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 2021 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 45 写作之文章没有创意
【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国时期东吴的军事统帅周瑜,不到 30 岁便指挥赤壁之战。“初唐四杰”之一的王
勃,少年时便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有些人却在人生的后半期大有作为。中国著名工程设计大师何镜棠的建筑人生,从 45 岁才起步。姜太
公 80 岁才出将入相,辅佐周武王伐纣,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有志者,事竟成
“志”,志向也。志向是目标,是抱负,更是人一生的梦想。志当存高远,路自脚下行。唯有远大的
志向,才能在人生之路上披荆斩棘,摘得成功的硕果。志向,如黑暗中一盏明亮的灯,指引前进的道路;
志向如漫漫长河中的一块块踏脚石,助人冲向层层险阻;志向如金黄成功宝库的密钥,打开成功之门。正
如诸葛亮《诫子书》所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见有远大志向是学习的根本。故无志,
则学业不成,有志则大业可成。
志向并非空想。志向固然要高远,可若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则志向不再是目标,仅是一种妄想。
真正的志向要落到实处,能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点点达成,一步步实现,并非遥不可及,不切实际;志
向是人一生所追随之物,引领人们走上正确开阔的大道,避免其误入歧途。那虚无的空想,只会将人们带
入深不见底的沼泽,整个人生都追寻着一个不可能的目标,在泥潭中摸爬滚打,不得翻身。正如儒之“志”
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能一开始就想着安定天下,仅凭一己之力,这种志向纯粹只是摆
设,即便穷极一生,怕也不可实现。志向,要逐步变化,从小到大,不停落实。先修养自身性情,再成家
立业,当官治国,最后使天下平民百姓安居乐业。故志若虚,则无造就。故志若遥,则迷茫无措;故志若
实,则方有所成。
志向需坚持。纵观华夏千年历史,无数的凌云之志在中途夭折,而真正能将鸿鹄之志落到实处的,仅
有寥寥小部分人。张仪,苏秦,拜学名师,只因穷苦潦倒,生不逢时,埋没于平民百姓,但他们始终心怀
志向。苏秦悬梁刺股,发奋苦学,终得合纵之策集六国之力,以抗强秦;张仪,坚持不懈,四处游说,于
秦国其连横之计终被采纳,凭此妙计,秦破六国,统天下,张仪终成一番事业。可见,志向不仅要落到实
处,更应在实现志向的道路上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轻易放弃,向着心中之“志”,向前迸发。故志若
不坚,则半途而废,故志若不懈,则能致远。
“志”即志向,有大志,志落实,意志坚。则于社会,贡献极大;于国家,实乃栋梁;于世界,仍是
大才。正如“有志者,事竟成”。完美之“志”,使人大事有成,更使人益于国家,闻名于世界,甚至万
古留名,名垂青史。
【审题】
第一组材料谈及周瑜和王勃,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毕竟是少数,很多聪颖少年的成长是超越常规的,其性格
养成、自我定位等方面也都存在其特殊性,亦无效仿的可能性。第二组材料谈及何镜棠和姜太公,他们在
人生后半期大有作为,属于大器晚成类型,可激励人生前半场失意者继续发奋图强,开创美好人生,可任
意选择一个方面来写。
【参考立意】
少年无须得志,大器不怕晚成;有志者事竟成等。
【易错点快攻】
【易错点】
文章缺乏创意
【对策】
“有创意”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考生的角度来看这个指标,考生在打磨自己的高
考作文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去打磨这个品格,并且使这个品格尽可能地在文章中凸显出来,只有这样,
你的考试作文才能在“有创意”这个点上得分。
另外文章的创意在语言上表现的最为突出,任何文学样式都是运用语言来塑造形象的艺术。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语言运用好,才能赋予文章以形象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对于高考作文来说,语言是否有文采
是能否吸引阅卷老师的第一要素。作文“发展等级”一项中明确提出了“有文采”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写
作中做到: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如何做到文章有创意
一、观点新颖
让自己的观点超越前人或异于众人可使用“翻案法”。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
《汴河怀古》,诗中“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把一个罪人说成了圣人。这是何等的一语惊人!这就是翻
案法。
如何翻案呢?这需要创作者能够见多识广。例如,“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
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胜败乃兵家常事,卷土重来那也不是不可能的,杜牧可谓见多识广。前诗中的皮日
休处于晚唐时期,那社会现实恐怕也接近隋末了,国家没有修河、挖渠却也走向灭亡。看来问题根源也许
不在这条河上,前人未免偏见。
一个人见多识广,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就会不一样。同样是评价项羽,杜牧认为他可以“卷土重来”,
王安石认为他“一败难回”,李清照则至今思慕他那“不肯过江东”。这都是因为个人身世阅历不同,思想
性情各异所致。
还有一点是可贵的,这些伟大的诗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不怕袒露自己的真性情,而个性化
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二、材料新鲜
关于作文选材,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就地取材”。中小学课本中的所有成就都是“名人制造”,大家学
习知识的时候关注一下这些制造者或发明家的人生经历即可。
记叙类的文章选材多来自切身生活,建议大家多观察生活细节。妈妈的手不都是粗糙的,爸爸的肩膀
也不都是宽阔的。公交车上让座的人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做法也会不相同,青年人上班时睡眼惺忪但是动
作麻利,中年人下班时身心疲惫但态度温和。细心人是能够发现生活的不同寻常的。
总而言之,随手的新材料应该多方摄取,现成的旧材料可以故事新编,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和进取心,
我们广泛搜集并谨慎使用,总能写出一篇可读、耐读的好文章出来。
三、结构新奇
新奇的作文结构恐怕同学们未必敢使用,大家生怕不合老师胃口而被“等外伺候”,这其实大可不必,
像书信体、寓言体、实验报告、新闻采访等形式都是我们很熟悉的结构样式,大家不妨拿来一用,只要了
解其文体特征就可以。比如:书信适合抒情,寓言适合讲理,实验报告有真实感,新闻采访有时效性。
新奇的作文结构可以吸引阅读,辅以真挚的作品内容,文章可以做到文质兼美。同学们要勇于尝试,
不要因噎废食,从而抹杀了自己的创造力。
四、语言清新
(一)用词贴切
用词贴切,就是要求从几个可用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最准确、最生动的那一个,把所要的意思恰
如其分的表达出来,力求做到“一字入文,九牛不拔”。 用词贴切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这就要求我们写
作时要锤炼词语,精选哪些准确、具体、生动、鲜明和内涵丰富的词语。
2009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中还有这样一些文字:
唉,没办法,现在走在路上的小青年都一个打扮,你这样的“惊历”我深有同感。现代人都爱追求时
尚,看到哪个明星穿了碎花短裙、牛仔短裙、热裤,走在路上个个都打扮得跟拍偶像剧似的,我被雷到了。
另外,前些日子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余波不平,又引起了一股“门热”,不管是娱乐圈的“魔术门”还
是政治领域的“贪污门”,都产生了“蝴蝶效应”,除此之外,似乎给明星的粉丝团命名也成了大家的热门,
比如李宇春的玉米们,张峻宁的柠檬们,韩庚的庚窝们等等,不胜枚举啊……
这一段,亦庄亦谐,新词迭出,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这得益于文章准确而新奇的语言,本段词语形
象准确贴切,让人眼前一亮,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勇气。
(二)句式灵活
汉语句式多样,文言句式典雅,口语泼辣;长句周详缜密,短句简洁明快;独词句鲜明突出;感叹句
便于抒情;设问、反问句加重强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对偶句铿锵凝炼;重复句余韵悠
然。一篇文章倘若句式单调,即使内容再好,也会呆板单调。文章中如果能够注意多种句式的综合运用,
使之各得其所,语言就会生动活泼,抑扬顿挫,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1、长句短句结合
一般地说,长句结构复杂,层次较多,表意严谨,精确细致,宜于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内容;短句的
特点是简洁、明快、灵活,易懂。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便于抒情,使文章显示出丰富的内涵和音乐美。
例如 2009 年湖北高考佳作《站在她的门口》中有这样一段: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站在她落英缤纷的院落门口,我看到她正为丈夫送别。丈
夫即将同幕僚开始泰山之行,她不能陪同前往。想到二人不能共处的痛苦相思,她秀眉轻蹙,吟出那篇感
人至深的词,丈夫听闻,竟直言再也无甚去意。“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萧条的庭院内,梧桐落叶,黄昏细雨,她提起笔,将一腔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而生的凄苦哀怨
诉诸笔端,成就了她那篇惊世也是绝世之作。于是我明白,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见她。此时我似乎看见纸
上的墨迹一下浸开,挽出一朵绝代惊艳的墨梅花……
这一段用情感化的语言议论、抒情,长短句交错。如“萧条的庭院内,梧桐落叶,黄昏细雨,她提起
笔,将一腔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而生的凄苦哀怨诉诸笔端,成就了她那篇惊世也是绝世之作”连用短句,
形式整齐而有气势,而长句的运用又使哲思蕴含其中,长短结合使文章句句铿锵,韵味十足。
2、整句散句错落
一篇文章中,全用整句便会呆板;全用散句,就会缺少气势。如果整散句交错运用,在整齐中求变化,
与对称中显错落,能使语言具有流动感和节奏感。写起来行云流水,读起来朗朗上口。
2009 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踮起脚尖》中有这样精彩的文段:
原来,人踮起脚,是要去望向更远的风景,去吸进一口常日里所缺少的高处的活泼,踮起脚,把希冀
已久的梦揽入怀中,入目之景,春深夏浅之间,年轻的心在旷野中引吭高歌!
我想起了登埃菲尔铁塔。它那么目然而然地平地而起。在塔下仰望塔尖,扶住帽子,抬起头,踮起脚。
眼再抬一寸,脚再高一厘,望见的不过是塔身。眼睛到不了的地方。让心到达。搭乘塔内的货车,在尖顶
与目己的心会合。方才的踮脚虽是徒劳,可心中所升腾的征服感最终引我站在这里。巴黎城慵懒地在塞纳
河畔小憩。正午的城市在午睡,而我的心却在狂跃不止。我再次踮起脚尖,让猎猎的风灌满我的胸膺。
这两段极具文采,句式整散结合,具有抑扬顿挫之美,使得文章气韵律动,显示了作者对语言的驾驭
能力。
此外,常式句与变式句的灵活运用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变式句突破了句式常规,往往以新颖、特别
的“面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高考作文中也可借鉴采用诗歌创作中 “重章叠句”的手法,以构成声音
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节奏和抒情色彩,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三)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是语言艺术之花。修辞手法运用得好,能使文章充满灵性,气韵流畅,形象鲜明,精彩纷呈。
1、妙用排比,增强文章艺术感染力
排比这种修辞手法,用于议论则条分缕析,阐述透彻;用于叙事,则层次清楚,语意畅达;用于描写,
则深刻细腻、形象生动;用于抒情,则淋漓尽致,一泻无余。
例如 2009 年江苏优秀作文《品味时尚》这样写道:
当人们以车代步,进入了电动马达四轮的新纪元,似乎很少有人在月亮下闲庭信步,边走边欣赏,感
受城市霓虹下最温存的拥揽。似乎没有人用脚步去丈量脚下的土地,感知生命的重量与自然的厚实。
当人们用电邮、用短讯、用视频支起了整个地球村,网住了这个偌大的城市,似乎人们丢失了驿寄梅
花,鱼传尺素的期待与盼望。鸿雁飞过,丝毫没有等待的不安与渴望。咫尺与天涯丢失了那份如同生死别
离般的重量。
当人们开始流行在饭店吃年夜饭,一家人聚在喧闹的酒店大厅时,人们似乎没有发现少了一份紧密,
少了一份拥挤的温馨。没有了忙忙碌碌的筹备,便少了互相帮上一手的暖暖之语。没有了锅碗瓢盆的铿锵
交响,便听了过年的“滋味”。只是吃顿饭,那还何需在外远游的人风尘仆仆地赶回吗?
这几段前后呼应,整齐圆合,以“当”字一气贯注,把现代时尚与经典传统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凸现出
来,流露出时尚所取代的深深叹惋与感伤,突显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很抢眼。
2、善用比喻,使语言鲜明、生动、形象
比喻是运用最广泛、最普通的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手段。能化无形为有形,突出形象美;能
化有形为无形,突出朦胧美;多喻还能突出动态美。
2009 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绿叶•情意》这样回忆爷爷:“当年的爷爷是一片意气风发的绿叶,他可以
暂时离开他的根,去远方飘荡,寻找属于他的风景,然而如今,这一片绿叶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
与故乡永远地厮守在一起。”作者把爷爷比喻为绿叶,描摹了爷爷“飘荡”、“凋零”和“归根”的人生历程,
多么生动、多么形象。
3、多用引用化用,使语言典雅、凝练、隽永
2009 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和谐的统一》显得富有文采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因为有多处引用和化用:
非独文学如是。荣格说:“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我想,我们的内心中或许也要依靠无数不调和因
素的融合,才能更为饱满。“我的心里又猛虎在细嗅蔷薇。”这是诗人萨松的诗句。猛虎不免生猛,蔷薇过
于柔韧,倘若两者并参,方为丰满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
女儿情态;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贯长虹。她的人格,非婉约,非雄健,而是两者兼具的
浪漫,是令人怀想千年。
作者借大量的名句名言和经过提炼的语言,萃取精华,引用化用,缀合成文,展现了一个高中生驾驭
素材和运用的语言不俗功力。文中一些化用的句子是作者创造性的运用。
4、运用拟人,使语言清新、活泼、灵动
运用拟人,不仅使描写的事物富有情趣,奇异可爱;而且能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给人丰富的想
象空间。如 2007 年高考山东卷中一考生作文《令人陶醉的王朝》通篇采用拟人手法,娓娓道来:“我的脚
步惊醒了你繁华的美梦了吗?那根透明的琴弦还在你修长的十指下震颤,震落了美人脸上凝香的露华,是
谁的眼泪这样甘之如泉?面对银烛秋光冷画屏,你叹息了吗?独步瑶台的风采,高处不胜寒的无奈,切莫
乱了音律,不然古淡清醇的山水恨你,恨你弹指惊春去。而今,你竟融成一盏铁观音,散发着在沧桑中冶
炼过的从容风味,让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来品评你如盛绚的过往,一个泱泱大气的传说!”
此外,运用仿拟使语言、活泼、灵动;对偶能使文章形式整齐,结构严密,文字精炼,音律和谐;反
复具有突出思想、抒发感情,增强语势贯通脉络的作用;设问和反问能加强语势,如能恰当运用,能给文
章增辉。
(四)文句有表现力
文句有表现力是指语言不直白,不浅露,言简意赅,蕴含深邃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让读者有咀嚼、
回味的余地,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1、要用好动词、量词和叠词,增强语言表现力
动词运用得好,能表现动态,凸现形态,传递情感;巧用量词,不仅能使语言表达准确,还能使语句
形象生动;叠词的运用能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极尽绘情状物之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比如 2009 年
湖南满分作文《踮起脚尖》这样写送别妈妈的场景:很远了,马上就要转弯了,我踮着脚尖,趴在窗户上,
看到妈妈也踮着脚尖探着身子和我挥手……
这一段一系列动词贴切生动地运用,富有动态感和形象性,朴实无华地表达了最真实的情感,给读者
留下深深记忆,真是爱意浓浓!期盼深深!。
又如 2007 山东满分作文《春来草青,淡泊人生》有这样一段量词的妙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一枝红杏,一缕春风,一池绿波,展现着春天的奔放;一声猿啼,一行雁阵,延续着秋天的忧郁;一茎孤根,
一脉清香,冬天的坚定在绽放,万千风物总关情。大自然的淡泊情趣,给予我们的人生无限美好,远离浮
华,远离喧嚣,淡泊宁静,畅快自然。
2、寓理于形,使哲理的内核加上诗意的滋养
干干巴巴地说理,肯定不能打动人。可用形象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递一种悠远的意境,使哲理也有
韵味。如 2008 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春来草自青》这样诉说一个人生哲理:寻寻觅觅,万里江河,春色满
园。野火不尽,春分又起,玉门关外,刘、项英雄气概响彻云际。无关胜负成败,青青草色已然赋翠中原,
休养生息,盛世繁花拂面翠翠湖岸,春泥护花,风住沉香,英雄与此永恒天地。
又如 2009 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见证》这样形象的诠释“见证”:见证,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
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旷世之作;见证,是曹雪芹笔下的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史;见证,是鲁迅笔下个
个个性鲜活的人物……
3、以瑰丽的语言渲染意境,使文章语言意蕴丰富
写作不能把意思都浮在语言的表面,应该含而不露,曲而不直,留有想像口味的空间。如写出心灵体
会,溶入人文色彩,会深深打动读者。如 2009 年浙江优秀作文《感念我的中国色》开头三段用形象化的语
言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意境:
我站在一架冲沟纵横、褶皱斑驳的山梁上,俯瞰脚下的一切。
残阳将我的周身洒成一片金黄,金黄的晖光从我的手臂滑落下来,落入这一片土地上,我的高原色,
我的中国色。我与高原一样,拥有同一种颜色。
豪迈的西北风飒然而至,我的衣襟和裤脚唱着低哑粗犷的古歌。寂静,周围竟然没有一只飞鸟,没有
一丛绿草,唯有我和高原,享受着歌声中与初民时代无缝无隙的交合,渺小而宏伟,虚幻又真实。
这三段用词极有表现力,用“残阳”“金黄”“高原色”等色彩浓艳的词语和“冲沟纵横”“褶皱斑驳”
“低哑粗犷”“寂静”等富有动态感和形象化的词语描写场面,渲染出强烈的画面感、色彩感。
4、以朴实自然的语言表达
诗情画意的语言是美,朴实、自然简洁的语言也是一种美。文章写得朴实、自然,没有刀斧之痕,能
显出作者的艺术造诣。语言是心灵的使者,感人的心灵必然产生感人的语言。考场上写作时,我们一定要
自然流露真实的感情,以鲜活的个性摒弃华丽的空洞,复归朴素的真实;在朴素的叙述中富含丰厚的生活
底蕴和文化底蕴。
【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三千多名学生涌向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
1958 年,34 岁的黄旭华“神秘失踪”,从此,隐姓埋名近 30 年,为中国核潜艇奉献一生,他说“此
生属于中国,此生无怨无悔”。
1987 年,19 岁的徐立平在见识点火试验后下决心规避风险,不断勤学苦练,终成“雕刻火药的大国工
匠”。
2007 年,25 岁的赵立杰选择了当一名飞行员,为了梦想,他苦练英语,勇闯难关,最终成为一名优秀
的机长。
2016 年 8 月 21 日,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历经坎坷,12 年后再次夺冠,这些姑娘平均年龄 24 岁。
一代代青年人为人生勤学苦读,为梦想执着奋斗,为国家前赴后继,留下了一段段历久弥新的青春记
忆,树起了一座座功勋卓著的青春丰碑。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奋斗,幸福之源
上下五千年,仁人千千万;兴国七十年,志士万万千。为国奋斗,创造幸福,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
中的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无数先辈的热血与汗水,铸就了新中国的青春丰碑。如今的你们,也将要开始
书写青春的华章,请谨记奋斗乃幸福之源,爱国为奋斗之根。
中华奋斗精神传承至今,历久弥新。女娲补天,补是抗击灾难的奋斗;大禹治水,治是创造幸福的奋
斗;夸父逐日,逐是追求光明的奋斗。奋斗的精神从中华文明的高峰一路流淌,至今却宏大而清澈。曾经
有青年周恩来在学堂中呐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曾经有毛泽东在学堂外意气奋发:“指点江山,激
扬文字。”曾经有李大钊在社会上实践“奋斗的道路上有世界最美的声音”。
如今,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又为奋斗赋予新的含义:“青年人选择了奋斗,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吃苦,
就选择创造中国未来。”奋斗——中国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中,幸福的华章需要我们书写,习主席“撸
起袖子加油干”,不仅是朴实的奋斗号召,更是希望我们摒弃杂念、埋头苦干的奋斗号角。梦想如船,奋
斗如帆。梦想促进奋斗,奋斗成就幸福。梦想篇、奋斗篇、幸福篇皆需你我亲手书写。
一个国家的繁荣梦想,更需要青年人的奋斗力量支撑。百年前的五四爱国学生促进了危亡中救国的行
动,开启了中华思想改革的浪潮;五十多年前的塞罕坝人,坚守了荒漠中奋斗的青春,创造了沙漠中的绿
洲;而为国人称道的女排姑娘们,更用汗水证明了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罗曼·罗兰曾说:“一个国家的
灵魂在于青春,倘若没有青春,这个国家毫无希望可言。”
青春与奋斗掌握在谁的手中,谁将留下历久弥新的青春记忆。罗阳呕心沥血,方有搏空一刺的长空利
剑;黄大发用双脚丈量峭壁,方有连通水源的生命渠;无数科研工作者奉献青春奋斗,方有中国驰骋世界
的高铁。所以,不仅个人的幸福梦,中国的繁荣梦都需你、我这样的代代学子执着奋斗。新时代迫切需要
中国人民发扬创造精神,新舞台特别需要中国青年弘扬奋斗传统。然而,揆诸现实,更有人在奋斗的道路
上迷失自我。有些学子眼红于别人的成绩,却不付出努力;部分官员扶贫调研,却只坐在车里看,走马观
灯;无数人陷于懒惰,空耗青春……这更警醒着我们,坚守本心,魏国奋斗,创造幸福;牢记“少年强则
国强”,担当责任,奋斗梦想。
奋斗,幸福之源。青春与热血赋予青年奋斗的力量,祖国与时代赋予我们奋斗的使命。我坚信,我,
你,我们,大家,定会以青春之名,以奋斗之行,振兴中华,争取幸福。
【审题】
本题为多角度材料作文,阅读题目中的材料,要学会把握关键信息,材料的关键词是“汗水”“青春”“中
国大厦”,其实,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千千万万全力以赴的身影。材料中的三个事例都突出强调了
青年一代把责任担当、砥砺奋斗汇进国家民族的“大梦想”,在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创造了属于自己也
属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所给材料是考生展开联想和思考的触发点。具有相同点:都是青年人事例,都是写一代代青年为人生勤学
苦练,为梦想执着奋斗,为国家前赴后继,有追求,有作为。也有不同的侧重点:五四运动,做时代先锋;
艰苦年代,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完成使命;紧跟改革步伐,积极追求;新时代青年,立下雄心壮志,为之
努力奋斗;体育健儿,奥运赛场为国争光……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青春应该怎样度过,青年人要追求什
么,青年人为此应有怎样的姿态和行动。考生必须紧紧围绕青年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从中国故事、中国成
就等角度探讨青年的职责与使命,号召即将走入社会的青年意识到时代与个人的紧密联系,培养责任意识、
使命意识。可以就自身的梦想和追求来谈,也可以从国家民族的发展需要角度来谈。
【参考立意】
(1)青年与时代共进步;青年人应勤学苦练,报效国家;
(2)青年的成长见证中国梦的实现;
(3) 青年的奋斗是时代的主旋律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过去将去。回首 2020。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灾、台风灾害,我们闯过了一道道险关,
迎来了云开雾散的艳阳天。“北斗”完成最后组网,“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嫦娥五号顺
利完成月球采样并成功在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经济增速已由负转正。
未来已来。展望新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定完成;
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步伐加快,“十四五”规划发展新蓝图符合人民所思所盼。第二个百年目标(到
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日可待。
要求: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新年献词。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
回首来时路,2020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新冠疫情”“大流行”“隔离”“密
切接触”……各国评选的年度热词,诉说着人类共同经历的艰难岁月。2020,那一个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依然鲜活如昨,让人百感交集……
2020 有声音,那是“武汉加油”“中国必胜”的坚强呐喊,也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铿锵誓言;
是“等你回家”的亲人寄语,也是“风月同天”与“同担风雨”的互助情义。2020 很难,2020 也很暖,真
情大爱总是点燃我们心中的希望,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2020 有颜色,那是逆行出征、舍生忘死的“天使白”,是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的“橄榄绿”,是老年
患者与医生共赏的金色余晖,是洪峰中屹立不倒的鲜红党旗。无数种色彩,晕染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感人画卷,温暖着 14 亿人的心田。
2020 有味道,那是大街小巷重燃的烟火气,是生活的酸甜苦辣,是丰收之年的稻麦飘香,是汗水里的
奋斗味道。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有奋斗者笃行的足迹。各行各业按下“快进键”,脱贫攻坚收官战加
紧推进,人们奋力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无数人的日夜兼程,挺立起一个国家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雄伟身姿。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历经艰难险阻,付出巨大努力,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
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科技创新取得重
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社会主义中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
以载入史册的答卷。诸多奋斗目标在 2020 年画上句号,“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
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我们不仅见证历史,更在创造历史。
诗人说,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2020 很短,一个个困难挑战接踵而来,把时间折叠压缩。
2020 很长,亿万中华儿女从困难中奋起,拼出了一片新天地!
2020 已经过去,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我们应该怀着希望、
怀着梦想前行。为了对得起未来的自己,现在的我们不能贪图安逸。努力不是为了现在得到别人的夸耀,
而是为了将来活得有底气有尊严。
让我们与 2020 挥手作别,向 2021 道一声你好。不负当下,未来可期。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解答材料作文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主体的理解,找到其中的关联性。
材料主体由“过去”和“未来”两部分组成。“过去将去”部分,回首 2020 年的大事件,我们闯过了“新
冠肺炎疫情、南方洪灾、台风灾害”等一道道险关,在航天事业、深海科考、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重大
成就和阶段性成果。“未来已来”部分,展望新年,信念坚定,豪情壮志,第一个百年目标必定完成,未
来可期,第二个百年目标指日可待。
然后,准确关联材料间关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学生要意识到虽然“过去将去”,但“过去”会给现
在和未来留下什么?不仅有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脱贫攻坚成果,更有抗疫精神、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抗击灾害的经验教训、新时代“北斗精神”、自主创新精神、科技创新能力、“奋斗者”精神等等;未来
已来,有了过去的基础、经验、积淀、底气、精神、力量等,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坚定信念,更能
做好自身规划,努力学习,拼搏奋斗,投身祖国建设,第一个百年目标必定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指日可
待。
接着,结合材料:材料某个方面、多个方面,甚至是材料的核心内容; 思考和感悟:回首 2020 年,有什
么感悟和收获?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之上,又会有哪些情怀、温暖、诗意、文艺、远方、激扬、奋斗或者其
他的唏嘘,使我们更有力地向前。
最后,根据新年献词的要求,也就是在内容上要回顾旧岁成就,勾勒新年图景。
【参考立意】
(1)回顾 2020,展望 2021。
(2)吸取经验教训,展望美好未来。
(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坚定理想信念,做好人生规划,为梦想而努力。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孔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②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③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④老子: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⑤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⑥墨子: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诸子语录,思想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相信每个人心里都
有一个“君子”或“至人”的形象,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
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与我有关
几十年前,战乱频仍,山河破碎。鲁迅先生于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提笔写下“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
们,都和我有关。”这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辉的话语,恍若黄钟大吕般抖落了历史的尘埃,在今天仍然不绝
如缕,振聋发聩。
或许有人质疑,个人的行为是否具有撼动社会的力量;或许有人不屑,明哲保身方为上策,奉献爱心
是不是有点儿傻。但你可曾听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没有人生活在象牙塔里,社会是由每个人组成的有机组织。个体的力量或许微小,但每个人都扛起肩
上的责任,这社会、这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古仁人之心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怀才不遇者多作诗填词
以发愤慨之情,“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艰难使人月下独酌,对影三人,偏安一隅而内心
茫然。然而,时代脚步浩浩荡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使人们可以拿起比杆做枪,撕心裂肺地呐喊: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是何等雄浑的醒世良言,即使穷途末路依旧“心怀天下”。
不要总说我们年龄尚小,你须知道你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前段时间北京少年组队前往台湾,“帝吧
少年出征”了,他们打出我们的追求是“星辰大海”的口号,迅速攻占了台湾的电视台、报刊、广播台,
与那些大人们,唇枪舌战,凭着他们的少年热血,未见退缩。他们时刻谨记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是尽些绵
薄之力。但他们的言行举止印在了我们的眼里,印在了世界眼中,他们赢得了阵阵掌声,他们将祖国的责
任与自己紧紧相连,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少年之雄风。
或许你又会说,我对于社会不过是一粒沙,微不足道,不过是一滴水,平凡无奇。国计民生的大事,
我的努力不过九牛一毛,雪灾、地震的大难,我的付出也不过杯水车薪,无力回天。然而,朋友,你可曾
听老子说过“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人是应当追求点价值和意义的,或许我们很难名垂青史,
流芳百世,但我们可以坦然地告诉子孙,我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了应有的贡献,我无愧于心。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从中我们看到了强烈的责任感,一种以天下兴衰、民间疾苦
为已任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鲁迅先生登上了二十世纪的巅峰,祓除苦痛,医治创伤。当他身披“民
族魂”的大旗远去时,华夏的青史上也早已刻下了他的功勋。
朋友,放弃那看似充分正当,实则软弱无力的借口吧,那只是掩耳盗铃的自我安慰;重拾那被人忘却
但日益重要的社会责任感吧,这才是中华民族再次崛起的阶梯。
在他人遭受欺侮时,请出手相援;在他人深陷苦痛时,请以爱呵护;当国泰民安时,我们才能自豪地
宣布,这与我相关。
【审题】
材料给出了六句名言,考生首先需要逐一理解名言的含义,然后抓住其中两三则的共同点来立意写作。
①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意思是,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这就强调了“学习”
的重要性,学习读书能使人明智。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
远。材料强调了人的“毅力”和“责任”。
③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意思是,君主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材料主
要是说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放在一起,提倡人应当有社会责任感。
④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
真正的长寿。指那些对人类社会有过大贡献或者品德高尚的人,他们虽然死了,但是活在人们心中,被人
怀念千秋万世,所以是长寿的。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⑤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是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
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主张人不要被功名利禄所束缚。
⑥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凡是天下的祸患,掠夺与怨恨,让它们不出现,原因就在于
人们之间要相爱。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友爱,和睦相处。
纵观这几则材料,有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思考,比如人应当读书、学习来使自己更加明智;应当抛开功名利
禄的束缚,达到精神的自由;人无论何时都不能失去本心。还有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比如
人与人之间应当友爱互助;人不能仅仅考虑自己,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只有把自己与他人的命运联系
在一起,为他人和社会的幸福而奋斗,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才能流芳百世。
考生还要注意要求部分,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出自己的感触和思考。
【参考立意】
(1)选择①⑤,谈人如何才能做到智慧明达,何为智慧明达。读书使人睿智,抛开名利诱惑的人才是智慧
的,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
(2)选择②③④,谈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只有承担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把自己的命运与他人与祖国、
社会相联系,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3)选择③⑥,谈相处之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都应该秉持人与人平等相爱的相处之道,多为他人着想,
这样社会才会和谐,自己也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一段时间,央视新闻的一篇《早安啊,打工人》公众号文章让越来越多的人以“打工人”自标身份……
而“打工人”这一称呼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有赞同“打工人”这种提法的,说“打工人”是对所有从事体カ和技术劳动者的统称,这三个字代表
着勤奋、热情、坚韧和上进, 是当代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对,认为这一称呼本身带
有嘲讽和调侃的嫌疑,是新时代下人为的强行阶层划分,意在弱化当代青年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企图通过
这种幽默式的调侃缓解当前年轻群休的高压生活环境。
读了上西的材料,你对“打工人”这一称呼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以高中学生的视角写一篇文
章,向《青眼看社会》杂志的“热点时评”栏目投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打工人”,请找到你的平衡点
按马克思《资本论》的说法,“打工人”多少要被赋予“被剥削者”的特性,他们受到压榨,处境凄
苦;而今年年底,“打工人”一词引发各个阶层的广泛共鸣,且不论毁誉褒贬,这是人们在日常打拼中,
关注、审视自我境遇的情绪载体。
“打工”何为?“打工人”何人?就在这模糊的表达中,蕴藏着现代人的思考:他们身处重荷与强压
之下,却对生活和明天有所期冀;他们头顶阴云密雨,却也懂得为灵魂卸力,令自己在心态上,如鸿羽般
轻盈。
能在进与退,喜和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支点,不得不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通达,它让我们
免于爆裂,亦免于沉沦。
现代化下的工作,或许仍有体力上的挥汗如雨,外加精神上的砝码也愈为沉重。人们被快节奏、高强
度的劳动折磨到疲惫不堪,常感心力憔悴。面对地铁、人潮、霓虹灯、水泥森林,他们满肚子苦闷无处倾
诉,只能自我稀释与消解。一觉醒来,继续面对暗无天日的 KPI 指标、“996”压力,他们需要发泄口,于
是“打工人”应运而生,成为疯狂刷屏的热词。
正如儒家是入世的“饭铺”一般,道家则是出世的“药铺”,二者互补阙漏,此消彼长,维持平衡。
我们如若过度入世,沉浸在无从着陆的苦海,每时每刻拉死心中这根弦,迟早会面临被吞噬的结局;而总
是玩世不恭,把消极当常态,则像踩在虚无的云端。唯有找到二者的平衡点,才会让脚下不重不轻,不疾
不徐。
这就是我们调侃自己为“打工人”的考量:戏谑并非自卑,调侃而非自黑,有不满而不绝望,这是一
种在抗争与妥协后的自我定位,自我排遣,自我调适,自我纾解,是一种稍事休息又逆流而上、积极应战
的良好心态。因为深知山高路远,荆棘密布,所以我们调整姿态,相信来日方长。
众生皆苦,被我们羡慕的“精英”同样被生活无情地鞭笞。在能力出众的加持下,他们所承载的责任,
较之常人也添加百倍,他们的“打工”,便不只为一己之利,而是为赖之运转、存活的大团队。他们在俯
瞰我们的同时,不也在接受生活的睥睨?
其实,不论高低贵贱,每一个为梦前行的你我,何尝又不是“打工人”?抛开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我们无数个不遗余力的奋蹄,不过是对人生负责的尽善尽美。我们都在为自己的人生“打工”,无关贫富,
不论亏盈,苦中作乐,甘之如饴,不过是每个社会人应秉持的态度。
如此一来,对于“打工人”这一称谓,我们不必纠结、较真,不如摸索到、拿捏好适合你的那个平衡
点,不卑不亢,不哀不矜,以泰然之心态,阅历千山,行舟万里。
【审题】
本题为材料型任务驱动作文。审题时首先看材料,材料近段时间以“打工人”自标身份,包含了对“打工
人”这一身份的自我认间,即对这一身份标签有了较明确的褒的态度,后一部分主要是写对“打工人”的
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赞同,一种反对,但各自的理由又都很充分。结合材料中反对者的理由,将年
轻群休所面临的严峻竞争形势和重重挑战的生活环境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去解释这种“冷幽默”的称呼
有什么弊端。同时为了使文章表现正能量,可在文章结尾跳出评论“打工人”这一称呼的高度,去谈集体、
社会、国家正在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努力打造新时代让人自豪的“打工人”。
再看作的任务情境。任务明确要求写作者的身份为高中学生,这个切合中学生的实际;《青眼看社会》中的
“青眼”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理解为青年的眼睛,这和前面“以高中学生的视角”是相吻合的,二是理
解为和“白眼”相对的,即对人喜爱或重视的一种表情,即文章要力求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
向“热点时评”投稿,意味者要写时事,文体上要写议论文或杂文;从写作内容上看,要表达出自己对“打
工人”这一称呼的思考和感悟。
【参考立意】
(1)早安,打工人;
(2)读懂打工人的平凡与伟大;
(3)做不一样的打工人;
(4)“打工人”的冷幽默。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疫情期间,湖北仙源中学的杨老师带领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以一幅幅励志漫画来驱散疫情的阴霾。
厦门六中合唱团用阿卡贝拉的形式演唱《夜空中最亮的星》《微光》,一首首经典歌曲令人泪目。追溯历史,
打开苏轼的朋友圈,我们看到有文与可的《墨竹》、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帖》,还有赤壁的清风明月……也
许正是这些美好让他走出生命的泥淖。
材料二:
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狭义的美育主要指艺术教育。而广义的美育是指一个人在人生境界中所达到
的最高水准,也就要关系到每个人怎样去追求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
以上材料引发了育才中学同学们的思考与讨论,作为该校的一名学生,请你给校团委写一封信,建议
学校举办“学会审美,健全人格”的主题周活动,署名统一用“李华”。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立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美育是一种刚需
尊敬的校团委:
您好!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美育关系到每个人怎样去追求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正值学校举办“学
会审美,健全人格”的主题周活动,我认为美育是一种刚需,需要我们每个人提高美育方面的认识。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是久别重逢之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这是典雅含蓄之美;“生命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求真理之美。而我们要能体会
这种美,就要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这就需要美的教育。换句话说,美育是一种刚需。
美育是一种刚需,它能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经历了美的教育,我们就更能体会到生
活中的种种美好。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亮,冬天的雪,自然万物,无一不美。东晋的谢安一日
在雪际举行家庭聚会,便问子侄:“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而哥哥的女儿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女子就是后来著名的女诗人谢道韫。试想,由漫天白雪而
想到春日飞絮,若非经历了美育的熏陶,又怎会如此诗意盎然呢。因而,我们需要美育,美育可以让我们
在未来庸俗的生活中留一点浪漫想象。
美育是一种刚需,它能给我们更加健康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
与美相对的是丑。一个人如果能从小接受关于美的教育,那么它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责
任心的人,成为一个心怀理想和理想主义的人。相反,一个人如果生长在诸如自私、野蛮、剥夺遍地的环
境里,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那么他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坏人,给社会的安宁
和谐带来隐患。孟子的母亲就知道学人哭丧是不美的,学人做生意是不优雅的,而学人读书是美的。所以
她在学堂边定居,让孟子学习礼义教化,经历美育的熏陶。在这种过程中,孟子慢慢成为一个具有高贵人
格的大丈夫,“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美育是一种刚需,它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积聚与传播。
当今社会,相比于“正能量”,人们似乎更加喜欢“毒鸡汤”。但我仍然要诚恳地说,我们这个社会
需要美育。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需要知
道,用地沟油是丑,卖假药是丑,给孩子打毒疫苗是丑,官员贪腐是丑;我们需要知道助人为乐是美,恪
尽职守是美,为正义呼喊是美,为人民服务是美……有这样一个结论:坏人不觉得自己是坏人。经过美育,
让人得以知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可见美育是当今社会的刚需。
于个人,美育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留恋这个世间的美好。培养我们健全的人格,有独立的精神;
于社会国家,美育能够让社会正气安然,安定祥和。因而,美育是对人进行的一切关于美好的教育,是一
种刚需,于人于己,于国于家。
此致,
敬礼
学生:李华
XX 年 XX 月 XX 日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任务驱动型的作文。立德树人,注重美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
素养是时代的发展要求。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营造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
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并达成美育共识,“美育”的考查十分必要。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要
求,创设真实具体的情境任务,把写作和人生体验相结合,把任务指令和生活现实相结合,考查考生在真
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防止套作。
材料一叙述了三个事例,杨老师带领孩子用画漫画的方式抗击疫情,让我们感受到绘画艺术的力量;
厦门六中阿卡贝拉式演唱,让我们感受到音乐震撼人心的作用;苏轼对人生的乐观豁达也与他广泛的审美
情趣有关。三个事例都指向美在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美关乎着灵魂精神的
滋养。材料二是美学家李泽厚对美育的定义。第一句话是说狭义的美育是指艺术教育,正如材料一中第一、
二个事例所指,美育包含绘画、音乐等艺术。第二句话是从广义上理解美育,是说美育是人生境界的最高
水准与追求,关乎到每个人灵魂的塑造与人生观的建立,材料一中的苏轼,正是在美的感受中走出低谷,
升华人生。两则材料是有机关联的,材料一是从事例的角度表明美育的作用与价值,材料二是从理论的角
度阐述美育的意义。两者都指向美育这个话题。考生可结合现实谈当前学校美育教育的短板,思考美育对
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美育对社会的价值,多角度挖掘美育教育的多层意义,进而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
议。
本题的任务理解:①“以上材料引发同学们的讨论”这是材料提供的情境背景。②“请你给校团委写
一封信”要求行文中要有“我”的主体意识,交流对象是“校团委”,行文中应有对象意识。并且要体现
书信体的文体格式和语篇功能。⑧“建议学校举办‘学会审美,健全人格’的主题周活动”,可联系现实,
分析意义,提出合理建议。
【参考立意】
(1)补足美育短板,让美育之花在校园绽放。
(2)在美的欣赏中滋养灵魂,在美的浸润中塑造人格。
(3)注重美育,全面发展。 (创新美育形式,培养多元人才)
(4)美育让校园(生活、社会、个人)更美好。
(5)以美育人,时代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