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底:船。
梅兰芳蓄须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读“蓄”“迫”“纠”等生字。
3.
理解课文重点词句及其含义。了解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梅兰芳
资料链接
梅兰芳(
1894—1961
),清光绪二十年(
1894
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在
50
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
《
贵妃醉酒
》《
天女散花
》《
宇宙锋
》《
打渔杀家
》
等。
资料链接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
2010
年
11
月
16
日,京剧被列入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
x
ù
蓄
pò
迫
ji
ū
纠
ch
án
缠
我会认
qi
ān
签
d
ìng
订
n
íng
宁
y
āo
要
y
āo
邀
w
àng
妄
j
ù
拒
rǎo
扰
z
ū
租
结构分析
缠
前鼻音
签
订
宁
后鼻音
ch
án
qi
ān
d
ìng
w
àng
妄
n
íng
多音字
y
ào
(还有)
y
āo
(还原)
本诗读
y
āo
要
níng
(安宁)
nìng
(宁愿)
本诗读
nìng
宁
课文主要内容
梅兰芳蓄须
上海沦陷
深藏租界
避居香港
再拒登台
香港沦陷
蓄须明志
回到上海
“生病”拒演
强烈的爱国情怀
崇高的民族气节
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记叙在抗日战争期间,因为不愿给日本人演出,梅兰芳到处躲避,甚至蓄须明志,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
2
~
7
自然段)
写日军入侵,梅兰芳拒绝演出,蓄须明志。
介绍梅兰芳的身份,引出下文。
第三部分(第
8
~
9
自然段)
写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梅兰芳剃须登台,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
1
)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明志?
(
2
)拒绝演出给梅兰芳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
①
梅兰芳虽然拒绝日本人的逼迫,但是却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的随时随地的骚扰,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
②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他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句段精析
两个
“
不能
”
突出了因为离开舞台给梅兰芳造成的巨大痛苦,反衬出他宁可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为侵略者演出的高贵气节。
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
句段精析
为了坚守自己的民族气节,不受富贵的诱惑而甘受清贫,这反映了梅兰芳先生的铮铮铁骨。
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都拒绝了。
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句段精析
这句话赞颂了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关于戏剧的名言
人生如戏剧。红演员有时会当叫化子,而三流演员有时扮演大爷。
——
福泽论吉
一切悲剧皆因死亡而结束,一切喜剧皆因婚姻而告终。
——
拜伦
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
莎士比亚
戏剧是时代的综合而简练的历史记录者。
——
莎士比亚
课堂小结
如果说梅兰芳受到全世界人的爱戴是缘于他优美的嗓音、精湛的技艺,那么他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使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越来越高尚,称为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永远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