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课堂:如何写出散文的“神”(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要写出散文的“神”,至少需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合理造“神”。散文中的“神”不会从天而降,必须从作文命题材料中提炼而出。
提炼出的散文的“神”,也应该是命题材料的灵魂所在。一旦审题立意出现偏差,造出的是
一尊“邪神”,文章便必然跑题。
第二,精准传“神”。确立了贯穿全文的核心意义后,还需要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让
散文的“神”一步步清晰起来。优秀散文中的“神”,是所有材料赖以存在的总纲,必须具
备纲举目张的表达效果。
第三,形神兼备。再精妙的“神”都离不开具体的载体,散文之“神”的载体,除了
结构,还有语言。散文的语言应富有韵味,符合散文飘逸灵动的文体特征。如果语言过于
干瘪,则再好的“神”也无法显现。
将上述三点落实到具体的散文写作中,应处理好下述三种关系:
1. 以点写面,小中见大
中学生的散文创作,不宜从宏大处展开描绘。一是因为人生阅历不够,缺乏对社会历
史文化的通盘认知;二是文章的篇幅有限,无法将宏大的主题表达清楚。
故而,应学会从生活的细微处入笔,以点写面,以一叶之陨落而显天下之秋临。比如,
相当数量的语文试卷中会选用描绘乡村生活画卷的散文作命题材料。这些散文或是怀念故
乡的一棵树,或是描绘故乡的一条河、一座桥;或是以一把锄头为线索串联全文,或是以
一件蓑衣串联起现实与回忆。无论作者选择的核心意象是什么,隐藏在散文中的“神”往
往都是对农耕文明时代拥有的某些美好画卷的追忆。
诸如丰子恺的《送考》、王瑛琦的《看社戏》等散文,采用的也都是以点写面的手法。
《送考》以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展示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大背景,其对教育的批判意义远远
超过这件具体事件的本身价值。《看社戏》以亲历的一个乡村剧团的生活细节的描绘,全方
位展示整个中国乡村的文化生活与经济生活状态。这样的文章,均是小中见大,点中有面,
在看似简单平常的生活中体现时代的风云变幻。
2. 虚实结合,深化主旨
万物皆是客观存在,本无所谓喜怒哀乐,亦无所谓积极消极。人们之所以认为红梅象
征了孤傲、莲花象征了高洁,不过是抓住了这两种物的生长特性,辅之以人类的联想与想
象,将其人格化。绝大多数散文的写作正是如此。当作者心有所思时,便选择一个可以承
载思想情感的人、事、物,对其展开描绘,借此串联起诸多故事,在虚实结合中揭示某些
特定意义。《白杨礼赞》《荔枝蜜》《茶花赋》等散文,都具备此种特征。
下面这段文字,也很好地落实在虚实结合中深化主旨的写作技法: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
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
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
光。
——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史铁生写蜂儿、蚂蚁、瓢虫、蝉蜕和露水,因为这些物客观存在于他的眼前。但这些
物本身不构成意义,显示不出《我与地坛》的“神”。如何让渴望表达的意义显示出来,又
如何让隐藏在物的背后的价值被读者感知呢?史铁生采用了似实而虚的写法,写蚂蚁的思
考和“想透了”之后的疾行而去,写瓢虫的“不耐烦”,写蝉蜕的“寂寞”,写一滴露珠落
地的“轰然”和“万道金光”。有了这些内容,卑微而蓬勃的生命力便展示了出来,文章的
“神”自然应运而生。
3. 饮水思源,文化立根
高中生作文中,哲思性散文占据大多数。此种散文,既不像一般性议论文那样呆板,
又能够始终围绕核心论题展开剖析,而且语言较为灵动,容易获取阅卷老师的好感。写作
这类散文时,要写好散文的“神”,往往需要将作文的主题引领到文化层面,或基于五千年
的传统文化而分析事理,或立足 21 世纪的文化而阐释价值。
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
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
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
美中含悲。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
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
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选自韩少功《我心归去》
韩少功如果只写自己身在巴黎如何想家,则文章表达的只能是他个体的“小我”情感。
而当他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上升至所有人的故园之思、上升到一种文化美学的高度时,原
本小众的行为与情感,就变成了普世性情感。有了这段文字,《我心归去》的格调得到了极
大的提升,散文的“神”得以最大化呈现。
【即时训练】
根据以下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
小溪是怎样一路流进大海的呢?遇到高山,它机智地绕过;遇到深涧,它一点点地积
蓄力量去填平;遇到断崖,它勇敢地纵身一跃,化作壮美的瀑布……就这样,涓涓细流融
入江河,扑向大海的怀抱。
【审题导引】
由“小溪”遇到的三种情况,可确立三种立意:机智地面对困难,积蓄力量壮大自己从
而克服困难,勇敢面对困境。可以择其一点而写,也可以从整体立意。
从小溪努力的结果看,可这样立意:个人应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平台,个人应该树
立远大的目标。
从散文的角度而言,适宜写作说理性散文。由“我”对材料的意义感知出发,一步步
将思绪拉入丰厚的文化现象分析中。
【范文展示】
百折不挠的乐章
一考生
昆德拉说,生命充满无限的未知。对此我深以为然。
我曾深深困惑于生活的不顺,歆羡他人生命的明艳。自感深陷泥淖,艰于呼吸,直到
有一天,我看到余华的《活着》,让我找到了人生的答案。
在触摸福贵的命运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力量,我看到了他的顽强与不屈,看到了他承
受苦难的勇气,我也看到了他在命运面前的隐忍与平静。这力量,不是在做无畏的反抗,
而是一种百折不回的底气。就像那蜿蜒山间的小溪,于百转千回之间,执着而勇敢地完成
生命的流程。
其实,福贵的一生何尝不是或多或少地映照着每个人的人生。不断地得到,又不断地
失去,艰难无所不在,坎坷无所不在。诚如路遥所言:“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我们
人生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磕磕绊绊。
我想,遇到艰难险阻,没有比不屈不挠的勇气更重要的了。正如茨威格所言:“勇敢是
处于逆境时的光芒,世界终会为你的勇敢而让步。”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蜗牛缓行,渐
登富士山。”我们人生路途上,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无所畏惧、坚持不懈的勇气。
如果说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二十世纪最辉煌的乐章,那么《古格拉群岛》则是最悲
怆的史诗。我的目光停留在《灵魂与铁丝网》这一章。
我仿佛看到了索尔仁尼琴踽踽独行的身影。他弯着腰背负着沉重的石料,同时,又被
冰冷的枪口顶住了胸膛。身边的人发现风险最小的生存方式就是经常地背叛,施恶者则像
猫头鹰一样坐在法庭主席团里用傲慢而蔑视的目光打量着他。可是这一切的艰险,何曾摧
毁他的斗志?他为恶毒毁谤的牺牲品流泪,为无辜屈死的灵魂悲歌。这一切黑暗,化作了
作家灵魂与思想的绽放。终于有一天,人们认识到了他的存在。“王者归来”这是他的荣耀,
是他于百转千回之间,用顽强不屈的意志,奏响的一曲生命的乐章,百折不挠,强劲有力,
勇往直前。
借用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的一句话:“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人生路上,
最重要的就是勇敢。跌跌撞撞,仍对世界微笑;彷徨失措,依旧勇敢前行。如山间流淌的
小溪一般,有着百折不回奔向大海的勇气。
【点评】
该文以“我”的所思所感为主线,串联起自身的困顿、他人的顽强等诸多材料,思路
开阔,行文自由,很好地体现出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征。
其“神”的呈现,以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联想而逐层展开。先是“我”感受到了生
活的困惑而无解,然后由《活着》而获得答案,再由路遥、茨威格等一众名家的言论和行
动印证自己答案的正确性,最后详细阐释索尔仁尼琴的故事,凸显勇敢的真正内涵。如此,
文章便由个体感悟进入了共性化生命认知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