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ID:580869

大小:57.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 ‎(2)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3)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4)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5)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6)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7)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牧在《泊秦淮》中描写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我诧异于牵牛花的强韧的生命力,被扯断在草堆里,还能从容地迎接阳光,悠闲地开花。虽然它被拘在枯草堆中动弹不得,但拘得了一时,岂拘得了一世?‎ 它那生命的触须必定会再度伸出来,抓住泥土,呼吸空气。原来,这世界对于强韧的生命力是无可奈何的。四处缠rào的牵牛花,它哪里忧惧花朵被践踏、藤蔓被截掉?踩得碎花,可踩不碎潜藏于大地腹部那双蠕动的巨掌。只要巨掌动,自有花朵迸溅出来;只要有泥土,生命便在天地间自在熬游。‎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诧 (  )异  迸(  )溅  缠rào(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分)‎ ‎(3)文中的“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个义项,请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义项(  )(填序号)(2分)‎ A.逮捕或拘留   B.限制   C.不变通   D.拘束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4分)‎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________的代表作,也是他非常喜爱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这个人力车夫就是________。除此之外,小说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_,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其中,________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一步步走向毁灭,含恨自缢。‎ ‎4.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袁隆平、获“中国奥林匹克金质奖章”的姚明等。七年级(2)班正在举行以“学习名人精神,引领人生航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2分)‎ ‎(1)请你仿照活动一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活动项目。(4分)‎ 活动一:名人成长故事会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 ‎(2)从本单元课文中的名人“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吕蒙”中任选一位,表达你对他的崇敬之情。(4分)‎ 我想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你阅读下面的名人故事,完成相关问题。(4分)‎ ‎1958年,邓稼先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秘密研制原子弹。随后,他隐姓埋名,进入于世隔绝的西北戈壁。28年间,他带领团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整整28年,邓稼先生死未卜,不知去向,他的夫人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痴情等待。28年后的1986年,夫妻再度重逢,邓稼先却因核辐射身患重病,一年后在妻子怀中离开人世。‎ ‎①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②画线句子有语义重复的语病,应把________一词删掉。‎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0分)‎ 陈复礼:耄耋大师赤子情 刘伟忠 陈复礼先生是世界闻名的摄影大师,与吴印咸先生、郎静山先生并称摄影界“华夏三老”。陈老从事摄影几十年。他的摄影艺术成就得到了海内外文艺界的广泛认可,饮誉无数。199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曾专门召开“陈复礼摄影艺术研讨会”。“年方十八高大全,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这是当时中国摄影界给予陈复礼的集体评价。那一年,陈复礼80岁。‎ ‎1916年7月20日,陈复礼出生在广东潮安县官塘镇石湖村,其父陈必名先生饱读诗书,喜爱潮州音乐、戏曲,尤其醉心于笔墨丹青。陈复礼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一方面具有天然的艺术基因,一方面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陈复礼八岁启蒙,上了六年小学后,又读了一年私塾,读完了《论语》《孟子》《左传》等诸多古籍经典。1931年,15岁的陈复礼就读于潮州韩山“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又称韩山师范,以“总评甲等”的成绩毕业。之后遭逢战乱,“过番”①东南亚,泰国求亲,越南靠友,后又辗转老挝、柬埔寨。直至中年移居香港,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陈复礼回忆说,到越南后,为生存奔波无暇学画,后来在一本法国杂志上看到了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感受到摄影也可以如此富有画意,便开始对摄影着迷。画画需要安稳的环境,而摄影却比较灵活,比较适合他当时的生活状态。‎ ‎“诗情画意王摩诘,镜里丹青复礼陈。”这是王匡对陈复礼的评价。王匡认为,正如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中渗透着画意一样,陈复礼的镜头下也散发着浓厚的丹青气息。陈复礼将中国画运用空白和墨线来区分物体的方法融入摄影,在黑白摄影中,运用单色来表现被拍摄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去粗取精、删繁就简、虚实相间、藏露结合的精华。‎ 在风光摄影彰显中国画意的基础上,陈老进一步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配套元素,将书法、篆刻、诗歌等以题句、落印的方式融入照片中。他的许多摄影作品,还以著名诗词或化用诗词来命名。这个时候,“中国画意”已经不足以概括他的作品风格,而只能形容为“中国气派”。‎ 高扬着“中国气派”的旗帜,沿着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道路阔步向前,陈复礼收获了他的另一大发明——“影画合璧”。所谓“影画合璧”,即在兼具中国画意、书法、诗词、篆刻等文化元素的照片上,补充中国传统绘画,绘画题材与照片题材有机融合,成为一幅新的“合璧”作品。陈复礼先后与李可染、吴作人、刘海粟、启功、古元、范曾、黄胄、李苦禅、黄永玉、程十发等20多位书画名家合作“影画合璧”作品。现在,参与合作的书画家很多已经故去,这些独特的艺术品变得更加珍贵。‎ 在早期作品中,陈复礼通过摄影镜头表现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爱怜和寄望,也寄托着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体悟。他的代表作之一《战争与和平》,以铁丝网中的鸽子为主角,配以布满乌云的天空背景。其子陈惊雄说:“这与父亲的经历也是紧密相关的。日本侵华战争迫使他背井离乡,日本侵入泰国迫使他辗转越南,在越南又赶上越法之战,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他通过镜头表现出来的对和平的热爱尤其强烈。”‎ 在改革开放之前,陈复礼的作品以拍摄祖国的名山大川为主,展示华夏大地的秀美风光。改革开放后,陈复礼的作品开始捕捉时代的脉搏,记录社会的变迁,渗透了浓厚的时代色彩。如果说风光摄影着重体现了陈复礼追求的“美”,那么一系列写实性较强的作品则体现了“真”和“善”。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丑恶社会现象,陈复礼也没有规避,他以镜头为武器,或夸张,或映射,进行犀利的批判。‎ 历尽沧桑的一代大师,后来终于可以静享天伦,颐养天年。但陈复礼先生对摄影艺术界的影响并没有停止发酵,就在2011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他的两幅作品《喜雨》《朝晖颂》作为中国艺术精品亮相,吸引了海内外摄影艺术界的关注。作为当代摄影“中国气派”的代表者,陈老的影响注定是深远的。‎ ‎(有删改)‎ ‎【注】①过番:旧时闽南人称到南洋谋生。‎ 相关链接:‎ ‎①潮汕一向有艺术之乡的美誉。我自小耳濡目染,受影响非常大。举一个例子,潮汕屋脊上的那些画,门口的那些画,尽管是农民的画、工匠的画,但都有一定的艺术造就。我自小看这些,深深理解潮汕乡土文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自自然然,不知不觉跟着这条路走。 (陈复礼《我的艺术之路》)‎ ‎②经过一千多年来历代中国画家的刻意经营,山水和风景创作方面,已发展到了高深的境界。所以从事风景摄影,而不考虑到中国画的创作方法,将是莫大的损失。 (陈复礼《论中国画意与风景摄影》)‎ ‎③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来讲,“诗人的使命是爱,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人民”。陈复礼先生用他六十年的影艺生涯倾诉着一位艺术家对自己祖国的无限热爱,用他的无数作品艺术地再现了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他的作品也因此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摘自赵阳在“陈复礼先生影艺六十年座谈会”上的致辞)‎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陈复礼是著名的摄影大师,与吴印咸、郎静山齐名,他们涉足摄影艺术的时间大体相同,艺术成就也难分伯仲,因而并称摄影界“华夏三老”。‎ B.陈复礼自幼饱读古籍经典,青年时代就读于韩山师范,成绩非常优异,后来遭逢战乱辗转于东南亚多个国家,却不曾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C.陈复礼最初迷上摄影,既是生活环境使然,也与偶然遭逢的机遇有关。在跨入这一行之后,他就从未懈怠,直至耄耋之年,还不断有艺术精品问世。‎ D.陈复礼的摄影作品展示华夏大地的秀美风光,捕捉时代的脉搏,也犀利地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他的作品始终坚持的是“真”“善”“美”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 ‎6.结合材料内容,说说你对“年方十八高大全,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这句话的理解。(4分)‎ ‎7.将陈复礼的摄影作品与王维的诗相提并论有什么作用?(3分)‎ ‎8.请概括说明陈复礼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摄影艺术的主要成就。(6分)‎ ‎9.陈复礼是享誉中外的摄影艺术大师,有哪些因素促成了他的成功?(写出两点即可)(4分)‎ ‎[二](17分)‎ 她迈着沉重的步子,把头垂得低低的,蹒跚地向汽车站走去。‎ 她没有带一点儿儿子平日喜欢吃的东西,只是带着一个母亲忏悔、痛苦而又羞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劳教所劳动教养的儿子。‎ 她径直走入站口,默默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蓦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她的心顿时颤抖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________。‎ 耳边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喧闹声,眼前晃动着急匆匆的人影,这是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一个稚嫩的童声,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来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 ‎“妈妈好!妈妈好!”小男孩抱着妈妈的头,甜甜地说。‎ ‎“妈妈不好!”她的声音在颤抖,嘴唇在嗫嚅,双脚不由自主地跨出了长长的队伍,一下站到这对陌生母子的身边。‎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年轻的母亲有点愕然,她用睥睨的目光望着她问道:“你在说谁呀?”‎ ‎“我是在说我自己,也是在说你!”她内疚而又真诚地说。‎ ‎“我有什么值得你说的,真是奇怪!”年轻的母亲气恼地回答。‎ ‎“妈妈,我们走!”小男孩摇着妈妈的头,撒着娇催促道。‎ ‎“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 ‎“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并质问道。‎ ‎“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语气是那样凝重。‎ ‎“什么?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年轻的母亲惊诧不已地问道。‎ ‎“是的!”她坚定地说,并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拙文,不,尝尝这颗苦果吧!”‎ 年轻的母亲放下手中的小男孩,好奇地接过报纸,猛然,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从一张车票说起——一个母亲的忏悔》。‎ ‎“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道。‎ ‎“不,不能走,我们补票去!”年轻的母亲说道。‎ ‎10.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一张巨大的罗网     B.一根粗大的绳索 C.一条闪光的皮鞭     D.一个醒目的感叹号 ‎11.为什么“她”感到陌生小男孩的声音“熟悉而又可怕”?(2分)‎ ‎12.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年轻的母亲有点愕然,她用睥睨的目光望着她问道:‎ ‎“你在说谁呀?”(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3.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4.年轻的母亲看了报纸以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试揣摩一下年轻的母亲此时的心理,然后把它写出来。(5分)‎ ‎[三](18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傅 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传》)‎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5分)‎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 ‎(4)寻复南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涉猎经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17.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4分)‎ ‎18.吕蒙和傅永有哪些共同的特点?(5分)‎ 三、写作(55分)‎ ‎19.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以记叙为主,运用细节描写写生活中的某个人;(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不少于600字。‎ 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1.(1)自古逢秋悲寂寥 ‎(2)山入潼关不解平 ‎(3)明月来相照 ‎(4)马上相逢无纸笔 ‎(5)巴山夜雨涨秋池 ‎(6)草树知春不久归 ‎(7)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8)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2.(1)chà bèng 绕 (2)熬游 遨游 ‎(3)B (4)拟人 反问 ‎3.老舍(舒庆春) 祥子(骆驼祥子) 刘四(刘四爷) 小福子 ‎4.(1)示例:名人精神学习会 名人名言手抄报 ‎(2)示例:邓稼先 邓爷爷,我敬佩您的爱国精神,敬佩您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敬佩您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我要以您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像您一样的人 ‎(3)①于世隔绝 与世隔绝 ②再度 二、[一]5.C 解析:A项,“涉足摄影艺术的时间大体相同”错误。文中提到陈复礼看到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后开始对摄影着迷,可以看出郎静山比陈复礼涉足摄影艺术的时间要早;而关于吴印咸的涉足时间文中没有提及。B项,“不曾放弃对艺术的追求”错误。文中提到“‎ 到越南后,为生存奔波无暇学画”。D项,“他的作品始终坚持的是‘真’‘善’‘美’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错误。文中说着重体现“美”的是陈复礼的风光摄影作品,而体现“真”“善”的是陈复礼的写实性较强的作品。‎ ‎6.“年方十八”,是赞誉陈复礼虽年届八十,仍然创新精神不减,赤子之心长存;“高大全”,指陈复礼的摄影艺术创作具有高境界、大气派和对生活全方位表现的特点;“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体现了陈复礼作为艺术大师的人格、学识和艺术素养的魅力。(意思对即可)‎ 解析:回答此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说话人;二是这句话具体指陈复礼的哪些特点,如艺术创作上、为人品格上等。这句话是当时中国摄影界给予陈复礼的集体评价。分析这句话中的词语指代陈复礼哪些方面的内容,如“年方十八”,指的是陈复礼已经八十高龄,但创新精神不减;“高大全”,从后文看主要指陈复礼摄影作品的特点,比如高境界、对生活的表现等;“亦父亦师亦友一巨人”,体现了陈复礼的学识、人品等。‎ ‎7.与王维在唐诗中的地位相比较,突出强调陈复礼风光摄影作品的艺术成就之高。‎ ‎8.在风光摄影中彰显中国画意,使作品散发着浓厚的丹青气息;将传统艺术如书法、篆刻、诗词等融入摄影,高扬起“中国气派”的旗帜;在兼具各种文化元素的照片上,补充中国传统绘画,收获了“影画合璧”的发明。‎ 解析:回答此题,要注重把握题干要求的具体指向,根据“陈复礼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摄影艺术”‎ ‎,在筛选信息时,可以把陈复礼在摄影中融入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找出来,然后概括即可。比如第四段,主要介绍了陈复礼的摄影具有浓厚的丹青气息,把中国画运用空白和墨线来区分物体的方法融入了摄影;第五段,写陈复礼把书法、篆刻、诗歌等融入摄影艺术中;第六段,写陈复礼发明了“影画合璧”等。‎ ‎9.家学渊源,具有天然的艺术禀赋;醉心丹青,诵读古籍,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民间艺术的影响;热爱国家和人民,作品艺术地再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人生阅历丰富,视野开阔,因而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创作素材;具有艺术创新的自觉精神,终生矢志不移地追求艺术的新境界、高格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回答此题,要结合文本分析。文章第二段,介绍了陈复礼的家学渊源和受到的文化熏陶以及因为时局而流浪的生活状态;第四到六段,主要介绍陈复礼在摄影艺术上的成就;第七段,介绍陈复礼通过镜头表现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爱怜和寄望,寄托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体悟,对和平的追求等;第八段,介绍改革开放前后陈复礼摄影作品的具体内容和体现的意义。相关链接中,①写陈复礼受到的民间艺术的熏陶,②写陈复礼在摄影艺术中追求中国画境界,③写陈复礼对祖国、人民强烈的爱等。由此可以看出,陈复礼之所以能够成为摄影艺术大师,与他的家庭、早年的流浪生活、对祖国人民的爱、对艺术的追求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即可。‎ ‎[二]10.C ‎11.因为“她”的儿子小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做过类似的事,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 ‎12.“愕然”形象地写出了年轻的母亲非常吃惊的情态;“睥睨”本义是眼睛斜着看,这里用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年轻的母亲显现出来的那种蔑视和厌恶的神情。‎ ‎13.动作描写。表现了“她”为自己以前教子失误而忏悔、痛苦、羞愧的心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4.示例:我真是糊涂啊!为了贪图眼前的一点儿小利,差一点儿教坏了我的儿子。要不是这位曾经犯下错误的母亲和她写的文章,我今天肯定会铸成大错,那我的儿子以后也可能像她的儿子一样被送进少年劳教所,真是越想越后怕。我刚才还用那种态度对她,真是太不应该了。‎ 解析:年轻的母亲的心理应包括对自己行为的羞愧、后怕以及对“她”的同情。‎ ‎[三]15.(1)当道,当权。 (2)谁。 (3)知晓事情。‎ ‎(4)向南。 (5)粗略地阅读。‎ ‎16.(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曾经)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他,而他却不能回复。‎ ‎17.孙权以身为例(现身说法),将自己的情况与吕蒙的进行对比,以此说服吕蒙,使之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傅永遭到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18.二人的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进步。‎ ‎【乙参考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他)小的时候跟随叔父洪仲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气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曾经)一位朋友写信给他,但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于是傅永就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公开的文告,只有傅修期了。”‎ 三、19.思路解析:文题的题眼为“影响”二字。“影响”可以指精神感召、行为引领或思想启迪等,重点是使你自身发生大的变化。文题中的“人”可以是身边的亲人、师长、朋友;也可以是某个领域中杰出的、有一定感召力的社会名人,比如杨绛、钱学森等,他们带给我们的是观念和认知上的洗礼,还可以是历史名人,他们带给我们的是理念和情怀上的感召。留意“那个”,集中文笔在一个人身上,不能发散,注意“我”在行文中的参与度,不能用旁观者的视角来写。‎ 例文略。‎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