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ID:583155

大小:18.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诵读。 2.指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一位文人,他一生担任过 30 个官职,遭贬 17 次,坐过 130 天监牢。然而, 他一生豁达乐观,晚年贬谪海南,这已是十足的流放。而此时,他年事已高,疾病 缠身,且不适应那里的气候。于是他平静地为自己打造了棺木,掘好了坟墓。他就 是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苏轼。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面对赤壁的滔 滔江水,他豪迈奔放的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 不复返,他积极乐观的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 1083 年 10 月 12 日的夜晚,和这位大文 豪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设计意图:开头导语对苏轼的生平作简单的介绍,同时也交代了本文的写作 背景,让同学们更容易和作者的心灵碰撞。)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古文味道。 1.自由读课文,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不正确的指出。 3.老师范读。 4.学生齐读。 5.拖音朗读:请同学们把“念”“盖”“但”三个字在读的时候采用拖音的方 法来读,读出古文的味道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第一步首先是读准字音,所以设计了几种形式的朗读, 以便同学们解决朗读中的问题。第二步,采用托音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古文的味 道。)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可以划出来,小组交流,小组不懂 的可以放到全班提问,共同解决。 3.读懂词语。 ①十月十二日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张九龄《望月怀远》 ②户,甲骨文字形,像一块有转轴的木板,是门的一半。造字本义:装在建筑 出入口、可以开关的单扇门板。一般房间的入口只有单扇门板,大厅的入口才有两 扇门板。 ③为:动词,感受,享受。 念无( )与( )为乐者 (省略句) ④亦:副词,也。 友,同志为友。——《说文》 ⑤于:介词,到。 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句) ⑥如:动词,像。 庭下( )如积水(空明) (省略句)(定语后置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句) (设计意图:本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让同 学们疏通文意,为后文理解作者的心境做铺垫。) 四、叙事·言尽即止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设计问题: 请根据文意,在横线处填写二字词语。 提示: (1)“记承天寺夜游”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明确:苏轼和张怀民在晚上在承天寺欣赏月景。 (2)苏轼和张怀民是什么关系? 明确:朋友 (3)朋友分一般朋友和好友及志同道合的朋友。你认为他们属于哪一类,并从 文中找出根据。 明确:志同道合的朋友,根据“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 (4)出示张怀民简介,张怀民:1083 年被贬谪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 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 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超逸的人。 (5)写作背景链接:元半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于对王安石新法 的诗句,说他以诗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 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 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 有职无权的闲官。 五、写景·言简意丰 问题一:“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中的本体和喻体是什么? 问题二:除了用比喻的修辞,本文还用了怎样的方式写月色? 六、抒情·言巧趣雅 问题:比较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 原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改句:夜夜有月,夜夜有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提示:联系作者和怀民的处境,我们体会到了他们贬谪的悲凉和无奈。但是, 苏轼还是一位豁达乐观之人,难道这“闲人”二字仅仅是反映了他悲凉的心境,还 有没有其他感情。 这篇小品极短,但却是瞬息间快乐动人的描述。我们若认识到苏东坡主张在写 作上内容决定外在形式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人作品的风格只是他精神的自然流露, 我们便可以看出,若打算写出宁静欣悦,必须先有此宁静欣悦的心境。 ——林语堂《苏东坡传》 七、老师总结 只有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才能欣赏出景色的美妙,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忙 着追求,忙着工作,迷失在富贵中,迷失在物欲横流中,而忽略了自己身边美丽的 风景。丢掉了那一份闲情雅致。 同学们,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面对生活的风 雨坎坷,请经常读一读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 从容。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