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积累和使用
一材多用
欣赏几个高考作文片段:
人与路(江苏)
史铁生在充满艰辛和苦痛的道路上
走到人生的冬季,在冬季这个沉寂的世
界,白雪覆盖大地,寒风吹打残枝,可
失去双腿的史铁生,他用坚强的双手推
着自己的轮椅走向了一条春暖花开的道
路,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在这沉寂的
背后,蕴藏着一种等待春天、等待爆发
的力量。在人生的寂寂冬日长路上,史
铁生用自己孤单的臂膀,扛住了苦难,
扛住了寂寞,扛起了希望的圣火。
角色转换之间(广东)
• 一、 苦难猝不及防地朝史铁生扑过来,他
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史
铁生可怜的生命。可是,史铁生在黑暗里给
自己折了一只船,悄悄的变作了舟子,用他
的轮椅作桨,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
• 二、19岁上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
己折了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看穿了
“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
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忘记自己的残疾人
身份,披上了摇橹人的蓑衣,将自己从死亡
的诱惑里摆渡出来,把生命载在小舟上,漂
向他想去的远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关键在于有的人甘
于平庸,有的人拒绝平庸。大家熟知的史铁生,
面对命运的打击,拒绝平庸,用他那残缺的躯体,
说出了健全的、丰富的思想,彻底悟出了生命的
真谛。他不无幽默地说,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业
余是写作,很有些凄凉和悲壮,但是就是在如此
艰难的环境中,他在病隙之余,奋笔疾书,跟命
运抗争,拒绝平庸,终于写成了《病隙碎笔》等
一系列著作,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精神财富。试想,
史铁生如果甘于平庸,就不可能在文坛上撞开一
条道路。面对史铁生,我们感到汗颜,我们健全
人又做过多少次追问,我们做了什么?还有哪些
没有做到,拒绝平庸,才能走出平庸。
拒绝平庸(江苏)
迈过这道坎(上海)
19岁本应是最狂傲的岁月,无情的上帝
却夺去了他健美的双腿。不满、愤懑和无奈
充斥着他绝望的心。他的面前横亘着一道常
人无法逾越的沟坎。每天,轮椅便成为了家
与地坛连接的质点。日出日落,四季交替,
他用十几年的光阴思考,从地坛的一草一木
、小虫飞鸟、来往路人中,他感悟到生命的
真谛,渐渐用轮椅朝着那道心灵之坎撞击。
“腿过不了沟壑,心要过去”史铁生如是说
。十几岁的他被眼前的这条沟坎吓住了。三
十几岁的他终于成功的越了过去。
材料有限,而话题多变,怎么办?
n 1、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可以选取它的
不同角度应用于不同的话题之中。
n 2、拉一拉,靠一靠。但要拉、靠得自
然,不露痕迹。
一材多用
怎么拉?怎么靠?
• 1、找准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
• 2、强化和突出这个契合点,从而证明论
点。
• 3、对材料进行定向裁剪,“只抓一点,
不计其余”,无关的内容大胆舍弃。
例:试对《烛之武退秦师》多角度解读
相关事件—— 秦晋围郑,郑国危机;
顾大局,烛之武危难中出使;
言厉害,秦伯退兵与郑结盟;
尊道义,晋文公解兵郑难解。
相关人物——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佚之狐、烛之武、郑伯
【话题】
①金子总会发光的。
②千里马需要伯乐。
③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④责已恕人,宽容待人。
⑤烛之武善于辞令。
⑥换个角度看问题
……
示例:《烛之武退秦师》
①金子总会发光的。烛之武是块“金子”,
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几十
年而黯然失色。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
委于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
可见,是金子总会发光
②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千里马就是
烛之武,伯乐就是佚之狐。如果没有佚之狐对
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多
大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所以说,千里马
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
示例:《烛之武退秦师》
③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年轻
时未被重用,难免产生委屈和不满,但国难
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国。
④责已恕人,宽容待人。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
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深深自责:“吾不
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⑤烛之武善于辞令,值得我们学习。与战国时
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不一样,烛之武的外交辞
令委婉曲折,柔中有刚,弦外有音。在今天市
场经济大潮中,人际交往大大增加,不善辞令
的人,将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 ⑥换个角度看问题
• 国危矣,烛之武在说服秦伯时,以退为
进,他不去陈说郑国的安危,而是替秦国考
虑,从秦国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一切,他的陈
述让秦王不得不接受。换个角度看问题,不
仅显示了烛之武机智的外交才华,也使之凭
三寸不烂之舌保存了郑国。如果他当时不换
个角度去劝说秦王,他能成功吗?秦王能派
杞子、逢孙等帮助郑国守卫吗?晋师又何以
能退?换个角度看问题,有如黑暗中的明灯
,有如迷雾中的灯塔。
示例:《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李密的《陈情表》
尝试多角度提炼话题
从李密的角度: 父亡母嫁,体弱多病,伶仃孤苦,
坚强懂事,勤奋好学,不辍学业。
从祖母的角度:老年丧子、丧夫,家道中落,年
老多病,但细心抚育孙子,坚持让李密读书。
(1)李密的苦难童年。
“坚强”“逆境成才”“勤奋”……
“教育”“责任”“关爱”“亲情”……
(2)从李密与祖母的关系角度思考。
“感恩”“孝文化”……
(4)从整体看,李密能看清时局,做出正确
的选择。
(3)从李密向晋武帝申述自己不能应召出任
理由的过程来看。
“语言的艺术” “沟通”“情与理”“真诚的力量”……
“选择”“行走在取舍当中”“理性与感性”“以
退为进是一种智慧”……
(5)从晋武帝角度思考。
“宽容的力量”“气度”“尊重”……
语言与沟通:
• 委婉的语言表达有利于沟通。李密
在面临尽忠还是尽孝的两难抉择时,他
选择了委婉的语言方式来沟通。在《陈
情表》中,他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惧
及不满,而是抓住“圣朝以孝治天下”
的机会,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情,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可谓句句含情字字带泪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样的人间至
情焉能不感动武帝? 这样的语言艺术焉
能不带来沟通上的成功?所以说,委婉
的语言表达能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 以退为进是一种双赢的智慧。蜀汉后主
刘禅的郎官李密在成为亡国奴之后,屡被新
朝征召。侍奉新君,焉知祸福,逆君美意,
横祸将至,李密面临着两难选择。他聪明地
选择了以退为进的方法,上《陈情表》一文
,陈述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及孝顺祖母的
哀哀衷情,终于感动武帝而不再勉强。如果
当初李密坦言对新朝的担心,则势必天子震
怒,自己小命不保,而他的这种以退为进的
做法,既保全了天子的颜面,又让自己得以
孝敬祖母,实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古语说“
刚者易折”,宁折不弯固然让人敬佩,而以
退为进则更是一种获得双赢的智慧。
走近 约翰·库缇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