 1. 引导学生发现三篇文章结尾的共同特点。‎ 首先让学生阅读这三篇文章的结尾,然后引导学生讨论: 篇文章是由题目、开头、中间、结尾等部分构成的,这三个结尾 分别和文章的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最后让学生联系全文进行思 考,学生会发现《慈母情深》的结尾照应了文章开头;《桂花雨》 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和题目相照应。‎ 2. 引导学生发现三篇文章结尾的不同特点。‎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思考三个结尾的不同 特点。如,《慈母情深》的结尾,让学生思考:交代事情的结果, 用句号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用省略号呢?学生联系文章主旨,会 发现省略号蕴含着“我”对母亲言之不尽的感情。同样,让学 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体会《桂花雨》的结尾点明了主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再次强调、深化了主题。‎ 这个练习活动可以和两篇精读课文的教学或“交流平台” 的教学结合进行。‎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问题思考:‎ 1. 这两段场景描写在课文中主要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给 你什么样的感受?‎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 两段场景描写与课文中人物的心情有什么关系?‎ 3. 两段场景描写与接下来发生的情节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 一说。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能写出自己成长 中新的认识和感受。‎ 1.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现两个句子的共同点:表达自 己成长过程中有所触动的新的认识和感受。‎ 2. 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成长中类似的经历,打开思路。如, 第_次觉得有姐姐真好;第一次感受到妈妈的苍老;第一次感受 到朋友很勇敢;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班级很团结;第一次觉得公交 师傅很辛苦。然后同桌交流,互相说说成长中令自己触动的事情 和新的感受。‎ 3. 让学生写下自己当时新的感受。提醒学生在写的时候, 把事情用_两句话作概述,不需要展开。重点把内心的触动写具 体,不说空话、套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写第一次感 受妈妈的苍老,可以写一写:一直以来眼中的妈妈是怎样的?此 时的妈妈呢?你心中是什么滋味?‎ 4. 写完之后,在班级中汇报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评。‎ 日积月累 背诵有关勤俭节 1.学生自主阅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教师要提醒学 约的名句。 生注意容易读错的字音:如,“夫”读 地”,"缕”读“佰”。‎ 2. 引导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采用结合上下文猜想、 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了解句子大意。对一 些不太容易理解的词语教师要加以提示。如,“夫”是语气词, 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君子”是指品德高尚的人;“维” 是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强调。‎ 3. 采取自由读、师生对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朗 读,让学生熟读成诵。‎ 4. 提供具体语境,让学生试着运用这些语句。如,某人 要在书房挂一块匾,应选择哪句话?学校餐厅要悬挂一幅标 语,你认为哪一句合适?‎ 5. 拓展交流有关勤俭节约的其他名句。‎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资源 ‎ ‎★ “日积月累”的相关资料。‎ 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 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这句话 的大意是: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应该用宁静的心态来修养自身,用勤俭节约来培养 品德;不受世俗的影响,淡泊宁静中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坚定志向,实现自己的远大 抱负。‎ 2.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岀自《谏太宗十思疏》,大意是在安乐的时候要考虑到危 难,消除奢侈,提倡节俭。《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637年)所写的一篇 奏议,主要是针对唐太宗在其晚年逐渐趋于骄奢享乐的情况而写的。文中提醒唐太宗应当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具体提出了十点皇帝要经常思考的问题。话虽然说得直率, 但言辞中肯且委婉有度,唐太宗看过后深受触动,于是亲自写下诏书承认自己的过失。‎ 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大意是从节俭到奢 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却很困难。常用来强调要自觉保持俭朴,防止奢侈,有自勉、警世 之意。‎ 4.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明末清初朱用纯的 《朱子治家格言》,大意是:看到一瓢粥,一粒饭,要想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看到半条丝, 半根线,也要想到物资获得的艰难。劝人要常思农事的艰难、物品得来的不容易,做到勤 俭节约。‎ 第六单元18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 地点的景物。《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或 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夏秋冬某一特定时 间的景致;《鸟的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的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 点的月亮。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岀了景致的情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 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本单元选编的几篇课文,均有静 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如,《山居秋暝》中对清泉、竹子、莲叶等景致进行了动态描写,衬 托了山间傍晚的幽静;《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夜萤火虫翩翩飞 舞、秋天黄昏时归鸦回窠、大雁比翼而飞等景致,凸显了景物的动态美;《鸟的天堂》中, 傍晚的大榕树是静谧的,早晨的大榕树则是热闹的,一静一动,特色鲜明;《月迹》一文, 既有对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也有对满院子玉玉的、银银的月光的静态描写,充满 了情趣。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并品味 和积累;“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在仿写中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作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次习作在“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 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由学到用、由读到写的训练。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已学习 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能够较有条理地观察并描写景物,本单元进一步提出写出 景物变化的要求。‎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因为是“初步 体会”,教学时不宜提太高要求,学生能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 动态描写,并根据描写想象出具体、丰富的画面即可,不要对景物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 写进行过细的分析。‎ 第二,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充满情趣和韵味,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引 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景致独特的韵味。对于优美的段落或篇章,学生要能熟读成诵。 借助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品味、积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第三,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的顺序。如,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 变化”,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对象,做好观察记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录,为本次习作拓展思路,积累素材。习作教学,可安排在语文园地后进行,以便更好地 迁移运用“交流平台”中体会到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以及“词句段运用”第二 题把句子写具体的学习成果。‎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 丫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古诗词三首 ‎2〜3‎ 1. 认识17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5个字,会 写22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三首》《四季 之美》,默写《枫桥夜泊》。‎ 3.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景 象,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4. 品味、积累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 语句。‎ 四季之美 ‎2‎ 鸟的天堂 ‎2‎ 月迹 ‎1〜2‎ 习作 ‎—即景 ‎2‎ 1. 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 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2‎ 1. 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 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2. 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 3. 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 画面写具体。‎ 4. 背诵《渔歌子》。‎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合计 ‎11〜13‎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 ‎ | ; 教材解析 ‎ 本课有两首古诗和一首词,它们都对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有山雨过后的山居秋 景,有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有行军营帐的边塞雪景,这些风景都与诗人的情感融为 一体。‎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诗的大意是: 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 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 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 这里,长久居于此地。首联上句中的“新”字,既点出了新近下雨之意,又表现出下雨后 清新如洗的感觉;下句的“晚来秋”,呼应了诗题,表现出山居秋暝独有的特色。颔联写 景,描绘了一幅明月高照、清泉流淌的图画,两句一静一动,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 色。颈联描写人的活动,由“竹喧”而知浣女归来,由“莲动”可见渔舟顺流而下,用洗 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尾联两 句,由写景转为抒情:由于山间景物如此清新美好,令人流连忘返,所以诗人流露岀长久 隐居于此地的心愿,即使春去花落,也不会为之改变。‎ ‎《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 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看着这些景象,心中充满愁绪,久久不能 入睡。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入客船。前两句中,“月落”写所见,“乌 啼”写所闻,用乌鸦的啼叫衬托月夜的静谧;后两句写诗人所听,用动景衬静景,表达了 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长相思》是纳兰性德作为康熙帝御前侍卫随驾出行时写下的一首词。作者用质朴的 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词的大意是: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 涉过一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都亮着灯。风刮了一更又 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诗人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是 那么温暖、宁静、祥和,哪有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词的上阕记述长途跋涉,远离故乡的 情状。两个“一”字,概括了行军路上跋涉过的千山万水,写出了行军的艰辛;“身向榆 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说明队伍庞大,写出了 军队的阵势。下阕描绘行程中的夜景,“风一更,雪一更”写风雪不止,风雪之声将梦境 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三首古诗词均配有插图。第一幅插图上有远山、流水、竹林、三两人家,描绘了一幅 山居秋暝图。第二幅图中,诗人独坐江边渔船上,枫树的枝叶静静飘落。第三幅图,在连 绵起伏的群山中,大雪漫天飞舞,军旗随风飘动,无数顶帐篷透出昏黄的灯光。三幅插 图,均营造了和诗词相对应的意境,便于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诗意。‎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 ‎ (§)教学目标 ‎ 1. 认识“榆、畔”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6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1. 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4, 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教学建议 ‎ 教学时,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或通过质 疑答疑的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境,了解静态描写 和动态描写,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前两首诗,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第一首后,让学 生自学第二首;也可以带领学生一首一首地学习。学习《长相思》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比 较词和诗的不同,在回忆“清平乐”的基础上,复习有关词的常识,并引出对“长相思” 的介绍。‎ 一、理解运用 1. 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诗词大意。‎ 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词句的意思,针对不 易理解的词句,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和点拨。‎ ‎《山居秋暝》中,“空山”的意思是“空旷的山林”,可联系王维《鹿柴》中的“空山 不见人”体会“空山”表现出的空旷。对于“山居” “春芳”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词义 叠加的方式理解:“山居”即山中居所,“春芳”即春天的花草,可补充介绍王维晚年隐居 蓝田辎川的情况,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对于“归浣女”和“下渔舟”,可变为“浣 女归”和“渔舟下”帮助学生理解。最后一句中的“王孙自可留”,反用了《楚辞•招隐 士》中的“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意思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 ‎《枫桥夜泊》中,对于“月落”这一现象,可以让学生借助资料了解上弦月升起得早, 半夜时便渐渐沉落的现象。“霜满天”是诗人身处深秋夜里的一种感觉,形容天气很冷,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对愁眠”理解起来有难度,要引导学生明白这句诗的 意思是“诗人对着江枫渔火,满心愁绪,难以入眠”。‎ 学习《长相思》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山一程,水一程”指的是将士翻过一座又一座 山、涉过一条又一条河,从而感受将士翻越千山万水的艰辛。对于“夜深千帐灯”,可以 让学生借助插图想象夜晚营地壮观的场景。“风一更,雪一更”,要强调不是风刮了整整一 更,雪下了整整一更,而是指风吹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风雪交加,天气恶 劣。‎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落实课后第二题。‎ ‎《山居秋暝》颔联写景。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自己身处其中,会听到什 么、看到什么。当学生描绘出“仿佛看到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松林里”时,可引导学生感 受“明月松间照”的静态场景;当学生描绘出“仿佛听到泉水潺潺的流淌声、浣女的欢 笑声”以及“仿佛看到渔舟顺流而下时莲叶晃动的景象”时,可引导学生感受“清泉石上 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的动态场景。在初步感受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诗人对山间美好景色的喜爱以及归隐山林的心愿。‎ ‎《枫桥夜泊》中,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这首诗写在什么时间?诗人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当学生能说出“这首诗写在深秋夜半,诗人抬头仰望,看到 月亮逐渐沉落”,“诗人听到了几声乌鸦的啼叫,打破了夜的寂静”,“诗人感受到霜气降 临”,“诗人忧愁地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渔火难以入眠,此时,寒山寺的钟声又悠 长地传来”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夜半“乌啼”和“钟声”感受夜的宁静;通过“霜满 天”感受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从眼看清冷的月亮渐渐落下,与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 火默默相对,体会诗人远离故土的孤独之感。最后,可引导学生找出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 达诗人的情感。‎ ‎《长相思》中,对于“山一程,水一程”的跋涉过程,教师可以出示从北京到山海关 的地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两者之间的距离,强调即使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行驶,也需要3个 多小时,让学生想象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将士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情景与艰辛。对于 “夜深千帐灯”的描写,可以让学生借助书中的插图,想象将士们夜晚宿营时的壮观场面。 对于“风一更,雪一更”的情境,可以通过播放风雪交加的音频或联系生活经验等方式, 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风、怎样的雪,从而感受天气的恶劣和“聒碎乡 心梦不成”的意味。‎ ‎《长相思》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重点词句加以理解。如,结合“身向榆关那畔行” 中的“身”字,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强调“身”,从而感受词人“身心分离”的痛苦。 还可以围绕“故园无此声”引导学生思考:故园真的无此声吗?让学生想象和交流:“在 词人的梦境中,故园有什么? ”从而体会词人身处羁旅荒凉之地时的思乡之情。‎ 2. 反复朗读,感受诗词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想象诗词画面,体会诗词意境。建议用相对 舒缓的节奏朗读静态描写,用相对明快的节奏朗读动态描写。‎ 如,读《山居秋暝》时,可采用对比朗读的方式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静态描写 的诗句要读得轻缓一些,犹如静态画面展现在眼前;动态描写的诗句要读得活泼些,声音 也相对响亮明快,似乎让人感受到了动态场景。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最后熟读成 诵。读《枫桥夜泊》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诗人漂泊他乡时,身边没有亲人陪伴的孤单和凄 凉,用比较深沉缓慢的语调朗读此诗。读《长相思》一词的上阕时,可通过想象行军队伍 的壮观,征途中的艰辛,指导学生缓慢而深情地读出“山一程,水一程”和“夜深千帐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灯”的感觉。学习下阕时,可对比关外风雪交加与故园宁静美好的夜景图,想象与家人相 处的温馨与美好,低沉而悲伤地读岀词人思乡的柔情。‎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中,“畔”容易读半边而产生误读,建议与形近字“伴” “拌”作 比较,明确“畔”读“pdn”而不是“bdn”,再组词对比读一读。“榆”与“愉”同音, ,,榆”是,,木”字旁,跟树木有关。‎ 字义方面,建议结合课文语境随文了解字义,学习《长相思》时,可根据“那畔”的 注释“那边,这里指关外”,引出“畔”本义是“田界”,引申为“边、旁”。也可根据生 字偏旁引导学生猜测字义,如,学习“聒”字时,可由“耳”和“舌”推测字义是“舌头 发出的嘈杂声入耳,使人厌烦”。‎ 多音字“更”作表示时间的量词时读g©ng,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可借助“半夜三更”等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孙、泊、榆、畔”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指导书写时要强调,“榆”字右边“俞”中“人”下面的短横不要丢掉;“畔”字的右边 “半”中间不要多加一横;书写“孙”时,要注意“小”左边的点要穿插到左部的“提” 的下面。“愁” “寺”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愁”要写得上大下小;“寺”要写得上宽下窄,‎ ‎“土”的竖和“寸”的竖钩要错开,不要对齐写。‎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愁 ‎“禾”的末笔捺变点,“火”的点、撇要收些,形成避让关系,下部“心”要 略扁。‎ 榆 ‎“木”的末笔捺变点,“俞”第一笔撇行笔到“木”的短横下,“月”的第 一笔是竖,不要写成竖撇。‎ 畔 左部“田”要写得窄小,右部“半”的第四笔横和“田”的收笔横持平。‎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后随其父迁居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济 西)。唐代诗人、画家。又因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網川,过着亦 官亦隐的悠闲生活。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评极为精当。‎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张继,字懿孙,天宝年间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今江西南 昌)。诗多纪行游览、酬赠送别之作,风格清远,以《枫桥夜泊》最为知名。‎ 纳兰性德(1655—1685),本名成德,为避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满 族词人。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身边。 其文学成就以词为最,曾形成“家家争唱饮水词”的局面,郑振铎称其词作“缠绵清婉, 为当代冠”。‎ 第七单元189‎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2四季之美 ‎ ( 教材解析 j ‎ 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 不同时间的景致。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岀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 氛围。‎ 本文作者感受细腻、选材视角独特,字里行间蕴含着独特的韵味。从时间上说,作者 选择了 “黎明” “早晨” “夜晚”和“黄昏”四个时间段,即使“黄昏”,作者也分为“夕 阳斜照”和“夕阳西沉”两个时间点,这些细微的时间差别,凸显了作者感受的细腻。从 景致上说,对于明亮的月夜,作者只用“固然也很美” 一笔带过,着重描写了漆黑漆黑的 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中的萤火虫,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在写秋天的黄昏时,除 选取归鸦和大雁外,还选取了风声、虫鸣,这些细微的景致,营造出独特的韵味。对于冬 天的早晨,作者仅用“当然美”三个字概括了 “落雪的早晨”,详细描写了 “铺满白霜” 或“无雪无霜”的早晨手捧火盆穿过走廊的场景,白霜与燃烧的炭火,两者一静一动,一 白一红,韵味独特。从结构上来说,四个自然段都用“……最美是……”的句式开头,齐 齐整整,后文描写则或长或短,错落有致。从用词上来说,“微微、红紫红紫、漆黑漆黑、 蒙蒙、翩翩”等叠词,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 本文篇幅短小,所写景致不多,但作者善于捕捉景致瞬间微妙的动态变化。第1自然 段描写春天黎明时分的天空,用“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用 “泛、染、飘”等动词和“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 第2自然段描写夏夜萤火虫飞舞的情景,用“翩翩起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 写出了萤火虫飞舞时的迷人景色。第3自然段描写秋天黄昏时分的景致,描写了归鸦“急 急匆匆”朝窠里飞去和大雁“比翼而飞”的情景,赋予归鸦、大雁以情感,画面具有动态 感;其中,“夕阳斜照、夕阳西沉、夜幕降临”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落山的动态过 程。第4自然段描写在冬天的早晨,作者手捧火盆穿过长廊的场景,不仅写出了冬季早晨 的情趣,还写出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本文的插图是四个扇面,分别展现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 早晨的景色,图文辉映,意境优美。‎ 第七单元191‎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目标 ‎ 1. 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 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 教学建议 ‎ 教学时,可让学生边读边画出作者分别写了四季哪些最美的景致,初步体会作者感受 的细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某一个段落指导学生学习,感受景致的独特韵 味,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其他段落,进行交流汇报。最后,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 景物的动态变化,达到熟读成诵。‎ ‎—、理解运用 在初读课文环节,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眼中四季的美是什么,再边读边圈画岀作者眼里 四季最美的是什么。学生阅读后发现,作者眼里四季最美的时间分别是黎明、夜晚、黄昏 和早晨,最美的景物是东方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夜细雨中翩翩飞舞的萤火虫、秋天的归鸦 与大雁、冬天熊熊燃烧的炭火。此时,可引导学生比较“黎明”和“早晨”、“夜晚”和 “黄昏”等词语,从时间的细微差别方面,体会作者感受之细腻,进而激发学生阅读与思 考的兴趣。‎ 在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景物的 动态变化。‎ 1. 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景物的独有韵味。‎ 本文选取的景物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在作者笔下,这些普通景物却有独特的情趣。 教学时,可把作者笔下的景物和日常人们眼中这类景物相比较,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 审美情趣。如,教学第2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文学作品描写的多是明亮的月 夜,而作者选择的却是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教学第3自然段时,引导学生 发现,常人眼里的乌鸦并不美,在作者笔下却成为美的象征,因为作者描写的“点点归 鸦”像人一样充满感情,“急急匆匆”归巢的情景,十分动人、美好。‎ 本文所描绘的景物比较常见,教学时,也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感受景物独 特的韵味。如,教学第3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想象黄昏时仰望天空,看看大雁、乌鸦在 天空飞翔的情景;倾听令人心旷神怡的风声、虫鸣,从而感受秋天黄昏时的声、色、景、 情。教学第4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凛冽的早晨自己坐在暖和的炭火 边、手捧一杯热茶的感受,从而体会作者笔下冬天早晨的闲适。‎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边读边想象,感受景物的动态变化。‎ 本文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四季中某个时间的景物,教学时,可以结合课后第二题, 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动态变化。‎ 教学第1自然段时,可以通过品味第一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天空颜色的 动态变化。在初步体会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朗读时,第1自然 段总体节奏要舒缓,读得轻一些,要读出黎明时的安静,其中,“一点儿一点儿”要读得 慢一些,表现东方天空慢慢变化的过程。‎ 教学第2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轻柔的语气,营造出夏夜静谧 的氛围;通过“固然、也有、即使……也有……”等词语,引导学生感受三种夏夜不同的 景致。朗读“翩翩飞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时,要突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 化,让人感受到惊喜。‎ 教学第3自然段时,既要引导学生关注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朝窠里飞去和成群结队 的大雁“比翼而飞”等壮观场面,也要关注“风声、虫鸣”等细微的景物。朗读时,前半 部分要适当加快节奏,以便体现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 “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最 后一句宜舒缓,让人感受到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以及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 教学第4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关注“铺满白霜”与“熊熊的炭火”的动静和色彩对 比,从而感受冬天早晨的闲适。朗读时,可通过舒缓的语调,读岀寒冷的冬天手捧炭火穿 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 2. 熟读成诵,积累表达。‎ 本文语言优美,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背诵。如,第1自然段可让学 生借助图片背诵,教师提前准备三张图片,分别和“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 空” “染上微微的红晕”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等句子对照,教学时,教师出示图片,学 生依据图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第2自然段可以采用关键词提示法,教师出示“固然、也 有、即使……也有……”等词语,让学生根据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背诵。第3自然段 可以借助具体景物的提示背诵,如,教师出示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等景 物图片,让学生根据提示进行背诵。第4自然段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铺满白霜”与“熊熊 的炭火”的动静和色彩对比,辅助背诵;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当然……就是……或是…… 只是……”等词语,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背诵。‎ 本文叠词和富有动态变化词语的运用,增加了语言的韵味,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摘录或 赏析等方式积累词语。‎ 课后第三题是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进行仿写训练,要引导学生选取自己印象最 深的景致,再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景物的动态美, 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大自然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 仿写示例1 :‎ 天色一点儿一点儿暗下来了,各种鸟儿都朝着巢里飞去,远处山上的树就像巨石长满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了青苔。此刻,东平湖一片平静,连鱼儿都躲在水草里,似乎要进入安睡状态;水面上, 夕阳落下的最后一抹余晖,慢慢融入湖水里。‎ 仿写示例2 :‎ 一个又一个雨点儿落入池塘,敲出一个又一个大小不一的圆圈,那圆圈又一点儿一点 儿荡漾开来。一个又一个小雨点儿跳到荷叶上,立刻汇成一个又一个闪亮的水晶珠。池塘 里的鱼儿,有的躲在荷叶下,把荷叶当作伞;有的绕着荷叶游来游去,似乎借着荷叶捉 迷藏。‎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认识的字中,要注意“旷”不要因“广”而误读,应读“kudng”,不读 “gugg”,可与形近字“矿”作比较加强识记。‎ 字义方面,“凛、冽”可借助偏旁识记和理解:“7”字旁的字大多与寒冷相关,“凛 冽”的意思是刺骨的寒冷,可通过组词“寒风凛冽”帮助学生理解。“旷、怡”可结合词 语“心旷神怡”理解,其中“旷”在文中指心境阔大,“怡”指和悦、愉快。“逸”本义是 指兔子善于奔跑,这里用引申义“安乐,安闲”。‎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指导书写“晕、幕、愈”等笔画较多的上下结构的字时,要强 调各部分写得稍扁、紧凑;指导书写“黎、漆”中的“氷”时,提醒学生不要写成“水”; 指导“逸”字时,要强调右边是“兔”,不能少一点,可以跟“免”字一起指导。‎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黎 上面的两部分要紧凑,“禾”的末笔捺变点,右边不要写成“勿”;中间的 “人”字撇捺要舒展,下面是“氷”,不要写成“水”。‎ 漆 右上部“木”字要小,竖要短,捺变点,右边三部分要紧凑。‎ 幕 上下各部分要写得紧凑;中部的“大”横要稍长,撇捺要舒展。‎ 愈 书写时注意上大下小,“月”的第一笔撇变竖。‎ 三、实践活动 课后,可以指导学生搜集不同译者翻译的《四季之美》,进行比较阅读。‎ ‎ "教学资源 ‎ ‎★清少纳言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清少纳言,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姓清,名不可考,“少纳言”是她在宫中任职 的称呼。出身官僚家庭,通汉学,著有《枕草子》,为日本最早的随笔作品集。‎ ‎★《春曙为最》‎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 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那 就更有情味了。‎ 秋则黄昏。夕日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感伤。 又有时见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而况,日入以后,尚有风声虫鸣。‎ 冬则晨朝。降雪时不消说,有时霜色皑皑,即使无雪亦无霜,寒气凛冽,连忙生一盆 火,搬运炭火跑过走廊,也挺合时宜;只可惜晌午时分,火盆里头炭木渐蒙白灰,便无甚 可赏了。‎ ‎(选自《枕草子》,林文月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3鸟的天堂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写了傍晚静 态的大榕树和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的情景,展现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自 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 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二部分(第10-14自然段)写第二天早晨经过“鸟的天堂”时看 到的情景以及对它的留恋和赞美。‎ 课文题为“鸟的天堂”,但第1〜4自然段并没有写“鸟的天堂”,而是从灿烂的晚霞、 宽阔的河流、几个朋友晚饭后划船出游写起,描绘了一幅轻松、快乐的画面,奠定了文章 闲适自在的基调,为后面遇到大榕树作铺垫。第5〜8自然段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对大榕 树进行静态描写。第5、6自然段写远看榕树时,榕树给人的感觉是“许多株”,以错觉写 榕树之大。第7、8自然段写近看大榕树,通过对榕树“枝、根、叶”的描写,写出了榕 树的大而茂盛。其中,“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突出了绿叶层层叠叠、 挨挨挤挤,榕树枝叶之繁密。“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写出榕树 生命力的旺盛。第9自然段交代出大榕树即“鸟的天堂”,具体描写了大榕树生长的环境, 以及这里能成为“鸟的天堂”的人为因素——“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这一段虽然提到 了 “鸟的天堂”,但作者并未看到鸟,给读者留下悬念。‎ 第二部分刻画了 “鸟的天堂”里的鸟声、鸟影、鸟形、鸟姿,创造了一个群鸟或飞 或鸣的热闹情景。第12自然段描写早晨“鸟的天堂”由“静寂”到“热闹”的过程,“到 处……到处……”写出了鸟多而热闹;“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了鸟大小不一、 颜色各异;“有的……有的……有的……”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姿态万千。第13自然段 具体描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在“天堂”里的快乐和自由。‎ 本文先写树后写鸟,一静一动,对比强烈。静态描写时,尽管只写了树,但又处处为 写鸟作铺垫。如,写榕树枝繁叶茂,利于鸟雀营巢;写农民不许人捉鸟,又介绍了这里能 成为“鸟的天堂”的人为因素。第二部分表面写鸟,但又与树相关。如,开头两句“阳光 照耀在水面,在树梢”,简要交代了群鸟飞鸣的自然环境;接着写“到处都是鸟声,到处 都是鸟影”,突出了大榕树确实是鸟自由生活的乐园,不愧为“鸟的天堂”。‎ 本文插图描绘的是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境。图画中,游人在河里划船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前行,河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榕树上空众鸟盘旋、振翅高飞。画面有静有动,给人以 视觉上的冲击,让人如临其境。‎ ‎ ‎ ‎ ‎ ‎ @教学目标 ‎ 1. 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0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 等9个词语。‎ 2. 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 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 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 教学建议 ‎ 本课教学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 “鸟的 天堂”?每一次看到什么样的景象?借以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细读课文时, 引导学生探究“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小鸟在这里是怎么生活的”等问题,让学 生感受“鸟的天堂”的特点,再练习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感受大榕树的 静态描写和群鸟飞鸣的动态描写。最后引导学生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 确是鸟的天堂”,理解课文的主旨。‎ 一、理解运用 初读课文时,可让学生针对题目提出疑问,带着“'鸟的天堂’是怎样的呢? ” “'鸟 的天堂’在哪里? ”等问题初读课文。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作者几次去了 ’鸟的天 堂',每次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整体把握大意。‎ 1. 借助关键词句,初步体会“鸟的天堂”的特点。‎ 深入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 “鸟 儿在这里是怎么生活的? ”针对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交流 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如,第7自然段中,从对枝干、树根的描述中,感受到榕树之大,给 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以增加感性认识。朗读 指导时,要注意“不可计数”中“数”在这里读sM,跟“计”的意思一样,表示“查点 数目”。第8自然段“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让读者感受到大榕树 枝叶茂盛,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第9自然段,介绍了 “农民不许 人去捉它们”,是这里能成为“鸟的天堂”的人为因素。同时“鸟的天堂”里并没有见到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写岀了作者遗憾的心情。‎ 第二个问题,可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鸟儿的数量多、种类 多,而且能想象岀鸟儿自在飞翔、欢快鸣叫的动人情景。如,学习第12〜13自然段时,引 导学生抓住“起初”“后来”“接着”等词语,感受“鸟的天堂”从“静”到“动”、鸟儿 由“少”到“多”的变化过程;通过“到处……到处……”感受鸟的热闹;“大的,小的, 花的,黑的” “有的……有的……有的……”感受鸟的多和自由;通过画眉鸟的鸣叫,感 受鸟的快乐。‎ 课文最后,作者发出感叹和赞美。可引导学生回顾全文,理解加引号的“鸟的天堂” 和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的含义。学生讨论后明白: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大榕树, 表示特定的称谓;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身感受到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 自由自在,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和当地农民 的保护分不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1. 明确第1〜4自然段的作用。‎ 学生可能会疏忽第1〜4自然段的学习,教师可在课文学习之初引导学生学习,也可以 在学习完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后,再引导学生学习。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交流研讨:课 文题目是“鸟的天堂”,开头四个自然段却没有从“鸟的天堂”写起,前四个自然段描绘 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跟后文写“鸟的天堂”有什么关系?引导学 生通过研讨发现:文章开篇从晚霞、河道、划船等写起,描绘了一幅优美、轻松、自在的 出游画面,写出了作者平静、愉快的心情,为遇到“鸟的天堂”作铺垫。‎ 2. 比较两次所描写景物的特点,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初步了解了 “鸟的天堂”的特点后,可引导学生对两次所见的情景进行比较,并想象 画面,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体会榕树枝叶繁茂的静态场景以及群鸟飞鸣的 动态场景,落实课后第二题。‎ 朗读第一部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体会到榕树形态上的“静”,还能体会出作者 看不到鸟的“静”,总体节奏要平缓,不能读得太过响亮和喧闹。第5〜7自然段朗读时要 体现出从“猜测”到“肯定”的语气,第8自然段要读出赞美、感慨的语气,其中,“那 么多”可拉长字音,突出绿叶多;“堆”要重读,突出绿叶的层层叠叠、挨挨挤挤;“明 亮” “照耀”“颤动”可读得响亮,让人感受到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第9自然段要通过朗 读体现出作者的疑惑和遗憾。‎ 第12-13自然段从静到动,朗读时要由慢到快。“静寂”要读得轻一些,“忽然”的 声音要略高,突出看见鸟儿的惊喜。读第三、四句,可以配上拍手和一只一只点数的手 势。朗读“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时,语调应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通过轻快的节奏 突出鸟的自由和欢乐,体会景物的动态美。读第13自然段时,语速可稍快些,“应接不 暇,,“这” “那” “另”等词要重读。‎ 3. 借助阅读链接,加深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阅读链接”中的片段节选自巴金先生的《筑渝道上》(筑是贵阳的简称,渝是重庆的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简称)。两段文字描绘的是作者1942年乘坐汽车从贵阳到重庆的旅途中,看到的贵州山间 的自然景色以及作者对生命发出的由衷赞美。第1自然段文字用排比修辞写出了自然景色 带给作者的震撼;第2自然段文字反复强调“生命” 一词,情感细腻而热烈,表达了巴金 先生对自然、对土地、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教学时,可以在学习文章之后,让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这段话,加深理解本课所表达的对自然与生命的真挚情感。‎ 二、识字写字 教学本课生字时,可借助熟字对比的方式识记,如,“桨”和“奖”的读音相同,字 形相近,“桨”是划船工具,多为木制,因此是“木”字底。“桩”和“庄”读音相同, “桩”指插在土中的木头,因此是“木”字旁。教学“暇”字时,可借助“霞”帮助识记 字音,强调“暇”是“日”字旁,借助“日”字旁理解“暇”和时间有关,并把它放在 “应接不暇”中理解字义。‎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桨”是上下结构,“眉”是半包围结构,其余8个字都是左右 结构。“榕、桩、梢”都是木字旁,要写得左窄右宽,“榕”中“木”的点与“容”的短 撇、长撇形成避让。“涨、塔、暇、抛”也是左窄右宽,“涨”的右边“弓”窄“长”宽; “塔”的顶部左右持平,底部右边要低;“暇”字要提醒是日字旁,不要写成“目”;“抛” 右边先写“九”,“九”第二笔的横折弯钩的弯要写得长一些,托住“力”。“纠”要写得 左边略宽,右边略窄。‎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桨 要写得上窄下宽,“木”横要长,竖出头要短。‎ 塔 左部“土”最后一笔变提,“苔”撇捺要舒展,撇要穿插到“土”中的提下 面,“苔”中“人”下的一短横不要漏写。‎ 暇 日字旁要瘦长,“茂”的笔顺:横折、横、竖、横、横、横折、横、横撇、 捺,笔画要紧凑。‎ ‎24*月迹 本文记叙了中秋夜几个孩童从屋里到院子、从院子到河边寻找月亮的过程,以儿童化 的语言描绘了皎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夜色,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力,充满童趣。‎ 课文按地点的转换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们”堂中赏月, 描绘了中秋夜孩子们由盼月到看到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屋中,最后看到月亮爬到镜 中的过程。第二部分(第3〜20自然段)写“我们”院中寻月,描写了院中的月光以及月 光下的夜色,借助奶奶的话,把院中的桂树和月中的桂树连在一起,写出了孩子有趣的感 觉和想象。第三部分(第21〜24自然段)写“我们”河边寻月,发现上湾、下湾、水里、 天上、弟弟妹妹的眼睛里都有月亮,感悟到月亮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 本文语言动人,充满童真童趣。如,第2自然段,写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爬 竹帘格儿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动态变化;第3自然段写院子里的月光玉玉 的、银银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这样的描写有儿童的语言特点。文中儿童的想象 也颇有趣味,如,在院中寻月时,看见桂树缀满累累的骨朵儿,便“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 儿变的”;听到奶奶说月亮里有一个女子时,便想到“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 砌的……”。文中儿童的感受也很有趣,如,当月亮爬上穿衣镜时,“又都屏住气儿,生怕 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当奶奶说月亮上有桂树时,“我们都面面相觑 T,倏忽间……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等语句,都是孩童特有的感受,体现了作者 感受的细腻和描写的传神。‎ 课文配有插图,第一幅是月亮透过竹窗帘照进屋子的情景,对应课文第2自然段的描 写。第二幅是明月下的村舍全景图,天上的月亮和小河里的月亮相映成趣,古朴的石桥村 舍与幽深静寂的小巷更衬出月夜的静谧。两幅插图与课文描写的意境相符,能帮助学生更 好地感受文章意境。‎ ‎ 教学目标 ‎ 1. 认识“袅、嫦”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悄、累”。‎ 2. 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 ‎ ‎ 教学建议 ‎ 教学时,要紧扣本单元的阅读重点,在前几篇课文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1. 默读课文,找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理清课文的思路。‎ 教学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到作者追寻月亮的足迹,然后进行交流。交流 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说月亮的足迹出现在竹窗帘儿上、穿衣镜上、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 上、锹刃儿上、水里、眼睛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出:出现在竹窗帘儿和穿衣镜上的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月影是在中堂里看到的;葡萄叶儿、瓷花盆儿、锹刃儿上的月影是在院子里找到的;眼睛 里、天空上的月亮是在小河边发现的,从而理清月亮的足迹先后出现在“中堂一院中一 河边”,这也正是“我们”寻找月亮的足迹。‎ 1. 自主阅读,圈画出有趣的语句并交流。‎ 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圈画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 后进行交流,之后再进行有感情朗读指导。学生的交流一般可以分两个方面:‎ 一是对月亮以及月亮下的桂树、院子、小河等事物的描写。交流时,可以先让学生读 一读自己圈画的语句,说说这些语句让自己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当学生 交流月亮动态、静态描写的语句时,可引导学生作比较,比如通过对比朗读,感受月亮动 态时的顽皮可爱、静态时的恬静柔美。‎ 一是孩子们看到月亮和听到奶奶的话之后产生的独特感受和想象。交流时,除了让学 生边读边想象,还可以谈一谈自己对月亮上的月宫、桂树、嫦娥有过哪些神奇的想象。当 交流到“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这样含义深刻的语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说说作者 为何有这样的感受,再联系自己的感悟谈一谈。‎ 2.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有感情朗读。例如,针 对月亮爬竹窗帘儿的段落,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月亮爬竹窗帘儿的过程,并把这个过程 通过语气表达出来。针对月光静态描写的段落,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眼前仿佛岀现了什 么,感受静态月光的柔美。‎ 3. 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本课要认识的生字中,“嫉妒”与“忌妒”的词意相同,但字音不同,学习时,要强 调“嫉”读“矿‘;学习“袅”字时,可借助生活中炊烟的样子,引导学生理解“袅袅” 一 词的意思是“形容烟气缭绕上升”,还可以组词“余音袅袅、花香袅袅”等帮助学生理解。‎ ‎“嫦、娥、瓷”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进行识记,或者随文识记。‎ 学习多音字“悄”,可结合词语“悄然无声”,引导学生理解当“悄”读qid。时,意 思是寂静无声,再读好“悄没声儿”这个词,注意“没”读轻声mo。引导学生读准“累” 在“累累”中读%i”,结合生活经验或桂花的图片理解句中“累累” 一词的意思是“接 连成串”;还可补充“硕果累累” “果实累累”等词语以加深理解。‎ 第七单元207‎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习作 ‎ 即景 ‎ 教材解析 ‎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即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对象,把题目补充完 整。“即景”的意思是眼前的、当下的景物,这就要求所写的景物是较短时间内所见,并 且要有一定变化。‎ 教材第一部分明确了习作内容。首先列举了学生熟悉的自然景观,旨在引导学生关注 大自然的变化,打开习作思路。其次提出习作任务,在四年级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基础 上,进一步提出“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的要求。教材从身边景物入手,以雨 中、日落、田野和窗外为例,既提示学生如何根据观察对象把习作题目补充完整,又进一 步拓展了学生的习作思路。‎ 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了习作要求:一要按顺序写景物;二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并以 “窗外即景” “日落即景”为例,对习作要求进一步讲解,引导学生重温描写景物的基本顺 序,迁移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动态描写,落实本次习作的要求,突破习作重点和难点。‎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修改的要求和建议。习作完成后,要通过“读一读”的方式,检查 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教材有一幅插图,插图上远处有山,近处有树,还有展翅高飞的鸟儿、喷薄而出的朝 阳……画面有远景有近景,有动态有静态,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 教学目标 ‎ 1. 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 题目补充完整。‎ 2.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bO教学建议 ‎ 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即景” 一词的意思,从而明确选材范围。其次, 要提前布置观察任务,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积累素材。习作时要提供必要指导,鼓 励学生迁移本单元学习到的动态描写的方法,进行适当运用。习作后要围绕本次习作要求 修改。‎ 一、 明确习作内容,指导学生拟题 习作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认真审题,明确本次习作题目是“—即景”, 要“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 对于“即景”,教师要强调观察的景物是短时间某一场景内会发生变化的景物。如, 课文《四季之美》涉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从全篇来说,“四季之美”就不是“即 景”;但其中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秋天黄昏归鸦回窠的情景,就是“即景”。同样, 如果观察含羞草从发芽到长大的过程就不是“即景”,但含羞草遇到外界刺激就轻轻闭合 上的变化过程就是“即景”。‎ 对于“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教师要适当举例,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例如,“自 然现象”指风、雨、雷、雾、日出、日落等现象,“自然景观”指大自然的山水田园、荷 塘湖泊等,指导学生可以观察晨曦中的公园、下雨后的池塘、傍晚天空的云、夕阳斜照下 的水面、风中的落叶 ‎ 拟题时,要根据教材中所列举的四个题目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把观察的自然现象或 自然景观补充到题目中去,也可以把观察景物的范围补充进去。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对 象或者观察范围进行拟题,再次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对象是否适当。‎ 二、 布置观察任务,填写观察记录单 布置观察任务时,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观察”单元中学习到的观察方法,提醒学 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观察,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观察。从观察重点来说,要立足于观察对 象的“变化”。如,观察日出,要重点观察日岀时太阳形状的变化、周围云霞色彩的变化 以及大地明暗的变化;观察天空的云,要重点观察云的形状变化及色彩变化;观察下雨的 场景,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重点观察雨的大小、声音、雨中景物的变化及人 或动物的表现等,从而指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填写好观察记录单。‎ 观察记录单示例:‎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的自然景观或 自然现象 观察顺序 景物的变化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三、 借助课文典型段落,指导习作方法 针对本次习作的两个重点,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习作前或者习作后借助课文典型 段落进行指导。‎ 1. 结合观察记录单,理清习作思路。‎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填写的观察记录单,根据景物特点,理清习作思路,确定描写景物 动态变化的角度,例如,可以从形状、颜色、数量、气味等方面描述景物的动态变化。然 后构思文章,开始习作。‎ 2. 联系学习经验,明确写作顺序。‎ 对于写作顺序,可以引导学生回顾《雷雨》和《月迹》的写景顺序,再次明确描写景 物时,要按照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也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阅读、习作经验,如,可 让学生回忆四年级“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等内容,强调同一个景物在不同时间是有变 化的,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前、中、后几个不同阶段来写。‎ 3. 结合课文片段,指导动态描写。‎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指导时,可结合本单元课文片段进行指导。 如,可出示《月迹》《四季之美》中相关片段指导写作。‎ 出Z5片段一:‎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 红紫的彩云。‎ 出示片段二:‎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 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 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引导学生发现描写动态变化时,可以使用恰当的动词,从景物的形状、颜色等方面的 变化来写;还可以使用“先……再……渐渐地……”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等。‎ 可以让学生先完成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先做把画面写具体的练习,再进 行习作。‎ 四、 围绕要求修改习作,交流展示精彩片段 习作完成后,要指导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进行修改。依据习作目标,明确修改目 标:第一,是否按照一定顺序;第二,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在两个目标中,第二 个目标要作为修改重点。可以从学生作品中选取典型片段,和学生共同交流、修改。‎ 如,有学生在写《荷塘即景》时,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荷叶、荷花,但对荷塘的描写 缺少动态变化。指导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词语能表达出荷花的勃勃生机;用什 么词语形容荷叶的密密麻麻更有动感;有风时,荷叶、荷花又会怎样;如果飞来了小蜻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蜓,如果荷叶上有露珠会怎样等。‎ 又如,有学生写《月夜即景》时,能从上至下进行观察,写了月夜下的小区楼房、池 塘边散步的人等,但事物之间缺乏衔接,内容之间显得有点跳跃。另外,习作中有动态描 写,但没有写出动态变化。如,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升上天空时有什么变化?小池塘是什 么形状的?鱼儿探岀头来之后,小池塘恢复平静还是有其他响动? “散步的人很多”,要 如何描写?他们是绕着池塘走吗?有什么变化?让学生通过典型的片段,了解到:按顺序 写,要写好事物之间的衔接;写出动态变化,不仅要有动态描写,也要写出形态上或者时 间先后的变化。‎ 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试着修改片段,全班交流。再进行个人修改和小组间互评互改 环节。无论自评还是互评,都要紧扣习作要求。最后,推荐优秀习作进行展示,学习动态 描写的方法,增强学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 ‎ :© 教学设计举例i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明确习作要求,拟定习作题目。‎ 2. 结合景物观察记录单,初步完成习作。‎ 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重点观察它的动 态变化,填写观察记录单。‎ 观察记录单 ‎(备注:观察当时、当下所看到的景物)‎ 观察 时间 观察 地点 观察的自然景 观或自然现象 观察 顺序 景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 回顾课文,理解“即景”的意思 1. 回顾本单元几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出本次习作题目。‎ 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初步体会了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 描写,这节课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试着去描写景物的变化。‎ 2. 板书“即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即景”的意思。 点拨:‎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即:当时,当下。即景:当时或当下所看到的景物, 时间不能很长。‎ (2) ‎《四季之美》写的是春夏秋冬的景色,不是即景。但 其中写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秋天黄昏归鸦回窠的情景, 是即景。‎ 二、 引导学生审题,拟定习作题目 1. 引导学生思考:(板书:在即景前加上“—”)这是 一个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写哪些即景呢?请同学快速浏览教 材,思考第2自然段为我们提出了哪些习作要求?‎ 2. 同桌相互说一说从教材中获取的信息。‎ 预设:‎ ‎(1 )要求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 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 ‎(2)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 3. 全班交流:生活中哪些是自然现象?哪些是自然景观? 预设:‎ ‎(1 ) “自然现象”指的是刮风、下雨、打雷、起雾、日出、 日落等现象。‎ ‎(2)“自然景观”就是大自然的景色,如山水田园、荷塘 湖泊等。‎ 4. 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中已经补充好的四个题目,思 考: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雨中、日落是自然现象;田野和窗外是观察的范围。‎ 5. 组织学生讨论可以补充哪些题目。‎ 教师相机点拨:‎ 可以把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补充到题目中去,也 可以把观察范围补充到题目中去,但所写内容必须是观察到的 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 三、回顾课文,梳理写作顺序和写动态变化的关键点,结 合观察记录单,构思文章,自主写作 ‎1 .引导学生思考:本次习作,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默读接下来的内容,试着提炼岀关键词,圈画下来。‎ 预设:按顺序、写出动态变化。‎ 2. 提问:按顺序写,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呢?‎ 点拨:除了可以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还可以按由远及近的 顺序。空间顺序有: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由中间 到两边 ‎ 追问:观察景物时,除了按空间顺序外,还可以按什么顺 序呢?‎ 出示片段一: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 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预设:通过“一点儿一点儿”能看出这一段是按时间顺序 描写天空的动态变化的。‎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 提问:第二个关键词写动态变化,如何才能把景物的 动态写得更加鲜活呢?‎ 出示片段二: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 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 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 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抓住月亮哪方面的变化来写月亮升 高这一过程的?‎ 预设:‎ (1) 作者通过月亮形状的变化写出了月亮慢慢升高的动态 过程。‎ (2) 作者在写景物变化时,运用了 “先,再,渐渐地”这 些有承接关系的词语,使月亮升高的过程更清晰。‎ (3) ‎“溜” “爬”两个动词用得极其准确,这样写使月亮的 动态变化更生动。‎ 3.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填写的观察记录单,思考:在你观 察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中,哪些是有动态变化的?你会抓住 它的哪些方面来描述?你想拟什么题目?‎ 第七单元207‎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师点拨:可引导学生根据景物的特点,从景物的形状、 大小、阴暗、冷暖、疏密、颜色、数量、声音、气味、神韵等 方面来描述景物的动态。‎ 2. 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拟题不恰当、或所写景物不恰当的地 方,讨论更改,使文章从题目到所写内容均符合习作要求。‎ 6, 让学生结合观察记录单,构思文章,开始习作。‎ (1) 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观察记录单,构思文 章,如开头写什么,结尾写什么等。注意所观察的景物的动态 变化应是文章的主体段落。下面请动笔习作(400字左右)。‎ (2) 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相机 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根据评价标准,初步修改典型习作。‎ 2. 自主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 小组互读习作,初步评价习作,得出评价标准 1. 学生四人一组,互读小组内同学的习作,议一议谁的 习作写得好,好在哪里?‎ 预设:‎ (1) x x的习作,能按顺序描写景物,描写内容具体,还 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2) x x的习作抓住景物形状、颜色、声音等的变化,写 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还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2, 启发学生思考:就本次习作而言,好作文的评价依据 是什么?‎ 点拨:引导学生结合习作注意事项和同学的习作,总结出 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即按顺序、写出动态变化。‎ 二、 例文引领,初步修改习作 先从写作注意 事项中提炼关键词, 然后回顾所学课文, 梳理写作顺序,再 结合所学文段,明 白要根据景物特点 写出动态变化,用 好承接词语,准确 使用动词等,最后 确定习作题目。教 师要及时发现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解决 问题。‎ 1. 启发学生思考:在本习作的评价标准中:按顺序和写 出动态变化,你觉得哪个更难一些呢?为什么?‎ 笫七单元209‎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出示典型例文一,全班讨论,提岀修改建议。‎ 典型例文一:《雾中即景》片段 到了上午,雾就更白了,更浓了。清晨,淡淡的雾在校园 里飘着,像轻纱笼罩着整个校园。我站在远处看同学的身影朦 朦胧胧的,教学楼亮灯的窗口也像罩了层纱。空气湿漉漉的。 浓雾很淘气,藏起了太阳的利剑,太阳刚露了一下脸就躲进了 云里。眼前只有这白色的雾,像牛奶一样,分不清天和地,更 看不清人影。马路上的车灯眨着它那黄水晶般的大眼睛。中午, 太阳探出半个脑袋,雾一下子淡了。‎ ‎(1 )提问:你觉得这段文章好在哪里?有什么问题?‎ 预设:本片段语言描写较生动,能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 修辞手法,也写出了雾的动态变化,但顺序有些混乱。‎ ‎(2)追问:如果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就更清楚了?‎ 点拨:根据雾的变化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先写清晨的 雾,再描述上午的浓雾,最后写中午太阳出来雾变淡了。这样 就清晰了。‎ ‎(3 )师生共同修改典型例文一。‎ 预设:‎ 清晨,淡淡的雾在校园里飘着,像轻纱笼罩着整个校园, 空气湿漉漉的。我站在远处看同学的身影朦朦胧胧的,教学楼 亮灯的窗口也像罩了层纱。马路上的车灯眨着它那黄水晶般的 大眼睛。太阳刚露了一下脸就躲进了云里。渐渐地,雾更白更 浓了。浓雾很淘气,藏起了太阳的利剑,让人们的眼里只有像 牛奶一样的它,分不清天和地,更看不清人影。中午,太阳探 出半个脑袋,雾一下子淡了。‎ ‎(4)教师小结:可以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回顾观察顺 序,看看是否把变化过程写清楚了。‎ 2. 出示典型例文二,全班讨论,提出修改建议。‎ 典型例文二:《月夜即景》片段 晚上,我走出家门,发现今晚的天空干净得很,没有一丝 云。一轮月亮把小区照得亮亮的,似乎星星也暗了许多。月光 下的小池塘更亮了,水里能看见圆圆的月亮。出来散步的人 很多。‎ ‎(1)提问:你觉得这个片段少了点什么?‎ 预设:这一段按顺序描写了天空、月亮、小池塘、散步的 人,但没写出动态变化。‎ ‎(2)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月夜,哪些景物是有动态变化 的?怎样描述岀月亮、小池塘和散步的人们的动态?在描写动 态时,用什么词语最准确?‎ 点拨:写动态变化,可以写月亮是怎么一点点升高的;它 一开始照到小池塘时,是什么样的场景;随着月亮升到半空 中,又是怎样的场景;等等。‎ ‎(3 )师生共同修改典型例文二。‎ 预设:‎ 晚上,我走出家门,发现今晚的天空干净得很,没有一丝 云。月亮慢慢地爬上楼顶,把小区照得亮亮的,连平日里亮闪 闪的星星似乎也暗了许多。月光下的小池塘更亮了,像一面镜 子。走近池塘,能看清池塘粼粼微波中颤动的圆圆的月亮,好 像伸手就可以触到它。在我凝神遐想的时候,水里的圆月悄悄 地挪移了,依然是那样颤动,池塘里楼群的阴影也挪移了,整个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池塘也成了一个人间的圆月。偶尔有调皮的小鱼儿探出头,荡起 的水纹一圈圈扩散开来,让这圆月微微动起来。池塘边的小路上, 出来散步的人很多,他们边走边聊,享受着这银色的月光。‎ ‎(4)小结:要抓住所写景物的特点,如景物的形状、颜 色、数量、声音等方面的变化,来描述景物的动态。‎ 三、 修改自己的习作,小组交流 1. 指导学生对照本次习作评价标准(按顺序、写出动态 变化)和修改典型例文的思路,再读一读自己的文章,看看是 否写岀了景物的变化,对写得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提示学生关注书写规范和标点符号等。‎ 2.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 学生修改习作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说说发现 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这样改。小组内成员交换习作,再读 一读。‎ 四、 布置作业 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设计由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十七中学戴峰青编写,选自温儒敏、陈先云主编 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有改动)‎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能交流在课内外阅 读中遇到的动态描写和 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 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 分别汇报交流的结果。‎ 能主动积累。‎ ‎3.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进行归类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意在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体会,围绕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展开交流,教材呈现了《鸟的天堂》和《月迹》中相关语句,引导学生回顾梳理自己在静 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是为元旦联欢会设计海报,重在练习宣传语 的拟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语文学习的价值。第二题是本单元语文要素的 迁移运用,通过把画面写具体的仿写训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 作用。‎ ‎“日积月累”编排了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西塞山的美 丽景色。整首词的大意是: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高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贼鱼肥美。头戴 箸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舍不得回家。这首词的前两句点明地点在西塞山 前,时间是在桃花流水、贓鱼肥美的春季。后两句描绘出雨中钓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 (N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 交流平台 1.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 语句,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小组代表从“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两个方面 第七单元215‎ 品味,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预设:‎ ① 作者抓住以下内容进行了静态描写。‎ 多方面描写: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 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 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 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色彩: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 有这般亮的。‎ ② 动态描写,作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写出景物的变化。‎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 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 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数量、声音、大小、 颜色、动作。)‎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 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形状变化。)‎ 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中有关静态描 写、动态描写的句子,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 交流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句 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预设:‎ 这样写的好处是:写文章时,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 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可以增强文章的感 染力。‎ 词句段运用 1.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动机。教师引导:元旦快到了,我 ‎—张海报。 们为班级的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吧。‎ 2, 初步了解海报。‎ ‎(1) 提问:做海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预设:打动人 的宣传语;好看的图画。)‎ ‎(2) 师生展示提前搜集的海报,交流并明确:做海报的目的 是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海报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字和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插图,其中,文字包括主题、宣传语、活动时间、地点、主办单 位等。‎ 1. 了解宣传语,了解图画特点。‎ (1) 了解宣传语。好的宣传语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活动,写 宣传语一要有对象意识,明确宣传语写给谁,他们的喜好是什 么;二要明确宣传活动的特点,明确元旦联欢会上最吸弓I人的是 什么,宣传语要突出活动的优势。‎ 例1:在2020年到来之际,五一班盛大的元旦联欢会 将在本班拉开序幕,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 例2:你想看神奇的魔术吗?你想欣赏优美的歌舞吗? 你想参与好玩的游戏吗? 2020年元旦联欢会,期待你的参与!‎ 比较以上两个宣传语,引导学生明白,第二个宣传语制造了 悬念,更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参与的愿望。‎ (2) 了解图画特点。出示一张以简笔画形式制作的海报,让 学生了解海报插图可以复杂些,也可以采用简笔画的形式,建议 课后完成插图任务,或者和美术老师联合开展相关活动,结合美 术课完成插画任务。‎ 2. 学生拟定宣传语,小组之间交流。‎ 示例:元旦联欢会精彩纷呈,届时有来自学校的舞蹈大 咖、相声大咖参与。你不来,会遗憾!‎ 3. 课下完善图画,完成海报,张贴展示。‎ 仿照例句,体会静 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 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1. 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两组例句,在对比中体会第二个句 子的特点。然后总结归纳把画面写具体的方法:可以添加表 示静态或动态描写的语句,或者增加恰当的修饰和补充说明 的语句。‎ 2. 读句子,抓住三句话中的关键词:“清澈、玩耍、布 满、阴云”等,从形状、颜色等方面展开想象,从而把句子写 具体。‎ 3. 交流、分享仿写成果。‎ 例1:眼前是潺潺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 天和白云。河水缓缓流动,绿油油的水草在水中轻轻地摇 曳着,似乎在蓝天和白云里舞蹈。‎ 例2: —只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只见那小家伙 抱着一个皮球,一会儿滚到这,一会儿滚到那,活像一个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毛茸茸的雪球。‎ 日积月累 背诵《渔歌子》。‎ 例3:清晨,原本晴空万里,可不知何时从四面八方聚 来了许多云朵,有的像一团雪白的棉花,有的像一座小小 的山峰,还有的像一头笨重的大象……云层越积越厚,天 色越来越暗,像是有人在天地间拉上了一块黑色的幕布。‎ 1. 朗读诗词,要求读准确、读通顺,边读边圈画出词中 描绘的景物。‎ 2. 引导学生借助插图,了解诗词大意。对于学生不了 解的词语,如“輾鱼、箸笠、蓑衣”,教师可借助图片进行 释疑。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说说诗词的 大意。‎ 3. 小组交流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4.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第七单元215‎ 第七单元215‎ ‎★ “日积月累”的相关资料。‎ 1. 张志和,唐代词人,初名龟龄,字子同,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十六岁时,举 明经。献策于肃宗,令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赐名“志和”。后被贬官,不再 复仕,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 2. 箸笠,指的是用竹蔑、箸叶编制的宽边帽;蓑衣,用竹叶或草、棕编成的防雨 用具。‎ 第八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略读课 文《我的“长生果”》。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 经历与感悟。《古人谈读书》选取三则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文言文片段,告诉我们读书的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态度和方法。《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通过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读书、作文 的方法,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阐明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 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 整理,把握主要内容。本单元的课文,围绕“读书”这一主题提供了很多信息,如读书经 历、读书态度、读书方法以及对某些书的评价,都要求学生梳理相关信息,把握内容要 点,如,《忆读书》要求学生梳理作者读书的经历、选好书的标准;《我的“长生果”》要 求学生梳理作者读书的类型和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让学生根据习作要 求,对材料有所选择,并有条理地表述,把重要的内容写具体。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已经进 行了 “分段叙述” “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训练,这次习作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 有条理、有重点表达的能力。口语交际和习作衔接紧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从分条 到分段,有梯度地引导学生条理清楚、重点突岀地表达。‎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可以把三篇课文作为一组进行教学,或者再补充一些与读书相关的文章,组织 指向“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这一目标的学习活动。如,可以让学生从多篇 文章中梳理作家的读书经历,梳理关于读书方法的信息,可以提取、整合文章中介绍的书 目信息。‎ 第二,建议围绕“读书”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在本单元学习的过程中, 让学生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实践,读一读课文中作者提到的一些书籍。可以在本单 元学习之初,提前布置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任务,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选择要介绍的人物形 象和推荐的书籍,认真研读推荐的书籍或人物。‎ 第三,本单元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所涉及的作家读书经历、读书感悟、阅读方法 等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根据要求梳理出来的信息,对他们的学习和读书 实践活动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这一单元或这一学期的读书经验,并运用 ‎ 第七单元215‎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如,如何选择好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如何解决 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厂分类▼ 内容 ▼课时■‎ ‎' 教学要点 「‎ 课文 古人谈读书 ‎2〜3‎ 1. 认识30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23个字,会 写15个词语。‎ 2,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4, 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 的看法,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忆读书 ‎2〜3‎ 我的“长生果"‎ ‎1‎ 口语 交际 我最喜欢的人 物形象 ‎1‎ L能分条讲述,把介绍人物形象的理由说清楚。‎ ‎2,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 习作 推荐一本书 ‎2‎ 1. 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 2. 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2‎ 1. 能梳理总结如何找书读的方法。‎ 2. 借助比喻句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3. 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4. 初步了解欧阳询书法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阳询 的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5. 背诵《观书有感》。‎ 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合计 ‎10 〜12‎ ‎25古人谈读书 本文由三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三句话。第一句写要聪敏勤 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第二句写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知道 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第三句是说孔子自己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 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第二则选自朱熹《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 诵。“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仔细,也会读得正确并 记忆犹新。文中“尝”和“急”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常用义不太一样,“尝”是曾经的意 思,“急”是重要、要紧的意思。‎ 第三则选自《曾国藩家书•致诸弟》,告诉我们:读书首先要立下志向,这样才能不 甘落后;其次要有见识、有见地,知道学海无涯,才不会容易满足;最后还要有恒心,只 要持之以恒,就没有完不成的事。这三方面缺一不可,都做到了,才能学有所成。“盖” 是用在句首的语气词。“断”在这里是“一定、绝对”的意思。“河伯观海”的典故出自 《庄子•秋水》,说的是河神河伯从自以为了不得,到认识到自己目光短浅、缺乏见识的故 事。这里用河伯观海和井蛙窥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课文配有古人席地而坐、手执竹简展卷苦读的插图,和文章主题相互呼应。‎ ‎ : 教学目标 ‎ 1. 认识“耻、矣”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9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4. 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 -©教学建议! ‎ 本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汇 报。教师再根据交流情况,有重点地对难读、难懂的词语或句子进行指导,高效完成教学 目标。‎ 一、理解运用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练读,再同桌互读检测,读准易错的读音。如,“敏而 好学”的“好”是“喜好”的意思,读“hdo”; “是知也”的“知”同“智”,读“zhl”。‎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1. 读好停顿,注意长句子的断句。‎ 本课中的长句子比较多,学生读起来可能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先猜一猜句 子的意思,再读文言文,相互交流读法,注意断句。遇到不好读的句子,教师可以范读, 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这样断句的理由。‎ 以下长句子的停顿仅供参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心不在此,贝"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 久也。‎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 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2. 理解课文大意,积累背诵。‎ 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鼓 励学生结合注释或者上下文先猜一猜,再和同学、老师交流。理解意思的时候,要结合整 句话来理解,不要求学生逐字翻译。如,“默而知之”的“默”,可以借助上下文,用组 词的方式猜词义,结合整句话的大意,可理解为“默默地(记住读书的内容)”。“余尝 谓,,的“尝心到最急,,的“急”、“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的“断”可以借助工具书, 查一查和现代汉语的常用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在比较、发现、交流的过程中正确理解 词义。‎ 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如,“是知也”的“是”和“盖士人读书”的“盖”等字 的意思,可以让学生互助学习,也可以教师直接讲述:“是”是“这”的意思,“盖”是语 气词。‎ 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说大意、学生读背对应的文言 文,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加强记忆,达到熟读成诵。‎ 3. 分享读书体会,交流读书方法。‎ 教学完三则文言文后,可以结合课后第三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一谈学 习本课的收获和启发。引导学生梳理、总结三篇文言文所提到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不 需要让学生辨析课文中的某句话是读书的方法还是态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阅 读经验,思考古人的读书态度或方法对自己的启发。‎ 如,学生交流“三到”读书法时,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平时有没有做到这三点。 如果做到了,它给自己的读书学习带来了哪些好处;如果没有做到,今后应该怎么做。在 此基础上,还可以交流其他名人谈到的读书方法。教师可以作为学习伙伴参与其中,积极 分享读书经验。‎ 引导学生交流读书体会这一环节,除了可以安排在本课,也可以让学生学习整个单元 之后,联系本单元其他两篇课文,以及“日积月累”中的《观书所感》等内容,梳理方 法,交流体会。‎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中,“耻、岂”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词语帮助识记,如“羞耻、耻 笑” “岂有此理”;“矣”是文言文中常用的助词,相当于“了”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在朗 读中借助文中拼音读准字音。‎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识”是多音字,在“默而识之”中表示“记住”的意思,另有成语“博闻强识”,都 读“zhi”;在“有识则知学问无尽” “皆无识者也”中是“见识”的意思,读“shf'。‎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可以引导学生按照结构特点进行分类,观察同一类字的书 写规则,如“诲、谓、诵、恒”这4个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岂” 字要注意下面是“己”,最后一笔的竖弯钩的“竖”要短,“弯”要写长。“皆”上部“比” 的笔顺是横、竖提、撇、竖弯钩,注意下部是“白”不是“日”。‎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窥 上部“穴”的末笔捺变点,要写得扁而宽,左下部“夫”的末笔捺变点,右下 部“见”字撇要舒展,穿插到“夫”下面。‎ 缺 右部“夬”稍长于左部“缶”,“夬”的撇、捺收笔要持平,撇的收笔处在左 部“缶”字的下面。‎ 三、实践活动 结合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设计“诵经典、谈读书、制书签”的实践活动。如, 每个学生可以制作一个或一套不同形状、不同图案的书签,把本课学习或者课外阅读中积 累的读书方法、名言警句以及与读书有关的古诗、小故事等写在上面。也可以引导学生提 前阅读本单元“日积月累”中的两首古诗,写在书签上,进行诵读、交流、展示、赠送等 活动,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加强阅读积累,进一步激发读书兴趣。‎ ‎ 教学资源 ‎ ‎★《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言行的典籍。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 治家。他十分重视学习,《论语》中不止一处讲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朱熹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南宋哲学家、 思想家、教育家。他31岁正式拜程颐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继承二程(程顕、 程颐),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他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 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资治通鉴纲目》《易学启蒙》《诗集传》《楚辞集注》 《朱文公文集》等。‎ ‎★曾国藩 曾国藩( 1811—1872),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 “湘乡派”创立人。他自幼勤奋好学,6岁时入私塾读书,14岁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 突出。23‎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岁中举,后考取进士,供职翰林院。曾国藩博学多才,一生著述颇丰,其中以 《家书》(即《曾国藩家书》)流传最广。《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所涉及的内容 比较广泛,在平淡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6忆读书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 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读书好, 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第二部分(第 2〜10自然段)写作者的读书经历和读书的好处,以及怎样挑选、比较好书。其中第2〜8自 然段主要写作者童年时的读书经历,第9至10自然段主要讲作者后来的读书体会。第三部 分(第11〜12自然段)作者把自己多年来的读书感悟写出来赠送给儿童,总结全文。‎ 课文里有大量读书方面的信息,如,读书经历、读书态度、选书的标准、读书方法 和读书的好处等,角度不同,内容丰富。作者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自己的读书经历:四岁 母亲就教给她国文教科书;七岁时因为太喜欢舅父讲的故事,自己开始读《三国演义》; 十二三岁开始读《红楼梦》,中年以后又再读《红楼梦》;1980年后挑选、比较着“读万卷 书”。作者对阅读过的书有着丰富的阅读感受,如,有的书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个 性鲜明,故事情节精彩,情感真实质朴,让她尤其欣赏,心动神移;有的书情节烦琐,矫 揉造作,索然无味,让她心生厌倦;也有的书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她产生全新的认识。无论 是童年一知半解地读《三国演义》,还是后来反复读《红楼梦》,将《封神榜》《荡寇志》 与《西游记》《水浒传》比较读,都给作者带来了很大收获。‎ 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包含了三层意思。“读书好”指开卷 有益,“多读书”指博览群书,“读好书”是说要读对身心发展有益的书。这九个字既是作 者对自己一生读书的总结,也是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课文中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诸葛亮,《红楼梦》中的贾宝 玉、林黛玉,《水浒传》中的林冲等经典人物形象。‎ ‎ (§)教学目标 ‎ ‎1.认识“舅、斩”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传、着、卷”,会写“舅、津”等14个 字,会写“舅父、津津有味”等15个词语。‎ 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 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 话的体会。‎ 3. 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 。教学建议 ‎ 本课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借助对课文信息的梳理,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时,可以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梳理信息,通过交流、展示, 体会不同梳理方法的好处。然后再结合课后第二题与第三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 己的读书经验,对作者的读书感悟和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理解运用 本课生字较多,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随文识字,并对冰心的读书经历和感悟有 大致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在初读后根据理解简单地说一说大意,找一找这篇课文中有哪些 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1.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第一题的要求,让学生交流:如果要知道作者的读书经历,以及作 者认为的好书的标准,需要提取哪些内容进行整理?通过交流,明确要梳理出以下信息: 作者读书的不同阶段、所读书目的名字、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 确定需要梳理的信息后,让学生默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信息。然后先在 小组中交流:有没有缺漏的信息?有没有有争议的信息?每个同学梳理信息的方法一样 吗?再在全班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有没有遗漏信息与信息提取的准确性。‎ 学生可能会出现缺漏信息或者提取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如,学生很容易找到作者阅读 《红楼梦》的时间是“十二三岁”,却容易忽略作者在“中年以后”仍然在读这本书;在找 阅读书目的时候,学生容易忽略《荡寇志》这本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没有人物个 性”这句话,从而获知《荡寇志》也是作者读过的书籍之一。‎ 对一些有争议的信息,可以先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再进行引导点拨。如,“四岁时 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属不属于本次梳理信息的范围?可以让学生看清要求是梳 理“作者自己读书”的经历,因此这个信息可以忽略。再比如,《水浒传》《荡寇志》《西 游记》《封神榜》等书,文中并没有明确地说是什么时候读的,有可能作者七岁到十二三 岁期间读过,1980年后又读,可以将这些书梳理成一类,或在书名号后面标注“? ”等符 号,表示存疑,让学生明白梳理的信息要准确。‎ ‎“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这类信息比较零散,学生很容易遗漏,如,在梳理作者对 《红楼梦》的态度和评价时,学生能够找到“兴趣不大”或“厌烦”的感受,但是对于中 年以后再读时“尝到滋味”的内容往往容易忽略。1980年后作者对现代文艺作品的态度和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评价等信息较多且在文中较为分散,不容易找齐全,可以让学生通过互相补充的方式将信 息加以完善,概括总结出作者认为的好书标准是:能引发人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所 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故事耐人寻味;故事情节精彩,不烦琐;感 情真挚、质朴浅显,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1. 交流梳理信息的方法。‎ 理清作者的读书经历后,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梳理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 来完成提取信息、按要求分类整理的,体会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学生可能用到的梳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各种符号在书中圈画。‎ 这是最常见的梳理信息的方法,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多用这种方法。用不同的符号 圈画作者年龄或时间、书名,以及作者的评价感受等信息,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信息 散落在文本中,回顾总结时,还要再浏览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和互相学习:在圈 画重点信息时,如何利用圈画的符号,做到既准确,又一目了然?比如,用相同的符号勾 画同一类型的信息;重复的信息不再勾画;用符号勾画出重点的或存疑的内容。‎ 圈画信息的示例:‎ ‎㉖忆读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竺達开始读书。倒不是I四岁时睫母亲教给 我的負丞丞,而夏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 合,合久必分••••丁 的応亜涉 那时,我的負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 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zhan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 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缨墨遂翅在母亲的 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 kai 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 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 ge 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 To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岁顼應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 说“官迫民反“的绿準》尤其欣赏。建蜓里鲍變黑込 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矗赢福籲新蒔 gang 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 kou 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本文作者冰心,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108‎ ‎(2 )分条列出信息。‎ 学生在学习第五单元中的《松鼠》一课时,已经学过分条列岀信息的方法。梳理作者 自己读书的经历,可以启发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分条把信息列出来。分条列出信息的 好处是条理清晰,但列出的信息要概括,并且准确。‎ 分条列出信息示例:‎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① 七岁时自己读《三国演义》,因为对舅父讲《三国演义》无限期待。‎ ② 读了《水浒传》,觉得书中人物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荡寇志》中的人物则没有个 性。(存疑,不确定什么时候读的。)‎ ③ 十二三岁读了《红楼梦》,兴趣并不大;中年后再读,才理解其中滋味。‎ ‎(3 )借助图表梳理信息。‎ 学生可能喜欢用画图的方式形象地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常用 表格来帮助学生梳理信息。用图表梳理信息,直观简洁,一目了然,但需要对图表进行合 理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在梳理信息时,如何才能设计出既合理又清晰明了的图表。 如,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表格项目的分类。‎ 以表格形式梳理信息示例:‎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 好书的标准 七岁 ‎《三国演义》‎ 津津有味、.无限期待、引 起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能引发人阅读期待, 激发阅读兴趣。‎ ‎《水浒传》(?)‎ 尤其欣赏、人物描写生动。‎ 人物形象生动、栩 栩如生、个性鲜明。‎ ‎《荡寇志》(?)‎ 没有人物个性、索然无味。‎ 十二三岁;‎ 中年以后 ‎《红楼梦》‎ 十二三岁时读,兴趣不大, 人物使人厌烦;中年后再读, 尝到其中滋味。‎ 耐人寻味。‎ ‎1980年后 ‎《西游记》‎ 精彩 故事情节精彩,不 烦琐。‎ ‎《封神榜》‎ 烦琐 现代文艺作品 有的堆砌华丽词句,无病 呻吟;有的满带真情实感、质 朴浅显,使人心动神移,不能 自已。‎ 满带真情实感、质 朴浅显,使人心动神移, 不能自已。‎ 梳理信息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把所有的信息归纳成一段话。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 展示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可以让学生继续依据学习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尝试梳理出关于“读书的感悟” “读书的方法”等信息。梳理“读书的感悟”时,可结合 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谈一谈。梳理“读书的方法”时,可以结合课后第三题进行讨论。‎ 1.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出对作者读书感悟的体会。‎ 引导学生梳理信息,总结出作者觉得读书的好处是“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 乐” “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课 后第二题围绕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个读书感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 -谈。‎ 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8自然段,感受作者童年读书的快乐经历,体会到正 因为冰心热爱读书,才有了如此由衷的感慨,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展开交流。如,学生可 能会说自己喜欢读《十万个为什么》这类的科普书籍,大量的阅读让自己知道了很多知 识,和小伙伴分享这些知识时,大家都称呼自己为“小博士、万事通”,让自己获得快乐。‎ 如果学生学有余力,还可以结合从文章中梳理出的“读书的好处”,交流读书的其他 好处;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中冰心对少年儿童寄予的期望——“读书好,多读书,读好 书”,谈一谈今后的读书计划;结合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让学生写一写, 表达对书的感受。‎ 1. 交流读书方法,开展讨论活动。‎ 借助梳理出的读书方法,如,“一知半解地读” “反复读” “隔段时间再读”“比较读、 挑选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是否用过冰心谈到的这些读书方法,自己 还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再让学生结合课后第三题,开展以“读书是否可以一知半解”为话题的讨论,根据自 己的阅读经验,表达对读书方法的不同观点。如,有的学生对这个观点表示赞同,认为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开卷有益,多读就有收获;有的学生对这个观点表示不赞同,认 为如果读不懂,既浪费时间,也没什么效果,有时候还可能理解错误,产生不好的影响。‎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把理由说清楚,对其他同学的观 点要有积极回应,继续落实之前学过的口语交际要点。‎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中,“浒”字放在书名《水浒传》里,学生不难读出,但是单独识 记时,学生很容易将它读成“xU”,可引导学生了解“浒”的本义是“水边”,在语境中 练习读音。“煞”字的读音,学生平时接触较少,可以让他们借助工具书查一查,在本课 的“七十二地煞”里读“shd”,指凶神。“栩”字的本音是三声,在“栩栩如生”这个词 中,因为连读需要,第一个字音会变调,可引导学生多练习。“寇”字容易和“冠”字混 淆,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对比组词的方法强化记忆。‎ 本课有3个多音字,“传、卷”在学生的生活中使用频率较大,可以让学生借助组词 来辨析,如"chudn"可以组词“传达、传说、传奇”,“zhudn”可以组词“自传、传记、 外传”;“j成n”可以组词“卷尺、卷心菜、卷烟”;“judn”可以组词“试卷、卷宗、手不 释卷”。本课“着”字“zhu6”的读音容易读错,可以让学生在语境中先猜一猜“着力” 的意思是“尽力、用力”,再联系语句加强记忆。‎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有8个既是要求会认的字,又是要求会写的字。“舅”字上半 部的笔顺学生容易写错,可让学生借助《松鼠》一课“鼠”字的学习,强化巩固“臼”的 笔顺:撇,竖,横,横折,横,横。它的字音和字义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来记忆,也可以 引导学生利用象形字的演变来识记。“葛”字下面是“囚”不是“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 之前“歇”‎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字的学习迁移记忆。“刊”本义是“砍、刻”,古代文字多是用刀刻在石头、龟 甲、器皿上,后来引申为排版印刷,作名词则指出版物,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熟悉的词 语来加强记忆和理解,如,报刊、书刊、刊物。“琐”字在书写的时候,倒数第二笔的撇 起笔要靠上,末笔点要靠下。‎ 本课部分字书写要点:‎ 津 右边“聿”部的第二笔是“长横”,最后一笔是“竖”。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右 边横画分布均勾,长度不一。‎ 衰 中部是“口”加一横,两端出头,长于“亠”的横,第七笔撇要写得舒展, 撇尖与末笔的捺脚持平。‎ 篇 ‎“扁”字下面的“门”要比上面的宽,第十笔撇要舒展。‎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27*我的“长生果”‎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长生果”加上引号,说明它有特殊的含义,在文中指的是 “书”。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长久不衰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 表达了书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对书籍的无比喜爱。‎ 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描述了读书类型的变化:小时候从 读印着“水浒” “三国”的小画片,到读《七色花》《血泪仇》等连环画;上学时从读文艺 书籍,到读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作者阅读的类型越来越多,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广。不 同的时期,书的来源不同、类型不同,读书方法也不同。‎ 作者的读书生活充满情趣,为饱览“香烟人”小画片而“卖力地呐喊助威”,由“看 得津津有味”到“不过瘾”,用词童趣十足。写读“连环画”时,作者运用“浮想联 翩、泪落如珠”等词语,生动再现了作者读书时的如醉如痴。写读文艺书籍时,“直奔那 里” “差不多都”等词语更是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如饥似渴的读书状态。‎ 在丰富的读书经历中,作者体会到阅读的好处,阐明自己在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 理。作者用亲身的经历、真切的体会,说明了读和写的密切关系,强调了阅读厚积薄发的 作用:大量的阅读拓展了作者的想象力,因此作者的写作别出心裁、与众不同;阅读大部 头的小说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既能丰富积累,又增强了记忆力和理解力,使作者作文的 时候能恰到好处地借鉴和模仿,并用呕心沥血的创造打动人心。‎ ‎ ©教学目标 1. 认识“喻、瘾”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奔”。‎ 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 中悟出的道理。‎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学习提示,选择合适的梳理方法,根据要求梳理出作者读书 的类型,以及从阅读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学生在梳理信息之后,要用一段完整的话把所 有信息说清楚,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 本课中作者读过的书籍表述得很清楚,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出关键词句,借 助结构图或者表格等形式,梳理出小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和古今中外大部头小说等 书籍类型的信息,再梳理出书籍的具体内容,把相关信息说清楚。如,印着“水浒” “三 国”故事的小画片,是作者最早见到的连环画;《七色花》《血泪仇》等是作者看过的真正 的连环画。课文没有明确举出文艺书籍和古今中外大部头小说的书名,只提到巴金先生的 《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之前的阅读经验等进行交流:作者可能会读哪些书籍,用了 什么方法读了这么多书籍?为什么这些书籍会让她若干年后还记忆犹新?引导学生通过交 流进一步体会读书给作者带来的美好感受。‎ 2. 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在充分交流作者读书类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从文中梳理出作者从读 书、作文中悟出道理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如,阅读扩展了想象力,做读书笔记锻 炼了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要与众不同,还要写出真情实 感;可以借鉴、模仿,更要创造。可以让学生朗读相关句子,进一步感受作者醉心阅读的 原因。‎ 作者从读书中悟出的道理是穿插在文章内容中的,学生可能会遗漏。教学时,可以引 导学生带着问题读,找到描写作者阅读的段落后仔细默读,从中圈画出关键词句,整理岀 从阅读中悟出的道理的句子。‎ 3. 体会阅读和作文的关系。‎ 作者借助自己两次作文的事例,讲述了阅读和作文的关系,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 小组合作学习,自主交流作者作文中丰富的想象、传神的借鉴等方面与阅读的关系。‎ 阅读和习作的关系在文中并没有直接说明,需要我们在阅读中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 阅读使作者的想象力丰富,而丰富的想象力能让作文新颖、别致;阅读使作者的记忆力和 理解力增强,为作文时能准确借鉴、模仿和创造打下基础。最后可以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 实际来说一说阅读和习作的关系。‎ 教学时,根据学生的交流内容,可以用结构图的形式梳理信息,帮助学生理解。示例 如下:‎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构思别出心裁 落笔与众不同 要写真情实感 借鉴模仿创造 教学本课时,还可以结合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感 受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1. 生字学习。‎ 本课要求认识13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时先自主识记,课内和同 学交流容易读错的字。如“馈、磁、酵”三个字虽然都是形声字,但读音却和右边部分不 同,学生容易读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借助组词进行正音和记忆。“瘾、沥”是 符合一般规律的形声字,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如,“沥”意为 “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可以组词为“淅淅沥沥、沥干”等。‎ 认识“籍”字时,可告诉学生古时最初记录信息的户籍、书籍,大部分为竹简,所 以“籍”是竹字头,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在哪儿听说过这个字,如“户籍、籍 贯、祖籍、书籍、典籍”等。“鉴”字可以和之前学过的“签”字进行比较识记,这两个 字形体相似,学生容易混淆。“鉴”的“金”字旁跟金属有关,古时指“铜镜”,在课文中 结合“借鉴” 一词,根据上下文理解为“对照别人的文章,取长补短”。‎ 本课的多音字“差”在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借助词义区分 读音,在本课读“chdi”可以组成词语“美差、交差、岀差”等。“奔”字的读音容易出 错,可以让学生借助字典,了解两个读音的意思:读“b8n”的时候,是“急走,跑”的 意思,可以组词为“奔跑、奔驰、奔腾”等;读**ben ”的时候,是“直接向具体的目的 地走去”的意思,可以组词为“直奔、投奔”等。‎ 2. 实践活动。‎ ‎《我的“长生果”》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可让学生结合本单元交流平台的学习, 总结交流读书的方法、找书的方法,整理自己的阅读书目单。‎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 教材解析 ‎ 本次口语交际借助“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结合学生的阅读经验,打开交际 话题,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后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清楚表达观点与彳顷听时抓重点的能力。‎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打开思路,选择交流的内容。学生可以从阅读 书籍中选择最喜欢的人物,也可以从影视作品中选择,只要是自己由衷欣赏和喜爱的人 物,都可以交流。‎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思路。先以表格的形式整理相关信息,然后借助表格讲述, 使学生“说”得有条理,“听”得更明白。教材还提岀了交流时的具体要求,提示学生借 助表格信息分条讲清楚喜欢的人物是谁、来自哪一部作品,并列出两条喜欢的理由,提示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介绍。‎ 最后,教材提出了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具体建议。先小组交流,再全班展示,让更多 的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达。用“看看谁介绍的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的方式相互评价, 使学生在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的同时,通过交流“为什么他的介绍让我印象深刻”,提高 口语交际能力。‎ 小贴士从“说”和“听”两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分条讲述”能帮助说的人把理由 说清楚,也能使听的人抓住重点;“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是针对听明白提出具体要求, 要认真听,捕捉到重点信息。‎ ‎ 教学目标 :• ‎ 1. 能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 2, 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教学建议 ‎ 本次口语交际与学生之前的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的经验联系较为紧密,可提前布置学 生搜集并整理“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的相关信息,填写表格,为课堂上的交流作好准备 工作。交际时,指导学生先整理信息,再筛选岀本节课要交流的内容,分条列出喜欢理 由。最后交流展示,相互评价,分享“我最喜欢的人物”。‎ ‎—、课前布置,确定交流内容 课前先布置学生围绕“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搜集信息,指导学生借助表格列举重点 信息,如人物、出处、喜欢的理由。可重点提示表格“喜欢的理由”可以是人物的特点、 本领、典型事件等,确定从几个方面进行交流,分条列出。‎ 二、梳理信息,做好交流准备 结合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的表格信息,进行课上交流。首先,组织学生借助表格在小组 内交流,相互评价喜欢的理由是否分条讲清楚了。教师要相机提醒学生,列举理由尽量概 括,列举典型事件;如需引用书籍中的文字,要提炼重要信息,整合内容相似的信息。最 后,组织学生结合同学的评价口头进行修改完善,使交流的信息更丰富。‎ 表格示例:‎ 人物 出处 喜欢的理由 小豆豆 儿童文学 ‎《窗边的小豆豆》‎ 1. 小豆豆是一个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孩子,与我 们很像。‎ 2. 小豆豆爱冒险的举动,常常把我逗乐。比如,有一 次小豆豆不小心把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便池里的 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也没找到钱包。‎ 3. 小豆豆虽然淘气、顽皮,但是非常善良、真诚。她 从不耻笑歧视残疾的同学,而是发现他们的长处,还帮助、 保护他们;遇到受伤的小动物,会不顾一切地照顾它们。‎ 三、交流展示,相互评价,分享“我最喜欢的人物”‎ 1. 交流示例,讨论方法。‎ 教学时可以先请两名学生分享,大家讨论“如何能讲得更好,吸引人”。学生可能直 接读表格内容,可以提示把表格里的内容变成连贯的一段话。学生可能表意不清、表述内 容繁杂,可以提示学生用上“一、二、三”或者“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分条讲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述,说清楚,使听的人更容易听明白。还可以提示加上开场语或结束语,“大家好,我最 喜欢的人物是……”或“谢谢大家,我介绍完了”等语言。‎ 1. 组织开展“我最喜欢的人物”交流会。‎ 首先,小组内交流,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可以根据标准评出讲述星级, 如:①分条讲述,理由较简单(或角度唯一),1星;②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了,2 星;③分条讲述,事件典型,人物形象很吸引人,3星。‎ 其次,请一个小组获得不同星级的同学分别展示,全班同学提出建议。如,针对理由 较为简单的学生,可建议列举具体事例阐释理由;针对角度唯一的同学,可建议选择有关 人物的两三个典型事例,提炼出更丰富的形象;如果学生多是严格按一二三分条表述,先 肯定其条理,同时也提出,不是一定按照一二三表述,还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用一些关 联词、过渡句等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使表达更为自然。‎ 交流时,对听的同学也要提出明确要求:要保持安静,认真倾听,如果有没听明白 的地方,可在对方介绍完毕后,有礼貌地提出疑问,也可以针对听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 建议。‎ 交流后,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谁介绍的人物形象让你印象深刻,为什 么?是不是也很想读这本书或看这部影视作品?引导学生认真®I听,听完以后能抓住内容 的重点进行复述、补充或总结。‎ 2. 课后延伸,激发阅读兴趣。‎ 如果“说”和“听”的同学喜欢的是同一个人物,可以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交流; 如果别人讲了某个人物,自己感兴趣、印象深刻,可以在课后进一步追问,了解更多的人 物信息,进而激发学生去阅读或者观看相关作品。‎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习作 推荐一本书 本单元的习作话题是“推荐一本书”,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实践或本学期的读书 活动,把自己读过的、认为值得推荐的书分享给同学,让同学们通过交流,广泛阅读、读 好书、读整本书。‎ 教材的第一部分,以激趣的方式提示习作内容,把好书比作好朋友,把本次习作活动 比作向同学介绍好朋友,用生动亲切的比喻唤起学生表达、交流、分享的欲望。‎ 教材的第二部分,从内容和要求两方面对本次习作作了具体说明。首先,对习作内容 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介绍清楚基本信息;二是要重点写推荐理由,可以从内容、语 言、情节、人物个性、思想启迪等不同角度,抓住书籍的具体特点写推荐理由。其次,教 材还提岀分段写、写具体的要求,并在突出重点、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方面给出了一些具 体可操作的建议;提示学生可以推荐不同类型的图书,如,可以推荐小说,可以推荐科普 读物等。而且根据所推荐书籍的具体特点,提示了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出推荐理由。‎ 教材的第三部分,提出了评价的建议,通过交流分享,学生可以进一步反思怎样修改 自己的习作,以更好地激发别人的阅读兴趣。同时,真正让推荐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 待,以阅读更多好书。‎ ‎ 教学目标 I ‎ 1. 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 2. 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 教学建议 ‎ 指导学生完成本次习作,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课前自我盘点,初 步确定推荐书籍与理由;其次课上交流,梳理习作内容;接着重点指导学生把重要理由写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具体;最后评改交流,分享习作。‎ 一、 选择习作素材,初步确定推荐理由 本次习作可以在学完几篇阅读课文后进行。课文学习后,可以将“交流平台”前置, 伴随着“交流平台”学习伙伴的提示,既帮助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书,也指导学生用学到 的方法去读更多的书。‎ 在此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盘点已读过的书了。教师可以及时提出习作选材的要求: 一是选书。可以扩大选书范围,选择自己特别喜欢或是印象深刻的书,尽量避免推荐给同 学们熟悉的书籍(如学过的或是教材里推荐过的书),因为如果大家都读过,推荐的效应 不大,推荐也就失去了意义。除了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文学类作品,还可以建议选择历史故 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也可以组织学生聊一聊,说说打算推荐什么书,相互启发, 打开思路。二是思考推荐理由。引导学生选定书籍后,可以认真思考“为什么要推荐,哪 些地方吸引了自己”,然后用小标题分列几点,先试写一段“好书推荐”,准备课上交流。‎ 二、 借助习作提纲,梳理习作内容 首先,可以进行“好书推荐”的习作热身。可以呈现学生的示例,意在引起学生对 “如何推荐一本书”的思考,进而聚焦本次习作要求。‎ 接着,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进一步明晰“如何推荐一本书”。引导学生讨论,刚 才展示的同学或是自己在表达推荐理由的时候,哪些信息想到了,哪些忽略了。如,推荐 一本书要介绍清楚书籍的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有书名、作者、出版社,也可以介绍封面、 扉页等特点;再如,要重点写推荐理由,推荐理由可根据推荐读物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 从内容、语言、情节、人物个性、思想启迪、实用价值等不同的角度确定。‎ 最后,完善推荐理由,自我修改。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完善信息,进一步梳理推 荐理由,修改习作提纲。然后同桌交流,相互评价,看看段落是否划分清楚,计划从哪些 方面写推荐理由。‎ 三、 指导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本次习作中,“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展示 一些学生的习作片段,引导交流讨论:什么叫作“写具体”?如何把理由写具体?如何突 出重点?习作片段中的不具体,主要表现在用一句话或一些比较概括的词语表述理由,缺 乏具体的解说或事例,让人读完后知道的信息很少,因此不能够吸引人。而优秀片段大多 能抓住人物生动形象的描写、典型的情节,有分析,有感悟。‎ 接着,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如何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如,可以选择某个情节、对 话、插图、精彩片段等介绍,也可以选择多个角度介绍。对于科普类的书籍,可以结合自 己阅读到的有趣知识和独特想法进行推荐;对于历史传记类的书籍,除了介绍典型人物和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历史事件,也可以借鉴、引用别人对它的评价;对于神话故事类的书籍,也可以摘录其中 精彩片段。教师要提醒学生回顾在口语交际学到的分条、有条理表述的方法,从分条到分 段,做到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 四、评改习作,分享交流 学生完成整篇习作后,可以在小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在巡视中发现优秀的学生习 作,记录共性的问题,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指导。‎ 选取推荐角度多样、推荐理由阐述具体、表达形式丰富、语言描写生动的习作,在全 班分享。让学生根据例文来充分交流:谁的推荐能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从中获得“怎样 写得更好”的思路与经验,然后借鉴这些思路与经验修改自己的习作,或者在小组内交换 习作,运用修改符号互相修改。‎ 修改完成后,组织学生开展“好书分享”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把自己的习作读 给同学听,在班级里营造“好书大家一起读”的氛围。也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 实践活动,做一期“我喜欢的一本书”主题板报。‎ 最后,可组织学生开展“好书共读”活动,全班同学选出几本推荐的好书共读,或者 相互交换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分享阅读,让“好书推荐”的效果落到实处。‎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通过学习伙伴的交流对话,总结了找书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 趣和需要来找书读,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学习伙伴的对话中,一共提及了以下几种找书 方法:从别人推荐的书目中找书读;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中找书读;从感兴趣的作家、作 品中找书读;读各种不同题材、体裁的书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内容:‎ 第一题引导学生用比喻句来表达自己对书的理解。教材中给出了三个例句,借助形象 的比喻,分别把书比作长生果、营养品、朋友和故地,表达了不同的人对书的看法。三句 话分别出自本单元的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莎士比亚的戏剧《奥赛罗》、英国作家 尤安•艾肯的散文《走遍天下书为侣》。‎ 第二题引导学生排列句子的顺序,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在排列句子的过 程中发展逻辑思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这段话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 论集》。‎ ‎“书写提示”选取了欧阳询的碑帖《九成宫醴泉铭》局部文字,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 现书法碑帖鉴赏内容,配以简体字释文,让学生通过欣赏书法古帖,初步了解欧阳询书法 的用笔特点和结构特点,从整体上感受碑帖“平正端庄、险劲生动”的艺术风格,体会书 法的魅力。‎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描绘自己“观书”的 感受,借助生动的描写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的大意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 子,天空的光辉和云影一起映入水塘,随波晃动。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 为有源头在为它输送活水。这首诗向人们阐明一个道理,只有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汲 取新的知识,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塘中那样,才能使内心澄明。第二首诗的大意是:昨 天晚上,春江水涨,漂浮起来的大战船就像一根羽毛那样轻。往日舟大水浅,很多人白白 花费了很大力气也推不动它,而现在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了。这首诗告诉我 们: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春水生”指江河里的春水 涨起来了,这里比喻大量的阅读。“蒙冲”,是古代的一种战船,这里用行舟比喻学习。‎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色)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交流平台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能结合自己的读书 经历和交流平台中学习 伙伴的对话梳理、总结 找书方法。‎ 词句段运用 本次“交流平台”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如何 找书读,拓宽自己课外阅读的范围。‎ 1. 先引导学生交流:你喜欢读哪些课外书?平时除了 阅读老师、家长推荐的书,自己还会主动找什么书来读?‎ 2. 学生交流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 自己想读的书?让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找书读的方法,如, 同学之间相互推荐阅读、去图书馆、书店“淘书”。‎ 3. 引导学生阅读交流平台,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书 中学习伙伴找书的方法和好处。‎ 4.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外阅读时受到的启发,并说一 说寒假的读书计划。‎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能借助比喻表达 自己对书的看法。‎ 1. 让学生自由读三句话,圈画出句子中和“书”对应的词 语,体会句子如何借助形象的比喻表达对•书的看法,感受句子生 动的描写。‎ 2.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和感受说一说:还能把书 比喻成什么?‎ 如,“书就像一个聚宝盆”“书籍是登山靴,帮我们一步步登 上人生的高峰” O 能把句子排成一 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 写下来。‎ 1. 先让学生自由读五句话,思考哪些句子是在讲同一个 意思,哪些句子是在总述,提示主要意思。‎ 2. 引导学生梳理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理清句子 之间的关系,排出先后顺序。学生自己尝试排列之后,和同学 交流理由。如,第一句和第三句都是在讲“吸收”,第一句是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总述,第三句是具体说明;第四句中“阅读和写作”这句话, 提示要先排列阅读的句子,再排列写作的句子。排序的答案 是:(1 ) (4) (2)(5) (3)0‎ 3. 把排列好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了解阅读和写作的 关系。‎ 书写提示 4. 在抄写时,注意行款整齐,要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初步了解欧阳询 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 点,通过欧阳询的楷书 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 的欣赏,感受汉字和书 法的魅力。‎ 日积月累 1. 先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欧阳询和《九 成宫醴泉铭》的基本情况,以及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2. 学生阅读教材,找到并画出描写欧阳询楷书用笔和结构 特点的词语,对照《九成宫醴泉铭》碑帖感受这些词语表达的 意思。‎ 3. 可以借助欣赏欧阳询楷书毛笔字帖,让学生更全面地 了解欧楷的特点;也可以通过视频或现场书写等动态展示形 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欧楷书法的兴趣。‎ 4. 如果有条件,可以结合书法课,让学生尝试用毛笔描 摹、临摹《九成宫醴泉铭》,通过实践,进一步感知其特点, 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第八单元239‎ 第八单元239‎ 背诵《观书有感》。‎ 1. 学生自读古诗,找岀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先猜一 猜,再借助工具书验证。也可以请教同学,针对难点互助交 流,通过反复朗读巩固字音。‎ 2. 引导学生思考: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内容写的 却是“半亩方塘” “天光云影” “春水生”等景物?提示学生把 古诗描述的景象和“观书”的感想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 大意,体会比喻的生动与形象。‎ 3. 引导学生结合两首诗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并通过多 种形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第八单元239‎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附录 ‎ 识字音序表 O 矮2‎ O 版20‎ 榜19‎ 惫]8‎ 璧6‎ G 杈17‎ 岔8‎ 偿27‎ 嫦24‎ 耻25‎ 酬9‎ 雏4‎ 炊]5‎ O 歹10‎ 黛1‎ 耽18‎ 迪19‎ 兜]8‎ 妒24‎ 盾15‎ 惰5‎ O 娥24‎ G 吩2‎ 奉14‎ G 搁8‎ 葛26‎ 估14‎ 拐8‎ O 亥12‎ 罕10‎ 瀚7‎ 杭3‎ 喉15‎ 惚19‎ 瑚11‎ 浒26‎ 谎9‎ O 饥27‎ 嫉24‎ 籍27‎ 贾26‎ 俭11‎ 睑4‎ 鉴27‎ 桨23‎ 搅15‎ 缴19‎ 酵27‎ 谨20‎ G 凯26‎ 刊26‎ 瞌10‎ 恳1。‎ 馈27‎ 绰5‎ 嘲19‎ 臣6‎ 瓷24‎ 辞6‎ 磁27‎ 抵6‎ 甸27‎ 殿14‎ 柜4‎ 聒21‎ 褐18‎ 衡5‎ 宏]4‎ 皇11‎ 惶]3‎ 煌14‎ 嫁19‎ 兼19‎ 茧19‎ 礁11‎ 矫17‎ 皎27‎ 烬14‎ 舅26‎ 拘10‎ 寇26‎ 筐11‎ 旷22‎ 注:生字后面,数字表示课文序号。‎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编写说明 243‎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o 澜14‎ 垒8‎ 励20‎ 沥27‎ 廉6‎ 疗16‎ 冽22‎ 鳞13‎ 凛22‎ 蔺6‎ 陵14‎ 榴2‎ 咙]5‎ 珑14‎ 鲁26‎ 鹭1‎ 夢3‎ 履13‎ 略8‎ 瞒15‎ 蔓4‎ 矛15‎ 勉17‎ 眸4‎ 某26‎ 亩2‎ o 乃12‎ 酿]。‎ 袅24‎ 拗11‎ 诺6‎ o 趴4‎ 畔21‎ 袍6‎ 陪4‎ 僻19‎ 篇20‎ 魄]8‎ O 歧20‎ 岂25‎ 谴5‎ 嵌1‎ 跷19‎ 侵8‎ 卿6‎ 丘8‎ 权]8‎ o 纫18‎ 辱6‎ o 嫂10‎ 煞26‎ 筛10‎ 珊11‎ 擅6‎ 勺]5‎ 摄16‎ 呻26‎ 恃12‎ 嗜1‎ 誓9‎ 衰11‎ 擞12‎ 梭10‎ 琐26‎ o 胎]3‎ 泰11‎ 炭16‎ 誉20‎ 剔14‎ 艇]5‎ 颓]8‎ 鸵7‎ 枉19‎ 偎11‎ 委27‎ o 牺9‎ 悉4‎ 匣1‎ 狭17‎ 暇23‎ 嫌1‎ 蘇]7‎ 陷8‎ 祥20‎ 享4‎ 歇]7‎ 协5‎ 泻13‎ 栩26‎ 熏12‎ 汛5‎ 驯17‎ o 舀15‎ 怡22‎ 矣25‎ 抑]8‎ 逸22‎ 瘾27‎ 赢7‎ 哟4‎ 幽4‎ 榆21‎ 狱10‎ 域15‎ 喻27‎ 御6‎ 冤]9‎ o 哉]3‎ 噪]8‎ 榨2‎ 斩26‎ 栈]9‎ 枕19‎ 殖16‎ 桩23‎ 锥17‎ 罪6‎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写字音序表 O 哀12‎ 挨10‎ 矮2‎ O 堡8‎ 辈10‎ 毕19‎ 蔽8‎ 饼3‎ 播2‎ 泊21‎ G 蚕19‎ 茶3‎ 缠3‎ 抄6‎ 臣6‎ 耻25‎ 赤7‎ 酬9‎ 愁21‎ 闯14‎ 辞]8‎ O 歹10‎ 党8‎ 迪19‎ 典6‎ 殿14‎ 吊]8‎ O 爹10‎ 恩1‎ 叮9‎ 钉]9‎ 懂3‎ 惰5‎ O 妨8‎ 访5‎ 吩2‎ 奉14‎ 扶9‎ 俯7‎ 咐2‎ Q 糕3‎ 隔5‎ 葛26‎ 宫6‎ 拱]4‎ 估14‎ 拐8‎ 冠7‎ O 亥]2‎ 罕10‎ 杭12‎ 鹤1‎ 恒25‎ 衡5‎ 宏14‎ 滑17‎ 皇13‎ 煌14‎ 谎9‎ 辉14‎ 悔9‎ 毁14‎ 诲25‎ 婚]0‎ O 脊]8‎ 祭12‎ 贾26‎ 捡3‎ 刖7‎ 疆13‎ 桨23‎ 浇2‎ 焦9‎ 皆25‎ 津26‎ 浸3‎ 荆6‎ 竟]8‎ 境14‎ 纠23‎ 舅26‎ 拘]2‎ 拒6‎ 菌16‎ 龟18‎ ‎6‎ 凯26‎ 刊26‎ 考19‎ 旷22‎ 框1‎ 窥25‎ O 兰3‎ 览14‎ 懒5‎ 郎10‎ 黎22‎ 粮16‎ 注:写字后面,数字表示课文序号。‎ 编写说明 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辆10‎ ‎>3‎ 疗16‎ 履]3‎ 玲17‎ 略8‎ 陵14‎ 珑17‎ 碌18‎ 魚 枚7‎ 眉23‎ 免22‎ 勉17‎ 某26‎ 亩2‎ 幕22‎ 慕2‎ G 乃]2‎ 诺6‎ O 畔21‎ 抛23‎ 陪19‎ 喷7‎ 篇26‎ 婆3‎ 朴26‎ O 妻10‎ 漆22‎ 岂25‎ 启19‎ 潜]3‎ 嵌1‎ 怯6‎ 侵8‎ 丘8‎ 区16‎ 圈7‎ 权]8‎ 缺25‎ O 忍]8‎ 榕23‎ O 嫂]0‎ 杀16‎ 纱10‎ 梢23‎ 哨1‎ 摄16‎ 拾17‎ 氏16‎ 试13‎ 恃12‎ 誓9‎ 梳17‎ 暑19‎ 鼠17‎ 束7‎ 述26‎ 衰26‎ 寺21‎ 诵25‎ 酸]8‎ 孙21‎ 琐26‎ O 塌9‎ 塔23‎ 胎13‎ 炭16‎ 唐14‎ 糖19‎ 趟10‎ 疼19‎ 亭2‎ 统14‎ 筒7‎ 托10‎ ‎❸‎ 哇]8‎ 挽5‎ 谓25‎ 稳5‎ 窝17‎ O 席19‎ 匣1‎ 狭17‎ 暇23‎ 嫌1‎ 限26‎ 陷8‎ 献6‎ 销14‎ 歇17‎ 协5‎ 鞋5‎ 泻]3‎ 屑19‎ 秀17‎ 熏12‎ 汛5‎ O 延9‎ 怡22‎ 宜1‎ 议6‎ 抑]8‎ 逸22‎ 泳10‎ 榆21‎ 愈22‎ 晕22‎ 韵1‎ ‎❷‎ 噪18‎ 榨2‎ 斩26‎ 涨23‎ 召6‎ 珍9‎ 枕19‎ 殖16‎ 置7‎ 朱1‎ 煮]9‎ 嘱9‎ 筑8‎ 桩23‎ 罪6‎ 附录243‎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同步解析与测评》听力材料 期中综合测评 听力材料一,‎ 有个小女孩儿一心贪玩,居然把她的小狗“贝贝”带进了一家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商 场。小女孩儿只顾与她的“贝贝”说着悄悄话,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条规矩,当她上了二楼 突然看到墙上“严禁携带小狗入内”的警示牌,才发现小狗已经没地方藏,她挺着急,便 赶紧乖乖地站好,一边紧搂着“贝贝” 一边看着迎面走来的商场的保安,等待着想象中的 “狂风暴雨”。不料保安不仅没生气,还笑眯眯地看了看她,问:“啊!多么可爱的小狗, 它叫什么名字?”小女孩儿轻轻回答:“它叫贝贝。”而那位叔叔也就再次笑了笑,摸了摸 小狗的头,说:“亲爱的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小女孩儿进来的, 但既然来了也就不难为你了。请离开时记住,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 妙!妙极!叔叔的这段话,立刻给小女孩儿留下了一个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天! 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 听力材料二 一天,一个长发披肩的时髦姑娘刚挤上了车,就觉得自己的长发被后边的人拽住 了,她使劲拉拉头发,拉不动,显然还被后边的人拽着,于是猛地转身,打了后边那人一 下——那是个穿着工装裤、长着娃娃脸的打工仔!见打工仔并没赔礼道歉,还红着脸笑, 姑娘更气,还骂了句“流氓”。挥手又打了他一下,打工仔仍然没生气,只是用手指了指 车门 原来,姑娘的长发是被车门夹住的!‎ 姑娘傻眼了,脸刷地红了,一时语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而打工仔也就看了看她, 挺宽容地说了一句:“俺也有姐,可俺姐绝不像你这样!”说着转过脸去再没吭声,而姑 娘也看着打工仔宽宽的肩膀,眼泪刷地流下来……‎ 多么宽容的教诲,“姐”和“姐”比,一下子就折服了一个傲慢的灵魂!‎ 期末综合测评A卷 记忆中的爸爸(节选)‎ 许燕吉 寒假暑假,爸爸在家里的时间多,他教哥哥下棋,跟哥哥讲时事。至于愚顽不通窍 的我,他也会发明些玩法来哄逗。他把背心橹上去,光膀子躺在竹席上,告诉我每个瘩 (wh)子、每个疙瘩都是电铃机关,一撼他就发出叮咚的声音,再撼别处,他就发出另一 #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种声音,高高低低,也有好听的,也有怪声的,惹得我咯咯直笑。‎ 冬天,我和哥哥爬到他床上,要他给我们“演戏”,他把照相机的三脚支架支到床上, 蒙上床单当剧场,再在床上放一个小盒子当桌子。我和哥哥盘好腿坐在一边,爸爸也盘腿 坐在对面,他说“唯唯”就开戏了。上场的就是他的两个大拇指,虽然这两个“演员”只 会点头和摇晃身躯,但“配音”很出色,“文武场”也很热闹。‎ 夏初,在家里的顶棚上乘凉,也是我们和爸爸的快乐时光。他给我们讲故事,讲天文 地理,古今中外,林林总总,随口道来。没准儿还是他现编的。他也教唐诗,我记得他教 我认北斗星,就教我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也不给细讲,自己领会去。我不 记得爸爸对我们正正经经地说教训话,大概都是通过这些故事、谈话,潜移默化地把他的 思想、观念传递给了我们。‎ 期末综合测评B卷 五色茶花 袁琼 我们峡江的桂林村有棵奇异的古茶树,一棵树能开几色花。人们叫它五色茶花。‎ 有一年冬天,我亲眼目睹了五色茶花的风采。寒冬腊月,许多花木正在休眠,而这株 五色茶花,却开得如火如荼,格外招人。这株树高五米左右,树M (dou )出土分为两枝, 成对称状。树干饱经风吹日晒,斑痕累累,连树心也空了,只靠约五分之三的树体表层支 撑着如磐的树冠。‎ 树很古老,树身印满岁月的痕迹,花也开得迷人。你看,花儿满枝头,远处看去就像 是繁星当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走近细看,花瓣一重叠一重,富丽堂皇,情态各 异。最为奇妙的是,同为一株树,两个树杈上的花,颜色却不相同。右边树杈上的花为纯 白色,左边树杈上的花为红、白、黄、蓝、粉红五色,故名五色茶花。‎ 相传这株茶花树是明朝嘉靖年间种的,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说它几经劫难, 最严重的一次是1985年,几个陌生人想高价买下它。守护它的主人认为,这是祖宗所传 之物,不可变卖。不料,一天夜里,树上的枝丫被人锯了个精光。一株名贵茶花只剩下两 根树杈。树的主人一家痛惜不已,一边包扎护芽,一边培土施肥。日日看,夜夜望,本以 为难以成活了,可近几年它又满树新芽,重开异花,真是奇迹!‎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