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场作文写作“为明天而拼搏” 导写(附:写作点拨及范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海尔张瑞敏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联想柳传志说:“我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
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华为任正非说:“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怎样应对华
为的冬天呢?”
微软比尔·盖茨说:“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
戴尔电脑迈克尔·戴尔说:“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
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组有着相同话题而表述又各有侧重的警句荟萃。读懂这些警句的各自含意是
审题的关键所在。综观这些警句,大致有以下话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忧患落到
实处;生活时时响起起跑的钟声;为明天而工作;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用敬畏之心
对待自己的事业;作为组织者更要有长远的眼光;竞争在平时;投入决定着事业的生
命力;责任重于泰山;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等。学生思路容易扎堆在“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之上。而写此立意,常常又简单论述其必要性,而对怎样将忧患意识转换为某
种积极的行为意识则没有。同学们阅读材料过于粗糙,对柳传志、任正非和比尔盖茨
的警言缺乏真正的理解。所以作文的立意高度普遍低于材料。
思路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是海尔、联想、华为,还是微软和戴尔,这些巨
无霸的现有发展状况都是绩优的。按照一般人的思路,这些巨无霸皆可高枕无忧。但
是它们的领路人却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置于一种忧患状态之中,从而让自己的团队永葆
青春活力,这真应了中国古代的一句老话,即“生于忧患”。而我们身边中的一些企
业,曾经辉煌过,而今安在哉?这似乎又为那句名言的后一半——“死于安乐”——
做了很不幸的注脚。
思路 2:将忧患落到实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已是常识;但行为违背这一常
识的人总是接二连三,不断涌现。原因何在?知道不等于做到啊!那么怎样才能将忧
患意识转换为人们的积极行为呢?创建有效机制是好办法。正如联想柳传志说:“我
们一直在设立一个机制,好让我们的经营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当然,这样的“机制”不是很容易创造的,但正因为其难,才更能显现其价值的巨大。
思路 3:生活时时响起起跑的钟声。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各行各业时时处处都存在
着竞争。竞争在量变的过程中积聚能量,在质变时爆发出令失败者感到残酷的结果。
之所以说其残酷,是因为质变的结果出现具有不可逆性,即使再杰出的人才也无回天
之术。但是杰出的人才,都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到过程之中,
不断争取有利于自己的竞争因素的汇聚,从而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或让自己在面对
不可躲避的失败之时还有再生的希望。过程中时时响着起跑的枪声,这枪声是忧患意
识给智者奋斗过程的伴奏,是奋斗者奋斗征程中的助力器。
思路 4:为明天而努力。今天的主动与辉煌,是昨天努力拼搏的结果;而明天的依
旧辉煌,就取决于今天的状态与作为。有人主动了就放松,被动了才知发愤,就是不
懂得这样的道理。现在可持续发展是个很时尚的说法,但要可持续发展却受制于很多
因素。就仅仅拿人们的主观来说,我们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前行的方舟,就是一个关键
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已有主动的感觉,就找不到奋斗的心境,你想持续发展行吗?因
此应该大力提倡为明天而努力的理念。华为任正非说:“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
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怎样应对华为的冬天呢?”仔细想想,这哪是为失败作准备
啊?这分明是不想失败而想为可持续发展做运筹——为明天依旧辉煌而努力。
思路 5:用敬畏之心对待自己的事业。现实生活中,失业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失去生
活的着落,失去生活的凭借,因此有了工作的人对待自己的工作应该具有一种敬畏之
心。这种敬畏之心,我们常常能从那些成功人士的言谈中清楚地感知。对待事业的敬
畏之心,海尔张瑞敏这样表述:“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而戴尔人迈克尔·戴
尔表述得就更为直接,他说:“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
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但是现实也有许多人,对待工作投入不足,
业绩不多,从工作中得到的回报也极其有限,自然从工作中享受的精神快乐微乎其微,
于是消极懈怠,似乎要走进一个消极循环的怪圈。但这还算幸运,还有一份工作,可
是一旦遇到什么金融危机,恐怕一份工作也没有了,到那时才真正是可怜兮兮了。敬
畏之心,是责任感的表现,是荣誉感的反映,放射着人生价值的光芒。
思路 6:责任重于泰山。做一个人要有责任感,而这责任感就体现在做每一件事上。
对待自己的工作犹应如此。有了责任感,我们才会有做不好事情的担心和恐惧;而有
了担心和恐惧,就会有调动自身所有潜力去将事情做好的努力。海尔张瑞敏说:“永
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试想,如果张瑞敏对自己,对海尔,对社会和国家,
没有责任感,他会这样吗?试想不是有不少国企负责人,是高档酒店的常客,是高级
休闲场所熟悉的身影吗?他们自然不会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但他们所带领
的团队就不只是如履薄冰,简直就是身陷冰窟窿之中了。
思路 7: 作为组织者更要有长远的眼光。就拿下棋来说,不会下棋的只能看到一步
棋,而会下棋的能看到三步两步的,而棋坛高手则能看到更多步。下棋能力的强弱表
征为看棋路数的多少。而一个出色的团队组织者,他应该就像棋坛高手一样,看到一
般人看不到的未来,进而早谋划早准备,始终控制自身发展的主动权。微软比尔·盖
茨是有眼光的,他常说:“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所以他能带领自己的团
队提前十八个月做好每一个阶段发展的准备工作。
思路 8:投入决定着事业的生命力。一项事业有没有生命力,就看从事这项事业的
人,看他们的投入程度。海尔张瑞敏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对待事
业,张瑞敏可谓身心俱入。而戴尔电脑迈克尔·戴尔则说:“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
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昼有所思,
夜有所梦,于此更见戴尔身心俱入的动人。实质上,不止是他们二位,也不是材料中
所提到的这几位,所有成功人士,有几位不是有了巨大的投入之后才取得成功的呢?
各行各业里的那些“常青树”无不是一生投入的结果啊?
【习作展示】
居安思危
张宏运
有人说,看一个民族是否成熟,就要看这个民族能不能居安思危。作为一个中国人,
我无法不对此举双手赞成。
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我认为在忧劳之后,逸豫一下无可厚
非。估计很多人都认同这一点,想想我们法律中规定的双休日、春节、端午节等假日
不都是为了让国民在忧劳之后逸豫一下吗?但凡事都有个度,古人所说的“逸豫”应
是“过度逸豫”吧!“过度逸豫”的结果就是被“逸豫”蒙蔽了双眼,遮蔽了心智,
忘记往日奋斗的艰辛,不见来日之危机,而后便是“亡身”了。
所以居安是不容否定的,但居安能否长久就看能不能思危了。谈到此,我们大概就
会想到古代一大串帝王的名字。比如说那个唐庄宗李存勖,也就是这个人引发了欧阳
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之慨叹。李存勖秉承父志,艰苦创业,历经无数
险难才得成帝王之业。如果历史就定格在他把大唐王旗插遍大地的那一刹那,那他绝
对是个可以比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优秀帝王。可惜,“事定犹须待阖棺”,李存勖
得到天下之后就英气全无,斗志顿消,终日沉溺于管弦,甚至任用伶人为官且让其居
于权位要职。他只顾逸豫而不念来时之危的后果就是身死人手,国破家亡,而且是一
世而亡,比秦隋还差劲。
其实唐庄宗之后又走他覆辙的人君比比皆是,历史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吗,有些例子
也就不用再一一列举了。
可以说,中华民族一直都不太成熟。直到新中国建立时,才有了一些成熟的味道。
当时筹备建国中的一件大事就是选国歌。现在都知道《义勇军进行曲》当选了。但当
时颇有争议的,一些人认为这首歌创作于抗日时期,歌中内容已经和时代相去甚远,
不宜当做国歌,尤其那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太过时了。但后来还是选
了这首歌,据说就因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因为它永远警戒着
我们要居安思危。因为灾难不是别人给的,而都是自己的逸豫造成的。
不知后人在仰望红旗冉冉升起,唱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之时,能否体
味先辈寓于其中的殷殷期望。倘能,中华民族才可能成熟。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忧患意识这一古老话题放在一个民族是否成熟的高度上来
探究,并且认为是否有忧患意识就是一个民族是否成熟的标志。观点新颖富有启发性。
还有一个大的亮点就是对《国歌》歌词的分析,新异而有说服力。第三个亮点是运用
李存勖这个材料,不计其繁,对比分析,可谓以少胜多。本文语言凝练,自创之警句,
层见迭出。
【习作展示】
人生“紧箍咒”
王凤
在人生中,我们总需要时时刻刻警醒,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落入人生低谷,甚至难有
翻身之机会。所以,我们不得不在脑袋上扣上紧箍,心中时刻默念紧箍咒,以提醒自
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政商嗅觉。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海尔张瑞敏如是说。
想想《西游记》里那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他大闹天宫,力敌十万天兵,蟠桃偷过,
仙丹盗过,凡是别人不敢做不能做的事他几乎都做过。然而,却是一不小心着了师傅
的道,被扣上了一顶金箍。这顶紧箍伴随着大名鼎鼎的紧箍咒成了取经路上贯穿始末
的“线索”。因为他天性顽劣,因为他本性难改,所以观音才要唐僧在他身上装个“特
殊装置”,不要他的命,却束了他的心,时刻提醒他规矩的存在方向的所在。
堂堂美猴王因一顶紧箍从齐天大圣变成了孙行者,从一只野石猴变成了取经僧,这
都是外界之“境”的作用。同样,当我们为自己安上一顶紧箍,就会时刻提醒自己危
机的存在,从而向更好的道路上发展。虽是如履薄冰,却也是如履平地。
时刻充满危机意识是现代人生存的必备心性。正如都市白领所说:“你不能休息,
否则你就得永远休息。”警醒的思想要时刻潜藏心底,居安思危,提醒自己随时到来
的危机和陷阱。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忧患中生存会锻炼我们的意志,坚韧我们的性情,
充实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境界。在忧患中生存的人,往往比一般人更敏感,更易
把握成功的机会,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只紧箍,时刻保持清醒冷静,因而迈向成功
的步伐才更坚定。而在安乐中生存的人却往往缺乏危机意识,只能在灯红酒绿间醉生
梦死,错过一次又一次升迁的机会,始终是鸡群中碌碌无为的那一只,成不了傲然的
白鹤。
都说富不过三代,听起来好像有宿命的味道,其实其中是有原因的。一代打江山,
一代守江山,一代败江山。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却难。因为那些在安乐中长大的后辈
缺乏危机意识,贪图享乐,心中没有紧箍可提醒我们危机的存在。
这样说来,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实际上是一盏警灯,而那些紧箍咒既为他照亮前方
的路,更为他指明正确的方向。如果我们的心中都有一只紧箍,那我们都将会与时俱
进,不仅不会被历史大浪所淘汰,反而会以一种健康而昂扬的姿态迈向辉煌的未来。
【点评】
本文亮点有四:活用“紧箍“,赋予其特殊含意,让思想得以形象表达;多用对比,
如孙悟空前后境界之比,突出“紧箍”之提升作用;着意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或探
因,或求果,皆客观准确,引人深思;语言形象,富有文采,句式整散结合,颇有一
种特殊的润味。当然,不足也在这个“紧箍”上,好像给人一种很生硬的感受。
【习作展示】
居安则思危
袁绍琼
早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发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呼喊,无数的历史教训告
诉我们居安而不思危,结果只能是走向灭亡。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复国,然而却又很快失去了。原因
何在?还不是逸豫放纵,沉溺声色,军队废弛。古人说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其中原因
也大概如此。打天下时历经艰险,得到了却不能看清事实现状。缺乏忧患意识只能落
得失败的下场。
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居安
思危也极为重要,很多人在取得了一点成就后便沉溺在了暂时的喜悦中停滞不前。殊
不知,就在这喘气的当儿别人就可能已经走在了你的前面。安于现状只会让我们被甩
得越来越远。唯有心存忧患意识,才能让我们的心远离倦怠,让我们的路走得更远。
海尔张瑞敏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微软比尔·盖茨说:“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
华为任正非说:“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我们该怎样应对华
为的冬天呢?”
是的,我们的人生有春天的繁荣,夏天的热闹,秋天的收获,可是我们总会遭遇冬
天,总会遭遇艰难的境遇。古时有这种说法,作为商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
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那么作为我们是否也应在温暖的春天就为自己准备
好过冬的棉衣呢?
今年的两会中,关于忧患意识,温家宝总理不止一次的提到。虽然现在我们国家的
经济回升势头整体一致向好,但是决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还存在着很多困
难,很多问题。虽然在世界经济大衰退的情况下我国顺利实现了经济增长保八的目标,
但是也应当看到,若不加快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未来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居安而思危,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意识,它不仅促使我们每个人努力提升自我,
发展自我,使得我们持续发展;更能够在大的方面促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前进毫
不懈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点评】
本文亮点有四:越王勾践一例,例证之中对比,增强了材料的功能;注意锤炼警句,
且比较成功,如“唯有心存忧患意识,才能让我们的心远离倦怠,让我们的路走得更
远”;观点材料一致性得以很好的彰显,有理有据,文体特征鲜明;联系现实,引述
温总理的谈话精神,让文章贴近现实,显现现实针对性,又提升了作文思想之境界。
当然,其不足也是存在的,如对材料有引述,但没有分析,甚而理解也不够深入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