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思考:《山海情》是种什么情? 等 5 则
没有所谓的一流演员,也没有大量的宣传,但电视剧收视、口碑双丰收,线上线
下掀起一股追剧热潮,豆瓣评分高开高走,大量“90 后”“00 后”年轻人被电视剧《山
海情》成功圈粉。在偶像剧大行其道的当下,《山海情》的热播值得深思。
角度一:纽带与联系
《山海情》中的“山”指的是宁夏,“海”指的是“福建”,两个原本在中国地
图上山水相隔、遥遥相望的省份,因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的政策,而成就了一
段跨域山海的深厚情谊。电视剧中,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
从“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搬迁到茫茫戈壁滩上的村民,以勤勤恳恳的劳作,开荒戈
壁、迎战黄沙,让山川换颜、水土重生。
角度二:人,是一切宏大问题的答案
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开荒拓土,从无到有建设新家园的西海固人民;整天操心着村
民们的搬迁、用电、灌溉等事情的基层干部;为了让孩子们能接受更多教育,数十年
坚守贫困村小的老师;为了帮村民们掌握一技之长,钻菇棚、掏腰包、挨拳头的技术
专家……正是一个个这样的“人”,书写了“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伟大情感,
成就了“干沙滩”变“金沙滩”的壮丽传奇。
同时,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知识分子身份的年轻人,承担起了扶贫的重任。
沿着扶贫的道路,知识精英、青年群体的“返乡”,使厚重的中国乡土文化迸发出了
活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性,可能从未如此之高,这要感谢“信息洪流”
与“观念水位”带给贫困地区的巨大影响,更要感谢青年群体对乡村充满感情的注视。
角度三:理想与现实的交融
《山海情》铺展开的扶贫画卷,荡漾着理想主义的浪漫,更深蕴着现实主义的真
切。剧中的西海固人民,带着黄土地的粗粝,他们善良、淳朴,有韧性、有干劲,但
也有着安土重迁的传统基因,有着历史、环境造成的观念局限。
在《山海情》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改天换地的豪情,更能看到创业的举步维艰;
不仅能看到乡土生活的浓浓烟火,也能看到变革中的“鸡飞狗跳”;而传统与现代的
龃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碰撞、寻根与断根的思考也都交融其中……正是这些切
入生活肌理的真实故事、鲜活人物、现实问题,让电视剧产生了强大共情。
角度四:用真诚与平等进行文艺创作
《山海情》的成功,在于它真正脱离了“宣传片”的概念与出发点,用真诚创作
的心态,以平等的视角,去观察和反映贫困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
由于有些人将贫困群体当成“他者”,长时间处于对贫困的想象和建构中,导致
有的影视作品也带上了一种创作者的精英凝视。加之当下确实有一部分扶贫剧创作带
有任务性质,在完成任务的心态下,创作者用敷衍或居高临下的态度制作作品,并没
法到达观众的内心,更不能让观众通过扶贫剧真实地观察到贫困地区的问题。
角度五:文艺创作要平衡好个人和时代的关系
在《山海情》中,我们能够看到,剧中呈现的村民在脱贫致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
题都很细枝末节、很生活化,都是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
这也表明了扶贫剧创作需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问题:作为个体的扶贫干部不
是万能的,不是随着扶贫干部的到来,资金、设备、平台、渠道等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必须要表现好扶贫干部背后的国家力量、时代潮流、人心所向,唯有如此,扶贫剧里
的人物才会真正地鲜活起来。
是配角,更是主角
吴孟达去世了。都说吴孟达这辈子,是“配角人生”。其实,谁的人生不是呢?
今天,说说“配角”与“主角”。
以下是北师大二附这次高二的期末作文题,放在这里,供大家思考。
(1)在组织中学生的课外活动时,老师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甘做“配角”,不愿
当“主角”。
(2)“配角综合征”是一种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近日,《中国青
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 2000 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
同时,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角综合征”人群。
针对上述两则材料中的现象,有人认为我们处于新时代,应当“争当主角”;有
人认为“甘当配角”也是工作、生活中的一种正常选择。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论点明确,
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 700 字。
演员分主角、配角,但演戏只分好坏,在有限的剧本中能演出一片广阔天地,就
值得喝彩。戏如人生。对于演戏,很多人都一心当主角;对于生活,更多人都争着成
为赢家。但就像诗人写的:花朵的事业是美丽的,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但我愿做一
片绿叶,绿叶的事业是默默地垂着绿荫的。
基层一线的办事干部,驻守边防的解放军战士,起早贪黑、忠于职守的人民教师、
产业工人,他们像螺丝钉一样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尽职尽责,他们孜孜不倦地吐露芳华,
为他人的梦想做铺垫,为社会的安稳做砥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业绩。
生命的热能不是由主角、配角衡量的,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只要能装点大地,哪管
鲜花与绿草。
这也让我想到,伦敦奥运会时,马琳没能入选比赛阵容,作为名将,他随队出征
却承担起队里的后勤工作,帮队友采购生活用品,甚至下厨做饭。有记者曾问,“从
主角到渐渐淡出主舞台,心态是如何调节的?”他很享受地说:“不管是不是主角,
只要能和队伍在一起就好。”其实,他何尝不是乒乓球队的榜样?曾经的冠军能够超
越冠军身份,“千年老二”的王皓也能一而再地不懈拼杀,纵使“林李对决”也不只
是看林丹的绝杀,更是看李宗伟的力量。在生活中,演好自己的角色,即便是配角,
也能在出彩中赢得尊重。
所以,“主角”也好,“配角”也罢,我们应该形成一种更为完整的认知——首
先,从整体角度看,一幅画之所以美,并不是因为每个点都均匀着墨、用色,而是有
层次有分别的设计才能多姿多彩。社会也是如此,正是由主角、配角的搭配协调,才
呈现更加和谐多元的样貌。
其次,从个体角度看,即便我们做的是“配角”的工作,但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独
立而完整的主角,就像画幅上的每一笔色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很长一段时间,“刷
存在感”成为热词,每个人的所作所为也都是在寻找一份存在感。只不过“存在感”
不是存在于别人深深的脑海里,而是存在于个体的人生价值里。
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也都只是别人人生里的配角。我们要做的,就是成全
属于自己的“主角光环”。如果由此为世界增添了色彩,请你为自己起立鼓掌。
脱贫攻坚 100 天
前天,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们
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这也意味着 2020 年,全国上下众志成城跑赢了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此时,
高三的同学们也正在进行高考冲刺的“最后一公里”,不同的内容,同样的精神。“最
后一公里”的比喻,说明长跑冲刺阶段既是技术的比拼,更是意志的较量。行百里者
半九十,如不能一鼓作气,把劲憋足、把气提住,咬牙全力向终点冲刺,很可能会功
亏一篑。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85 年前,方志
敏这样展望一个可爱的中国。
在奋斗的过程中,“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用 35 年的坚守与付出,让 10 多
万山区人民摆脱世代贫困。
贵州大山里的老支书黄大发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他带领群众,
历时 30 余年,靠着锄头、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 9400 米的“生命渠”,
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
广西百色扶贫干部黄文秀从北师大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支援建设。她帮村里引
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村里绝大多数贫困户顺利脱贫,村集体经济项
目收入翻倍。而她,则把 30 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回望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从孔子的富民思想、屈原的
“美政”理念,到朱熹的“足食为先”、康有为的大同之道,历代先贤对富民裕民的
追求从未停止。无论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憧憬,还是“五谷丰登,物阜
民康”的热切企望,无论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深沉情怀,
还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政治理想,无数先民对殷实生活的呼唤响彻历史
的天空。
扶贫 扶志 扶智
扶贫要先扶志。一个人志之所趋,无远弗届。荣格提出:“内驱力是推动有机体
活动的关键动力”。所谓内驱力,就是志向、目标与前进的动力。东坡曾言:“古之
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凌云之志。”因此,在新时代,志者乃万事之始
也,有志才能始于足下行千里。
无志者事不成。扶贫若不先扶志,纵有外界帮助,最终也改变不了贫穷本质。贫
困的根本不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落后不足,而在于生产者是否拥有改变贫穷的志向。
因此,先从思想入手摆脱精神的贫困,拥有一颗向上的心,才能不屈不挠。
扶贫还须扶智。想改变贫困,就应拥有目标和手段。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
扶贫干部张炳贵手把手教农民种植沙地苹果,最终实现沙地脱贫致富,世代贫困的农
民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沙地生态得以改善。可见,惟有运用科技知识为贫者插上翅
膀,才使其摆脱贫困,跟上时代。而离开科技知识,虽然温饱,但不可持续发展,更
不用说小康。
志不强者智不达,智不达则人不立。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是摆脱贫困的重要
手段;扶心励志与科技知识相促进,贫困才不反弹。我辈青年当重立志,立长智,摆
脱精神之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真抓实干才能攻坚克难
“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这里所说的“实”,就是实干,即出实招、
办实事、求实效;“文”,就是虚矫,即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世界上的
事情都是干出来的,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随。正如李大钊所说:“凡事都
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人间有味是清欢
陈从周《园林清议》中说:人们对艳丽富贵的花朵,以及其他的东西,总是喜爱
的多,而对一种单纯的美,往往是曲高和寡。也难怪,对美的欣赏总是由低级发展到
高级,由绚烂归于平淡,由显露渐入含蓄,这几乎是一种规律。而且“淡是无涯色有
涯”,庭院中长期能给人受之不尽的还是绿色,它比较恒久,“养花一年,看花十日”,
世界上没有不谢之花,惟此绿意,可作长伴了。我在树叶欣赏上,学到了做人的哲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的感想和看法。
“平淡”是什么
世间最本质恒久的东西基本都是平淡简单的。所谓色有涯淡无涯,翰墨独领书画
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秦陵兵马俑最开始都是彩色的,而经千年岁月侵蚀,彩色散
尽,最平凡简单的灰色成了他们的底色。保存千年的字画,彩色画少,水墨画居多,
为何?因水墨丹青更能体现中华文化大道至简的精髓。墨虽简单,但稳定性最强,浓
淡之间,境界全出。
平淡不需藻饰的质朴,因为它有着高贵的灵魂与丰盈的内涵;平淡是袒露本真的
赤诚,因为它有着坚定的自信与不屈的信念。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秉持这种简单淡然心态做事的人:九十多岁的战斗英雄张富
清,战功赫赫,居功至伟,但退役六十年来深藏功名,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
利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精彩人生。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退休后,不忘初心,他践行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22 年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把 5.6 万亩
荒山变成绿洲,增加了自己生命的长度,让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跨过高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曾经可能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平淡”背后的辩证法
平淡的事物看似单调,实则丰富多彩;看似简单,实则朴实厚重。“绚烂至极的
平淡”既是洞察事物本质后的表现,也是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体现。亦如梁漱溟先生
阅尽红尘之后的平常心,即使驻足于山脚也能寻找到闲适恬淡之境;亦如袁隆平先生,
身负赫赫“中国水稻之父”的光焰,却总能在地埂田边寻找到他那默默耕耘的身影—
—艳丽富贵的极点往往质朴至极,质朴至极的本身往往历经绚烂。
它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达到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领略的。未经风雨沧桑的
平淡不叫平淡,那是浅薄,是矫情;未经风浪挫折的平淡不叫平淡,那是苍白,是贫
瘠。
所以当我们看不懂平淡时,就是我们张狂放纵时;当我们理解平淡时,就是我们
成长进步时;当我们悟透平淡时,便是我们成熟厚重时。当我们知道平淡背后的平淡
与不平淡之后,我们就知道了积极进取的人生可以达到崇高,也可以归于平凡;当然
也可知道当我们消极颓废时,平淡就归于平庸和无聊,而这时的平淡已经不是平淡。
让我们正视平淡,并努力追求有价值的平淡。
千年一叹读孔子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和信仰的核心,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心灵密码,也是中
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而儒家创始人孔子所奉行“仁礼”说,体现了人道礼制精神,这是建立人类文明
社会的基本要求,也堪称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他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
壁,却决不放弃,经过艰苦卓绝的人生历程,终成圣人。
今天积累和孔子有关的内容。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那么十五岁以前呢?十五岁以前的孔子,正看着袅袅炊
烟从自家茅屋中升起,正望着蔚蓝的天空飘过朵朵白云,正看着母亲从家中进进出出、
缝缝补补,正望着田地的尽头日升日落……那时的郑国子产已经执政,国势正在不断
强盛;而鲁国,却像一头行将衰朽的老牛,在苍茫的大地上缓慢地爬行。【时代的伟
人,总会在历史发展的草蛇灰线中,看到身上所肩负的家国使命。今年是建党 100 年,
可结合建党元勋们的青年阶段理解】
磨难往往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苦难的岁月将你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势必会陡
然激起你对美好生活的种种幻想。那时除了奋斗和抗争,你别无他法。十五岁的孔子
看着母亲渐染的白发和长满老茧的双手,逐渐意识到了学习做人和懂得生活的重要性。
忽然,慈爱的母亲在一个冬雪飘散的午后悄然离开了人世,那一刻,孔子感到前所未
有的绝望,他的天空变得冰冷而又凄清。身心疲惫的孔子决心发愤读书学习。【学习
是一个开悟的过程,其间能看出一个人心智的成长】
然而,他首先遇到的就是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在他之前,民间已经流传着《诗
经》和《尚书》的残简,那些身着红衣头戴方帽的采诗官正敲着铜钲沿街寻访,所有
的这些对孔子来说实在还太过遥远。在一个朝阳初起的早晨,他忽然悟到了一条自己
都感到振奋的哲理:只有生活,才是知识的源泉。对,向生活学习!【孔子重要的思
想之一:除了书本,要从实践、生活中求学】
其实,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正是缘自他的好学,“十室之邑,必有
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的好学还来源于他的精思与深虑,“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些对学习经验的总
结至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一路走来,
孔子连同他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品德修养上的文化学习至关重要,而对于学习内
涵的理解,让孔子更显伟大】
他多么想在天下推行他的“仁政”思想。“仁者,爱人”。看着那些为国内混乱
而绞尽脑汁的诸侯们,他送出了治世良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八字方
针可以解除无尽的内忧;望着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荒民,他对那些战乱的制造者们
当头棒喝“克己复礼”;当站在他面前的执政者们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搪塞时,孔子痛
心嫉首,大声斥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由前文在学习方面的成就,过渡到修身、治国方面的思想】
他带领着弟子们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这场推行理想的工程实在是浩大而又艰
难。走过无数的坷坎和泥泞,遭受过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和挫折,他由起点兴致勃勃地
出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后又如惶惶丧家之犬地回归到终点。起点就是终点,
终点又何尝不是起点。【如何对待逆境】
也许,一种思想,非要经历无数人的传承,才能横空出世,扎根生芽开花结果。
在鲁国,一路走来的智者孔子看看背后的行囊,终于决定坐下来,开始自己传承思想
的伟大工程。广授门徒,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他所传承的,就是他一生总结的政治
理想和伟大抱负。一代又一代,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他的儒
家思想像行走大地的阳光一样灿然于天地间,百代流芳。【在“立功”上屡屡碰壁,
孔子在“立德”“立言”上流芳百世】
夕阳西下,满天的红霞洒落在齐鲁这片静寂的大地上。古柏历终千年,风霜雪雨
中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在枝枯干瘦的缝隙间,一支嫩芽正悄悄萌动,那是思想
者永恒的灵魂在天地间生长……
思考:伟人的视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救世之途;屡遭挫折之后的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