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湖南省三湘名校 2021 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的热议话题。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
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
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一
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 70% 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有利于焚
烧,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受技术和工艺制约,
焚烧垃圾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
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
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
成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
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在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存在
很大困难。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倒,没有进行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另一
方面,民间自发的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
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摘编自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
材料二: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垃
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论从量还是
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
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
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
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整个
社会都以资本增殖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行起来,则
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
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
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近年来,垃圾问题全面爆发,频频成
为新闻头条。这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于强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不可
能是工业文明的简单延续,而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对
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以减少
垃圾的产生。例如,在加州洛杉矶附近的小城克莱蒙有一种生态屋,它利用本地土壤作为建筑材料,屋墙使用了
类似中国干打垒的技术,屋子的整体形状很像陕北的窑洞,其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
士顿还曾经展出过洛克菲勒·艾比的马桶,它是一个瑞典人设计的专利产品,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
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摘编自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
材料三:
垃圾资源化之路的可行性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的理念,未
来,会有更多的地区加入这一行列。
20 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排放”,这是一种物质单向
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照此运行下去,必然会出现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的局面,其结果必然发生资源
和环境两个危机。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这种发展模式,走上人类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
发展之路——“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
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自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为提高
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了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
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
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
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
必然趋势。
(摘编自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鼓励拾荒有助于垃圾分类,而垃圾分类降低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如果想解决垃圾问题,政府需要鼓励更多
的人拾荒。
B.相较卫生填埋,焚烧发电有缓解土地资源紧张、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好处,因此当前我国都用焚烧的方
式处理垃圾。
C.波士顿展出过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把粪便和厨余垃圾分类并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
花园使用。
D.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其发展模式是“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
一再生产品”。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对“工业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A .工业文明的科学与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垃圾物质。
B.工业文明的科学与技术应用越广泛,制造的垃圾就会越多。
C.工业文明对资本增殖的追求导致资源不断转变为各种垃圾。
D.当前解决 T 业文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垃圾问题。
3.根据材料内容,推断下列商品最符合“零废弃”理念的一项是(3 分)
A.纯棉布袋 R.纽扣电池 C.共享单车 D.塑料餐盒
4.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生态文明”的特征。(4 分)
5.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巡山
艾克拜尔·米吉提
①他看到了那对毡房穹顶般硕大的犄角,在那里纹丝不动。居然是在那并不险峻的山脊上。他极目望去,竟
是一头岩羊卧在一块大圆石上。按说,那不该是岩羊歇脚之处。以它天生机敏,此时它应该有所动作才好。但是,
不知怎的,貌似全然无知,一动不动。
②这引起了他足够的好奇。
③自从持枪证和猎枪一同被收缴,他再没有触及过岩羊的皮毛。岩羊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猎获它是要
犯罪的。当然,在这天山深处,所有的野兽和动物都有保护等级。这一点,他心里了如指掌。
④这些年来,他只保留了一个习惯,每到初秋,都要到这山上走走,哪怕是看一眼那些野物。他自己将此称
为巡山。现在山上的野物越来越多了。有时候成群的野猪会趁着夜色跑到牧人营盘附近,将草地翻拱~番兴冲冲
地离去,压根不理会牧羊犬凶猛的吠声。肥嘟嘟的旱獭也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昂然走过车路饮水上山。有一回走在
山林里,不经意间一抬头在树杈上见到了狸猫,那家伙没有丝毫的怯意,两眼直视着自己,闪着幽幽的光。狼和
狐狸他也常见。有一次,一只狼叼着一只黑花羊从公路旁高高的铁丝网上纵身腾跃而去,全然不顾飞驰的汽车,
横切公路越过另一道铁丝网,在公路另一侧的草原上,朝着那条山梁奔去,估计它的窝就在那边,小狼崽们或许
正在耐心等待它满载而归。
⑤他终于从山坳登上了山脊。那只岩羊还在,几乎在那个大圆石上一动不动。
⑥他有些迟疑。这是他此生见到的最不可思议的情景。一只岩羊,居然还会等着他登上山脊。按说以岩羊的
机警,早就应该逃之天天。
⑦他下了马,将坐骑用马绊子绊好,向着大圆石走去。
⑧岩羊依然没动。他的心有点缩紧——太奇怪了!真是匪夷所思!那只岩羊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
⑨山脊的风很强劲,呼啦啦地吹着,秋黄的草被风撩起一阵阵草浪簌簌作响。雪山上的雪线已经开始低垂。
要不了多久,雪线也会覆盖到这座山脊。
⑩他环视了一下,对今天的奇景疑惑不解。
11 他决定攀上大圆石看个究竟。
12 他利利索索就攀上了大圆石。
13 那岩羊还是没动。
14 走近岩羊的刹那,他惊呆了。
15 这是一只已经痴呆的老岩羊,它根本意识不到人的走近,双眼蒙满了眵目糊,牙也掉尽,那一对毡房穹
顶般的犄角尖,已经深深地长进后臀皮肉里了;
16 他望着眼前这只老岩羊,一阵惊怵像电流般袭过周身。天哪,他想,唯有你苍天不老,人和动物都会老
去。
17 他将老岩羊双眼的眵目糊擦去,老岩羊却对他视而不见。
18 他心疼极了。
19 你怎么会老成这样,他在心里问这只老岩羊。
20 难道没有哪只狼来成全你么?
21 但是他又否决了自己。
22 其实,他心里清楚,狼也只吃它该吃的那点活物。只不过是背负罪名而已。哈萨克人那句话说得好,狼
的嘴吃了是血,没吃也是血。
23 现在,他的心情很沉重。他不忍心就这样抛下这只已经痴呆的老岩羊而去。生命总该有个尽头。他为这
只老岩羊祈祷。于是,他割下这只老岩羊的首级,将长进后臀皮肉里的犄角尖拔出,面朝东方搁置好羊头,依然
保持着它曾经的尊严。他把老岩羊的躯体肢解后放在大国石上,用枯草揩净手和折扣刀,上马离去。
24 这时候,他看见天空中开始有秃鹫盘旋,还有几只乌鸦和喜鹊捷足先登,落在大圆石上开始争食老岩羊
的肉。一个艰难的生命终于终结。
25 下山的时候,他的心情多少有些缓了过来。他自己似乎突然彻悟了什么。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对犄角的描写、对地形位置的介绍,以及对岩羊反常行为的关注,都说明“他”有着丰富的山居
经验。
B.第④段对野猪、旱獭、狼、狐狸的描写,生动再现动物无拘无束的生活场景,说明禁捕后,动物与人和
谐相处。
C.第⑨段是景物描写,山风劲吹,秋草枯黄,点明季节,预示冬天的来临,此时巡山表现他对这片山的由
衷热爱。
D.“唯有你苍天不老,人和动物都会老去”是“他”对老岩羊顽强生命意志的咏叹,“不老”指老岩羊的
精神内涵。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了一次巡山经历,而到了关键的内心描写时就转用第一人称叙述,这样处理有助于直
接表达感情。
B.在描写“他”上山脊探老岩羊究竟时,几个短句独立成段,有助于强调“他”急切的心情和面对老岩羊
时的惊怵与心疼。
C.小说以“他自己似乎突然彻悟了什么”结尾,戛然而止,这种留白手法给读者思考的空间,有言止而意
无穷的表达效果。
D.小说的语言颇为质朴,“按说”“利利索索”“眵目糊”等方言独具地方特色,哈萨克人的谚语则简单
而又富有生活哲理。
8.小说以岩羊的“纹丝不动”与“他”的步步靠近为主线,这样谋篇布局有何妙处?(4 分)
9.对“他割下这只老岩羊的首级”的做法,你怎样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4 题。
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迁大理寺丞。祥符中,迁太常博士。时京师大
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又言:“盛冬挽运艰苦,
须河流渐通,以卒番送。”真宗曰:“观卿奏,有为国爱民之心矣。”擢刑部员外郎。寇准判永兴,黥有罪者徙
湖南,道由京师,上准变事。夷简曰:“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从之。使契丹,还,
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仁宗即位,
进右谏议大夫。雷允恭擅徙永定陵地,夷简验治,允恭诛,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因请以祥符天书内之方中。真宗
庙,太后欲具平生服玩如宫中,以银罩覆神主。夷简言:“此未足以报先帝。惟太后远奸邪,奖忠直,辅成圣德,
所以报先帝者,宜莫若此也。”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迁尚书礼部侍郎,拜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始与夷简谋,以张耆、夏竦皆太后所任用者也,悉罢之,退告郭皇后。后曰:“夷简独不
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由是夷简亦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
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未几,感风眩,降手诏曰:“古谓髭可疗疾,今翦以赐卿。”三年春,帝御延和殿召
见,敕乘马至殿门,固请老,以太尉致仕,朝朔望。既薨,帝见群臣,涕下,曰:“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
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
(节选自《宋史·吕夷简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B.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C.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D.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 分)
A.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特指考中进士、举人。明清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B.大理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署名,北齐定制,历代沿置,专门掌管司法刑狱,长官为大理寺卿。
C.庙是指柑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的意思是送死者的牌位人祖庙,与其先祖共享祭祀。
D.在中国的古典文献中,“朔”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初一;而“望”则一般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吕夷简一心为国,勇于建言。面对寇准将要“变事”的言论,他认为这是有人故意诋毁寇准,不应加以理
会,应将诋毁者流放到更远的地方。
B.吕夷简政绩突出,得到赏识。两川灾荒期间,他出任安抚使,并获得提拔,因治事认真有声望,皇帝在
屏风上记下了他的姓名,表示要重用他。
C.吕夷简为人机巧,受到牵连。宋仁宗罢免了太后任用的张耆和夏竦,两人就向郭皇后供出他也曾依附太
后,最终他被贬官为武胜军节度使。
D.吕夷简深受皇恩,颇受礼遇。他身患风眩之症,皇帝剪掉自己的胡须赏赐给他,让他用来治病。三年春,
皇帝又恩准他可以骑马到殿门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l)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
(2)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
14.刘太后和吕夷简认为的告慰宋真宗的方法分别是什么?(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曲江①
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②,老忧王室泣铜驼③。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注]①曲江:唐代长安最大的名胜风景区,安史乱后荒废。唐文宗颇想恢复升平故事,于大和九年二
月派神策军修治曲江。十月,赐百官宴于曲江。甘露之变发生后不久,下令罢修。本诗作于甘露之变后的第二年
春天,当时宦官专权的局面并没有政变。②西晋陆机因被宦官孟玖所谗而受诛,临死前悲叹道:“华亭(陆机故
宅旁谷名)鹤唳,岂可复闻乎?”③西晋灭亡前,索靖预见到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驼叹息道:“会见
汝在荆棘中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着意渲染曲江的荒凉凄厉的景象,在对前朝遗迹的描写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现实政治感喟。
B.颔联“不返”“犹分”的对照中,显现 JLH 一幅荒凉冷寂的曲江图景,寄寓着诗人升平不返的深沉感慨。
C.颈联连用了两个典故,不仅使不便明言的情事得到既微而显的表达,而且加强了全诗的悲剧气氛。
D.本诗通过对时事的感受写伤春之情,大唐的春天已经过去,自己的春天遥遥无期,怎能不使人感伤?
1 6.本诗出色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两例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煜《虞美人》中“,”两句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也含蓄地表现出词人对人生的
绝望。
(2)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 ”两句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____,”两句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感慨
极为沉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八月的乡村,雨水时不时就来一场,艳阳抽空普照头顶。风调雨顺的天气,是庄稼人的欢喜,五谷庄稼的最
爱。走进自家的田里,①最先看到的是一行一行长得翠绿茁盛的辣椒秧,织成绿毯,远远扯向天边。②秧子上坠
满了一根挨一根的辣子,青锥般的直畅顺溜,羊角似的弯曲有致。尤其是红辣子穿得一袭火色,在长菱形的密叶
间,煞是点睛醒目。③而更叫人垂涎三尺的是那一股独特的生椒香,也以挡不住的诱惑,迫不及待地窜进鼻孔。
蓦地,满脑子关于辣子的记忆,一下子就从时光里浮现出来。
爱吃辣子的父亲,也是种植辣子的好把式。每年二月二一过,地里就早早施了肥。三月深耕,整地打畦,趁
着春阳旺天,下进种子,敷上薄膜,灌一次饱水。没几天,银光闪亮的大棚里,就长出一簇簇淡绿的辣椒苗子。
( ),泥土酥软,地气渐升,清明节送来一场好雨。辣子苗长到了一柞高时,起苗移栽,大水漫灌。五月
除草培土,六月施肥复灌。④七月辣子开花了,清亮亮,一树银星,珍珠般地洒在枝叶间。八月间,喝够了水肥
的辣子苗,铆足劲头,一阵猛长。十几天时间,辣子条就密实地挂满了枝杈。大个子的青辣子,足足接近半尺;
( ),也不甘示弱,抓住条枝,使劲朝下引体伸展。
1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①句运用了比喻、比拟、夸张的修辞,描写了田里的辣椒秧的生机勃勃、整齐有序、一望无际。
B.②句运用了比喻、对偶、对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辣子的种类很多,外形也各不相同。
C.③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赋予香气以人的特征,使读者可想见生椒香的诱人、活泼,颇有情趣。
D.④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了辣子花的颜色、形态等,展现了作者对辣子开花进而结果的期待。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整地打畦,三月趁着春阳旺天深耕,下进种子,薄膜敷上,灌一次饱
水。”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4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 JLH 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前不久公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②将现代化铁路强国的辉煌蓝图汇聚为普通中国人
的出行梦想。③根据新蓝图,④到 2035 年,我国将率先建立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
代化铁路强国。⑤我们将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网,⑥全国铁路网 20 万公里左右,⑦其中高铁 7 万公里左右,⑧
20 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⑨50 多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5 分)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 9 月 8 日在“抓住数字机遇,共谋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题为《坚
守多边主义 倡导公平正义 携手合作共赢》主旨讲话,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主要内容包括:积极维护
全球供应链的开放、安全和稳定;反对利用信息技术破坏他国关键基础设施或窃取重要数据;采取措施防范制止
利用信息技术侵害个人信息,反对滥用信息技术从事针对他国的大规模监控;要求企业尊重当地法律,不得强制
要求本国企业将境外数据存储在境内;未经他国允许不得直接向企业或个人调取境外数据。王毅强调,希望这一
倡议能为制定数字安全全球规则提供蓝本。这一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被称赞为“正确”“务实”“有
吸引力”“反映了各国共同关切”。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出自《论语》一书。对这条语录,许多名人有不同的解读:
①儒学大家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借赞扬“古人”之机,行批评“今人”之实:古人求学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
学问道德,今人求学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②南怀瑾先生未拘泥于孔子原文,他认为:“学者不止为自己求学,同时也为人求学。这个‘人’扩而充之,
是为国家、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文化。”
③钱穆先生的理解是:“孔子所谓为己,指德行之科;为人,指言语、政事、文学之科。孔子非不主张学以
为人,惟必有为己之本,乃可以达于为人之效。”
④曾国藩先生针对当朝鸿儒之士为人者多,为己者少的现象,提出了“学者用力,先察为己为人之界,分别
明白,然后审端致力;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的观点。
学校辩论社将举办一场以“现代社会,我们求学更应该为己还是更应该为人”为辩题的辩论赛。请结合上述
材料,选择正方(现代社会,我们求学更应该为己)或反方(现代社会,我们求学更应该为人)写一篇一辩陈词,
或以主持人的身份综合两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鼓励拾荒有助于垃圾分类”分析片面,材料一为“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
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且“如果想解决垃圾问题,政府需要鼓励更多的人拾荒”分析错误。B.“当前我国都用焚烧的方式处理垃圾”
过于绝对,无中生有。C.“把粪便和厨余垃圾分类并转化成有机肥”错,原文为“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
成有机肥”。
2.D 解析:D.“当前解决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垃圾问题”错,由材料二“垃圾问题是
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
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可知,原文说的是垃圾问题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形态,D 项反向推
导不成立。
3.A 解析:“零废弃”指的是对垃圾尽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回收利用,不废弃掉任何东西。“纽扣电池”
“共享单车”“塑料餐盒”都只能回收利用一部分,仍然会有一些是无法利用、甚至有害于环境的。
4.生态文明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对工业文明进行了全面批判,超越了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可持
续发展昀人类文明。 (每点 2 分)
5.①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焚烧发电,变废为宝;②建立生态文明,倡导“零废弃”理念,减少垃圾产生;
③用循环经济模式处理垃圾问题,使垃圾资源化。 (每点 2 分)
6.D 解析:D.“唯有你苍天不老,人和动物都会老去”并非意在咏叹老岩羊的顽强,“不老”的是岁月、
是天地,不是指老岩羊的精神。
7.A 解析:A.小说对内心的描写并没有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进而“有助于直接表达感情”的分析有误。
8.①岩羊的“纹丝不动”是引发“他”步步靠近的缘由,读者可从“他”步步靠近寻得答案,激起读者的
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种种预测,使小说情节富有悬念;②这条主线推动了“他”情感的变化:好奇、疑虑、惊
讶、同情、沉重、释然;③“纹丝不动”原因的揭示令人感慨,老态垂死的岩羊揭示小说主题,引发对生命的思
考;④使小说情节更加集中、紧凑、简洁。 (每点 1 分)
9.①“他”割下这只老岩羊的首级体现了“他”对老岩羊的充分尊重,对生命尊严的尊重;②从文中“心
疼”“不忍心”“祈祷”“将老岩羊头面朝东方”等细节可知,“他”对老岩羊这种垂垂老矣、艰难等死的状态
心生悲悯之情;③从后面“彻悟”可知,从老岩羊的垂老艰难活着,到肉体回归自然.引发对生命的感悟,生命
是一个过程,最终会走向尽头,但即使走向尽头也要有尊严,从而深化了热爱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主
题。 (每点 2 分)
10.B 解析:加上标点符号为: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有死者,诬以亡命,收
系妻子。
11.A 解析:A.“特指考中进士、举人”错,特指考中进士,不包括举人。
12.C 解析:C.“两人就向郭皇后供出他也曾依附太后”错,应是皇帝退朝后告诉郭皇后,郭皇后不满吕夷
简,在仁宗面前挑拨,吕夷简才被贬官为武胜军节度使。
13. (l)按照惯例,郊外祭祀完毕,辅佐的大臣会得到升迁,吕夷简与同僚们都推辞了这件事,此后成为惯
例。 (译出大意 1 分,关键词“故事”“迁官”“辞”各 1 分)
(2)等到宣布制令时,夷简正在朝会上领班,听到提名,大惊,不知原因。 (译出大意 1 分,关键
词“宣制”“押班”“唱名”各 1 分)
14.刘太后想按照宋真宗生前习惯,依宫中规制来布置服饰玩物,用银罩覆盖牌位,来告慰宋真宗;吕夷简
认为只有太后疏远奸邪小人,嘉奖忠志之士,辅助成就圣德,才足以告慰宋真宗。 (3 分)
【参考译文】
吕夷简,字坦夫,先祖是莱州人。考中进士,补任绛州军事推官,改任大理寺丞。祥符年间,改任
太常博士。当时京城大规模营建宫观,在南方砍伐木材。有关官吏规定了运集木材的期限,死去的工匠,被诬陷
成逃跑,(官府)拘禁他们的妻子儿女。吕夷简请求皇帝延缓劳役,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又上言: “隆冬牵
运艰苦,须等到河流渐通,用兵卒轮流运送。”真宗说: “看你的奏章,有为国爱民的志向啊。”提升为刑部
员外郎。寇准做了永兴判官,将罪犯施以黥刑并流放到湖南,道经京城,这些罪犯向朝廷告发寇准,说他要生事。
吕夷简说: “寇准治理地方急峻,这是想中伤寇准而已,应该置之不理,把他们流放到更远的地方。”皇帝听
从了他的意见。吕夷简出使契丹,返回大宋,担任知制诰。两川饥荒,吕夷简任安抚使,改任刑部郎中、兼任知
开封府。他治事认真有声望,皇帝在屏风上记下他的姓名,将要重用他。仁宗即位后,吕夷简晋升为右谏议大夫。
雷允恭擅自迁移永定陵地,吕夷简查验处治,允恭被诛杀,吕夷简以给事中参知政事,于是请求将祥符天书放在
皇帝预筑的墓穴中。真宗附祭先祖宗庙,太后想按照宋真宗生前的习惯,依宫中规制来布置服饰玩物,用银罩覆
盖牌位。夷简说: “这不足以报答先帝。只有太后疏远奸邪小人,嘉奖忠志之士,辅助成就圣德,可以用来报
答先帝的,应该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按照惯例,郊外祭祀完毕,辅佐的大臣会得到升迁,吕夷简与同僚们都推
辞了这件事,此后成为惯例。迁尚书礼部侍郎,官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帝开始与夷简谋划政务,因为张耆、
夏竦都是太后所任用的人,皇帝都加以罢免,皇帝退朝后告诉郭皇后。皇后说: “难道只有夷简不依附太后吗?
只不过,他多计谋、善于应变罢了。”因此夷简也被罢为武胜军节度使。等到宣布制令时,夷简正在朝会上领班,
听到提名,大惊,不知原因。年中夷简复任宰相。不久,吕夷简因风眩患病,皇帝亲自写了诏书, “传言胡
须可以治病,我剪掉胡须赏赐给你。”三年春,皇帝驾临延和殿召见吕夷简,恩准他可以骑马到殿门外,吕夷简
坚决请求退休,最后他以太尉的身份退休,每月初一、十五参加朝会。吕夷简去世后,皇帝见到大臣们,流下了
眼泪,说:“哪有像吕夷简这样忧虑国家,忘记自己的人啊!”追赠他为太师、中书令,谥号文靖。
15.A 解析:A.“在对前朝遗迹的描写中”错,作者感叹的唐朝的现实,“平时翠辇过”指的是事变前文宗
车驾出游曲江的情景; “子夜鬼悲歌”则是事变后曲江的景象,
16.诗人在诗中借曲江今昔对比抒写国家残破的伤痛。 (2 分)首联“平时翠辇过”与“子夜鬼悲歌”,
描述了甘露之变前后迥异的曲江景象,在荒凉凄厉的景象中暗示出事变的残酷与血腥; (2 分)颔联在“不返”
“犹分”的鲜明对照中,显现出一幅冷寂、萧索的曲江图景,蕴含着无限沧桑今昔之感。 (2 分)
17. (l)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2 分)
(2)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2 分)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2 分)
18.B 解析:B.“青锥般的直畅顺溜,羊角似的弯曲有致”并未进行对比,也并不能得出“青辣子的种
类很多”的结论,由后面“尤其是红辣子穿得一袭火色”可知,这句话并非只写“青辣子”。
19.①从文中“二月二一过”“五月除草培土”“七月辣子开花了”“八月间”可知,先表明时间,更符合
作者的逻辑;②由整个句子考虑,原句“三月深耕”“整地打畦”“下进种子”句式更简洁,改句“三月趁着春
阳旺天深耕”颇显复杂;③“整地打畦”“下进种子”“灌一次饱水”均为先动词再名词,原句“敷上薄膜”和
整个句子更和谐。 (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
20.甲:到了四月 乙:小个头的青辣子(每处 2 分)
21. (l)语句:②;修改为:。将普通中国人的出行梦想汇聚为现代化铁路强国的辉煌蓝图”;
(2)语句:④;修改为:“到 2035 年,我国将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
的现代化铁路强国”;
(3)语句:⑧;修改为:“20 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
(4)语句:⑨;修改为:“50 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 (每处 1 分)
22.示例:9 月 8 日,中方提出了《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希望为制定数字安全全球规则提供蓝本,国际社
会点赞中国《全球数据安全倡议》。 (5 分)
23.【写作指导】
此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学生综合材料内容,围绕“现代社会,我们求学更应该为己还是更
应该为人”这一辩题展开辩论,且须以一辩陈词或总结陈词的格式行文,主题和形式(体裁)明确。
本题提供的材料有 4 则,①认可求学为己,反对求学为人,观点明晰;②将为人的意义拓展到国家、
社会等宏观层面,拓宽了对为人之意的理解;③认为为己、为人所侧重的具体内容不同,为己是为人之基础,强
调先为己修德,后为人服务;④针砭时弊,强调明确“为己”还是“为人”,乃求学之始,并由此更进一步强调
为己的重要性。由此,学生可以综合①④,作为正方论据;可以综合②③,作为反方论据;可以综合①②③④,
进行全面有深度的总结陈词。
写作者可以有三种选择,即正方一辩、反方一辩、作总结陈词的主持人。作为辩论赛,无论是选择正方还是
反方,都应观点鲜明,并且要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和情境意识,还要思考并尽力避免对方辩手可能存在的反驳点。
如写主持人总结陈词,应综合两方的观点做辩证总结。从辩题和辩论内容辩证分析求学只为己或只为人的利与弊。
题目中提到要“结合上述材料”,那么行文中应适当引用原材料但又不能简单地罗列材料,毕竟辩论赛需要
“就事论理”,不管选择哪一方来写,都要首先在文中界定“为人”“为己”的概念,也就是你如何理解“为人”
“为己”。不界定这两个关键概念,就不可能展开论辩。
【参考立意】
(1)正方(为己)参考观点:
①求学是为了修养道德,增进学问。
②“为己”之学,学做真人。
③求学为己,才能自得其乐。
(2)反方(为人)参考观点:
①求学之道, 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为人”之学,才能实现做人的最大价值。
③求学,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上。
(3)主持人总结陈词的参考观点:
①为己为人为天下,是新时代求学之人应有之义。
②求学先要有立己之本,后要有达人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