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师课堂:如何解决语文教学中的的同质化教学形式例析
在核心文本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种较为普遍的同质化现象,如:《拿来主义》按照
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按照诗歌“知人
论世-感悟情境-品析字句-多元解读”的套路授课。这种教学问题何在?如何矫正?我们以
《咬文嚼字》教学实录,来加以剖析。
问诊案例
《咬文嚼字》教学实录
一、导入:咬文嚼字,今为思维力而来
师:大家查一查词典上“咬文嚼字”的意思,看其意义关涉哪些方面?
生: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
究。
生:斟酌字句,反复推敲,说明“咬文嚼字”在情感表达过程中有着思维的深度参与。
师:看来“咬文嚼字”,不仅能“咬”出情感,“嚼”出味道,最重要的是可以习练思
维的提升。正如名著《歌德谈话录》中歌德劝作者时所说“要经常温习拉斐尔,以便经常
和最好的作品打交道,练习追随着伟大人物的思想而思想。他劝我下这种工夫。”所以今天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一起,训练“咬文嚼字”功夫,谋求思维发展。
(屏显 1)
二、纵览全文,挖源理脉,首练阅读统摄力
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
枢机。”
阅读文章,古人最重视抓文章气脉和关键,抓住了这个牛鼻子,阅读才能“眉睫之前,
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那么,本文的牛鼻子是什么呢?
任务一: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文中体现文章内涵的句子,并梳理文脉。
(学生活动讨论,然后交流成果。)
生:体现内涵的句子为——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
的谨严。
师追问:这句话是解释“咬文嚼字”是什么的。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属议论文,也
可归为杂文。整体文脉该如何走向呢?
生:1—5 段,用三个例子解读为什么要“咬文嚼字”;6—7 段,用两个例子解读“咬
文嚼字”务必要“惟陈言之务去”,远离“套板反应”。
生:最后一段解读“咬文嚼字”要达到的境界运用文字所要有谨严精神,要刻苦自励,
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和吻合,达到艺术的完美。
师:这句是统摄全文的句子,是文章的气脉,源头是谨严精神,过程是刻苦自励,推
陈出新,结果要达到完美,要求是思想感情和语言要精练、吻合。
三、缘文咀例,以“入境”之法,提升思维联想力
师:马克思说“美的事物总是体现为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统一”。“咬文嚼字”也要从
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
01
作者观点
任务二:你觉得朱光潜先生用三个例子,分别说明了该如何咬文嚼字?
任务提示:
1.自读 1—5 段,联想当时的情境,批注出自己的理解:抓_____(形式),抓______(内
容)去咀嚼。
2.小组交流,推荐回答。
生:我们组认为例子 1 告诉我们咬文嚼字的方法是:抓句式不同,抓情感去咀嚼。不
同句式表达不同的情感。如“你是”表陈述语气,表达的情感不强烈;“你这”带有极端憎
恶的语气,表达的情感强烈;一般用于骂人时,不适宜赞美时用。
师:联想到郭沫若这样的大家,为用好一个字都颇费周折,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非咬
文嚼字、细细品味不可,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生:我们组认为例子 2 告诉我们的方法是:抓繁简不同,抓意味去咀嚼。字数的多少,
表达的意味是不一样的。如“见草中石”,是真实情境,“以为虎”是李广的错觉,从错觉
的角度理解情急之下一箭没石,合乎观者情理;“见草中有虎”直接写李广把石当作虎来射,
拼尽力气,一箭没石,从当事人角度看合乎情理。结果一样,意味不同。
生:“见草中有虎”与“见草中石”是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写的。“有虎”是从李广的
观察角度来描写的,符合当时客观实际;见“石”之后又说“以为虎”是叙述,是从史家
叙事角度来写的。《史记》以记事为主,是以叙述事情原委角度来写的,都是合理的,但换
了叙述风格,意味不同了。
师:增减了文字,就变了意味,甚至换了叙事风格。形式由表达内容来确定。
生:我们组认为例子 3 告诉我们咬文嚼字的方法是:抓字眼,抓意境去咀嚼。一个字
不同,意境大不一样。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师追问:贾岛《题李凝幽居》里的“推敲”是文学史上炼字的经典案例,朱先生说了,
这两个字传递的意境不同,你更赞成用哪一个字?
生:我更赞成“推”字。因为“推”有“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独闲”之意,
更显“幽”的意境;“敲”字有声,会惊起宿鸟,打破了冷寂,也打破了“幽”的意境。
生:我更赞成“敲”字。“敲”字表明寺门是关上的,不是虚掩,而且寺庙里有人,月
下归僧自然要敲门,也说明夜深万籁俱静之际,一声轻微叩门声惊动了宿鸟,静中有动,
景中有声,诗味蕴藉。
02
我们如何落地
师:这三个例子告诉了我们咬文嚼字的方法。可是到底怎样才能落地呢?今天,我教
大家用“入境法”来具体体验一下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咬文嚼字之法以及妙处。所谓入境法,
指根据词句意思,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身临其境中去揣摩采用不同字词的妙处。
任务三:采用“入境法”,选择三个例中的一例,举例分析如何在联想和想象中去咀嚼、
体悟情感?
(学生活动,分组汇报)
生:我汇报“如何展开联想想象,抓句式抓情感咀嚼”。老舍《骆驼祥子》“她知道祥
子是个——虽然很老实——硬汉”中的“个”容易引发联想和想象,比“她知道祥子虽然
是很老实,但是个硬汉”更灵巧有力。简洁的句式表现出虎妞对祥子了解得全面和深入。
生:我汇报“如何用联想和想象,抓繁简抓意味去咀嚼”。鲁迅《秋夜》开篇句子“在
我家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结合写作背景,
知道枣树象征革命烈士顽强、坚韧、无畏的精神;“一株”“还有一株”看似重复啰嗦,实
则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加强了表达语气,说明革命烈士是接二连三地在敌人内部已经形成了
气候,从多方面多角度牵制住了敌人,一个有一个抗击,意味深长。
生:我汇报“如何用联想和想象,抓字眼抓意境去咀嚼”。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中的“一”,是该诗的字眼,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耐人咀嚼:“一”就想到梅
花开与百花比,是开得最“早”的;“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还联想到诗人应该是天天关心梅花,昨日未开,今日见一枝的惊喜之情,意境不一样。
师:大家要“入境”,才能明白怎样咀嚼情感、意味、意境等,提升思维想象力。
四、深浅有序,用“比较”之法,拓深思维想象力
师: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审视生活,有各种思维方法可进行。
而展开比较是审视的有效办法之一。今天,我们用此法来深化对本文的学习。
任务四:阅读 6 至 7 段,用一句话总结如何用比较的方法去“咀嚼”文字。
(学生活动、讨论后交流)
生:善用联想意义,避免“套板反应”。善用联想意义,就是反复推敲、比较,选择最
能准确表达意境的词语;避免“套板反应”就是在平时应大胆发挥想象、联想,不能满足
于平淡的表达,少用常见的字词和套语,“唯陈言之务去”。
师: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就是应对“套板反应”的行之
有效的手段。在行文时需要摒弃生活经验中常见的词语和描述,创造差异和独特,打破或
修正读者的心理定势,使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比较优劣,拓深思维想象力。
五、各美其美,以思维审辨力,直面作者提出的“精思”“意会”二法
任务五:朱光潜先生主张“咬文嚼字”,马南邨先生主张读书“不要固执于一点,咬文
嚼字”。你能综合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对精思和意会评论一下吗?
(学生思考,然后交流。)
生:这是读书的两种方法。朱光潜主张“精思”,马南邨主张“意会”,各有优点和不
足。生:阅读经典时,两种方法都用。先用意会法,了解大意,再用精思法,吸取精华。
生:读课文还是应精读精思,这样才能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
界。
师:你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有据,言之有理需要思维思辨力。
六、记住经典,提升思维、发展能力
师:著名作家福楼拜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
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古人
在“咬文嚼字”上可谓深思熟虑,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孟郊“夜学
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
泪流”;方干“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顾文炜“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我们要以
古人为榜样,在咬文嚼字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学科学研究所
402260)
诊断意见
阅读胡老师的教学实录,印象最深的有两点。
一、基于“忠实化”原则用教材教
教材使用,往往历经三个阶段,分别是忠实阶段、调适阶段和创生阶段。许多教师教
学,往往不是渐次推进,而是脱离文本,另起炉灶。胡老师的实录,采取了“忠实化”的
教学策略。纵观整个实录,总体上以课文导言为支点,进行设计,展开教学。单元导言说:
“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的艺术体验,与文
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1]从实录来看,作为教学核心部分的二、三两部分,就是导
言的教学实操:第二部分是梳理全文脉络,明确何为咬文嚼字;第三部分由两个环节构成,
前一环节是分析文例,理解如何咬文嚼字,后一环节是调动阅读体验,体会如何咬文嚼字。
文艺随笔是一种以谈文论艺——如文艺思想、文艺潮流、创作个性、创作风格、艺术
规律、艺术手法、作家心态、作品品鉴等——为中心题旨的随笔。它第一次以单元形式在
教材中集中出现,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匹配学习方法等方面,较少现成的资
源。因此,采取“忠实化”教学策略,尊重教材,用足教材,应该说是一种稳妥的思路。
二、着力审美、应用、探究能力的训练
这是本实录最可称道之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高中语文
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探究能力。”[2]本教学实录,围绕想象力培养、应用力提升和思辨力训练设置了诸多学习任
务。
1.重想象力培养。文艺随笔,往往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评说议论,需要读者对作品有
基本感知和认识。对文学作品欣赏而言,离不开想象还原、感性体悟。“自读 1—5 段,联
想当时的情境,批注出自己的理解:抓_____(形式),抓______(内容)去咀嚼”,“采用
‘入境法 ’,选择三个例中的一例,举例分析如何在联想和想象中去咀嚼、体悟情感?”
这里的“联想、想象、入境、咀嚼、体悟”,都需要学生能够对不同文字所呈现的画面、场
景、情感、思想,进行玩索、比较,明确调整文字与调和思想情感的关系。
2.重应用力提升。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典型例子的概括、分析,了解了如何咬文嚼字的
陈述性知识,尚停留在静态、浅表状态,为深化认识,胡老师指导学生激活自己的阅读体
验,进行印证、分析。学生通过对老舍《骆驼祥子》“她知道祥子是个——虽然很老实——
硬汉”中的“个”的解读,对鲁迅《秋夜》开篇句“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
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中“一株”“还有一株”的赏析,对齐己《早梅》“前
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一”的品鉴,对“如何展开联想想象,抓句式抓情感咀嚼”
“如何用联想和想象,抓繁简抓意味去咀嚼”“如何用联想和想象,抓字眼抓意境去咀嚼”
有了更切实的体验。
3.重思辨力训练。思辨训练,在各类文体教学时皆可随机渗入。这篇理趣盎然的文艺
随笔,同样是思辨读写的好素材。胡老师主要通过两个任务进行训练。一处是任务二中的
教师追问:“贾岛《题李凝幽居》里的‘推敲’是文学史上炼字的经典案例,朱先生说了,
这两个字传递的意境不同,你更赞成用哪一个字?”这是基于想象情境、玩味情感基础上
的比较鉴别。二是任务五:“朱光潜先生主张‘咬文嚼字’,马南邨先生主张读书‘不要固
执于一点,咬文嚼字’。你能综合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对精思和意会评论一下吗?”这是
让学生辩证思考“精思”“意会”二法的针对性、适用性。两个任务中,对举而出的选择问,
形成了思辨场域,有助于进行思辨力训练。
这个实录,值得商榷之处有二。一是尽管有联想力、想象力的训练,可惜过程缺失;
二是尽管胡老师清楚“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但没有尊体而教、依体而学,发掘出文本的
类性特征、篇性特点。而后者,是最值得商榷的。
专家处方
一、彰显还原想象的体验和思维过程
文学欣赏,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永远的寻觅和追逐,是对于不会衰老的经验和历史的
再经验和再经历,是一次精神和感情的感化过程,可着重运用想象还原式鉴赏法。所谓想
象还原式鉴赏法,就是通过驱驰联想、放飞想象,将文学作品的意象、意境和形象等语言
符号还原成作者着力描绘的画面、场景与人物,以心会心、心心相印地进入到作者建构的
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世界中去。
教学实录中,我们能够看到“联想、想象、入境、咀嚼、体悟”等教学任务和学习结
果,但看不到生动的过程和支持的方法。
学生玩味“你这”和“你是”的台词时,想象到了戏剧人物什么样的动作、神情和心
理?学生起初的想象是否合理、熨帖?教师如何搭设支架、引导学生?学生如何再度想象、
修正或丰富认识?学生品读“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时,可否将其与“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枣树”进行比较?相较而言,前句有视线的移动、
头脑的判断和心理的体验,是情境交融的,而后句似乎只是客观的叙写。这些,需要过程
的延宕和方法的介入。胡老师的实录,在这些想象、联想环节,可惜大都缺少学生默想、
玩味、比较、修正等体验过程、思维过程。
二、发掘文本的类性特征、篇性特点
文体,是文本的话语系统和结构体式。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体”大
致相当于西方的“文类”,因此两者往往并列而说。王蒙在《文体学丛书·序言》中说 :
“作家需要知音。首先是文体方面的知音。一个读者评论者承认世界上有文体一说,已经
让人感到温暖了 ;如果他注意到一个作家的作品的文体的特点,那就简直叫人热泪盈眶了。”
[3]何以如此呢?这是因为文本乃一种特殊的符号结构,而文体则是符号的编码方式 ,[4]
故而只有理解了作家的编码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普通读者、专业评论者能如此,则
可引为“作家知音”。那么,语文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文本的类性特征和“这一
篇”的篇性特点,并遵循类性篇性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进而使他们也成为“作家的知
音”。
《咬文嚼字》是一篇文艺随笔,学生首次接触这一文体,需要了解这一文体的类性特
征和《咬文嚼字》这一篇的篇性特点。文艺随笔,篇幅短小,需要文字功夫;一得之见,
需要见解精深 ;内容新颖,需要广泛采撷。这三点是文艺随笔的类性特征。而《咬文嚼字》
给人印象最深者,是知识的渊博(知识性)、见解的深刻(哲理性)和行文的自由(谈话风)。
这三点是《咬文嚼字》的篇性特点。我们大可以此作为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基点。
1.梳理文中的引文、典故,了解文艺随笔的知识性。文艺随笔常从丰富的生活知识、
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入手,通俗而生动地向读者介绍文艺知识,总结创作经验,体现
出鲜明的知识性。尽管朱光潜谦逊地表示“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
理”,但就全文来说,戏剧典故、小说例句、诗词名篇、蒙学读物等旁征博引,古典诗话、
西方文论等信手拈来,有的详细比较、有的一带而过,有的正面评说、有的反面阐发……
这既见出所举典型例子的聚合性(围绕核心观点)、丰富性(类性丰富多样)和层次性(学
理层层推进),也显出朱光潜知识的渊博丰赡,体现出文艺随笔的知识性。后一点学生不难
发现,前一点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实例从 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和概
括,以深化学生对文本 的理性认识,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概括文中作者的独特见解,体会文艺随笔的哲理性。文艺随笔一般不仅要深入浅出
地讲述文艺理论的一般知识,而且还要善于运用艺术辩证法等美学、哲学理论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启发读者。朱光潜学贯中外,在文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上往往圆融通达,别具创
见。在郭沫若推崇“你这”、援例修改时,他却通过各种类型事例论证分析而递进一层,认
为“你是”式和“你这”式语法各有特点,不宜一概而论。“推敲”是中国古典诗学史上的
美谈,以动衬静的“推”胜于“敲”早成定论,但他翻转过来,证明两者各具其妙,要视
写作情境和作者心境来论。教学这两个内容时,要让学生领会到朱光潜对文坛佳话和文学
定论,或层进而论,或翻转而谈,于独特的见解中折射出的哲思华彩,感受到文艺随笔的
哲理性;更要让学生明白读书、做人、做学问之道:“要自己有了主见,才得有自己;有自
己,才得有旁人。”“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皆不致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
知注意。而凡于其自己所见愈亲切者,于旁人意见所在愈隔膜。不同,非求解决归一不可;
隔膜,非求了解他不可。”[5]正因为朱光潜“有了主见”,才有了他这样精彩的分析和深
刻的见解。
3.品析本文语言,体味文艺随笔自如洒脱的语言风格。随笔的精髓在于一个“随”字。
朱光潜总结散文创作的经验是:“心里怎样想,手里便怎样写。”[6]本文以漫谈方式,娓娓
而道,似与读者促膝谈心。这一特点,从本文人称代词的使用可见一斑。作者开头论述时,
用的是“我们”:“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这番话不免啰
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两个“我们”尽管语显亲近,但毕竟
距离较远。说着说着,距离就拉近了:作者的人称由“我们”改为了“我”:“所以我很怀
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这两个“我”,
既看出作者不同流俗的独特见解,也看出无意间心理距离的拉近。最突出的是最后两段,
倒数第二段连用五个“你”,末段一处用“我”、三处用“你”。一处“我”和“希望”蝉联,
殷切之情溢于言表。前面五个“你”在假设句中,表明应避免“套板反应”,去俗滥之言、
俗滥之情;后三个“你”在假设句、否定句、条件句中,提出要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
严精神。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人称代词的转换这类语言现象进行梳理分析,既可
领略朱光潜高超的语言艺术,又能学习语言运用的一般规律。
我们可以从上述设计中归纳出这样的结论:核心文本教学,应该先细别文体文类,然
后依据文体类性特征,教出文本篇性特点。其中,前两点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来回应开头,分别加以简述。
一、核心文本教学应该细别文体文类
从中外文体学的发生、发展史来看,“文体分类的原始形态无疑是以不同的‘言说’方
式作为分类标准的。当一种‘言说’方式被人们约定俗成地确认为某一‘类名’以后,与
这种‘言说’方式相对应的文辞方式就形成具有特定文体形态特征的文本方式;于是人们
将文本方式相类似的篇章类聚到共同的‘类名’之中,‘以类相从’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文体,
从而形成一定的文体序列”[7]。文体有上位的一级文体和下位的二级文体、三级文体等。
上一级的总是偏于泛化,下一级的越倾向具体。从教学的需要来看,往往是先一级后二级,
从泛化到具体。
初中文章类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文学类文体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高
中的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都是泛化的一级文体,根据其体类特点(如:
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展开教学,往往是类型化教学。
这种类型化教学,在一定阶段,无可非议。但随着时间推移,如果不从泛化的一级文体向
真实的二级文体跃进,往往会走向同质化:高中和初中没有差别,文言文和现代文一样,
诗词曲是一个面目。
因而,教学某个文本,一般要先遵循由上位到下位的顺序判断它的文体。比如《拿来
主义》的一级文体是议论文,如果按照“引论-本论-结论”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思路展开教学,就和其他议论文的教学雷同了。《拿来主义》只有进入二级文体杂文,
才能与其他作品区别开来。《梦游天姥吟留别》如果不是按照二级文体歌行进行教学,而是
按“知人论世-感悟情境-品析字句-多元解读”的诗歌鉴赏套路展开教学,和词、曲的教学
并无二样,和绝句、律诗的教学也没有差别。《咬文嚼字》的一级文体是议论文,二级文体
是文艺随笔。胡老师没有采用一级文体议论文的思路教学,而是注意到它属于二级文体中
的文艺随笔,这样就便于教出作品的类性和篇性了。
二、核心文本教学应该发掘类性特征
确定文体后,进而要明确文本的类性特征和篇性特点。一般说来,文体文类越具体,
类性特征就越鲜明;类性特征越鲜明,就易于将其作为支点,撬动文本,从而教出篇性特
点。
《拿来主义》的二级文体是杂文。杂文有独特的杂文思维、思想的片面深刻、形象的
言说特点、油滑的杂文腔调等类性特征。教学时玩味“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
一路的挂过去”的“捧、挂”和“欣欣然的蹩进卧室”的“蹩”,就是品味杂文的油滑腔调;
杂文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追求“片面的深刻”,如果去分析本文思想的全面性,就可能
有违杂文的类性特征。《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歌行,歌行一体适宜宣泄一种躁动不安的情
绪,这种诗体易于和青春的李白狂放磊落的情绪异质同构。《咬文嚼字》扣住知识渊博、见
解深刻和行文自由的类性特征教学,自然就有别于一级文体议论文的教学了。这一点前文
已述,此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