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比喻,童话中的魔棒—考场作文如何做到“文句有表现力”
【高考回眸】
(2019 全国 I 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
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
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
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
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
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命题解读】
文句有表现力,指通过某些艺术手法创作的文句具有创造性描绘形象、敏锐联想想象、
鲜明表达意旨、科学思考辩析和蕴涵文化审美等的能力。
“文句有表现力”属于“有文采”中的第 11 点。《考试大纲》“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分“基础等级”“发展等级”。“基础等级”中内容、表达各占 20 分。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
容及含义涉及的范围即“符合题意”。“发展等级”:特征 20 分;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
若干突出点,按四等评分。
【技法点拨】
“文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之法指的是更能表现空阔性创造性的想象、思辨和审美
等核心能力所采用的更具个体独立性实践性的比喻、排比、引用、虚实结合等艺术手法,
而不是传统的写作章法。
作家秦牧说:"美丽的比喻简直就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它又像是童话中
的魔棒,碰到那儿,那儿就会产生奇特的变化。"下面我们通过比喻修辞解读“文句有表现力”
的想象力、意旨力、思辨力和审美力。
比喻的标题有想象力。比喻,像童话中的魔棒,碰到标题,就会产生奇特的想象力。
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标题运用比喻修辞,通过描绘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的道理
浅显化,让模糊的问题清晰化,化平淡的题目为神奇,富有联想、想象力。如人教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所选台湾作家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标题中“爸爸的花儿”,像“历史的
车轮”“知识的海洋”一样是偏正结构的比喻,本体是“爸爸”,喻体为“花儿”,是说爸爸
像“花儿”一样美好,借花的阴柔来调和爸爸的阳刚,隐含严父慈母般的美好形象。夹竹
桃花儿属于爸爸最爱的花,由爸爸所爱之花联想到爸爸的美好品德,贯通自然与人心灵。
爸爸的形象因联想、想象而丰富、创新,花儿也就成为爸爸的象征,成为“我”对爸爸的
爱的象征。由于这种感知、情感体验和语言积累是独特的个人的,就克服了文学创作的“套
版反应”。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标题,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离世,不但丰富了标题的
内涵,更富有想象力,哀而不伤。
比喻的文句有意旨力。比喻,像童话中的魔棒,触到文章的开头,就会产生奇特的意
旨力。正如宋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文章开头的句子就能恰如其
分地表达意旨和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是最好不过。如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第
4 课《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女士开篇说“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紧接第二段末尾就指出“文眼”这一比喻句“少年时代的读
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此句“以意为主,以
文传意”(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揭示意旨、涵盖思想内涵,阐明少年时代读
书生活特有美好快乐的感受,像色彩明丽的画,扩展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联想、想象力;
像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激发读书快乐的创造力,文句有意旨力。
比喻的文句有思辨力。比喻中的博喻,像童话中的魔棒,触到文章的中间,就会产生
奇特的思辨力。关于思辨力,“新课标”这样要求:“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对自然、
社会和人生具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
深刻性和批判性。”而博喻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的修辞手法。
博喻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丰富所描述形象的特征,增强文采,开拓意境,升华意旨。
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②《荷塘月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
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像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先生采用博喻修辞手法,把月下羞涩打着朵的白色荷花比作明
珠,写出它的圆润晶莹;比喻为碧天星星,写出其含苞欲放、似隐犹闪烁。袅娜地开着的
百荷花,像刚出浴的美人,柔美婀娜,洁净不染。如果作者不是思想敏锐,对荷花没有深
刻的洞察力,没有养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的习惯,
是不可能突破一般比喻的界限,连用三个比喻描绘出月下荷花的摇曳多姿,圣洁自然。
比喻的文句有审美力。比喻中的扩喻,像童话中的魔棒,触到文章的各处,就会产生
奇特的审美力。扩喻,即扩展比喻,是比喻文句由一句扩展到句组、句段甚至整篇文章。
扩喻通常由一个基本比喻句引申扩展,唤起相关而不相同的形象,从不同形象丰富强化既
定的联想想象,使读者深入浅出地进入比喻情景,取得完整的修辞效果。
如(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 17 课《紫藤萝瀑布》,作家宗璞写道:“从未见过开
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
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文句把盛开的紫藤萝比喻
为瀑布当做基本比喻句,写出紫藤萝花在奔腾激流中乐观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从审美上属
于比喻形象美中的流动美、终极美。接着从每一朵盛开的花写起,“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
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将比喻引申为张满风帆的船舱,“船舱鼓鼓的,
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又把鼓鼓的船舱比作绽开的笑容,充满积极的乐
观主义精神。“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
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候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
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
生的喜悦。”运用句组再三扩展比喻,透过眼前紫藤萝瀑布,由此及彼,展开联想,表现生
死谜、手足情方面的焦虑和痛楚,进而发掘出紫藤萝瀑布给予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展示比喻文句人文精神美和事件所蕴含的哲理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
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
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三组句构成句段,把帆比喻为信心和勇气,把河流比作人生的
道路,彰显出勇立潮头崇高的自信美。
【佳作展示】
我们得以挣脱牢笼
【比喻标题有想象力。喻体“牢笼”与本体生活、精神的羁绊有相似联想,激发读者
的想象力:什么使我们得以挣脱牢笼?为什么能使我们挣脱牢笼?怎样才能使我们挣脱牢
笼?】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劳动。
雨果曾言:“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
因为思想也是劳动。”换言之,劳动者始终主宰着时代。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各个时代、地点,
沉默而高贵。 阳光沿着既定的轨道滑动,那是先民们铭记于文字中的劳作日常。天有
四时,他们有条不紊地挥舞着双臂,修犁、耕种、采桑、织布、收割、酿酒……从身边起
伏而过,如松涛一般现出季节痕迹的自然之声,仿佛一种应和:春天的莺啼,夏日的蝉鸣,
秋季蟋蟀振翅,入冬,雪沉沉压住声响,只有灶头的柴火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低唱,弥漫
出一丝丝甜香,劳动,让生命的脉络由此相续。
【比喻性通感。该文句中“低唱”为听觉,“甜香”属于嗅觉,作者把嗅觉和听觉沟通
起来 ,由灶头的燃烧的柴火声联想到将要煮熟的饭沁人心脾的香甜,让“劳动”的成果更
富创造性想象力】
镜头一转,稳定而较为迟缓的农耕时代中跃入了工业革命的火种,劳动以一种新的形
式在延续。电光穿透蒸汽的薄雾,世界像堆积木似地层层涂上更加鲜亮的色彩,路更平坦,
车如游蚁,【比喻文句有思辨力。把作为工业文明的劳动成果汽车比作蚂蚁,一方面形容汽
车来来往往穿梭,秩序井然,还形容车多,向前爬行得缓慢,也形容汽车拥堵。让人思考
工业文明带来的社会问题,审视新的劳动要促进科技生态文明】留声机里有婉转清晰的声
线。文学家和哲学家们在灯光下抚摸过他们被打印成铅字的作品,那些小小的黑体字将要
插上翅膀飞往世界各地,再无阻碍,在各种国籍和肤色的人心里点燃起另一种光亮。新的
劳动,带来工业时代的喜悦欢欣以及觉醒,像碟片里音乐家的琴键,不断呼出新的,【比喻
文具有审美力。琴键“呼出新的渴盼”是拟人手法,而“像……”则属于比喻,把新的劳
动带给工业的喜悦和觉醒写得像琴键欢快地跳跃,充满音乐美和动态美】工业时代,又促
进新的劳动发展。
时光继续向前轮转,如今大多数人都是电子科技的拥趸,“劳动”可以断档隐匿了吗?
并不,科技时代更需要劳动,唯有思考,唯有亲自实践,才能在信息爆炸时代获得属于自
己的真知。我们习惯了简化而便利的一切,只需手指轻轻一划,很多问题似乎就已迎刃而
解。但这不是生活全部的奥义,当然不是——冰冷的器械不能代替经验、情感以及沟通。
“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求学问如是,其他事业何尝不是如此?科
技的进步只是为大家提供了利器,而人的思考和直接经验怎能被代替?要想真正了解并精
通,除非自己动手,否则终究是纸上谈兵,隔靴搔痒。打开网络,搜索时争先恐后冒出的
种种“教程”,真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如何去做,此过程中几有分符合自身情形,
如何因地制宜,适时调整,都是极其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不断地思考、尝试。
你仍然甘心做一个“电子奴隶”吗?相信我,只要尝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
快乐,(不被)可得的、重复滥用的事物所蛊惑,无论身处何处,你的思想将伸向宇宙般广
大、星河般灿烂的境地。你感到无限的幸福,因为你在思考和劳动中实现了真正的独一无
二的自我。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从田间地头到宇宙天空,从注目方寸到思接千里,
不同时代的劳动,让我们得以不断挣脱牢笼,我们也可以成为新时代的新劳动者,打破新
时代出现的新牢笼!【比喻文句有意旨力。不同时代的劳动,让我们得以不断挣脱牢笼。文
末再次点明文章意旨,升华主旨,结构上呼应开头。新时代的新劳动者,打破新时代的新
牢笼。比喻的文句有思辨力。两处文句连用比喻句,构成扩展比喻,带领读者进入另一个
自由想像的心灵解放的世界,颇具虚构想像力、思辨力 】
谢谢大家!
复兴中学:某某某
2019 年 6 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