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思考:三八节,记起一位千年前的女性 等 5 则
诗人梅尧臣,在宋朝星光璀璨的诗人中,似乎并不耀眼。他的好友欧阳修是文坛领袖,
范仲淹是改革大员,在他和欧阳修主持过的考试中,还发掘出了苏轼这样的后辈才子。(我
们学过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就是欧阳修在和梅尧臣担任主考官时所作)但他本人无
论是科举之路还是后面的政途,都颇为不顺。
可他可能都不在乎,因为他心里有一位非常得意的夫人——谢氏。
梅尧臣在 1027 年与谢氏结婚,当时梅尧臣 26 岁,谢氏 20 岁。1044 年,梅尧臣任监
湖州盐税期满,乘船自湖州返汴京,7 月 7 日行至高邮三沟,谢氏死于船中,遗体葬于京
口。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
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
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第二年秋天,梅尧臣找到了文坛泰斗欧阳修,请他为自己已故的妻子写一篇墓志铭。
欧阳修起初是拒绝的。首先是没空,更重要的是自己和谢氏也不熟,而且为谢氏这样的普
通妇人立传写铭,哪里是当朝重臣所能做的。
一般情况下求一两次而无果,也就不好意思再开口,但梅尧臣一年中给欧阳修写了七
八封信,反复开口提及此事。最后欧阳修也不好拒绝,留下了我们讲过的这篇《南阳县君
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的高明之处在于突破了为妇人志墓的刻板格局,本来是应友人请托为谢氏志墓,
而欧阳修在写作过程中,转作梅尧臣的悼亡口气,在夫妇日常的片言絮语中,或在从事琐
屑家务的默默中,捕捉着谢氏在不长的一生中所散发的光与热,也体现出梅尧臣化不开的
思念和悲伤。
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
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
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
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梅尧臣回忆起谢氏,细节间透露出她生活中的智慧和大家出身的气质。无论在哪里生
活,虽无珍馐美馔,一样可以置备得精致美味,虽无大牌衣包,但一定清洁整齐,就算是
缝缝补补的衣物,也是完整如初。
一个盛族闺秀而归嫁贫门,命运逆转,能心不戚戚,已经是难能可贵;更不委运认命,
更是高出常情。
但在谢氏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女人更美好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知人。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
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
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梅尧臣说,自己有时和同事讨论工作,谢氏会在屏风后偷听。之后,谢氏就会和梅尧
臣聊聊哪位同事是人才,以及她对政府事务的一些判断。
有时候梅尧臣参加一些饭局回来,谢氏就会问,今天和哪些朋友喝酒这么开心呀?如
果回答是一些贤能的人,谢氏就会很开心,反之,谢氏就会一边叹气一边反问:您结交的
都是当今贤能,现在竟然和这样糟糕的人混在一起喝酒,而且还喝得这么开心?
从这些细节,我们都能看出谢氏深通世务,识人断事都有主见,并且合于理。她有见
识、有责任。有见识,是说她系出名门,知道人贤人佞,希望丈夫慎于择友,交游唯贤;
而有责任,则是说她勇敢而真诚地向丈夫提意见,勉励丈夫上进。夫妻的利益紧紧系在一
起,为丈夫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
2020 年全国卷 I 考的作文题是“鲍叔识人”。我们除了赞美鲍叔容人的胸怀,其实从“知
人”的角度论证,更为具体与理性。而在谢氏身上,我们不仅能看见她对别人的“认识”,
更重要的也是更难达到的,是对自我的“认识”。
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
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
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
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
予忍不铭?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也许梅尧臣还没有搞清楚自己要做一个诗人还是一个政客,但谢氏却早已经看清了自
己的一生。她知道,在她所处的时代里,西兵、蝗灾、盗贼,留给凡人生存的空间罅隙而
已。能够让自己不朽的,只有文章——这真是惊人的见识。
历史风云变幻,当今社会女性的地位绝非千年前所能想象。但更重要的是,是当我们
俯仰古今,触摸这些逝去的生命,依然能够也需要从其中觉察他人的智慧,找到自己的存
在,思考人生的永恒。
在路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路上的情形,可能让人欣喜,也可能让人忐忑。你有什么
样的“在路上”的经历呢?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
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在路上
“在路上了,就回复我一下啊。”手机震动,是妈妈的短信。
此刻我已经坐上了去一线的大巴了,可是我心情低落,并不想回短信——干脆说,我
不想去疫区,甚至说,不想当医生。我现在就恨自己为什么要报医学院?我素不相识的同
行前几天刚被持刀杀死,如今我又要去疫区的中心,不知道能不能回来。
为什么?到底为什么要来当医生?刚毕业那会,我也许答得上来,但现在,我已经忘
了那个答案了。我当了 23 年医生,却忘了为什么。车在颠簸,时不时的上下摆动让我缩成
一团的心脏更加痛苦。夜幕已降,漆黑的天空像是要把我囫囵吞下。我打开了车窗,想去
呼吸一下空气——等等。
“司机师傅,麻烦停下车!”我是资历比较老的医生了,所以我就坐在副驾驶。“怎么
了?”司机问我。“有人需要帮助,”我戴好了口罩,整理好了手边的急救箱,“麻烦开下门。”
全车的后辈还搞不清楚状况的时候,我已经跑下了车。春夜的凉风一下灌到我的嗓子
里,那好像是我一万年也没有呼吸过的空气了。我刚刚看到,一个老人躺在一辆轿车旁边,
有一个中年男子正在焦急地打着电话。
“您好,我是医生。”我简略地向他致意,然后立刻蹲下察看老人的情况。是心脏骤停,
我立刻确认。“来几个小伙子!有除颤器吗?也拿下来!”我冲那些年轻而慌乱的人吼着,
“冷静点,你们是医生!”然后,我第一个跪下,开始在老人的胸口摁压起来……
大巴再次启程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奇迹一般地,老人恢复了意识,已经被赶来
的救护车送到最近的县里去治疗了。为什么?我问自己,为什么你如此反感你的职业,却
还是第一个冲下去救一个你素不相识——甚至于有可能会讹诈、污蔑你的人呢?
“谢谢您,谢谢您!”男人哭着,晃动着我的手道谢,那晃动的余波仍然在我手心里。
我感受得到,他一个五尺男儿所流下的眼泪,我记得。我还记得好多好多事,我还记得病
患痊愈之后家属的笑容;我还记得病危又痊愈的老人给我送来的锦旗;我还记得非典痊愈
出院的小女孩与她妈妈阔别已久的拥抱,那孩子前些年还给我发视频,说她考上了大学,
说如果没有我,她可能也就没有今天。
我还记得,医学院毕业那天,我和同窗友人一同高呼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我会用我的
一生,致力于消灭人类的病痛。我将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不辞劳苦艰辛。”我记得那些东西。
那些东西告诉我,迄今为止我走来的全部道路,都是值得的。
为什么要当医生呢?我方才醒悟,我从来没有忘记这个答案。只是太多的阴霾遮住了
我的前路,仅此而已。不过那些话语、那些我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忘记的珍贵的事物,它们
一直都散发着微弱而柔和的光。虽然没法刺透密布的阴霾,但是,我脚下的路,一直都在
被那股微光照射着,无比清晰。
为什么要走上医生这条路?因为我想救更多的人,就这样。大巴车仍然在行使,直到
瞥见朝阳划破了夜空,我才想起来我还有一件事没做。“妈妈,我已经在路上了。爱你。”
我掏出了手机,回复了妈妈。
我在路上,在“去救更多人”的路上。我看向窗外那似亮而未亮的世界,再一次闭眼
默念了一遍希波克拉底誓言,从中些许再汲取些力量。然后睁开眼睛,在昏暗之中,向世
界上千千万万已然逝去,或仍在奋斗的前辈,略略点头致意。
我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直到我也死去。
2020 感动中国人物作文试写
“2020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一句话概述
身患绝症仍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
身患渐冻症而夜以继日带领金银潭医院医疗团队,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屏障”的
张定宇。他说:“现在回头去看去年,壮烈但是也很平常,它就是我们的一个工作,它是你
应尽的这份职责。”
为救援群众而牺牲在洪水中的英勇消防员陈陆:
始终坐在救援冲锋舟最前面的身影,用生命来兑现对父亲、国家和人民承诺的抗洪防
汛英雄陈陆。
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
用了 3 年多的时间,让北斗卫星用上了自主研制的精准原子钟,并担任北斗二号导航
卫星总设计师谢军。
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
用 70 年时间,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并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
贡献的叶嘉莹。
或:陆续将自己的全部财产 3500 多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
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叶嘉莹。
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无惧快递员汪勇:
辗转加入于“金银潭区域医护人员需求群”,逆行于白衣天使之路的汪勇。
或:快速搭建起应急餐食免费配送备用网络,以“聚拢温暖守护英雄”的义举被批复
火线入党的汪勇。
改变山区女童命运而倾情奉献的公益校长张桂梅:
身患 10 余种疾病而坚持建立免费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女校长张桂梅。她说:“她们过
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被称为露天“抗癌厨房”的普通夫妇万佐
成和熊庚香。
战功赫赫、倾尽一生而奉献国家的志愿军英雄王海:
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 80 余次,击落敌机 29 架,本人击落、击伤敌机
9 架的英雄王海。
向绝壁要天路、带村民脱贫致富的“愚公”毛相林:
43 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
历时 7 年铺就一条 8 公里“绝壁天路”的毛相林。
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
变成了金山银山的毛相林。
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67 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
建队以来,有 46 名职工牺牲,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壮美蓝
图的国测一大队。
“2020 感动中国人物”话题试写
【1】奉献
危机时刻,他们是浪尖上的逆行者;灾难过后,他们是天空中灿烂的霞。身患渐冻症
而夜以继日带领金银潭医院医疗团队,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屏障”的张定宇;始终坐
在救援冲锋舟最前面的身影,用生命来兑现对父亲、国家和人民承诺的抗洪防汛英雄陈陆;
快速搭建起应急餐食免费配送备用网络,以“聚拢温暖守护英雄”的义举被批复火线入党
的汪勇。山河已无恙,这些平凡英雄的丰功伟绩值得铭记。
【2】责任
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他们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该有的力量。始终坐在救
援冲锋舟最前面的身影,用生命来兑现对父亲、国家和人民承诺的抗洪防汛英雄陈陆;身
患渐冻症而夜以继日带领金银潭医院医疗团队,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屏障”的张定宇;
辗转加入于“金银潭区域医护人员需求群”,逆行于白衣天使之路的汪勇。没有人能百毒不
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他们重装上阵。他们以凡人之力,
书写一段段传奇。
【3】坚持
不信天,不认命,他们用时间来恒变幸福。43 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
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 7 年铺就一条 8 公里“绝壁天路”的毛
相林。建队以来,有 46 名职工牺牲,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壮美
蓝图的国测一大队。身患 10 余种疾病而坚持建立免费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女校长张桂梅。
幸福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它需要恒久的坚守,持久的开拓和无尽的善意。正是靠着他们
的一步步努力和一次次尝试,才将幸福一点点变为恒量。
说“勤勉”
晚唐诗人杜荀鹤在《题弟侄书堂》中有言:“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意
思是年轻时勤奋努力必将终身受益,切莫懒惰懈怠、虚度光阴。
广州“陶陶居茶楼”的一副茶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
惜寸,分寸无遗。”意思是说饮酒吃食要有分寸,不可忘乎所以;同时启迪人们要敬惜光阴,
不虚度大好春光而荒废了自己。
今天的内容,说“勤勉”。
时间是公平的,它不会给任何人多一分,也不会给任何人少一秒;但时间也是有偏向
的,惜时如金者往往会得到时间的奖励,虚掷光阴者则会徒留怅然。所谓“勤勉多岁月”,
是说把点滴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能让时间更加充实。
时间沙漏永续流淌,从孔子“使民以时”、荀子“应时而使之”等不难看出古人对四时
永恒运转、昼夜不断交替的朴素认知。俗话说,“一年四季春为首”,春天意味着起点、成
长和希望。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之时,“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们的干劲应该“燃
起来”。【“使民以时”意思是要轻用民力,适时征发力役,以不违农时。“应时而使之”意
思是适应时事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两句话都反应古人对时间把握的智慧,这段写
古,下段可以写今。】
然而,面对时不我待的现实,许多人却掉转朝向求“安逸”,对困难低头,向挫折妥协。
胡适曾在《归国杂感》中说“我回中国所见的怪现状,最普通的是‘时间不值钱’”,对国
人当时虚掷光阴的状态提出批评。若始终抱着时间可以周而复始的想法,认为世事总有重
新来过的一天,如此循环往复“明日复明日”,又怎能不落个“万事成蹉跎”的遗憾结局?
【写“今人”所为,与上文形成对比。】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无论从心理感知方面,还是外在体验方面,时
间都是人的生命尺度,其宝贵程度不言自明。与其总是“不知今夕何夕”的心有戚戚,不
如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奋斗活成“不一样的烟火”。为了“阐旧邦以辅新命”,
冯友兰在 85 岁高龄时仍笔耕不辍,决心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历时 10 年,终于完成这
部皇皇巨著;李云鹤 23 岁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 60 多年,依
然耕耘不歇,至今已修复了 4000 多平方米壁画、500 多身彩塑。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
形式,那么勤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
当然,勤勉恐怕并不简单地等于“让自己忙碌起来”。只顾着把时间填满,却“只见动
作,不见前进”,那只会是瞎忙、空忙、白忙。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时时
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前者只有勤勉之名,却往往无尺寸之功;后者
才是名副其实,在不捐毫末之益中收获成长。
壮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
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
掉。”惜时如金,勤勉如牛,相信这样的人生自有收获。
万佐成、熊庚香——创办“爱心厨房”,18 年不打烊
在江西南昌一家医院旁边的小巷子里,有一个特殊的厨房。每到饭点,这里都特别热
闹,空气当中,混杂着各种饭菜的香味,虽然这里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却处处充满着亲
情的温暖。
在这条两米多宽的小巷里,每天一到饭点,就热闹起来,小巷与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
之隔,这些忙碌着的都是病人家属。他们来到这里炒几个菜,让病床上的亲人能吃到熟悉
可口的家的味道。一日三餐,炉火熊熊,人流熙攘,这个专为病人提供炉火的厨房,被人
们称为“抗癌厨房”,厨房的主人就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万佐成夫妻俩原本在小巷里租几间房,炸油条,卖早点。勤劳人家小本生意,他们是
如何变成了今天的模样?故事要从 18 年前说起。
2003 年的一天,他们的早点铺来了一家人,一对年轻父母带着生病的儿子,走到摊前
对老板说,你家是不是有火?可不可以借给我做一下菜。我儿子在这里治病,要吃妈妈在
家里亲手做的菜,外面的菜他不吃了,吃腻了,万佐成连说可以。
这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小炉火,对于他乡求医的人竟是如此难得珍贵,它甚至给一家
人带来莫大的心理安慰,这个意外的收获也让万佐成夫妻俩感到格外欣慰。在人生最后的
时候,有人能伸手牵一把,给他一点光和一点热,就感到比较快乐。
早点铺免费提供炉火给病人做饭的消息,在病友家属间传开了,十几个人,二十个人,
一百个人涌向这里,夫妻俩新添置了炉子厨具调料,都无偿供大家使用,“不管什么,吃是
大事,病人就是要吃”,熊庚香说。煤球炉从六个增加到二十几个,一家人的早点铺,变成
了千百个家的厨房,而一个病人家属的一席话,让万佐成夫妇更加坚定了决心。
“还有这么好的地方呀,我妈妈 50 来岁就走了,给我带来很大的遗憾,我到最后没有
尽到孝心,遗憾就是找不到这个厨房,像家一样,给她吃的。”
熊庚香说:我被她触动了,这些遗憾我解决得了,就给你们解决,我懂得他们的痛苦。
或许是一次偶然,改变了万佐成夫妇的人生轨迹,但这偶然中蕴藏着一种必然,那就是他
们的善良。
来到这里的人,他们是给丈夫做饭的妻子,是给妻子做饭的丈夫,是给父母做饭的儿
女……来到这里的人,也许是第一次下厨房,不管会做还是不会做,在他们亲自买来食材,
洗菜切菜翻炒时的每一个动作中,浓浓的情感,全放进这一盘菜,一碗汤里。
番茄炒蛋、炒青菜、红烧鱼、猪蹄汤……“抗癌厨房”里的每一道菜,看似平常又不
平常。虽不是山珍海味,却浓缩了父母之爱、子女之孝、夫妻之情,更寄托着这些经历人
生无常的家庭回归平常生活的希望。“有的病治不好,但让病人吃好,家属的遗憾就少一些。”
万佐成说。
四面八方的人因为同样的原因聚在了一起,这个特别的厨房,给悲伤的人带去多少慰
藉。春去秋来,万佐成、熊庚香夫妻的厨房,已经走过了 18 个年头,已经 70 的他们依然
凌晨四点起床,备好炉火,迎接每一天的新老客人,365 天从不离开。儿女劝他们去旅游,
都被两人一一拒绝。
18 年爱心厨房从最初的免费,到收费五毛,再到如今的一块钱,万佐成夫妻俩从贴钱
维持,到勉强收支平衡,只为能把这项服务延续下去,从未想过从中盈利。
熊庚香说不要钱,两个人简简单单吃一餐,一天一二十块钱,快乐健康就是财富。18
年来,到过这里的人难以计数,万佐成、熊庚香也许记不住每个人的名字,但所有人却都
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很多病人家属离开时把电话号码留在墙上,邀请夫妇俩日后到他们家
做客。被油烟熏得发黄的一面墙,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电话号码。
在与病魔抗争,在与亲人相守相伴的日子里,一定有一份温暖和欢乐,来自“爱心厨
房”。医院里亲人间互相守护,院外“爱心厨房”则完成了另一种守护,无论白天或夜晚,
这里总会为你留一个炉火。
【感动中国颁奖辞】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
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