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时作业:6鸿门宴 Word版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时作业:6鸿门宴 Word版解析版

ID:580386

大小:16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第二单元 6  ‎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张良出,要项伯 ‎【答案】C ‎ ‎【解析】A.“距”通“拒”。B.“蚤”通“早”。D.“要”通“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籍吏民     B.沛公军霸上 C.范增数目项王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答案】D ‎ ‎【解析】D.为名词的使动用法,A、B、C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居山东时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财物无所取 ‎【答案】D ‎ ‎【解析】A.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十分,极。B.古义: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指山东省。C.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夫妻关系。D.都是“钱财和物资”的意思。‎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A ‎ ‎【解析】A.均为副词,于是,就。B.①代词,他,指项伯;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C.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承接。D.①介词,替;②句末语气词,呢。‎ ‎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客何为者 C.沛公安在   D.大王来何操 ‎【答案】A ‎ ‎【解析】A.被动句;B、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心意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停止 C.头发上指       上:向上 D.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答案】B ‎ ‎【解析】止:阻止,使……止。‎ ‎7.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D ‎ ‎【解析】A.代词,他/助词,的。B.连词,来/介词,用。C.连词,表示顺承关系/连词,表示转折关系。D.均为介词,和。‎ ‎8.下列各句中,全能体现樊哙“勇”和“谋”的一项是(  )‎ ‎①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③‎ 拔剑切而啖之 ④项王未有以应 ⑤樊哙从良坐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答案】D ‎ ‎【解析】①体现的是“忠”;⑤与“勇”和“谋”无关。‎ ‎9.下列对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刘邦、项羽的矛盾冲突中,作者选择了樊哙闯帐、面斥项王的情节,通过描写其言语来反映其心情,描写其神态来刻画其性格。‎ B.樊哙不仅勇敢,而且有智谋,他为刘邦的辩护和对项羽的指责,体现了他的智慧。‎ C.“闯帐”过程中的行为描写以及入帐后“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情态描写,主要表现了樊哙粗鲁莽撞的性格特点。‎ D.项王“按剑而跽”是一种戒备的姿态。他对樊哙的指责无言以对,体现了他不善于随机应变的缺点。‎ ‎【答案】C ‎ ‎【解析】在当时的特定情况下,樊哙的行为只能说是“果敢作为”,不能说“粗鲁莽撞”。‎ ‎1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过盾牌撞击,卫兵跌倒在地上。‎ ‎(2)那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了他。‎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①,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 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侯、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栎阳逮:因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略:大致 B.以故,事得已   故:缘故 C.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阴:暗中 D.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将:将领 ‎【答案】D ‎ ‎【解析】将:动词,统领军队。‎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B ‎ ‎【解析】A.介词,在/介词,比。B.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C.代词,代“桓楚在何处”这件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副词,于是/副词,却、竟然。‎ ‎1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有大志、有勇力的一组是(  )‎ ‎①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③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④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⑤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⑥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A.①②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 ‎【答案】B ‎ ‎【解析】①是写项羽缺乏坚持的精神。④是郡守说的话。‎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籍小的时候,学写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可见项籍少怀壮志,抱负不凡,所以项梁认为他不寻常。‎ C.项籍年轻时虽然对读书识字没多大兴趣,但他身材高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的人都怕他。‎ D.陈涉起义后,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上百个郡府的侍从、护卫,收取属县的壮丁,用兵力降服了地方。‎ ‎【答案】D ‎ ‎【解析】D.“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错误,应为项梁带领项籍,也不是立即起事。‎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项梁的父亲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 ‎(2)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 ‎【参考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二十四岁。他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项氏世代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年少时,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项梁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只能抵挡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习能抵挡成千上万人的本领。”于是项梁就传授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项梁曾经因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于是请蕲地的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为这个缘故,事情才得以平息。项梁杀了人,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避仇。吴中有才能的上层人士,(才能)都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有大规模的徭役以及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为他们主持办理,暗中用兵法部署约束宾客和吴中青年,根据这个了解他们的能力。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 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你)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涉等人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籍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项梁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待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项梁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其中有一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四、语言运用 ‎16.好朋友阿成考上大学,小明给他写了一张贺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  阿成,祝贺你考上理想的大学!能考上顶尖名校,你真的特别幸运!获悉这个好消息的那一刻,我也无比兴奋。虽然不能和你上同一所大学,但我会永远感念我们多年来的深厚情谊。敬祝你大学新生活愉快,学业蒸蒸日上!‎ ‎【答案】①“幸运”改为“优秀”。②“获悉”改为“听到”(或“得知”)。③“感念”改为“记住”(或“铭记”)。④“敬祝”改为“祝愿”(或“祝”)。⑤“蒸蒸日上”改为“进步”(或“更上一层楼”)。‎ ‎17.下面是某大学读者(学生)使用图书馆资源需要办理手续的流程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个字左右。‎ ‎【答案】读者到馆后,若无证,先办证。若有证或办证完毕,卡的附加功能已开通的,可通过统一账号和密码直接使用本馆资源;若卡的附加功能未开通,则须到总服务台或相关服务处开通,即可通过统一账号和密码使用本馆资源。‎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