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作文素材:筷子、手指和刀叉:三种饮食方式背后的文化等
《当成为伪史,我们该如何正确解读研究大禹与夏朝历史?》
材料一:
关于大禹,过去一直认为,他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大禹创立的夏王朝,可能是
靠不住的。那么,大禹的记载是信史还是纯属杜撰,这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
题。
过去对传说时代的看法,是传说归传说,见于文献记载的历史归历史,考古归考
古,研究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那又是另一种方式。对大禹以及夏王朝的研究,我有
个新的看法,那就是,必须把以下三个系统结合起来:第一个,从口耳相传到文字记
载的文献史学;第二个,考古学兴起以后,从考古发掘的遗迹遗物来进行研究的考古
学系统;第三个系统,从摩尔根《古代社会》阐明的从蒙昧、野蛮、文明,到马克思
讲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等,也就是人类学、社会学的系统。必须把三
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做出一个比较恳切的结论。
几乎所有的先秦古籍,对大禹都有一些记载,彼此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到了西汉
司马迁作《史记》,其中《五帝本纪》后第二篇就是《夏本纪》,在《夏本纪》当中,
司马迁根据他看到的文献记载,结合他听到的传说,完成了《夏本纪》。我认为,从
口耳相传的传说,到《五帝本纪》之后的《夏本纪》,究竟可靠不可靠,需要通过与
考古学发现、研究成果互相比对、校正,还要参考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最终
作出判定。
关于夏王朝的记载,还见于青铜器。有名的有宋代出土的齐国青铜器叔夷钟,铭
文中就说到“处禹之都”。另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秦公簋,讲到禹的时候它提到“鼎
宅禹迹”,“鼎”就是一个鼎上面盖了一个丝织品,“宅”就是居住,“禹迹”是大
禹走的那些地方。可见在古代青铜器当中,对夏代的历史也有所记述。
对大禹及夏王朝的研究,应该把文献史学、考古学发现和人类学社会学理论三个
系统结合起来。从文献来看,大禹的主要事迹可以概括为治水、会诸侯于涂山、定都
阳城划分九州、禹征三苗五件大事。这五件事均能在近年考古发现中找到证据。其中,
治水的事迹与近来环境地理学关于公元前 2000 前黄河流域大洪水的发现相吻合,安
徽省蚌埠市禹会村所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可以验证涂山大会的史料记载,河南省王城
岗遗址中属于龙山文化考古分期三期的大城与禹定都阳城的年代和地理特征相符,文
献记载的九州和考古发现的考古学文化也能对应,湖北地区发现的后石家河文化也能
说明禹征三苗确有其事,综合文献、考古发现以及文化人类学研究成果证明,夏代是
存在的。
(摘选自李伯谦《在考古发现中寻找大禹》《光明日报》)
材料二:
在夏文化研究中,《禹贡》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成为大禹与夏朝历史存在的
重要证明。但历史研究证明,《禹贡》只是我国战国时期魏国人的一篇假托大禹的全
国规划蓝图,以此来实现个人抱负和理想。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成为大禹历史
的重要组成部分,《禹贡》的影响力也深远影响后世对夏朝历史的研究。
《禹贡》的记载被否定,那么大禹与夏朝是否也被完全否定了呢?当然不是。正
是因为大禹与夏朝的真实存在,《禹贡》才被战国人士假托大禹之名,以求实现全国
治理的宏伟蓝图,实现全国一统的天下大治。
《禹贡》的现实性被否定,对大禹与夏朝的历史研究,必须重新评估与认识。一
切与《禹贡》和战国时期魏国地理范围为依据的夏文化研究成果,必须彻底地抛弃,
才能促进夏文化的深入研究,使得夏文化研究走入正轨。
多年来的考古事实证明,在以黄河流域河洛地区对夏文化的研究已经彻底走入死
胡同,并且已经产生了否定大禹、否定夏朝、否定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思潮。在此问
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认真对待。
种种迹象表明,夏朝是一个从渔猎文明走向农耕文明,并在高度农耕文明基础上,
形成了高度华夏文化。成为影响周边氏族部落的标杆,成为夏朝形成的向心力。尧舜
禹建立的文明社会形态,被四方各氏族部落接受、认同,而形成的以夏朝为标志的大
的集团式国家形态。
这种国家形态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华夏文
化是有别于中国北方游牧文化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
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
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等。历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经常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
以致突然消失,近百年来中国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址研究也证明了这一成果。而农耕文
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华夏文化重要特
征,也是华夏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农耕文明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侵
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而是需要掌握争取丰收的农艺和园艺;企盼风调雨顺,营造人
和的环境。在农耕文明建立形成的夏朝,建立的夏朝国都,是不会轻易改变迁移,其
根本区别于由游牧部落商部落建立起来的商朝。那种认为夏朝国都也如商朝国都经常
迁移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使得夏朝研究成为虚无论的根本原因。
因此,要破解夏朝历史,破解华夏历史,必须抛弃《禹贡》的影响,抛弃游牧氏
族生活范围的黄河中上游地区,代之以淮河流域,才能根本解决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
历史进程。
(摘选自赵辉《当成为伪史,我们该如何正确解读研究大禹与夏朝历史?》)
蔡德贵《筷子、手指和刀叉:三种饮食方式背后的文化》
材料一:
1924 年,蔡元培先生在法国邀请巴黎大学的教授欧乐吃中餐。欧乐看到桌子上
摆放着中国的餐具,就对蔡元培说:“你们中国人用筷子而不用刀叉,不大方便吧?”
蔡先生则笑着回答:“其实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是用刀叉的。但后来觉得刀啊叉
啊的都可以当作杀人的武器,吃饭用不够文雅。你知道我们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嘛,
所以从商朝开始,就用箸,也就是筷子夹菜了。”蔡元培将小小的一双筷子与和平事
业挂钩,这样的论断很独到。
筷子原先叫作“箸”:上面是竹字头,因为筷子大多是用竹子、木头做的;下面的
者字,表读音。直到今天,日语中的筷子仍然写作“箸”,可在汉语中“箸”却变成
了“筷”。这是为什么呢?据说这跟古代江南水乡的民俗有关。“箸”和单人旁的“住”
同音,而单人旁的“住”有停止的意思。水乡的渔民最怕的就是船停滞不前,听到“住”
字就紧张,连夹菜的“箸”也一并讨厌起来。再说了,“箸”与“蛀虫”的“蛀”也
是同音,船要是被虫蛀,就会漏水,十分危险。为了图个吉利,干脆将“箸”改称“筷
子”,“筷”与“快速”的“快”同音,渔民们都希望船能跑得快些。
(摘编自李晓愚《从“箸”到“筷”》)
材料二:
汉族用筷禁忌很多,大致说来与死亡相关的有两个。一为三长两短,指的是在多
人共同用餐时,使用了长短不齐的筷子。这种做法代表死亡,是不吉利的。因为过去
中国人死后装进棺材,棺材由前后两块短木板和两旁加底部三块长木板组成,正好是
三长两短。二为当众上香,指的是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这被
视同给死人上香。中国自古有以食品祭祖的风俗,祭祖时,考虑到死人灵魂出壳,用
筷不便,所以在祭品的碗盆上面竖插筷子。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
己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智慧。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
或自然现象相联系。虽然生和死都是自然现象,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由于死亡
的神秘性、不可逆性、不可知性及宗教理论对死后世界的恐怖渲染,使人们总是对死
亡充满了一种本能的恐惧,以致在生活中忌讳让人联想到死及与死亡相关联的事物,
于是在中国产生了用筷时这两大禁忌。
而日本人深受无常观的影响,崇尚瞬间美和消亡美。樱花和武士道就是日本传统
文化的两大象征。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在逃避着死亡,而武士道却要直面死亡,思考
怎样去死,去实现死亡瞬间散发的美学价值。这种美学意义上的死亡,被日本人赞誉
为落花之美。樱花是日本的国花,隐于叶下,凋零有期,遇有风吹瞬间飘落,这展示
了一种生命的价值。如此从美学意义上理解死亡的日本人视筷子为生命之杖。在日本
新生婴儿出生后百天时,要举行一项仪式,摆上可爱的小碗和一双用白木做的小筷子
等,并向神灵供奉红豆饭及一条完整的鲤鱼,祝愿孩子健康成长,一生丰衣足食。而
且还要到神社去参拜,这时神社会送给参拜者一双“初食筷”,寓含孩子一生会倍受
神灵的保佑之意。而在日本人的葬礼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由死者的子女用绑着
脱脂棉的筷子沾水,去擦死者的双唇,意思是让死者享用人间最后一滴水。可以说,
筷子伴随了日本人的生与死。
可见,筷子虽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通过民俗文化中用筷礼仪的对比分
析,可以深入了解同为东亚文化圈中的中日文化的差异,特别是生死观的差异。
(摘编自王松华《从筷子使用礼仪看中日文化差异》)
材料三:
中国人使用的两根筷子,长度相同,上方下圆,一阴一阳,使用时一静一动,相
互配合。筷子文化体现的是综合思维,兼顾天时、地利、人和,提倡中庸之道,重视
人际关系,重视群体,德治和价值理性突出。
印度人、阿拉伯人都喜欢通过自身来亲证自然,这与中国有显著的区别。他们亲
证自然与其饮食方式有关,他们吃饭用手抓,不管是什么样的饭,都要用一个大盘子
各样都盛一点,然后用手指抓到嘴里吃。
西方人在 16 世纪以后吃东西多用刀叉,在这以前大概也是用手抓。几乎在用刀
叉吃饭的同时,西方形成了工业革命的高潮。我们通过刀叉,可以非常形象地看到西
方人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拿过一块肉来用刀子把它切开,切割的过程就与思维方式
有关系。从 16 世纪以后,西方人把古希腊哲学家的逻辑思维开掘出来,加以发展,
形成了非常发达的分析思维。
可见,中国文化的筷子代表了一种综合思维方式,它所产生的是发达的人文精神;
用手指代表的是印度文化和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文化,亲证自然,创造出来的是辩证
思维,结果宗教精神特别发达;用刀叉吃饭的西方人,使用的是分析的逻辑的思维方
式,这种思维方式产生的结果是分割自然,因此自然科学、科学精神特别发达。今天
我们应该把三大文化融为一体,也用筷子,也用手指,也用刀叉,然后把它有机地统
一起来。
(摘编自蔡德贵《筷子、手指和刀叉:三种饮食方式背后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