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附解题指导与提升练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附解题指导与提升练含答案)

ID:584001

大小:29.8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题指导】 一、论点与论据: 论点,就是作者的主张、观点。通常情况下,论点是一个肯定的陈述性语句。有时候作者会 用一个关键性的句子明确地将其揭示出来,有时候将其隐含在对材料的引用分析之中 论据,是作者用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数据等,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等。 二、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 特点 论据类型/特点 举例论证 例举事例证明论点 具体事例、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引用论证 引用人类已知的科 学原理名言警句等 证明观点 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或名 人的观点,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某 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 等。 比较论证 包括类比论证和对 比论证 类比的对象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同类事物;对比的 对象为具有相反或相异属性的事物,比如大与小、 强与弱等,可以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横向比较), 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的比较(纵向 比较) 比喻论证 以比喻者作论据去 论证被比喻者(论 点) 1. 以一般事物进行比喻论证 2. 以寓言或者神话作比喻进行论证 因果论证 通过分析事理,提示 论点和论据间的因 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1. 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2. 分析问题产生的多重原因,一层一层地追究 下去,一直到显示出最终的原因为止 3. 分析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和互为因果的现象 其他:引申论证;归纳(事实)论证 ;演绎(理论)论证 三、论证结构 (一)论证的篇章结构 一般来说,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 会采取并列、层进、正反的结构模式。驳论文,一般会采取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的结构模式。 驳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驳斥对方,即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方法,然后由此确立 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二)基本行文脉络:提出问题(论题、论点)—分析问题(论题、论点)—得出结论。 (三)论证过程的两种基本结构:横向、纵向。横向(并列式)就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 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并列的关系;纵向(层进式)就是围绕一个论题 (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层层深入的关系。 四、读文方法 步骤一:关注文章的标题 边读边标关键词:1、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2、表时间、结果的关键词;3、某些指代词; 4、含有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5、提示信息的词;6、文中反复出现的词。 步骤二:读完每段理关系: 1、概括出段落层次的含义; 2、注意分析重要句子间、段落间的相互关系(句子间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 目的、解说、假设等内在关系;段落间常有总分、递进、并列、对比等逻辑关系。) (1) 寻找各段的中心句(段首的总领句,段中的衔接关联句,段末的总括句); (2)依据关键词概括; (3)对于没有中心句也没有关键词的段落,要概括其内容要点进而把握词句间的关系。 五、常见题型 第一题,概念、判断题(内容转述题) 第二题分析结构、论证方法 第三题,判断、推理。 识别出题人编写错误选项的几种手段: ①删减法:故意删掉原句的有关成分,如必不可少的定语、状语等,使选项与原文对应句相 比,或表达范围扩大,或意义内涵扭曲。 ②调序法:故意调换词序或语序,使句意发生变化。 ③替换法:故意将因果互换、主客颠倒;或以部分代全体,或以整体代局部;或将现实当推 测,或将必然当可能;或者张冠李戴,极具迷惑性。 ④缺漏法:故意缺漏某一方面的内容,造成以偏概全。 ⑤添加法:无中生有,或在相关的信息中添加望文生义的理解,并与正确信息杂糅在一起, 造成迷惑。 常见设误方式: 1.混淆范围大小: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原文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有的”“有些”等表示 范围的修饰词语。 2. 混淆程度深浅:原文表述很有分寸,没有绝对肯定,选项表述则态度过于明确,过于武 断绝对;原文判断已很明确肯定,但选项却有意模糊其词,貌似留有余地,实则改变原意。 3. 混淆已然未然(混淆时态):时间上故意超前或滞后。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 然”,把“偶尔”说成“往往”;或者相反。 4. 混淆或强加逻辑关系:颠倒因果,强加因果等 5. 混淆主次本末:主次颠倒,本末倒置。文中提到多方面的信息,但原文并没有将它们加 以比较,也没有说明谁主谁次,但选项表述妄加臆测,说其中某一方面是“主要的”“根本的”, 或者说甲比乙更为重要,等等;或者原文已有比较,但选项表述故意颠倒了几个方面的信息 之间的主次本末关系。 常见陷阱: 1.答非所问:尽管选项表述完全符合原文,但选项并没有回答题干所探讨的问题。要注意题 干中“原因”“根据”“证据”“表现”“实质”“目的”等关键字眼,要特别注意辨析选项是否符合题干 要求。 2. 以偏概全: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随意扩大,即选项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中某一部 分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是 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功用。即以部分代整体,局部代全局。 3. 张冠李戴: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 点说成是乙的特点,或者将原文甲的观点态度(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行为状态)。 4. 无中生有:原文中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无端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 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5. 夸大其词:选项对原文中涉及的有关作用、效果、用途等信息,故意用语夸大,或程度 加深,或作用夸大等等。 6. 强加因果:故意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注意,为增强选项迷惑性,选 项中表示因果联系的关联词语前后两部分的内容很可能都是原文所包含的信息,单看这两者 都符合原文意思,但是在文中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联系。如果选项中有“由于”“因而”“所 以”“因此”之类表示因果联系的词语,考生就一定要仔细辨析。 7. 混淆或然必然:故意把偶然出现的情况转述成经常出现的情况,把原文中尚不确定、可 能会出现的情况转述为肯定、必然的情况。常见的题型是把“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说 成“必然”。 8. 混淆已然未然:故意在时间上对原文内容作提前或滞后,即把未发生的事情(“未然”)判断 为已发生的(“已然”),或把已发生的事实判断为未发生的。 9. 混淆肯定否定: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10. 偷换概念:选项中的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于文中的概念。 提升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俭”作为一个道德伦理范畴,产生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尽管各家各派学术见解 不同,治国方略各异,但在财货的消费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传统俭德的崇尚。和其他 道德范畴一样,俭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 自商初到春秋,经过八九百年的岁月,崇尚“俭”德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春秋战国 时的儒、墨、道、法诸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主张尚俭。孔子对于“礼”是非常重视的,但他认 为“与其奢也,宁俭”。老子说他有三宝,其中之一即为“俭”;认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去 奢”“去泰”就是要俭。墨子认为“俭节则昌,淫俠则亡”,儒家搞的礼、乐那一套都不合俭的要 求。法家对于俭德也是提倡的,《管子》中多处强调应当去奢、节俭,“适身行义,俭约恭 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上述引证足以表明,尚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先秦已传遍华夏大地。 尚俭作为一种美德,自公元前十六、十五世纪流传至今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经济价值, 还因为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历史上虽然没有人从教育学的角度明确指出这一点,没 有人明确详细地论述“俭”的教育功能,但人们从经验中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俭”是教育子女的 一种手段。几千年来,有见识的长辈总是教育其子女要节俭。这些长辈从经验中看到,富家 人的子弟,只有尚俭才能成才,家道才能不衰。一味娇惯孩子,只能使其成为败家子。穷苦 人家迫于生计,不得不节俭。这种俭虽然是被迫的,但它同样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不 论是富有之家,还是贫穷之家,只要是有见识的,总是要以“俭”治家的。如果仅是为了节用 而不是为了育人,那么“俭”德是难以流传几千年的。 明确指出“俭”有教育人的作用、把"俭”用于育人的,是诸葛亮。他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夫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品德高尚 的人是通过节制物欲使其内心宁静来培养其品德的,一个人对于物质享乐如果不能有节制, 就不可能纯洁其志向;内心总有强烈的物欲干扰,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志向。他提出的“俭以 养德”的命题,把尚俭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伊尹、周公、孔子、老子、墨子等提 出了尚俭的思想,在他们的倡导下,“俭”这一美德被人们接受,但是“俭”与“德”之间的关系 没有被明确掲示出来。可以说前人只认识到“俭”本身是美德,而没有发现“俭”有更多的教育 功能,伊尹、周公倡“俭”是为了维护政权统治,孔子倡“俭”是为了维护礼、不违礼,老子倡“俭” 是为了实现“道”,墨子倡“俭”是为了节用。只有诸葛亮不仅把“俭”视为美德,还明确把“俭” 视为一种教育手段,认为实行节俭是为了涵养道德。这就把“俭”的价值,从“俭”是美德提升 到了“俭”是美德之母的高度。“俭”与德育、“俭”与人生的追求、“俭”与人的精神生活之间的 联连,被注意到了。自此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人自觉不自觉地把“俭”与培养人的品德相连, 有人讲“俭以养性”,有人讲“俭以养廉”,历史上众多的家训中几乎都有倡“俭”的内容。节俭 在客观上成了一种普遍的育人的手段,因为人们明白:一家之中只要厉行节俭,子孙即使成 不了大器,也不至于成为敗家子。 (摘编自任怀国《说“俭”》) 材料二 崇俭抑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占主流地位的学术观点和社会舆 论都认为节俭是美德,奢侈不可取。“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不仅对个人身心 健康有益,而且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至关系国家兴亡,正所谓“俭节 则昌,淫佚则亡崇俭抑奢”,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时代新风,应当从以 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帮助人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和作用,真正认识奢侈消费的危害。第二,形成 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在消费过程中都应做到 节能、节水、节材,反对铺张浪费,反对汚染环境。第三,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节俭 是针对奢侈消费而言的。崇俭抑奢绝不是否定正常消费、为节俭而节俭,而是提倡科学消费、 文明消费、理性消费。要在反对铺张浪费的同时,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提高 消费质量.进而以科学消費、文明消费、理性消费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发 展。第四,提高消费者素质。在不断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开展必 要的消费教育和培训,引导消费者进行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自觉提高消费的文 化含量,排斥奢侈消费和炫雄消费。 (摘编自尹世杰《崇俭抑奢的当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受儒家思想影响,春秋战国时墨、道、法诸家都主张节俭,尚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先秦已传遍 华夏大地。 B.直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明确认识到“俭”的育人作用,并且把“俭”用于育人之后,“俭”才起 到了教育人的作用。 C.把“俭”视为一种教育手段,不仅体现出“俭,是美德”,更是将“俭”提升到了美德之母的高 度。 D.崇俭抑奢是一种为了节俭而节俭的消费观,与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提高消费 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思想相契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虽然伊尹、周公、孔子、老子、墨子都认识到“俭”是美德,但他们提出尚俭的目的各不相同。 B.富家人教育子女要节俭是为了家道不衰,而穷苦人家的子女的节俭是被迫的,是为了节用而 节俭,难以起到教育的作用。 C.自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命题之后,历朝历代都有人自觉不自觉地把“俭”与培养人的品 德相连。 D.要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新风尚,需从价值导向、消费模式、消费水平 和质量等多个方面着手。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提倡“俭”德的育人功能的一项是(3 分) A.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B.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C.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D.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资治通鉴》) 4.请简要归纳两则材料阐述的侧重点。(4 分) 5.材料一的论证有何特点?请从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上加以分析。(6 分) 答案与解析 1.C(A 项,"受儒家思想影响"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但在财货的消费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 对传统俭德的崇尚"。B 项,".俭,才起到了教育人的作用"说法不当,原文"人们从经验中隐隐约 约地感觉到.俭,是教育子女的一种手段"可知"俭"的育人作用不是诸葛亮明确指出后才有的。 D 项,"为了节俭而节俭"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崇俭抑奢绝不是否定正常消费、为节俭而节俭 ") 2.B("难以起到教育的作用"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这种俭虽然是被迫的,但它同样能起到教育 的作用") 3.D("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意思:对于自然界的物产资源,要有限度地索取,有节制地使用。这 里强调的"俭"德是对财物的节俭,而不是从"俭"德的育人功能出发的) 4.材料一侧重阐述"俭"德的传承发展过程,材料二侧重于阐述当今社会如何形成崇俭抑奢的 时代新风。(每点 2 分,大意相同即可) 5.论证思路:先提出"俭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的观点, 然后从"社会思潮"和"育人功能"两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4 分)②论证过程中,作者主要运 用了引证法,以大量的名言警句对观点加以论证。(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易经·系辞》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按照这个说法,诗词曲赋与琴棋书 画等艺术门类都可归入无形的“道”的范畴,强调哲理和美学意义;而建筑与车舆、衣服、盆 碗类似,属于有形的“器”的性质,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主要由匠人来制作,文人士大夫 阶层极少直接参与。由此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界虽然巨匠辈出,巧夺天工,取得极高的成就, 却一直缺乏理论总结。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相对得到主流阶层的追捧,出现了《园冶》《长物 志》等理论名著,而在更广泛的建筑领域,相关学问备受冷落,虽然有宋代《营造法式》、 清代《工程做法》等官书和明代《鲁班经》之类的民间著述传世,但数量远远不及西方,而 且主要内容都偏于实际操作层面的记述,没有太多的理论探索,与西方古罗马《建筑十书》 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名著差异很大。 19 世纪末叶以来,随着清朝的衰落和灭亡,中国受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全面 冲击,传统建筑行业走向衰微,源自欧美的现代建筑材料、结构和形式逐渐在中国各地流行, 使得拥有千年历史的华夏大地的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中国的建筑体系 与世界其他国家完全趋同,与古代则大相径庭,广大建筑师对于传统的建筑技艺普遍感到生 疏,绝大多数设计作品都近于西方建筑的翻版,失去了本土的文化基因。在此情形之下,从 20 世纪初开始,一些中外建筑师努力尝试扭转这一趋势,在现代建筑中刻意表现“民族形式”, 将传统建筑的造型与文化内涵融入新的建筑项目,如亨利•墨菲设计的燕京大学校园和吕彦 直设计的中山陵。以中国营造学社为代表的先贤致力于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中国古代建筑展 开研究,梁思成、刘桢等学者四处考察测绘,搜集古籍,成果斐然。经过几代人的艰难跋涉, 对于中国现代“民族形式”的探索仍处于迷途之中,尚未找到相对圆满的解决之道,而对于传 统建筑的研究,长期侧重于历史本身,理论方面的论述非常有限,还不能对建筑设计进行明 确的指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香港建筑师李允鉌先生正式出版《华夏意匠》一书,填补了相关领 域的空白。作者在《卷首语》中解释:“‘华夏’指的是古代的中国,‘意匠’可作建筑的设计意 念,‘华夏意匠’意即‘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意念’。”此书得到海内外建筑界的高度评价,一时 洛阳纸贵,至今仍被视为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研究最重要的一部专著。此书的撰写显然受到西 方建筑理论的影响,引述了大量的前人论述和经典实例,完备性超过之前任何一部研究中国 建筑的著作,恰如武侠小说中全真派的全套武功。无所不包,既有“道”层面的精神诉求。也 有“器”层面的实践指导意义,故而难能可贵。建筑史学家龙庆忠先生为此书所作序言中说: “中国古建筑是古今都在东亚地区,由东亚人民产生的,它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艺术和清 静环境,是古代养目、养心、养身、遂生的具体表现。 它既具有几何构成.又有模式表达和逻辑构成。这是出乎西方人恋料的。”中国古建筑的产 生与发展由中国独特而广袤的地理气候条件所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社会、人文因素的深刻 影响。《华夏意匠》对此有深入剖析,从各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进脉络和多 重影响因素。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建筑单体的规模往往有一定的限度,造型上的差异也不大,更注重以群 体组合的方式构成丰富的院落,“由一座变多座,小组变大组,以建筑群为基础,一个层次 接一个层次地广布在一个空间之中,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以北京紫禁城与 巴黎卢浮宫作比较,可见前者以“数”的集聚完成复杂的总体结构,而后者以“量”的叠加形成 庞大而清晰的多层系统。殿亭楼台分占不同位置,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巧妙的布局,在彼此之 间构成严密的呼应关系。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延续本民族、本地域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一大难 题。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也面临消亡的危险,幸而有诸多前辈在实践和理论 两个方面孜孜以求,拯危继绝,传递薪火,一息不灭,功莫大焉。 (摘编自《中国建筑如何免于沦为西方建筑的翻版》) 材料二 近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正在故宫博物院如火如荼地开展,集中展示故宫 六百年建筑、艺术、文化成就,让人们有机会从遗产地和博物馆双重视角认识故宫的文化价 值。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作为皇家御用建筑,紫 禁城堪称我国建筑文化的集大成者,凝结了上千年的建筑工匠的智慧,将传统设计艺术和建 筑完美融合。如我国建筑特有的“过白”,利用近景建筑或其他景物,构成“镜框”,留出适当 的天地空白,使画面构图完美。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但遗憾的是,并 不是每个民族都能从古建筑中理解并发扬自己的文化。”反观当下,一些盲目跟风模仿甚至“奇 葩”的建筑出现,究其根源,是这些城市建设中没有系统研究传统文化,也没有做好挖掘本 土文化的功课,为“雷人”建筑提供了温床。另外,建筑设计存在贪快、出奇的心理,这样用 力过猛,就容易“奇奇怪怪”。 传承传统文化,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既要画皮更要画骨。建筑设计应与当地城市乃至区域 的文化传统相匹配,让建筑与城市文化充分融合。这次展览用“丹宸永固”作为主题,展示了 故宫讲好中国故事的决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那么,六百年故宫将是一座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为后世设计师们提供中国的建筑文化素材。 (摘编自《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既要形似更要神似》)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强调哲理和美学意义,如诗词曲赋等;“器”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如建筑车舆等。 B. 中国古代建筑领域的理论名著,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不及西方建筑名著。 C. 千年华夏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是因源自欧美的现代建筑材料、结构和形式等的流行。 D. 燕京大学和中山陵在现代建筑中刻意表现“民族形式”,融入了传统建筑造型与文化内涵。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所以主要由匠人来制作,我国古代建筑界巨匠辈 出提供了可能。 B. 文人士大夫阶层极少直接参与建筑,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界一直缺乏理论总结。可见古代 政府从不关心建筑界。 C. 建筑史学家龙庆忠先生的序言,既说明中国古建筑独有特色,出乎西方人意料,又说明 《华夏意匠)难能可贵。 D. 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需要我们传承前辈孜孜以求的精神,也需要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 化中汲取建筑文化素材。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故宫建筑文化特点的一项是( ) A. 以群体组合的方式构成丰富的院落 B. 殿亭楼台布局巧妙,彼此呼应 C. 是现存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D. 拥有我国建筑特有的“过白” 4. 为什么说“《华夏意匠》一书,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5. 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我国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所面临问题。 答案 1. D 2. B 3. C 4. ①《华夏意匠》完备性超过之前任何一部研究中国建筑的著作,难能可贵。②《华夏意 匠》从各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进脉络和多重影响因素。 5. ①中国古代建筑界一直缺乏理论总结(著作)。②中国的建筑体系与世界其他国家完全 趋同,与古代则大相径庭,失去了本土的文化基因。③中国古建筑的产生与发展受多重因素 影响,研究困难大。④当下一些城市建设中没有系统研究传统文化,也没有做好挖掘本土文 化的功课,还不能对建筑设计进行明确指引。(不能将建筑设计与当地城市乃至区域的文化 传统相匹配,不能让建筑与城市文化充分融合)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