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同课异构教学:《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
1、教材版本: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目标确立
(1)教材分析:
本课四首现代诗歌是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
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作为该任务群的第一单元,以“青春激扬”为主题,是有
关青春的体验和思考,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有必要让他们对青春、青年、理想有自觉
地体认,在经典作品的启发和引导下对青春内涵、青年的责任进行思考,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格。本节课选用的四首诗分
别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现代诗,诗歌在语言和形式上也各具特色,对培养学生正
确的“青春价值观”以及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关键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将
课堂目标落脚在感悟自己的青春上。
(2)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学生为高一新生,绝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现代诗歌。现代诗歌就像蒙
着盖头的新娘,孩子们对她既陌生又好奇,揭开盖头,是喜欢、还是厌恶取决于他们
的第一印象。所以我认为让学生爱上现代诗歌是首要任务,让兴趣引领课堂,让学生
走进文本与诗人产生碰撞,走出文本思考自己的青春,然后通过赏析文本,学习怎样
用诗意的语言表达青春。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不少的古代诗歌,因此要打通古
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壁垒,从理解诗歌的“意象”的内涵入手,让学生不断贯通,既
让学生有据可依,又让学生温故知新。同时,整个课堂不断让学生生成,用成就感激
发课堂的深度学习,最终让学生学会用现代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3)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
对于现代诗歌的教学,从经验来看,学生普遍对其存在为难情绪,因此不愿意走进
文本,也就对现代诗不感兴趣,更遑论赏析与写作。因此在目标的设定中放低起点,
从学生已经有基础的、稍感兴趣的意象入手,循序渐进;然后从自己喜欢的章节入手,
谈谈自己喜欢的原因,放慢步子,不断引领学生赏析,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最终落
脚在用现代是表达情感上。
【点评:依据新课标新教材确定教学基本定位,同时基于对学情的分析,进行适切
的教学】
3、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播放《红烛》朗诵视频,学生跟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播放《红烛》朗诵视频,首先是为了暖场——营造氛围,将
学生带入到用现代诗歌尽情抒情的环境,激发学生用现代诗歌这种方式抒情的欲望。
学生在这样的大氛围中会情不自禁的想跟随者朗诵者去表达,因此让学生跟读,这
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被带入现代诗歌的王国,那么接下来的学习便会水到渠成。
【点评:欣赏现代诗歌,获得审美体验很重要,开篇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鉴赏兴
趣。】
第二环节:设置情境任务,导入新课
汪国真说“没有一个季节,能把青春挡住”,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
书”,我认为“青春是花样的年华”,为了让我们青春的书丰富精美,高一语文组
计划本学期为同学们出版名为《青春集结号》的新诗集,请同学们积极写作投稿,
为自己留下青春的浓墨重彩。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设置一个情境任务,用任务来驱动整节课的学习,既
让学生任务明确,又让学生在情境中兴趣盎然。
【点评:新课标提出,以“情境任务”为导向,安排语文学习活动,因而情境任务
的设计很重要。此处情境任务的设计切口可以小一些,任务更明确些。】
第三环节:课堂活动
(一)寻找青春的意象
1、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涵的基本路径和重要参数,请各小组分别
认领两首诗,找出其中使用的主要意象,尝试对其作出自己的阐释。
篇目 意象 含义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2、你认为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请在下列句子中补充上相应的词语,我的青
春是阳光的,我的青春是拼搏奋斗的,我的青春是的,我的青春是的,我的青春是
的,我的青春是的......
3、从上题的词语填写中选两个词语,列举出几个可替代它的具体形象。(思考
青春的价值选取相应的意象)
设计意图:这组任务为“寻找青春的意象”,通过“寻找文本意象”“思考青
春的样子”“选择青春的意象”三个子任务来完成,第一个子任务学生分组分篇目,
合作分工,诵读诗歌,找出四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并理解其含义,通过填表的形
式完成。这一任务旨在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诗人的“青春”,让每个学生都充分的
与文本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协同学习的关系,在传承的基础上产生对自己青春的思
考,提升思维能力。第二个子任务通过补写词语,思考青春的样子,让所有的孩子
都可以参与进来,然后通过第三个子任务来完成青春具体化意象的选择。调动学生
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完成从非具体化的感情到
选取具体形象化意象的过程。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没有门槛的,但是一旦跨进了这个
门,就会不断地被引进来,没有后退的余地,因为没有最终的正确答案,总有向上
走的空间,进而实现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点评:本环节任务安排较为科学,不仅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内涵,更能产生相关
联想,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迁移能力】
(二)学用诗意的语言
1、自由朗诵四首诗歌,从中任选一首或者几节你最喜欢的诗歌读给大家听,并
且从手法的角度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仿写诗歌: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诗句(不照搬原诗)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
从地面你一跃而上,
像, ,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
,
,
,
灰白赐我以悲哀。
设计意图:
感情的表达不是以转化成具体形象的词语便可,还要通过恰当的句子将其更具体准
确、更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出来。课堂活动的第二部分便是鉴赏诗歌,进行诗歌句子的
写作,从喜欢的诗句入手,反复诵读,反复体会,感知现代诗歌在手法上的特点,然
后通过诗歌仿写,牛刀小试。选取的两个片段,一个是课内的,主要是比喻手法的运
用;一个是课外闻一多的《色彩》,主要是排比、拟人手法的运用,学生填完后出示
原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语言、形式带来的效果,激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手法、
用词等多种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认识诗歌特征、提高诗歌的艺术鉴赏
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的能力。
【点评:本环节设计初衷是为微诗歌写作搭建能力链条,但从操作性及课堂结构看,
忽视了诗歌诵读这一重要环节,同时仿写这一环节与下面抒写“美丽的激扬”略显重
复。】
(三)抒写美丽的“激扬”
请你选择一两个表达青春的词语作为诗歌主题,选用相对的意象,结合自己的体验,
试着用课堂学到的手法,写一首或几节不少于 5 行的现代诗来抒写我们的“激扬的青
春”。
设计意图:第三部分的活动则是进行现代诗歌的创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加之诗
歌语言的精炼,让学生写不少于 5 行的诗歌进行课堂交流,点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这一活动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然诗歌的写作不是一
堂课就可以完成的,后期还会继续跟进诗歌的写作与出版真正架构起了现实与表达之
间的又一座桥梁,同学们用心体悟生活,用新诗表达生命,为学生的青春留下一笔。
【点评:新课标提出,创造更多展示交流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激发学生文学创
作的成就感,让学生尝试现代诗歌创作有价值,但要注意回扣课堂伊始的情境任务。】
第四环节:作业布置
课后大家互相交换自己的诗去朗诵品鉴,选出你认为不错的诗歌推荐一下,准备不
少于 1 分钟的课前诗歌推荐或者赏析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任务设置既是对这堂课的延伸,又是下堂课的过渡,激发学生
去认真完善修改自己的诗歌,同时也引导学生去鉴赏周围人的作品,有为下节课的品
鉴课做好的充分的准备,让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不仅在课堂,还要让学生的语文学习
激荡在生活中。
4、精彩片段
师:请从上题的词语填写中选两个词语,列举出几个可替代它(青春主题)的
具体形象。
生 1:我的青春是美丽而珍贵的,具体意象是化学中的“镁”元素。
师:能具体阐释一下么?
生 1:“镁”谐音“美”,理解为“美丽”;从“镁”元素的化学性质出发来看,
“镁”极易失去电子,正像我们的青春也很容易失去是一样的,因此我认为用“镁”
元素来代表美丽而珍贵的青春很合适。
师:你的回答很精彩,不仅从语文的谐音角度进行了思考,还融会贯通了其他
学科知识,我们看到了你视若珍宝的美丽的青春,也相信你定会在这美好的青春里
有一番成就。李*同学为我们寻找意象打开了一扇门,你看到阳光了么?
生 2:我觉的“氢”更符合我青春的主题,首先它谐音“青”,代表青春;谐音
“清”,代表我们的青春是清澈、清纯的;谐音“轻”,有轻狂,也有青春的轻盈、
潇洒、欢快;“氢”元素排在第一位,我们的青春也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还有,
“氢”性质活泼,可以跟很多东西结合,比如跟酸离子结合,可以形成酸,这也是
青春的“酸”,但是酸的作用很大,也就是我们的青春在“酸”之后,我们也会有
很大的作用,比如我们就会明白责任,我们就会有担当。(掌声连连)
师:精彩带动精彩,我们都被付**折服了,我们不仅看到了他多样的青春,看
到了他坚毅的担当,我们还看到了他的转化思维。接下来的精彩谁演绎?
生 3:我的青春是第一无二的,它就像数学集合中的数学元素,因为集合中的元
素是独一无二的。
......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
案,而不是一切都必经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育家叶澜如是说。
这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便是课堂生成,我认为课堂最精彩的地方便是学生深入
学习后的课堂生成。在学生为自己的青春主题寻找具体的意象的时候,班里有男生
提出了化学中的“镁”元素,并且进行了细致的阐释,这是我没有料想到的学生具
备的跨学科思维,于是我便趁机鼓励孩子们从生活中去寻找具体意象,因为当前学
习的每一门科目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孩子们在课堂上就开始“浮想联翩”了,
接下来便是“氢”元素、数学名词“集合”、英文单词......孩子们妙语连连,课
堂上笑声连连、掌声阵阵。这样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从中获提知识,锻
炼能力,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5、自我反思
本堂课备课时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学有所得,便在思考如何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进而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培养核心素养,提高关键能力。于是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与
课堂活动的设计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情。从课堂表现来看,本堂
课确实激发了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阅读与鉴赏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用现代诗表达情
感的欲望,可以说很好的完成了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这堂课在备课时就一直在思
考课堂容量的问题,课堂从走进文本—走出文本—再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从意
象——鉴赏——表达,容量很大,导致课堂上的读书声寥寥,然而“读”是走进文
本,感受文本的最朴实、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也导致了学生的展示不足,对学生在
本节课激起的欲望会有一定的消减作用。
青春诗作伴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群文阅读
1. 教材版本: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目标确立
(1)教材分析:必修一上册第一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
由四首现代诗歌组成,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别,诗人书写了不同的人生经历,
但都是诗人们在自己的青年时代所创作的诗歌,突出了本单元“青春激扬”的人文主
题。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有必要让他们对青春、青年、理想有自觉地体认,在经典作
品的启发和引导下对青春内涵、青年的责任进行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2)学情分析:基于第三单元古典诗词的学习,学生对诗歌的意象已有了大体的认识,
这一点对本课学习是有利的。针对学生学习本课的不利因素,我安排学生在课前查找
四首诗歌的写作背景资料,了解诗人及所处的时代,自主预习整体把握诗歌的情感。
(3)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在准备本节课之前,我查找了大量的对这四首现代诗歌的
分析论文。最终选取以诗歌“意象”为中心比较分析四首诗的异同。因为刚刚结束第
三单元的古代诗歌的学习,学生对诗歌“意象”还算了解,但也只是有个大体的认识,
还是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和把握的知识。因此,确定其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点评:依据新课标学习任务群定位本堂课目标,同时基于新教材相同任务群不同
单元的关联确定教学目标,做好问题设计,值得借鉴】
3.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学习活动“我为诗歌来补句”。选取流沙河的一首现代诗歌《就是那一
只蟋蟀》,让学生将空缺处补充完整。继而请几位同学读一读自己所写并说明理由。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
想起
设计意图:创设语文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获
得审美体验。同时,学生在选取意象填写的时候,容易忽略意象的典型性,因此,选
取这一首现代诗,也是为了强调意象的典型性问题。
【点评: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做好问题的设计,本环
节设计问题有益于本课学习重点“意象”的学习,如能设计科学合理的情境任务引入
教学会更好。】
第二个环节:学习活动“我为诗歌制张表”。
(一)梳理四首现代诗歌的意象、特点,并思考其文化内涵,从而把握诗歌的情感
意蕴。
在这节课之前,让学生自主预习四首诗歌,以表格的形式梳理意象和特点,同时思
考意象的文化内涵,把握诗人的情感。在本节课中,主要通过小组讨论,补充整合,
展示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作品 意象 特点 文化内涵 情感
《立在地球边
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
之侧》
《致云雀》
重点:通过课前的了解发现,有一些学生对于“意象的文化内涵”这一概念不了解。
针对这个问题,用古典诗歌中的“月”这一常见意象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文化内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和《致云雀》这三首诗歌,学生能快速而准备地找
出意象,并基本准确地分析了其特点、内涵和情感。学生在分析《峨日朵雪峰之侧》
时,出现了理解上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只需要列举几个主要意象,如“雪峰”“蜘
蛛”;另一种观点认为需要罗列全部意象。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的意象群的把握有
欠缺。我引导学生根据意象的相似性进行了分类,一类是代表自然的意象,如“山海”
“雪峰”“太阳”“石砾”,一种是代表了诗人的意象“雄鹰”“雪豹”“蜘蛛”。
从而让学生明白,不应只列举一二,而是应该全部找出来。其中的“文化内涵”这方
面,我对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课下查阅相关诗词,找出“太阳”“落日”“云雀”
“蜘蛛”“蜡烛”,在这四首诗和在古典诗词中的内涵的不同,希望能给学生有一定
的延伸,通过几个典型意象在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中的比较,明确现代诗歌的独具个
性的意象体系。现代诗歌的意象既有对古典意象的继承,更多的是对旧意象的新拓展,
还拓展了大量的新意象。
设置意图:以自主、合作、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结构化。通
过分析、比较、归纳,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
【点评:以表格形式指导高一学生进行初步的建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
方法、习惯有很好的帮助。同时能从意象群中分析典型意象的重要意义。运用比较阅
读的方式,进行古今意象内涵的鉴赏,提升学生的鉴赏力和表达力。这一部分教学与
上一课例同样的问题是诵读不够】
(二)概括四首诗歌的情感内涵。
结合四首诗歌思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人生启迪。郭沫若告诉我们青春要有激情和
梦想;闻一多借“红烛”表达了面对人生的困惑,要对理想忠贞的坚守,要有奉献的
精神;昌耀以冷静而理性的思考传达出在灾难面前,要有坚韧的生命力量;雪莱用“云
雀”告诉我们要去寻找光明和真理。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我不愿留恋于腐朽的生活,因为我要寻找我永恒的青春。”
设置意图:分析意象是为了把握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所以,让学生以总结归纳的
方式,感悟诗歌的生命,在经典作品的启发和引导下对自己的青春内涵、青年的责任
进行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点评:引领学生感受形象,体验作者的创作意图,提升文学鉴赏力,课堂设计比
较平稳。这一环节设计对学生活动的预设不充分】
第三个环节:写作活动“我来写段现代诗”。要求以“致敬!青春”为主题,选取
一个或多个恰当而典型的意象,写一节 3-5 行的现代诗歌。
基于本节课的学习,训练学生尝试学写现代诗歌。从学生写作情况来看,基本都可
以选取典型意象来表情达意,不过,在现代诗的形式和语言上,还是有欠缺。这也是
我下一步要重点讲解的方面。
设置意图:了解现代诗歌写作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学以致用,尝试
写作,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点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感受,发挥想象,力求有自己的理解,本
环节设计必要,但从操作层面看,对于现代诗的基本形式和语言指导不够,应为学生
写作搭建脚手架,助力学生素养提升】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
大家在课后查找古典诗歌中有“太阳”“蜡烛”“雀”意象的诗句,摘抄整理,写
出其代表的文化内涵,与本课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同时,思考古典诗歌和现代诗
歌的意象体系的区别。
设置意图:设置了一个向纵深拓展的学习任务,一方面将第三单元的古代诗歌和第
一单元的现代诗歌进行一个比较阅读,让学生意识到教材的关联性,更是希望学生养
成向纵深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习惯。
【点评:这一环节设计有价值,将学生的学习进行思维引导,特别是培养的学生的
深度学习能力】
4.精彩片段
师:找一位同学分析《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意象、特点及内涵。
生 1:意象主要是“雪峰”和“蜘蛛”。特点是环境的苍劲和强大的生命力。表
现了生命的韧性,表达了诗人对强大生命力的赞美。
师:你刚才在表述的时候用到了一个词“主要”,那么也就说明还有其他的意
象,那些意象你为什么不列举出来呢?
生 1:我觉得不需要。因为从主要的意象中就能看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其他的同学,你们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 2:我觉得需要列举出来。
师:恩。说明一下你的理由。
生:这个问题是找诗歌中的意象,没有说只找“主要的”意象。
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有两个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同学说,不必全部列
举;另一些同学说,需要全部列举。接下来,同学们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把这首诗
歌的所有意象按照相似的特点进行分组。怎么归类?
生 3:“山海”“雪峰”“太阳”是一组。;“雄鹰”“雪豹”“蜘蛛”是一组。
师:为什么这样分组?
生:第一组都是自然景观,第二组代表了诗人强大的生命力量。
师:诗歌中的自然景观,只有这些吗?
其他同学:还有“岩壁”“石砾”。
师:好。那么第一组自然景观的意象都有哪些?
生:“山海”“雪峰”“太阳”“岩壁”“石砾”。
师:这一组有什么共同点?
生 3:写出了自然的雄浑、壮阔、苍劲。
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第二组。刚才说有“雄鹰”“雪豹”“蜘蛛”
这些意象,它们象征了诗人强劲的生命力。诗中还写到了“血滴”和“千层掌鞋底”,
这两个意象属于哪一组?为什么?
生 3:应该是第二组。都是在写诗人。
师:写诗人的什么?顽强的生命力吗?
生 3:不是。写的是诗人的付出与努力。
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我们总结一下,诗人通过写自然景观代表了攀登者脚
下的险情,又运用了“血滴”“千层掌鞋”表现了诗人的不屈与努力,这是对生命的
坚持,借用“雄鹰”“雪豹”与“蜘蛛”,象征了生命的顽力。有了这样的一种认识。
我们再看看,这首诗的意象是不是只需要列举“雪峰”和“蜘蛛”呢?
生:不是。都应该列举出来。
师:对。同学们要注意,这首诗歌是通过意象群的组合来表情达意的,所以,
我们在寻找意象信息的时候,不能只抓一二。
5.自我反思
整体来说,本节课比较流畅。教学目标也较好地达成。但是也有遗憾和不足。
比如,诵读的时间比较短,缺少了必要的诵读指导。诵读之于诗歌,就好比鸟儿之于
树林,鱼儿之于溪流。有之才能有灵魂,才能与学生产生碰撞,引出火花。
接下来,我会加强在诗歌的教学上的诵读要求。
在课堂写作的环节上,欠缺了对现代诗歌基本知识的介绍,从而让学生在自我创作
的过程中,把握不好现代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
总评:
两节课创设的情境任务是具体可操作的,以任务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读写结合,是一个输入—输出—再输入—再输出的过
程,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
课堂教学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提升,教师对学生有意识的思维引导,既有横向的意象
的比较,更有纵向的古今意象体系的延伸。
从课堂的效度、深度、自觉度和适切度来看,两节课均高效地完成了课堂任务。让
学生去感知、体验、参与、实践,切实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建议:课堂上的朗朗书声少了一点儿,诗歌教学诵读非常重要,在诵读中,学生才
能感受到诗歌之美。课堂设计环节还可以更加合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