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 9 课《桃花源记》复习课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教材、教
法、教学过程、板书五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分析教材。
1.课文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冀教版语文七年纪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课文线索分明,
语言朴素优美,意蕴深广,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寓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课文。众所周知,
学生到了初三,将面对中考,因而课堂教学就更要具有针对性,今天把它作为一节复习课
来上是希望让学生能对文言知识进行再积累、再巩固的同时学会一些复习文言文的方法,
这对今后的文言文学习都大有裨益。
2.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发展的三维教学理念,
为提高学生应对中考文言文阅读能力,结合文言文的体裁特征,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为:
⑴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⑵梳理文言文中考考点,指导文言文解题技巧。
⑶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目标⑴、⑵就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4.教学难点:本文的难点就是目标的(3)。
第二、 分析教法。
(1)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导引法、讨论法、归纳法。对于已经学过的文言文,学生对
于文中的字、词、句子以及课文的内容,都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放开手让学生去识记
字词句子的解释和翻译的同时,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重点字词和文言现象并互相补充、完
善。老师略起指导性作用。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于课文内容及主旨
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我采取问题导引法,使学生在问题中阅读,阅读中思考,努力让学生
“温故而知新”。另外组织课堂讨论可以节约时间,扩大容量,是达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
重要途径。
(2)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魅力,产生好的视听
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扩大教学容量。
第三、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了解内容、归纳整理、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
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
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
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学习;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本节课具体的教法有:
一、激发兴趣法。文言文的复习课相对比较枯燥,所以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
于是我在复习课文之初先回顾课文的线索和主要内容,以便帮助学习尽快进入课文。紧接
着面向全体学生检查课文背诵,以唤起学生的整体感知,同时采取男女生背诵接力的方式
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比如对文言现象
的整理过程,学生讨论归纳交流心得,老师就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并对学生展示的讨论
成果给予肯定性评价。师生共同营造平等交流的气氛。就极大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分组讨论归纳文言现象并上讲台整理这一环节的设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合作交流中学到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做一回小老师,去感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的快乐和成就感。
三、问题引导法。是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重难点。本文中对于主旨的理解
与把握是难点。因此我采用问题引导法。先展示桃源美景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其优
美、祥和的特点,再展示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将二者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陶渊明描述世外
桃源的真正用意,从而理解作者寄托于此的社会理想。这样引导可以避免学生生硬机械的
背诵主旨,而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把握。在此环节中,让学生看图描述画面内容,而
后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原话,其目的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为了让学生对陶渊明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也是为了让学生开拓思维,从而设置了
“陶渊明在文章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淳朴安宁,恬淡的心境在他的其它作品中有所
体现吗?谈谈你的看法。”一个环节,希望通过这一环节拉近陶渊明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积极上进的人,进而完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我觉得初三的教学就是应对中考的教学,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
考能力,那就是一节有效乃至成功的课。
第三、 板书:(力争新、实、精 )
桃花源记 :
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
情节发展:发现桃源—访问桃源—再寻桃源
寄托的理想: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