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作文备考复习审题立意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今年是牛年,牛是人们喜欢的动物之一,往往被赋予特殊意义。人们常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比喻为孺子牛,把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人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人比喻为老黄牛。
“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蕴含着中国人民
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
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正全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民族复兴的路上不会一帆
风顺,充满各种风险挑战。发扬好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我们才能乘风破浪、一路向
前,才能创造新业绩,才能“了不起”。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高三级部拟举办以“践行三牛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为
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整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共性的写作任务:整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个性的写作任务:
(1)作为学生代表写一篇演讲稿;
(2)以“践行三牛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3)关键词“三牛精神”“了不起”。
细读材料,把握“三牛精神”的内涵:“孺子牛”有“为民服务”“甘于奉献”的内涵,“拓荒牛”
有“创新发展”的内涵,“老黄牛”有“艰苦奋斗”的内涵。作文要求考生在牛年的五四青年节即将
到来之际,举行“践行三牛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的主题演讲,实际是号召青年要在辞旧迎新
之际,激扬风雨无阻向前进的豪情,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强不息、披荆斩
棘、开拓创新、坚毅前行、甘于奉献,做一个了不起的人。
【立意】
1.青年人有责任和担当,自强不息,奋发进取;
2.只有创新开拓才能更好发展;
3.为了幸福去奋斗拼搏,你才是最了不起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朋友圈流传着一个“稻草定律”: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会,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但如果卖
白莱的人用它捆绑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卖螃蟹的人拿它去掴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
样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
非人生宝典,稻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
不会具有的。稻草不应通过攀附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体,而它
孕育的稻米的价值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表达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立意指津】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题干提供的材料由两部分组成,即“稻草定律”及人们对“稻草
定律”的看法。从材料来看,“稻草定律”的内涵是人的价值有时与自身无关,就看与谁在一起;但有
人却不认同“稻草定律”,即稻草本身有着自己的价值,稻草没有必要攀附别人。所谓“稻草定律”就
是说,稻草本身无价值,但因与他物在一起而有了价值,用途不同,它的价值也不一样。由此引发的
感慨是,与稻草一样,人的价值有时也看与谁在一起。这种观点强调,人要找到好的平台,提升自己
的价值,要结交成功人士,结交有有眼光本领有智慧的人,因为结交什么样的人,你就能学到什么,
你也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当然也有人持另一种观点,认为稻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稻草,稻草不应
通过攀附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这个角度是强调,人要成为自己,不能靠攀附他人来获取。可以肯
定稻草的攀附行为,也可以否定稻草的攀附行为。
【立意角度】
从“稻草定律”的角度分析,立意有:
(1)环境决定事物(人)的价值;(2)如何增加人的附加值;等等。
从稻草具有自己的价值,无须攀附别人的角度分析,立意有:
(1)成功需要找对平台;(2)依附他人不可取;(3)人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等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有圣哲说:“生活中,总是有毒蛇在引诱着我们。”所以你的世界一直在教你说“不”,以免那些毒
蛇会来侵害你。可是渐渐地,你说“我不听”,学会了放纵;你说“我不关心”,学会了倨傲;你说“我
不想跟你做朋友”,学会了无情;你说“我不想读书了”,学会了退缩……对,你可以说“不”,你有这
个权力。也许你觉得这很酷,但是,孩子,你也要明白,你也有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其实生活
是个大花园,连毒蛇也喜欢在花底下晒太阳。因此,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说“行”反而更可贵。
我多么希望你对那些建议、期待、友谊、责任、困难说“行”啊。孩子,我们谈谈吧。
这是一位妈妈写给孩子的信。假如你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读了信之后,你想跟她谈些什么呢?请
据此写一封回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审题】
本题属于材料+任务驱动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
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材料是妈妈写给孩子的信。信中例举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情况,总是说“不”,“不听”“不关心”
“不想跟你做朋友”“不想读书”,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其实是“放纵”“倨傲”“无情”“退缩”。这对
这个问题,妈妈提出了希望,要履行“倾听”“实践”“承受”的义务,并指出“我们有时候不该说‘不’,
说‘行’反而更可贵”。
考生在行文时要分清处境(实际情况),谈“说‘不’是我的权利”和“说‘行’更可贵”都可以。面
对生活中的丑恶的、不合理的现象,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大胆说“不”。面对理应承担的责
任和义务,面对他人善意的提醒和师长的教导,理应说“行”。其他立意,持之有据亦可。
材料是一段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
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需要抓住“这就是担当”分析,语段主要讲“担当”。“面对困难敢于迎
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败敢于承担责任”这是担当的一些表现。“是一种责任,是一
种魄力,更是一种精神”主要讲“担当”的内涵。本题主要围绕“担当”审题立意。
【立意】
1.责任与担当;
2.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3.人之为人,要敢于担当;
4.担当责任是使命,是义务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20 年 11 月 14 日,“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九大领域的 50 位青
年获奖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 40 岁,其中 35 岁及以下的获奖人有 6 位,最年轻的获奖人仅 30 岁,
他们以卓越的成绩成就了国家的科学春天。
在典礼座谈会上,获奖人黄芊芊说:“科学探索不仅充满理性与客观,更蕴藏着无穷尽的生命力量
与魅力,犹如呱呱坠地的婴儿。当你为它倾尽全力、坚持付出时,它也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迸发
出盎然的生机,带给你惊喜。”
腾讯首席人才官奚丹说:“科学探索需要投入和坚持,对待科学探索需要宽容和耐心。科学家往往
是寂寞的,我们也要耐得住‘科学家的寂寞’。”
作为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新时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假如你就在座谈会现
场,请写一篇发言稿,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
这是一道涉及时事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有三段话,第一段说的是青年人在科学探索领域获
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二段说的是获奖人对科学探索的感悟,第三段说的是腾讯首席人才官认为科学探
索需要具备的品质。审题关键:①他们平均年龄不到 40 岁;②以卓越的成绩成就了国家的科学春天;
③我们也要耐得住“科学家的寂寞”;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⑤假如你就在座谈会现场,请写一篇发言
稿,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结合写作任务来看,材料主要表达的是“青年人的科学探索对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意义”,写作时必须在“青年人”“科学探索”的语境下展开,行文中可以涵盖进行科学探
索应具备的各种品质。
【立意】
①青春正是进行科学探索的好时光;②耐守寂寞,成就科学探索;③践行科学探索,担负青年责任;
④科技兴国,我辈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