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微型写作学习任务—读传统名剧谈认识 写作导引
第一部分:微型写作学习任务——读传统名剧谈认识
一 写作任务阐释
(一)文体解说
“读传统名剧谈认识”,其中,“读传统名剧”是指阅读一部传统名剧;“谈认识”是指
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认识写下来形成文字,类似于“读后感”。要求先有“读传统名剧”,
而后才有“认识”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写作要求
“读传统名剧谈认识”首先离不开“读传统名剧”——对剧作的引述、概括、评价等;
其次离不开“谈认识”——自己的认识、感想、观点、看法。并且,“读”与“认识”之间,
还要有“感点”前后勾连。
其结构模式可以用“引—议—联—结”的形式来写。
1.引述名剧
在通常情况下,“谈认识”的第一部分一般会是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这个“感”是由
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根源,“感”是“引”的目的。所谓“引”,就是指
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是从何而来的,
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也就是说,文章第一段要交代读的是什么剧。“述读”材料要精
简、准确、有针对性,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即可。
2.亮出观点
紧承“述读”所引述的内容,针对引述材料“谈认识”,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
容作一番分析;也可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部分还可以深入
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
之水,流而不远;就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是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
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此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
3.论证“认识”
这部分就是对自己的“认识”进行论证。通过各种论证方法证明“认识”的正确性,
或正面论证或反面证明“认识”的合理性。
4.收束全篇
结尾可以回应前文,强调“认识”。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要求紧紧围绕自
己的“认识”,自圆其说,并再次阐明观点,然后结束全篇。
(三)示例引路
《小楼春秋》选择 1979、1992、2012 三个关键性的历史节点,将观照的视点聚焦于天
津五大道上的一座小洋樓里,通过陈、郑、陆三户人家三代人的恩怨情仇来演绎民营企业
30 多年来的命运浮沉,以此来表现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作为一部反映民营企业成长的作
品,《小楼春秋》不可避免地要揭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种种制约,但编剧的思考
并没有止于民营—国营的体制之争,而是用一双超然的慧眼打量着民营企业自身的理念之
痛:在作品中,无论是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陈仕轩,还是第二代民营企业家陈为民,他们在
创业过程中的契约精神、人格魅力乃至企业管理的制度创新的匮乏,都在无形中制约着民
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正是编导的这种用艺术家的眼光打量世界、用自己的良知思考问
题的精神,使《小楼春秋》打破了民营—国营的观念壁垒,成为一部在高歌猛进中又不忘
反思的力作。
——李杨《融时代风云与人性深度于一体——观话剧〈小楼春秋〉有感》
【点评】 这则“谈认识”,作家结合所观的话剧《小楼春秋》,先引述了这部剧的内容,
继而写了自己的认识:这部剧反映的是民营企业自身的理念之痛。然后作者结合剧中三代
民营企业家的经历进行分析,最后赞扬了这部话剧,提升了观点,收束全篇。
二 写作任务
(一)任务呈现
阅读戏剧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各种情感。观看戏剧《窦娥冤》,谈一谈你
的认识。
(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三)
(二)写作点拨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一出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这部剧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
有苦无处申诉的悲惨处境,控诉了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生动地刻画出窦娥这个女性
形象。观看之后,可以谈的认识有很多。而如果能够抓住这部剧的主人公窦娥的悲惨经历
进行深入思考,就可以谈得更深刻。
(三)例文展示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它取材于《东海孝妇》,讲述了身世悲
惨的窦娥因为不肯受逼成为地痞恶霸张驴儿的媳妇,被张驴儿陷害毒杀其父,进而受到昏
官桃杌严刑逼供并被判处死刑,临刑前,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
年,其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的故事。
窦娥的悲剧实际上是由表面与深层两部分构成,窦娥被无辜斩杀属于显性悲剧,而礼
教对窦娥的束缚属于隐性悲剧,这一精神“枷锁”毒害了女性的一生。
窦娥的心路历程是从愚信到抗争。受神权思想影响,她最初竟然相信吃人的封建势力
能赏善罚恶,为她申冤。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悲愤地咒骂天地:“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这两句话道出心中的激愤、委屈、埋怨、
指责……更道出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的事实。她那似
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正是对时代的不屈控诉,对黑夜中仅存流光的捍卫。
最终,窦娥的冤屈被平反,看似正义终于在洪流中被拾起,但以鬼魂而非人的形态去
倾诉,这本身就带着一种讽刺。试想窦天章如果未能官拜参知政事,这出悲剧就永远会是
下层人民内心的痛与哀。那个黑暗时代,步了窦娥后尘的女性不知凡几,也不知她们内心
是否存在抗争的意识,要么含冤而死,要么缄默而亡,将苦恨归于命运,带入坟墓。
我们要从悲中探寻悲的道路,并沿着悲的道路,去追本溯源,眺望远方血迹斑斑的道
路,笃定心魂,守好微光,别让曙光从指间流泻,因为哪怕黑暗只是再深一点,也足以溺
死无知的探路人。
【点评】 这篇“谈认识”的文章,先引述《窦娥冤》的内容,继而提出窦娥的冤屈有
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然后结合剧作中窦娥的命运进行分析,最后提升观点“我们要从悲
中探寻悲的道路”,收束全文。
第二部分:大作文写作——学写观剧心得
一 任务解说
(一)文体解说
觀剧心得,就是读者在观看了话剧或者其他各类的戏剧以后,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
文字表达自己对所观剧作的理解、分析和评价,以及自己观剧后的收获。写作观剧心得,
有利于读者梳理自己的感想、深化自己的思考、积累自己的观剧体验、提升自己的审美鉴
赏能力。
(二)写作要求
1.了解戏剧相关知识,把握戏剧独有的特点
要想写好观剧心得,作者必须对所观的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所以,写作观剧心得前,
作者要先了解戏剧独有的特点。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
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
映社会生活的。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
常专指话剧。按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许多类别。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戏剧可分为
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哑剧;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题材所
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童话
剧。喜剧是以讽刺、幽默为特点,揭露、嘲笑社会生活中的落后丑恶现象,从而肯定歌颂
美好事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戏剧。正剧又称“悲喜剧”,兼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因素,是能够
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戏剧。正剧既可表现重大、严肃
的社会事件,也可表现富有社会意义的日常生活;既有对正面人物的歌颂,也有对反面人物
的批判。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
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第二,故事
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
情节主要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戏剧表演必须要有剧本,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剧本是经过导演处理,用于演
出的剧本,通称脚本或演出本(台本),它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剧
本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富有动作性的,即人
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
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
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舞台说明则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
示一些注意之点的文字,主要是叙述和描写类的说明。舞台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
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
“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
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
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2.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作
写作观剧心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握戏剧冲突,揣摩人物语言,探究舞台
说明,探究剧作的主题等。在写作时,应选择一个角度,并联系剧作进行分析,要力求做
到有理有据。不能同时选择好几个角度,这样容易使文章走向泛化。
3.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特别要注意的是,写作观剧心得,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一般来说,观剧心得先
要交代看了什么剧作,对哪一方面有了什么样的体会与感受,然后围绕自己选择的这个鉴
赏点,从自己的体会与感受进行联想,并适当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 写作任务
(一)题例呈现
全班观看戏剧《雷雨》,写一篇观剧心得。
(统编教材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一)
(二)写作点拨
曹禺的《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优秀话剧之一,在
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该剧发生的年代与大家有不少差距,但是剧作中涉及的爱
情、亲子相处等内容依然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
品。所以无论从剧本的鉴赏,还是剧作的观看等方面入手,都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东西可以
写。学生从戏剧的主题、人物、矛盾冲突、舞台布景、潜台词等角度,都可以谈谈自己的
心得体会。
(三)例文展示
走出没有太阳的日子
——观《雷雨》心得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品,主要讲述了周、鲁两个家庭,在一天之内所牵扯
出的跨越两代人、时长三十年的纠葛与恩怨。一场雷雨,八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之间的矛盾
冲突瞬间爆发,不仅见证了两代人酿成的悲剧,也呼应着整个社会的动荡与挣扎。
戏剧中的八个主要人物,有的狡诈自私,有的单纯美好,可无论是谁,都没有逃过这
一场命中注定的雷雨,并走向了最终的悲剧。他们身上也正反映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的矛
盾冲突,其中,封建大家庭的拘束与个体向往自由平等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
凡有压迫,必有反抗。压迫是一种不公平的剥削。
周朴园伪善冷酷的外表下,是顽固腐朽的灵魂。他蛮横且专制地打压周家,而他的利
欲熏心又害死了两千多条人命。他总是希望一切都能按照他所期望的进行,然而残酷专横
之下,反抗是必然的。
鲁大海作为罢工代表,上门与其交涉。在周朴园奸诈地用金钱收买工人平息罢工后,
鲁大海愤怒地揭露了周朴园的罪行,直指他“发的是绝子绝孙的黑心财”, 顽强地与其斗
争到底。
相比于鲁大海对资本家周朴园那不屈不畏的激烈反抗,繁漪的反抗则从细微处隐约可
见。第一幕中,繁漪嫌房子里太闷,听得四凤说是周朴园不让开窗,她便一定要打开它。
而当四凤为她端来药时,她只道“苦得很”,感叹“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
令她感到苦的实际不是药,而是多年来压抑难耐的生活。它们一点一点地积压在她心中,
久而久之酿成了“病”。周朴园的胁迫让她心生抵触,且有意识地进行反抗。繁漪向往自由
不受摆布的生活,然而曾给她带来希望的周萍却又狠心地抛弃她,终于,雷雨之夜里,她
胸中的怨恨、愤怒堆积到了极点。她一身黑衣立于暴雨中,以自己的方式对周家,也对周
萍展开报复。她不惜利用儿子周冲,公开自己与周萍的不伦关系,将蒙于周家丑恶上的遮
羞布彻底掀开,她带着报复的火焰将周家的虚伪、腐朽燃尽,也将自己推上毁灭之路。繁
漪一心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那个时代的反抗与斗争。
这场悲剧的根源,在于旧社会的昏暗、畸形。
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天空不会永夜
不散,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自己的方式抵御漫长的寒冷与黑暗,哪怕最后光明渺茫,也要坚
定信念、斗争到底,让我们勇敢地走出这没有太阳的日子。
【点评】这篇观剧心得从《雷雨》中的人物说起,分析了《雷雨》中的八个人物形象,
并重点分析了周朴园、鲁大海,尤其是繁漪,继而从他们的矛盾冲突中触摸作品的主题—
—走出没有太阳的日子。作者对人物的解读有自己的理解,也写出了自己对戏剧中的矛盾
冲突的独特感受。
(四)拓展活动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剧作,请写一篇观剧心得,阐发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