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高考作文备考金题:创新者进,创造者胜(附:名师解题及范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志愿军将士“不相信
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坚持“你打你的,
我打我的”,扬长避短,根据自身装备特点和作战能力确定打法。实行轮番作战、轮换作战
方针,创造了“零敲牛皮糖”等新战术,建立起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依
靠劣势装备打赢现代战争的一系列新经验、新战术、新战法,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挥
得淋漓尽致。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一场伟大的战争。在此战争中,我们需要继承抗美援朝
战争中的创新和创造精神,在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阻力压力时,要逢山
开路、遇水架桥,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开拓进取,“杀出一条血路”!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民族复兴中的创新与创造”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思路点拨】
写作此文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大题小作。材料虽涉及抗美援朝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大主题,但写作重心却
并不需要落到这两大主题的意义阐释之上,而是要以“民族复兴”为写作背景,侧重于阐
释社会发展中的“创新与创造”的意义、方法与路径。选材与立意宜小,在“小”中呈现
“大”。
第二,虚题实写。创新与创造属于相对虚空的名词概念,要将其落到实处,须结合具
体的例证进行分析,切忌虚题虚写,大谈意义价值,不谈具体方法。
第三,扬长避短。每个人占有的写作素材不同,对材料的理解也不同,这就要求在写
作时取己之长、避己之短,多从熟悉的、能够驾驭的素材入手,少作或者不作缺乏必要逻
辑支撑的事理剖析。
【范文展示】
用创新开拓辉煌
战火纷飞的年代,英雄的志愿军将士在武器装备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打败了号称世
界第一的美军。这场战争的胜利原因,除了崇高精神的巨大激励价值之外,战术层面的勇
于创新、善于创造功不可没。
战争中的创新与创造,当然不同于家庭主妇研制一道新的菜肴。战争中的一举一动,
关联的都是鲜活生命和国家民族的存亡。正因为如此,战争中的创新与创造,才更需要扬
长避短,更需要精益求精。
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同样弥漫着烈火硝烟,同
样存在着生死存亡。比如当下美国对华为公司的全面绞杀,就是经济与政治领域中的一场
极为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在这场战斗中,不怕牺牲固然重要,突破重围、绝地反胜更是上
策。华为公司倡导的“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每一位开发者,都是华为要汇聚的星星
之火”,便是华为在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市场开发中的创造。
创新与创造,指向精神之外的相对物质化的世界。拥有了创新与创造,手中拥有的物
品便能发挥最大的效益,焕发出最大的能量。如果我们将高速发展的中国比作我们的复兴
号高铁,则推动这辆车飞速前行的动力,必然是体制的创新和科技领域中极具中国特色的
各类创造。创新变革着思维,使其始终朝向最美好的目标迈进;创造推动着发展,使其始
终拥有最先进的物质支撑。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处这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可避免
地成为中国高铁中的一份子。只有人人皆秉持了创新的理念和创造的精神,才能在每一个
或平凡或重要的位置上尽其所能,发挥应有的光和热。
创新者进,创造者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在我们的创新与创造中得以实现。
【点评】
此文具有“大题大作”的特征,但“大”而不“空”,宏大主题和具体生活结合紧密,
说理有较强的逻辑性。
从论证的结构看,习作由对材料的提炼而引出论题,然后迅速将着眼点拉到当下的民
族复兴大业中,再以美国对华为的绞杀为具体案例,凸显创新与创造的价值,最后提出具
体主张,发出号召,展示必胜的信念。全文层次清晰。
语言运用上,不强加观点于读者,而是用具有一定鼓动性的话语感染读者。用词平实
而雅致,体现出较好的文字修养。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每一位开发者,都是华为要汇聚的星星之火。”2020年 9
月 10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余承东面对 5 天后即将到来的芯片“断
供”,悲壮而又自信地发出了此种“华为声音”。
班级举行时事宣讲活动,围绕芯片“断供”事件以及余承东的这句话展开讨论。请结
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思路点拨】
此篇作文的任务指令十分清晰:文体上必须是发言稿,内容上必须围绕芯片“断供”
事件和余承东的这句话而形成观点、合理分析。
芯片“断供”事件中包含的大国博弈,很难用有限的文字表达清楚,简单的情绪宣泄
更没有价值,因而,构思该发言稿时,最理想的角度还是余承东的这句话。这句话的前一
层意义,展示的是一种永不服输的坚定信念。狭义上看,它表现了华为集团面对美国的全
面打压而直面困难、奋勇开拓的不屈意志;广义上看,它表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集体和
每一个个体在面对挫折时应有的豁达、乐观、自信的价值诉求。
这句话的后一层意义,既是对前一层意义的合理回答,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安排。两
层意义联系起来看,可形成这样的结论:满天星光之所以不会被熄灭,是因为有无数颗星
的存在。国家、集体乃至个人需要做的,是竭尽全力让这无数颗星在适宜的位置上正常地
发出各自的光芒。
写作此文时,有一个小陷阱需要避开。余承东的话语中,被视作“华为要汇聚的星星
之火”的,是“每一位开发者”,不是每一个员工,更不是每一个不相干的人。也就是说,
构成满天星光的,必须是能够发光发热的星。将这个写作陷阱带入到这句话前一层次的广
义意义表达上,便是国家、集体或个人需要汇聚的“星星之火”,必须是能够燃烧、能够照
亮前程的发光体,而不是负能量。
【范文展示】
汇点点星光,成浩瀚银河
各位同学:
下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汇点点星光,成浩瀚银河》。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集团确实已处于生存发展的寒冬状态。然而,就算是黑云
压城城欲摧,但华为人还是透过沉沉黑暗,看到了云层之上恒久存在的满天繁星。所以,
余承东才会发出“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的宣言,才会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向所有的
开发者发出真诚的邀约,期望能够汇聚八方英才,共同织造华为的满天星辰。
身为中学生,我对华为集团的发展状况、对中美两个大国的政治与经济博弈并不了解,
所以也没有能力和同学们探讨企业以及国家发展中的星火燎原的问题。我能够说的,是我
和我们这些人,是我们如何在生活与学习中为了头顶上的灿烂星空而汇集星火的事。
康德曾将头顶上的灿烂星空视作人类最值得敬仰与敬畏的两个物件之一。因为星空是
理想,是希望。只要理想和希望不灭,人类就永远拥有奋力前行的动力,就最终终究能够
走向成功的彼岸。但只有理想和希望又远远不够,就像没有哪一种成功可以不劳而获一样,
人类能够拥有的每一个繁星密布的夜,都必须一颗星一颗星的汇集才能拥有。
作为中学生,我们需要汇集什么样的星火,使其能够汇聚成我们生命中永不会被熄灭
的满天星光呢?这便是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各种应该拥有的能力、情感与品德。没有这样
的汇聚,我们便无法挣脱蒙昧,无法走向光明,更无法照亮他人与世界。为了让我们能够
成为一个发光体,能够成为满天星光中的一颗星,我们必须珍惜当下的学习,必须日复一
日地为生命充电。
而当我们每一位中学生都成为一颗星,成为未来社会的一名开发者,我们的企业、我
们的国家才有足够丰富的星火,去汇集中华民族的文明星空。我们要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
公民,除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让自身能够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发光发热之外,再
无其他的生存与发展路径可走。
汇点点星光,成浩瀚银河。当我们将自己的生命视作一条奔腾不息的银河时,人生中
的一切有价值的成长元素,都是我们必须汇聚的星星之火;当我们将自己的生命视作国家
这条银河中的一颗星时,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便是在我们的位置上尽己之能发出光亮,将
我们的微弱星光融入满天的星辰之中,最终汇聚成无止无休的浩瀚天穹。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点评】
从内容安排上看,此文舍弃了不熟悉的宏大主题而立足自身的学习生活谋篇布局,体
现出选材、组材与立意的精巧性;从文体特征上看,此文在注重口语表达的前提下,力求
语言的典雅,陈述观点时有理有据,有较强的感染力;从情感表达上看,此文既有理性分
析,又有呼吁倡导,将个体价值的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发展有机融合,体现出较强的主人公
意识。有此三点,文章便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