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城市建设”主题练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城市建设”主题练 含答案

ID:584210

大小:3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1 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轮复习:“城市建设”主题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600 岁的紫禁城见 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珠海大剧院“日月贝” 讲述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城市记忆……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 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或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 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 文化地标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在传播 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 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急功近利打造新文化地标 的现象层出不穷,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建设中的败笔。“大意失荆州”的湖北荆州, “关公义园”里,高达 57.3 米、耗资 15 亿元、号称“全球最大关公像”的巨型 关公雕像,破坏了荆州古城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脉。 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人文景观与 自然环境浑然天成、融为一体,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还是如今兴起的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都 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水为脉,整座古城获 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体育场“鸟巢”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勾勒出现代北 京的美丽风景。反之,若缺乏对自然的敬畏,滥造钢筋水泥地标,即便再大的“手 笔”,也与审美旨趣和群众期待相差甚远。 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一个建筑之所以能成 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 而是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走进沈阳的中国工 业博物馆,原样保留的铸造厂车间及生产设备,拉近了人们与老工业基地的时空 距离;漫步福州修旧如旧的古厝间,曾经的老房子、如今的文创园,古老与现代 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面对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街区、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 遗产、工业遗产,进行合理适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成为广受认可 的文化地标。 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文化地标还应当发挥服务公众的功能。地标建筑是有 2 “生命”的,其生命力来自于生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 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到 一座城市先逛博物馆,人们才能加深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过往和现实文化的认知。 北京国家大剧院建院以来,为观众带来 1 万多场演出,开展大量艺术普及教育演 出及活动,观众和粉丝遍布全国。正是那些传播文化、服务公众的不懈努力,使 得文化地标的形象更加亲切、更加持久。 文化地标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必须丰富其审美 内涵,完善其服务功能,让其在与公众的“紧密连接”中收获持久的口碑和影响。 (摘编自智春丽《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拓荒牛雕塑因为根植于深圳的历史文化,所以成为深圳市代表性的文化地 标。 B.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的各类文化地标都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 位,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作用。 C.作为符号化呈现的城市文化地标不需要有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 的呈现。 D.博物馆连通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到一座城市先逛博物馆可以加深对这 个城市的历史过往和现实文化的认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引出打造文化地标的话题,接着指出打造文化地标中出现的问题,最 后提出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 B.文章多处举例,说明城市文化地标在营造公共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和塑造特 色风貌等方面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C.文章论述脉络清晰,论述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时,各角度之间是一 种并列关系。 D.文章在论证文化地标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时候,是 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举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巨型关公雕像因为缺乏对自然的敬畏,且与群众审美旨趣相去甚远,所以不 3 能成为荆州的文化名片。 B.文化地标应该与地理环境和谐共生,以满足群众的审美期待,成为广受认可 的文化地标。 C.丽江古城和“鸟巢”符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以及保护生态、亲 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 D.城市文化地标建设要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能传播文化、 服务公众。 【答案】 (1)D (2)B (3)A 【解析】 (1)A 项,“拓荒牛雕塑因为根植于深圳的历史文化,所以成为……”以偏概 全。原文是“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 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或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 化象征”,成为地标的原因可能是“深植于历史文化”“投射着时代风貌”“鲜 明独特的符号形象”,而选项只写了一个。B 项,“都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 位,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作用”错。原文有“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急功近 利打造新文化地标的现象层出不穷,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建设中的败笔”,可见也 有失败的地标。C 项,“文化地标不需要有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呈 现”错误。由原文“一个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 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可知,文章并未否定文化地标有炫 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呈现。 (2)B 项,“举例……说明城市文化地标在营造公共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和塑 造特色风貌等方面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错。也有反面例子,比如“‘大意失荆 州’的湖北荆州,‘关公义园’里,高达 57.3 米、耗资 15 亿元、号称‘全球最 大关公像’的巨型关公雕像,破坏了荆州古城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脉”。 (3)A 项,“巨型关公雕像因为缺乏对自然的敬畏,且与群众审美旨趣相去甚 远,所以不能成为荆州的文化名片”,原因表述不正确。原文是关公雕像“高达 4 57.3 米、耗资 15 亿元、号称‘全球最大关公像’的巨型关公雕像,破坏了荆州 古城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脉”,可见巨型关公雕像不能成为荆州的文化名片是因 为“破坏了荆州古城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脉”,而不是与“群众审美旨趣相去甚 远”。关公形象符合大众审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 程。而关于城市建设,传入我国的主要有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表现为 “明天的城市”模式,即按照理想兴建一个完美的城市,实现一夜之间 的突变。这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中国的城市建设。第二种理论 表现为“拼贴城市”模式,即不是完全去掉旧的元素,而是在此基础上 把好的、新的元素拼贴进去,使这个城市既有新的元素,也有旧的元素。 这是一种温和的建设方式,对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有重大启示。 这两种城市建设模式蕴含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明天的城市” 模式的思维方式是,生活是根据理性人为构建出来的。“拼贴城市”模 式的思维方式是,生活不是靠一夜之间的创造突破形成的,而是历史文 化自然演变而成的。因而,在前一种理论框架下,城市的历史只能是负 担,是应该抛弃的;在后一种理论框架下,历史却是宝贵的财产,是应 该尊重和珍惜的。实践证明,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魅力,最重要的是要 有自己的历史。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上对现代化的 理解是片面的,所想象的现代化城市都是以西方为蓝本,唯“洋”是从, 一度把钢筋、水泥、玻璃视为现代化的代名词,而对城市的历史视而不 见,甚至完全视为包袱。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生态及历史 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体现了城市建设模式的激进。 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建设向来是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智慧的。 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正如在《清明上河 图》、平遥古城所看到的,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丝毫不比西方逊色。甚 至,它还是多元的,至少可以分为三种城市群落。第一种,“宇宙之城”, 天人合一的行政都会,以元大都奠定基础的古代北京为代表。城市方正 5 规则,左右对称,秩序井然。这代表着当时中国人对当时城市的一种理 解,他们认为城市的秩序是对宇宙秩序的复制,人间的秩序要对应宇宙 的秩序。这种城市建设就寄托了这样一种追求。第二种,“生态之城”, 道法自然的山水小城,以湖南凤凰为代表。整个城市依山傍水,依照山 水的自然曲线布局,充满诗意。这种城市建设体现了中国人对城市的另 一种理解,认为人应道法自然,城市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设计,山水自 然,城市与人完美融合在一起。第三种,“人文之城”,儒商精神凝聚 的江南市镇,以杭州、苏州、扬州为代表。明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江南 城镇的发展。这些城镇是儒商聚居的地方,形成了人文氛围浓厚的江南 城镇群。这三种城市建设都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色。 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个性,最重要的不是空间上的拓展,而是历史 文化上的继承与发展,这需要我们的城市建设回顾历史并深入地反思与 总结。城市发展要搞好建设,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城市地标是什么?城 市文化母体是什么?如果一个城市地标模糊、母体过度损坏,那么这个 城市就丧失了个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回答,什么是好的城市。 (摘编自许纪霖《优美是否离我们远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明天的城市”模式是按照理想兴建完美城市,而“拼贴城市” 模式是对新旧元素合理地取舍。 B 生活是由理性人为构建还是由历史文化演进而成,是由人类城市 建设不同模式决定的。 C 一个具有独特个性与魅力的城市,不是将历史视为负担,而是珍 视并传承自己的历史文化。 D 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注重人文精神, 城市建设呈现多元特色。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开篇对两种城市建设理论及模式进行阐释,指出新中国城市 建设深受第一种理论影响。 6 B 第二段通过两种城市建设模式思维方式的比较揭示了我国在城 市建设中曾经出现的问题。 C 第三段以中国古代各具特色的城市群落为例,说明中国城市发展 的历史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D 文章在结尾处提出了好的城市建设的标准,强调处理好城市地标 与城市母体关系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新中国初期工业化进程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可见 “明天的城市”模式是错误的。 B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体现了环境与人的融合,实现了道 家建设生态城市的主张。 C 好的城市建设,首先要实现城市空间拓展,之后要完成对城 市原有特色文化保留与传承的任务。 D “拼贴城市”是一种温和的建设方式,有助于实现历史与现代的 对接,对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有重大启示。 1. 选 B. B 项,“是由人类城市建设不同模式决定的”错误。根据原文第 2 段“这两种城市建设模式蕴含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后一种理论框架 下,历史却是宝贵的财产,是应该尊重和珍惜的”可知,不是城市建设的模式决 定思维模式,而是思维模式决定了城市建设的模式,且本文只提到国外传入本国 的两种模式,并不是人类城市模式。选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2. 选 D. D 项,“文章在结尾处提出了好的城市建设的标准,强调处理好 城市地标与城市母体关系的重要性”错误。根据原文第 4 段可知,文章在结尾处 不是提出了好的城市建设的标准,而是告诉我们城市建设应该怎么做,应该更关 注什么。同时,也不是强调处理好城市地标与城市母体关系的重要性,而是强调 城市地标与母体不可模糊受损。选项分析不正确。 3. 选 D . A 项,“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错误。根据原文第 2 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可 知,是“一定程度”并不是“严重”,选项说法和原文程度不符合。同时,并不 是说此种模式错误,而是激进之下的此种模式错误。选项说法不正确。 7 B 项,“实现了道家建设生态城市的主张”错误。根据原文可知,原文没有提到 道家的建设主张。选项说法不正确。 C 项,“首先要实现城市空间拓展,之后要完成对城市原有特色文化保留与传承 的任务”错误。根据原文第 4 段“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个性,最重要的不是空间 上的拓展,而是历史文化上的继承与发展”可知,选项曲解文意,并不是先后顺 序的关系,选项说法不正确。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化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公害”,同时作为丰富的 再生资源。又可谓“摆错位置的财富”。为了使城市垃圾资源化,在处理前首先 需要实施分类收集。垃圾分类收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 能完成。 公众既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污染的受害者,公众参与对城市生活垃圾 管理有重要意义。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是垃圾分类回收的 基础和关键性因素。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模式使居民认为保 护环境的主要责任在政府。科学工作者和政府官员对环境问题关注较多,一般居 民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较强,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 普遍较淡漠。 长期以来,公众养成了“简单方便”的垃圾混装习惯,虽然不乏一些对环保 抱有热情的人,但也往往因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时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和劳动 力成本而不愿执行。随着宣传教育的深入,很多市民逐渐对垃圾分类投放有了较 高的积极性,但对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不清楚或掌握不够准确,从而影响了垃圾分 类收集的效果,久而久之,参与的热情也会逐渐削弱。 民间环保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协助政府推动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和法规,但 是大部分公益性环保组织仅限于做一些宣传教育的工作,缺乏参与垃圾分类收集 处理及管理的途径,环境保护志愿者发挥作用的渠道也不畅通。 垃圾分类收集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当公众对环境政策由消极观望转为积 极配合时,政府和企业也会积极响应,尽快创造更好的条件,形成覆盖广泛的绿 8 色环保网络。 (取材于姜朝阳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 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 本变革。在废弃物处理领域深入引进循环经济管理理念,可以更广泛地将废弃物 转化为再利用资源,从而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少污染治理投入和环 境监管成本,更好地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 城市垃圾量正在以每年 5%~10%的速度递增。采用科学的手段消纳这个极大的污 染源,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保护课题和社会经济课题。 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前 提。在我国城市垃圾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 含有许多可再利用的物质,如塑料、纸张、金属、玻璃等。通过对这些垃圾进行 分类管理,可将之再利用,转化为商品,变废为宝,创造出新的价值。成为环境 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同时还可促进加工处理废弃物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 的发展,推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进程,有力地促进废弃物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垃圾处理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必须在相关产业政策指导下发展,也要靠政府的投 资及财税政策扶持。生产单位是实现垃圾减量化的主力军,也是垃圾分类管理的 实施者和受益者。例如在产品包装上,生产单位应尽可能使用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并标注宣传环保理念及分类回收方式的字样。加强对消费者的环保教育,使企业 全面获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可以向企业征收产品包装税,通 过经济手段促进企业重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效率。 (取材于赵雪梅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旧金山是美国第一个通过垃圾分类回收相关法律的城市,强制性要求企业和 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并通过调控垃圾清运费来鼓励和督促居民减少生活垃圾。 日本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市民如违反分类规定乱扔垃圾,就会被拘捕并处 9 以巨额罚款。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通过立法对投放垃圾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和 约束,是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必由之路。 当前,“垃圾围城”已成为困扰和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之一,虽然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投放表示理解和支持,但还没有养成习惯,实际 践行度普遍较低,立法强制施行垃圾分类迫在眉睫。 2019 年 7 月 1 日起,上海开始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是全国 第一部经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明确了 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规定对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 放的单位和个人可处以罚款。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 说:“处罚不是目的,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明确垃圾分类是法定的职责,每个单位、 每个人都应该依法履行好自己的义务。”从该《条例》施行三个多月的实践来看, 垃圾分类对市民生活习惯形成了巨大冲击。为达到更好的效果,上海市通过党员 示范引领、多渠道全覆盖宣传等方式鼓励居民积极准确地参与垃圾分类。同时, 社区建立了居民垃圾分类档案,以实现生活垃圾投放可追踪溯源,责任落实到一 户一家。 垃圾分类正在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选择题”变为“必答题”。未来将有更 多的城市步入对垃圾强制分类立法的行列中来。 (取材于王微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垃圾是城市公害,但只要投放到了正确的位置就会成为一笔可观的财 富。 B.公众普遍欠缺环境意识,证明了过去我国采取政府主导的工作模式是错误 的。 C.居民坚持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不能光靠热情,还要改变图省事、图省钱的习惯。 D.材料三最后一段用“必答题”为喻,凸显垃圾强制分类立法的范围更大。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在垃圾分类问题上城镇居民的责任大于农村居民。 B.材料二用数据表明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环保意识减弱了。 C.两则材料中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具有再生经济价值”的看法一致。 10 D.两则材料都认为垃圾分类工作要依赖民间力量,减少行政干预。 (3)请概述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答案】 (1)C (2)C (3)首先列举美、日垃圾处理的法规,说明立法是推进垃圾分类的必由之路; 其次,就现实情况说明我国通过立法强制垃圾分类的迫切性;展示上海市通过立 法推动垃圾分类取得的效果;最后说明通过立法推动垃圾分类的做法将得到推 广。 【解析】 (1)A 项,“但只要投放到了正确的位置就会成为一笔可观的财富”错,原文 “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化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公害’,同时作为丰富的再 生资源,又可谓‘摆错位置的财富’。为了使城市垃圾资源化,在处理前首先需 要实施分类收集”,可知从“再生资源”的角度,且“实施分类收集”,才有可 能成为“财富”,联系生活实际,有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废弃物,选项表述绝对。 B 项,“公众普遍欠缺环境意识,证明了过去我国采取政府主导工作模式是错 误的”错,原文说“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环保工作模式使居民认为保 护环境的主要责任在政府”,但并不是说工作模式是错误的;结合“科学工作者 和政府官员对环境问题关注较多,一般居民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城镇居民的环境 意识相对较强,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较淡漠”分析可见,选项“公众普 遍欠缺环境意识”程度表述过重,只是说“一般居民环境意识普遍欠缺”“广大 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较淡漠”; D 项,“凸显垃圾强制分类立法的范围更大”错,原文“垃圾分类正在从我们 日常生活中的‘选择题’变为‘必答题’,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步入对垃圾强制 分类立法的行列中来”,强调的是垃圾分类的必要性、迫切性、强制性,并非垃 圾强制分类立法的范围更大。 (2)A 项,“在垃圾分类问题上城镇居民的责任大于农村居民”错,无中生有, 11 原文只是说“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较强,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较淡 漠”,并非说城镇居民的责任大于农村居民,联系生活考虑,责任应该同等重要。 B 项,“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的环境意识减弱了”错,原文说“随着经济的 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的环境保护课题和社会经济课 题”,可知强调的是垃圾量递增了,并非是意识减弱了。 D 项,“两则材料都认为垃圾分类工作要依赖民间力量,减少行政干预”错, 材料一“垃圾分类收集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当公众对环境政策由消极观望转 为积极配合时,政府和企业也会积极响应,尽快创造更好的条件,形成覆盖广泛 的绿色环保网络”,可知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并非依赖民间;材料二“垃圾处理 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必须在相关产业政策指导下发展,也要靠政府的投资及财税 政策扶持”“政府可以向企业征收产品包装税,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企业重视包装 废弃物的回收及再利用效率”,可知政府进行行政干预,并非减少行政干预。 (3)结合第一段内容分析,结合“旧金山是美国第一个通过垃圾分类回收相关 法律的城市”“日本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通过立 法对投放垃圾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和约束,是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必由之路”等 分析,首先列举美、日垃圾处理的法规,说明立法是推进垃圾分类的必由之路。 结合“‘垃圾围城’已成为困扰和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 一”“立法强制施行垃圾分类迫在眉睫”分析,其次,就现实情况说明我国通过 立法强制垃圾分类的迫切性。 结合“上海开始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经地方人民 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从该《条例》施行三个多月的实践 来看,垃圾分类对市民生活习惯形成了巨大冲击”分析,展示上海市通过立法推 动垃圾分类取得的效果。 结合“垃圾分类正在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选择题’变为‘必答题’。未来将 有更多的城市步入对垃圾强制分类立法的行列中来”分析,最后说明通过立法推 动垃圾分类的做法将得到推广。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