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告别“影子爸爸” 激发家庭教育“父能量”
导语
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下,男性往往是在外奔忙、挣钱养家,女性则几乎承担了
抚养教育孩子的所有任务。于是,“丧偶式育儿”“影子爸爸”成为新兴词汇,直接指出了当下社会中
许多家庭存在的一个共同现象:孩子教育过程中父亲缺席。然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本能地
去靠近、追随父亲的行为、思想、品质,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也是独特的。所以身
为丈夫和父亲的男性,不应该找理由逃避,推卸该承担的责任,反而应该学会做一个好丈夫、好
父亲。不仅要成为坚强威严的家长,还要把“温暖”浸润到家庭教育中,成为孩子的玩伴、朋友和
知己。
告别“影子爸爸” 激发家庭教育“父能量”
(题目即观点,形象生动,彰显情感与态度。)
①近日,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建议中小学校设置“爸爸接送日”一事引起社会关注。
“一个女性朋友不再联系你,可能是她当妈了,或者是她孩子上学了。”一个不无戏谑夸张的
段子,道出了社会存在的爸爸“缺席”现象。(开篇由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建议设置“爸爸接送日”
一事引出家庭教育话题。)
②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积极参与孩子教育的爸爸大有人在,但总体而言,很多家庭的
育儿工作,大部分确实由妈妈承担,爸爸很少参与,这类爸爸被形象地称为“影子爸爸”。
③2015 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针对“辅
导孩子学习”“接送孩子上下学”“开家长会”等 14 项内容,“爸妈共同承担”的情形占到 40.6%,
“妈妈为主”的 40.3%,“爸爸为主”的 11.6%。2016 年 11 月,中国青年报社一项调查显示,
94.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就有“影子爸爸”。(现实性分析。“影子爸爸”在当今社会具
有普遍性。)
④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母亲的慈爱,
也需要得到父亲的影响,比如阳刚、坚毅、韧性等品质。在培养独立性,比如自主自立、勇
担责任等方面,父亲的作用尤为重要。甚至有人用“缺钙”来形容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位”。
同时,学校里女教师占比越来越大,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受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的影响更为
明显,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重要性分析。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有利于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⑤“影子爸爸”现象,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很多父亲要为一家人的生计操劳奔波,
但真的忙到连参与孩子教育都分身乏术了吗?其实未必。绝大多数父亲并非抽不出时间陪伴
孩子,而是缺乏主动陪伴的意识,不懂育子之道。除了男主外、女主内之类的传统思想影响,
部分父亲对孩子母亲心存依赖,有意无意地疏忽乃至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职责,一味推给妈妈
了事,这是对家庭教育认知偏差的表现,导致其教育责任感薄弱。(现实性分析。“影子爸
爸”现象出现的原因:缺乏主动陪伴的意识,不懂育子之道,对家庭教育认知存在偏差。)
⑥在教育孩子方面,华裔神探李昌钰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常常忙得连轴转的李昌钰,
并未出现“父亲缺位”问题,秘密在哪儿?除了平时注意言传身教,给孩子一种无形的精神影
响外,李昌钰十分注重陪伴的质量和技巧,在孩子遇到问题,需要疏导化解时,他会及时出
现,给予帮助。如此一来,孩子始终感觉父亲就陪在自己身边,是自己可以信赖的坚强后盾。
⑦毫不客气地讲,“忙”是不少父亲不负责任的借口。只要愿意,怎么都能抽出时间和精
力陪伴孩子,有心为之,何愁不能扮演好孩子“人生导师”的角色?不少忙于在外打拼的爸爸,
即便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大多也是三心二意地“陪着”而已。人在身边,心系手机,谈何对
孩子进行悉心教导?有些爸爸在孩子面前不能做好言行表率,反而带给孩子不良影响。(对
父亲提出要求:专门抽出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注重陪伴的质量和技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
坚强后盾。)
⑧“爸爸接送日”只是一种形式,意在告诉家长,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的
倡导和建议,其实远有超越实际形式的积极意义。
⑨孩子的成长是一趟单行列车,一旦错过陪伴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段,事后就很难弥补缺
憾。激发家庭教育的“父能量”,不应仅停留于倡导“爸爸接送日”,还应从切实扭转家教观念,
鼓励爸爸们学习育子之道等方面综合施策。在某些发达国家,甚至通过立法,引导父亲参与
子女教育,这或许是个办法。但更多的爸爸们应该反思,自觉行动起来,为家庭教育“补钙”,
工作再忙也要多抽时间,多回家陪孩子,尽到一个好父亲的责任。(照应标题,号召勉励。)
来源:2021 年 02 月 04 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胡欣红
【时代警语】
爸爸们应该反思,自觉行动起来,为家庭教育“补钙”,工作再忙也要多抽时间,多回家陪孩
子,尽到一个好父亲的责任。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概况“影子爸爸”现象出现的原因,不超过 50 字。
“影子爸爸”现象,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很多父亲要为一家人的生计操劳奔波,
但真的忙到连参与孩子教育都分身乏术了吗?其实未必。绝大多数父亲并非抽不出时间陪伴
孩子,而是缺乏主动陪伴的意识,不懂育子之道。除了男主外、女主内之类的传统思想影响,
部分父亲对孩子母亲心存依赖,有意无意地疏忽乃至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职责,一味推给妈妈
了事,这是对家庭教育认知偏差的表现,导致其教育责任感薄弱。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
人们把“丧偶式育儿”“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守寡式婚姻”并称为当代中国女人四大“不
幸”。这背后的原因是很多中国妈妈背后都站着一位缺席的隐形爸爸。一个家庭里,好像独
自抚养孩子的只有女人,而丈夫却没有承担起家庭责任。请拟写一个公益广告语,呼吁爸爸
积极参与家庭事务。(不超过 20 字)
【相关链接】
破解“丧偶式育儿”,“爸爸接送日”只是开始
近日,湖北一小学校长建议中小学校设置“爸爸接送日”,以激起家庭教育的“父能量”,
称爸爸接送对孩子的独立、理性、坚强、探索、创造等品格的培育起到重要作用。“接送孩
子上学的除了老人,多是妈妈;参加学校家长会,绝大多数是妈妈;学校开展大型活动时,
参与的多半还是妈妈。爸爸去哪儿了?”对多数中国家庭而言,这样的描述很写实。
不过,对于“爸爸接送日”的建议,网友却没有一面倒的支持。有人认为,建议不切实际,
人为制造麻烦,有形式主义之嫌。如果原本就是爸爸接送,是否还要设置妈妈接送日。有人
表示,学校硬性要求不合理,爸爸不到场的,就要叔叔、伯伯、舅舅等男性来接送。单亲家
庭怎么办?难道还要雇个快递小哥接孩子?还有的爸爸在评论区大诉苦水,孩子三点就放学,
自己天天加班到深夜,时间根本对不上……
说到底,“爸爸接送日”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重申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希望男性
群体认识到,多抽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不做甩手掌柜,才能更好地尽到当父亲的责任。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家庭里父亲普遍参与教育率低,有意无意缺席了儿女的成长。“不
缺席”的爸爸成了奢侈品,“丧偶式育儿”,成了很多中国妈妈生活的真实写照。
欧美的全职奶爸更普遍,公共场合和社交平台随处可见抱着孩子的年轻父亲。他们选择
和妻子平分产假,分担抚养任务,轮流照顾孩子。反观国内,尽管“男主外女主内”的坚冰正
被悄然打破,但性别偏见仍然存在,家庭煮夫仍是凤毛麟角。还有不少父亲,以工作忙为借
口,推卸责任,在婚姻和家庭教育中冷眼旁观。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位列全球第 55 位,与大部分发
达国家和大型经济体相比都处于高位。然而,中国女性的高就业率,更反衬出家庭结构性的
不平衡。她们一面貌美如花,一面赚钱养家,还要完成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独自承
担育儿重担。
如果从经济义务对等的角度出发,中国女性同样要在职场打拼,却被传统家庭结构和观
念拖拽,无法公平分配育儿责任。“男人就不该带孩子做家务,女人陪伴和教育孩子是份内
的事,女人做家务是她的天职……”时至今日,还有不少父亲拿性别偏见当借口,让配偶承受
“丧偶式育儿”、严峻职场的双重压力。
前段时间,《奇葩说》设置了一期辩题,“老婆年薪百万要不要当全职爸爸”。辩手冉高
鸣的发言引发很多共鸣,“父爱和母爱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工作,缺失的母爱,父亲怎
么补?”婚姻中,两个人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谁赚钱多谁就不用做家务不用带孩子”,这种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不该适用于家庭,没有人应该做兼职的父母。
破解“丧偶式育儿”,“爸爸接送日”只是开始。没有一种付出是理所应当,激起家庭教育
的“父能量”,需要更多实质大于形式的举动,创造条件让更多父亲参与其中,共同体会育儿
甘苦。亟待家庭观念的更新迭代,打破母职育儿的观念桎梏,为女性群体松绑减压。
来源:2021 年 02 月 03 日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