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ID:580165

大小:2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论语》导读 教学目标:‎ ‎1. 了解孔子的生平及《论语》创作的相关背景;‎ ‎2. 感受孔子思想的光辉魅力,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3. 大体把握全书内容,能够诵读、理解、运用书中的一些名言警句;‎ ‎4. 联系自身的实际,借鉴其治学、修身养性及交友之道等方面的正确思想主张。‎ ‎5. 理性看待儒家传统文化,学会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地理解、把握和运用《论语》中名言警句;‎ ‎2. 深层理解《论语》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提问法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工具: 黑板 粉笔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 导入:‎ ‎(ppt展示孔子图像)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孔子)那你们对他的了解有多少呢?谁来说说你眼中的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大家说的都非常正确,而且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这个非常不错,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专门记载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经典书籍《论语》,了解这位巨人的思想精髓。‎ ‎2、孔子生平及《论语》背景的简单介绍 ‎(在讲论语之前,我还是再给大家全面的介绍一下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一生中做了三件大事:‎ 一件是周游列国,宣扬自己“仁政”的政治主张,关于他周游列国的经历,教材上已有详细叙述,大家可以看到教材,我就不再多加说明。但是,我们都知道处于春秋战国这样的战乱纷争的年代,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根本没有施展的空间,所以注定是要失败的,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伟大政治家。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国过去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直历朝历代的皇帝、大臣所推崇,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到今天,也依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 6 页 共 6 页 他做的第二件大事是整理书籍,他晚年回到鲁国,整理《诗》《书》《礼》《义》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第三件大事就是聚众讲学。他首开私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有力地冲击世袭制度,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大家有看过周润发演的电影《孔子》吗?其中周迅演的君夫人曾对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悟所领到的境界。有人说芙蓉姐姐瘦身的事很励志,而我觉得孔子的事迹却是最好的典范,我们在逆境中,不要畏惧苦难,而是从中体悟更多,那样我们的阅历,才识才能有所长进。‎ 而《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在这,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论语》虽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但这本书并不是孔子所著的,它的成书过程,在《汉书·艺文志》上有这么一段界定:‎ ‎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也就是说,论语是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片片断断,留下来的课堂笔记,在他死后他的学生们把这些笔记给编篡起来,后来就成了论语。所以,《论语》的编撰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而是集体的结晶。所以今天看到的论语,我们会觉得没有什么太深的逻辑性,在论语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故事、一个严谨的阐述,论语都是很简短很简短的一些言辞。‎ 它的形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3、深入文本讲解  ‎ 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对《论语》地位的评价,但我想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典故出自哪,现在我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Ppt: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第 6 页 共 6 页 这句话出自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之口,赵普原先赵匡胤手下的推官,帮助赵匡胤打下了江山,赵匡胤当上皇帝,也就是宋太祖之后,就认命赵普为宰相。后来赵匡胤死后,他弟弟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山东人,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恰当。宋太宗就问他,这事是不是真的,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了。‎ ‎ 论语也就由此可以分为两部分,上半部为前十篇,即: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下半部为后十篇,即:先进;颜渊;子路;‎ 宪问;卫灵;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只有12700多字,简明扼要,但是内涵去相当丰富,它涉及治学,从政,修身养性及交友之道等方方面面,一节课的时间是无法全面了解其所有文化思想精髓,我现在就抽取其中平时能够受用的一些来讲解。‎ ‎ ‎ 学习之道 孔子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关于他的谦虚好学,有这么一个典故:‎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 ‎(看完之后,大家有没有被这个被敬仰为圣人的孔子的谦虚好学所感动呢。同学们初中时就学习过《论语》十则,那还能回忆起论语中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警句吗?)‎ ‎(同学回答)明确:ppt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子曰:“由,诲女(rǔ,通‘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通‘智’)也。”《为政》‎ 第 6 页 共 6 页 孔子说:"由(孔子的弟子),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补: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②、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    ——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怠倦。”‎ ‎    ③、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 ‎    ——译:孔子说:“聪敏而好学,不以向下面的人请教为耻……”‎ ‎     ④、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去攻读钻研邪说,那就有害了。”‎ ‎ ‎ 修身养性之道:‎ 关于修身之道,孔子最崇尚的“君子”之道,“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民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我们能从论语中找到答案,请看ppt:‎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但我并不为此而感到愠怒,感到郁闷,感到烦恼,这,不也是胸怀坦荡的君子吗?‎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以在天下实现仁德为己任,不是很沉重吗?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 ‎(他是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他必须得是胸有大志,是宏阔的。那么这种宏阔之志可以要求一个人不是太顾及眼前的生活,要有担当,这份担当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人格中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达则兼济天下,而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在发达的时候就要想到天下己任,而一个人在穷途末路困窘于一个不堪境地的时候还要不放弃个人修养,这就是君子了。一个君子只有在困境中不断的完善,磨砺自己,然后他走到真正发达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就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报复。)‎ 第 6 页 共 6 页 ‎ ‎ ‎(此外还有许多关于君子的经典语句,由于时间问题,我们就不细说了,只是简单了解下)‎ Ppt展示:‎ ‎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既有文采,又不乏朴实,这才是君子。‎ ‎⑤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便不会招致怨恨了。‎ 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宽容一点。‎ ‎⑥己之所欲,勿施于人。‎ ‎⑦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夸夸其谈为耻。而行动中总是力求做得更好!‎ ‎⑧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 ‎ ‎ 交友之道 孔子认为的交友之道是什么呢?‎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有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句话哪位同学能翻译一下?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诚实、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奉承、口腹蜜剑、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这里孔子提醒人们交友要慎重,哪些人值得交朋友,哪些人不值得交朋友,我们自己心里得有一个衡量的尺度。)‎ 侍于君子有三意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愆:qian过失。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没轮到他说话而说,叫做急躁;该说话了不说,叫做隐瞒;不看看脸色则贸然开口,叫做瞎子。‎ 意思就是,你真正跟一个君子交朋友的时候,你心里是要有三个原则,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自己要有尺度。‎ ‎ ‎ 第 6 页 共 6 页 人生之道 看完这些以后,大家是不是对为人处事之道有点体会了呢,我们接下来继续再看看孔子的“人生之道”: 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吾十有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怎么样能到四十不惑呢?这就是三十岁以后就开始要用减法生活了,就是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学会舍弃;知天命绝不是听天由命,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其实“耳顺”的境界,用中国文化的一个词来表述就是悲天悯人,其实就是一种悲悯之心,也就是说真正可以了解和理解所有人的出发点与利益,这是一种包容,这是一种体会。要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就必须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关于《论语》的思想精髓,我们就只简单地讲到这了,但是“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同学们对于论语的学习一定不能止于此,论语的篇幅不是很长,我建议大家可以通读,它作为中华民族的精髓,绝对值得你们付出时间,细细品读的。‎ 第 6 页 共 6 页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