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作文素材 :《典籍里的中国》央视最新“神仙综艺”,穿越大戏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的又一精品综艺,节目以经典的古籍为切入点,
将大部头的名著拆解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静静讲述不同时空坐标里,写书人、
读书人的生平。
主持人是“观众缘爆棚”的撒贝宁,第一期还请来了凭借“手磨咖啡”刷
新国民形象的倪大红老师出演“古代护书人”伏生。
但伏生是谁?他的一生有什么震撼的故事?
伏生的一生几乎与《尚书》“绑定”。而这本被许多人形容为“佶屈聱牙”
的名著已经有 2000 多年的历史了。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
在千年的传承中几经波折,伴随着伏生一家的命运,在央视的镜头中,向我们
铺开如史诗一般的画卷。
伏生,名胜,字子贱,本为秦朝儒学博士。在历经秦时焚书和秦末动乱后,
为了保存《尚书》典籍,伏生与妻子儿女决定离开咸阳返回老家。在返乡途中,
他的儿子为保全《尚书》,被乱兵杀死。妻子也因在数九寒天,不愿烧掉书简取
暖,最终冻死荒野。
历经千难万险,伏生终于回到家乡,但家乡也遭战乱,故土满目疮痍,他
只得先将《尚书》藏在老宅的墙壁中。此后二十余年,伏生颠沛流离在外,却
始终挂念故园墙里的竹简。
待天下安定再度回到家乡,伏生掘开墙壁,却发现书简竟因为腐朽而毁去
了大半。
等老年伏生回忆起《尚书》的残卷时,痛哭不止。“我一生护《尚书》,《尚
书》却因我残缺大半,我愧对先人!”的台词一出,瞬间戳中了观众们的泪点。
《典籍里的中国》以《尚书》开篇,用舞台剧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典籍里
的故事。不仅是伏生作为主角,全家舍命护书的故事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还在
其中以回忆、“穿书”等有趣的形式,插入了不少《尚书》中的情节。孔子讲学,
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承天命牧野起誓伐暴纣……各个场景都被完美还原,并
配以风格宏大的音乐,一开播就“火出了圈”。
但第一集的主角“伏生”只是一个简单的“护书人”吗?在秦末汉初,伏
生一家舍命护书,让名著《尚书》得以流传。但随着时代变迁,在《尚书》上
千年的传承历史中,还有无数没有留下姓名的“护书人伏生”。
综艺中,主持人撒贝宁以穿越者的身份回到古代,向伏生请教《尚书》。镜
头时不时切换到台下的现代读书人,古今共读名著的形式,让这种“在漫长历
史中的传承”更有真实感。
有网友评论:
《尚书》和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想,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也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不得不说,只有这样用心、生动、新颖的展现
形式,才配得上这样不朽的经典!
节目中提到,读古籍可 “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知先贤治政
之本” 。打开典籍,对话先贤。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在用文字记录历史,
一代代人薪火相传,现在你也想做“伏生”吗?
诞生于春节假期的这部“穿越剧”——《典籍里的中国》,虽然因为节日晚
会等原因,被央视不断调整播出时间,被网友调侃为“经常跳票,随缘更新”,
但其中文化内涵已经感染了无数人,你也准备追剧吗?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
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品读,
也该与世界分享。
《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
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流传千
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校文学社举行“典籍里的中国”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
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视频素材】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尚书
【文字素材】
从《典籍里的中国》走近《尚书》
郝思斯
近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首期通过演绎汉代伏生传《尚
书》的感人故事,在古今对话、时空转换中,让《尚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进
入大众视野。节目不仅呈现了精彩的舞台演出,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
九州的家国概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让《尚书》的奥义可感可知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节目中,演员倪大红饰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
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他
们又共同遇见了四千多年前治水分九州的大禹、三千多年前牧野誓师的周武王。
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
源”之称,记载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从尧、舜、禹到夏、商、周的重要历史。
打开这本书,我们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尚书》共五十八篇,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分成四部分,《虞书》《夏书》《商
书》《周书》。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在介绍《尚书》时用了这样十二
个字:“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即《书》的奥义充分地体现在典
谟、训诰和誓命当中。这里说的是《尚书》的六种体例:典、谟、训、诰、誓、
命。
典是先王们用来治国的典章制度,如《尚书》的第一篇叫《尧典》,记载了
尧和舜治理国家的一些事情。谟是记载古时君臣谋划治国方略的言论,如《皋
陶谟》篇就主要记载了舜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计的对话。训即大臣对于君主的
劝谏。诰主要是君主对臣民的告示、告诫以及劝勉。誓是在战争时期的战前君
主对将士的动员令或宣战令。命就是君主所颁布的正式命令。
《荀子·劝学》中说“《书》者,政事之纪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说“《书》
以道政事,儒者不能异说也”。可见古人认为,《尚书》所记载的就是上古时期
治国理政的大经大法,《尚书》和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想,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生生
不息的力量源泉。
打开《尚书》,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谈及官吏选用,有“知人则哲,能官人”
“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要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无偏无党。处理对外关系时,应以“睦乃四邻”“协和万邦”为最高准则。围绕
从政者个人的修身立德,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要从自身着眼,时刻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要从细
节着眼,从小事做起,做到兢兢业业、慎始慎终。而“满招损,谦受益”“有容,
德乃大”“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些出自《尚书》的名句,其思想内涵更
是早已超越为政的范畴,成为全体民众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
如何把《尚书》这样的上古典籍变成当代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典
籍里的中国》戏剧部分成为了节目突出的创新亮点,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堪称“出
彩”,为提升节目的质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此次担任《典籍里的中国》艺术总监,她认为: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中国国家话剧院责无旁贷!”此番创作始终坚持“守
正创新”,在深入传统文化宝库、探得“宝物”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提取
精神内涵,同时将多时空舞台与视觉技术手段结合,让传统题材作品既保有传
统的独特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借助电视节目与戏剧各自独特的表
达优势,对蕴含在古籍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进行了可视化、
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中华文明之光,感动于中国
文化的传承力量。
禹定九州 华夏一体
节目中,反复诵读了《禹贡》开篇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几句。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
洪水泛滥,誓要争天下安宁。
然而正如节目中所介绍的,禹最大的功绩并不仅如此,在治水的同时,他
还做了治理、考察、规划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开辟出一大片文明的土
地,形成华夏文明的地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到处都有禹留下的足迹,于是
就诞生了“禹迹”这样一个名词,以此指代华夏这片文明地域。
可以说,禹迹是华夏疆域的第一个名称,先秦时期的人们普遍使用这个名
称来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春秋时期的铜器“秦公簋”上的铭文就写着“鼏
宅禹迹”。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出土的“叔夷钟”上亦写有“处禹之堵”,这是齐
灵公为封赏大臣叔夷而铸造的铜器。“鼏宅禹迹”“处禹之堵”这两句话其实意
思基本一致,即居住在禹迹的范围之内。
伏生有这样一句台词:“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这句话出自《左传》,从这
句话中我们了解禹迹与九州的关系——九州是对禹迹的进一步分区。因为禹迹
的范围太大了,人们在禹迹里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于是把禹迹分成九个区域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以后再说自
己在什么州,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迹里面,也说清了自己的具体方位。
为什么是九州?不妨看“州”这个字。州字在甲骨文里就出现了,字形中
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是“川”,表示河流;中间曲线上的小圆圈,意思是水所环
绕的一块地方。所以,“州”的本义是指水中的陆地。而治水可以简单理解为把
水排走、开辟出一块块干燥可居的地块,古人于是把“州”与治水这两件事情
放在一起讲,由此传播开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故事。
九州中的一些名字今天还在被使用,如徐州、扬州、荆州等。虽然今天这
些州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位置仍然与古代那些州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
州的名称则成为省的简称,如河南简称豫,河北简称冀。
随着历史发展,九州成为华夏文明区域的代名词,其中包含两个最基本的
意思。第一是地理范围。九州包括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这是
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第二是完整性。九州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域,就是最
早被称作禹迹的那个地域。九个州,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华夏地域就不完
整了。这一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人的心中。
在节目的演绎中,主持人撒贝宁与伏生这样一番对话,让观众们心潮澎湃:
“华夏为何一体?”
“自古就是一体。”
中华民族的大地,和中国的文明、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片大地浸润了
漫长的历史,其中的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只是自然之物,而是有着历史
的意蕴。悠悠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这份对原乡故土的朴
素情感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
民心即天命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伏生讲解的第二个故事来自《牧誓》,说的是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时领着众人
念出出征誓词。舞台上,万军之中,周武王振臂一呼,众人齐声响应。在演员
们的演绎下,仿佛古战场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短短的几句话气势如虹,让人感
受到了势不可挡的力量。《牧誓》不仅描述了武王伐纣的过程,也指明了武王伐
纣的原因,写出了兴亡之道。
《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戏剧化结构和影视化表达,其更
大的创意是在主题立意上的交相辉映。大禹治水安民、武王为民伐纣等多场戏
剧,始终围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鲜明主题展开。
正如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介绍,“民本”这一概
念即萌发于《尚书》。除了节目中提到的《五子之歌》《禹贡》《牧誓》等,在《尚
书》多篇中均可看到,为政者们不仅提出了“民惟邦本”、“民心”为重的思想,
并且也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笃行之。
翻开《尚书》首篇《尧典》,文中对尧帝的颂扬是同百姓密切相连的。如: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
变时雍。”
这是说,尧能发扬美德才智,使九族亲密和睦,还能公平地善待百姓人家。
“百姓昭明”的“昭”字,本义是昏暗中出现一抹亮光,有引导光明之意,这
是指百姓们从昏暗的日子里看到了曙光。“黎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尧典》,“黎”
从“黍”,是一穗聚有很多颗粒的小黄米。黎民指众多人民。“黎民于变时雍”
是说众多人民也随着变得友好和睦了。可见,在《尧典》里,领袖与人民的关
系已讲得生动而富有深意。
《尚书》还记载了尧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皋陶。皋陶辅佐了尧、
舜、禹三代帝王,同尧、舜、禹共同被后人并称为“上古四圣”。在《皋陶谟》
篇中,他向大禹讲了执政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
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通观九德,充满哲思和智慧,均能体现出对待人民的态度。皋陶认为,能
做到三德,就可以做卿大夫;能做到六德,就可以做诸侯;如果能把九德普遍
施行于政治,使有德才的人担任职务,那么各种事情都会成功。
大禹还曾向皋陶请教:怎样才能使臣子们同心协力?皋陶则告诉大禹最高
执政者的四项要务: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前三项要务,都
是为了安民,也只有做到了前三项,才能真正实现安民。
可以看到,在《尚书》这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中,对人民的认识就已
非常深入且非常智慧。
皋陶的思想深远地影响了孔子,孟子等又把孔子的思想继承下来,如孟子
直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记·大学》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之说,其中也包含着四项,一是修身律己,二是要教育家属子女向自己看
齐,做到这两项才有可能去做后两项,即治国并使天下太平。这与皋陶论“修
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正是一脉相承,成为后世一代又一代读
书人毕生的追求。
自《尚书》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
不能忽视的巨大影响和伟大力量。西方有很多城堡,惟中国有万里长城。长城
为何要绵延万里?因为它身后的土地和人民需要——它不像西方城堡那样只是
为了保护城堡内贵族的安全,而是要护佑所有百姓,为所有人阻挡战火烽烟。
“读《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有册
有典,以史鉴今,是中华民族之幸事——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