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浙江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ID:583895

大小:66.44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1-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浙江省 2021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浙江省台州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侯夷门①集志铭 (清)袁枚 余自沭移知.江宁,客贺曰:“江宁有侯丞,槃槃大才,佐公,公必喜。”问其名,故予狎.也。余壬子 乡试,见有野而.古者,危冠高履,口侯音,目睒睒斜视,如深山怪松,磊砢自异。识者曰:“此天台侯嘉 络也。”予窃已奇之。与订交,廓落无町畦,益相爱。号夷门子,字元经。诗文迅疾,始于笔染,终于纸 尽,挥霍睥睨,瞬息百变。每裹袖泼墨,数十人环而拥之。丞抽思乙乙,十指雨下,字迹旁行斜上,如长 河坚冰,风裂成文,莫知条理,而天趣可爱。又如成相佹诗,穷劫野曲,可解不解,而俶诡独绝。 先受知于.督学帅公,贡于乡,连试不售,出为主簿,调江宁丞。曹进曾退,温温无所试。既不得志于 时,愈自纵。 一日大醉,登报恩寺殿,摩古佛罗汉数百尊,各赠诗万余言,书其顶,箕坐大呶。窗外风雨暴至,电 光烛.其手,益喜,奋笔不能休。且吐且书,取殿旁石臼戴头上,折旋舞如风。众僧疑为鬼神异物,不敢逼 视,又疑病狂易,妄笑语昏乱。酒既醒,雷雨亦息。观其诗,奇字奥句,不能读也。举其臼,重千二百斤。 运饷至京,以已所坐舆辇其妻秦氏,已策驴从之。妻免乳②旅店中,丞徒步长吟数千里。判事喝笞数,辄 睨抱牍吏:“决当否?”吏曰:“是.也。”丞大喜,号于众曰:“何如?” 镇江黄太守慕其才,招至署。未浃旬③,早起不见,觅之,赫然死厕旁。年五十二。其子某至自天台 以.柩归,卜葬毕,来问铭于余。余既奇君之才,而尤奇君之死,乃亦为.奇语。遣抱磨者陷其石,以质君。 铭曰:文星炽炽,龙啮其系。拗怒坠地,无所吐气。以儒为戏,钦崎如是。执不律,如执鬼中,可以 极无极,穷无穷。而卒不声于崖公。一笑去,泠然风;留委蛇,受机封。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侯嘉播(1698~1746 年),字元经,号夷门,台州临海人,清代文人。②免乳:分娩。③浃旬: 2 一旬,十天。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自沭移知.江宁 知:授予官职 B. 问其名,故予狎.也 狎:熟识 C. 电光烛.其手 烛:照,照亮 D. 吏曰:“是.也。” 是:正确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见有野而.古者 扣舷而歌之 B. 先受知于.督学帅公 圣人不凝滞于物 C. 其子某至自天台以.柩归 敛赀财以送其行 D. 乃亦为.奇语 齐彭殇为妄作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段以“客贺”、作者“奇之”及泼墨时“数十人环而拥之”等叙述,从侧面写出侯嘉繙在当时有一 定的名声。 B. 侯嘉繙一生无心于仕途,曾在不同的地方当掾吏,后来应黄太守征召而来到镇江,不料那里竟成为他 人生的终点。 C. 侯嘉繙可称得上是位奇人,下笔有神,才思敏捷,书法不拘绳尺,异于常体。他行事率性任诞,有魏 晋名士遗风。 D. 作者在评价侯嘉繙时,把他比作一条咬断绳索的龙,肯定他的不俗才华,欣赏他的放达不拘,也对他 的一生有所感喟。 1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运饷至京,以己所坐舆辇其妻秦氏,已策驴从之。 3 (2)判事喝笞数,辄睨抱牍吏:“决当否?” 18. 用“/”给下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老年之诗多简练者皆由博返约之功如陈年之酒风霸之木非枯槁简寂之谓然必须力学苦思哀年不倦,如 南齐之沈麟士,年过八旬,手写三千纸,然后可以压倒少年。 (袁枚《随园诗话》) 【答案】14. A 15. B 16. B 17. 。(1)(侯丞)运送粮饷到京城,他用自己坐的车载着妻子秦氏,自己骑驴跟着。 (2)(他)裁决讼事后喊出杖刑数目,总是斜着眼看掌管文件的小吏,问:“判决恰当吗?” 18. 老年之诗多简练者/皆由博返约之功/如陈年之酒/风霜之木/非枯槁简寂之谓/然必须力学苦思/ 衰年不倦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知”解释为“主持,管理”。句意:我从沭县调到江宁任职。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表并列/表修饰; B.均表被动; C.介词,用/连词,来; D.动词,写/表判断,是。 4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一生无心于仕途”错。侯嘉潘在乡试未果和仕途不得志之后,才“愈自纵”。 故选 B。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辇,名词作动词,载着;策驴,骑驴。 (2)得分点:判,裁决;喝,喊;笞数,杖刑数目;睨,斜着眼。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 能力。 句子的翻译是:老年的诗大多简练的原因,都是因为学问从广博出发,最终达到简约的功效。如同放置多 年的酒,经历风霜的树木,不是要多么枯槁、素简,然而一定要勤于学习,苦苦思索,年老了也不倦怠。 “者”是判断句句中停顿的标志,“者”后断开;“由……之功”是一个连贯的结构,中间不能断开,“功” 后停顿;“陈年之酒”“风霜之木”是对称结构,后面要分别断开;“非……之谓”是否定性固定结构, 其前后断开;“然”表转折,用在句首,“力学苦思”与“衰年不倦”分别是两套结构,中间要断开。最 后的断句是:老年之诗多简练者/皆由博返约之功/如陈年之酒/风霜之木/非枯槁简寂之谓/然必须力 学苦思/衰年不倦 参考译文: 我从沭县调到江宁任职,客祝贺我说:“江宁有个侯丞,诗歌才能出众的人,有他辅助你,你一定会 高兴。”一问他的名字,原来是我以前熟识的人。我在壬子年参加乡试,看见一个狂野而古怪的人,戴着 高高的帽子,穿着高高的木屐,口侯口音,眼睛闪烁斜视,如同深山怪松,卓越而与众不同。认识的人说: “这是天台侯嘉络。”我私下里早已认为他与众不同。和他交往,坦荡没有拘束,愈发喜欢他。他自号夷 门子,字元经。写诗作文迅捷快速,从落笔到写完一张纸,挥笔自如,傲视一切,变化多端。每当挽袖在 5 纸上挥洒,几十个人在周围围观,才思敏捷,下笔迅速,运笔随意自如,如同长河上坚硬的冰面,被风吹 列露出缝隙,自有天趣惹人喜爱。又好像民间诡异的诗,穷巷中粗鄙的曲调,似懂非懂,奇异绝伦。 原先就教于督学帅公,在乡试中考中贡士,接下来的考试都没有得中,出官作主簿,调任江宁县丞。 偶有官职的升降,始终没有大的起落。既然不能得志,就愈发放纵自己。 一天喝醉酒,登上报恩寺殿,摩挲数百尊古佛罗汉像,就写了万余字的诗相赠,书写在佛像的顶上, 像簸箕一样坐在那里叫嚷。窗外风雨突起,闪电的光照亮了他的手,就更加高兴,奋笔疾书不能停止。一 边说一边写,那过殿旁的石臼顶在头上,像风一样舞动。僧人们都以为他是一个怪物,不敢近前来看,又 怀疑他得了疯病,狂笑乱说。等到他酒醒后,打雷闪电也停息了。看他所作的诗,字句奇奥难懂,不能诵 读。举起石臼,重达二百斤。(侯丞)运送粮饷到京城,他用自己坐的车载着妻子秦氏,自己骑驴跟着。 妻子在旅店分娩,侯丞徒步长吟几千里。(他)裁决讼事后喊出杖刑数目,总是斜着眼看掌管文件的小吏, 问:“判决恰当吗?”小吏说:“恰当。”侯丞非常高兴,对众人喊道:“怎么样?” 镇江黄太守仰慕他的才气,把他召来官署。不到十天,早晨起来就不见了,找到他时,竟然死在厕所 旁边。死时五十二岁。他的儿子有一天到了从天台用灵柩把他运回去,安葬完毕,前来向我问铭文。我本 来就觉得此人有奇才,又更加觉得他的死奇异,就也作了奇异的铭文。把“抱磨者”嵌入墓石,以此来作 为礼物赠给他。 铭文上说:文星明亮,龙咬断了绳索。愤怒的掉落地上,没有了气息。把儒生当作儿戏,令人如此钦 佩。不守法理,如同执鬼中,可以凭借此到在那无边无穷的境界。最终不对皇帝说一句话。笑着离去,清 快如风一样;留下那些委蛇之人,接受朝廷的封赏。 浙江省温州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韫芳六弟 [清]龚未斋① 接来字,以百亩之产,入不敷出,将来有冻饿之忧,欲来保阳学幕。吾弟所虑甚明,而所谋甚拙也。 丈夫生有四方之志,本不应该终身牖下。至所谓幕者,乃家无负. 郭之田,而有兄弟之养,读书无 6 成,困穷立至,不得已而以幕救贫也。 然吾乡之业于斯者,不啻万家,其能温饱者几何?且幕而贫,尚不失幕之本来面目;若幕而富,则其 人必不可问,而其祸亦必旋踵。是幕也者,不特无名之可成,无利之可图,并欲免祸而亦所不能也。 况幕之一道,千人学幕,成者不过百人;百人就幕,入幕者不过数十人。缘幕虽较于读书为易,然亦 须胸有经济..,通达时务,庶笔有文藻,肆应不穷,记诵难忘,举一隅而三反。更须天生美才,善于应酬, 妙于言论。若无此三者,断不超群轶伦,到处逢迎,不过借曹邱②之榆扬,时运之偶合,庸庸碌碌,终其 身而已。幕至于庸,则穷亦不可救。 至于就幕,则又有甚难者。一省只此百十余馆,而待聘者倍焉,此中夤缘③以势,结纳以利,捷足者 先登,下井者投石,人情叵测,世路崎岖,盖有不可胜言。而学不足以服人品不足以信人虽居宾朋之列无 殊门客之容其中委曲周旋病于夏哇之苦更有不可以言喻。此学幕就幕之大概情形也。 吾弟年已及壮,自问其.才能学幕否耶?略乎.能不能之间,而冒昧以从事,如果穷极无聊,出于势之所 不得已,姑不具论;若有产可守,而愿弃之为侥幸之图,田园托之亲友,家务委之女流,十年不返,一信 聊通,百两未来,千金已去,得不偿失,后侮何追,曾有何逼而必欲出此?不过以百亩之产,所获甚微, 未能锦衣玉食,呼奴使婢耳。不知生无豪杰之才,又无富贵之命,享先人之余泽,以莱饭布衣终老,亦人 生不易得之境矣。世上浮华,眼前快乐,惟让有福者受之。 兄二十岁而孤,无半亩之产,而有二百金之券。慈母在堂,两妹未嫁,不得不为西秦之行。迨年已三 十,蒙伯父分金,买得薄田二十余亩,八口之家,未能仰事俯畜.,又不得不作燕赵之游。二十余年,佣值 已逾万金,皆随手散去,不特一贫如故,并将薄田亦尽出售,而春属寄住他乡,欲归不得,然则幕果可以 救穷否耶?殷鉴不远,吾弟蜀不熟思之? 惟望守其所当守,而不必为.其所不可为。此札语语真情,言言确论,不异剖心刺血而.书者,幸.时时省 鉴,当善法守之,暮鼓晨钟,则现在之薄产可留,将来之饥寒可免也。 (选自《雪鸿轩尺牍详注》,有删改) 【注】①龚未斋:浙江绍兴人,担任地方官吏的幕僚多年,著有书信集《雪鸿轩尺牍》。②曹邱:荐引之 人。③夤缘:攀附。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7 A. 乃家无负.郭之田 负:背负 B. 然亦须胸有经济.. 经济:治理的才能 C. 未能仰事俯畜. 畜:养育 D. 幸.时时省鉴 幸:希望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自问其.才能学幕否耶 ②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B. ①略乎.能不能之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①而不必为.其所不可为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D. ①不异剖心刺血而.书者 ②扣舷而.歌之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为尺牍,尺牍也叫“尺素”,是古代的信札,作者在这封家信中现身说法,文辞恳切自然又不失 庄重雅丽,情感真挚,说理透彻。 B. 作者认为六弟学幕的打算很不明智,因为学幕是家境穷困或“读书无成”之人不得已的做法,不大可 能让人富贵,甚至可能带来灾祸。 C. 幕僚行业存在攀附权贵、以利结交、落井下石等黑暗现象,作者做幕僚的佣值虽过万却仍旧一贫如故, 以致他对从幕一事深恶痛疾。 D. 文章交代作者从“不应该终身牖下”到“惟让有福者受之”的转变,流露出他志存四方转向甘于菜饭 布衣的心迹和富贵命定的思想。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而学不足以服人品不足以信人虽居宾朋之列无殊门客之容其中委曲周旋病于夏畦之苦更有不可以言喻。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吾乡之业于斯者,不啻万家,其能温饱者几何? 8 ②然则幕果可以救穷否耶?殷鉴不远,吾弟曷不熟思之? 【答案】14. A 15. D 16. C 17. 而学不足以服人/品不足以信人/虽居宾朋之列/无殊门客之容/其中委曲周旋/病于夏畦之苦/更有不可 以言喻。 18. (1)但是我们乡里从事这个职业的,不止万家,其中能解决温饱的又有多少? (2)既然这样,那么(你)还认为做幕僚果真可以救济穷困吗?我的教训就在眼前,弟弟你为什么不仔 细地考虑这件事?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为 “那都是家里没有靠近城外的良田”,由句子中“郭”,指“外城”可知,“负”,不是“背 负”的意思。负,背靠,靠近。故 A 项错误。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其”①代词,可译为“自己的”。/②连词,表示选择关系,一般成对出现,“其……其……”,意 思是“是……还是……”。 B. “乎”①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在”。/②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对象不译,可译为“对”。 C. “为”①动词,可译为“做”。/②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D.“而”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故选 D。 【16 题详解】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本的能力。 C. “以致他对从幕一事深恶痛疾”错误,作者是对黑暗现象深恶痛疾;“做幕僚的佣值虽过万却仍旧一贫 如故”不是作者反感从幕的原因。故 C 项错误。 故选 C。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学不足以服人/品不足以信人”句式结构一致,“品”前应该断开。 “居”为动词,做谓语,其宾语为“宾朋之列”,故“列”后断开。 “无”的宾语是“殊门客之容”,故“容”后断开。 “病”为动词,“于”表比较,“夏畦之苦”是比较的对象,故“苦”后断开。 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的短句。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业:从事。不啻:不止。几何:多少。 (2)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殷鉴:刚刚过去不远的教训,指作者自己的经历。曷:为什么。熟:仔细。 参考译文: 接到来信,(你说自己)凭借百亩田产,却仍然入不敷出,将来还有忍冻挨饿的担忧,想来保阳学做 幕僚。你考虑得很清楚,但你的打算太不明智了。 大丈夫活着要有远大的志向,本来不应该终老于家里。说到做幕僚,那都是家里没有靠近城外的良田, 却有兄弟要抚养,读书没有取得功名,经济贫困、仕途窘迫马上来临人(的人),没有办法只能靠做幕僚 来救济贫困。 10 但是我们乡里从事这个职业的,不止万家,其中能解决温饱的又有多少﹖况且做幕僚而后贫困了,尚 且还没有失去幕僚本来的样子;如果做幕僚富裕了,那么这个人(为什么会发财和做了什么事,即来路不 明的钱财可能非法所得)你就不要去查问了,他的灾祸也一定会很快到来。这样做幕僚的人,不仅是没有 可成的名声,没有可图谋的利益,而且想要免除灾祸也是不可能的了。 更何况做幕僚这一方面,一千人学做幕僚,能够学成的不过百人;百人学成的,真正被人聘为幕僚的 不过数十人。因为做幕僚虽然比读书容易,但也需要胸中有治理的才能,通晓洞达客观形势,(才)可能 下笔有文采,善于应付各种事务而不陷于困境,记诵清楚不能忘记,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更需要天 生就有出色的才学,善于交际来往,会巧妙地说话。假如没有这三样,一定不能超群出众,随处逢迎,只 不过是借荐引之人的称引赞扬,时运偶然巧合,平平庸庸,结束其一生罢了。做幕僚到了平庸的地步,那 么处境困窘、不能显贵也是无法解决的。 至于就任幕僚,又有更难的地方。十个省也就百十余个幕僚的学馆,而等待被聘用的幕僚人数就有好 几倍,这中间有些凭借权势攀附上位,利用利益结交(权贵),行动敏捷的人先达到目的,遇到危险有人落 井下石,人情难以揣测,世路曲折坎坷,大概是说也说不完的。更何况学业不足以让人信服,品德不足以 使人信任,即使处在了(权贵)宾朋的行列(做了幕僚),(但实际上)与吃闲饭的门客没有不同的脸面, 其间的卑躬屈膝谄媚逢迎,有比夏天田地的辛苦更痛苦,不是能用话能说明白的。这就是学幕和做幕僚的 大致情形。 弟弟你已经壮年,自问自己的才能可以学习做幕僚吗?才略在能或者不能之间,却鲁莽轻率地(把做幕 僚当作职业)般去做,假如果真是不得志到了极点没有什么依靠,出于情势而不得已才这样做,姑且不详 细去计较;如果有产业可以守,却愿意放弃产业而有侥幸的想法,把田园托付给亲友,将家务交给家里的 女眷,十年没有回家,仅靠一封书信勉强沟通联络(难得与家人联系),百两的收入没有得到,却已经失 去了千金,得不偿失,后悔怎么能追得回,竟然有什么原因逼迫你想出这个打算呢?只不过凭借百亩之产, 所得到的非常少,不能使你锦衣玉食,呼奴唤婢罢了。(你是)不懂得活着没有豪杰那样的才能,又没有富 贵的命,享受着先人给予的一点恩泽,过着吃菜饭穿布衣的日子到老,也是人生不容易得到的境界啊!世 上表面荣华,眼前快乐,只有让有福的人去享受了。 哥哥我二十岁成了孤儿,没有半亩田产,却有两百金的欠条。慈祥的母亲还在,两个妹妹也还没有出 嫁,不得不到西秦之地谋生。等到年过三十,承蒙伯父分钱财给我,买得薄田二十多亩,八口之家,还不 能赡养父母,抚育子女,维持家庭生计,又不得不去燕赵之地谋生。二十多年了,佣金已经超过万金,却 都随手散去了,不只是一贫如故,还把薄田也都拿出来卖了,亲眷家属都寄养在他乡,想要回去也不可能 11 了,既然这样,那么/(你)还认为做幕僚果真可以救济穷困吗?我的教训就在眼前,弟弟你为什么不仔细 地考虑这件事? 只是希望你能守住自己该守的,却不一定要去做自己不可以做的。我的这封信,句句都是真情,字字 都是准确(实在)的言论,和挖心刺血而写的信没有什么区别,希望你时时刻刻反省借鉴,应当好好想法 守住,你要把它(信中的话语)当做晨钟暮鼓一样经常让自己警觉醒悟那么现在的薄产还可以保留,将来 的饥饿寒冷可以避免了。 浙江省诸暨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潮州韩文公①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 为。故申、吕②自岳降,傅说③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 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 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 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 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 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 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 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 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 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 12 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 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 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 (有删改) 【注】①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②申、吕:申侯、吕伯,周朝大臣。岳降:指他 们是四岳所降生。③傅说(yuè):商朝大臣。传说死后化为星宿。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诬:诬陷,诬蔑 B. 而道济.天下之溺 济:帮助,拯救 C. 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 弭:平息,消除 D. 公去国.万里 国:国都,京城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塞乎天地之间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 其所不能者.人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 C. 凡有求必祷焉.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 因.作诗以遗之 因.击沛公于坐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碑文起笔两句极具气势,点出伟人的崇高威望和深远影响;继而从伟人的作用,引出对“浩然之气” 的描述与评论,为下文充分蓄势。 B. 文章强调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声势大、号召力强,以排比的形式从文、道、忠、勇四方面盛赞其道德 文章和为人行世,气势极充畅。 13 C. 文章从天意和人为两个角度,赞扬韩愈的忠诚与正直,抒发对其不擅长处理人事关系的叹惋,寄寓了 作者对韩愈政治上屡遭陷害的愤懑。 D. 碑文熔议论、叙述、引征、对话等于一炉,高论卓识,骈散兼施,文情并茂,充分表达对韩愈的崇敬 之情,肯定了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 (2)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 【答案】14. A 15. C 16. C 17.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18. (1)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在谈笑风生中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倾倒追随他,使思想和文 风又回到正路上来。 (2)他死后有知的话,是不会深切怀念潮州的,这是明摆着(很清楚)的。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古今所传,不可诬也”,意思是“从古到今的传说,是不可否认的”。诬:欺骗。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14 B. 助词,表判断/……的人; C. 焉:兼词,于之; D. 连词,于是,就/介词,趁机,趁此。 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抒发了对其不擅长处理人事关系的叹惋”有误,原文“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 惑……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强调韩愈不能屈从于人事,意在指出韩愈受到贬滴,遭遇 诽谤,不能安身于朝廷,是人为的结果。 故选 C。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从前,潮州人不知道学习儒道,韩公指定进士赵德做他们的老师。从此潮州的读书人,都专 心于学问的研究和品行的修养,并影响到普通百姓。直到现在,潮州被称为容易治理的地方。 “学”是“知”的宾语吗“公”是“命”的主语,应在“学”后断开;“进士赵德为之师”都是“命”的 宾语,应在“师”后断开;“潮之士”是“皆笃于文行”的主语,句子较长,可在主语“潮之士”后断开; “笃于文行”是状语后置句,应在“文行”后断开;“齐民”是“延及”的补语,应在“齐民”后断开; “至于今”是时间状语,可单独断开。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本题得分点有:(1)“起”,崛起;“麾”,指挥;“靡然”,倾倒的样子;“正”,正路。(2)“没”, 同“殁”;“而”,连词,表假设;“眷恋”,深切怀念;“审”,清楚。 参考译文: 15 一个普通人却成为千百代的榜样,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准则。这是因为他们的品格可以与天地 化育万物相提并论,也关系到国家气运的盛衰。他们的降生是有来历的,他们的逝世是有所作为的。所以, 申伯、吕侯由高山之神降生,傅说死后成为天上的列星,从古到今的传说,是不可否认的。孟子说:“我 善于修养我盛大正直的气。”这种气,寄托在平常事物中,又充满于天地之间。突然遇上它,那么,王公 贵族就会失去他们的尊贵,晋国、楚国就会失去它们的富有,张良、陈平就会失去他们的智慧,孟贲、夏 育就会失去他们的勇力,张仪、苏秦就会失去他们的辩才。是什么东西使它这样的呢?那一定有一种不依 附形体而成立,不依靠外力而行动,不等待出生就存在,不随着死亡就消逝的东西了。所以在天上就成为 星宿,在地下就化为河川山岳;在阴间就成为鬼神,在阳世便又成为人。这个道理十分平常,不值得奇怪 的。 自从东汉以来,儒道沦丧,文风败坏,佛、道等邪说一齐出现。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 依靠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等名臣辅佐,还不能挽救。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在谈笑风生中 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倾倒追随他,使思想和文风又回到正路上来。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左右了。他 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他对儒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诚曾触 犯了皇帝的恼怒,他的勇气能折服三军的主帅:这难道不是与天地化育万物相并列,关系到国家盛衰,浩 大刚正而独立存在的正气吗? 我曾谈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只是天不容许人作伪。人的智谋可以 欺骗王公,却不能欺骗小猪和鱼;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所以韩公的专 心诚意,能够驱散衡山的阴云,却不能够挽回宪宗佞佛的执迷不悟;能够驯服鳄鱼的凶暴,却不能够制止 皇甫镈、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庙堂祭祀,却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 一天的平安。原来,韩公能够遵从的,是天道;他不能屈从的,是人事。 从前,潮州人不知道学习儒道,韩公指定进士赵德做他们的老师。从此潮州的读书人,都专心于学问 的研究和品行的修养,并影响到普通百姓。直到现在,潮州被称为容易治理的地方。确实不错啊,孔子曾 说过这样的话:“有地位的人学了道理,就会爱护人民;地位低的人学了道理,就容易治理。”潮州人敬 奉韩公,吃喝的时候必定要祭祀他,水灾旱荒、疾病瘟疫,凡是有求助于神灵的事,必定到祠庙里去祈祷。 可是祠庙在州官衙门大堂的后面,百姓以为进出不方便。前任州官想申请朝廷建造新的祠庙,没有成功。 元佑五年,朝散郎王涤先生来担任这个州的知州。凡是用来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为榜 样。老百姓心悦诚服以后,便下命令说:“愿意重新修建韩公祠庙的人,就来听从命令。”老百姓高高兴 兴地赶来参加这项工程,在州城南面七里选了一块好地方,一年后新庙就建成了。 16 有人说:“韩公远离京城约万里,而贬官到潮州,不到一年便回去了。他死后有知的话,是不会深切 怀念潮州的,这是明摆着的。”我说:“不是这样的,韩公的神灵在人间,好比水在地上,没有什么地方 不存在。而且潮州人信仰得特别深厚,思念得十分恳切,每当祭祀时,香雾缭绕,不由涌起悲伤凄怆的感 觉,就像见到了他。好比挖一口井得到了水,就说水只在这个地方,难道有这个道理的吗?”元丰七年, 皇帝下诏书封韩公为昌黎伯,所以祠庙的匾额上题为“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州人请我书写他的事迹刻 在石碑上,于是写首诗赠送给他们,让他们歌唱着祭祀韩公。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原诗 (清)纳兰性德 世道江河,动成积.习,风雅之道,而有高髻广额之.忧①。十年前之诗人,皆唐之诗人也,必嗤点夫宋; 近年来之诗人,皆宋之诗人也,必嗤点夫唐。万户同声,千车一辙。其始亦因一二聪明才智之士深恶积习, 欲辟新机意见孤行排众独出而一时附和之家吠声四起善煮为新丰之鸡犬不善煮为鲍老②之衣冠。向之意见 孤出、排众独出者,又成积习矣。盖俗学无基,迎风欲仆,随踵而立。故其于诗也,如矮子观场,随人喜 怒,而不知自有之面目,宁不悲哉? 有客问诗于.予者,曰:“学唐优乎,学宋优乎?” 予曰:“子无问唐也、宋也,亦问子之诗安在耳!《书》曰‘诗言志’;虞挚曰‘诗发乎情,止乎礼 义’。此为诗之本.也,未闻有临摹仿效之习也。古诗称陶、谢,而陶自有陶之诗,谢自有谢之诗。唐诗称 李、杜,而李自有李之诗,杜自有杜之诗。人必有好奇缒险、伐山通道之事,而后有谢诗。人必有北窗高 卧、不肯折腰乡里小儿之意,而后有陶诗。人必有流离道路、每饭不忘君之心,而后有杜诗。人必有放浪 江湖、骑鲸扶月之气,而后有李诗。 “近时龙眠③钱饮光以能诗称.。有人誉其诗为剑南,饮光怒。复誉之为香山,饮光愈怒。人知其意不 慊.,竟誉之为浣花,饮光更大怒,曰:“我自为钱饮光之诗耳,何浣花为?此虽狂言,然不可谓不知诗之 理也。” 客曰:“然.则诗可无师承乎?” 17 曰:“何可无也.?杜老不云乎‘’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凡《骚》《雅》以来,皆汝师也’。 今之为唐为宋者,皆伪体也。能别裁之,而勿为所误,则师承得矣。” 作诗原。 【注】①高髻广额:喻指诗歌创作仿效、附和而无新机。②鲍老:宋代戏剧滑稽角色名。③龙眠:山名, 在安徽桐城西北。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动成积.习 积:累积 B. 此为诗之本.也 本:根本 C. 近时龙眠钱饮光以能诗称. 称:称道 D. 人知其意不慊. 慊:谦虚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有高髻广额之.忧 子孙视之.不甚惜 B. 有客问诗于.予者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 然.则诗可无师承乎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D. 何可无也. 是社稷之臣也.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指出诗的新变有其必然性,但不可误入摹仿的歧途。并强调诗的本原是言志抒情,不可以形式摹 仿。 B. 作者认为,古代著名诗人陶、谢、李、杜之所以成为诗歌大家,就在于他们先学习先贤,然后在各自 的生活道路中,形成了自己的志和情。 C. 文中用钱饮光的例子意在说明写诗应该写出有本人真实情感的诗歌,强调诗作要言己志,抒已情,这 才是作诗之理。 18 D. 本文情感态度鲜明,多用典故,融抒情言志于一炉,气贯中脉,文句流畅,语言整散结合,增添了说 理的气势。 17.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欲辟新机意见孤行排众独出而一时附和之家吠声四起善者为新丰之鸡犬不善者为鲍老之衣冠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盖俗学无基,迎风欲仆,随踵而立。 (2)能别裁之,而勿为所误,则师承得矣。 【答案】14. D 15. B 16. B 17. 欲辟新机/意见孤行/排众独出/而一时附和之家/吠声四起/善者为新丰之鸡犬/不善者为鲍老之衣冠 18. (1)世俗的学问本无根基,只不过是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而变化,跟着别人的脚后跟,亦步亦趋。 (2)能够裁剪淘汰,但是不要被耽误,那么就能得到老师的传承了。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原句的翻译是:别人知道他对这些评价不满意。 慊,满意。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代土地。 B.“于”均为介词,向。 19 C.“然”,指示代词,这样。/连词,表转折,可是。 D.“也”,句末语气词,呢。/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B.“就在于他们先学习先贤”分析错误,原文第 3 段“古诗称陶、谢,而陶自有陶之诗,谢自有谢之诗。 唐诗称李、杜,而李自有李之诗,杜自有杜之诗。人必有好奇缒险、伐山通道之事,而后有谢诗。人必有 北窗高卧、不肯折腰乡里小儿之意,而后有陶诗。人必有流离道路、每饭不忘君之心,而后有杜诗。人必 有放浪江湖、骑鲸扶月之气,而后有李诗”,作者并没有说陶、谢、李、杜曾经向先贤学习。 故选 B。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这句话的翻译是:想要开辟出新的诗歌创作方向,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坚持下去,排斥众人的现点,独树 一帜,但是当时附和的人毫无主见,随口附和,附和得恰到好处的人,就像新丰的鸡犬那样(能认识回家 的路),附和得偏颇的就像宋代的鲍老那样穿着衣冠而不合身,显得那么滑稽可笑。 “欲辟新机”“意见孤行”“排众独出”分别是三种做法,所以中间分别应该断开;“附和之家”是“吠 声四起”的主语,“吠声四起”是“附和之家”的表现,所以二者中间要断开;“善者”和“不善者”是 两类人的不同做法,应该独立成句。 正确的断句为:欲辟新机/意见孤行/排众独出/而一时附和之家/吠声四起/善者为新丰之鸡犬/不善者为鲍 老之衣冠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重点字词:俗学,世俗的学问;基,根基;仆,变化;踵,脚后跟。 20 第二句重点字词:别裁,裁剪淘汰;“为所”表被动句;师承,老师的传承。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 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 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 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 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 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 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 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如今社会风气江河日下,日渐而成习惯,诗歌创作出现了一味仿效附和而无新机的不良风气。十年前 的诗人都宗唐,一定会讥笑宗宋派;近些年来的诗人都宗宋,一定会讥笑宗唐派。众口一词,千篇一排。 出现这种情况,最开始是因为有一两个聪明机智的人,他们深深地厌恶积蓄已久的不良风气,想要开辟出 新的诗歌创作方向,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思坚持下去,排斥众人的现点,独树一帜,但是当时附和的人毫无 主见,随口附和,附和得恰到好处的人,就像新丰的鸡犬那样(能认识回家的路),附和得偏颇的就像宋 代的鲍老那样穿着衣冠而不合身,显得那么滑稽可笑。以前那些人一意孤行,排斥他人的现点,又形成了 另一种积重难返的习惯。世俗的学问本无根基,只不过是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而变化,跟着别人的脚后跟, 亦步亦趋。所以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就像矮子看戏,根本看不到,只是跟着他人的喜怒哀乐而悲伤欢喜, 却不知道戏文本来有他的真面目,难道不悲哀吗? 有人向我询问作诗之道,说:“诗歌创作,是学习唐人好呢,还是学习宋人好呢?” 我说:“你不要问我学唐人还是学宋人,我倒要问问你的诗歌在哪里?《尚书》里说诗歌可以抒发志 向;虞挚说“古人做诗,请歌是由情感而产生的,但受礼节的约束”。这是诗歌的本源,没听说有临摹仿 效的习惯。古诗推崇陶渊明和谢灵运,但是陶渊明自有陶渊明的风格,谢灵运自有谢灵运的风格。唐诗推 崇李白和杜甫,但是李白自有李白的风格,杜甫自有杜甫的风格。一个人写诗,一定要有爱好到神奇之地 探险,开辟山林走出道路的精神,这样才能创造出谢灵运一样的诗歌来。一定要有逍遥地躺在北窗之下, 不肯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的气度,才能创造出陶渊明一样的诗歌来。一定要有即使在颠沛流离中, 但每一餐饭都记挂着君王的忠贞,这样才能创造出杜甫一样的诗歌来。一定要有在江湖中放浪形骸,有骑 21 着鲸鱼追赶月亮的气度,这样才能创造出李白一样的诗歌来。 近段时间龙眠钱饮光因为擅长作诗而被人称道,有人把他的诗歌称为陆放翁的诗歌,钱饮光很生气。 有人又把他的诗歌称为白居易的诗歌,钱饮光更加生气。别人知道他对这些评价不满意,就把他称为是杜 甫,钱饮光越发生气,说:“我的诗就是我的诗歌,为什么要说像杜甫呢?”这虽然是狂言,但不能说他 不知道作诗的真谛。 有人说:“既然如此,那么诗歌可以没有老师传承吗?” 我说:“怎么可以没有呢?杜甫不是说了吗‘区别和裁剪、淘汰那些形式内容都不好的 诗,学习《诗经》风雅的传统,虚心向前贤学习,老师越多,这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凡是自离骚、诗 经以来的作者,都是你的老师。如今宗唐宗宋的人,都是有别于正体的。能够裁剪淘汰,但是不要被耽误, 那么就能得到老师的传承了。” 为此,我写了这篇文章来探讨诗歌的本源。 浙江省杭州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叙录 【清】恽 敬 昔者班孟坚①因刘子政父子《七略》为《艺文志》,序六艺为九种,圣人之经,永世尊尚焉。其.诸子则 别.为十家,论可观者九家,以为“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敬尝通会其说:儒家体备于《礼》及《论语》、《孝经》;墨家变而离其宗;道家阴阳家支骈于《易》; 法家、名家疏源于《春秋》;纵横家、杂家、小说家适用于《诗》、《书》,农家、兵家、术数家、方技家, 圣人未尝专语之.,然其体亦六艺之所孕也。是故六艺要其中,百家明其际会;六艺举其大,百家尽其条流。 故曰修六艺之文观九家之言可以通万方之略后世百家微而文集行文集敝而经义起经义散而文集益漓。学者 少壮至老,贫贱至贵,渐渍于圣贤之精微,阐明于儒先之疏证,而文集反日替.者,何哉?盖附会六艺,屏 绝百家,耳目之用不发,事物之赜不统②,故性情之德不能用也。 敬观之前世,贾生自名家、纵横家入,故其言浩汗而断制;晁错自法家、兵家入,故其言峭实;董仲 舒、刘子政自儒家、道家、阴阳家入,故其言和而.多端;韩退之自儒家、法家、名家入,故其言峻而能达; 22 曾子固、苏子由自儒家、杂家入,故其言温而定;柳子厚、欧阳永叔自儒家、杂家、词赋家入,故其言详 雅有度;杜牧之、苏明允自兵家、纵横家入,故其言纵厉;苏子瞻自纵横家、道家、小说家入,故其言逍 遥而震动。至若黄初、甘露之间③,子桓、子建气体..高朗,叔夜、嗣宗情识精微,始以轻隽为适意,时俗 为自然,风格相仍,渐成轨范,于是文集与百家判为二途。熙宁、宝庆之会④,时师破坏经说,其失也凿.; 陋儒襞积⑤经文,其失也肤。后进之士,窃圣人遗说,规而画之,睇而斫之,于是经义与文集并为一物。 太白、乐天、梦得诸人,自曹魏发情;静修、幼清、正学诸人,自赵宋得理。递趋递下,卑冗日积。是故 百家之敝当折之以六艺;文集之衰,当起之以百家。其高下远近华质,是又在乎.人之所性焉,不可强也已! 敬一人之见,恐违大雅,惟天下好学深思之君子教正之! (有删节) 【注】①班孟坚:即班固,字孟坚。②统;同“通”,通晓,明白。③黄初:魏文帝曹丕年号。甘露:魏 曹髦年号。④熙宁:北宋神宗赵顼年号。宝庆:南宋理宗赵昀年号。⑤襞积:堆砌。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诸子则别.为十家 别:分列。 B. 而文集反日替.者 替:衰落。 C. 子桓、子健气体..高朗 气体:(文章的)气势风格。 D. 时师破坏经说,其失也凿. 凿:明确,确凿。 15.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诸子则别为十家 其.皆出于此乎 B. 圣人未尝专语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 故其言和而.多端 劳苦而.功高如此 D. 是又在乎.人之所性焉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固认为诸子虽有缺陷,但其主旨与六经相合,因此他在《素文志》中既推崇儒家经典,又不忽视诸 23 子的价值。 B. 本文围绕“百家”与“文集”的关系,列举了很多名人的例子说明他们都是从“百家”中汲取营养, 形成了自己的文风。 C. 韩退之即韩愈,柳子厚即柳宗元,欧阳永叔即欧阳修,苏子瞻即苏轼……作者对他们称字不称名,体 现了古人的称呼礼仪。 D. 本文运用举例、引用、对比等手法表达了鲜明的观点,语句费散结合,多铺陈排比,气势磅礴,具有 很强的感染力。 17. 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故 曰 修 六 艺 之 文 观 九 家 之 言 可 以 通 万 方 之 略 后 世 百 家 微 而 文 集 行 文 集 敝 而 经 义 起 经 义 散 而 文 集 益 漓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风格相仍,渐成轨范,于是文集与百家判为二途。 (2)递趋递下,卑冗日积,是故百家之敝,当折之以六艺;文集之衰,当起之以百家。 【答案】14. D 15. C 16. B 17. 故曰/修六艺之文/观九家之言/可以通万方之略/后世百家微而文集行/文集敝而经义起/经义散而文集 益漓 18. (1)(他们的)风格沿袭而下,渐渐成为法则典范,从这时起,文集与百家完全分离为两种不同的道 路。 (2)(文章)愈来愈走向下等,庸劣冗余的文辞每天渐渐堆积,因此诸子百家的弊病应当用六艺来纠正; 文集的衰落,应当用百家来重新振兴。 浙江省湖州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廉卿序 24 【清】吴汝纶 孙况、扬雄,世传所称大贤,其著书皆以成名乎后世。而.孙卿书称说春申,《法言》叹安汉公①之懿., 皆干世论之不韪,载而以告万世者,世以此颇怪之。吾则以谓凡著书者,君子不自得于时者之所为作也。 凡所以不自得者,君子之道,不枉.实以谀人,而当世贵人在势者,必好人谀已。十人谀之,一人不谀, 则贵人恶其傲己,十人者恶其异已。贵人与贵人比肩于上,十人与十人比肩于下,上恶其傲,下恶其异, 虽穷天地、横四海,而无与容吾身,吾且于书也何有?于此有一在势者,虽甚恶之,而犹敬乎其名而不之. 害伤,则君子俯嘿②而就容焉,而以成吾书。而是人也,虽敬乎其名,固前知其不谀已也。闻有书则就求 而亟观焉。察其褒讥所寓,得其疑且似者,且曰“此诗我也,此怨非我也”,则从而 齕之矣。盖必其章 章然称道叹羡我也,大乃始慭置而相忘焉。彼君子也,其志洁,其行危。其不枉实而谀人众。著于天下后 世。及其为书,则往诡辞谬称谲变以自乱,以为吾意之是非,后有君子读吾书而可以自得之矣,安取彼訔 訔察察者为?嗟夫!此殆君子所遭之不幸,其用意至可悲。而《诗》三百篇所为,主文而谲.谏,孔子之《春 秋》所为,定、哀之际微辞者也。孔北海、祢正平之徒,背而易之,乃卒会祸殃。至死不悟,岂不哀哉? 二子之书,意其在此。 吾既推而得之,会吾友张廉卿北来,乃.为书告之。复书曰:“子言殆.是也。”盖自廉卿之北游,五年 于兹,吾与之岁相往来日月相问讯有疑则以问焉有得则以告焉见则面相质别则以书每如此。今兹湖北大吏 走书币,因李相国③聘廉卿而南,都讲于江汉。廉卿,今世之孙扬也。见今贵人在势,皆折节下贤,不好 人谀己,其所遭,孙、扬远不如。其北来也,自李相国已下皆尊师之。老而思欲南归,而湖北君所居乡, 其大吏又慕声礼下之如此。吾知廉卿可以直道正辞,立信文以垂示后世,无所不自得者。独吾离石友,无 以考道问业,疑无问,得无告,于其归不能无怏怏也。因.取所意于古而尝质于君者,书赠之,以为别。 【注释】①安汉公:公元 5 年(汉平帝元始元年),以王莽为太傅,号安汉公。②俯嘿:低头无语。③李 相国:李鸿章,因其时李以大学士兼直隶总督,故称相国。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言》叹安汉公之懿. 懿:美德 B. 不枉.实以谀人 枉:歪曲 C. 主文而谲.谏 谲:多变 D. 子言殆.是也 殆:大概 25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孙卿书称说春申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 而犹敬乎其名而不之.害伤 恐年岁之.不吾与 C. 乃.为 书告之 乃.有所不得已也 D. 因.取所意于古而尝质于君者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况曾在著作中称颂春申君;西汉末年扬雄著有《法言》,赞扬王莽。世人皆以为阿谀之辞,作者认为 这是出于不得已。 B. 君子品行高洁,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他在著书时,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而多“微辞”,在作者 看来,其用意令人悲叹。 C. 作者称赞张廉卿就是当今的孙况、扬雄,对李相国等贵人多有谀词,这是作者以“诡辞谬称谲变以自 乱”,期望后世能明白他的心志。 D. 文章从世人对孙况、扬雄的批评说起,议论为主;后叙写两人友谊,交代写作缘由。全文旨在说明作 家著书立说与所处环境的密切关系。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吾与之岁相往来日月相问讯有疑则以问焉有得则以告焉见则面相质别则以书每如此。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而是人也,虽敬乎其名,固前知其不谀己也,闻有书则就求而亟观焉。 (2)孔北海、祢正平之徒,背而易之,乃卒会祸殃,至死不悟,岂不哀哉? 【答案】14. C 15. D 16. C 17. 吾与之岁相往来/日月相问讯/有疑则以问焉/有得则以告焉/见则面相质/别则以书/每如此。 18. (1)然而这种人,虽然敬重君子的名声,(但)原本就知道他不阿谀自己,一听到有著作问世就马上 26 找来查看。 (2)孔融、祢衡这些人,却违背、改变了这一原则,以至最终遭遇祸害,至死都不明白,难道不悲哀吗? 浙江省嘉兴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义庆幼为武帝所知,年十三袭封南郡公。永初元年,袭封临川王。元嘉中为丹阳尹。有百姓黄初妻赵 杀子妇遇赦,应避孙仇。义庆议以为“周礼父母之仇,避之.海外,盖以.莫大之冤,理不可夺。至于骨肉相 残,当求之法外。礼有过失之宥,律无仇祖之文。况赵之纵暴,本由于酒,论心即实,事尽荒耄....。岂得以 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仇,宜共天同域,无亏孝道”。六年,加尚书左仆射。八年,太白犯左执法,义 庆惧有灾祸,乞外镇。文帝诏谕之,以为“玄象茫昧,左执法尝有变,王光禄至今平安。日蚀三朝①,天 下之至忌,晋孝武初有此异。彼庸主耳,犹竟无他”。义庆固求解.仆射,乃.许之。 九年,出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荆州居上流之重,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武帝诸子遍居 之。义庆以宗室令美,故特有此授。性谦虚,始至及去镇,迎送物并不受。十二年,普使内外群臣举士, 义庆表举前临沮令新野庾实、前征奉朝请武陵龚祈、处士南阳师觉授。义庆留心抚物,州统内官长亲老不 随在官舍者,一年听.三吏饷家。先是,王弘为江州,亦有此制。在州八年,为西土所安。撰《徐州先贤传》 十卷奏上之。又拟班固《典引》为《典叙》,以述皇代之美。 改授江州,又迁南兖州刺史,并带都督。寻即本号加开府仪同三司。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文 辞虽不多,足为宗室之表。历任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沙门颇致费损。少善骑乘,及长,不复跨马。招聚 才学之士,远近必至。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谘议。其馀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 等,并有辞章之美,引为佐吏国臣。所著《世说》十卷,撰《集林》二百卷,并行于.世。文帝每与义庆书, 常加意斟酌。 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元嘉中,河济俱清,当时以为美瑞。照为 《河清颂》,其序甚工。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 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 雀相随乎”于是奏诗,义庆奇之。赐帛二十匹,寻擢为国侍郎,甚见知赏。迁秣陵令。文帝以为中书舍人。 上好为文章,自谓人莫能及,照悟其旨,为文章多鄙言累句。咸谓照才尽,实不然也。临海王子顼为荆州, 照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子顼败,为乱兵所杀。 27 义庆在广陵有疾而白虹贯城野麕入府心甚恶之因陈求还文帝许解州以本号还朝。二十一年,薨于都下, 追赠司空,谥曰康王。 (节选自《南史·刘义庆》) 【注释】①三朝:正月初一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事尽荒耄.. 荒耄:年老糊涂 B. 义庆固求解.仆射 解:押解 C. 一年听.三吏饷家 听:同意,允许 D. 大丈夫岂可遂蕴.智 蕴:埋没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周礼父母之仇,避之.海外 哀吾生之.须臾 B. 盖以.莫大之冤,理不可夺 不赂者以.赂者丧 C. 乃.许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并行于.世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此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义庆自幼即为武帝所赞赏。十三岁那年,刘义庆袭封南郡公,后袭封临川王,先后担任丹阳尹、尚 书左仆射、平西将军、荆州刺史等职。 B. 刘义庆为人谦虚、清廉。到荆州上任及离任时,他一概不接受因迎送而馈赠给他的物品,在该州任职 八年,奠定了西部地区的安定局面。 C. 刘义庆很有创作才华,擅长古乐府,文辞刚健美丽,撰写《徐州先贤传》十卷,模拟《典引》写作《典 叙》,著有《世说》《集林》等书。 D. 本文写鲍照的诗文オ华,写他从最初不被刘义庆了解,到后来得到刘义庆赞赏重用,旨在表现刘义庆 28 为人宽厚、重视人才爱惜人オ的一面。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义 庆 在 广 陵 有 疾 而 白 虹 贯 城 野 麕 入 府 心 甚 恶 之 因 陈 求 还 文 帝 许 解 州 以 本号 还 朝。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文辞虽不多,足为宗室之表。 (2)照悟其旨,为文章多鄙言累句,咸谓照才尽,实不然也。 【答案】14. B 15. B 16. C 17. 义庆在广陵有疾/而白虹贯城/野麕入府/心甚恶之/因陈求还/文帝许解州/以本号还朝。 18. (1)他(刘义庆)性情简约朴素,很少嗜好和欲望,爱好文章义理,文章辞赋虽然不多,但是足可以作为 宗室的表率。(2)鲍照领悟了他的心意,写出文章来,便故意多用些浅薄、重复的词句。当时人们都认为 鲍照才华已尽,其实并不是这样。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