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主题阐释】
在坚持“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当
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就成为关乎民族发展与未来的大事。而文化自
信要求人们珍惜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继承并发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备考角度】
角度 速写片段
激发文化活力,
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犹如一个生命体,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着一个
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而依旧富有生机,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向往,归根结底也在
于牢不可破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更
基本更深沉 更持
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
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
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在对其文化抱有强
烈信任和发展的理想信念之下,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
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才
能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
角度 速写片段
致敬传统文化,
对话现代科技。
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和当代相遇,方能绽
放出更为绚丽的色彩。而《上新了故宫》的走红告诉我们,实
现这一目标,敢于创新是一条必由之路。实现创新一方面要有
一个开放的心态,就像是工作人员打着手电筒,第一次窥见倦勤
斋里的宝贝一样,这些创新的文化节目,用开放的心态,带我们
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化的门,照见了一段历史、一些故事。而另
一方面必须坚定文化的自信。有了历史和文化的底气,同时大
胆启用新面孔、采用新形式,让文化不仅存于故纸堆里,也能活
跃在荧幕前,活跃在年轻人的眼前和心间。其实,能以活泼的、
现代的方式去重新发现、重新演绎传统文化,这本身就有一种
游刃有余的自信在里面了。
【增分素材】
素材:传承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
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做纸……李子柒的
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与其说是迎合
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
的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
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
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
素材一:传统文化应创新继承,适度扬弃。鲁迅批判“郭巨埋儿”:我最初
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
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
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
素材二:让传统文化照亮民族复兴之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
统,以远古时代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星斗命名为“北斗系统”;中国的月球探
测工程和太阳监测计划,以古代神话人物命名为“嫦娥工程”“夸父计划”;
中国南海深海科考发现的古热液区,以《庄子》寓言中的典故命名为“南溟”;
中国自主研发的首颗超音速反舰导弹,用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命名为“鹰击”。
【考情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
“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
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佳作品析】
“中国味”里的精神还乡
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语言的丰富表达,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生活中抽象、深透而
又敏感的一方角落。从奏到唱,从古至今,从内及外,多样的音乐形式,让我们在领
略品味的同时,认识、感受并思考着生活的种种。
于我而言,古筝、琵琶、二胡……这些镌刻着“中国风”的乐器,似乎称得上
是我音乐的启蒙。那些音域宽、极富表现力的演奏,似乎天生就带着一种浓厚
的、刺激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气息。我把它归功于乐器和乐曲独特的魅力,独
特的“中国味”。直到有一次,有幸看到了方锦龙先生的演奏。他用一把琵琶,将
古琴、京韵大鼓、印度的西塔琴、西班牙的响板、吉他等乐器形式悉数演示。震
撼之余,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音乐其实没有国界。
难怪有人会感慨,在异国的音乐、异域的音调中,依然能看到“中国味”
的影子。是的,纵使音乐本身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形式以及语言,但音乐背
后承载的其实是生生不息的文化浇灌和历史积淀。我们对于“中国味”的感
知,本质上就是一种根植于心的文化自觉。
其实,音乐的传播或许有着更大的深意。对这些中国风格、中国特质的乐
曲的精细化探索,不只是一次艺术的交流共享,更是我们对于生于斯、长于斯
的一种反哺。我们理应相信,中国音乐能在世界层面上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播。
这不仅是我们作为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更是吾辈应当肩负起的传承文化的使
命。
这是一个绝不止于音乐的命题,而是一个不只有“走出去”,更有“找回
来”的过程。
贝聿铭先生留美数十载,为各国设计各式建筑,斩获无数奖项,却依然强调着
自己在中国度过的少年时代,这是血统里的根。他所经手的香港中银大厦,恰到好
处地代表了“中国人的雄心”;晚年退休前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有着他对中国文
化、东方艺术透彻的领悟和表达,也是他为家乡留下的小小纪念和贡献。
艺术和文化之所以能够百花齐放、生生不息,就在于我们对待它们时开放的
心态以及智慧的眼光。一种“中国式的眼光”,绝不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
色彩”的盲目自信,而是一次博观约取、去粗取精的理性加工;也不只有从墙内望
向墙外,不同的身份和视角都可以在同一座城池里观赏到不同的风景。费正清先
生主编的《剑桥中国史》,乔舒亚首提的中国模式的世界价值……这些外来人的
视角,同样为我们反观自身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解读。
所以对于“中国味”的感受和寻找,我想可以做一个富有禅意的解读。初
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耳闻目见即所得;再瞧,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本
位色彩浓厚的“拿来主义”;到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一种成熟、
智慧、宽容大气的览物之情。文化以及艺术,因其多样,或许有不同的味道,但
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历程的宏大视角里,它们该是同一副模样。
在那里,对“中国味”的寻找,想必会是一次美好的精神还乡。
【点评】
本文从音乐本身的丰富性谈起,以自己的音乐启蒙为出发点,来讨论和思
考音乐中的“中国味”。随后由表及里,指出音乐创作和鉴赏背后的文化立场,
并做出了很好的解读,即文化自信和文化使命,是我们寻找“中国味”的原因
和根本。从音乐谈开,作者又以“走出去”和“找回来”为视角,探讨了文化
交流间这一动态、融合的过程,并提出我们要以一种中国式的眼光,来看待和
维护文化和艺术的百花齐放,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具备世界眼光。结尾
处的比喻也颇有意趣。