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 2021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一)
浙江省台州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一)(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它来源于生活,所以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陕西的剪纸朴素豪放,山
西的剪纸精细秀美,宜兴的剪纸繁复整齐。因为剪纸多出自民间,材料又多为纸张,所以难以保存。剪纸
确切的出现时间只能通过剪纸所用的材料、工具和史料的记载来推测,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中就
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到了明清时期,剪纸工艺走向鼎盛,不论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人人的生活
都离不开剪纸。
剪纸是一种装饰艺术,是通过镂空的方式来呈现的。为了加强装饰性,剪纸作品上会添加一些花朵、
纹样,比如在人物的衣服上添加繁复的纹路,将人物的头发剪成一丝一丝的镂空状,把动物的羽毛夸张成
连续的锯齿状等。《金色的海螺》中树木的树叶采用了镂空的处理方式,这巧妙地表现出树叶随风飘动的
轻盈,将树叶和树干的质感区分出来,更好地体现了事物的特点。仙女海螺的衣服上布满了花纹,裙子上
采用一层一层线性镂空的拼接,表现出女子纱裙的轻盈飘逸。用密集的规整的纹路代替了一片式的服饰,
使得整个角色更加通透灵动,有着中国古代女子的柔美与细致。
(摘编自杨洋《剪纸艺术的文化传承》,今传媒)
材料二:
剪纸的制作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剪刀剪,一种是用刻刀刻,统称为“剪纸”。剪纸有着非常浓
厚的装饰性,由于是在平面上用剪(或刻)刀进行造型,所剪出的花草、虫鱼、鸟禽和人物,均带有一种
朴素而夸张的美感。其所独有的“剪刀味”是剪纸艺术的主要特征。剪纸经过无数劳动者和艺人的创造,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形成了单色剪纸、折叠剪纸、套色剪纸、填色剪纸、分色剪纸、衬色剪纸、拼色
剪纸、点彩剪纸、勾绘剪纸、木印剪纸等多种表现手法。民间剪纸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不仅表现了群众
所熟悉的事物,也反映了他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
从这些美丽的剪纸中,人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吉祥图案,看到有趣的动物、植物,看到历史传说中的英
雄好汉,看到戏曲和神话故事,看到人们对生命的礼赞,看到劳动者们对生活和劳动的热爱之情。
中国民间的吉祥剪纸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贴在窗棂上的“窗花”和贴在门楣上的“门笺”,到祭
神祀祖的“供花”和婚嫁喜庆时的“喜花”、“礼花”;从美化环境的“炕围花”、“顶棚花”,到用作
刺绣花样的“鞋花”、“荷包花”,寓意吉祥的剪纸,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思想和情感。剪纸
中常见的吉祥题材有福、禄、寿、喜、如意、鹤寿双全、长命富贵、连年有余、岁寒三友、四君子花、鲤
鱼跳龙门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继续应用这些吉祥图案的剪纸时,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也随之有所升
华。
(摘编自孙建君《重新发现剪纸的文化意义》,《光明日报》)
材料三:
中国民间剪纸是普通人生活的写照,也是期望幸福美好的思想寄托。它的题材包罗万象,以“生产、
生活、生命”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大众化、民俗化特点,眼里看到、手中做到、心中想到的都可以剪
成寓意丰富、生动优美的艺术形象。通过淳朴活泼的表现手法,在看似不相于不合理的形象中,包含深刻
思想、生动优美的艺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民间剪纸通过艺术手段呈现意象之美,如《麻姑献寿》的思想
内容,表达对生命的热爱、祝福健康长寿的意象主题;《金玉满堂》《五谷丰登》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祈愿生活富足的意象主题。剪纸是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完美统一。
传统艺术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作为传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剪纸同样地看到作
品本身表现的完美形态,而且能休会画面之外的意象之美。如《春江花月夜》这幅剪纸作品中,画面描绘
了人们荡舟江面的美景并引发联想:夕阳西下月亮升起,春江两岸层峦叠,花枝异影,水面波心荡月,浆
橹添声,人们驾着轻舟在江中漫游,是何等的诗情画意。优秀的剪纸作品是融意境与形象于一体的,不仅
有形的意境之美,而且蕴含着无形的生动意蕴。民间剪纸通常采用谐音表意、指事会意等手法,表达美好
的愿望和渴求。谐音表意是通过画面中形象的读音所产生的谐音来表达美好祝福的意用。如“鸡”与“吉”
谐音,构成了“室上大吉”:“蝠”与“福”谐音,蝙蝠的形象就成了福运的象征。指事会意是指将人们
的美好愿望与某些事物的形象联系起来,赋予这些形象以吉祥的意味。如龟鹤、灵芝等象征长寿,鸳鸯象
征爱情。人们看到这些形象就会联想到它们所代表的美好寓意,这种含蓄优美的表达方式,使民间剪纸的
意象更加丰富多彩。
(摘编自郭云月《间剪纸艺术的文化意象之美》)
3
7. 下列对材料中“中国剪纸”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剪纸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就有相关记载,明清时期剪纸工艺走向鼎盛。但由于材料多为纸张,
又出自民间,所以难以保存。
B. 中国民间剪纸是普通人生活的写照,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山西的剪纸朴素豪放,深深地
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思想和情感。
C. 中国剪纸有着非常浓厚的装饰性,带有朴素而夸张的美感,因而在平面上用剪(或刻)刀进行造型的
“剪刀味”是剪纸艺术的主要特征。
D. 剪纸具有鲜明的大众化、民俗化特点,常常通过淳朴活泼的表现手法呈现寓意丰富、生动优美的艺术
形象,表达美好的意象主题。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衣物上添加花纹,将人物的头发剪成镂空状,把动物的羽毛夸张成锯齿状,这些细节更好地表现了
剪纸对象的特点,也强化了剪纸的装饰艺术。
B. 无论是贴在窗棂上的“窗花”,还是祭神祀祖的“供花”,或者刺绣花样的“荷包花”,都具有深刻
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吉祥剪纸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完美统一。
C. 优秀的民间剪纸和传统艺术都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如剪纸作品《春江花月夜》兼具
有形的意境之美和无形的生动意蕴,与张若虚的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D. 民间剪纸通常采用“室上大吉”谐音表意和“鸳鸯”指事会意等手法,表达美好祝福的意图。这种含
蓄优美的表达方式,使民间剪纸的意象更加丰富多彩。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剪纸的意象特点和文化内涵。
【答案】7. D 8. C
9. 意象特点:带有朴素而夸张的美感,融意境与形象于一体。文化内涵:融入思想和情感,表达对生活的
美好期盼。
【解析】
【7 题详解】
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出自民间”错误,原文“多出自民间”“不论皇宫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人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剪纸”;
B.“山西的剪纸朴素豪放”错误,原文“陕西的剪纸朴素豪放,山西的剪纸精细秀美”;
C.“因而”错误,前后内容并无因果关系,由原文“剪纸有着非常浓厚的装饰性,由于是在平面上用剪(或
刻)刀进行造型,所剪出的花草、虫鱼、乌禽和人物,均带有一种朴素而夸张的美感。其所独有的‘剪刀
味’是剪纸艺术的主要特征”可知它们都是剪纸艺术的特征。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民间剪纸和传统艺术”并列不当,原文“作为传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剪纸同样不例外”,剪纸
艺术是传统艺术的组成部分。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本题要求“概括中国剪纸的意象特点和文化内涵”。
概括意象特点,由材料二“剪纸有着非常浓厚的装饰性,由于是在平面上用剪(或刻)刀进行造型,所剪
出的花草、虫鱼、乌禽和人物,均带有一种朴素而夸张的美感”概括出中国剪纸带有朴素而夸张的美感;
由材料三“传统艺术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作为传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剪纸同样地
看到作品本身表现的完美形态,而且能休会画面之外的意象之美”“优秀的剪纸作品是融意境与形象于一
体的,不仅有形的意境之美,而且蕴含着无形的生动意蕴”概括出中国剪纸融意境与形象于一体的特点。
概括文化内涵,由材料二“从贴在窗棂上的……从美化环境的……寓意吉祥的剪纸,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
日常生活的思想和情感”概括出中国剪纸融入了思想和情感;由“剪纸中常见的吉祥题材有福、禄、寿、
喜、如意、鹤寿双全、长命富贵、连年有余、岁寒三友、四君子花、鲤鱼跳龙门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
们在继续应用这些吉祥图案的剪纸时,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也随之有所升华”概括出中国剪纸表达人们对生
5
活的美好期盼。
浙江省温州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欧洲走在区域产业合作的最前沿,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建成了统一的大市场,区域内生产要素和商品
服务可以自由流动。之后实现货币政策一体化,启用欧元, 建成经济一体化联盟。在北美,美国与加拿
大和墨西哥 1992 年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区”,开启了北美的区域一体化进程。2018 年美国总统主导三国
重新签署美墨加自贸区协定,提高了部分协议规则的标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了美加墨三国的分工合
作,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区域产业链。
同样是全球三大经济中心的东亚,分工合作的紧密程度不亚于欧美和北美,却始终没有达成区域合作
协议。区域内最早建立的自贸区是东盟,之后区域内三个最大的经济体一中国、日本和韩国先后与东盟签
署了自贸区协议,但中日韩三国始终没有达成自由贸易协议。RCEP 首次将中日韩纳入一个统一的区域协
定,随着区域内要素和商品流动的壁垒逐步削弱、扫平,规则和标准逐渐统一,更多的产业、企业、个人
可以在更加自由、便利、公平的东亚区域内寻求新的机会。这将为身处全球化变局的中国产业调整战略、
重新布局提供机会。
(摘编自陶涛《RCEP 将为东亚区域产业合作做好准备》)
材料二:
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区域化、本地化成为趋势。许多国家出于维
护自身经济安全考虑,或将部分产业链迁回本国,或围绕周边地区进行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因此变得更
短,更有弹性。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对外国市场开拓有余,对国内市场建设不足”的短板,中国
进出口贸易依存度的峰值一度达到 64%。面对发展转型叠加逆全球化的历史性困局,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为区
域合作提供更大机遇。
6
目前,东亚地区在区域合作方面呈现后来居上之势。中日韩和东盟 10 国,人口是欧盟的 5 倍,面积
是其 3.5 倍,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两大地区的 GDP 总额基本相当。RCEP 促使成员国朝着零关税、零壁
垒的方向发展,为产业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为各国在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创造了更大的
战略腹地和回旋空间。
(摘编自汪婉《打造“东亚循环”,构建中国新发展格局》
材料三:
2020 年 11 月 15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最终落地。RCEP15 个成员国的经济体量、
总人口和贸易总额均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RCEP 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 也是到目前为止世
界上规模最大的区域性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 年东亚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唯一
保持正增长的地区,东亚有望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的阴云之下,RCEP 是一股
清流,让世界重新燃起了对自由贸易、多边主义的信心。
从经济合作的角度来说,RCEP 内容更加丰富、多元,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之外,还包括电子商务、
知识产权等新的经济合作模式,顺应了世界贸易形态发展的方向。RCEP 关于原产地的规则实际上构建了
更加通畅的产业合作的网络,形成了一个更开放的产业合作体系,顺应了基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
自由贸易合作的潮流。
(摘编自孙兴杰《RCEP 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7. 下列对材料中“区域合作”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区域产业合作的先锋是欧洲,欧洲在 90 年代达成了区域合作协议,此后北美逐步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
的区域产业链。
B. 区域合作协议在 RCEP 落地前没有在东亚达成,作为区域内三大经济体的中日韩三国间未曾签署过自由
贸易协议。
C. 在区域合作方面东亚有赶超其他区域的态势,相比欧盟,中日韩与东盟 10 国在人口、面积上有优势,
GDP 也不容小觑。
D. 区域经济合作能够体现自由贸易与够边主义主张,区域化推动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产业链、供应链格局
发生深刻转变。
7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疫情之下,各国选择将部分产业链迁回本国或围绕周边地区进行布局,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
维护各国自身经济安全。
B.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依存度高,不利于区域合作的展开,身处全球化变局之中,中国产
业格局亟待发展转型。
C.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为解决中国经济短板问
题提供新思路,也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了更大机遇。
D. RCEP 成员国的经济体量、人口和贸易总额均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东亚因此可能成为 2020 年全球经济
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地区。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 RCEP 落地在经济领域的意义。
【答案】7. D 8. C
9. ①使东亚区域更自由、便利、公平,催生学科网区域产业合作新机会。(为成员国产业分工与合作提供
了广阔的空间)②为中国产业在全球化变局中调整战略、重新布局提供机会。③为成员国在经济合作与竞
争中提供更大战略腹地和回旋空间。④构建更丰富、多元的经济合作模式,顺应世界贸易发展方向。⑤形
成更开放的产业合作体系,顺应自由贸易合作的潮流。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D.曲解文意,“区域化推动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发生深刻转变”错误,由原文“疫情之
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区域化、本地化成为趋势”可知,原文是“区域化、本
地化成为趋势”,而不是“区域化推动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发生深刻转变。
故选 D。
【8 题详解】
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偷换概念。“各国选择将部分产业链迁回本国或围绕周边地区进行布局”错误,由原文“许多国家出于
维护自身经济安全考虑,或将部分产业链迁回本国,或围绕周边地区进行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因此变得
更短,更有弹性”可知,将部分产业链迁回本国或围绕周边地区进行布局的是“许多国家”,并非“各国”。
B.无中生有。“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依存度高,不利于区域合作的展开”错误,由原文“改
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对外国市场开拓有余,对国内市场建设不足’的短板,中国进出口
贸易依存度的峰值一度达到 64%。……这将为区域合作提供更大机遇”可知,仅能得知中国进出口贸易依
存度峰值高,“不利于区域合作的展开”并无依据。
D.强加因果。“东亚因此可能成为 2020 年全球经济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地区”错误,由原文“RCEP15 个成
员国的经济体量、总人口和贸易总额均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RCEP 将是全球最大的 自由贸易区。RCEP
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区域性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 年东亚可能
成为全球经济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地区,东亚有望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可知,RCEP 规模大与“2020 年东亚
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地区”无明确联系。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RCEP 首次将中日韩纳入一个统一的区域协定,随着区域内要素和商品流动的壁垒逐步削弱、扫
平,规则和标准逐渐统一,更多的产业、企业、个人可以在更加自由、便利、公平的东亚区域内寻求新的
机会”可知,使东亚区域更自由、便利、公平,催生学科网区域产业合作新机会。(为成员国产业分工与
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由原文“这将为身处全球化变局的中国产业调整战略、重新布局提供机会”可知,为中国产业在全球化变
局中调整战略、重新布局提供机会。
由原文“RCEP 促使成员国朝着零关税、零壁垒的方向发展,为产业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
为各国在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创造了更大的战略腹地和回旋空间”可知,为成员国在经济合作与竞争中
提供更大战略腹地和回旋空间。
由原文“从经济合作的角度来说,RCEP 内容更加丰富、多元,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之外,还包括电子商
9
务、知识产权等新的经济合作模式,顺应了世界贸易形态发展的方向”可知,构建更丰富、多元的经济合
作模式,顺应世界贸易发展方向。
由原文“RCEP 关于原产地的规则实际上构建了更加通畅的产业合作的网络,形成了一个更开放的产业合
作体系,顺应了基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自由贸易合作的潮流”可知,形成更开放的产业合作体系,
顺应自由贸易合作的潮流。
浙江省诸暨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2 月 17 日晚,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中
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的太极拳,既是一门“刚柔疾缓、内外一统”的传
统拳术,更是一项“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的大众运动、一种“中正圆活、天人合一”的文化载体。太极
拳爱好者的大众性是它与很多“濒危”的非遗项目最显著的不同之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太极拳在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有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
随着申遗成功,太极拳爱好者会更多。为太极拳申遗成功喝彩的同时,我们也应对太极拳文化保持敬畏。
任何借太极拳哗众取宠、混淆视听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对非遗的践踏,对此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坚决反对。
申遗成功不是“无以复加的荣誉”,而是在保护中传承推广的新起点。以大众的、运动的、文化的审
美“祛魅”,以可亲可近的面貌争取更多人的了解、认同、热爱,太极拳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价
值观念之美,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传播,惠及全人类。
(摘编自李思辉《太极拳申遗成功不忘对文化遗产保持敬畏》)
材料二:
太极拳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汲取传统养生和技击智慧而编创的一种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里
及外的形体表达,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修身养性。集文化、健康、武术三种属性于一体的太极拳向全世界
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共享古老东方的体育实践。
太极拳申遗成功是对其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太极拳代表着中国人的哲学和价
值观,是中国人健康、自然、和谐生活方式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们乐意看到中国优秀传统
10
文化的动态符号扬帆出海,风靡全球,推动全球文化的交流互鉴,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申遗成功只是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强音,而不是终曲。未来,守护好文化遗产,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
努力;传承好文化遗产,需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天下太极是一家”,太极拳是世界的遗产、人类
的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太极拳及太极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造福人类的千秋功业。
(摘编自韩朝阳《太极拳:世界的遗产,人类的财富》)
材料三:
太极拳是一个集百家之长、内涵丰富的武术文化,它集佛、道、儒三家的诸多优秀理念为一体,并以
“中庸”为体,以“无用”为用,将中华的哲学、美学、医学的精髓融于一身,拥有“慈悲为念”的佛家
之论,“道法自然”的道家之论和“仁义为体”的儒家之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
及兼容并包的特点。
自形成到现在,太极拳获得了蓬勃的发展,这不单是运动形态的发展,更是活性的延续。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本质及精髓在于活态性,其不仅仅体现的是时间积累下的文化遗留,更承载着传统文化形态,而能
够通过活态的形式继续发展是确定太极拳为非遗的关键指标。
作为一种具有活态性的特殊非遗文化,师徒制是太极拳得以传承的坚实保障。它能够通过面对面的方
式进行直接教学,并且能够长期保持其原有的礼法、技击和审美标准等,深层的思想追求、情感流露也会
不断传递。基于此,在上一代和下一代进行传递的过程中,太极拳所蕴含的武术文化也不会发生改变。可
见师徒制在保护和发扬太极拳方面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摘编自王士赵、何亚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太极拳的传承价值及其发展研究》)
7. 下列对材料中“太极拳”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极拳核心思想是太极、阴阳辩证理念,尤以太极哲理为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体表达。
B. 太极拳集传统拳术、大众运动、文化载体三者于一体,向世界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C. 太极拳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载体,代表中国人的哲学、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D. 太极拳拥有佛、道、儒等思想,融哲学、美学、医学的精髓于一体,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1
A. 太极拳爱好者广泛,目前已有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太极拳,而大众性也成为了太极拳与其他非遗
项目最显著的区别。
B. 我们希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态符号的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推动文化交流,成为世界
的遗产,福泽全人类。
C. 申遗成功是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强音,它不仅意味着太极拳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新起点,也让太极从一
国走向了天下一家。
D. 太极拳的蓬勃发展,不仅是运动形态的发展,更是活性的延续,而申遗成功使太极拳能够通过活态的
形式继续发展下去。
9. 概括材料二和三关于保护、传承与推广太极拳的观点的异同。
【答案】7. C 8. B
9. 同:①成为承载传统文化的运动形态(形体表达);②通过活态形式继续发展。异:①强调太极是世界
的遗产,重视全球推广和文化的交流互鉴;②强调师徒制,重视代际传承和文化的独特性。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C.“太极拳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载体”错误。材料二中原文为“太极拳申遗成功是对其价值的肯定,也是
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而非选项中所说“太极拳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载体”。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大众性也成为了太极拳与其他非遗项目最显著的区别”错误。材料一中原文为“太极拳爱好者的大众
性是它与很多‘濒危’的非遗项目最显著的不同之处”,而非“与其他(全部)非遗项目最显著的区别”。
C.“也让太极从一国走向了天下一家”错误。“走向天下一家”是愿景而非现实。
12
D.“申遗成功使太极拳能够通过活态的形式继续发展下去”错误。根据材料三原文“通过活态的形式继续
发展是确定太极拳为非遗的关键指标”,可见不是“申遗成功使太极拳以活态的形式发展下去”。
故选 B。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内容,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概括材料二和三关于保护、传承与推广太极拳的观点的异同。
相同点:
由材料二“太极拳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汲取传统养生和技击智慧而编创的一种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由里及外的形体表达”“承好文化遗产,需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分析可概括出:成为承载传统文
化的运动形态(形体表达);
由材料三“自形成到现在,太极拳获得了蓬勃的发展,这不单是运动形态的发展,更是活性的延续”“作
为一种具有活态性的特殊非遗文化,师徒制是太极拳得以传承的坚实保障”分析可概括出:通过活态形式
继续发展。
不同点:
由材料二“未来,守护好文化遗产,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太极拳是世界的遗产、人类的财富,保
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太极拳及太极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造福人类的千秋功业”分析可概括出:
强调太极是世界的遗产,重视全球推广和文化的交流互鉴;
由材料三“作为一种具有活态性的特殊非遗文化,师徒制是太极拳得以传承的坚实保障”“可见师徒制在
保护和发扬太极拳方面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分析可概括出:强调师徒制,重视代际传承和文化的独特
性。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3
数据这种新的生产要素与之前的生产要素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有待我们探索解答。比如,数据是人
们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并采集的,数据的权属如何确定?数据的复制成本几乎是零,这与其他任何生产资料
都不一样,如何定价?数据越积累越多,而且积累速度很快,可以说取之不尽,似乎不具有稀缺性,何以
成为资产?数据来自众多个人,如何保护个人隐私?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数据治理以“数据”为研究对象,主张在确保数据安全前提下,建立健全规则体系,理顺各方参与者
在数据流通各个环节的权责关系,形成多方参与者良性互动、共建共享共治的数据流通模式,从而最大限
度地释放数据价值。
(摘编自杜小勇《系统探讨“数据治理”》,《人民日报》2020 年 9 月 8 日)
材料二:
健康码是搭载在智能手机客户端(如支付宝、微信)上的小程序,由个人实名认证并填报健康状况(体
温、接触史等);平台端则通过对手机漫游轨迹的定位,并利用大数据(打通社区、办公物业、交通口数
据)算法比对密切接触人员,尤其是比对既有“涉疫情重点人员库”,从而达成对个人自主填报之健康信
息进行高度精准并实时更新的动态校验。健康码最终体现为一个带有颜色标记的二维码(表示健康的“绿
色”会根据一个人出入不同的时空场域而自动改变成“黄色”或“红色”),作为个人的健康证明。正是
基于这一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变色”系统,健康码很快在疫情防控部署中,被用作身份识别系统,成为
人们进出社区、办公口、交通卡口、机场火车站等多个场景的“通行证”-扫码核验、亮码通行,成为了
疫情期间人们越来越熟悉的进出程序,对有效排查疑似病患、控制病毒播散发挥关键作用。
(摘编自吴冠军《健康码、数字人与余数生命》)
材料三:
在组织法、行为法和数据法的三维观照下,转型后的健康码首先要求引入“政府即平台”理念,彻底
改造条块分割体系,重构行政主体制度,从基于疫情防控事项的整合迈向更广泛事项的整合。其次,限制
公民行为自由的健康码是紧急状态下对个人基本权利的克减,其正当性建立在新冠疫情超强传播性和致命
性的基础上,一旦疫情缓解或结束,健康码就必须脱离强制性和约束性,从行政机关依职权的行政行为转
为公民自愿选择、国家依申请作出的行政给付行为。尽管如此,行政机关仍负有算法解释和算法审计的职
责,以保证公共服务的公平性。最后,健康码数据的收集与使用与疫情防控的目的密不可分,若《国家自
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三级响应终止,相关数据的处理将不再必要,根据存储期限最小原则,均应删除或
匿名化。就此而言,转型后的健康码不再享有公共利益豁免,相关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应重新获得个体
14
同意,对于涉及健康医疗的敏感信息,还应单独取得明确同意,并履行必要的安全评估程序。总之,作为
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成功经验,健康码蕴含了国家治理变革的契机,可只有矢志不渝地坚持法治原则和人
权保障,才能让数字力量赋能美好社会,而不会滑入科技利维坦的深渊。
(摘编自许可《健康码的法律之维》)
7. 下列对材料中“数据”和“健康码数据”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其他任何生产资料都不一样,它的复制成本几乎是零。
B. 数据来自众多个人,具有隐私性,因此数据治理应该尽量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
C. 健康码是先由个人申报再经平台算法比对验核最后呈现为有颜色标志的二维码数据。
D. 健康码数据与疫情防控的需要密不可分,当相关数据处理不再必要,应删除或匿名化。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顺数据治理中流通环节的权责关系,主要是指理顺行政部门采集数据时的权力和进行算法解释、算
法审计时承担的职责。
B. 形成良性互动、共建共享共治的数据流通模式,要求政府在使用健康码治理时,应遵循国家申请、公
民自愿选择的治理原则。
C. 疫情期间的健康码享有公共利益豁免权,这意味着国家可以强制性地获取私人信息,而个人也应该支
持公共治理而让渡部分个人权益。
D. 只有坚持法治原则和人权保障,才能让数字力量赋能美好社会,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数据价值,充分
实现智能高效的数据化治理。
9. 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在疫情防控阶段的数据治理中健康码呈现出的优点和缺陷。
【答案】7. B 8. D
9. 优点:低成本,高效率
缺陷:存在数据壁垒,损伤公民权
【解析】
15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因此数据治理应该尽量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理解错误。原文只是说“数据来自众多个人”,如
何保护个人隐私有待我们去研究,并不意味着来自个人的数据都具有隐私性。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主要是指理顺行政部门采集数据时的权力和进行算法解释、算法审计时承担的职责”理解错误。原
文第一段说的是“理顺各方参与者在数据流通各个环节的权责关系”,“各方参与者”不仅仅指行政部门,
还包括数据提交者,数据提交者应对所提交数据的真实性负责,所以选项以偏概全。
B.“要求政府在使用健康码治理时,应遵循国家申请、公民自愿选择的治理原则”理解错误。形成良性
互动、共建共享共治的数据流通模式的做法不能一概而论,根据原文“一旦疫情缓解或结束,健康码就必
须脱离强制性和约束性,从行政机关依职权的行政行为转为公民自愿选择、国家依申请作出的行政给付行
为。”,可知疫情期间健康码的使用就需要适度的强制性和约束性。
C.“这意味着国家可以强制性地获取私人信息,而个人也应该支持公共治理而让渡部分个人权益。”理
解错误。选项前后答非所问,个人确实应该让渡部分个人权益,但这不属于健康码的公共利益豁免权。
故选 D。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在疫情防控阶段的数据治理中健康码呈现出的优点和缺陷。根据材料
内容,材料二重点谈论的是健康码呈现出的优点,材料三重点谈论的是健康码呈现出的缺陷。
根据材料二“正是基于这一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变色’系统,健康码很快在疫情防控部署中,被用作身
份识别系统,成为人们进出社区、办公口、交通卡口、机场火车站等多个场景的‘通行证’——扫码核验、
亮码通行,成为了疫情期间人们越来越熟悉的进出程序,对有效排查疑似病患、控制病毒播散发挥关键作
16
用。”可从低成本,高效率、方便快捷的角度分析。
根据材料三“转型后的健康码不再享有公共利益豁免,相关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应重新获得个体同意,
对于涉及健康医疗的敏感信息,还应单独取得明确同意,并履行必要的安全评估程序。”可从存在数据壁
垒角度分析。根据“可只有矢志不渝地坚持法治原则和人权保障,才能让数字力量赋能美好社会,而不会
滑入科技利维坦的深渊。”可从损伤公民权角度分析。
浙江省杭州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云经济的本质是通过互联网与通信网,把超大规模的云服务中心的计算与存储能力,以低成本、高效
能、高可用的方式,提供给全球的政府、企业及个人消费者,以实现数据的分享与交换。云计算是一种互
联网服务,是一种管理思想,通过对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互联与管理,构建全球统一数据服务市场,
完成数据的交换与交易。
需要强调的是,云经济本身是一个自然的结果,并不是说是技术的驱动或者哪一个公司发明的——经
过多年来的积淀和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当前存储和流动于各种“端”之上的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分散、
越来越需要实时的处理和应用,这就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计算和存储量。海量数据的产生,催生了数据需求、
供给以及交换的规模化趋势。显而易见的,传统的 PC(个人计算机)无法响应这种需求,这就决定了整个
IT 的基础架构必然要向“云”转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计算、存储与带宽资源更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并
使能耗得到进一步降低。
——《云经济的本质》
材料二
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云经济”时,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局势,深度拓展市场空间,并结本国实际
情况,综合分析金融、政务与教育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要求,推进产业协调发展,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
展战略与执行方案。认真分析“云经济”可能对成本收益、企业发展带来影响,通过研究战略执行流程,
对中国云计算的经济发展思路与建设模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制定出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指导意见和发展
17
规划,从而推动“云经济”发展。
——《“云经济”补位彰显经济韧性》
材料三
云计算标准建设对云计算产业和“云经济”的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已制定了多项云计算领域国家标准,技术格局已经基本成型,但是关于云计算产业服务和应用的
落地实践标准尚未建立,尽快研讨和制定混合云、多云管理、企业上云等多个应用服务领域的标准变得日
益迫切。此外,现阶段制约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和应用的最普遍、最核心的内在因素是云计算的安全性和
数据私密性保护。IDC 等研究机构的调研显示,缺乏安全的信任度是阻碍中国行业用户上云、用云的最重
要原因之一。加快研究完善“云经济”环境下个人和企业信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与制度,制定
信息收集、存储、转移、删除、跨境流动等管理规则,制定云计算产业的相关法律,从法律上保障上云用
户敢用、能用、爱用,才能推动我国“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云经济”被偶然引爆背后的必然与挑战》
材料四
以“云消费”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因此,按
时按需完善和出台相关政策,保障监管与服务的及时跟进,让发展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既是经济社会发
展之所需,也是民生福祉之所在。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多次强调,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
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
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而“云消费”、“云逛街”等消费模式所具有的高效率、新体验、优服务的特点,
对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增长点意义重大。不同于传统消费方式,非现场体验无直观感受,因此法律保障与
政策监管对消费者来说尤为重要,这也是消费者愿消费、敢消费的必要保障。
——《“云经济”,要有“接地气”的支撑》
7. 下列关于“云经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经济的本质是借助互联网与通信网,使数据在全球的政府、企业及个人消费者之间进行分享与交换。
B. 云经济产生的原因是当前越来越大的计算和存储量,催生了数据需求、供给以及交换的规模化趋势。
C. 云经济的环境下要重视制定个人和企业信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与制度,以及与信息相关的
18
管理规则。
D. 云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产生了许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民生福祉
之所在。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和执行方案的时候,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认真评估云经济对成本收益、
企业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
B. 我国已制定了多项云计算领域国家标准,技术格局已经成型但是关于云计算产业服务、应用的实践标
准尚未建立。
C. 缺乏安全的信任度阻碍了中国行业用户上云、用云,现阶段云计算的安全性和数据私密性保护刻不容
缓。
D. “云消费”“云逛街”等消费模式,不同于传统消费方式,非现场体验无直观感受,所以能刺激消费
需求增长点。
9. 如何推动我国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请结合材料提出建议。
【答案】7. D 8. C
9.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与执行方案;②制定多个应用服务领域的标准;③加快研究完善信息保护、
信息安全相关法规与制度;④按时按需完善和出台监管与服务的相关政策。
浙江省湖州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贫困户”不容忽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 2.5 亿,60 岁及以上网民只有 0.6
亿,还有近 2 亿的老年人没能搭上信息快车。对此,千万不要发出“何不食肉糜”的感叹,这里面很可能
有你我的家人,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已经深深嵌入了时代烙印,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而且随
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代沟只会越来越明显。今天还算玩得溜的中年人,不是也看不懂“新世代”了吗?
19
未来,我们会不会也是“数字贫困户”呢?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难题,对于今天这批“数字贫困户”来说,所面临的不只是生活不便,而是真真
切切的歧视与不公。看起来,不少老年人会发语音、会抢红包、会在朋友圈点赞,但在共享单车、移动支
付等互联网深度交互领域,他们的学习成本依然很高,这就是“数字鸿沟”。 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
一书中写到的“信息穷人”和“信息富人”,用在这里恰如其分——触网不顺利,往往会扩大老年人在社
会经济地位、健康、收入等方面累积的劣势。
如果说互联网应用不友好,至多是让老人们的体验不佳;但倘若应用或者内容包藏祸心,那么可能就
会诱发多重危险。不幸的是,老人们似乎正在陷入这种困境。一些保健品销售手段不断升级,通过大数据
精准抵达;有的“套路贷”与时俱进,甚至量身打造了“以房养老”等骗局;还有一些自媒体哗众取宠、
谣言丛生,却成为老年人的重要信息来源。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数字鸿沟”的后果,在它一路高歌前行
时,“信息穷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波澜曲折。
(摘自扶青《数字时代,请等一等老人!》,见《南方日报》2020 年 8 月 26 日)
材料二:
(摘自《人民网》2018 年 6 月 29 日)
材料三:
根据相关研究,当前“银发网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其一,有些老年人想上网,却跟不上时
代节奏,不会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软件;其二,有些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上网布设陷阱,一些老年人网
络识别和防范能力不强,容易轻信谣言、陷入骗局。无论哪种情况,都提醒我们,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
的网络空间,引导老年人健康上网、安全用网,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课题。
科技发展是对人类的馈赠,老年人也应该成为受益群体。整体上看,数字时代的数字产品为人们的生
20
活带来很多便利,应该更加注重解决老年人的使用难题,不能让他们由于不懂二维码、不懂 APP 而失去了
通过手机看病挂号、打车出行的机会。比如,在车站、机场、公园、银行、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为老
年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和人工帮扶,就是弥补“数字鸿沟”的有益之举。
“数字鸿沟”要填平,清理那些针对老年人的“数字陷阱”同样不能忽视。中国社科院的一项报告显
示,约 2/3 的受访中老年人在互联网有过上当受骗或者疑似上当受骗的经历。让老年人“会上网”,而且
也要免于被骗,离不开构建一个健康安全的数字环境。比如,应用平台可以打造老年人专用模块,开启过
滤、提醒等功能,将一些诈骗信息和病毒软件拦截在外;又如,一些手机厂家推出亲情守护模式,家人可
以远程删掉垃圾短信、终止诱骗支付等。为老年人净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比如,网络基础设施、软
硬件应该从老年人实际出发设计友好使用程序,来自家庭成员的耐心劝导、情感陪伴也十分重要。服务更
温馨,设计更合理,让权威、健康、有趣的内容真正传播到老年人身边,才能营造好善待老年人的数字生
态。
(摘自喻思南《帮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见《人民日报》2020 年 11 月 10 日)
7. 下列对老年人在“数字时代”遭遇上网危机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发展速度快,数字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如通过扫二维码买单、通过 APP 挂号等,而部分老年人对
此接受能力有限。
B. 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保健品的销售手段不断升级,套路贷与时俱进等。一些老年人的网络识别和防范
能力不强。
C. 车站、银行、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没有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和人工帮扶,给他们的生活
带来诸多不便。
D. 对老年人来说,在互联网深度交互领域,学习成本颇高;从社会角度看,没有为老年人构建一个健康
安全的数字环境。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据统计显示,大多数老年网民没有搭上信息快车,这会扩大他们在社会经济地位、健康、收入等方
面累积的劣势。
B. 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将人们分为“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信息穷人”就是指触
21
网不顺利的人。
C. 根据材料二,年龄与遭遇保健品诈骗的概率成正比,年龄越大,概率越高;老年男性再婚意愿强于女
性,更易被骗。
D. 面对“数字鸿沟”,我们应设法弥补或填平。此外,家人的耐心劝导和情感陪伴也有助于营造善待老
年人的数字生态。
9. 根据材料,针对网络保健品诈骗,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予以防范?(写出 4 条)
【答案】7. C 8. D
9. ①加大防止保健品诈骗宣传,增强中老年网民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②平台帮助设置提醒、过滤功能,及时过滤保健品诈骗信息;
③厂家推出亲情守护模式,家人帮忙远程删除保健品诈骗等垃圾短信,并终止诱骗支付;
④家庭成员多花时间陪伴老人,使老人自觉远离保健品诈骗。
浙江省嘉兴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末,全国 60 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占全国总人
口数的 181%,共中 65 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 12.6%,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
老年人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老龄化社会进程,带来的却是被忽视的大量需求。有专家表示:“全社会的老龄化是大趋势,但老年
人互联网渗透率只有不到两成。现在已经有老人手机,而且很多手机也具有极简模式,方便老人使用。”
但是在不断推出的智能终端设备和多样化的 APP 面前,老年人在“数字鸿沟”里愈陷愈深。
(摘编自通信世界网《老年人“数字鸿沟”有多深?》)
材料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强调,帮助老年
人跨越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鸿沟”,共享科技创新成果,是考验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为解决这一课题,
22
《方案》从 7 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出发,举出 20 项重点任务,以具体解决老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
问题。同时,对每项任务明确相应的落实主体,并给出三大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机制。国家要建立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统筹推进;地区要建立相应协调
推进机制,细化措施,确保落实到位。二是加强督促。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组织开第三方
评估,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做实做细。三是营造环境。把促进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作为国情教育的重点。
此外,有关专家还指出,协调智能化与老龄化发展,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除了《方案》提出的相关
措施之外,还要“保基本、优服务、促培训”,一方面针对老人们不想用的问题作出应对,另一方面针对
不能用和不会用给予对策。只有让智能化发展适应老年人,且改进传统服务方式,才能最终将问题解决。
(摘编自智能制造网《智能化和老龄化如何协调发展?》)
材料三:很显然,健康码、手机支付之类管理便利,嫁接于智能手机等设备之上,对没有相关设备或
者不会使用相关设备的人来说,反而成了最大的不便。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在开发相关功能时就应该想到,
并且做好备用方案,而不是一再对老年人简单粗暴地说“不行”。
关注老年人的需求,解决老年人在用智能技术方面可能遇到的突出因难,智能社会建设完全可以充分
兼顾老年人需要。遇到新问题,想尽办法解决,这才叫公共服务。相反,习惯性当“甩手掌柜”,那是公
共服务“病”了。此番国务院办公厅专门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困难给出实施方策,正是针对这
一问题“对症下药”。
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语境下,用人性化服务弥合数字鸿沟,本应成为一种常态。之所以让老
年人在智能时代遇这么多辛酸,背后的实质是服务意识不到位,与过去一些部门“脸难看、事难办”的现
象,是同一棵树上结下的不同果子。那些真正服务意识强的地方和单位,老年人被落下、被遗忘的感觉或
许就要轻很多。所以,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关键需要夯实相关部门的责任。
(摘编自《别让老年人被智能时代抛下》晏庆盛)
7. 关于老年人“数字鸿沟”,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字鸿沟在老龄化社会进程中的体现之一,是智能终端设备和多样化 APP 不断推出,而老年人的大量
需求被忽视。
B. 数字鸿沟的产生,表明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遭遇了困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方案》,帮助老
23
年人跨越了这一鸿沟。
C. 数字鸿沟问题的彻底解决,一方面需要针对老人们不想用的问题作出应对,另一方面还要针对不能用
和不会用给予对策。
D. 数字鸿沟在智慧社会建设中是完全可以弥合的,只要提升人性化服务,就可以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
融入智慧社会。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比例在逐年上升,虽然有老年手机等可供使用,但老
年人互联网渗透率仍然较低。
B.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方案》高度重视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上遇到的困难,以三大保障措施解决这
一考验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
C. 智能化发展对没有相关设备或者不会使用相关设备的人来说,成了最大的不便,因此智能化发展需要
兼顾老年人的需求。
D. 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到位和长期存在的“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导致老年人在智能时代遭遇诸多
辛酸,深陷数字鸿沟。
9. 老人被家属抬着进银行刷脸认证,老年病人因没有健康码被困医院门口等新闻引发了公众热议。请结
合上述材料,提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7. A 8. D
9. (1)建设服务型政府,夯实部门责任;(2)开发商开发相关功能时考虑老年人实际,不简单粗暴;(3)全
社会共同努力,关注老年人需求,改进传统服务,培训服务相结合;(4)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方案”,落
实主体,强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