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时作业:4烛之武退秦师 Word版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时作业:4烛之武退秦师 Word版解析版

ID:580383

大小:13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第二单元 4  ‎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因人之力而敝之   D.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C ‎ ‎【解析】A.“已”同“矣”。B.“共”通“供”。D.“知”通“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从之。辞曰     辞:推辞 B.许之         许:答应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赏赐 D.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答案】C ‎ ‎【解析】赐:恩惠。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3.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答案】A ‎ ‎【解析】①③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⑥结构助词,的;⑤代词,这件事,指秦、晋围郑这件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答案】C ‎ ‎【解析】A.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B.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C.都是“有帮助,有好处”的意思。D.古义:那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且贰于楚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答案】C ‎ ‎【解析】C.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厌之有    厌:讨厌 B.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 C.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失其所与    与:结交、亲附 ‎【答案】A ‎ ‎【解析】厌:满足。‎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B ‎ ‎【解析】A.①介词,把;②连词,表目的,来。B.均为,副词,已经。C.①连词,并且;②连词,况且。D.①动词,做;②动词,给予。‎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D ‎ ‎【解析】①②④⑤都能表明烛之武机智善辩。③重在表现郑伯自责,⑥是烛之武的牢骚话。‎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答案】C ‎ ‎【解析】C.“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不能早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途经(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二十年,擢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少詹事。三十八年十一月,日有食,正春极言阙失,不报。明年秋,万寿节①,正春献八箴,曰:清君心,遵祖制,振国纪,信臣僚,宝贤才,谨财用,恤民命,重边防。帝不省。王贵妃薨,久不卜葬,正春以为言。命偕中官往择地,得吉。中官难以烦费,正春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②,奈何以天下俭之?”奏上,报可。琉球中山王遣使入贡,正春言:“中山已入于倭,今使臣多倭人,贡物多倭器,绝之,便矣;否,亦宜诏福建抚臣量留土物,毋俾入朝。”帝是之。四十年,进士邹之麟分校乡试,私举子童学贤,为御史马孟祯等所发。正春议黜学贤,谪之麟,而不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因劾正春徇私。正春求去,不许。‎ 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诗教复劾正春,正春疏辩,益求去。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以侍养归。天启元年,起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抗论忤魏忠贤,被旨谯责。明年,御史赵胤昌希指劾之,正春再疏乞归。帝以正春尝为皇祖讲官,特加太子少保,赐敕驰传,异数也。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十六》)‎ ‎【注】①万寿节:皇帝诞辰日。②元良:太子的代称。‎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B.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C.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D.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答案】A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箴,古代以告诫规劝为主的一种文体,如箴铭,是古代常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规诫、褒赞的韵文。‎ B.薨就是死的意思,是诸侯以及王公大臣死时的专用字,也可以用于妃嫔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乡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考生以举人身份参加,一般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或“礼闱”。‎ D.驰传,指驾传车急行;传车,古代驿站专用车。文中因为翁正春曾做过皇祖讲官,皇帝“赐敕驰传”,礼遇有加。‎ ‎【答案】C ‎ ‎【解析】误为会试内容。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通常在八月举行,又叫“秋试”。‎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翁正春忠诚正直,敢于诤谏。日食出现时他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万寿节上向皇上提出八点劝告,这些直言均未被采纳。‎ B.翁正春深明国体,建言得当。‎ 他认为应该诏令福建抚臣阻止已归附倭人的琉球中山王来朝入贡,这个建议得到皇帝认同。‎ C.翁正春遭人弹劾,辞官自辩。在处理韩敬科场事件中遭人弹劾而请求去职,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 D.翁正春为人正派,不媚权贵。他因为抵触魏忠贤被朝廷降旨斥责,后又遭赵胤昌借机中伤弹劾,他就再次上疏乞请回乡。‎ ‎【答案】C ‎ ‎【解析】“皇帝虽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错误,对应原文“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应为“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从后文中的“寻改吏部,掌詹事府”也可知皇帝并没有“不想再让他担任官职”。‎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官难以烦费,正春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奈何以天下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顷之,言官发韩敬科场事,正春坐敬不谨,敬党大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宦官却以此事繁杂费事而责难翁正春,翁正春非常愤怒地说:“贵妃生育了太子,为什么让天下人俭慢对待她?”‎ ‎(2)不久,言官告发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韩敬不恭谨的罪名,韩敬的党羽很恼恨。‎ ‎【参考译文】‎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第一名,授职为修撰,多次升迁后任少詹事。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一月出现日食,翁正春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皇帝没有答复。第二年秋天,万寿节,翁正春提出八点劝告,内容是:清净君王的心绪,遵循祖制,振奋国家纲纪,信赖臣僚,珍重贤才,节俭开支,体恤百姓,重视边防。皇帝并不省悟。王贵妃去世,许久不占卜葬地事宜,翁正春因此谏言。皇帝命令宦官去选择墓地,选取到了好风水的墓地。宦官却以此事繁杂费事而责难翁正春,翁正春非常愤怒地说:“贵妃生育了太子,为什么让天下人俭慢对待她?”启奏皇帝,答复可以。琉球中山王派遣使者朝贡,翁正春称:“中山王已归附倭寇,现在的使者多是倭人,贡物大都是倭国的器物,断绝与其往来比较好;要不然,也可以下诏让福建的地方官约略留下一些土物,不要让他们到京都朝贡。”皇帝对此表示赞同。万历四十年(1612),进士邹之麟分管乡试,对举人童学贤徇私,被御史马孟祯等人告发。翁正春提议废黜童学贤,贬斥邹之麟,却不涉及主考官。给事中赵兴邦、亓诗教于是弹劾翁正春徇私。翁正春请求辞官,皇帝不同意。不久,言官告发韩敬在科举考场上的罪行,翁正春治韩敬不恭谨的罪名,韩敬的党羽很恼恨。亓诗教再次弹劾翁正春,翁正春上奏争辩,更加恳求辞官。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他却从此不安心自己的职位。不久,改派到吏部,负责詹事府,以侍养的名义回乡。天启元年(1621)‎ ‎,出任礼部尚书,协助掌管詹事府的事务。言论拂逆了魏忠贤,被皇帝下旨责备。第二年,御史赵胤昌迎合魏忠贤而弹劾他,翁正春再度上奏请求辞官回乡。皇帝因为翁正春曾担任皇祖的讲官,特意加封他为太子少保,赐予敕令乘驿车驰归,这在当时可算例外。当时翁正春已经年过七十,母亲百岁,他率领子孙孝敬老母,乡里人都赞美他。翁正春的风度峻肃,整天没有轻慢的话,疲倦了从不东斜西靠,暑天不裸露身体,眼睛不四处张望,看见他的人无不肃然起敬。‎ 四、语言运用 ‎15.请根据以下示例,概括烛之武的事迹并简要点评。(60字左右)‎ 事迹:邹忌三问三思由小悟大,用宫闱私事现身说法委婉规劝齐王除去蒙蔽。‎ 点评:邹忌身在自家,心在国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忠心一片实在难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事迹:烛之武不计前嫌冒死出城,凭三寸不烂之舌为郑国智退秦晋联军。‎ 点评:烛之武虽有被埋没的幽怨,但一旦被召,便不顾老迈之躯毅然赴难,其爱国之心实在可赞。‎ ‎16.在一次国际文化交流展示活动中,为更好地加强文化沟通,中方拟设立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象大使”。请你从以下人物中,推选一人担任该职,并撰写一段推选词。要求:主题突出,形象鲜明,有说服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5个字(包括标点符号在内)。‎ 庄子 毕昇 王羲之 李清照 魏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书圣”王羲之堪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象大使”,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游龙,一篇《兰亭集序》将中华的书法文化演绎得风生水起,字体静雅洒脱宛若仙女起舞,让人见之难忘。‎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