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小题精练:信息类文本阅读调色板解析(附:精解答案)
【 原 题 呈 现 】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历来就是国之大事。几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
提升,其中科技的贡献有目共睹。科技选种育种对粮食增产作用巨大。比如作物全息
定域选种,是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的部位选种的方法。实验证明,玉米的强遗传势区
在果穗中下部,选用这一部位的籽粒做种,比用顶部的籽粒做种增产 35.4%。 高粱果
穗上部的籽粒充实饱满,生长力强,在结实丰产方面有较强的遗传性,选用上部籽粒
做种比用中部籽粒做种增产 6.4%~10.8%。任何作物随着本身遗传性状的改良,生产
性能会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种植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开始,由高秆品种改为新培
育出的矮秆品种,该品种耐肥抗倒,单位面积产量比高秆品种增加 30%以上。1986 年
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有种战略,历经九年艰苦攻关,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取
得成功,又使单产比常规品种增产 15%~20%。专家预测目前正在培育的超高产品种,
将比现有品种在单产上提高近一倍。
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耕地条件。进而扩大某些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还可以提高粮食生
产过程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后,土壤一般可增温 2~5C,覆
盖 期内地表积温增加 200- 300℃ .从而使作物适宜耕作区的纬度向北推移 2~4°,海
拔 提 高 1000~2000m 。 由 于 该 技 术 可 应 用 的 作 物 范 围 广 , 一 般 增 产 幅 度 可 达
30%~50%。同时,地膜覆盖能使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 2.77%~4.55%,每亩土壤蒸发
量减少 100~-150m³。 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减少一半,就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了
一倍。
农机装备技术的进步也至关重要。21 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极为快速。
机械设备如深松机、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等逐渐被推广使用的同时,很多新技术
也在其中得到应用。如卫星导航技术结合电液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农业机
械按照预设路线自动精准行驶;通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
计与农业灾害预报等领域;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对水稻作热处理,既可干燥新收割
的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粮食高产,也向
世界展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
(取材于王征兵、林维清、薛壮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虽已解决 14 亿人的吃饭问题,
但粮食安全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高度重视。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这使我国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
经济发展中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并存。粮食近期供需虽大体平衡,但并
不能保证时时刻都可以充足供应。因此,从政策层面强化管理,确保粮生产的可持续
发展无为重要。国家在 2019 年中央 1 号文件中就再次强调,要严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并全面落实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此外,为了增产而大量
使用化肥和农药,未短前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但也致使果蔬个头与所含营养素不
成正比,有时甚至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重“量
“更安重“盾”,积极推进利用现代技术生产绿色肥料。
2009 年以来,我国实行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确立了河南、黑龙江、吉林为
三大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集中将不可避免地使这些区域粮食储备成本提升,粮
食跨区域流通量增加,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刻不容缓。为保证粮食质量安全,
除了完善粮会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还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戴气储粮等绿色技术
来保障储粮品质;为保证粮会流通合理顺利,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
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新时期我国一直积极推进建立多元稳定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
扩大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尤其是我国紧缺品种的进口。而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
使国际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更为复杂,增加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定性。我
国针对不同国家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粮食进口渠
道,以稳定粮食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加强与南美国家的全
方位合作:通过深化“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
新平台。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重大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手中有粮”,则“心
中不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取材于田惠敏、张欣桐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从最近的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来看,粮食价格仍然面临着动荡不安!
首先是美国供需报告的公布,再次点燃新一波粮价上涨,这背后的原因即是
饲料供应的紧俏。美国农业部下调全球大豆和玉米期末库存,其中,全球大豆期末库
存数据下调 130 万吨,至 8430 万吨,另外美豆和美玉米单产下调也超出市场预期。
美国农业部新一年里的首份重磅报告预示着 2021 年农产品市场将是动荡剧烈的。与此
同时,全球大豆市场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俄罗斯宣布将在 2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对欧
亚经济联盟以外国家加收 30%的出口关税;由于天气持续干燥加剧减产担忧,南美地豆
产量前景不明,供应预期下滑,巴西大豆作物种植推迟 3~4 周以上,全球大豆供应偏
紧。预计国际大豆价格高位震荡。
(取材干《估岸观家》202 千年 1 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物不同.适宜做种子的籽粒所处部位也不尽相同。作物生产性能会随遗传
性状的改良不断提高。
B.实施地膜覆盖,一般可以使土地增温 2~5C,并减少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
水量,增加灌溉面积。
C 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既可干燥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监
测农业灾害。
D.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短期内会增加农作物产量,也会导致农作物质量下降,
危害消费者健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目前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这与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
展期,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的现状是分不开的。
B.现阶段,利用多边贸易体制,深化“一带一路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 ,都有助于 我
国应对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
C.通过材料三发现,我国主粮(大米、小麦)基本实现自给,大豆严重不足,
这说明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国际大豆价格将高位震荡。
D.材料三图表显示,2020 年 1-2 月我国粮食进口量为 1727 万吨,同比增长 7.4%,
预计同年进口总量将创新高,使粮食市场动荡不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科技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贡献的一项是(3 分)
A.袁隆平团队致力于耐盐碱水稻育种及改良的研究(科技),2020 年 10 月,
“超优千号”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粮食安全)。
B.2021 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 1 亿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1500 万亩,
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政策),提升粮食产能(粮食安全)。
C.“大豆振兴计划”,强调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通过优质高产大豆品种
选育,提升良种繁育能力,释放增产潜能。
D.利用遥感监测,以中低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主要遥感数据源,测出近来沙漠
蝗虫的“飞行路径”,以防虫害人侵。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5.世界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最新定义为:“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
质手段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
要及食物偏好。”按照该定义,保证粮食安全需满足诸多方面的条件,请概括其中的三个
方面,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简要说明我国在这三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6 分)
【 调 色 板 解 析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历来就是国之大事。几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
升,其中科技的贡献有目共睹。
科技选种育种对粮食增产作用巨大。比如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在作物具有强遗传
势的部位选种的方法。实验证明,玉米的强遗传势区在果穗中下部,选用这一部位的
籽粒做种,比用顶部的籽粒做种增产 35.4%。 高粱果穗上部的籽粒充实饱满,生长力
强,在结实丰产方面有较强的遗传性,选用上部籽粒做种比用中部籽粒做种增产
6.4%~10.8%。任何作物随着本身遗传性状的改良,生产性能会不断提高(1A)。我
国水稻种植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开始,由高秆品种改为新培育出的矮秆品种,该
品种耐肥抗倒,单位面积产量比高秆品种增加 30%以上。1986 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
稻的有种战略,历经九年艰苦攻关,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又使单产
比常规品种增产 15%~20%。专家预测目前正在培育的超高产品种,将比现有品种在
单产上提高近一倍。
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耕地条件。进而扩大某些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还可以提高
粮食生产过程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后,土壤一般可增温
2~5C,覆盖 期内地表积温增加 200- 300℃ .从而使作物适宜耕作区的纬度向北推移
2~4°,海拔提高 1000~2000m。由于该技术可应用的作物范围广,一般增产幅度可
达 30%~50%。同时,地膜覆盖能使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 2.77%~4.55%,每亩土壤蒸
发量减少 100~-150m³。 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减少一半,就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
了一倍(1B 注意关键词“相当于”,是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而不是真的扩大
了一倍)。
农机装备技术的进步也至关重要。21 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极为快速。
机械设备如深松机、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等逐渐被推广使用的同时,很多新技术
也在其中得到应用。如卫星导航技术结合电液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农业机
械按照预设路线自动精准行驶;通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
计与农业灾害预报等领域;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对水稻作热处理,既可干燥新收割
的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1C 检测农业灾害的是通感技术而不是红
外辐射)。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粮食高产,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实
力。
(取材于王征兵、林维清、薛壮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虽已解决 14 亿人的吃饭问题,
但粮食安全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高度重视。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这使我国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
态势,经济发展中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并存(2A 注意本句中的因果关系,
因是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果有两个,一个是呈刚性增长态势,一
个是耕地数量缩减与质量下降并存。而选项中的因果关系变成,因是仍处于工业化和
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耕地数量缩减和质量下降两个,果变成呈刚性增长态势)。粮食
近期供需虽大体平衡,但并不能保证时时刻都可以充足供应。因此,从政策层面强化
管理,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无为重要。国家在 2019 年中央 1 号文件中就再次
强调,要严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并全面落实基本农田特殊
保护政策(5)。此外,为了增产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短期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但也致使果蔬个头与所含营养素不成正比,有时甚至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1D 注
意关键词,有时甚至,选项中太绝对),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重“量“更
安重“盾”,积极推选利用现代挂求生产绿色肥料(5)。
2009 年以来,我国实行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确立了河南、黑龙江、吉
林为三大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集中将不可避免地使这些区域粮食储备成本提升,
粮食跨区域流通量增加,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刻不容缓。为保证粮食质量安全,
除了完善粮会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还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戴气储粮等绿色技术
来保障粮食仓储品质为保证粮会流通合理顺利,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
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5)。新时期我国一直积极推进建立多元稳定的农产品国际贸
易体系,扩大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尤其是我国紧缺品种的进口。而粮食能源化、金
融化趋势使国际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更为复杂,增加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
定性。我国针对不同国家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粮
食进口渠道,以稳定粮食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加强与南美
国家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深化“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国际
粮食合作新平台(2B)。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重大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手
中有粮”,则“心中不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取材于田惠敏、张欣桐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从最近的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来看,粮食价格仍然面临着动荡不安!
首先是美国供需报告的公布,再次点燃新一波粮价上涨,这背后的原因即是
饲料供应的紧俏。美国农业部下调全球大豆和玉米期末库存,其中,全球大豆期末库
存数据下调 130 万吨,至 8430 万吨,另外美豆和美玉米单产下调也超出市场预期。
美国农业部新一年里的首份重磅报告预示着 2021 年农产品市场将是动荡剧烈的(2D
从以这一段可以看出,农产品市场动荡的主要原因是供给端库存的问题)。
与此同时,全球大豆市场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俄罗斯宣布将在 2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对欧亚经济联盟以外国家加收 30%的出口关税;由于天气持续干燥加剧减产
担忧,南美地豆产量前景不明,供应预期下滑,巴西大豆作物种植推迟 3~4 周以上,
全球大豆供应偏紧。预计国际大豆价格高位震荡(2C 大豆价格高位震荡的原因是全球
大豆供应偏紧)。
(取材干《估岸观家》202 千年 1 月)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物不同.适宜做种子的籽粒所处部位也不尽相同。作物生产性能会随遗传性状
的改良不断提高。
B.实施地膜覆盖,一般可以使土地增温 2~5C,并减少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
增加灌溉面积。(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减少一半,就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
注意关键词“相当于”,是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而不是真的扩大了一倍)。
C 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既可干燥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监
测农业灾害。(通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与农业灾害
预报等领域;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对水稻作热处理,既可干燥新收割的潮湿的水稻,
又能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检测农业灾害的是通感技术而不是红外辐射)。
D.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短期内会增加农作物产量,也会导致农作物质量下降,危害
消费者健康。(此外,为了增产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短期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但也致使果蔬个头与所含营养素不成正比,有时甚至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 注
意关键词,有时甚至,选项中太绝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目前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这与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耕
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的现状是分不开的。【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
速发展期,这使我国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经济发展中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
耕地质量下降并存(注意本句中的因果关系,因是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
展期,果有两个,一个是呈刚性增长态势,一个是耕地数量缩减与质量下降并存。而
选项中的因果关系变成,因是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耕地数量缩减和质
量下降两个,果变成呈刚性增长态势)】
B.现阶段,利用多边贸易体制,深化“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 ,都有助于 我国
应对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
C.通过材料三发现,我国主粮(大米、小麦)基本实现自给,大豆严重不足,这说明
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国际大豆价格将高位震荡。【全球大豆供应偏紧。预计国
际大豆价格高位震荡(大豆价格高位震荡的原因是全球大豆供应偏紧)。】
D.材料三图表显示,2020 年 1-2 月我国粮食进口量为 1727 万吨,同比增长 7.4%,
预计同年进口总量将创新高,使粮食市场动荡不安。【另外美豆和美玉米单产下调也
超出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新一年里的首份重磅报告预示着 2021 年农产品市场将是
动荡剧烈的(从以这一段可以看出,农产品市场动荡的主要原因是供给端库存的问题)。】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科技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贡献的一项是(3 分)
A.袁隆平团队致力于耐盐碱水稻育种及改良的研究(科技),2020 年 10 月,“超
优千号”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粮食安全)。
B.2021 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 1 亿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1500 万亩,加快
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政策),提升粮食产能(粮食安全)。【本选项讲的是政策
对于粮食安全的贡献】
C.“大豆振兴计划”,强调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科技),通过优质高产大豆品
种选育,提升良种繁育能力,释放增产潜能(粮食安全)。
D.利用遥感监测,以中低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主要遥感数据源(科技),测出近来沙
漠蝗虫的“飞行路径”,以防虫害人侵(粮食安全)。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答案】①开门见山提观点。开篇便提出了科技对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的贡献,
开宗明义,吸引读者注意力。
②论证结构严密。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结构严密。
③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如列举实施塑料薄膜覆盖的事例,论证科学技术在
耕地过程的重要作用。
④论证语言科学严谨。如大量列举数字,使论述语言严密;大量使用专业术语,使
语言科学严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老师的解析】论证特点这类题目的答题角度:1 文章的论证结构:总分,总分总,
分总 2 文章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3 文章的论证
语言:通俗易懂,科学严谨
5.世界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最新定义为:“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
质手段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
要及食物偏好。”按照该定义,保证粮食安全需满足诸多方面的条件,请概括其中的三个
方面,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简要说明我国在这三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6 分)
【答案】①粮食供应的对象是所有的人。我国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
粮食物流体系,确保任何地方的人都能获得粮食。②粮食供应的时间没有限制。我国
重视粮食仓储工作,在非收获季节一样可以保证粮食供应。③粮食数量充足。我国大
力发展农业科技,确保耕地面积,重视进口粮食,确保粮食充足。④粮食质量有保证。
我国重视完善仓储基础设施,使用绿色储粮技术和绿色肥料,保障粮食品质。⑤粮食
种类能满足人们的偏好。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口紧缺品种,满足个性化需求。
【老师的解析】本题要注意审题,题干给出了答题方向。要从定义中概括粮食安全
要满足的三个方面的条件,要注意,是从之前那个定义中提取,然后根据材料写出我
国在选择的这三个方面采取的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