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思考:什么是充盈而有意义的人生? 等 5 则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和幸福?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中,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曾被无数人奉为座右铭:“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
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价值多元的当下,是沉浸于自己的“小确幸”,还是去奉献拼搏?
伫立盈尺之间,挥洒墨板之上,粉屑爬上鬓角,岁月浸染青春。有这样一位 80 后教师
闵楠飞,她虽然失去了一条手臂,但 10 多年来一直坚持育人帮困,在黑板上谱写精彩篇章。
在湖北鄂州市华容区庙岭中学这样一个偏远的农村中学,英语老师很少,当时刚毕业
来到这里的闵楠飞苦练出一口流利的英文。闵楠飞说:“不能因为学校条件差,我就给学生
上质量差的英语课。那不就耽误了学生吗?”由于师资力量不够,她不仅带两个班级的英
语课,还兼带过思想品德、地理等多个科目。为了教好地理,她从零起步,去网上查、到
其他老师课堂上蹭课,一点点琢磨出一套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教起学生来游刃有余。
“要让每一块砖头、每一个焊点、每一方混凝土,都能承载起中国建筑这一国家品牌
的梦想”。1989 年出生的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南方公司厦门分公司员工连李辉心中,一直
藏着一个“大国工匠”的梦想。
“建筑工程是一门实践科学,很多新困难和新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突破。”连李
辉说,仅仅满足于“合格”与“达标”远远不够,必须奋力拼搏、追求卓越。厦门的盛夏,
气温恨不得将人融化。有时候项目开工时,临建设施尚未完善,常常七八个人挤在一间不
到 20 平方米的房间,“白天是晒海盐,晚上是蒸桑拿。”连李辉说。
努力终有报偿。2015 年,他负责的某项目因超高无梁空心楼盖地下室、形如大海驱波
逐浪的超跨度超曲度弧形飘带等设计方案在国内尚属首次,在“2015 年度全国工程建设质
量管理大赛”中被评为全国一等奖第一名,所带领团队也被评为“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
管理小组”。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
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用马克思的这句话来称赞闵楠飞、连李辉这样的
青年,无疑是恰当的。因为,他们用意义定义了自己的人生,用奉献充盈了集体的价值。
而一个人的奉献,价值有多大?有一个“一块砖”的历史故事,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明朝时,工匠大师易开占负责主修嘉峪关城楼,他精确算出造城共需 99999 块砖,有好事
者竟将其中一块砖藏了起来,临竣工时才发现。易开占怒道:少了一块砖,全城必顷刻倒
塌。威严震慑之下,好事者将藏的砖拿出,城楼才得以修好。这个故事仿佛是一个隐喻,
让我们掂量着一个集体中每个人的价值、伟大事业中每个人奋斗的意义。
事实上,从为了国家科研需要,化名“王京”,神秘“失踪”17 年的王淦昌,到“生
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从为了祖国种子科研和西藏教育事业殚精竭
虑的钟扬,到恪守“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黄大年……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先行者
的无私奋斗与奉献,我们开创并为之倾情奋斗的事业,才得以不断爬坡迈坎、蒸蒸日上、
气象万千。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
其价值之重可知。”
对先行者最好的纪念,就是带着他们身上最好的品质,继续走下去。像他们一样,做
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早晨从中午开始
“在我的创作生活中,几乎没有真正的早晨。我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这是路
遥的随笔集《早晨从中午开始》第 1 节里的话。他说自己通常是凌晨两三点入睡,有时甚
至延伸到四五点,午饭前一个钟头起床,于是,早晨才算开始。
路遥也知道他的作息习惯不好,可惜“积习难改”,于是,他将“早晨从中午开始”解
释为创作《平凡的世界》的象征:“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
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路遥去世前躺在病床上写下的随笔,记录了他在《人生》取得
巨大反响之后,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心路历程与生活状况。
就《人生》所造就的声名而言,路遥要在文学界混一生也可以。文学界常有的现象是:
“某些人因某篇作品所谓‘打响’了,就坐享其成,甚至吃一辈子。”路遥不愿意这样“浑
水摸鱼”,他决定与命运进行一次赌博,在四十岁之前,“完成一部规模很大的书”。作品的
框架已经确定:三部,六卷,一百万字;时间跨度从一九七五年初到一九八五年初,全景
式反映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人物近百人。
开创人生的新天地,需要走出“舒适区”,不沉湎于既有的成就。在已然可以凭借《人
生》混得有滋有味的情况下,路遥最终选择再一次踏进冰天雪地去进行一次看不见前途的
远征,朝着自己心中的文学圣地走去,最终在艰难的条件里写完巨著《平凡的世界》。他说: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而这种事业的止境之所
在,只有怀着这样的热情和意志的人,前行到生命的终点,才有可能得悉。
因为篇幅有限,以下是我为大家从《早晨从中午开始》中精心摘选的文字。我把它献
给各位同学,也献给自己。希望大家可以去读读这篇文章的全文。
我深切地感到,尽管创造的过程无比艰辛而成功的结果无比荣耀;尽管一切艰辛都是
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我不能这样生活了。我必须从自己编织的罗网中解脱出来。当然,我绝非圣人。我几
十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历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任何有限度的成
功对我都至关重要。我不拒绝鲜花和红地毯。但是,真诚地说,我绝不可能在这种过分戏
剧化的生活中长期满足。我渴望重新投入一种沉重。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
得更为充实。是的,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
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
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待。如果为
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最渺小的作家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
最伟大的作家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
劳动,这是作家义无反顾的唯一选择。
但是,我又能干些什么呢?当时,已经有一种论断,认为《人生》是我不能再逾越的
一个高度。我承认,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中可能只会有一个最为辉煌的瞬间——那就是
他事业的顶点,正如跳高运动员,一生中只有一个高度是他的最高度,尽管他之前之后要
跳跃无数次横杆。就我来说,我又很难承认《人生》就是我的一个再也跃不过的横杆。【在
《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遥的小说《人生》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完全可以充分地
享受和利用这一点,心安理得地过舒适的生活。然而,面对创作的成功,他保持着极大的
冷静和进取心,以成功为起点继续追求更大的成就。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最后几句关于
人生之船、港湾、风帆、惊涛骇浪等意象的描写,颇为精彩。】
……
通过六年不间断的奔跑,现在我已真切地看到了终点的那条横线。接下来虽然只有几
步,但每一步都是生死攸关。
撞线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在我的一生中,需要记住的许多日子都没能记住,其中也包
括我的生日。但是,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五日这个日子我却一直没能忘记——我正是在这
一天最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这是一次漫长的人生孤旅。因此,曾丧失和牺牲了多少应该拥有的生活,最宝贵的青
春已经一去不返。当然,可以为收获的某些果实而自慰,但也会为不再盛开的花朵而深深
地悲伤。生活就是如此,有得必有失。为某种选定的目标而献身,就应该是永远不悔的牺
牲。
再一次想起了父亲,想起了父亲和庄稼人的劳动,从早到晚,从春天冬,从生到死,
第一次将种子播入土地,一直到把每一颗粮食收回,都是一丝不苟,无怨无悔,兢兢业业,
全力以赴,直至完成——用充实的劳动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
是的,我刚跨过四十岁,从人生的历程来看,生命还可以说处在“正午”时光,完全
应该重新唤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
那么,早晨依然从中午开始。【标题“早晨从中午开始”表面上说的是路遥都是在凌晨
入睡,所以他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这是本义,但更深刻的含义是:尽管生命进入正
午(或人到中年),在工作上却要像朝阳一般充满朝气。】
最后,我把《平凡的世界》的首段摘录下来,这段话是路遥几经酝酿才写出的文字。
电视剧版的开头也正是用陕北口音朗诵了这段充满深情和深意的文字: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
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己快到凉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
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
地没有到来。
显赫而寂寥的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先生在德国留学时,
就被傅斯年尊称为“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被清华学校聘为国学研究院导师时年仅
35 岁,又被公认为“教授的教授”。
近百年来,他的学术在历史文化领域是“大神”级的存在,他的风骨更是中国读书人
的火炬和标杆。
今天通过“创新求实”、“为师治学”、“家国大义”、“独立精神”、“面对苦痛”等五个
方面了解陈寅恪先生的故事。
一、创新观点 实事求是
讲授隋唐史的时候,陈寅恪开明宗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
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季羡林在《回忆陈寅恪先生》中写道:“寅恪先生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
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
注意。他的分析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这种学风,同后来滋害流毒的
‘以论代史’的学风,相差不可以道里计(注:形容程度相差很大)。”
二、为人师表 勤恳治学
后来成为陈寅恪助手的胡守为,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堂课:那天他是唯一的学生,当他
来到陈宅时,陈寅恪正在工作。在他来后,陈寅恪挪步到楼上,下楼时,竟郑重地换了一
身装束:长袍。后任中山大学教授的胡守为说:“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很深,这就是为人师表
啊!”
陈寅恪强调,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者新的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
则做论文也没有什么益处。他在阐述历史研究的心得时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史籍或其
他资料以证明史实,认识史实,对该史实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这就是史学与史识的
表现。”
三、共赴国难 坚守气节
1941 年,陈寅恪前往香港,这次他是应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许地山的邀请,在香港大
学讲授隋唐史。1941 年底香港沦陷,学校停课,生活物资奇缺,由于陈寅恪的声望,有日
本学者写信给军部,让他们不可为难陈寅恪,于是军部就给香港司令下文,照顾陈家,并
派人给陈寅恪家送去了面粉。但陈寅恪拒不接受日本人的馈赠,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日本宪兵往屋里搬面粉,陈寅恪和妻子唐筼就往外拖。期间陈寅恪闭门治学,撰成《唐代
政治史略稿》一书。
在抗战如此严酷的境遇里,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在大灾难面前,他恪守着一个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
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四、独立精神 自由思想
在为王国维撰写的碑文中,陈寅恪就曾写道:“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
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并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
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在陈寅恪的世界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治学的前提,而治学并不仅仅是为
了求生,学术是生命本身,是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是对超越于世俗之上的“天意”、“真
理”的领悟和阐释,而不能“有负如来”,就是不能有负真理大道。这是陈寅恪对自己的学
术期许,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期许。
五、忍受苦痛 毅然著书
晚年的陈寅恪遭受着目盲、膑足之苦,虽然有着“自信此生无几日,未知今夕是何年”
的感叹,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口述完成了煌煌 85 万言的《柳如是别传》,通过柳如是这样
一个风尘中的奇女子,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
其中融贯了陈寅恪对经历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抗日战争的家族和自己身世的感怀。
陈晚年的助手黄萱说:“寅师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虽然如此,陈
寅恪一直存有的整理《大唐西域记》的计划却无法再实施了,他曾感伤地说:“我现在也有
玄奘翻译大宝积经之感,觉得精疲力竭,精力已尽了。”
让守信成为习惯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及“中国人的信用”,西方人认为这是国人天生有之。造成
这一误解的原因是其并未参透“信任”背后的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中得到
信任,并将这种信任变成“不假思索”的习惯,最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的确,从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到孟子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
之道也”,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亡国到商鞅“徙木立信”被称颂。对“守信”的追求
早已成为习惯,镌刻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们从“熟人社会”逐渐演变为“陌生人社会”,原本对信用
的持守逐渐进入真空状态。背后的原因,有个人在物欲等诱惑下的错误选择,也有社会在
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顾此失彼。但越是变动不居,我们就越能发现其中用之不觉、失
之难存的不变基础——诚信。没有诚信做奠基,这些变化很难发生,即便发生了也很难持
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社会成员培养对诚信的坚守,社会依靠技术与机制建立讲信
重诺的良性循环,让守信成为个体和社会的习惯,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紧要。
让守信成为习惯,从根本上讲,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正心”——用道德来约束自己,
不管外界如何,始终以诚待己待人。贵州遵义 23 岁的村支书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 36 年,
绕 3 重大山、穿 3 道悬崖,凿出一条总长近 10 公里的“生命渠”。36 年坚持,他坚持的是
对自己的承诺。昆仑山脚下的烈士陵园,200 余位烈士长眠于此,维族退伍老兵艾买尔依
提在这里用毕其一生的守护信守着对战友的承诺:我不能让逝去的战友们感到孤单、寂寞。
诚信,比“呼唤”更重要的是“坚守”。一方面,许多人内心认同诚信,对诚信缺失的不道
德行为进行谴责;而另一方面,当自己面对考验时,诚信却成了“无用的别名”,替自己的
行为可以找到无数辩驳的理由。回答这样的诚信命题,既需要明晰规则的边界,也需要确
立个人的正信。
在个体信用建立的基础上,社会信任也需要依靠技术和机制保障其蔚然成风。浙江依
托信用大数据,将人人都有的“信用分”,作为政府治理和社会运作的重要依据。更多城市
以 APP 为载体进行“信用画像”,让信用与市民生活消费、企业经营贷款产生关联……同时,
要诚信,就要用制度惩戒不诚信,法律在构建社会诚信的道路上同样不可缺位。用信任带
动信任,用信任激发信任,才能在社会上营造出守信的良好生态。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当守信重新成为一种习惯,就能更好地释放
出助推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巨大能量。
不能只当“键盘侠”
昨天说到的“社区团购”,角度一是“科技创新”该往何处去?
还有另外两个角度:资本的无序扩张和政府的必要干预。这是写市场和监管、自由和
规则很好的素材。
另一个角度是阿里巴巴本周被立案调查之后,互联网上的舆论也颇值得玩味。很多人
对于互联网巨头以及创始人大加指责,甚至出现了极端化、情绪化的趋势。舆论监管是好
事,但不能被极端化情绪所裹挟,应该就事论事,理性讨论。
今天的内容关于“批判精神”和“建设精神”。今天,网络给了我们更多独立发言的自
由。每一个人都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然而,一件好人好事
也会引来无端怀疑,一项新规新政也会招来各路批评,一些私事私情也会遭到各种非议,
甚至连经典、英雄也成为了简单、无理揶揄嘲讽的对象……如何善用“批判精神”来面对
现实和传统,成为了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曾有人说:批判精神,是呼唤进步的闪耀火花,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沉沦;批判精
神,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堕落;批判精神,是面向未来的热切
向往,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绝望。
诚哉斯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没有哥白尼的批判精神,就没有神学大厦的坍塌,
也就没有我们所生活星球的真相;没有费尔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没有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
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登场;没有共产党人的批判精神,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拨乱反
正,也就没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正是在批判中,我们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从必然王
国一步步逼近自由王国。【欲擒故纵,欲说“批判”的问题,先赞美之】
然而,仅仅有批判精神,混沌的世界是否就一片澄明、丛生的问题是否就迎刃而解?
比批判更进一步,费尔巴哈贡献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哥白尼勾画出太阳系运行的真实
图景。中国共产党人的态度,毛泽东说得清楚:“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
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他们眼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
绪宣泄,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明确地提出观点:单纯的批判
无益,应将批判与建设结合】
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俯拾即是。但复杂
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
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同流;
痛斥冷漠时,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
【具体说怎么做】
“颠簸于批判主义的无边波浪之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块陆地建构自己的理想。”令人欣
慰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有 18 名路人漠然而过的佛山街道,也有大学生司占杰倾注爱心的
麻风病村庄;有彭宇案莫衷一是的质疑,也有硕士生李英强兴办乡村图书馆的志向;有郭
美美炫富的空虚手袋,也有志愿者行动的朴实守望;有校园里“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
的不休争论,也有新闻界“我是建设者”倡议的强烈共鸣……站在这块剧烈转型的不完美
土地,有人沉溺于愤世嫉俗,有人习惯于悲观抱怨,但总有一些人以行动肩起责任,用积
极主动的点滴努力,积攒起改造社会的能量。【四组群例】
历史的原野如此辽阔,作为时代的一员,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种下树木、
留下清凉。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
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