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荆轲刺秦王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在跨越生死的界限,美得深沉,美得悲壮!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一壶浊酒,饮尽万世沧桑;一句诺言,看轻凡尘肉身。刺秦之行注定不归,易水亦为壮士哀,西风也为英雄悲。秦廷行刺,你将一腔热血溅洒在秦宫。失败夺走了你的生命,却赋予你青史留名。那赴汤蹈火的英雄形象,已在历史的天空中定格成永恒。你的身影在历史的烟尘中虽然愈走愈远,但其精神内核却有千钧之力,穿透了历史和岁月,在一代代华夏儿女心中扎根。
作者介绍
作品
《
新序
》《
说苑
》《
列女传
》《
谏营昌陵疏
》
《
战国策
》
评价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
荆轲刺秦王
》
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
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
230
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
年破赵
(
秦灭赵是在公元前
222
年
)
,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背景解读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
“
遇之不善
”
,太子丹后来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
“
见陵
”
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
“
使悉反诸侯之地
”
;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
“
内有大乱
”“
君臣相疑
”
,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
年破燕,公元前
222
年灭燕。
《
战国策
》
《
战国策
》
杂记西、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
240
年
(
前
460
—
前
220)
。
《
战国策
》
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
《
战国策
》
。
知识链接
《
战国策
》
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
战国策
》
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是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名词作状语 ,向北
名词作状语 ,向上
名词作状语 ,像箕那样
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名词作动词,穿着白衣,戴着白帽
名词作动词,穿着朝服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
闻
形容词作名词
,远方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怪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
……
为迟
6
.文言句式
(1)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搥胸痛恨所考虑的。
现在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宫为奴婢。
并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洗雪了。
判断句
判断句
被动句
被动句
(5)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群臣侍殿上者。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燕王拜送于庭。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内情的人。
站在殿上陪侍君主的臣子们。
燕王在朝廷上行了礼送出来。
和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
(
给
)
秦王。
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省略句
1
.荆轲和太子丹在准备工作中有什么分歧?这些分歧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提示
】
在准备工作中荆轲与太子丹在两件事上有分歧。其一,荆轲要用樊氏人头,而太子丹不忍心。这表现了太子丹既仁慈又侠义的性格。荆轲则从办成大事着眼,他认为这样做既报了樊氏的家仇,又解除了国难,樊氏是会献出生命的。这就表现了荆轲深谋远虑的性格特点。
其二,荆轲要等他一位朋友做助手,太子丹却疑心荆轲反悔不想去了,并且提出改派秦武阳去行刺。因为荆轲是一位义士,他是极讲信义的,因信义受到怀疑而引起他的暴怒。他在一怒之下,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带了秦武阳仓猝上路,从而导致最终失败。在这次分歧中也表现了两人一个极端重视信义,一个焦虑胆怯的不同的性格特点。
2
.
在叙述荆轲刺秦王时,作者使用了多种手法来描绘当时的场面,请分析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提示
】
①
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
“
取
—
奉
—
发
—
把
—
持
—
逐
—
提
”
,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
“
惊
—
引
—
起
—
拔
—
走
—
击
”
,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一系列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②
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
“
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
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
,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③
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
“
年十二
”
就杀人的秦武阳
“
色变振恐
”
,衬托荆轲的镇定自若;写秦王
“
恐急
”“
群臣惊愕
”“
尽失其度
”“
不知所为
”
,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
“
目眩良久
”
,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1
.结构图示
2
.主旨归纳
《
荆轲刺秦王
》
记述了在秦军压境、燕国危如累卵时,燕太子丹为了保家卫国,派荆轲以献图为名,以樊於期之头为饵,去秦殿刺杀秦王。荆轲想生擒秦王逼其退还侵占的领土,但终未成功,最后身被八创,慷慨而死,表现了一个侠士大义凛然、英勇无畏的崇高品质。
1
.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应考点
】
理解文本内容
【
提示
】
结合文本第
1
、第
2
段作答。
【
答案
】
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
尽收其地
”
的
“
尽
”
,写出了秦军之
“
强
”
,也应了太子丹
“
秦兵旦暮渡易水
”“
日以尽矣
”
的判断。在这样的形势下,太子丹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
“
见陵
”
之仇。
2
.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应考点
】
理解文本内容
【
提示
】
结合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作答。
【
答案
】
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
“
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
”
这一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应;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生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
“
偏袒扼腕而进
”
。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他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3
.简要分析荆轲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应考点
】
分析人物形象
【
提示
】
结合荆轲语言和行动作答。
【
答案
】
荆轲的性格在准备信物、易水送别、秦廷行刺这三个场合表现得最为充分。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缜密的个性。
“
白衣冠以送之
”
的悲壮气氛,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的决心,让一个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英雄卓立于读者面前。咸阳宫中,
“
顾笑武阳
”
,显示出荆轲的镇定自若、机智沉着;惶急奔跑的秦王、束手无策的群臣,反衬出荆轲搏击秦廷的气势;
“
倚柱而笑
”
的神态,
“
箕踞以骂
”
的动作,反映出荆轲宁死不屈的精神。作者紧扣住这些场景刻画人物,塑造出荆轲这样一个侠士的形象。
4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该如何认识和评价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应考点
】
鉴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
提示
】
联系自我认识,不能脱离文章主旨。
【
答案
】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是值得称道的。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改变不了的,荆轲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只能以悲剧结局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本文善于运用精练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例如,太子丹婉求荆轲时,荆卿曰:
“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
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
技法镜鉴
语言描写
准备信物,私见樊於期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义,再告之以谋,使樊於期心甘情愿自刎献首。太子疑其反悔时,荆轲怒叱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
在秦廷上,当秦武阳
“
色变振恐
”
时,荆轲的几句
“
谢曰
”
,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缓解,真正是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
“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语言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人物语言要有个性。这是语言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语言大师老舍说过:
“
一个老实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燃的时候,就会说:
‘
唉,真没用,连根烟都点不着!
’
相反,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呢,就不是这样说,而是把火柴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
‘
他妈的!
’”
2
.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3
.语言要简洁明了。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
【
即时小练
】
请运用语言描写恰当地刻画人物形象,写一个
300
字左右的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示例
在我爸妈打工的地方,有一个人名叫李布酒,因为他见死不救,邻居背地里叫他
“
李不救
”
。他常常说:
“
小偷偷钱不能抓,商贩卖假药不能揭发,小孩把石头放进嘴里不能说他,谁家的娃掉进井里不能拉他。
”
这就是他的
“
不救
”
原则。
我听说有一天,李布酒在家门口溜达,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喇叭声。之后,一个人从胡同里跑了出来:
“
谁有电话啊!快、快打
120
,那边有个小孩被车撞了!
”
李布酒转头回了家,还自言自语:
“
今天真倒霉,在我家附近出事了,我得回屋躲躲,免得他们把我给赖上。
”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李布酒想:
“
孩子怎么还不回来吃饭呢?菜都凉了。
”
突然,大门被推开了,他于是说:
“
儿子,快来吃饭!
”
可一瞧进来的人,是老刘。老刘气喘吁吁地说:
“
快、快,你儿子出事了
……”
【
考点透视
】
《
考试说明
》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虚词的考查,是考查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常见文言虚词有
18
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对接高考
文言文虚词推断
【
考查趋势
】
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灵活,其中新课标全国卷不单独设题考查,而是将虚词的考查融入到文言文断句、翻译中去。其他省份高考试题则具有如下规律:
1
.题型相对稳定。试题大都采用给出四组八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要求判断异同。这一命题形式,不仅可以扩大考查的范围和信息量,而且将课内与课外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高考文言文注重迁移的考查趋势。
2
.相对集中,热词考查密度大。
《
考试说明
》
规定考查
18
个,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
“
以
”“
而
”“
乃
”“
其
”
“
之
”“
为
”“
因
”
等。
3
.在同一阅读材料中对不同句子中相同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比较异同,也成为一种考查方式。有的试题把文言虚词与文言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
对接高考
【
答案
】
B
【
解析
】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项,均为动词,到。
B
项,代词,它,指楚国
/
副词,表祈使语气,可译为
“
可要
”“
应当
”
。
C
项,均为副词,果然。
D
项,均为介词,用。
【
方法归纳
】
与文言实词一样,文言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也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就拿
“
以
”
字来说,它有时充当介词,有时充当连词,还有助词和动词的用法。因此,文言虚词考查的重点是理解虚词的意义,难点是理解虚词的用法
(
即词性
)
。为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识记、积累。
1
.代入筛选法。
答题时先确认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2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此法在日常学习和考试中常用。
3
.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
“
见
”“
于
”“
为
”“
为所
”
表被动,用
“
之
”“
是
”
表示宾语前置等。
4
.位置推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比如
“
也
”
在句末一般表示判断、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常用于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又如
“
乎
”
用在句末是语气词,用在句中且直接用在形容词后是助词,用在代词、名词之前则是介词等。
美文赏读
走在去秦国的路上,荆轲的思绪极为烦乱,以往的事情仿佛历历在目,他情不自禁地长叹一声,思绪一下子飞回到往日的时光中
……
秦国雄师挥戈东向,一举扫灭了韩国、赵国、魏国。一时间,秦国的兵锋直指弱小的燕国,燕国地处塞北,兵弱民穷,难于抵御虎狼之师的秦军。一战之后,燕王率师仓皇而逃,太子丹一腔热血发誓救国,携重金到他门下,声泪俱下,一掷千金,赠良田,赐美姬,痛陈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自那个时刻起,为了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使黎民免于兵戈之祸,他便下决心苦练剑法,闭门谢客,每日练至晚上二更,闻鸡起舞,虽说技艺大进,但身赴险地,强弱悬殊,吉凶难料!有人曾劝阻说,不要以卵击石,况且秦王武艺颇高,身犯险境,事情如果办不成,反而让人耻笑!但为了燕国的百姓,他必须一搏,但愿天佑燕国!
荆轲加快了步伐。
秦王政在诸侯中以凶暴闻名于世,又自负先祖强大的基业,鲸吞六国,而他本人武艺精湛,根本就没有把天下的群雄放在眼里。听说燕使带来了燕国降书、降表,他带着长剑,盛气凌人地端坐于朝堂之上,等候着荆轲的到来。
荆轲上前,心平气和地翻着地图,一点一点地向后翻着。
也许弱者永远摆脱不了被戏弄的命运。
当图穷匕首见时,荆轲忙上前抓住利刃,朝着秦王猛刺,双方一场生死搏斗就此展开。殿上秦国武士的怒吼声没有使荆轲退缩胆怯,秦国大臣百般阻挠也未能使他有半点分心,但秦王仗着长剑终于将荆轲打败。伤痕累累的荆轲最后使出全身力气,把匕首投向了自己强大敌人。奈何未能投中,英雄长叹一声,含恨而死。
后人对荆轲此行的做法往往褒贬不一,但有个叫司马迁的人,把荆轲的事迹列入了
《
史记
》
,原因很简单,荆轲挑战强者的勇气令人钦佩:他是一个时代的化身,他虽败犹荣!
【
精要赏析
】
本文角度新奇,过渡自然,结构清晰,感情充沛。另外,语言描写也十分精练,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抒情都很讲究用词的简省,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情。如
“
太子丹一腔热血发誓救国,携重金求到他门下,声泪俱下,一掷千金,赠良田,赐美姬,痛陈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
一句就蕴涵了众多情感。同时,文章还借鉴了古文的一些特点,词汇丰富,文雅蕴藉。如
“
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立于山头茫然凝视远方;马啾啾兮燕山苍,众人表情肃然
……”
文章多用短句,描写细致入微,人物的思想性格表现得非常鲜明。
【
好书推荐
】
张迎春
《
荆轲之死
》
王玉鹏
《
刺客何其多 荆轲留盛名
》
唐仁均
《
从荆轲刺秦王看任侠精神
》
荆轲刺秦王
文白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