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 新高考版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专题八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57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八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 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文】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 考情解读 核心考点 考题取样 题型统一命题 自主命题 选用句式 2020全国卷Ⅱ,18 2020全国卷Ⅲ,17 2017山东,3 单选题 仿用句式 2018全国卷Ⅱ,21 2017浙江,5 问答题 变换句式 近五年高考未考查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 手法 2020山东,19 2020海南,20 2017山东,18 2017江苏,2 问答题 单选题 考情解读 命题分 析预测 1.命题形式灵活。 2.考查内容更具综合性。一个题目常常综合考查多个考点。 3.命题情境化。题目通常提供材料或设定情境,考生要根据情境内容 作答。 聚焦学 科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备考要求: ①熟悉各考点的常见考法;②掌握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熟 悉多种题型的命题形式;③掌握一定的鉴赏能力,能够辨析句式或修 辞的表达效果。 考点1 选用句式 考点2 仿用句式 考点3 变换句式 考点4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解题能力提升 考点1 选用句式 所谓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对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在风格 色彩、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进行比较,选出 其中表达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 这一考点经常与“语言表达连贯”结合起来考查,要求考生选用的句式 要在保证语句句意协调一致的基础上,与整个语段达成音韵的和谐、内容的 连贯。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典例1[2016浙江,5,3分]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 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 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     。”众人不 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 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 来。 A.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 B.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 C.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 D.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选用句式的能力。B、C两项中的“偏”字,很好地表现 了刘姥姥对大观园中的事物感到新奇时的惊讶。再根据后文“那笼子里黑 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中先说“长出凤头”后说“也会说 话呢”的先后顺序,可以确定横线处当先说“变俊”,再说“也会说话了”。 答案 C 典例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发觉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探求生活 方法,不在生活以外探求生活目的。这并不是一种颓废的人生观。你如果说 我的话带有颓废的色彩,我请你在春天到百花齐放的园子里去,      , 然后再回到十字街头,仔细瞧瞧人们的面孔,你看谁活泼,谁颓废?请你在冬天 寒冷的时候,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水中的鱼,然后再回 头看看遇苦便叫的那“万物之灵”,你以为谁比较能耐苦持恒呢? A.看落英缤纷,看蝴蝶漫天飞舞 B.看看蝴蝶飞,听听鸟儿鸣 C.静观草长莺飞,蝶舞水潺 D.观蝴蝶高飞,闻鸟声低唱 解析 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关注语段表达的意思以及空格前后句子的句式特 点,比如单句的主语、宾语、复句关系以及语句使用的词语特征等,还要注意 所选用的句子与前后句子在句式上的相似性。语段表述了从自然看人生的 观点,写了两个季节,第一个写的是春天,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自然比人类更活 泼;第二个写的是冬天,突出了自然比人类更能耐苦持恒。其中写冬天的句子 是“看看雪压的松树,看看站在冰上的鸥和游在水中的鱼”,由此判断写春天 的句子句式也应该是“看看……”,由此可以判断出B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答案 B 方法点拨 选用句式的四个要点 1.话题保持一致。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 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要注意陈述对象、陈述内容、叙述角度保持一致。 2.句式结构一致。句式结构一致能起到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气势贯通的 效果。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可以从前后句的句式结构入手:(1)分析其短语类 型,如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2)分析句 子类型,即单句(如主谓句、非主谓句)、复句(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 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等)。选用的句子要与空格前后句子的 句式保持一致。 3.要符合思维逻辑。思维的逻辑性,在语言表达应用中一般体现在时间先后、 空间方位、深浅大小等方面。无论是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 循自然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思 维逻辑,可能会影响语句的表达。如【典例1】中的C项先说 “变俊”,再说 “也会说话了”,就与后文先说“长出凤头”后说“也会说话呢”的顺序一 致。 4.情调氛围一致。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 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语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 高度契合。 考点2 仿用句式 给材料式仿写题要求根据示例仿写句子,所仿写的句子在句式和内容上 要与所给的例句相同或相似。 典例3[2018全国卷Ⅱ,21,6分]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 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考向1 给材料式仿写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第一步,要注重分析所 给例句的结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以及所给材料之间的关系。示例中,第一个 分句表述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关创造的内容,然后第二个分句总结出“创造精 神”。第二步,给出的材料中有三种精神,挑选出其余材料的内容分别属于 “奋斗”“团结”“梦想”中的哪一种精神,进行归类。比如“奋斗精神”, 挑选出来的内容应该有“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抗灾治水”,因为 这三个短语都蕴含着“奋斗精神”。此外,易与“奋斗”精神混淆的是属于 “梦想精神”的内容,如“建强国谋复兴”“开天辟地”“逐日奔月”,考生 可以从实际的工作与伟大的追求这两个角度分析辨别。第三步,把挑选出来 的内容按照例句的句式特点进行组合即可。 答案 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方法点拨 给材料式仿写“形要似”“意要谐” 1.“形要似”的要求是保持句式相同或相似。 2.“意要谐”的要求有三点:一要保持话题统一;二要保持逻辑关系一致,如 【典例 3】围绕“奋斗”精神进行仿写时,就要选用与“奋斗”相关的内容, 如“垦田拓海”“抗灾治水”等;三要保持风格基调统一,即在语言风格、语 境色彩、感情色彩等方面保持一致。 典例4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再写两组句子,以 构成连贯的排比。 蓝天有深邃的灵魂,所以能吸引星月;山峰有高昂的头颅,所以能俯视原 野; ,       ;       ,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分析例句结 构,从语法角度看,例句包含“有……,所以能……”,是因果复句;从修辞角度看, 两句都是比拟。考生在仿写时要注意形神兼备,既要有文采,也要有意蕴。所 选陈述对象要和例句有关联,内容要合理、通顺、完整。 答案 示例 大地有慷慨的心肠 所以能哺育万物 海洋有宽广的胸怀  所以能容纳百川 方法点拨 三个步骤解答续写式仿写题   第一步,审题。①审主旨,分析所给内容的情感、语言风格等。②审题干, 把握题目中的明确要求,仿写题对诸如句式、修辞手法、领头字词、仿句内 容等一般都有明确限定,要明确这些具体要求。③审例句,把握题目的隐含要 求,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法结构、修辞手法、关键词、上下文内容、情 境色调等。情境色调指例句的用词特点(褒、贬、雅、俗等)和感情基调(忧 伤、喜悦、沉重、明快等)。 第二步,组句。①定,确定仿写的对象以及语言框架。②仿,领会大意,遣 词造句。   第三步,验证。看仿句与例句的句式是否一致、结构是否一致、修辞手 法是否一致、内容是否一致、情调是否一致,看仿句是否符合题目各项要求 (包括明确要求和隐含要求)等。 考向2 话题式仿写 话题式仿写又叫命题式仿写,即题目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 话题或另外提出新的命题内容,要求考生按照例句的格式进行仿写。 典例5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由于性格、经历和生活 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请你从以下四个备选人物 中,任选两个人物仿照示例各写一句话,表达他们各自对生命的理解。要求符 合人物特征,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 备选人物:陶渊明 徐志摩 桑地亚哥 巴金 示例:苏东坡——生命就是一次风雨兼程的旅行,只有心胸旷达,才能笑到终点。 解析 考生在仿写时要追求“形似”和“神似”,前者要求句式、修辞手法 一致,后者要求内容、主题、情感一致。所给示例扣住了苏东坡性格的核 心——达观,对生命的内涵进行了哲理解读。句式上是“生命就是……,只 有……,才……”的形式,这个不难模仿,难的是结合人物的经历、性格或其精神 世界的核心对生命做出诠释。好在备选的人物均出自教材,考生相对熟悉。 如写“陶渊明”,考生可联系课文《归去来兮辞并序》,明确陶渊明对官场的 厌恶,对自由生活的喜爱,以诠释其生命的价值;如写“徐志摩”,则可联系课文 《再别康桥》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写;如写“桑地亚哥”,则可联系课文《老 人与海》中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格来写;如写“巴 金”,则可联系课文《小狗包弟》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精神品格来写。另外, 考生在仿写时,一定要注意例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答案 示例 陶渊明——生命就是一只冲出樊笼的鸟儿,只有回归自然,才能 自由飞翔。 徐志摩——生命就是一个星辉斑斓的梦,只有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才会让梦长 留。 桑地亚哥——生命就是一场单枪匹马的战斗,只有先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对手。 巴金——生命就是一只在黑夜里追寻光明的小舟,只有以爱为桨,才能拥抱明 天的太阳。 方法点拨 解答话题式仿写题的四个要点 1.审清被仿写句的句式特点,仿写句要与被仿写句的句式保持一致。 2.分析被仿写句的修辞特点,仿写句要与被仿写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保持一致。 如【典例5】中给出的示例“生命就是一次风雨兼程的旅行”采用了暗喻的 修辞手法,因此我们所仿写的句子也应该采用这种修辞手法。 3.看清题目要求仿写的话题,不要脱离要求另立话题。 4.依据仿写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 考向3 开放式仿写 开放式仿写题是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仿写内容不确定,要求仿写 的句子在选材和立意上有充分的自由。 典例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 同。 示例 冬天的河水干涸了,我相信,春水还将来临,那时白帆就是我心中 的偶像。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式仿写题。考生在仿写时,首先要分析所给示例,明确示 例使用的手法,示例表达了对河水在冬天干涸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 期盼。所仿写的句子不能与示例句子的话题相同,但可从季节上考虑,写出季 节的特征,还要注意把握句式特点和内容情感。 答案 示例 秋天的树叶凋零了,我明白,嫩芽还会长出,那时枝叶就是我心中 的阳光。 方法点拨 如何解答开放式仿写题 1.联想相称。即运用相同或相似联想、相对或相反联想以及相关联想等几种 联想方式进行创造性仿写。 2.注意题目要求的修辞手法。考生应在表现句子的意蕴上多下功夫,力求使 所写内容新颖独特,讲究文采,以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 3.句式、字数等符合题目要求。仿写时,在注意所写内容揭示出所写“主题” 的内涵的同时,还要注意句式应与例句一致,字数也要符合题目要求。 考向4 对联式仿写 对联式仿写题,既可以综合考查考生修辞手法的使用及简明、连贯、得 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使考生在写对联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深入而广 泛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同时,还能考查考生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 知识等。因此,可以说,对联式仿写题是一类以综合知识考查为重点并侧重能 力考查的典型试题。 典例12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又称敬老节。请你为年逾八旬的钟南山院士 题写一副对联,祝他老人家重阳节快乐。 上联:国危必有脊梁,谢长者救人以医世 下联: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的能力。考生在仿写时,一定要注意“形似”和 “神似”两方面,即仿修辞,仿句式,仿内容。题中所给的是上联,要求写对句, 即下联。解答本题,可采用逐词相对的答题思路。上联“国危”可对“家 兴”,“必”是“一定”的意思,因此下联可对“定”;“脊梁”是一个名词性 的同义复词,下联可用“才俊”相对,这样上联中的“有”能以“出”相对。 上联的后半部分的“谢长者”是一个三字动宾词组,下联可对“望青 年”,“救人以医世”中“以”是表目的的连词,连接两个动宾关系的词 语,“救人”的目的是“医世”,下联据此可以对出“成才而报国”。 答案 家兴定出才俊 望青年成才而报国 方法点拨 解答对联式仿写题的五个注意点 1.字数相等,词不重复。对联的篇幅可长可短,但上下联的字数一定要相等,而 且还要做到上下联对应位置的字词不重复。 2.词性相同,短语相应。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词的词性要一致。要做到名词 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比如下面的对联:“万 砖千瓦百工造成千佛寺;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平桥。”很显然“万、千、百” 和“一、二、三”是数词对数词,“造成”和“摇过”是动词对动词,“砖、 瓦、工”和“篙、橹、人”以及“千佛寺”和“四平桥”都是名词对名词。 3.结构相称,句式一致。具体来说,就是偏正对偏正,动宾对动宾,主谓对主谓, 并列对并列。如对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显然,“花甲重逢”和“古稀双庆”是主谓对主谓,“增加三七岁月”和“更 多一度春秋”是动宾对动宾,“三七岁月”和“一度春秋”是偏正对偏正。 4.平仄相对,音韵和谐。对联中一般要求平仄相对(平声一般指第一声、第二 声,仄声一般指第三声、第四声),不能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一般情况下,上 联要求平起仄收,下联则仄起平收。 5.内容相应,情感一致。这是指上下联不仅在内容意义上要相连,而且所涉及 的事物也要相对或相关。常见的是天文类对天文类,地理类对地理类,花木类 对花木类,禽兽类对禽兽类,节令类对节令类,数目类对数目类等。此外,还要 注意上下联表达的情感要保持一致。 考点3 变换句式 长句变短句就是将长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限制性成分提取 出来,把长句变成多个独立的短句。短句变长句,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题目所给 的一组短句中最有可能变成长句主干的那个短句,然后再将其他的短句作为 主干句的修饰限制性成分添加进去。 考向1 长短句互换 典例8把下面语段中画线的长句改成4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 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作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的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和乐(涵润 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人生里面 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启示着现实人生的深一层的意义和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分析句子结构,提取句子的主干 “礼和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可以使其单独成句。然后分 析辅助成分,本题所给长句中的“礼和乐”的定语(作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的)较长,可以将其转化为一个陈述句。最后,原句两个括号中分别对 “礼”“乐”的解释,可以改写成以“礼”“乐”为主语的两个短句。 答案 ①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②“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 条理。③“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④礼和乐的最后根据在 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典例9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 删词语)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解析 该题要求把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属于变换句式中短句变长句。短句 变长句,需要关注两点:一是长句是单句,二是不能漏掉信息。回答问题时,关 键是要找到能够充当长句的主干句的那句话。如果以《红楼梦》为主语,那 样主干句就是“《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其余两句以定 语的形式融入主干句中。同样,如果以曹雪芹为主语,那样主干句就是“曹雪 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其余两句以定语的形式融入主干句中。 答案 示例 ①《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 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②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 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方法点拨 长句变短句的四个步骤 1.提取主干内容。通过分析长句的句子成分,提取主要信息,弄清楚在复杂结 构的背后,句子所要表达的最终意思。比如【典例8】的句子主干是“礼和乐 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2.分析辅助成分。“辅助成分”是指句子中的修饰成分,指长句中的定语、 状语,有时还有补语等,分析这些内容的目的是分析长句的层次、内容等。比 如【典例8】中,画线句中“礼和乐”的定语较长,可以将其切分为相对独立 的短句。 3.拆分重新组合。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找出要拟写的短句的主语,然后根据 主语切分,重新组合句子辅助成分的内容。比如【典例8】中,把“作为中国 社会的两大柱石的礼和乐”调整为“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4.确定符合要求。尝试使用不同的主语形成相关的短句后,可以从题干的要 求出发,检查最终拟写的短句是否符合题干的具体要求等。 方法拓展 短句变长句的三个要点 1.找出主干句。题目给出的短句中,总有一个短句可以作为要改写的长句的 主干句;如果没有,可以通过在给出的短句中提取种属概念的方式,整合出一个 主干句。比如【典例9】中,第一个短句“《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 篇小说”就可以作为第①题的主干句。 2.找出修饰成分。拆分主干句,并分析给出的语句可以修饰限定主干句中的 哪一个成分。 3.分析修饰成分。有时候,修饰成分会有很多,这时就要按照一定的语序对这 些修饰成分进行排序。 考向2 整散句互换 散句变整句,就是把长短交错的句式改为相同的、整齐的句式,或都改为 长句,或都改为短句。整句变散句,就是把“整齐”变为“错落”,改写时将其 中相同的句式变换为不同的句式,穿插使用长短句,使之成为散句。 典例10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 意)   如果春天是希望,那么,夏天便是绸缪,秋天便是品格,冬天便是抗争。没 有希望的人就没有欲念,便不会有行动;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便不会深思;没 有纲纪是因为没有品格,就不会有守则的思想;不会创新是因为没有抗争,也就 不会有叛逆。所以,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条 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将散句变换成整句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时,可以分为 两步:第一步,找到基准句,可以是要求改写内容中的任何一句话;第二步,按照 基准句的结构形式改写其他的语句。比如本题中,考生以“没有绸缪,便没有 韬略,便不会深思”为基准句,那么第一句话就可以改写为“没有希望,便没有 欲念,便不会行动”,依次调整其他句子的结构形式即可。 答案 没有希望,便没有欲念,便不会行动;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便不会深思; 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便不会守则;没有抗争,便没有创新,便不会叛逆。 典例11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散句。 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益,为了更好地支 援农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整散句变换的能力。该语段是一组排比句,找出其中重 复使用的词语“为了”,提取“公因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 示例 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益,更好地支 援农业,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 方法点拨 整散句互换需要注意的要点 1.明确散句变整句的方法。首先要找到基准句,提炼出基准句的句式,然后把 其他句子改写成与基准句的句式结构一致的句子。如【典例10】可以把 “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便不会深思”作为基准句。 2.整句变散句的要点。把整句改为散句需要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词语去掉, 使余下的部分变为没有相同词语反复出现的内容,如【典例11】就是去掉了 重复使用的词语“为了”。 3.注意句式特点,弄清题干要求。比较常见的题目就是要求将散句变成排比 句,那么散句中一定要含有并列结构的成分,使改写后的句子整体符合排比句 的要求。 4.在整散句互换的过程中,必须牢记三个原则。一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二 是不能把原句中的信息漏掉;三是不能让改写后的句子语意模糊不清。 考向3 句子重组 句子重组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 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 典例12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的 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辛弃疾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曾赞许 过他的英勇行为,所以他在这一时期,曾热情洋溢地写出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 的建议。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句式变换中的句子重组的能力。改变句子原来的结构, 重新确定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但并不改变句子的原意,这些都是该类题 目考查的特点。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特别注意分析原句的意义层次关 系,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要相应地变换原句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 答案 示例 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是辛弃疾在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 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之其英勇行为受到过宋高宗的赞许的情况下写出的。 方法点拨 句子重组的步骤 1.审清题目的要求,明确重组的主体对象。 2.分析原句的层次关系、句式特点以及各个分句间的关系。 3.根据重组的要求改变原句式。需要注意的是,当句子的陈述对象发生变化 时,新句子的逻辑关系也要随之调整。 4.增删词语,衔接语意。重组句子时,可以适当增删词语,调整句式要合情合理, 句子要通顺,同时要保证句子重组后,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原句保持 一致。 考点4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命题方式 高考常考的九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设问、反问等。 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有两种: 一是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即辨析材料或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及表达效果,所给材料与所设情境,多来自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 相关。 二是与其他考点结合起来考查修辞手法的使用。比如与“仿用句 式”“语言表达连贯”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 典例13以“人生与四季”为表述对象写一段关于人生与四季的感悟。要 求:①使用比拟或对偶的修辞手法;②不少于70字。 解析 题目要求写一段关于人生与四季的感悟,并要求使用比拟或对偶的修 辞手法等。回答问题时,可以从人生与四季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比如“人生 如四季”“四季似人生”等,写人生和四季相似的特点等。 答案 人生如四季,轮回更替,代代如此;四季似人生,风雨霜雪,年年如是。顺 境逆境,生老病死,已成为自然人生中亘古不变的法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已 成为四季轮回里固定不变的规律。 典例14[2020山东,1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 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 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 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 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 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 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 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 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 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又心满,又意足。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此题要求根据“比 喻具有相似性”来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的比喻,回答时要先找出比喻的 本体和喻体,然后分析二者的相似性。画横线句子中,比喻的本体是“(二环路 塞车时的)车流”,喻体是“一条黏稠的河”,相似点是路与河的形状相似,车 流与水流都是连续不断的。塞车时的车流与黏稠的河水流动都是缓慢的。 据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 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 动缓慢相似。 方法点拨 修辞手法题规律总结 1.准确理解,全面掌握。对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要准确理解和全面掌握。可 采取分组比较的方法,比较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如比喻和比拟,对偶和排比, 设问和反问等。 2.明确效果,判断优劣。比喻,化呆板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比 拟,使所表达的事物形象生动,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借代,以简代繁, 以实代虚,以事代情。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加深 印象,启人联想。对偶,结构上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或两相对比,或两相 映衬,或两相补充说明。排比,横向一句一个角度,详尽完备;纵向一层深入一 层,抒情淋漓尽致,言理深刻透彻;气势宏大,感情充沛。反复,强调感情,突出思 想,加强节奏感。设问,引起注意,发人深思,说服力强,增强表达效果。反问,加 强语气,发人深思,加深印象。 3.根据要求,分析语境,形象拟写语句。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