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课堂:《山海情》中的高考元素
23 集的《山海情》追完了,意犹未尽,又看了若干的评述性文字,大致了解了剧情之
外的一些事儿。
首先,《山海情》是一篇标准的命题作文。创作团队领受的任务,只有“扶贫”这一宏
大主题和“平民视角、中国元素、国际表达”的整体性要求。此类主题的作品,在《十八
洞村》之类的影视作品中已多有呈现,虽也获得了一些奖项,但并未赢得观众的喝彩。要
想将这样的正能量作品制作成亿万观众喜闻乐见的“RMB”,着实是一种巨大挑战。好在“正
午阳光”精准把握了十二字的要求,舍弃了常规叙事中的精英视角和上帝视角,真正扎根
到西海固的土地上,以彻底的“平视”凝望那方土地,看它“苦瘠甲天下”的往昔,看它
在朝向美好的道路上挣扎前行时的悲欢离合,看它一粒沙、一棵草中呈现出的顽强、坚韧
和卑微。于是便看到了真,看到了“真”背后美好与丑陋并存的残酷现实。正午阳光将这
样的“真”真诚地表达出来,由此也撼动观众的心。
其次,《山海情》是一篇“大题小作”的典范之作。自古以来,凡宏大主题的作品要想
赢得读者认同,必须舍弃“大题大作”的空泛表达,借小人物的命运浮沉而间接展示大时
代的风云变幻。更重要的是,这小人物要经得住推敲,要杜绝平面化、脸谱化,他说的话
要是人话,做的事要是人事。《山海情》在这一点上就处理得十分精致,身为基层干部的马
得福之所以赢得赞赏,正在于他做的事、说的话体现了生活的本真,展示的是平民百姓的
我们熟悉的“应该如此”的内容。
由《山海情》的火爆,想到了高考。《山海情》中,实在是隐藏了太多的高考元素。
最值得 2021 届高三学生关注的,是“精准扶贫”这一宏大主题。从高考试卷的内容呈
现而言,“精准扶贫”的材料完全有可能出现在现代文阅读(一)或者语言文字运用的相关
选文中,而高考作文也有可能由“精准扶贫”中蕴藏的各种事理、各类人物事迹提炼出一
个论题,然后依此写作一篇应用文。
第二值得关注的,是《山海情》情节推进中呈现出的“扶物”的尴尬(珍珠鸡被宰杀)、
“扶技”的艰难(蘑菇丰收却“谷贱伤农”)、“扶志”的切中要害、“扶智”的高瞻远瞩。
这些情节中,包含了“抓主要矛盾”“对症下药”“主观能动性”等思想认知和实际行动等
论题。在适宜的正能量主题的作文中,考生如果能引用《山海情》中的相关故事充当论据,
至少会在阅卷时勾连起阅卷者的共情心,会让阅卷者对该考生能够在距离高考只有 130 天
的紧张时刻,还有闲情观看这个电视剧心生欢喜之情。高中生的学习,并不需要始终如临
大敌、如履薄冰,能够在学习之余抬起头来,云淡风轻地追一个值得观赏的电视剧,本身
就是一种文人风雅。
第三值得关注的,是《山海情》中的“难”。学习很难,就业很难,工作很难,现代社
会中,“难”成为挂在很多人嘴边的一个熟词。但有几个人的难,能如《山海情》的得福们?
得福们的难,是被命运逼到了死角之中却依旧毫无还手之力的无助、无奈,但就是在这样
的万难之中,他们依旧扎根于戈壁滩上,一边憧憬着未来,一边拼搏着当下。难,没有吓
到他们,反而磨砺了他们的无限坚韧,无限善良和无限努力。
第四值得关注的,是《山海情》中的“变”与“不变”。一方面,时代在不断变化,环
境在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得福们的美德没变,理想没变,奋斗
没变。人们无论是住着地窝子,还是开起小轿车,都自始至终热爱着脚下的土地,眷顾着
身边的亲人和乡亲。在《山海情》中,除了麻副县长所代表的官僚、列车上偷抢凌一农教
授行李箱的盗匪,其他的每一个人虽然都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瑕疵,却又都是透明如一张纸。
大多数人在极度的贫困中守住了道德的底线,守住了人之为人的本分。
第五值得关注的,是《山海情》中的“根文化”。第 22 集中,得福在大喇叭中说出了
这样一段话:“人不是树,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手中,一头在后人手里,我们后人在
哪里,根就在哪里。”这段文字,将传统意义上的根,由单一存在而拓展为双头甚至多头存
在,这便赋予了家乡、根以无限丰厚的意蕴,其意义甚至超越了“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
的根文化,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当下,在一亿农民成为市民的时代大潮中显得尤其重要。
总有人感叹农民离开了土地便断了根,得福用他的话回答了这样的感慨。
第六值得关注的,是《山海情》中的乡土情结和家国大义。从第一集中大有们跑回涌
泉村,到最后一集涌泉村整村搬迁至闽宁镇,黄土地上的这些粗糙、善良、单纯的人,终
于在乡土情结和家国大义之间完成了物质与情感的双重融合。说实话,看这个电视剧时,
真的觉得国家亏欠着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吊庄移民固然是大格局、好政策,为什么不能在
完成基本建设之后再将人们迁过来?茫茫戈壁,无水、无电、无房,还要忍受亲人间的长
久分离。那些在地窝子里咬紧牙关同风沙戈壁作不屈不挠地斗争的人,该有多么好的生命
韧性啊。但他们接受这份安排,用最低的要求完成政府的落户指标。
第七值得关注的,是《山海情》中的无疆大爱。那个一出场就遭遇盗匪的凌一农教授,
放下福建优越的生活,深入到戈壁滩中无怨无悔地帮扶村民。在面对各种不解、各种屈辱
时,宁愿自己掏钱补贴村民的售菇款,也要将村民带上发家致富的脱贫路。在遭遇压低菇
价的商贩时,挟着一腔热血便挥拳出击,纵然被打裂了肋骨,也绝不向邪恶低头。在凌一
农教授身上,体现出科技扶贫工作者最美好的人情人性和血性。
第八值得关注的,是上段结尾提到的“血性”。人之为人,总需要一份百折不挠的血性,
这份血性,既可以体现为不像恶势力低头,也可以体现为在无止无休的困难面前绝不放弃。
唯有血性,才能让戈壁滩变成金沙滩,才能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最不适宜人类居
住的地区”变身为绿水青山的塞上江南,才能让马得福、马得宝们历尽磨难而痴心不改,
终于用双手开辟出人生的康庄大道。
当然,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信息,藏在 21 世纪 20 年代起始年的这部热播电视剧中。
把脑袋从永远做不完的题目中抬起吧,留一点闲暇,看一看这个电视剧,你能够收获的,
绝对高于你埋头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