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中 — 《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群文阅读设计
任务探究一
正反对比论证
突显观点,论证有力
任务导引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往往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比较才有鉴别”,两种事物一经对比,
就可以分辨出彼此间的差异。
《过秦论》•六国伐秦
因此,议论文中常常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过秦论》•秦始皇
真与假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
拨乱反正。
因此,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比从单方面说理,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任务设计
1.《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联系课文内容,谈谈本文在哪些地方采用了对比论证手
法?好处是什么?
答案
在文中最突出的就是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
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这四个方面的对比运用交织在一起,结构
宏伟,气势磅礴,论说有力。
本文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为了使文章主旨鲜明显豁,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作
者无论是叙述还是议论时,都采用带有夸张意味的对比手法,将对比双方推向极致,用夸
张的手法叙事状物,使矛盾更为突出,观点更鲜明,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是如何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突出中心论点的?
答案
文章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
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道理,告诫北宋统治者汲取历史教训,
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
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
雪恨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得仓皇出逃,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
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最终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印证了开头的论点,加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
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
题意,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3.(拓展延伸)请恰当运用对比论证来论证一个中心论点,可综合运用其他论证方法。不
少于 150 字。
答案 (示例)
屈原正道直行,自沉汨罗,一篇《离骚》震撼天地,万古流芳;司马迁刚正不阿,秉
笔直书,一部《史记》彪炳史坛,成为绝唱;林则徐宁折不辱,虎门销烟,一炬烈焰照耀
神州,惊破敌胆;张志新甘为玉碎,反抗强权,一腔热血倾洒刑场,染红真理。是啊,多
少仁人志士挺起正直的脊梁,撑起了华夏一片明净的蓝天。
媚俗的笔墨写不出传世的文章,伪饰的包装掩不住猥琐的心灵。秦桧夫妇长跪于岳王
墓前,洪承畴遗臭青史,汪精卫断魂东洋——不守正直,欺世盗名,变节失贞,为虎作伥,
必然遭到历史的唾弃!
任务探究二
句式在议论文中的妙用
生动活泼,波澜起伏
任务导引
汉语句式多样:文言句式典雅,口语泼辣;长句周详缜密,短句简洁明快;独词句鲜
明突出;感叹句便于抒情;设问、反问句加重强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
对偶句铿锵凝练;重复句余韵悠然。
《五代史伶官传序》
句式在议论文写作中有着诸多妙用。恰当运用句式既可以展露文采,也可以在具体写
作中制造亮点,在对议论文话题的阐述、论点的提出、论据的分析、结构的营设等方面都
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任务设计
1.《过秦论》虽是一篇议论文,但也兼及辞赋的特点,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作者是如何
充分发挥赋体“铺采摛文”的特长的。
答案
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铺采摛文,指铺陈文采。
运用大量华丽的语句,张扬文采,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事物,不厌其详,不厌其细。贾谊写
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
“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
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这就是写赋的铺采摛文手法。下面第二、第四、第
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采摛文”,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
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
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不仅有一定的思想意义,而且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尤其
是句式的运用。综观全文,文章运用了哪些句式?
答案
(1)对称词句
对称词,散见于全篇。文章为了突出“忧劳”和“逸豫”的对比,很注意使用对称
的词。
如“人事”和“天命”、“盛”和“衰”、“得”和“失”、“难”和“易”、“成”和“败”、
“兴”和“亡”等,这些对称词,对比鲜明。
对称句,节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对称句在内容上都是
正反对照的,具有骈散结合的特点。欧阳修善于运骈入散、以散破骈,使句子富有表现力,
使得句子不仅有音乐美,而且给人以鲜明的对比感,使人在细细咀嚼中深刻领会作者褒贬
扬抑的立场。
(2)反问句
反问句,是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是无疑而问,但语意表达比陈述句
更确定,更有力,更发人深省,有更强的感情色彩。如“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哉!”(句末用的是叹号,但仍是反问句)“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
于人欤?”等。
(3)感叹句
感叹句,用来直接表达强烈的感情。如文章开头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为全文
定下了叹惋的基调。再如“方其……可谓壮哉!及……何其衰也!”,前一句表示对庄宗胜
利的赞赏之情,结尾用语气词“哉”表示感叹;后一句表示对庄宗失败的悲叹之情,结尾
用语气词“也”表示感叹。这两个长句从整体看是议论而不是叙事,因为所述事实置于“方
其……哉”和“及……也”这样两个抒情味很浓的议论句中。但因为是感叹句,其中有叙
事的内容,所以这两个句子又是议论、抒情、叙事兼而有之的。因此,就这两个感叹句的
具体情况而言,其表达效果是多方面的。
对称句、反问句和感叹句的综合运用,使文章句式整齐而又多变,气势十分充沛,感
情色彩浓郁,加强了论证的力量。正因为作者在文中综合运用多种句式,错落有致,从而
使文章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
3.(拓展延伸)以舒展整饬的句式、铿锵入耳的语调、流畅通达的气势,构思一篇文章,
论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要求:只写出能证明观点的排比语段即可。
答案 (示例)
我们嘲笑父辈,说他们在有鱼肉吃的年代还吃鱼头,在小康社会的今天还捡饭桌上的
一粒米,在粮食充裕的时候还舍不得倒掉一碗剩余的菜。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含泪。
我们嘲笑父辈,说他们在花甲的年纪都不懂得休息,在烈日的炙烤下不懂得乘荫纳凉,
在儿女长大的年纪还释不开心怀。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傻笑。
我们嘲笑父辈,说他们穿着老土的衣服显朴素,在城里的餐桌上吃得一粒不剩,在买
菜时拿着皱巴巴的钱讨两毛钱的价。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执着。
……
沧海桑田,无法预知的事情,父辈是用辛劳赢取了幸福。
时光流转,幸福连绵,父辈是用回味苦涩延续了幸福。
锦江春色,幸福蔓延,父辈在用俭朴唤起那忘却的艰辛。
朴实的父辈用平实的生活告诉我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个民族,忘记
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忘却了艰辛,就意味着衰落。
任务探究三
行文抑扬相生
变化多端,摇曳生姿
任务导引
抑扬,本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在写作方面则指情感的贬与褒、气势的敛与发、笔力的
柔与健等。它是作者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渲染气氛或展开故事、刻画人物、说理议论时
常用的艺术手段之一。
唐彪《读书作文谱》说:“凡文欲发扬,先以数语束抑,令其气收敛,笔力屈曲,故谓
之抑;抑后随以数语振发,乃谓之扬。”
可见,抑与扬二者并用,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巨大的反差,既可造成文势的波澜起伏,
更能使艺术形象光彩照人,思想感情鲜明突出。
任务设计
1.《过秦论》一文先扬后抑,发人深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阐释一下。
答案
《过秦论》从秦孝公写起,开篇起势就高,犹如开了闸门的江水,汪洋恣肆;到了惠
文、武、昭襄继承霸业,“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格调
继续上升;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格调变为平稳;到了秦始皇,“奋六世之
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
海”,格调再次陡升且升至最高点;到“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格调迅速下落到零
点。在展现了“蓄势——倾覆”的事实之后,作者紧接着回归到奏疏的最终目的——提出
自己的中心观点。
2.结合相关材料揣摩文章技法。
材料 1
《古文观止》对《伶官传序》的总评是:“起手一提,已括全篇之意。次一段叙事,中
后只是两扬两抑。低昂反复,感慨淋漓,直可与史迁相为颉颃。”
材料 2
清人王符曾评《伶官传序》:“前用摹马,后用披剥,忧劳逸豫,归之人事,极痛快文
字。要只善用抑扬耳。”
结合这两则材料揣摩文章《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怎样使用“抑扬”笔法的。
答案
文章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第 2 段的叙事语势比较平缓,虽无任何议论,但寓论点
于叙事之中,以叙事验证论点。第 3、4 两段的议论都是欲抑先扬,先论其“壮”和“盛”,
然后评其“衰”,揭示了盛衰在于“人事”的道理。
3.(拓展延伸)采用抑扬相生的手法拟写一个事件。
答案 (示例)
有一天,在离我家很近的中山路上,我遇见了一个卖玉米的人。……
我不爱吃烤玉米,想买他几穗生的,回家去煮。我指着他烤着的玉米问:“多少钱一穗?”
“一块五。”他转动着竹签,头也不抬地说。
“我想买四穗。”我说。
他抬起头,问了句:“你能吃了四穗?”
“我要买生的,回家去煮。”我说。
他抽着鼻子,很干脆地说:“不卖!”
我以为他怕我跟他讲价,于是安慰他说:“我买生的,也按一块五一穗的钱给你。”
“那也不卖!”他坚决地说。
这让我大惑不解。我开导他:“你卖熟的才一块五,而我买生的是一样的价,省了你的
炭火,还省了你的力气,你怎么算不过来账?”
一听我嘲笑他不会算账,他沉下脸,指着我庄严地说:“卖给你生的,那些要吃烤玉米
的人,要是不够吃了怎么办?”
——迟子建《玉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