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人民日报时评之非同寻常现象的背后思考
包间安装摄像头,是窥探隐私还是更好服务?
原创 邹翔 人民日报评论
在外面的餐厅吃饭,你会选择大厅还是包间?如果选择包间,是否介意包间里安装了
摄像头?近日,“海底捞在包间里安装摄像头”的新闻引发争议。
尽管海底捞客服回应称,在包间安装摄像头初衷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用餐安全,而且有
相应的管理制度、不会滥用摄像头,网友们仍针对这一行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
餐厅包间再私密也是公共场所,只要摄像头亮在明处,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反对者认为,
此举会泄露隐私,让消费者产生一举一动被监视的感觉。客观来看,在包间安装摄像头有
助于记录事实,避免一些潜在纠纷,是商家“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但如何在保护自身
的同时更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显然需要商家更加全面而周到的考虑。
一方面,相较于私人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包间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另一方
面,对于消费者个体来说,又是相对私密的空间,消费者在包间内的言行举止通常不愿为
他人知晓。不论是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还是觥筹交错的商务宴请,抑或是好友团坐畅叙
幽情,人们选择在包间用餐,无疑是为了得到一个相对不被人打扰的环境和更好的隐私保
护。所以说,在包间安装摄像头不是商家的私事,必须考虑到消费者的诉求,妥善处理好
安全和隐私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公开场合还是相对私密的空间,保护好用户的隐私
都是对服务提供方的基本要求。餐厅有义务提前告知用餐者安装了摄像头,且明确其为安
全管理的一部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为消费者想得更多一些、服务更贴心一
些,就能避免一些争议的产生。与安装摄像头相比,图像信息的储存和管理使用需要更加
明确的规章制度。摄像头信息谁来把控?哪些人可以查看摄像头?摄像头采集的影像保存
时限是多长?怎么确保信息不泄漏?只有回答好这一系列问题,切实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
才能真正打消疑虑,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关于此事的讨论,再度折射出人们对于信息时代隐私保护的关切。刚聊过的商品转眼
就收到广告推荐,这样的经历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成都一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信息泄露
后遭受网暴、为避免被售楼处人脸识别系统抓拍而“戴头盔看房”等新闻无不警示我们保
护好隐私的重要性。令人欣慰的是,从相关部门对存在“违规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
的 APP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到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不断明晰,再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流
行病学调查不再“提人”……一项项具体举措的改进,一个个打基础利长远的制度建设,
都把用户的信息和隐私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彰显了重视人格权和人格尊严的共识和
行动。
昨天我们聊了聊生活的“边界感”,其实保护隐私又何尝不需要明确边界。在真实空间,
人们需要保留不被打扰的私密空间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在网络空间,
也有不少人选择“朋友圈三天可见”。餐厅包间是不是“公共空间”?能否将“合理的隐私
期待”作为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的底线?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在一次次有建设意义的讨论
中不断明晰,推动社会公众对于更好保护隐私权的守望逐渐化作完善的公民隐私保障体系。
这正是:包间安装摄像头?知情同意不能少。精细服务更贴心,保护隐私很必要。
生活,该不该有点“边界感”?
原创 周珊珊 人民日报评论
买东西剪头发却要被强行聊天、不分时间早晚就给你拨视频电话、不征询同意就摆弄
甚至拿走你的东西、明明不熟却百般追问你工资几何、体重多少、为啥还不结婚……当你
面对这些情况时,会有不适感吗?
在物理学意义上的边界举目皆是:学校、小区常常有围墙、不同类型的车在马路上通
行有车道线,排队时也能看到一米线标注……一条触手可及的界线,明确标识了各自的领
域。但是,今天我们聊的所谓“边界感”,更多是一种无形的边界。比如感官的边界,公共
场合公放音乐、视频合不合适?再如个人隐私的边界,餐厅包厢里装摄像头的做法违不违
规?还有角色的边界,纵然关系亲密,父母与子女之间、伴侣之间、朋友之间该不该有把
尺子?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了边界感。
与边界感相关的类似问题,通常都能引发大量关注与讨论。好朋友失恋后天天找我哭,
我累了可以糊弄 TA吗?”“室友总是不经同意用我东西,该不该跟 TA撕破脸?”可以说,
人们越发重视边界感的现象背后,恰恰说明了边界感的稀缺。相较于传统的熟人社会,偌
大的城市、延伸的乡村,生活中越来越多陌生人的出现,让不少人迫切需要一定程度的边
界感,进而获得一丝安全感。
要看到,现代社会生活中愈加明显的边界感,本质上来自于愈加清晰的空间感。一方
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个人空间,习惯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甚至有人类学家发展出
空间关系学,并在研究中道明了 4种人际关系边界及其具体数值:亲密距离约为 0至 45 厘
米,个人距离为 45 厘米到 1.2米,而社交距离分别为 1.2-3.65米和 3.65米以上。另一方面,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小,边界与边界的间隙却被
更多地放大。当互联网让地球成为了“村”,边界感的保持反而日益成为一个问题。
事实上,所谓边界感,并不是现代社会的特有产物。千百年来,“君子之交淡如水”“远
而不疏,近而不狎”等古语,也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人际边界感的思考和探索。当然,
对边界感的需求可以理解,但过度敏感其实大可不必。有人将边界视为社交的蜜糖,也有
人觉得这是感情的冰冷。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用好边界感、建立好合理的人际边界。有研究
个体心理学的专家提出了一个观点:“课题分离”。他强调每个人在社交关系中的有限责任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课题,既不能随意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随便让人
干涉自己的课题。这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别过度、宜自律、巧沟通,通过合作共同建立起
良好的公共生活。
或许,也要从另一个方面理解边界感。从陌生到熟悉,从抗拒到接受,边界感的林立
和消融,也是当今人与人关系如何和谐融洽的一个难点。步履匆匆的你,埋头苦学的你,
加班加点的你……在追求个人小世界喜怒哀乐的同时,也要留心周围大世界的稻香蛙鸣。
毕竟,一个圆只能孤芳自赏,两个圆甚至更多的圆,才会产生包含外离、相切、相交的位
置关系,才能创造丰富多彩的众多可能。这是数学的魅力,也是这个世界的魅力。
这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知己深情浓似茶。
手里的奶茶香不香,要看看这个东西
原创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吸着奶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原来是纸吸管“腰斩”
了。有人说,“只要我喝得快,纸吸管软化的速度就赶不上我”;有人调侃,“本来下定决心
戒奶糖屡战屡败,现在纸吸管让我戒掉了奶茶”。纸吸管欠佳的使用感让消费者颇有微词,
怎么在双手握住简单快乐的同时又为环保事业尽一份力?
2021年 1 月 1日是全国塑料吸管禁令生效的第一天。奶茶店、咖啡店等饮品店内难觅
塑料吸管的踪影,取而代之则是摆上台面的纸吸管。但据消费者反映,纸吸管戳不进奶茶
杯、容易被泡软,有的还会破坏饮品口感,甚至有指甲油般的异味。纸吸管是否存在安全
问题,也让消费者不禁在心中打上一个问号。生产既环保又好用的新型吸管,恐怕还需假
以时日。
事实上,升级版“限塑令”正式实施以来,市面上还出现了聚乳酸吸管、直饮杯盖等
替代品,但更高的成本、不稳定的供货及参差不齐的质量,使不少商家望而却步,纸吸管
便成了他们综合权衡后“最不坏的选择”。但消费者的评价是纸吸管使用的试金石。若守不
住使用功能这条底线,纸吸管便很难俘获消费者的心,环保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尴尬。时下,
一些小摊小贩“不忘旧爱”重拾塑料吸管,一些纸吸管厂商“踊跃上新”却销量下滑,客
观上折射出吸管新旧更替中的困境。
当然,不少纸吸管掉了链子,并不能成为塑料吸管卷土重来的借口。毕竟,吸管使用
仅仅几分钟,但塑料吸管的降解却可能需要花费长达 500年的时间。数据显示,2019年全
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 8184 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 3 万吨,塑料吸管的巨量消耗早已成为棘
手的环保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出台意见,限制塑料吸管等制品的使用,正
是缓解白色污染压力、践行环保生活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在关于纸吸管的吐槽与段子中,支持环保、支持限塑的声音仍
是主流。十多年前,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新规一度引发不少争议;但近年来,全国主要商品
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年均减少 20万吨,商家提供可降解袋、居民出门常备环保袋已
成为一种常态。这说明:环保是一个“习惯”问题。养成绿色生活方式,首先就是要克服
过去的不良习惯。不用塑料吸管,出差自带洗漱用品,只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或许没有
想象中那么难。
同时,环保也是一个“便利”问题。奶茶吸管的难题背后,并不是消费者对环保缺乏
认同,而是对生活用品的更高期待。尤其在生活必需品领域,限塑只是第一步,寻找好用
的替代品才是关键。用何种方式、何种材料、何种产品来替代塑料吸管,有待从供给侧入
手,加强研发与创新。对于年消耗 460 亿根的中国吸管市场而言,生产者如果能找到既好
用又环保的破题之法,便有可能抢占先机、站上风口。当消费者践行环保有了更优选,新
的生活方式也定将水到渠成。
有研究指出,不少纸吸管在使用过程中已被污染,不具有二次利用的价值;其处理方
式主要为填埋或者焚烧,无法体现可降解的优势;此外,造纸的污染也不可小觑。这也提
示我们:纸吸管未必是环保的最优解。在小小吸管的绿色之路上,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
是使用、回收的环保,还有生产、流通的环保。与吸管这样的小玩意“较劲”,人们正是期
盼对产业全链条来一次全方位的优化,探索解决白色污染的可行路径,让绿色生活不断呈
现新亮点、迈出新步伐。
纸吸管的尝试是一面镜子,照出环保意识水位;也是一堂科普课,让社会大众在观点
交锋中掌握知识。环保风尚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久久为功才能迈入更加绿色的未
来。
这正是:白色吸管退场,绿色风尚劲吹。环保材料靠谱,快乐奶茶续杯。
范小勤回家了,人们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原创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提起回家,应该是高兴的,可是“小马云”的这次回家,着实让人高兴不起来。
“小马云”何许人也?他的真名叫范小勤,江西永丰人。2015 年,8 岁的他只因长得
像马云而迅速被包装成为网红。网红效应带来的巨大流量,让范小勤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离开家庭的他,吃大餐、坐飞机、住豪宅,有保姆贴身照顾,不时出席商演等
活动,条件反射般地模仿名人,甚至在电影中客串。一时之间,“小马云”风头无两。
2021 年新年伊始,一切回到了原点,“小马云”又成为范小勤。当初答应供他上学、
工作的老板,把范小勤送回江西永丰。到底是因为长胖的他不再像马云,还是范小勤的人
气不如以往,我们不得而知。令人唏嘘的是,13 岁的他仍然算不清 2+2 的简单算术题,却
会在有人拍摄时娴熟地和镜头打招呼、管人要红包。经专业机构鉴定,范小勤患有矮小症
及智力二级残疾。
在这一事件中,我们再一次见证了网红时代的造星能力,也见证了光环褪去的悲哀。
的确,很多人从小就有一个明星梦。互联网的崛起,让“草根”有了成名的大把机会。伴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打造网红已形成包含发掘人选、制造话题、宣传推广在内的全产业链
条。用时极短,流量巨大,带来的收入有时超乎想象。但大浪淘沙中,持续保持热度的网
红却少之又少。可以说:网红成也“眼球经济”,败也“眼球经济”。网红不再吸引眼球之
日,就是重回“路人”之时。在一代代网红的快速更迭中,当“像马云”这个唯一卖点被
利用殆尽,范小勤失去受众只是一种必然。
让范小勤代言,用他的头像注册商标,借救助之名发起捐款却留下自己的账号……网
络主播及商业机构信誓旦旦的允诺背后,隐藏着各式各样的利益与诉求。有用则蜂拥而至,
无用则弃若敝履,这样的网红生产模式往往急功近利,价值观扭曲。不关注长远发展,只
着眼一时流量,这样的网红经济也难免会带来名不副实的包装、胡说八道的猎奇等现象,
拉低了互联网产品的品位与质量。
此前,我们曾聊过“流浪大师”沈巍在“触网”之后蜕变与回归的循环。但过早成为
“挣钱工具”、最终却被弃用,一个孩子的命运扭转更让人们心疼、更让网友气愤。我们并
不否认,范小勤的走红,曾为这个贫穷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以及物质上的回报。但相比一个
孩子的未来而言,这样的回报显得微不足道。镜头背后的光鲜生活,并没有为这个正处于
拔节生长期的孩子带来更多的成长滋养。网红于他而言,不仅没能带来更好的教育与矫治
机会,被既定脚本安排的生活或许已经给他的未来造成不可逆转的创伤。
需要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被卷入造星的行列。在视频平台上,有的牙牙学
语就在镜头前打扮换装,有的模仿大人流利地讲出搞笑段子,有的在吃播、带货中大显身
手,可谓内容千奇百怪、手段五花八门。相较如实记录孩子的成长,合理挖掘儿童潜能,
那些破坏生活、耽误学业的网红包装,无疑将对幼小心灵造成巨大伤害。此外,这还为那
种以为只需搞笑搞怪就可以挣钱的不良风气推波助澜。不去辛苦付出的人生没有结果,没
有努力奋斗的人生没有未来。当未成年人不再崇尚“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愿意掌握安身立
命的技能,哪怕成为网红,终究只是明日黄花。
网红制造者,应该醒一醒。家长老师,更要负起责。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该冷静一
下。“小马云”们之所以能大火,除了资本加持,也是围观者的“功劳”。或许当人们不再
追逐这些“博出位”的网红,范小勤的悲剧才会真的消失。
这正是:资本无情感,人心有底线。
“离婚获 5万家务补偿”,够不够?值不值?
原创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近日,一则“全职太太离婚获 5万家务补偿”的新闻冲上热搜。
据报道,北京房山区法院在一起离婚案件中,判决准予双方离婚,共同财产由双方平
均分割,同时判决男方给付女方家务补偿款 5 万元。何为“家务补偿”?根据 1 月 1 日施
行的民法典,“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
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这一离婚案中,女方婚后在照顾孩子、
料理家务方面付出巨大,而男方参与较少,因此女方的补偿请求获得了法院支持。
其实,“家务补偿”并非民法典首创,被民法典取代的婚姻法,也有类似规定。只不过
婚姻法设定了一个前提条件:只有当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
所有,才能请求“家务补偿”。但如果在离婚时,双方是平均分割财产,就意味着在外工作、
赚钱的一方,已经通过“平均分割”的方式补偿了在家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的一方,因此
就不再通过“家务补偿”的方式进行二次补偿。如今,民法典删除这个条件,意味着无论
财产如何分割,更多照顾家庭的一方都能获得相应补偿,从深层次看,彰显了法律对于家
庭责任的重视,体现了制度对家庭的呵护。
也难怪网友们会由这个案件,迅速想到“全职妈妈”群体。她们中的很多人,不仅在
照顾孩子、料理家务方面花费了巨大心血,而且承担了高昂的机会成本,甚至一定程度上
牺牲了个人发展和选择的机会。倘若全职妈妈遭遇离婚,“家务补偿”的制度设计未必能完
全扶正婚姻中的天平,却能通过法律手段给予她们一定安慰和弥补。民法典对原有制度的
调校,也彰显了法律对婚姻关系中相对弱势一方的保障与关怀。
此时,就有另一些质疑,“难道全职妈妈几年辛苦就只值 5 万?”“平均下来,全职妈
妈每个月赚的还不如保姆多。”对全职妈妈的关心可以理解,但如果将家庭关系与市场关系
相混淆,不仅是对养育行为性质的曲解,而且怎么算都会是一本糊涂账。在家庭中,谁贡
献得多,谁付出得少,通常很难说清楚,想要精确“货币化”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我们
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由严谨法条构成的“解”,未必能为每一道婚姻和感情的方程式都
找到完美答案。因此个案中的家务补偿金额,往往“清官难断”,与保姆工资简单类比更是
一种“错位”。只有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在司法实践、司法解释中细化“家务补偿”的标准
和规则,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
我们还应当意识到,对全职妈妈来说,在她们的婚姻发生变故时给予事后补偿,远不
如在她们照料家庭时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更让人温暖。这不仅需要每一位爸爸更多
参与家务分工,更重要的是,社会能否提供更专业可靠的幼教服务,填补 0-3 岁的育儿空
白?学校能否落实好刚刚提出的“课后服务全覆盖”政策,确保放学时间与下班时间相衔
接?企业能否给予孩子还小的女性员工更多关怀和保障?家政市场和照料服务能否进一步
完善、提高?回答好这些问题,不仅能让那些乐于全身心照顾家庭的全职妈妈更轻松些、
方便些,也能让那些本身并不想做全职妈妈的妈妈们彻底抽出身来,安心追求属于自己的
人生和理想。这种永远不会收到“家务补偿”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这正是:家务补偿还不够,各方支持才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