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 含答案

ID:581625

大小:31.8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人莫能测。后十 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 语奇之,擢②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 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 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③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 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④ 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⑤严 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 “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 ⑤丰裁:风纪。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寻命筑城泰州/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延师/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 作水门蓄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 坐其首一人/满坐寂然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盗 蜂 起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 3.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 B 2. 盗 蜂 起/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盗 不 敢 入/一 乡 赖 以 全 3. 示例:(1)从他在世将乱前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保全一乡人可以看出 他智慧过人,有先见之明;(2)从他建学校邀请老师教育学生可以看出他重视教育; (3)从他访问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可见他体恤民情;(4)从他处理盗麦船的案件可 见他严正宽恤。 【解析】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B 项“延师/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两句中的“延”都是“延请”之意。 A 前者“不久”,后者“寻找”。C 前者“建筑”,后者“振作”。D 前者动词“坐”, 后者名词“座”。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 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 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 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译为:盗贼蜂起,灌率勇武之 士屯驻于林中,盗不敢侵犯,他们这一乡得以安全无事。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 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 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从他建学校邀请老师教育学生的情节可看出他重视教育的品格。 从他访问疾苦、禁止豪强兼并的情节可见他体恤民情的品质。 参考译文: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元末,世道不宁,灌在他房屋周围兴办林场,人们不理 解他的这一举动。十年后,盗贼蜂起,灌率勇武之士屯驻于林中,盗不敢侵犯,他们 这一乡得以安全无事。太祖攻占武昌,灌到营前拜见太祖,谈话间,太祖看出此人不 凡,提拔为湖广行省员外郎,后升为大都督府经历,随大将军徐达北征。不久,奉命 筑泰州城,完工后升为宁国知府。当时,明朝初建,由于长期战乱,《诗》、《书》 长久废置不读,灌在宁国建立学校,聘请老师,选优秀子弟入学读书。他访问民间疾 苦,禁止豪强兼并农民土地,创立“户帖”,以便查核居民。太祖将“户帖”形成制 度,在全国施行。灌还组织百姓采石筑堤,做闸门,以便水流排灌,保护沿江农田, 百姓因此得以正常耕种。有数十人因盗麦船罪而判死刑。灌进行复查,断定“麦船是 漂流来的,百姓争着拿走了船上的麦,并没有预谋抢劫”。于是只法办了为首一人, 其余免死。灌的裁决严厉而公正,处治宽厚。洪武四年(1 371),陈灌被召入京,在京 病逝。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 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 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节选) 1.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2)吾谁与归 归: (3)亡国与亡天下奚辩 辨: (4)仁义充塞 塞: 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3.【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指“ ”和 “ ”。(用原文语句填空)(2 分) 4.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为国为民尽职尽责的爱国精神,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种 爱国精神分别体现在哪里。(4 分) 参考答案 1.(5 分)(1)探求(2)归依(3)辨别(4)阻塞(共 2 分。每小题 0.5 分。意 思对即可) 2.(4 分)(1)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保天下的事,地位低贱的普通百姓都有责任。(共 4 分。每句 2 分。意思对即 可) 3.(2 分)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共 2 分。每空 1 分) 4.(4 分)【甲】文:忧在民先,乐在民后;【乙】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共 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甲】文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看出作者的政治抱负, 体现了一种“忧在民先,乐在民后”的爱国精神。【乙】文从“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 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可以看出作者的政治观点,保国是拥有高官 厚禄的当权者的责任,天下的兴衰则是天下人的责任,体现作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爱国精神。 【参考译文】 【乙】有亡国的事,有亡天下的事。如何辨别亡国和亡天下呢?回答说:易姓改号叫 作亡国;仁义的道路被阻塞,因而到了率领禽兽来吃人的地步,人与人之间也互相吃,这 -1 作亡天下。所以知道保天下,然后才知道保国家。保国家的事,是高官厚禄的当权者所 要考虑的;保天下的事,地位低贱的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贿赂失人心 北郭①氏之老卒僮仆争政,室坏不修且压,乃召工谋之。请粟,曰:“未间,女 姑自食。”役人告饥,莅事者弗白而求贿,弗与,卒不白。于是众工皆惫恚②,执斧 凿而坐。会天大雨霖步廊之柱折两庑既圮③次及于其堂。乃用④其人之言,出粟具饔饩 ⑤以集工曰:“惟所欲而与,弗靳⑥。”工人至,视其室不可支,则皆辞。其一曰:“向 也吾饥,请粟而弗得,今吾饱矣。”其二曰:“子之饔餲⑦矣,弗可食矣。”其三曰: “子之室腐矣,吾无所用其力矣。”则相率而逝,室遂不葺⑧以圮。 郁离子曰:“北郭氏之先,以信义得人力,致富甲天下。至其后世,一室不 保,何其忽也!家政不修权归下隶,贿赂公行,以失人心,非不幸矣。” (选自《郁离子》) 【注】 ①北郭:姓氏。②惫恚(bèi huì):疲惫,怨恨。③圮(pǐ):倒塌。 ④用:这里是采纳的意思。⑤饔饩(yōng xì):饔,熟食。饩,赠送。⑥靳:吝惜。 ⑦餲:食物经久而变味。⑧葺(qì):修理房屋。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会 天 大 雨 霖 步 廊 之 柱 折 两 庑 既 圮 次 及 于 其 堂。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未间,女姑自食( ) (2)执斧凿而坐( ) (3)向也吾饥( ) (4)出粟具饔饩以集工(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役人告饥,莅事者弗白而求贿,弗与,卒不白。 (2)工人至,视其室不可支,则皆辞。 4.用文中语句回答问题。 北 郭 氏 的 房 屋 修 葺 的 结 果 是 : ( ) 。 导 致 这 一 结 果 的 原 因 是: , , 。 5.这个故事意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会 天 大 雨 霖 步 廊 之 柱 折 两 庑 既 圮 次 及 于 其 堂。 会天大雨霖/步廊之柱折/两庑既圮/次及于其堂。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未间,女姑自食(通“汝”,你们) (2)执斧凿而坐(拿着) (3)向也吾饥(原先,以前) (4)出粟具饔饩以集工(准备)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役人告饥,莅事者弗白而求贿,弗与,卒不白。 工匠们也都诉说家里没有吃的了,管事的不愿替他们去禀告,反而向他们索取贿赂, 他们不给,管事的就始终没有向主人禀告。 (2)工人至,视其室不可支,则皆辞。 工匠们到了工地,看那房屋快要倒塌了,便都推辞起来。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1)句的重点词语是“莅事者(管事的人)”“弗(不)”“白 (禀告)”“与(给)”,(2)句的重点词语是“至(到)”“其室(那座房子)”。 4.用文中语句回答问题。 北郭氏的房屋修葺的结果是:室遂不葺以圮。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家政不修权归 下隶,贿赂公行,以失人心。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要结合原文回答。“室遂不葺以圮”意思是“房屋因 不能及时修整而倒塌了”。可知是故事的结果。由结尾“非不幸矣”,可知上句“家政不 修权归下隶,贿赂公行,以失人心”是房屋倒塌的真正原因。 5.这个故事意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一个家族、一个政权的主事者如果不精明,不能选贤用能,廉洁自律,那么就必然毁 于一旦。 【参考译文】 一个姓北郭的人家的老差役和童仆争执家政,房屋坏了,不修将要倒塌了,主家 才召集工匠商量修房的事。工匠们请求先发给点粮食,主家说:“没有时间给你们发粮食, 你们暂且吃自己的粮食吧。”工匠们也都诉说家里没有吃的了,管事的不愿替他们去禀告, 反而向他们索取贿赂,他们不给,管事的就始终没有向主人禀告。在这时工匠们都疲惫不 堪,十分怨恨主家,便拿着斧凿坐着不干活。正赶上接连几天下起大雨,走廊的柱子折断 了,两侧的小屋子已经倒塌了,眼看着就要危及正房。这时主家才采纳了他们的要求,先 发放粮食,又准备了熟食赠送给工匠们,并召集他们说:“你们的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绝不吝惜。”工匠们到了工地,看那房屋快要倒塌了,便都推辞起来。第一个工匠说:“先 前,我们饥饿,请求给点粮食却得不到,如今我们能吃饱了。”第二个工匠说:“你们的 饭已变味了,不能吃了。”第三个工匠说:“你们的房梁、檩木都糟烂了,我们无法修复 它了。”于是就争相离去,房屋因不能及时修整而倒塌了。 郁离子说:“北郭家的祖先,曾凭信义得到大家的支持,发家致富,闻名天下。 可是,到了他的后代,一座房屋都保不住,相差有多远啊!这是因为家政无人操持、治理, 权力落入下属手中,再加上公开索要贿赂,而大失人心,这不正是他的不幸吗。” 跋李庄简公①家书 〔南宋〕陆游 李丈②参政罢政归里时,某③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剧④谈终日,每言秦氏必曰 咸阳⑤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⑥过岭,悲忧出涕。 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 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⑦,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犹 想见其青鞋布袜时也。 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泽陆某题。 (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①李庄简公:即李光,抗金领袖之一。宋高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因坚 持抗金和反对秦桧“盗弄国权,怀奸误国”而罢官。后遭秦桧党羽陷害,远贬琼州。死后, 赐谥庄简。②丈:对长辈的尊称。李丈,指李光。③某:自称的谦辞。下面的“仆”也是 自称的谦辞。④剧:激烈,热烈。⑤咸阳:此处用来影射秦桧。⑥赵相:赵鼎,宋高宗时 两度为相。因反对秦桧和议,被贬崖县。⑦海表:指海南岛。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 ( ) (2)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 ( ) (3)虽徙海表,气不少衰 ( ) 2.断句题 每言秦氏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3.上文是如何表现李光的“英伟刚毅之气”的?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请你根据上文和相关注释,推断李光“丁宁训戒”的内容,并结合陆游的诗词简述陆游 受到的影响。 参考答案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 (眼泪) (2)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 (怎么) (3)虽徙海表,气不少衰 (虽然)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 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 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涕”,眼泪;“虽”,虽然。 2.断句题 每言秦氏/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 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 “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每每提及奸臣秦桧时, 总以贬词“咸阳”借代,愤恨痛切、慷慨激昂的情绪溢于言表。 3.上文是如何表现李光的“英伟刚毅之气”的?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选取最能表现李光性格的生活细节。一是李光罢政归乡,言及秦桧,“必曰咸阳愤 切慨慷,形于色辞”。二是否定赵鼎被贬时“悲忧出涕”的情状,认为“青鞋布袜”而行 就是了。三是写李光远徙海南后“气不少衰”,对家人仍“丁宁训戒”。第二突出情态, 传达精神,如当李光言及赵鼎被贬谪之事时,目如炬,声如钟”,既有对赵鼎的不屑,又 含对秦桧等人的义愤。第三,对比烘托,增其光辉。作者把李光与赵鼎对待贬谪的态度出 作对比,突出他的刚毅。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根据“每言秦氏,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闻赵相 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林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虽徙海表,气 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尽翻范世,犹想见其青鞋布袜时也”等句子分析,李光在生活 细节表现出“英伟刚毅之气”;根据“方言此时,目如矩,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 人兴起”分析,表现出李光既有对赵鼎的不屑,又含对秦桧等人的义愤,从神情和动作等 方面表现“英伟刚毅之气”;根据“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林 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分析,通过对比烘托,把李光与赵鼎对待贬谪的态度出作对比, 突出他的刚毅。 4.请你根据上文和相关注释,推断李光“丁宁训戒”的内容,并结合陆游的诗词简述陆游 受到的影响。 示例(1):内容:要有气节(正气)。影响:李光不畏权佞,英伟刚毅,表现出浩然正气。 陆游年轻时就对“愤切慨慷”的李光非常崇敬,四十年后还想见他“青鞋布袜”的样子, 可见影响很深。这种影响也在《卜算子•咏梅》中体现出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就表现出陆游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铁 骨。 示例(2):内容:爱国,抗金。影响:李光是抗金领袖之一,力主抗金,到老了,还对他 的子孙“丁宁训诫”,陆游一生也是抗金之志不灭,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信念始终如一, 就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所表现的,到了晚年仍想杀敌报国。陆游对祖 国真诚的热爱,对抗金事业的深切关注,是从小就在李光等长辈的熏陶下培养起来的。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对李光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 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书愤》(早岁 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 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 山,身老沧洲!)《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 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诗词分析阐述训诫 内容及影响即可。如:训诫内容:爱国,抗金。根据注释①分析,李光是抗金领袖之一, 力主抗金,到老了,还对他的子孙“丁宁训”,陆游一生也是抗金之志不灭收复失地、统 一祖国的信念始终如一。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诗句所表现的,到了晚年仍想杀敌报国,至死 不忘。陆游对祖国的热爱,对抗金事业的深切关注,是从小就在李光等长辈的熏陶下培养 起来。 【参考译文】 参知政事李光前辈被罢职回家时我二十岁了。他常常来拜访我父亲,俩人在一起整天 畅谈朝政。每每提及奸臣秦桧时总以贬词“咸阳”借代,愤恨痛切、慷慨激昂的情绪溢于 言表。有一天清早到我们家一起吃饭,对我父亲说:“听说宰相赵鼎遭秦桧陷害被贬谪到 岭南海岛,路过南岭时伤心忧愁地哭了。我是不会这个样子的,假如朝廷贬谪的命令一下 达,青鞋布袜一穿就上路,怎能表现出小孩子哭哭啼啼的架势呢!”说这番话的时候,两 眼明亮如炬,声音洪亮如钟,那英烈刚毅的气度让人振作奋发。 此后过了四十年,偶然看阅老前辈的家信,发现他当年虽然被贬到偏远的海岛,但英 烈刚毅的气节仍然丝毫未减,叮嘱训导家人的话语句句都是可以世代流传,作为典范的。 字里行间可以让人想见他穿起青鞋布袜、毅然决然离京上路的情景啊。 淳熙戊申年五月己未祖籍太湖之滨的陆游题跋作记。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