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控:一个喜剧演员的真诚与忧伤等 2 则(附:人物、观点及适用主题)
作家梁衡把在文章中的用典(典故、典型、经典)比喻成一张隐藏的名片。典包括过
去的人和事、过去书上讲过的话等。“我们写文章时可以拿来作为案例,或根据具体情况来
使用,这样文章就显得厚重,作者也显得有学问且风趣幽默”。
而最重要的,典到底应该从什么地方获取呢?在书本中。我们积累写作素材,除了注
意观察日常生活,关注当下热点以外,书本中更是蕴藏着丰富的素材宝藏。那假如我们有
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怎么用好这些典呢?
热 点
破解世界难题的 26 岁教授是如何炼成的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年仅 26 岁的特任教授陈杲攻克一道复
微分几何领域的“世界难题”,论文在世界知名数学期刊《数学新进展》在线发表,引发国
际数学界的关注。很多人认为陈杲是“天才”,但是在父亲陈钱林眼里,儿子只不过是从小
对数字更感兴趣,又恰好受到了良好的引导和激发。“从兴趣出发”,让陈杲在纷繁复杂的
选择面前,始终听从自己的内心。陈杲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多年养成的“自学习惯”。正如
陈杲在写给母校的信中提到:“回顾我近十年的科研之路,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的原因,
除了勤奋和机遇之外,和我远大的志向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有关。”今年,陈杲辞去国外的高
薪工作,选择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做特任教授。而面对自己的走红,
陈杲却异常清醒:这只是前沿学术的“一点推进”。他知道自己的不足,更知道自己的目标
在哪里。
适用主题
教育;兴趣;习惯;目标
人 物
一个喜剧演员的真诚与忧伤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中,贾玲首次执导并主演的《你好,李焕英》打动了无数观众。电
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是贾玲与在天堂的妈妈深情而珍贵的一次对话。现实中,妈妈没能
看一次贾玲的演出,也是贾玲一直的遗憾。贾玲从小就有表演天赋,后来阴差阳错考入中
央戏剧学院喜剧相声专业。2003 年毕业后,贾玲住在地下室,不敢开暖气,卖掉 MP3 换取
一个月的“咸菜馒头”,冬天用旧报纸当被子……但她还想再坚持闯一闯。老师冯巩的帮助,
让贾玲慢慢脱离了捉襟见肘的生活困境。但生活仿佛见不得她开心,24 岁这年,贾玲一下
长到 120 斤。她下决心减肥,却没想到,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浑身起疹子。自此,
她和肥肉有了甩不掉的关系。贾玲感到挫败、懊恼,却没想到,胖乎乎的形象反而为表演
增添了意外之喜。她从众多女演员中脱颖而出,变成一个自带喜感的“吉祥物”,也逐渐确
立了自己的风格,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喜剧女神”。贾玲的胖和圆融,是把许许多
多苦都装进了身体里,乐观的天性支撑着她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贾玲:一个喜剧演员的真诚与忧伤》
适用主题
亲情;梦想;个性;乐观
故 事
战争击不倒音乐
1945 年 3 月 12 日,一颗炸弹从天而降,击中维也纳歌剧院,瞬间,维也纳歌剧院的
舞台、座席全毁。大火随即燃起,一烧数日,烧掉了几十年的累积,维也纳歌剧院没了!
短短半年后,维也纳被联军分成 4 个占领区,战后物资严重匮乏,大部分市民依赖配给苟
活着,神奇的是,维也纳歌剧院恢复演出了。旧建筑当然不可能重建,维也纳歌剧院轮流
使用其他场地,有些小到只有几百个座位,管他呢,音乐响起,歌剧就来了。每一场演出
观众都爆满。小一点的场地,站着的观众比坐着的多好几倍。1948 年,维也纳歌剧院的重
建计划开始了,当时维也纳市民有一个共识:别的都可以缓一缓,街道、公园甚至工厂和
住家,这些都可以等,先给我们重建歌剧院吧。维也纳人想的不是“都吃不饱了,听什么
音乐”,而是“都吃不饱了,还能失去音乐的慰藉吗”。他们想的不是“音乐能干什么”,而
是“没有音乐,那怎么活下去”。
——《战争击不倒音乐》
适用主题
精神;力量;价值;音乐
观 点
我们的大脑并不擅长思考
我们的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真正的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因为它并不擅长。我
们的脑子擅长看。视觉系统能够瞬间捕捉复杂的画面,还能做出处理。如果我们不擅长思
考,又是怎么度过一天的呢?我们用的是自动驾驶模式,或者叫默认模式。我们更多是依
赖记忆的。早上起来去上班,这条路走了几百次了,我们不会再思考走哪条路更近,打开
导航,跟着导航走就完了。上班工作,我们面对的大多数问题都是以前解决过的,所谓工
作经验,昨天干什么,今天还干什么就是了。我们的行动策略会依赖于记忆存储,下班了
该去哪个超市买什么菜,晚上该做什么饭吃,这都是默认模式下完成的,不动用太多思考。
——《为什么不喜欢上学》
适用主题
思考;经验;认知
名 句
生命是一种律动,需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
里。
——老舍
适用主题
生命;曲折;辩证
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
——[法]罗曼·罗兰
适用主题
个性;自我;成长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
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德]赫尔曼·黑塞
适用主题
自我;坚守;内心
为了美而美,是不自然的
我们经常感慨,艺术家真厉害,怎么能看到那么多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呢?是不是有
什么特异功能啊?其实,艺术家眼中的世界,并不是比我们多什么,而是艺术家的眼睛与
心灵,比我们多了些敏感,多了一些想象,多了一些创造。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世界的图
像与声音,而是主动去创造新的结构、新的节奏。如果你觉得自己少了这种创造性也不必
灰心,我们还可以模仿,比如,凡高的画、杜甫的诗,请大家都珍藏在心里。当有一天在
河岸边、月色下、星光中漫步的时候,可以把它们从记忆中拿出来,对照着眼前的景色,
看看自己能不能发现黑暗中的光明,平淡中的壮美,生活中的惊喜。如果可以,你就也能
通过记忆、模仿迈入创造之路。
热 点
为了美而美是不自然的
青少年“阳刚之气”培养等相关话题曾引发热议。近日,又有人大代表提交关于注重
性别差异化教育的建议,指出当前,不少男生表现出做事畏缩、依赖性强,个性喜静怕动、
胆小无主张,缺乏冒险、勇敢和探索精神等与传统“男子气概”相悖的气质特征,因此,
在“五育并举”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真正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
孩”。教育是高明的艺术见仁见智,因材施教当然很有必要,从另外角度看男孩和女孩在教
育上似乎又没必要这么泾渭分明,把成人社会的标签投射到他们身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
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在前段时间谈“阳刚”时就认为当下教育中确实存在男生柔弱
的现象,但从性别哲学的角度上讲:坚强并不是男性的一种特质,女性也可以坚强,温柔
也不是女性所特有的,男性也需要温柔。教育不应只是培养“男人”“女人”,更应注重培
养人的担当和责任感,就像下面素材中所言为了美而美是不自然的。
适用主题
教育;自我;因材施教;刻板印象
人 物
见钢铁更见”森林“
2009 年起,生活在现代都市的语言学博士芮东莉,开始尝试用手绘和文字,记录日常
生活中目光所及的树木花草、昆虫飞鸟、夕阳阵雨,并出版了原创自然笔记。在她的图文
中,那些曾过眼即忘的自然生物,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和故事。对自然的观察和记录给她
带来了“治愈之力”,让困于“钢筋水泥森林”中焦虑的心找回了片刻宁静。
——《芮东莉:在“钢铁森林”里追寻自然踪迹》
适用主题
自然;都市;宁静
故 事
你的形象谁说了算
鸿雁是一种大鸟,飞得很高,站在地面的人难以辨识到底是什么鸟。越国的野鸭很多,
越国人看惯了野鸭,往往就把飞在高空上的鸿雁当作野鸭。楚国的燕子很多,楚国人看惯
了燕子,也往往把飞在高空的鸿雁当作燕子。一对遨游蓝天的鸿雁,飞过了楚越两国,雌
鸿雁说道:“楚越两地的百姓真迷糊,居然把我们看成是燕子或野鸭。”雄鸿雁笑着答道:
“不要怪他们了,尽管楚人把我们当成燕子,越人把我们看成是野鸭,但我们还是鸿雁,
不是吗?”。
——《鸿雁》
适用主题
标签;自我认知;信息茧房;刻板印象
观 点
你的正确不需要别人的错误来证明
当两个人说法不一致的时候,通常人们会采取的策略是,证明别人是错的,并且强调
自己才是对的;或说自己是对的,所以别人就是错的。这样的做法看似合理,但在这个世
界上,事情真的都是非黑即白的吗?一定要说别人是错的,才能让自己的说法更有说服力
吗?从决策判断的观点来看,这样做确实有利,因为我们错误地以为,两个人立场相反时,
只要我证明你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但事情并非如此。更科学准确的过程应该是,我
们除了要证明自己是对的,还要证明别人是错的。每件事情都有各种不同的样貌,即使有
些时候,我们不愿意去面对那些我们不认同的样貌,也不能假装他们不存在。
——《别人错了,你就对吗》
适用主题
是非;立场;辩证;对错
名 句
仅有外观上的轻巧好看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美物,一切都关乎实质。为了美而美是不自
然的,说到底那只是空虚。
——[日]坂口安吾《堕落论》
适用主题
美;虚荣;本质
人总自以为是弄潮儿,到头来不过是随波逐流。
——陈楸帆
适用主题
自我;客观
一个人如果刻意逃避他所惧怕的东西,到头来会发现自己只是抄了条近路去见它。
——[英]托尔金《胡林的女儿》
适用主题
畏惧;勇敢;被动
你爬得高,走得远,不是为了给世界看到,而是为了看到世界。
——卢思浩《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适用主题
努力;价值;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