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 7 课《溜索》知识梳理
词 语
1. 腮 sā i
2. 坠 zhuì
3. 呕 ǒu
4. 跺 duò
5. 盘 桓 pán huán
6. 涓 涓 juā n juā n
7. 探 视 tàn shì
8. 俯 身 fǔ shē n
9. 顷 刻 qǐng kè
10. 寻 思 xún si
11. 拳 打 脚 踢 quán dǎ jiǎo tī
12. 千 钧 之 力 qiā n jū n zhī lì
13. 战 战 兢 兢 zhàn zhàn jī ng jī ng
词语释义
盘桓:徘徊。
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探视:看望,察看。
俯身:弯腰向前向下。
扭绞: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方向转动。
顷 q 刻:极短的时间。
寻思:思索,考虑。
拳打脚踢:形容凶狠的殴打。文中指驱赶(牛队前景)。
千钧之力: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阿城,原名钟阿城,我国当代作家、编剧。
溜索是一种原始的渡河工具,文中指怒江大峡谷一带的人们渡江的方法。
课文内容概括
阿城的《溜索》讲述马帮借助溜索飞渡怒江峡谷的故事,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
的姿态,赞美了马帮汉子粗犷豪迈的性格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课文鉴赏
1.作者是如何描写峪谷的险峻的?
①作者运用了烘托的手法,通过“我”远眺感觉怒江“深远似涓涓细流”,俯瞰江底“蓦地
心中一颤”,烘托出峡谷的险峻气势。
②作者描写怒江峡谷的险峻时,非常注意角度的变换,将“我”的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
多角度展示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③段中通过“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
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①溜索前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失神,浑身发抖,这些描写生动地体现出牛此时的惊恐失态之
状。此时“我”也“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牛的惊恐与“我”的恐惧相互映衬,从侧
面烘托出怒江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②溜索过程中,牛叫不出声,屎尿失禁,而赶牛溜索的汉子们则不慌不忙。牛的失态反衬出
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③牛溜完索便迫切地想离开,“我顺风出一口长气”,“我”与牛仍然相互映衬。而“我”
发现溜索前后领队始终气定神闲。牛和“我”与领队形成强烈对比,更加突出领队的冷静沉
着地性格。
3.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背景。
②“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
③“那只鹰又出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
内涵。
4.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①快到怒江峡谷时,领队“只懒懒说”“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我”和牛的恐惧反
衬出领队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特点。
②溜索前领队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哑声问”余下的汉子们是否可还歇,带“我”溜
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这些细节都体现出领队细心、认真、负责及关爱他人的品格。
③领队用眼“瞟一瞟”立即有汉子站出来,表现出领队受人尊敬的地位,也体现出他和汉子
们配合默契。
④领队打着尖细的忽哨,“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最后一个溜索。这些都表现出领队非
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5.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课文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