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1沁园春长沙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1沁园春长沙

ID:580275

大小:5.72 MB

页数:58页

时间:2021-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内容概括   本单元主要学习诗歌。这四首中国诗歌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它们的主题,可以用一个 “ 情 ” 字来概括: 《 沁园春 长沙 》 表现的是革命豪情; 《 雨巷 》 借寂寥、迷蒙的雨巷和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等意象,表现的是诗人热切的追求与所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 再别康桥 》 表现的是对母校的绵绵别情; 《 大堰河 —— 我的保姆 》 表现的是对 “ 母亲 ” 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 沁园春 长沙 》 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即景抒情,提出了 “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作者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含蓄地给出了 “ 谁主沉浮 ” 的答案 —— 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内容概括 《 雨巷 》 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 “ 我 ” 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心情和一些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寥的小巷中踽踽独行。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 “ 我 ” 似乎在期待着什么,追求着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 再别康桥 》 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整首诗以离别康桥的感情起伏为主线,抒发了诗人对康桥的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 《 大堰河 —— 我的保姆 》 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诗人饱含深情地回忆了 “ 我 ” 与大堰河度过的贫苦生活,在娓娓动情的叙述中,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沉的爱。 学法指津 1 .领悟情感,诵读涵泳。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品读诗歌重在理解情感。如读毛泽东的 《 沁园春 长沙 》 ,就要领悟毛泽东的雄伟抱负;读徐志摩的 《 再别康桥 》 ,就要理解徐志摩对康桥的眷恋不舍之情。理解了诗歌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学法指津 2 .把握意象,品味意境。 意象在诗歌中是个难点,也是学习的重点。一般来说,意象都是名词性的,它富有内涵和表现力。如 《 雨巷 》 中的 “ 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 、 《 大堰河 —— 我的保姆 》 中的 “ 大堰河 ” 都是一种意象。我们在学习时要结合课文进行重点理解。品味意境是鉴赏诗歌的一种较高的层次。如阅读 《 再别康桥 》 ,如果只悟到诗人与康桥的别离,是低层次的鉴赏;如果体会到作者对于难忘的岁月的留恋,则是较高的一个层次。 学法指津 3 .分析技巧,揣摩意旨。 鉴赏诗歌,需要熟谙诗歌的表达技巧,了解作者的匠心独运。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通过吟诵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会诗词中的节奏、韵律,体会蕴藏其中的浓厚感情。 1  沁园春 长沙 我们都有年少的日子,都有和同学一起相处的幸福时光。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日夜夜,我们欢笑过、悲伤过,并将所有的热情投入到这样真诚的岁月,痛痛快快地生活。虽然有时难免幼稚,虽然有时会掺杂着苦涩,但生命最辉煌的篇章在此刻演绎,人生最动人的交响在这里奏响。我们肆意地挥洒青春,挥洒激情,我们拥有最令人艳羡的生命的活力,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拼搏和进取! 我知道,这是个风暖起来的季节,花儿在温暖的阳光中幸福地点着头,成长过程中的烟雨蒙蒙早已消散,只留下厚厚的纪念册,记载着曾经的年少轻狂、曾经的风华正茂。 也许,明天这里会下一场雨,淋湿所有在青春岁月飞舞的精灵,然后,天空将挂起绚丽的彩虹,远远地带着甜美的微笑,冲着在阳光下晾晒翅膀的我们招手。所以,即使是在幸福的时光里,也会有突如其来的风雨惊醒我们瑰丽的梦。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看看你的周围,所有饱含爱意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你;看看你的前方,通往幸福的大门欣然为你敞开。好了,别再犹豫了,和你的伙伴携起手来,在这个飞翔的幸福季节里,尽情地旋转、旋转,并且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吧! 作者介绍 作品   文章: 《 实践论 》《 矛盾论 》《 论持久战 》《 新民主主义论 》 诗词: 《 七律 长征 》《 沁园春 长沙 》《 沁园春 雪 》《 念奴娇 昆仑 》《 清平乐 六盘山 》《 采桑子 重阳 》《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 评价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美国 《 时代 》 杂志将他评为 “ 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 100 人之一 ” 。 《 沁园春 长沙 》 写于 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 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同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作者追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背景解读 词和词牌 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或诗余。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 ( 58 字以内 ) 、中调 ( 59 ~ 90 字 ) 和长调 ( 91 字以上 ) 三种。以是否分段 ( 或 “ 阕 ” “ 片 ” ) 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每种词牌都有一定的格律,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字数、韵律,均有不同的规定。作者按照这个格式去作词,叫做填词。词牌起初一般是题目,后来仅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 知识链接 3 .词语辨析 (1) 意气 · 义气 两者都是名词,都有 “ 气概 ” 的意思。 “ 意气 ” 可有三种理解: ① 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意气高昂。 ② 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 ③ 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 义气 ” 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 词语 例句 义气 ① 他平时很少讲话,但做事却很义气,和同寝室的兄弟们都处得特好,大家尊称他为大哥。 意气 ② 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精神振奋,对中国的前程充满信心。 (2) 寥廓 · 辽阔 两者都是形容词。 “ 寥廓 ” 指高远空旷,侧重于立体的范围。如:视野寥廓、寥廓的天空。 “ 辽阔 ” 指辽远广阔,宽广空旷,侧重于指平面的范围。如:辽阔的土地、辽阔的海洋、幅员辽阔。 词语 例句 寥廓 ①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的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求索、追随。 辽阔 ② 汽车奔驰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车上的音乐盒里飘出了旋律优美的音乐。 【 温馨提示 】 要正确使用实词,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① 从意义方面来辨析。如词义的轻重。 “ 激动 ” 比 “ 感动 ” 更强烈。 ② 从色彩方面来辨析。如 “ 夫人 ” 和 “ 爱人 ” 是同义词,前者适合于庄重的场合,后者适用于一般的场合。 ③ 从搭配对象辨析。如 “ 爱戴 ” 适用于下对上, “ 爱护 ” 适用于上对下。 ④ 从语法功能辨析。如 “ 公然 ”“ 公开 ” 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 “ 公然 ” 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 “ 公然侵入 ” ;而 “ 公开 ” 可以作形容词,如 “ 公开活动 ” ,也可以作动词,如 “ 不能公开 ” 。 4 .熟语运用 (1)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2)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3) 峥嵘岁月:不寻常的年代。 1 .上阕开头三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提示 】 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寒秋,指深秋,有寒意,暗指社会环境、斗争形势的险恶。 2 .上阕中 “ 看 ” 字总领到下文哪一句?这些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提示 】 “ 看 ” 字总领到 “ 万类霜天竞自由 ” 。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遍染红色;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展翅高飞;俯瞰,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作者描绘了在橘子洲头看到的一幅绚烂的、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1 .结构图示 2 .主旨归纳 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 “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的问题。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 “ 谁主沉浮 ” 的问题。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1 .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是本词的一大特点。试仿照示例完善下面的表格。 精妙用词 分析鉴赏 万山红遍 “ 万 ” 字写出了山之多, “ 遍 ” 字写出了红之广。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 漫 ” 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 “ 透 ” 字表现出江水的碧绿清澈。 精妙用词 分析鉴赏 百舸争流 “ 百 ” 字写舸之多, “ 争 ” 字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 翔 ” 字形容鸟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鱼在水中自如游动的神态,形象生动。 【 对应考点 】 鉴赏诗词的语言 【 提示 】 立足文本,结合主旨,答出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 层 ” 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 “ 染 ” 字则活画出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的壮美景色。 “ 击 ” 字准确地描写了雄鹰展翅的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矫健以及勇猛的雄姿。 2 .下阕中, “ 恰 ” 字总领到下面哪句话?这些 “ 同学少年 ” 具有怎样的特点? 【 对应考点 】 鉴赏诗词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提示 】 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特征。 【 答案 】 “ 恰 ” 字总领到 “ 粪土当年万户侯 ” 一句。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热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这几句话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3 .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这三句的大概意思是什么?这一设问句与上阕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 对应考点 】 鉴赏诗词表达技巧,分析诗词情感 【 提示 】 联系本词主旨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这三句的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这一设问句,是对上阕 “ 谁主沉浮 ” 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 “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4 .词中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非常鲜明,请一一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应考点 】 鉴赏诗词表达技巧 【 提示 】 联系文本,答出手法。 【 答案 】 对比内容 对比方法 “ 万山红遍 ” 与 “ 漫江碧透 ” 颜色对比 “ 鹰击长空 ” 与 “ 鱼翔浅底 ” 动作对比 “ 万类霜天竞自由 ” 与人民的被压迫 ( 未在词中点明 ) 暗含的对比 “ 同学少年 ” 与 “ 万户侯 ” 人物形象对比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本词成功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将革命者的豪情巧妙地融入秋后的壮丽场景中。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技法镜鉴 情景交融 1 .抓准景物特点。 世上万物,各有各的特点,要写就一篇优秀的情景交融的文章,就必须抓准景物的特点。从景物本身出发,抓住景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神韵,并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合点,将内外巧妙联合。如本词就抓住了秋天生机勃发、色彩斑斓的特点。 2 .写景选准词语,巧用修辞。 最优美的写景需要在语言的使用上下功夫,或是借助词语准确地写出景物的特征,或借助修辞营造绝妙意境。如本词写了山、林、江、舸、鹰、鱼之景,为突出它们的特征,用了 “ 万、红、层、染、漫、碧、百、流、击、翔 ” 等词语,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充满力量的美。 3 .写景要处理好情与景的关系。 写景不是单纯地写景,写景是为了满足抒情的需要,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情感。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只有将情与景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做到情景交融。在写景的同时要注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中,努力做到表面是写景,而字里行间却蕴涵着深情。如本词中 “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 即时小练 】 请运用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描绘一下家乡的秋景,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不少于 15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故乡的秋天在悄无声息中到来了,像猫一样蹑着轻盈的步子 …… 菊花,如载歌载舞的迎秋少女,这儿一堆,那儿一簇,迎风怒放。远处,田埂上的菊花密密麻麻地点缀在绿草中间,犹如绿布上洒下的碎金,又如大地彩色的襁褓。 那片枫林羞得如同天边的晚霞、炉中的火焰。秋风劲吹,红叶或依依不舍悬于枝头,或轻轻飘飞铺满大地,在大地写满秋的诗行。如果这时踩上如血般的落叶,它就会发出沉重的叹息,像踩着整个秋天。 【 考点透视 】 《 考试说明 》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刻画的形象的内涵,分析它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对接高考 鉴赏诗歌形象 ( 景物形象 ) 【 考查趋势 】 1 .从命题内容上看,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意象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分析等。 2 .从命题形式上看,考查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概括景物特征、比较两首诗歌中描写的景物形象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等。 【 真题典例 】 (2015 · 安徽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月 圆 ① ( 唐 ) 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② 。 未缺 ③ 空山静,高悬列宿 ④ 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 注 】 ①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 ② 绮逾依:这里指 ( 席子上的 ) 光彩更加柔美。 ③ 未缺:指月圆。 ④ 列宿:众星。 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这首诗的前六句描写了六幅画面: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 方法归纳 】 景物形象 ( 意象 ) 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分析概括诗歌的景物形象的特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意象的色彩 ( 明艳、清丽、素雅、黑冷等 ) 。从意象的色彩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如李清照 《 声声慢 》 中的 “ 淡酒 ”“ 晚来风急 ”“ 满地黄花 ”“ 梧桐 ”“ 细雨 ”“ 黄昏 ” 等意象全是 “ 冷色调 ” ,给人一种凄清、悲苦、孤零零的感觉。 2 .意象组合的特点。从意象的组合方式上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动静组合 ——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虚实组合 ——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点面组合 ——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等。 3 .景物形象特点的常用术语: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闲适、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凉、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答题模板:描绘画面+概括特点+分析作用。 美文赏读 毛泽东在韶山的举动,惊动了省城。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密派快兵赶赴韶山捉拿毛泽东,幸亏有好心人通报了消息,于是,在 1925 年 8 月 28 日那天,毛泽东趁着月色,扮作乡下 郞 中 ,被人用轿子抬出了韶山。 离开韶山的毛泽东来到了赵恒惕的眼皮底下 —— 长沙。 旧地重游,他写下了 《 沁园春 长沙 》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毛泽东在这首 《 沁园春 长沙 》 中,似乎为过去的书生意气,画上了一个句号。他告别了纯粹抒写个人情感的写作时代。从此,具体沉实的历史使命感构成了他的诗歌旋律。 写完 《 沁园春 长沙 》 后,毛泽东来到了当时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广州,成为引人注目的政治家。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农民运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毛泽东受命担任中共中央农民委员会书记。 1927 年 1 月,为了回答农民运动到底是 “ 糟得很 ” 还是 “ 好得很 ” 的争论,毛泽东回到湖南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他在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中深情地赞美: “ 农村中的大革命,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破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 当时的中央领导成员瞿秋白看了这个报告,非常兴奋,为这个报告写了一篇序言,称赞毛泽东是 “ 农民运动的王 ” 。 这时候,在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洪流溅起的浪花里,一股腥风血雨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在上海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许克祥发动了 “ 马日事变 ” 。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这首 《 菩萨蛮 黄鹤楼 》 ,大概是毛泽东的政治词中,写得最压抑凝重的一首。 毛泽东后来在注释这首词的时候,毫不掩饰地说: “ 1927 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 ” “ 八七会议 ”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但他谢绝了去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的安排。他说: “ 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愿意去开展农村革命斗争。 ” 1927 年 9 月,这个穿布衫、留长发,身子显得特别颀长的书生,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指挥三路人马去攻打省城长沙。 按照毛泽东的要求,起义人员仿制苏联红军军旗式样,设计制作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 这期间,毛泽东很忙,却无比的兴奋。 然而,暴动像霹雳一样出现,也像霹雳一样从空中划过去了。 毛泽东作出了一个影响中国革命道路的非凡决策。他说服大家,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退向湘赣山区,先做个 “ 山大王 ” 。 接下来,三十四岁的毛泽东,率领一千多人马向山区转移。 谁都不会料到,这一去,便成就了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这一去,也成就了一位卓越的马背诗人。 【 精要赏析 】 烁烁华章,煌煌诗情。 《 诗人毛泽东 》 是大型电视文献艺术片 《 独领风骚 · 毛泽东 》 的解说词,本段取题为 “ 谁主沉浮 ” 。 “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透过历史深邃的瞳孔,仿佛能看见那时的毛泽东眼眸里透射出的睿智光芒;穿过历史悠长的隧道,仿佛能听见那时的毛泽东脚底下发出的铿锵而有力的跫音 …… 因为这样的意志,因为这样的信念,因为这样的胸襟,因为这样的抱负,中国才从一个任由列强践踏的国家,摇身变成了一条腾飞于世界之林的巨龙! 【 好书推荐 】 龚育知 逄先知 石仲泉 《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 黄晖 《 恰同学少年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